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合集下载

浅析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

浅析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
3 . 3 保 障司法的公正与独立性
要切 实保 障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司法案件时,要 准守职 业道德 ,严格按照所掌握的证 据等资料对案件进行分析 , 切不 可因迫 于舆论的压力而草草做 出结论。
4结论 互联网时代技 术的发展改变着 中国人 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等 ,网 络提供的多元化声音的舞台。社会转 型期的种种矛盾出现已经媒体机 构 的竞争 ,引导非理性舆论出现。减少 “ 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不 仅需要保证 司法 的独立 、公正性 , 提 高媒体 的专业和道力 , 才会防止网络时代下的 “ 媒介审判”。
2 “ 媒介 审判” 的产 生原 因
2 . 1 社会 处 于转 型期 涌现 的各 方面 矛盾
媒体 _ 丁作者要 明确 自身定位 , 加强媒体 自律。媒体报道新 闻时要 严格准守客观 『 生的原则 ,不可妄加评论 。其次 ,媒体_ T作者要加强学 习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准守职业道德 。一旦有司法事件进入新 闻事件后 ,传 媒_ T作者 要坚持新 闻的真实性 、客观性 、公 正性等原 则 ,坚持 中性语言 ,忠于新闻事实的本来面 目,为司法机关处理案件 创造 良 好 的舆论环境。
3 . 2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
1“ 媒介 审判”概念 的界定 “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抢 在司法判决之 前 , 对犯 罪嫌疑人进 行 定性 、 定罪 的报道 ,并通过报道对 司法判决造成一定的影响 , 最终 影 响司法判决 的独立性与公正性。 “ 媒介审判”是一种不是依据法律 程序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非法道义上的裁判 , 也叫 “ 报 刊审 判 ”。这个起源 于美 国 “ 黄色新闻时代”的词语 ,在我国学界 中 ,尚 未 有一个确 定统一 的定义 ,但 我 国知名 的新 闻传 播法学家 魏永征教 授对 “ 媒介审判 ”的提法是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同的。魏永征教授将其 特征概括为 “ 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情做出判断 , 对涉案人员做 出定 性 、定罪 、 定量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浅谈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

浅谈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审判
3 、 构 建 健 康 网络 环 境 传 递 正 能 量
而在 网民的职业结构上 ,学生和个体户 / 自由职业 者 占据 了网民总体 的 4 4 . 6 %, 并
民中的占比上 升 , 这说 明互联 网的使 用门
我们要 利用好 网络这个 自由平 台, 激
音, 仅在新浪微博搜索该事件就有 7 5 , 8 0 8 惩 凶手 , 严办 “ 官二代 ”, 给受害人一个说
情表达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扭 曲。① 网络环
我国新 闻传 播法学 者魏永征认 为 , “ 媒 介 审判”是指新 闻媒介超越 司法程 序 , 抢 先
对 涉案人 员做 出定性 、 定罪 、 定 刑 以及 胜
案” 、 “ 湖北邓玉娇案 ” 等等 , 传统媒体 在
对这些 案件 进行 报道时 ,过多 的主观 色
诉 或败诉 等结论 。魏永 征认 为 “ 媒介 审 判 ” 是对法 院 的审判 权和犯 罪嫌疑人 的 公 民权利 的双重侵犯 。 “ 媒介 审判 ” 是作为一个过程 而存 在 的。 在传统 媒介环 境 中 , 一 般是 由新 闻传 播媒 介首先对某一 事件 进行报道 , 引起 社
会公众 的注意 , 在全社会产生一定 的舆 论
现 象的发 生 , 传递正 能量。 【 关键词】网络 时代 媒介 审判 防范措施
“ 媒介 审判 ”是一个 舶来词 , 原是 西
而言 , 是公共领域 中公众 意见 和社 会司法 意见之 间的冲突 。
意识状态 。 正是网络媒体所带来的这种影
方新 闻传播学 中的概念 。西方学者认 为 ,
方 国家的法律 审判 实行的大 陪审 团制 度。
的夹江 打假案 到 “ 张金 柱案 ”、“ 刘涌案 ”
“ 蒋 艳萍 案 ”, 再 到近几 年发 生 的 “ 深 圳 梁丽 案 ”、 “ 杭州飙 车案 ”、 “ 湖南 罗彩 霞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一、引言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表达观点的主要渠道。

然而,这种新媒体时代也带来了一系列难以掌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媒介审判”。

本文将详细讨论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二、媒介审判的概念1·1 媒介审判的定义媒介审判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的信息被大众广泛转发和评论,从而形成舆论压力,对传播信息的个人或组织进行道德、伦理或法律上的审判。

1·2 媒介审判的特点1) 全民参与: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表个人对信息的评价和评论,形成舆论。

2) 冲动性:媒介审判常常受到情绪的影响,导致不理性的批评和攻击。

3) 信息失真:由于互联网上信息的广泛传播和编辑不严谨,媒介审判往往产生不准确的论断。

三、媒介审判的形式2·1 网上追踪和曝光媒介审判最直接的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追踪和曝光个人或组织的言行。

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工具,人们可以方便地查找和发布相关信息。

2·2 网上评论和点赞大众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对信息的评论,也可以通过点赞或转发来表达对信息的支持。

这种形式使得舆论更加快速和广泛。

2·3 网上辩论和抨击媒介审判往往伴随着激烈的网络辩论和抨击。

不同观点的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对话和辩论,也会有人以辱骂和嘲讽为手段抨击对方。

