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群落的结构
全国通用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跟踪检测含解析
第30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A级·基础练‖一、选择题1.(2025届宿州期末)大、小鲈鱼混养,大小两种草履虫混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渐渐充溢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坏,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A.种内竞争、种内竞争、共生B.种内竞争、捕食、寄生C.捕食、竞争、共生D.种内竞争、竞争、寄生解析:选D 大、小鲈鱼属于同种生物,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种内斗争,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竞争关系,冬虫夏草中幼虫和真菌为寄生关系。
2.(2025届杭州期末)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树冠层、下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表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分。
在每一个层次上,都有各自特有的动物栖息。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照引起的B.动物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D.该群落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解析:选B 由题意可知,植物存在着垂直结构,主要由光照引起的,A正确;植物的垂直结构也确定了动物存在着垂直分层现象,B错误;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树冠层,因为它影响植物的光照,C正确;由于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分,则体现了群落中的水平结构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D正确。
3.(2025届博望区期中)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养分级可能不同C.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解析:选C 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由于浮游动物也捕食浮游藻类,因此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依据题干信息“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可知,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养分级可能不同,B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种群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最基本):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②出生率、死亡率 ③迁入率、迁出率 ④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种群密度)增长型 ⑤年龄组成 稳定性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衰退型(2)种群特征的空间关系①均匀分布 ②随机分布 ③集群分布(在自然种群众最广泛)3.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数学方程式:Nt=No λt③种群增长率:不变(λ-1)[(Nt -Nt -1)/Nt -1](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有限,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存在种群环境容纳量,即存在K 值,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0 ,K 值可改变,由环境(食物、空间、敌害)决定③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K/2时增长率最大,K/2时捕捞鱼时获得最大捕捞量4.群落: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5.群落的特征:丰富度(重要特征)、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空间结构)(1)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树目的多少,越靠近热带的地区(温度越高)物种越丰富(2)种间关系:①互利共生 ②捕食 ③寄生 ④竞争(3)群落的结构①垂直结构: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包括地面以上、地面以下、以及水域生态系统)植物分层分布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其栖息条件有关,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呈镶嵌分布)3.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优势物种的取代)(2)类型——起点不同、速度不同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的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9.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例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高频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群落的结构单元名词解释
群落的结构单元名词解释群落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相互关联的生物群体。
群落可以是由植物、动物或者两者共同组成,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基本单位。
1. 种群种群是群落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之一。
它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地理范围内的个体聚集,具有相同的基因类型。
种群的大小、密度和分布等特征会受到环境因素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种群的数量、结构和动态变化直接影响了群落的组成和稳定性。
2. 共域共域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在空间上具有重叠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它们共享的生境范围。
在共域内,不同物种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如竞争、捕食和共生等。
共域的大小和形状有助于了解物种的空间适应性和资源利用策略。
3.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所占据的特定生活方式和所处的特定位置。
它包括物种对资源的需求与利用、对环境条件的适应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
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各不相同,它们共同组成了群落中的生态位空间,并共同形成群落内的生态位结构。
4. 优势种优势种是指在群落中数量相对较多、生物量较大、对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
优势种往往在群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群落的形成和维持具有显著影响。
其存在可以限制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从而塑造整个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5. 共生共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互利共生的关系。
它可以分为互惠共生、寄主共生和共生关系中的多样性。
共生关系在群落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时可以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6. 食物链食物链是描述物种之间能量和物质传递关系的模型。
它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等组成部分。
食物链揭示了不同物种之间的食物关系,展示了群落内物种的能量流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链条。
7. 群落结构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组分之间的相对比例和空间分布格局。
它反映了群落的组成特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分配等信息。
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季节性、生态位、群落演替等。
提醒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②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的物种组成
(1)意义: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
(3)规律
①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意义
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5.群落的季节性
(1)原因: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
