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苏教版
三顾茅庐 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2.体会文中三个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理解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教学重点、难点: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⑶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敬等候都 (写刘备动作的词语)⑷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写诸葛亮对当时中国的形势分析后提出的取胜策略)2、可见同学们上节课对词语认识很到位,那么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展示刘备带着关羽、 张飞诚心诚意地请诸葛亮出山, 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他们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路, 刘备就下马步行;来到诸葛亮的家, 轻轻敲门, 然后轻轻地走进去; 听说诸葛亮正在睡午觉, 刘备就在堂下恭敬等候。
来后,和刘备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的策略。
3.欣赏文中所描写的隆中美丽景色;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 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蜀相》一诗中赞颂诸葛亮竭尽中心辅佐刘备, 到底是什么让诸葛亮心甘情愿的为刘备开创霸业,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 《三顾茅庐》。
板题,学生读题:三顾茅庐、复习词语,自主学习1、学们自读词语,并思考每组词语的特点。
⑴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课文中人物的名字)⑵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写隆中景色的词语)来到隆中, 只见那里的松林疏疏朗朗,那里的溪流清澈见底,那里的竹林青翠欲滴, 那里的 刘备上前 诸葛亮醒二、品语言体尊重都没有见着诸葛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亮,刘备正准备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时发生了什么事呢?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三顾茅庐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汉末年,那是一个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的时代,曹操、董卓、孙权等都拥兵自重,各据一方。
为了能够一统中原,他们个个求贤若渴。
当时有一个水镜先生,他有三个弟子,相传得其一就能得天下。
诸葛亮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
他当时隐居隆中,被人称作卧龙先生。
曹操、董卓、孙权他们都想得到诸葛亮,可是最终却被刘备得到了。
这是为什么呢?
(2)出示第一自然段读。
(突出诚心诚意)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大声读课文二、三自然段画出刘备言行的语句。
2、再一次默默地用心地读一读你画出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三、交流学习所得(感受刘备的求贤若渴)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们心里会怎么想?
(3)指导学生学习《三国演义》原文:
— 1 —。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三顾茅庐》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内容改编的,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
课文以“拜访诸葛亮”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行文,重点突出刘备虚心求教和对贤才虔诚渴求的精神,表现诸葛亮位旷世奇才的形象。
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
本课语言通俗易懂,学习重点鲜明,使学生通过环境描写、人物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方法的学习积累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能掌握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学会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三、四自然段。
能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抓住重点语段,品读,初步认识、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重点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语段,品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难点:通过对语言理解体会刘备求才若渴的心情,学会景物描写。
【设计理念】遵循阅读教学双向心理的原则,采用“质疑读、合作读、评价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把握内容、理清层次,获得对人物的感知和理解。
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课文为学习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学习的能力,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能够指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喻体及其关系,学会初步分析比喻句的作用和好处。
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形成景物描写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披文入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以及刘备前两次访诸葛亮的情节,那么,我们在刘备身上看到他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通过人物性格品质的探讨,为教学重点展开服务。
】二、探讨人物,感知形象1.诸葛亮出山了吗?他因为刘备的什么而出山呢?从哪些地方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的呢?自主阅读相关内容,采用圈画法阅读,并写写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
三、深入探究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
过渡:刘备如此求贤若渴,那么诸葛亮真的值得刘备如此诚心诚意地去请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并思考:诸葛亮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才华。
四、全堂总结
1.同学们,学完了《三顾茅庐》,两个已经随着历史的长河滚滚而去的英雄人物形象又鲜活在我们眼前,一个是刘备,一个是诸葛亮。(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再读课文,读出感情,学会根据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
2.感知情节发展的线索和人物形象的刻画。
教学重点
1.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侧面烘托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明白比喻句中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并从中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刘备对人才的渴求。(练习仿写)
3.可见诸葛亮很有才华,用一个成语那就是——(板书:雄才大略)
4.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师引读)——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出示)
(1)用一个成语概括叫“如鱼得水”。谁是鱼儿?谁是水?