四、媒介审判的影响3·1 影响个人和组织形象被媒介审判所指责的个人或组织往往会受到形象受损的影响。

负面信息的广泛传播可能导致公众对其产生负面印象,从而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声誉。

3·2 媒介审判的舆论压力在媒介审判的压力下,个人或组织常常会受到舆论的压力,需要积极应对,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修复形象。

3·3 对言论自由的威胁媒介审判的过度批评和攻击可能对个人和组织的言论自由造成威胁。

人们会因害怕遭到攻击而自我审查,避免发表真实的观点。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在当今的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然而,与之相伴的“媒介审判”现象也日益凸显,对社会公正和法治秩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媒介审判”并非一个新鲜的概念,但在新媒体环境下,它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更为复杂的态势。

简单来说,“媒介审判”指的是新闻媒体在司法机关还未对案件做出判决之前,就凭借自己的报道和评论,预先给案件定性、定罪,影响公众的判断和司法的公正裁决。

新媒体时代为“媒介审判”的滋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首先,新媒体的低门槛和便捷性使得信息传播的主体变得极为广泛。

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发布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和观点,而这些未经严格核实和筛选的信息很容易迅速扩散。

其次,新媒体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使得信息能够在瞬间传遍全球。

一旦某个热点事件被曝光,瞬间就能引发无数人的关注和讨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再者,部分新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往往会采用夸张、煽情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法来报道新闻,从而吸引更多的眼球。

“媒介审判”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对于司法公正而言,它可能干扰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

司法审判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遵循法定程序进行。

但当媒体的舆论压力过大时,司法机关可能会受到影响,难以做出公正、客观的判决。

这不仅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也破坏了法治社会的根基。

对于当事人来说,“媒介审判”可能导致他们的名誉受损,甚至在未被定罪之前就遭受社会的唾弃和歧视。

即使最终被证明无罪,所受到的伤害也难以弥补。

此外,“媒介审判”还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过度的舆论炒作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度降低,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比如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刑事案件中,媒体在案件侦查阶段就对嫌疑人进行了大量的负面报道,将其描述为“罪大恶极”的形象。

公众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纷纷要求严惩嫌疑人。

然而,后续的调查结果可能表明,嫌疑人的罪行并没有最初报道的那么严重,或者甚至可能存在冤情。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包括互联网、社交媒体、电视等)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而在这个媒介渗透的时代,媒介审判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媒介审判指的是,在媒介中涉及到的言论、文章、图片、视频等内容,可能因为违法、违规或不当而被提起审判。

如何应对媒介审判,成为了各方面关注的话题。

一、媒介审判的体现及风险媒介审判通常体现为以下情况:1.网络传播的不当内容,比如含有涉及到侵犯他人隐私、人身攻击、色情等等的言论、图片或视频等非法内容。

2.媒体报道中,对于某个事件或个人进行错误或不公平的报道,造成公众质疑或者损害。

3.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发布的信息不实或者存在明显的歧视问题。

4.媒体编造、散布、炒作虚假信息,或者在事件报道过程中夹带着不实的言论引发质疑。

对于这些媒介审判的实际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个人而言,涉及到违法、违规或不当行为的言论、文章、图片、视频等可能会面临被起诉或处理的风险,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

2.对于企业、机构或者公共人物而言,面对媒介审判的风险同样很大,一旦发生不当行为或者对其进行不公平报道,可能造成重大的声誉危机,甚至影响到开展业务活动。

3.对于公众而言,虚假、不实或歧视性的信息可能会对其产生错误的引导或者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对社会产生负面的作用。

面对这些媒介审判的风险,人们应当如何应对呢?2.及时核查推送内容。

在推送信息之前,要尽量核实来源和真实性,不得散布虚假信息、有意外升性抹黑他人或者故意误导公众等言论。

3.加强监督。

媒体自我审查和监督体系的完善,可以有效地防止媒体报道中带有错误、不公的内容,以及减少涉嫌侵权、侵犯隐私等不当行为的出现。

4.加强“反制”。

一旦涉及到侵权、侵犯隐私等不良言论的出现,个人和组织可以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如与媒体和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检举、告发等方式。

结语:媒介审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涉及到网络和新媒体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论、行为和行动,避免不当或违法行为,同时,推动相关机构、媒体和组织加强自我监督,维护公平公正的网络环境和社交环境。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审判的成因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审判的成因及对策
3.媒体过分追逐经济利益
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行业出现了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的商业化竞争,不管是网络新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还是报纸媒体,都鼓足了一股劲想要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和获取更多的收入。
其实新闻行业的“编”“营”分离早就得到了国家的肯定,我们知道,一定的市场化与商业化能够合理地配置市场内的有效资源,市场内个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就能够将整个市场的效率提升到一个最佳的水平,但是这同时也需要以国家在最高层面进行管理监督和引导为前提。由于我国传媒产业相关法律和政策的缺失和不完善,这就使得一些媒体不顾相关法律或者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受众喜欢什么就报道什么,以此来吸引受众的关注,从而提高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收视率和发行量的提高势必会吸引广告商投放广告的热情,为媒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各家媒体都想在时效性、权威性等方面胜人一筹,以这也就会产生对司法独立造成干预的媒介审判。
三、新媒体背景下“媒介审判”的对策
1.填补网络司法空白
两年前,最高法和最高检就通过了一项关于网络的司法解释,《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这是国家针对网络谣言所制定的第一条法律。这条法律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效地控制了网络谣言的传播,对和谐网络社会的建设也产生了重要的意义。所以国家还应该依照网络的现状多制定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把“媒介审判”扼杀在源头。同时,政府应加大力度扶持建设重点新闻网站,将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重点新闻网站应该是有影响、有权威,百姓信得过的网站,这样就可以引导网民理性思考、合理发声,形成良性的舆论环境。2.加强媒体行业自律
2.网民行为助长“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 之危害及解决对策