(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6.生态位
(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2)研究内容
①动物: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延伸应用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高三生物经典知识题库
(每日一练)高三生物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A正确;B、群落水平结构呈镶嵌状况,是由于地形起伏、光线明暗、温度、湿度大小等是影响植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也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次生演替,C错误;D、在适宜的自然条件下,演替一般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D正确;所以答案是:C。
群落演替的五大原因: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②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③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
④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⑤人类活动的干扰。
2、细胞器分布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下图为某细胞中分离得到的几种细胞器模式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细胞中甲细胞器的数量多于表皮细胞B.乙细胞器在动植物细胞中功能有所不同C.丙细胞器的成分中不含有脂质D.丁细胞器是合成和加工胰岛素的重要场所答案:C解析:A、甲是线粒体,肌肉细胞参与运动,消耗的能量多,呼吸作用强,数量多,A正确;B、乙是高尔基体,在植物细胞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在动物细胞中参与分泌物的形成,B正确;C、丙是叶绿体,双层膜结构,膜成分含有脂质,C错误;D、丁是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而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D正确;所以答案是:C。
四种细胞器的区别与功能如下表: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和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多样性B.细胞学说的建立运用了科学方法—归纳法C.细胞学说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D.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器官、组织、细胞等水平的认知过程答案:A解析: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分裂中产生。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29讲 群落及其演替
B.甲、乙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 D.甲、乙的沉浮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
训练4.(2022·山东·高考真题)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
物种的频度,频度分级标准如表所示。在植物种类分布均匀且稳定性较高的生物群落中,各频度级植物物种数在该群
落植物物种总数中的占比呈现一定的规律,如图所示。
荔枝园
种类(种)
个体数量(头)
害虫比例(%)
天敌比例(%)
A
523
103 278
36.67
14.10
回答下列问题: B
568
104 118
40.86
20.40
(1)除了样方法,研究者还利用一些昆虫有____趋__光______性,采用了灯光诱捕法进行取样。
(2)与荔枝园A相比,荔枝园B的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_____高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林下丰富的植被为节肢动物提 供了_食__物__和__栖__息__空__间___,有利于其生存。 (3)与荔枝园B相比,荔枝园A的害虫和天敌的数量______低__________,根据其管理方式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 __荔__枝__园__A__使__用__杀__虫。剂,可降低害虫数量,同时因食物来源少,导致害虫天敌数量也低
荫藏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与本地植物幼苗相比,无瓣
海桑幼苗在荫蔽环境中成活率低,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促进了本地植
物群落的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A.在互花米草相对集中的区域选取样方以估算其在入侵地的种群密度 B.由互花米草占优势转变为本地植物占优势的过程不属于群落演替 C.逐渐被本地植物替代的过程中,无瓣海桑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应用外来植物治理入侵植物的过程中,需警惕外来植物潜在的入侵性
生物高考群落知识点
生物高考群落知识点群落是指生物群体在某一地区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总体。
在生物高考中,群落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群落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以及群落的分类。
一、群落的概念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共同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生物群体总体。
这些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群落可以包含多种生物,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二、群落的特点1. 多样性:群落中存在多种不同物种,它们之间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2. 依存性:群落中的物种相互依赖,彼此之间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
3. 稳定性:群落内部的物种组成和结构相对稳定,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演替过程。
4. 互利共生: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通过相互作用和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惠。
三、群落的形成机制群落的形成是由生物群体相互作用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 种间相互作用:包括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通过这些相互作用,物种之间形成了一种平衡状态,共同构成了群落。
2. 环境因素:环境条件对群落的形成也起到重要的影响。
如气候、土壤、水文等因素,会构成不同的生境类型和群落结构。
四、群落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群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1. 植被群落:根据主导植物的类型和组合,将群落分为森林群落、草原群落、沙漠群落等。
2. 动物群落:根据生态位和生活习性的相似性,将动物进行分类,如水生群落、陆生群落等。
3. 水生群落:根据所处水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将群落分为淡水群落、海洋群落等。
结语群落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
通过了解群落的概念、特点、形成机制以及分类等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在生物高考中的相关题目中,对群落的理解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优化探究:全套练习(47份有答案)第一单元_第1讲_走近细胞第一单元_第2讲_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单元_第3讲_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一单元_第4讲_核酸、糖类和脂质第二单元_第1讲_细胞膜和细胞核第二单元_第2讲_细胞器与生物膜系统第二单元_第3讲_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单元_微专题三_细胞代谢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不同角度分析第三单元_第1讲_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三单元_第2讲_atp与细胞呼吸第三单元_第3讲_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三单元_第4讲_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第四单元_第1讲_细胞的增殖第四单元_第2讲_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四单元_第3讲_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五单元_微专题五_两种方法破解遗传学难题第五单元_第1讲_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五单元_第2讲_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五单元_第3讲_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第五单元_第4讲_人类遗传病第六单元_第1讲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