5.学完这篇课文,让我们同学也来扮演一下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吧。其他同学当旁白,全班一起分角色朗读全文。
(1)谈谈你的体会。
读读这个句子,“轻轻”动作轻一点,有礼貌点,千万别惊醒了诸葛亮哦。(师加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8《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苏教版
《三顾茅庐》教案及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他对人才尊重的优秀品质。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体会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和动作,感受刘备的诚心诚意,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2)难点:理解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生版)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历史人物刘备、诸葛亮有了初步地了解。
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三顾茅庐》,体会人物特点。
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齐读课题二、复习词语,把握全文1.出示词语:片2,分小组齐读:(1)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这些都是课文的主人公的名字)出示片3:(2)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写隆中景色的词语)(3)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进、恭敬等候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是写刘备动作的)(4)群雄纷争、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统一中国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写诸葛亮策略的词语)(5)一起读这四排词语。
你发现了什么?(把这些词语连贯地说出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说。
过渡:是的,说得真好。
课文主要写刘备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
出示片4,思考:1、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2、刘备为什么对诸葛亮这样诚心诚意?3、刘备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得到了哪些回报?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随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精读感悟,体会人物特点。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刘备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些方面?划出有关句子,找出关键词语,读一读,旁边写好自己的批注。
学生交流、汇报。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顾茅庐 2
出示表格
说一说
自学生字
完成1.2.
交流
思考
填表格
人物
语言
行为
神态
怎样一个人
刘备
张飞
5.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找出描写人物语言、神态的句子填入表格内。
6.交流讨论。
7.总结人物特点
(1)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认为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2)文章主要写刘备,也写了张飞,这样是否多余?为什么?
课题
三顾茅庐
重点
难点
学习水平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识记
理解
运用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
√
√
2.深入了解课文内容,读懂重点句子。
√
√
3.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体会人物的情感。
√
√
突破重点
难点设想
图文结合
教学媒体
小黑板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学生活动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吗?谁来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三顾茅庐》。
(不多余,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四、课外延伸,激发兴趣
读《三国演义》,全面了解故事及人物。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斥责张飞提前下马轻轻敲门
诚心诚意礼贤下士
恭敬等候快步相见
合作学习
交流讨论
完成(1)、(2)
读课外书
2.写时要注意:上面的“帽子”会变化,有时大,有时小。“宀”小,“穴”大一点,“雨”更大了。
3.范写。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8.《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苏教版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教材依据: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八课《三顾茅庐》。
设计思路:本课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改写的。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
课文对刘备三顾茅庐的描写,一次比一次详细。
课文通过对人物言行细致入微地刻画,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一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线潜心阅读文本,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从这个教学理念出发,在教学中紧扣中心问题——“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相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展开全文的教学。
引导学生探究、体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本到原著,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在学习形式上,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式解词、配乐表演等方式促进学生对文本理解,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②理解“斥责”“拜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能力目标: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②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诸葛亮等人物形象,能根据文本内涵大胆想象,写其中一位的想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懂得只有尊重人才,广纳人才,才能大有作为。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