“媒介审判” 之危害及解决对策

“媒介审判"的危害近些年来,“媒体审判”在我国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很多案件,法院尚未开庭审理,媒体记者就随意使用“杀人犯”、“贪污犯”等等定性词汇,以带有严重情感色彩的语言描述案件或当事人,从而给审理案件的法官、陪审员施加了种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压力。

在我国,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对审判机关进行舆论监督,促使审判机关依法裁判是社会监督的体现,也是一种特殊的民主监督形式.但是现在媒介审判这种舆论监督的“越位"现象已经被新闻界认为是舆论监督实践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如何预防和减少“媒介审判”的呢?1、政府及司法机关要加强立法,不断完善自身机制。

一方面,要加强立法,明晰各方的权利义务,保证法律的权威性,既欢迎媒介监督,又要坚持司法独立;另一方面,在审判中要加强信息透明度,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媒介的新闻自由权,保证公开审判,取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2、媒介应做不懈努力。

一方面,要明确自身定位,加强媒体自律。

媒介在报道新闻时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者,不是仲裁者.同时,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遵守职业准则.做一个中立者。

媒体要注意对新闻工作者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教育,而且也要与司法机关彼此沟通.一旦司法机关介入了某个新闻事件并立案以后,传媒就要确立“立案意识”。

这时,媒介必须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等基本原则,忠实于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坚持用中性语言,尽可能做到平衡报道,力求司法机关处理该案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3、公众也应出一份力。

解决好受众的问题,“媒介审判”也就更容易消除,公众自觉学习法律,增强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遇事理性思考,理性判断,不轻易受媒介的煽动,做一个信法、守法的群体,才能更好地保证司法的权威性,阻止”媒介审判”的发生。

对 “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

对 “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

对“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吴秋余《新闻战线》( 2007-05-10 第五期)2006年9月19日下午,原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尚军,因涉嫌受贿90万余元和98万余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安徽省安庆市检察院提起公诉。

此事一出,媒体再度掀起了讨伐“女贪官”的高潮。

在没有经过司法机关证实的情况下,一些媒体将许多未经核实的所谓“桃色新闻”公之于众,并被众多都市类媒体和网站转载。

而《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赴安徽阜阳、安庆调查采访后,证实这又是一起无确凿证据情况下被夸大了的“新闻”。

这一事件揭示出的一些媒体长期存在、甚至愈演愈烈的“媒介审判”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本文试就这一现象作简单分析。

权力碰撞——把关人的责任“媒介审判”或称“新闻审判”,原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意指新闻报道超越法律规定,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

①20世纪上半期,“新闻审判”在美国盛极一时,报界为提高发行量,大肆炒作司法报道,肆意在报纸上宣布嫌疑犯有罪,以引起读者兴趣。

在我国,伴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法治报道逐渐成为我国众多媒体争相参与的报道领域。

至上世纪末,全国法制类新闻报刊已发展到200余家,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每年编发各类法治新闻稿件高达数百万件。

舆论监督权与司法权的碰撞使老百姓第一次获得如此多地监督司法运作过程的机会。

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体对法治报道倾注如此多的热情不是偶然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大众传播媒介具有环境监视的职能。

环境监视是指大众传媒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警戒外来威胁,二是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政治、经济、生活)的信息需要。

②法治作为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个社会的重要政治环境,对每个公民的社会权利都存在直接、间接的影响。

因此,法治环境必然成为大众传播媒介重点监测的对象。

二是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信息的“把关人”。

在媒体商业化运作的今天,大众媒介选择新闻信息的标准除了要符合真实性原则以外,还必须符合新闻价值判断系统的标准,其中包括:时效性、影响力、显赫度、接近性、冲突性、异常性、人情味和趣味性,③才能使新闻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媒介审判现象的解读及防范