六单元_第2讲_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第六单元_第3讲_基因的表达第七单元_第1讲_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七单元_第2讲_染色体变异第七单元_第3讲_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单元_第4讲_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八单元_微专题八_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第八单元_第1讲_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及实例第八单元_第2讲_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八单元_第3讲_激素调节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第八单元_第4讲_免疫调节第八单元_第5讲_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九单元_微专题九_生物与环境中两个易错方面的知识辨析第九单元_第1讲_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第九单元_第2讲_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九单元_第3讲_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能量流动第九单元_第4讲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第九单元_第5讲_生态环境的保护第十单元_实验原则与实验设计第十一单元_第1讲_基因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2讲_细胞工程第十一单元_第3讲_胚胎工程及伦理问题第十一单元_第4讲_生态工程第十二单元_第1讲_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2讲_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十二单元_第3讲_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时作业] 单独成册方便使用一、选择题1.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解析: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然后依次为组织、器官、系统;元素、化合物、分子、细胞器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是个体水平以上的结构层次,故B项正确。
生物群落的基本结构
生物群落的基本结构
生物群落的基本结构包括:
- 生产者:指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包括绿色植物和一些光合细菌。
它们是生物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 消费者: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包括各级动物、某些寄生菌类和病毒等。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加快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作用。
- 分解者:指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等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的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一些原生动物等。
它们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 非生物成分:指生物以外的一切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等。
它们是生物群落生存的基本条件。
在生物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共同维护着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
群落的主要类型及群落的演替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答案:D
A.若进行人为干预可能会加快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B.芦苇在该湿地的分布不能体现该湿地群落垂直结构上的差异 C.近水缓冲区群落能代表湿地核心区群落形成的早期状况 D.在多年的演替中,灌木逐渐替代了草本,主要原因是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SzLwh
SzLwh
考向突破
SzLwh
落实必备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SzLwh
S z L w答h 案:D
SzLwh
考向突破
SzLwh
落实必备知识 强化关键能力 SzLwh
5.某湿地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长期淤积逐渐形成的,该湿地由近水边到 岸边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湿地核心区等区域,如图1所示。研究人 员统计了近水缓冲区和湿地核心区的植物盖度(表示植被的茂密程度), 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022·威海期末)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
B.森林群落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补给
C.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D.草原群落中的植物整体比较矮,所以没有垂直结构
解析:一些动物既可以在草原生活,也可以在森林中生活,A错误;生物群落的能 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需要源源不断的输入能量,B错误;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 中的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C
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农田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3 群落演替的方向及变化分析
实例 方向
大多数自然群落 简单→复杂→稳定
能量变化
增加并趋向于稳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物质变化
SzLwh
SzLwh
SzLwh
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课标要求 1.阐明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2.分析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
考点一群落的主要类型1.2.陆地生物群落的比较群落类型荒漠生物群落草原生物群落森林生物群落生存环境极度干旱;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半干旱;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湿润或较湿润群落结构物种少;结构非常简单物种较少;结构相对简单物种繁多;结构非常复杂且相对稳定生存生物特点动植物具有耐旱特性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动物善于挖洞或快速奔跑阳生植物多居上层,阴生植物利用光能较强,动物善于树栖和攀缘3.群落中生物的适应性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所以说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考向群落的主要类型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类型的说法,错误的是()A.导致群落类型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其他环境条件B.热带雨林和温带阔叶林的物种组成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也不同C.荒漠植物的根系很发达,是适应自然的结果D.苔原中生物数量少,各种生物之间不存在种间竞争现象答案 D解析地球各地因气候、地形和其他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不同类型生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有明显不同,占据优势的物种类型也不同;荒漠地带由于缺少水分,植物的根系都很发达;苔原虽然植被结构简单,种类稀少,但是各种生物之间依然存在争夺资源的种间竞争关系。
2.荒漠中生物适应缺水环境,具有耐旱特性的表现为()①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质茎,叶呈针状②骆驼刺植株可高达15 m,但根才几厘米长③蜥蜴和蛇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④爬行动物以固态尿酸盐形式排泄含氮废物,减少了水分排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群落演替的概念和过程(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4.3群落的结构
武夷山
低等植物 高等植物 动物 种 840种 2888种 5000余种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约1000
群落的物种组成
又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 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哥伦比亚 巴拿马 佛罗里达 纽芬兰 格陵兰 1395种 1100种 143种 118种 56种
群落演替
群落的范 围和边界
群落的物种组成
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 出二者的区别吗?
