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燃气轮机发电技术

燃气轮机发电技术

贫燃料预混燃烧的主要问题
燃烧的稳定性、燃料的适应性和变负荷范围。必 须认识到,为了降低燃烧温度、减少NOx的生成,燃/ 空比被减少到接近熄火点的程度,这会严重影响燃烧 的稳定性。
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
燃烧不稳定引起的后果
当DLN燃烧调整不当引起燃烧振荡时,轻则引起机组跳机, 严重时会损坏燃机昂贵的热通道部件,或者缩短热通道部件的维 护周期。
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
控制燃气轮机NOx排放的方法:
注水或蒸汽 LHE火焰筒 干式低NOx燃烧器 催化燃烧 CLN方法 SCR方法 SCONOx方法
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
注水或蒸汽降低NOx
燃气轮机的技术特点
干式低 NOx 技术(DLN: Dry Low NOx)
采用空气替代蒸汽或水作为稀释剂,在燃料进入燃烧区域前, 与过量空气预先均匀混合,然后进入燃烧区域燃烧,从而达 到控制燃烧温度目的的燃烧技术。 是一种预混燃烧技术
目前比较成熟的控制燃机NOx排放 技术是 DLN 技术、常规 SCR 技术和
注水/蒸汽技术,三种技术各有优
缺点和适用范围。从技术的先进 性、运行成本、实际运行等情况
来看,燃气轮机应优先考虑采用
DLN技术控制NOx排放。
燃机辅助系统
进气系统
燃机辅助系统
排气系统
燃机辅助系统
燃油系统 燃气轮机控制油模块系统
能源的优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压气机、透平、叶型、燃烧、材料、 涂层、热部件的冷却,以及机械结构、制造工艺和控制技术的优 化 发展IGCC技术(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分布式冷热电联供领域中燃气轮机的应用。
IGCC技术
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 Cycle)整 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将煤气化技术和高 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 IGCC由两大部分组成——煤的气化与净化部分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部分。

中国火力发电锅炉与汽轮机发展历史

中国火力发电锅炉与汽轮机发展历史

中国火力发电锅炉与汽轮机发展历史中国火力发电锅炉与汽轮机发展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初。

以下是其主要发展历程:1. 1920年代-194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和建设火力发电厂,其中大部分采用燃煤锅炉和蒸汽机。

这些设备往往是从国外引进,如英国、美国、德国等,以满足当时对电力的需求。

2. 1950年代-196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自主研发和生产火力发电设备。

中国成功研制出多种类型的燃煤锅炉和汽轮机,如C-75型和T-100型等。

这些设备主要被应用于国内的电力工业,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3. 1970年代-198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建设火力发电厂,并引进了一批新型的火力发电设备。

其中,最突出的是引进和消化吸收西德甲醇锅炉技术,成功生产出了冷加热面C型锅炉,大大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和烟尘排放水平。

4. 1990年代-2000年代:在这个时期,中国火力发电设备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电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中国开始引进和采用更先进的火力发电技术,如超临界锅炉和超临界汽轮机。

这些设备具有更高的热效率和更低的燃煤排放,大大改善了火力发电的环境影响。

5. 2010年以后:随着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中国的火力发电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中国开始加大对能源技术创新的力度,推动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和深度脱硫、脱硝、除尘等技术的应用。

同时,逐渐引进和推广更清洁的能源替代品,如燃气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为火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以上是中国火力发电锅炉与汽轮机发展的主要历史。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火力发电行业将继续迎来更先进、更清洁的设备和技术。

汽轮机发展史漫谈

汽轮机发展史漫谈

汽轮机发展史漫谈一、汽轮机早期发展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

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瓦尔设计制造出了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随后在1884年英国工程师帕森斯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单级反动式汽轮机,被广泛应用在电站、航海和大型工业中[1]。

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在欧洲和美国许多公司着手制造汽轮机。

由于大型电厂开始了发展而汽轮机的特点又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于是汽轮机存在着大量的市场需求;同时不可避免地要求汽轮机能有更大的机组功率。

1900~1905年,汽轮机功率在200~3000千瓦之间,以1000~1500转/ 分的转速运行。

且无一例外地为轴流式汽轮机。

发展到1916年,汽轮机功率达到50000千瓦(A E G公司造)其转速为1000转/分。

当时,转速为1500转/ 分的汽轮机功率大约为20000千瓦,转速为3000转/ 分的汽轮机其功率大约为10000千瓦。

二、一次世界大战后汽轮机的发展情况汽轮机的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汽轮机的继续发展。

除了汽机、锅炉效率及热循环效率的改善之外,还有热降的增大,都使热耗减小了。

所有这些,都依赖于新汽轮参数的提高。

到1925 /26年间,汽压力值提高到了大约25巴的平均水平,而温度提325~375℃。

1930年后,汽轮机向更高参数的迅猛发展进入了暂时的停滞状态。

参数为100~110巴、480~500℃的前置式机组多数由Leuna、Schkopau公司建造。

蒸汽压力参数停滞在经实践证明是可靠的100巴的水平上。

当时所用的材料承受不了较高的蒸汽参数,特别是温度。

19世纪以来,汽轮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性、耐用性和保证运行方便的基础上,增大单机功率和提高装置的热经济性。