媒介审判现象的解读及防范
媒体的社会角色主要是大众传播工 具,为受众报道新闻,提供信息。而我国 的媒介在进行批评性报道中,常常以舆论 监督名义,以审判者自居,轻易地给犯罪 嫌疑人定罪,发生媒介社会角色错位现 象。与此同时,媒介错位往往伴随着一定 的“新闻炒作”。媒介拿此作为“卖点” 来刺激“眼球经济”,忽视了其公益性和 舆论性的建构职责。
理论探讨 ɾ网络财富
Theory StudiesɾIntemet fortune
媒介审判现象的解读及防范
邓欢
(武汉科技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摘要】媒介审判现象是犯罪新闻报道中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媒介舆论监督职能的错位。媒介审判影响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构建理 性媒介监督,需要媒体正确认识自身的角色,增强法律意识,杜绝媒介审判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媒介应努 力消除“人治情结”。从“人治”到“法 治”,这是人类社会管理方式的进步,也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要完全做 到“法治”,需要作为社会的人的自我完 善国家的对象性完善的共同作用。
3.4 司法独立和传媒自由实现平衡合 理的良性互动
西方国家虽然标榜新闻自由,但法律 上明文规定了媒介报道的原则。如英国, 按照传统的做法,当嫌疑犯被捕时,除了 姓名、年龄、职业以及被指控的罪名外一 概都不准报道。嫌犯如果对警方有所供 述,也不得提及。任何证据以及评论意见 都不许发表,违者可能构成藐视法庭罪, 被处以罚款或者徒刑。1981年,英国制定 了《藐视法庭法》,虽对限制媒体报道犯 罪案件过于严厉的内容有所修改,但普通 法有关藐视的规定并未废除。[5]
3.2 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 准绳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关于 司法的独立性,西方的学者概括为七个方 面:独立于国家和社会各种势力;独立于 上级官署;独立于政府、独立于政党;独 立于新闻舆论;独立于国民时尚与时好; 独立于自我偏好、偏见与激情。”[4]新闻 媒体超越司法程序,恣意挥舞法官之锤, 对犯罪嫌疑人进行 “宣判”,甚至煽动 社会情结,制造社会舆论,实际上是对 “人民法院独立行驶审判权”的一种干 涉。加上我国司法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这 种干涉越演越烈。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的现状及防范策略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的现状及防范策略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的现状及防范策略作者:吴雁汶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01期摘要网络时代的出现,随之带来的网络媒介审判对社会敏感,热点问题提供了平台,但网络平台门槛低,成本低,又有匿名性等特点,总会让很多社会焦点问题提前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中,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严重影响司法公正。

是媒介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越位行为。

对司法独立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对于现在这种状态,防范网络媒介审判迫在眉睫。

关键词网络媒介审判舆论法制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1网络媒介的现状分析网络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与政府进行平等对话的重要沟通平台,已成为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今很多问题的端倪,总是先暴露在网上,让后才会被深究,继而解决处理。

网络媒介的监督固然在目前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可也带来了一种更为严重的媒介审判—网络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一词最初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指以媒介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介比传统媒介更受人们的亲睐,随之产生了一种更为严重的“媒介审判”现象——网络媒介审判,即案件尚未进入正式审理,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达到宣传效果提前对案件进行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报道,甚至刻意歪曲事实,只对当事人一方的观点加以陈述,发表大量指责批评性评论,给被告定罪,让其提前进入到人们的意识中,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严重影响司法公正。

这变成了媒介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越位行为。

然而它的出现对社会敏感、热点问题提供了平台。

这平台门槛底、成本底,又有匿名性,从而产生了舆论的情绪化和碎片化。

规范网络媒介审判已然成为了新闻界、法律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现象。

还给网络媒介一个良好的生态坏境迫在眉睫。

要规范网络媒介审判现象,需要媒介加强自律,坚持正确导向的。

同时也需要网民提高自身的修养。

从而达到构建良好的网络媒介生态环境,让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得到良性互动的双赢局面。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时代,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舆论成为了影响公众观点和决策的重要因素。

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和信息的分发失控,新媒体时代也出现了一种现象,即“媒介审判”。

所谓“媒介审判”,指的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对个人或组织进行舆论批判和谴责的现象。

这种审判可能是基于真实的事实,也可能是基于错误、偏见或恶意的信息。

在这种审判中,舆论可以很快地形成并被传播,对被审判者造成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可以推动舆论的形成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公众可以更快速地获取信息、发表言论,并迅速形成共识。

这种集体的力量可以推动社会问题的曝光、改变和解决。

另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也存在着问题和挑战。

由于信息的不确定性和分发的失控,错误的信息和谬误可能被放大和扩散,导致对被审判者的不公正对待。

个人隐私和声誉可能受到损害,被审判者可能面临虚假指控和网络暴力的威胁。

为了应对“媒介审判”的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我们需要培养公众的媒体素养,提高大众对信息真伪鉴别的能力。

社交媒体平台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内容审核和信息监管措施,打击虚假信息和网络暴力。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和透明的舆论环境,让真相和理性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在新媒体时代,面对“媒介审判”的现象,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判断,不盲从于舆论的热度和扭曲。

通过加强个体和社会的媒体素养,以及改善社交媒体平台的管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和管理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如何预防和减少“媒介审判”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让“媒介审判”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这样就有悖于法治精神。

关键词:媒体媒介审判新闻报道近几年,我国法治较昌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依法治国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新闻界也应时而动,加强了对法制新闻的报道和司法领域的舆论监督,从新闻价值层面来说,法制新闻的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等特征,满足了受众猎奇求趣以及寻求安全的心理欲求。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法律是一门十分精确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法制新闻的报道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

而当下新闻界的现状是:新闻媒介不拥有专业的调查手段,难以全面掌握事实,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有限,在对法制新闻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与法治原则相悖的现象。

其中“媒介审判”或称“报刊裁判”(trialbynewspaper)。

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一)司法制度的缺位使媒介有空可钻,媒介是情有可原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不过其自身的设计缺陷、执法过程中的种种漏洞、以及其内部的监督苍白无力等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人们对其能力和效力产生了怀疑。

然而人们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向媒体寻求帮助。

而一些媒介也恰恰就是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以填补司法功能的缺陷为由,大胆地充当了“勇士”,为人民说话、办事,进行“媒介审判”。