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 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 鉴别不同群落类型的基 本依据。
阔叶林
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记名计算法 方法 目测估计法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 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 愈复杂。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种间关系——竞争
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 和空间等。
旱季时大象与斑马和狮子争夺水源
种间关系——竞争
数量关系图
竞争的结果:相互抑制,有 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 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或者 此消彼长。
能量关系图
种间关系——捕食
资料2 猞猁与雪兔
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 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
数量关系图
能量关系图 互利共生的结果: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能更 好的生活。
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
转和肠坏死。
种间关系——寄生
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 (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 持生活。 体内寄生例如:蛔虫、 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 其它动物的体内;噬菌 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2021高考生物一轮习题:第九单元 重点强化练68 理解群落的结构特征与演替(含解析)
1.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C.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2.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的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3.(2020·安徽黄山质检)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成为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的分层有关4.某植被严重破坏的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三个典型植物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符合题意的是()A.物种①由盛到衰主要受环境中土壤条件的影响B.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将不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C.图中b→c阶段,物种②比物种①更能耐受弱光环境D.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5.如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6.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可忽略,不必记录下它们的特征B.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两种:一是取样器取样法;二是目测估计法C.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许多土壤中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7.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B.甲中①、②两处的物种组成相同C.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8.某林区因森林火灾导致生态系统被毁,成为秃山。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群落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群落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
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
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
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小,呈浅绿色C.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D.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2.采用稻田养蟹的生态农业模式既可提高水稻产量又可收获螃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式中水稻属于第一营养级B.该模式中水稻和螃蟹处于相同生态位C.该模式可促进水稻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该模式中碳循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间进行3.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④森林植物只有地上分层现象,没有地下分层现象⑤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栖息空间和食物有关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B.①③⑤C.③⑤⑥D.②④⑥4.荒漠中生活着的植物主要有仙人掌植物、骆驼刺属植物等,动物主要是爬行类、啮齿目、鸟类、昆虫等。
下列关于荒漠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入雨季后,群落中会出现一些生长、繁殖周期很短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B.研究爬行类动物蜥蜴的生态位,只需要研究它的洞穴分布、主要食物来源、天敌C.荒漠生物群落中生存的植物普遍矮小且稀疏,只具有水平结构,不具有垂直结构D.匍根骆驼蓬数量最多,因此是荒漠生物群落中的优势种,这种优势是可以改变的5.牯牛降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草丛。
群落结构练习题
群落结构练习题群落是由一群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物种所组成的生物群体。
它们在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通过相互作用影响着彼此。
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组成、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了解群落结构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群落结构。
问题一:群落的组成请列举出一个群落中常见的生物种类,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解析:群落的组成可以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
下面以森林群落为例,列举其中的几个常见物种:1. 树木:树木是森林群落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给其他生物。
同时,它们的叶子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氧气含量。
2. 灌木和草本植物:在森林中,灌木和草本植物起到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
它们可以生长在树木的阴影下,减缓土壤侵蚀,保持水分和土壤的稳定性。
3. 鸟类:鸟类在森林群落中承担着传粉和种子散布的重要角色。
它们可以吃下植物的果实,并在其他地方排泄出未消化的种子,有助于种子的传播和扩散。
4. 小型哺乳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如松鼠、野兔等也是森林群落的重要成员。
它们通过吃取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树皮,维持了植物群落的平衡。
问题二:食物链和食物网请列举出一个在某个群落中常见的食物链,并解释其中的关系。