三顾茅庐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朗读、复述课文;学习生字;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难点: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在教学时应抓住人物的话,反复诵读仔细品位,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它们课后的各项练习,又从学习语言文字入手的,诸如朗读、背诵、复述、演诵、识字、写字、理解、运用词、句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感知,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课时目标: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进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
2、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查字典“顾”,让学生选择理解“三顾茅庐”中“顾“是拜访的意思。
茅庐:草房子。
二、初读课文1、范读。
(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随机板书三、指导写字1、指名认读生字。
2、说说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
布置作业:搜集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平实、扎实、厚实,让课堂彰显高效——《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检 查 复 习 。 入新 课 引
1听写 生 宁 词 , . 并选 用所 听词 语 概 括 课 文 内 容 i 茅 庐 秀丽 宜 人 草 堂 顾
论
师 : 备和张飞可是一对结拜弟兄 、 哥们 , 在, 刘 铁 现 刘
备 竟 然 为 了 一 个 乡 野 书生 斥 责 自己 誓 死 相 随 、 园 结 拜 桃 的 兄 弟 , 见 , 备 对 诸 葛 亮 — — ( 接 说 ) 么 有 诚 意 可 刘 生 多
替 学 生 的 阅读 实践 ” 。为 提 高 阅 读 教 学 的 有 效 性 , 课 将 本
紧 扣 中心 问 题 — — “ 了顾 茅 庐 的过 程 中, 从 哪 些 地 方 在 你
2集体 交流 , 师 相机 m示 重 点 句 子 : . 教
( ) 一 处 : 住 人 物对 话 , 悟 人 物 品 质 1第 抓 感 A 张 飞嚷 道 : 这 次 用 不 着 大 哥 亲 自去 。 他 如 果 不 . “ 来 , 只要用一 根麻绳 就把 他捆来 了 !刘备生气 地说 : 我 ” “ 一 点 儿 也 不 懂 尊 重 人 才 , 次 你 就 不 要 去 了 ! 你 这 ” ① “ ” 几个 门?用一 张嘴读 出二张 嘴 的力量 。 嚷 有
自然段 。
中 国 的 文 字 就 这 么 奇 妙 , 字 本 身 就 告 诉 我 们 怎 么 读 文
r _。 谁 再 来 读 一读 张 飞 的话 。
2能 说 比 喻 / 中用 来 比喻 的事 物 与 被 比事 物 之 间 . 口 J 的关系 , 习用“ 到……只见……” 句式写一处景色。 学 来 的
体 会 到 刘 备请 诸 葛 亮 的诚 意 与 尊 重 ” 开 教 学 。 引 导 学 展 生 探 究 、 悟 , 时 在 探 究 感 悟 中 , 得 写 作 方 法 , 尝 试 体 同 习 并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顾茅庐第2课时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顾茅庐第2课时苏教版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点出“文眼”。
1、指名读课题2、“顾”是什么意思?(拜访)“茅庐”指的是什么地方?谁“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怎样去拜访诸葛亮的?(引导生说说议议,学生点出“诚心诚意”)师:孩子,你真棒,一眼就看出刘备的心思,也把我们文章的眼睛找到了。
为了奖励你,第一自然段由你来读。
3、让生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理念:“借题直入”法让学生既能温故上节课所学内容,又引出本文的文眼“诚心诚意”一词,还能在简单的问答中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兴趣,可谓是“一石三鸟”。
〗师:第一次,刘备听说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于是在一个秋天,他和他的两个兄弟去拜访诸葛亮,但是没有见到。
到了寒冬腊月,刘备又决定第二次去拜访诸葛亮,仍然亲自前去,但仍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第三次来到了隆中,隆中有着怎样的景色呢?让我们再美美地读读这段话。
(多媒体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二、赏景入境,巧喻“卧龙”。
1、作者除了写隆中的山冈,还有写了什么?2、写山冈用了什么词?(蜿蜒)是什么意思?弯曲高低在人们眼中就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像谁?3、等待谁让他腾飞?4、“青翠欲滴”是什么意思?景色“秀丽宜人?真是一块宝地啊,不愧称为卧龙。
这使我想起了诸葛亮的一句名言(多媒体出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齐读。
〖设计理念: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环境的烘托值得品味,秀丽的环境描写巧妙地衬托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在此基础上我又补充了诸葛亮的名言,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性格。
〗三、精讲点拨,“品味诚意”。
师:诸葛亮隐居在卧龙岗,人们都知道他有雄才大略,神机妙算。
在那个群雄纷争的年代,很多人都想请他出山,但是诸葛亮都不肯出山,而刘备却能让他走出茅庐,你知道诸葛亮到底被刘备的什么感动了?(生回答:诚心诚意)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他的诚心诚意表现在哪里呢?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画。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三顾茅庐》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8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通过研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形象;领悟“围绕一个中心,抓住人物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感知文中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志存高远。