因此,在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其监督资源又比较缺乏的今天,新闻舆论监督“钻空子”是难以避免的。

(二)媒介过分追求刺激性,缺乏理性思考,媒介难辞其咎许多媒体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常常靠报道社会热点问题等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在互联网上对某个个人、组织或事件展开的公众舆论的大规模批判和指责,通过网络传播媒介迅速传播,广泛影响大众对事件或人物的观点和评价。

媒介审判的出现,虽然有助于曝光一些不正义的行为和事件,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公正,但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负面影响。

媒介审判存在主观判断和不完全客观的问题。

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媒体聚焦的影响,而忽视了事情的全面性和不同立场的观点。

这样容易产生片面的观点,导致对相关人物或事件的错误评价和定性。

媒介审判也容易导致对个体的造成伤害。

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对相关个人进行恶意攻击和人肉搜索,侵犯了个人隐私权和人格尊严。

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媒介审判而被社会舆论排斥和歧视,给其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媒介审判往往存在过度炒作和夸大事实的问题。

为了迎合大众的好奇心和刺激感官的需求,媒体可能会对事件进行过度渲染和放大,甚至夸大事实,从而损害公众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和评价。

对于媒介审判的应对策略,首先是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运用和效果。

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不仅要惩罚恶意攻击和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还要建立健全举报和维权机制,帮助受害个体维护自身权益。

个体要保持客观、理性的判断,不被媒体的主观导向所左右。

对于网络上的信息,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调查,多方面了解,避免盲目跟风,形成多元的观点和判断。

媒体也应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在报道中坚持公正客观的原则。

对某个人或事件的报道,应当有充分的依据和证据,并充分考虑到不同立场的观点,避免造成对个体的伤害和社会的不公正评价。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通过媒体对公众人物、事件或事务进行评价和批判的过程。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传统媒体的发展,媒介审判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介审判的过度和不公正可能会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媒介审判的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有效缓解媒介审判带来的问题。

一、媒介审判的现状与影响媒介审判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于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传播速度快,媒介审判的范围和影响力大大扩大。

无论是名人、政治人物还是普通民众,都可能成为媒体和公众口中的话题。

媒介审判的情绪化趋势明显。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的注意力往往被极端和情绪化的言论所吸引,导致媒介审判更加偏激和片面。

媒介审判常常受到利益集团和意识形态的操纵,造成对某些事件或个人的不公正评价和扭曲报道。

由于媒介审判的公众性和随意性,一些个人或组织可能因此遭受严重的名誉侵犯和负面影响。

媒介审判可能给社会个人和组织带来以下几种负面影响:媒体对个人和组织的不公正评价可能导致其名誉受损,进而对其生活、事业和社会地位造成严重影响。

媒体的偏激言论和片面报道可能导致公众对事件或事务的认识出现偏差,从而影响社会舆论和公众决策。

作为传媒机构的报道行为对事件的态度和倾向,往往会影响公众对事件的不同认知,导致社会矛盾和分歧进一步扩大。

长期以来的不公正媒介审判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和道德水平。

二、媒介审判的应对策略1. 完善法律法规,维护公正为有效应对媒介审判带来的问题,完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于媒体和媒体人员的不当行为应当依法进行惩处,并加强对虚假报道和不实信息的监管。

建立起媒介自律的机制,加强对报道的核实和客观性评估,制止媒体的不当行为。

建立公平公正的诉讼机制,对于涉及名誉侵权和不当评价的行为,应当对侵权方进行法律追责,保护受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2. 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公众的媒介素养对于应对媒介审判也是至关重要的。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公众对媒体报道和信息的评价和批判。

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媒介审判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媒体信息越来越多,媒介审判也变得更加频繁和复杂。

在媒介审判中,一些不良的报道和信息可能会对个人、组织甚至整个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寻找应对策略,以确保媒体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媒介审判的本质是公众对媒体报道进行客观评价和监督,以应对可能存在的不实报道或者偏颇信息。

公众对媒体的审判通常表现为对报道内容、报道立场、报道方式的评价和批判,并对媒体的道德、职业规范进行监督。

这种现象在网络时代尤为突出,因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公众更容易获取信息,也更容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媒介审判并非总是客观和理性的,有时也会受到个人偏见和情绪的影响。

媒介审判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应对策略,以便找到更合理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需要探究媒介审判的原因和动机。

为什么公众会对媒体报道进行审判?一方面,这是因为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传播渠道,其报道对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具有重要影响。

公众自然希望媒体能够客观、准确地报道事实,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和世界。

媒体的报道往往涉及到社会利益、公共道德和个人权益等重要问题,因此公众对媒体报道的质量和真实性有着合理的关注和期待。

从这个角度来看,媒介审判实际上是公众对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监督和督促,是对媒体公信力和可信度的一种检验。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媒介审判的影响和作用。

媒介审判能够对媒体的报道产生积极的影响,促使媒体更加关注真相、客观、公正地报道各种事件和问题。

公众的监督和批判可以帮助媒体改正错误,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增强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认可。

媒介审判还能够促进媒体改革和发展,推动媒体从业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媒介审判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导致煽动性言论和情绪化的批判,影响社会稳定和和谐。

浅析主流媒体如何规避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浅析主流媒体如何规避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60学术探讨浅析主流媒体如何规避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卢 慧(湖南师范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1)摘 要:互联网时代,公民被赋予传播权,形成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