解析:食物链描述了群落中不同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例如,以海洋群落为例,一个可能存在的食物链如下:浮游植物 -> 浮游动物 -> 海洋小鱼 -> 大型鱼类 -> 海洋哺乳动物在这个食物链中,浮游植物是最底层的生物,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
浮游动物是浮游植物的主要食物,并将能量转移到更大型的生物体上。
海洋小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大型鱼类以海洋小鱼为食,而海洋哺乳动物则可能以大型鱼类为食。
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形成了食物关系,上层生物依赖着下层生物的存在。
食物链描述了食物的能量来源和流动方式。
高考生物经典知识题库
(每日一练)高考生物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的理解,错误的是()A.海洋中不同水层分布的鱼类不同与其食性相关B.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C.草原上植物和动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森林中动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植物的分层现象答案:D解析:A、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所以海洋中不同水层分布的鱼类不同与其食性相关,A正确;B、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B正确;C、草原上植物和动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D、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D错误。
所以答案是:D。
群落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
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物、栖息场所有关(1)植物的垂直结构上述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2)动物的垂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2、下列有关检测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油脂实验,需要用75%乙醇洗去多余的苏丹III染液B.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镜检可观察到橙黄色的脂肪颗粒C.不是所有的糖都可以用本尼迪特试剂鉴定D.变性后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仍然可以显紫色答案:A解析:A、在观察脂肪的实验中,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后,需要用到50%酒精洗掉浮色,A错误;B、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色,B正确;C、本尼迪特试剂是用来检测还原性糖的,C正确;D、双缩脲试剂用通过与肽键,变性的蛋白质的肽键仍然存在,D正确;所以答案是:A(1)脂肪的鉴定:脂肪+苏丹Ⅲ (苏丹Ⅳ) 橘黄色(红色)(染色后要用50%酒精洗掉浮色)。
(2)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多肽)+双缩脲试剂→ 紫色(3)本尼迪特试剂是斐林试剂的改良试剂,在加热的情况,可以与还原性糖产生砖红色沉淀。
高考生物总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B.森林群落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补给C.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D.草原群落中的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2.陆地生物群落包括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且保持稳定不变B.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C.荒漠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D.森林多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的生物完全不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3.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a~b段,三类植物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火灾后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形增长C.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在增加4.群落除了有定向性的演替变化之外,还有非定向性的周期变化。
周期变化是群落内在动态的一部分,通常是在比较小的规模上发生,而且重复发生。
如图表示生态学家研究过的一个与草原微地形有关的羊茅草群落周期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周期变化是群落内因物种的相互关系而引起的动态变化,也就是群落的演替B.由于苔藓植物与羊茅草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因此只能在成熟期以后快速生长C.从种间关系来看,地衣在衰退期和裸地期覆盖率大幅降低,与羊茅草累积下来的残留有机物减少有关D.从衰退期开始,裸土石块覆盖率的加速上升主要与地衣覆盖率的下降有关5.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群落的结构
典例在线
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成因分析
(1)影响地上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动物的分层现象,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
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面上,也表现在地下,但地下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矿质元素有关。
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食物、含氧量等。
(2)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镶嵌分布。
而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学霸推荐
1.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槐树林中刺槐树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2.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斗争加剧
3.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4.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
答案
1.【答案】A
【解析】槐树林中刺槐树高低错落有致,只有一个种群,不能构成群落,A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层次的光能,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B正确;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D正确
2.【答案】B
3.【答案】D
【解析】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错误;灯罩的功能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错误;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杀死样本,并进行防腐处理,D正确。
4.【答案】D
【解析】四大家鱼在鱼塘中呈垂直分布,表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青鱼的食物不是鳙鱼,鳙鱼的食物不是鲢鱼,所以三者不构成能量流动上的关系,B错误;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生存上不存在关系,所以三者之间不构成共生关系,C错误;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在短时间内增加,所以鲢鱼的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