2. 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概述故事,把握情节1.《三顾茅庐》选自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要想读懂长篇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我们需要做好三件事:把握情节,了解人物,关注环境描写。
上节课,我们已经把握了《三顾茅庐》的情节,谁能三言两语的概述一下。
2.能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清楚,这是一种本领,这本领就叫把握情节。
(板书:情节)二、精读感悟,了解人物1.下面我们来了解人物,《三顾茅庐》中共提到几个人物?2.主要人物是谁呢?3.像诸葛亮这样才华横溢的人,一定有许许多多人来请他出山,这里面不乏曹操、孙权,也不乏高官厚禄,那么刘备凭什么打动刘备的心?(板书:诚)4.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3小节,圈画出来,并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
(一)交流刘备如何尊重人才A.教学第2自然段:斥责张飞。
1.刘备和张飞的关系怎样?(课件显示桃园三结义图,补充介绍三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同手足之谊。
)刘备为了求得贤才竟然斥责自己的好兄弟,可见刘备(生:非常尊重人才。
)2.课文主要是写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这里为什么要写张飞的鲁莽?课件显示课题上方的邮票图。
3.邮票上我们看到什么?4.这样的天气里,我们通常尽量避免外出,以防冻伤或摔倒。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
B.教学第3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圈点关键词,讨论交流)(1)圈点“半里多路”、“下马步行”。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教案
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关公、张飞的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刘备与诸葛亮的性格、形象等特点,这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看看作者还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作用是什么?(出示课件21)二、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关公、张飞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们在拜见诸葛亮的途中是怎样表现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出示课件22)1.在文中找一找:关公、张飞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各持什么态度?(出示课件23)(学生阅读课文,勾画语句,然后分析。
)学生1圈画语句: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
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
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学生1分析:虽反对拜谒,但语言较委婉,透着一股大气和修养。
说明他稳重、顾全大局。
学生2圈画语句:(出示课件24)张飞曰:“哥哥差矣。
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这先生如何傲慢……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学生2分析:从张飞的语句可见反对拜谒,语言粗俗不堪,不计后果。
说明他暴躁、鲁莽。
2.小说在叙述玄德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见诸葛亮前,为什么详细描写关公、张飞对玄德此举的反应?(出示课件25)(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归纳。
)学生1:关公反对玄德欲见大贤。
学生2:张飞无礼玄德怒叱责备。
教师补述:可见,通过鲜明对比:凸显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特点。
3.结合全文思考,写刘备中途遇见诸葛均这一情节起什么作用?(出示课件26)(学生思考分析,然后师生归纳。
)预设:由诸葛均之口道出诸葛亮“昨暮方归”,说明刘备此次拜访极有可能见到诸葛亮,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为下文刘备见到诸葛亮的情节作了铺垫。
三、深读课文,合作探究1.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答应刘备邀他出山的请求?这又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27)(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释疑。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学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学案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抽读生字卡片二、细读、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点: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②第三自然段。
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
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第三单元课题《三顾茅庐》第 2 教时总第个教案
A 下马步行
(1)提问:刘备为什么要下马步行?骑着马不行吗?
评价:说的是!骑着马是不像样!
(2)创设情境:可是,刘备啊!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呢?你这样步行着去,不累吗?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只要能请到诸葛亮,再苦也值得!
评价:真是坚定啊!
提问:刘备,你在诸葛亮家门前下马不好吗?为什么那么远就下马?预设:这样可以让诸葛亮看出自己的诚意!
评价:你们真是刘备的知己,都读懂了他的心思。
请你读读这句话。
B.轻轻敲门、恭恭敬敬、轻轻地走
(1)指导朗读
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又轻轻地走进去。
我们读的时候语气应该怎么样?(轻柔)
评价:很好!自己领悟出了读法。
我们一起读读刚刚的句子。
(2)知道诸葛亮在午睡,刘备没有惊醒他,而且还让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这是为什么?
预设:因为怕他们吵醒诸葛亮。
评价:是啊!张飞这个大嗓门,看到大哥辛辛苦苦赶来,可诸葛亮却呼呼大睡,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叉着腰,大声喊道........ (3)张飞是这样的鲁莽,怎么能把人才请来呢?所以刘备让他们出去等,自己怎么样——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板书:恭恭敬敬)
(4)谁能给大家做做恭恭敬敬的动作?
预设:学生做得不对
评价:你认为这样是恭恭敬敬,这是一个刘备。
还有其他站法吗?(学生弯腰,鞠躬)
(5)刘备这样一站就是多长时间?(至少3小时)
联系自身:如果老师让你保持这样的姿势站3个小时,你会有怎样的
感受?