主流媒体在民间舆论场逐渐壮大之下丧失了舆论话语权,舆论监督嬗变成“媒介审判”。

媒体监督与司法活动的良性互动能推动司法公正的实现,但不当的“媒介审判”会适得其反。

主流媒体需对舆论监督和司法活动的互动尺度和边界进行界定,促进舆论监督和司法活动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媒介审判”;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2-0060-02“媒介审判”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对于一些案件在审判之前或审理过程中,由于不恰当的报道和评论,做出超越正常司法程序,对案件审理造成先在性的“审判预设”的行为。

媒体的舆论监督一直作为一种民意的表达方式,传统媒体时代,诸多社会问题以及社会不公现象都被主流媒体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揭发。

主流媒体代表大众行使了监督权,降低了“司法专横”和“司法武断”的可能性。

新媒体时代,社会转型期矛盾频发,社会话语权变革,网络媒介审判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结构中一种不容忽视的民意力量。

媒介审判在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也被更多消极式的滥用和作为发泄式的表达。

在网络舆论的强大攻势下,部分公众在“后真相”时代情绪重于事实,发表的过激言论将不利于司法公正。

在种种“媒介审判”乱象频发之时,主流媒体应该重拾舆论话语权,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案件情况,回归舆论监督的初心。

一、新媒体时代“媒介审判”乱象频发的成因(一)舆论监督主体多元化,舆论质量参差不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被打破,“草根”阶层不再被动地接收精英阶层的信息。

公众通过生产信息、传播信息等方式参与到社会的公共事务当中。

众多热点事件最早发源地集中在网络,经过网络发酵得到大量关注和传播。

广大公众对网络热点事件自由发表个人意见或观点,成为“媒介审判”的一分子。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来对他人进行批评、评价甚至谩骂的行为。

媒介审判最初源于西方社会,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下,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现象。

媒介审判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的状况,也暴露了社会中对于道德伦理的缺失以及个体自我约束能力的不足。

对于受到媒介审判的个体而言,其人身、名誉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甚至可能引发自责、恐惧、沮丧、崩溃等心理问题,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媒体审判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造成了舆论的极度分化,甚至导致社会对待问题的冷漠和公众对于真相的怀疑。

应对媒介审判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在面对媒介审判时,个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1.保持冷静。

面对批评和谩骂,保持冷静、不激动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陷入情绪化的状态。

及时与亲朋好友交流,诉说自己的困扰和不快,通过他们的支持和鼓励来减轻心理负担。

2.不要回应。

回击只会加剧争议。

媒介审判是缺乏道德底线和理性思考的表现,回应只会助长这种行为。

对于网络暴力言行,应以法律手段来维权,通过法律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媒介审判给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困扰,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和治疗。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困扰,恢复心理健康。

4.提高个人素质。

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意识形态修养,培养理性思维和自我批评的能力。

关注社会正能量,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水平,从而减少成为媒介审判的目标。

5.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

不过度追求外在的赞美和认可,保持内心的平衡和稳定,不被外界的文化浪潮所左右。

应对媒介审判的问题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教育机构、媒体等应加强对媒介审判现象的监管和引导。

政府可以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修订和落实,确保对于网络暴力言行的打击力度。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能力。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公众通过媒体对某一人或事件进行追责与批评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媒介审判现象日益普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媒介审判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之所以频繁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媒体的力量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媒体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往往能够引导公众对某件事情的关注和判断。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和评论者,公众可以通过发表言论来参与对某一人或事件的审判,这使得媒介审判现象更加突出。

媒介审判对被批评的个人或事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被媒体审判的个人或事件可能受到名誉损害,甚至遭到社会舆论的排斥和谴责。

媒介审判往往是针对个人或事件的一种过度追责和批评,可能会对被审判的个人或事件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其失去正当的待遇和机会。

媒介审判还可能引发公众的集体情绪和行动,对社会治安和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媒介审判现象,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个人和媒体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个人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要慎重发言,避免被媒体审判的风险。

媒体在报道时要注意提供全面客观的信息,避免对个人或事件进行片面评价和批判。

公众也要理性对待媒体报道和舆论,不盲从于媒体的导向和某些具有情绪化的言论。

作为受众,我们应该对媒体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形成独立的观点和判断。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媒介审判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媒介审判,个人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媒体应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公众应理性对待媒体报道和舆论。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对媒体行业的管理和监督。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媒介审判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审判”现象引言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媒体的影响力也得到了空前的扩大。

,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现象——“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现象的定义所谓“媒介审判”,指的是社交媒体上对媒体作品和相关内容进行的批评和评判现象。

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意见,对媒体作品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这种审判不仅仅是对媒体作品的评价,还可以涉及到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品德、职业操守等方面。

,“媒介审判”现象不仅仅是对媒体作品的针对性评价,更是一种对媒体和媒体从业人员的全方位评判。

“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匿名性的影响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使用匿名身份发表评论,这种匿名性让一些人可以肆意发表一些攻击性言论,对媒体作品进行不负责任的批评。

这种匿名性不仅给媒体从业人员带来了压力,也对社会公众对媒体作品的评价造成了负面影响。

观众参与的增加在传统媒体时代,观众对媒体作品的评价和批评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他们只能通过投递信件、打方式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在新媒体时代,观众的参与度提高了很多,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评价。

观众对媒体作品的评价成为了一个公开的行为,这种公开的评价很容易造成舆论的热点和传播,影响了媒体作品的传播效果。

“媒介审判”的影响对媒体从业人员的压力媒体从业人员常常面对来自社交媒体的各种批评和评价,这些评价往往涉及到他们的个人品德和职业操守。

这种评价给媒体从业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效果和职业发展。

对媒体作品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评价和批评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可能会对媒体作品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些媒体作品可能因为社交媒体上的负面评价而受到抵制和抵制,从而无法达到其本应有的传播效果。

如何应对“媒介审判”提高媒体素质和职业道德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媒体行业的底线。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

媒介审判的探究与应对策略媒介审判是指媒体对事件、人物、组织进行的公开、批判性的报道和评论。

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审判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形成舆论、参与社会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媒介审判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问题和风险,因此对媒介审判进行探究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规范媒体行为和维护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媒介审判是必要的。

作为舆论监督的一种表现形式,媒介审判有助于揭露社会问题、监督政府和企业行为、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媒介审判,人们可以获得更加全面、客观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对社会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媒介审判也存在一些问题。

媒体的审判往往带有主观色彩,容易受到媒体所有者、编辑、记者的个人立场和利益影响,导致报道和评论的偏颇。

媒介审判容易引发公众情绪,甚至造成社会动荡,尤其是在热点敏感问题上,媒体的过度渲染和煽动容易导致公共舆论的偏激和失衡。

一些不法分子也借媒介审判之名进行网络暴力,造成对被审判对象的侵害和诋毁。

对于媒介审判的这些问题和风险,我们需要探究并提出应对策略。

媒体自身应当加强自律,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准则,提高新闻质量和真实性。

媒体应当多角度、客观公正地报道事件,避免片面、偏颇的报道和评论。

媒体应当加强内部管理,防止个别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情绪和偏见对报道的影响,加强对敏感话题的过滤和把关,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公众也应当理性对待媒介审判,避免盲目跟风和情绪化的表达。

在媒介审判事件发生时,公众应当保持冷静,理性思考,客观分析,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被误导和利用。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媒体行为的合法、公正和规范。

政府应当加强对媒体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媒体行为,保护新闻自由的也要防止媒体滥用权力和渲染舆论。

社会各界也应当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引导公众理性对待媒介审判,推动媒体行业健康发展。

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专业人士等也应当积极参与对媒体行为的监督和批评,推动媒体行业的自我纠错和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分析及防范策略摘要:近年来,网络以其强大的互动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然而由于网络匿名性和把关人缺失而产生的网络媒介审判现象却妨碍了司法独立、司法公正,不利于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并严重影响了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

只有通过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加强网络把关力度、紧抓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消除我国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关键词:网络舆论媒介审判;媒介生态;媒介素养媒介审判,最初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意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在法庭判决前对案情作出判决,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的现象[1]。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一种更为严重的媒介审判现象网络媒介审判产生了。

一、媒介审判与网络媒介审判在我国,传统的媒介审判主要表现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在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前,就进行大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舆论引导的报道,如1997年8月24日河南民警张金柱酒后驾车过失致人死亡最终被判死刑的案件,因张金柱在临刑前说记者害了他的话而备受关注,此案也成为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经典案例。

而网络媒介审判除了具备传统媒介审判的特点外,更多的是被赋予了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所衍生的新特点。

(一)网络媒介审判与媒介审判的异同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审判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指媒介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越位行为。

总结起来,其相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案件的报道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以博得更多关注;2.主观臆断,只对一方当事人的观点加以陈述;3.断章取义,为了达到宣传效果,甚至刻意歪曲事实;4.发表大量指责批评性评论,言语犀利,严重影响大众对案件的感受;5.案件尚未正式审理,就给被告人定罪,严重影响司法公正。

除此之外,由于传播环境的改变,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媒介审判其主体是大众传播媒介,而网络媒介审判则更多强调的是全民参与性,主要指的是网民、网站或网络公关公司通过网络媒介对某些还未正式审判的社会性案件进行分析调查和评判,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影响人们对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等影响和妨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行为[2]。

由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性、双向性、匿名性、非理性及随意性等特质,使网民个体的舆论表达更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扭曲。

一旦涉及重大司法案件时,其舆论监督更容易变异和扭曲,从而直接转化为媒介审判。

(二)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1.网络匿名性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开放性及强大的互动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

匿名性是网络媒体有别于其它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说,网友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之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匿名性。

匿名发言给予了网友足够的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大批浑水摸鱼者暗藏其中,他们随意发布、传播信息。

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刻意发布虚假信息,主观非理性舆论充溢于各大网站之中,这种情况下,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

例如2010年10月16日发生的河北大学车祸案,由于肇事者一句我爸是李刚的言论而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随后,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一系列毫无事实根据的网友爆料接踵而至,所谓的人肉搜索让肇事者父子的隐私也被一挖再挖,案发后不久,肇事者李启铭本人以及与女友的私生活照便在网上被公布出来。

网友甚至还用歌曲、漫画等形式恶意丑化李刚父子的形象并在网上广泛传播。

这种饱含浓重泄愤心理的行为纯粹是以取乐为目的,导致舆论不再针对该事件本身,而是转向对当事人进行赤裸裸的人身攻击。

沉默的螺旋效应最终导致网络舆论发生错位和偏移,无形的舆论压力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