预设:很累/很烦躁
回顾刘备:刘备觉得烦躁吗?他反而——(指板书)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比较诸葛亮和刘备:刘备怎么说也是好几千人的领袖,而诸葛亮是什么人?——不过是一介普通的村夫。
刘备当时47岁,可是诸葛亮才是一位27岁的小伙子啊!刘备能够做到这种程度,老师觉得他相当了不起了。
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感受到刘备的诚意。
预设:很尊重人才。
评价:如果谁能把这段话读好,谁就是小刘备。
谁愿意挑战一下?(课件出示:到了诸葛亮的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请3名学生)评价1:你的表情体现出了诚意
评价2:你读出了等待的画面
评价3:你读出了刘备的耐心、诚心。
C.快步走进
刘备之前是如此耐心地等待诸葛亮,一看到诸葛亮醒来,他却快步走进草堂(板书:快步走进)
提问:此时的刘备,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着急。
追问:他着急做什么?——见诸葛亮
原来之前刘备的心里也着急啊!那他为什么不喊醒诸葛亮呢?
评价:刘备真是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啊!谁来读读这句话。
评价:别让诸葛亮等太久了!
二、言之诚
过渡:刘备的诚心不光体现在行动上,还体现在语言上。
点击出示对话: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师:张飞对诸葛亮非常不满意,都请2次了,你诸葛亮还想怎么样?他是怎么说的?(指生读)
师:哎哟!把你给气坏了!他的朗读你满意吗?
师:他什么地方读得好?
师:他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生:“嚷”声音大,读得重,一根绳子,这么简单,要读出轻而易举的口气。
师:请你用朗读告诉他。
/你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师:你真是个小张飞。
谁来做个猛张飞?
2.同学们,即使强制把诸葛亮的人绑来了,能绑来他的心吗?只有得人心才能得天下啊!张飞不懂这一点,他的性格怎么样?(出示:性格暴躁、不冷静)刘备也很生气,他是怎么说的?
3.点击: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评价:你读出了刘备的责备!注意到句子最后的标点符号了吗?谁也来读读?
评价:此时此刻,即使是结拜兄弟,他也忍不住责备了。
看来他真的是带着(指黑板:诚心诚意)去邀请诸葛亮的
三.了解诸葛亮
(1)过渡:那么诸葛亮值不值得刘备这样3次诚心诚意去邀请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4、5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
预设: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式,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评价:这刚一见面,诸葛亮就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解释三分天下:在三国曹操和孙权的军事力量很强大,要想攻打他们还不太可能。
所以诸葛亮建议刘备先站稳脚跟,获得一足之地,再想办法一统天下。
诸葛亮的点拨把刘备心中的疑团,一下子解开了。
那样豁然开朗的感觉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茅塞顿开。
遮挡在刘备心中多年的愁云惨雾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那样的感觉真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真是拨云——见日。
好一个茅塞顿开、拨云见日啊!看来诸葛亮真是个人才啊!(板书:人才)
(2)提问:不单如此,刘备还给他极高的评价呢?谁来说?
预设: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评价: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板书:如鱼得水)
刘备是一条大大的鱼,可是鱼没了水是万万不行的。
看来刘备已经离不开诸葛亮了?你们说诸葛亮对于刘备来说重要吗?
(3)诸葛亮出山以后,帮助刘备打了哪些胜仗呢?(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看来诸葛亮确实很重要啊!
(4)诸葛亮作为智慧的化身,他居住的环境也非同一般。
出示引读: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点击图片,欣赏环境。
你找到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四字词语形容它们的特点吗?
这里山冈______,松林______,溪流______,竹林______。
这么美的景色,谁愿意美美地读一读?
师:我仿佛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清澈的流水里倒映着树木的倩影,真令人流连忘返啊!你也来读一读。
师:这美景,使我们想到一个人,他是谁?
生:——诸葛亮。
师:其实诸葛亮以此而居,更看重的是这里的山冈。
读。
点击:山冈图片和句子。
出示: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1、师:蜿蜒起伏的山冈像什么?
生: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师:谁就是那条等待腾飞的卧龙?
生:诸葛亮。
师:正是诸葛亮有远大的抱负、过人的智慧,刘备才三顾茅庐。
(指黑板)
四.拓展训练
1.同学们,咱们想象过梦中迪斯尼乐园的样子,感受过济南的泉城、荷兰的田园诗情,更领略过诗情画意的九寨沟,你能模仿课文内容,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吗?(提示: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出来)
2.交流讨论
五.课文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三国的故事,对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你有什么启发吗?
预设:做人要学会谦虚/懂得尊重他人
评价:多好的感悟!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刘备做事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