因此,网络匿名性成为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

2.把关人缺失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分布着把关人,这些人负责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3]。

在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作用处处可见,他可能是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特定的个人,也可能是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介组织,他们负责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修改认为不适合传播的信息。

不可否认,把关过程会导致部分信息带有主观意识和个人意见,这也就是传统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强有力的把关也充分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可以说,把关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

然而互联网则提供了一种没有把关人或者信息提供者就是把关人的传播环境,使得信息能够直接从信息源传递给受众。

海量的信息在网络中飞速传播,却没有足够的把关人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因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还是无知之见,互联网中把关人权利的削弱使那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得到传播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多[4]。

大量的非理性舆论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由此看来,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审判现象,网络媒介审判现象更容易形成和发展,相应的,其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加严重。

二、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负面效应(一)妨害司法公正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而网络是私人表达空间与公共交流空间的集合,在观点表达与意见交换的过程中形成信息对流[5]。

网络时代,对于某一事件,往往都会迅速形成网络舆论,之后传统媒体又会收到网络舆论的影响。

如杭州富家子胡斌飙车一案,此案刚一发生,网络媒体就迅速传播并率先展开激烈讨论,因此使得这一案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主要议题被公众高度重视,从而影响传统媒体对此案件进一步的调查和深度报道。

对这一案件的网络舆论进行分析,通过其中的豪华跑车、富家公子等关键词,不难发现,媒体的义愤填膺实际上不仅仅是因为肇事行为本身,法律的制裁也已不能终结这一案件。

网络媒介中的舆论直接将此案件的焦点转移到为贫富阶级之间的正面对立。

仇富心理所衍生的非理性言论,必然也将严重影响到对于案件报道的客观性、妨害司法公正。

一个案件的审判,应由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

网络媒介应该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司法的独立,但绝不可发生滥用言论自由干预司法公正等越位行为,形成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二)妨碍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上文提及的河北大学车祸案中,肇事者在醉酒驾车撞人之后扬长而去,被拦阻后还说出:我爸是李刚!的言论,从道德层面来看,这种行为确实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客观的说,这只是一件醉酒交通事故,到底该做出怎样的判决应该由司法部门作出。

而网络媒介审判非但无助于案件的依法处理,只会不断产生大量的非理性言论,一方面很容易影响网民对案件的客观判断,另一方面也会误导网民认为,不管案件的犯罪程度怎样,判决的结果都会朝着民意所向的方向发展。

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妨碍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5]。

(三)影响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出现,往往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民事侵权行为,包括肖像权、名誉权、信息传播权等。

如上文提及的河北车祸案中,肇事者李启铭及其家属就遭到网民们不止一次的人肉搜索,其个人隐私都被公之于众。

由此看来,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其包含的虚假信息也严重的侵害了网络媒介的公信力。

尽管大多数的网民本意是基于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但其很多行为却有违道德、法律规范。

上文中提到的由于网络匿名性、把关人缺失等原因,使得海量的网络信息未经筛选就在网络中飞速传播,从中产生的谣言、非理性言论使得网民对网络产生不信任感,最终影响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

三、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防范策略一个案件的审判,应由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

网络媒介应该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司法的独立,绝不可发生滥用言论自由干预司法公正等越位行为,形成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策略以防范和消除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一)加大政府监管力度首先,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网络主题的各个部分。

另外网络媒介的管理机制、网络舆论传播中的法律法规也要及时完善,从而运用法律途径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做到真正有法可依。

其次,政府应当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

一方面严格控制有危害意义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并保持信息公开透明,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政府网站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典型示范功能,积极宣传以建立民众信赖度、消除误会、将网络舆论引向正轨。

再次,政府应加大力度对扶持建设重点新闻网站,将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形成一批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网络媒体品牌。

同时强化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引导网民冷静思考、理性表达,形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加强网络把关力度对大多数盈利性质的网站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网站的点击率以获得利益,在这样一种目的的驱使下,难免会做出譬如放任网民发言甚至聘请网络写手来吸引网民等等的行为。

对于网络中的不和谐行为,网络媒体的把关人大多存在一种想管又不敢管的矛盾心理,不管怕影响网站的声誉,管了又怕影响网站的人气,因此经常出现上面紧则管得紧,上面松则放任的情况。

事实上,加大把关力度非但不会降低网站的人气和点击率,反而能使网民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相互交流,从而更有利于人气的凝聚。

网络媒介的把关人应尽忠职守地做好意见领袖,积极引导正确舆论,及时删除那些明确误导网民的帖子或评论,提高信息透明度,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热点、扩大信息量、建立有自我特色的网站把关模式、监督开展良性互动等等。

(三)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媒介审判现象之所以在网络媒介中泛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良莠不齐。

网民素质完善的速度较之网络媒体发展的速度还远远不够,这必然影响网络舆论的发展与传播。

因此,为了解决网络舆论的发展问题,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必不可少。

具体如何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点:1.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学校基本课程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全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指导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学会利用和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系统地普及、提高学生对媒介的知识和认识,才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不同,媒介素养教育方式也该有所不同。

比如中小学学生,教育重心要以灌输为主,要让他们了解,从媒介中所接触到的现象和看法只不过是很多现象和可能的观点中的一部分而已,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用自己的感受来欣赏、理解所看到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