到1937年汽轮机的总功率足达4000000千瓦,这些机组共生产了140亿千瓦?小时的电能。

60 %的汽轮机功率在10~20000千瓦之间;其中绝大部分的新汽轮的压力达到25atu(计示大气压)(65%);蒸汽的高温、高压等级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冲动式汽轮机轴流式,占绝大多数,汽轮机的利用率和运行时间不断提高[2]。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史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史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史【最新版】目录一、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历程二、中国燃气轮机行业产业链全景三、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现状四、中国燃气轮机行业竞争格局五、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壁垒六、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趋势正文一、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历程燃气轮机行业起源于上世纪 50 年代,经历了从蒸汽轮机到燃气轮机的技术变革。

在我国,燃气轮机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1950-1970 年代):我国开始研究和生产燃气轮机,主要依赖于苏联的技术援助。

在这个阶段,我国燃气轮机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水平较低,产品主要用于军事和工业领域。

2.发展阶段(1980-1990 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燃气轮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国内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逐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在这个阶段,我国燃气轮机行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并开始涉足船舶、发电等领域。

3.壮大阶段(2000 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我国燃气轮机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国内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技术,使得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

此外,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节能减排的需求也推动了燃气轮机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燃气轮机行业产业链全景我国燃气轮机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设计研发:包括燃气轮机整机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

2.零部件制造:包括压气机、燃烧室、透平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3.整机组装:将零部件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燃气轮机产品。

4.销售与服务:包括燃气轮机的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等。

三、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呈现出以下发展现状:1.产能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我国燃气轮机行业产能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气轮机市场之一。

2.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我国燃气轮机行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涵盖了微型、轻型和重型燃气轮机,广泛应用于工业发电、船舶动力、管道增压、坦克机车、分布式发电及热电联供等场景。

汽轮机的发展资料课件

汽轮机的发展资料课件

汽轮机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轮机性能和效率也不断提高。
汽轮机的种类
按照工作原理分类
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按照蒸汽参数分类
低压汽轮机、中压汽轮机、高压汽轮机和超 高压汽轮机。
按照用途分类
发电用汽轮机、化工用汽轮机和其他用途汽 轮机。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冲动式汽轮机
蒸汽通过喷嘴膨胀加速,将热能转化为高速蒸汽 动能,推动转子旋转做功。
面因素,以确保其高效、稳定、长寿命的工作。
汽轮机的挑战
能耗问题
汽轮机作为能源转换设备,其能耗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如何提高 汽轮机的能量转换效率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排放问题
汽轮机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何减少废气排放,实现清 洁生产,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维护问题
汽轮机的维护成本高,周期长,如何提高汽轮机的可靠性和耐久 性,减少维修成本,是当前的重要挑战。
石油行业的应用
石油开采
汽轮机在石油开采中主要用于驱动钻井设备,实现石 油的开采。
石油化工
汽轮机还可以用于石油化工领域,例如驱动反应釜等 设备,实现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
石油运输
汽轮机也可以用于石油运输领域,例如驱动油泵等设 备,实现石油的运输和装卸。
CHAPTER 04
汽轮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 势
汽轮机的研究现状
01
汽轮机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学 术界都受到持续关注,主要研 究方向包括提高汽轮机效率、 降低能耗、应对复杂运行环境 等。
02
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汽轮 机设计、制造、试验方面投入 大量资源,推动汽轮机技术不 断发展。
0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 值模拟方法的进步,对汽轮机 的稳态和动态性能的研究更加 深入。

汽轮机概念

汽轮机概念

汽轮机概念汽轮机是指带有叶轮的热机,是介于汽机和水轮机之间的一种热动机。

该类机械利用液体(如水或汽油)/燃料(如煤炭、天然气或核燃料)与叶轮之间的相互作用,以转动机械轴,来提供动力的机械装置。

汽轮机的命名来源于它的做功原理,即利用机械空气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液体转变为高温高压的液体,然后再利用叶轮对该高压低温液体进行排放,以转动机械轴来提供动力。

自18世纪末发明汽轮机开始,汽轮机的生产和应用迅速发展,家用电力发电机的发明、蒸汽船的大量投入使用以及火车动力的发明,促进了汽轮机的发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和美国的著名发明家们对汽轮机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成就,如英国的爱德华·贝克利(Edward Beckley)、约翰·吉罗(John Gill),美国的约翰·朴斯洛(John Piston),威廉·马尔福(William Marlow),他们都是重要的汽轮机发明家。

目前,汽轮机已经成为大型发电站中使用最多的动力设备,充当着该电厂提供动力的主要设备。

根据内燃机是否有涡轮增压装置,可以分为涡轮机和非涡轮机两类。

涡轮机采用涡轮增压,将内燃机的排气热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更高的效率实现动力推进。

另一方面,无涡轮机即使在大量燃烧热量和较低的动力转换效率的条件下,也能获得大量的动力输出。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元技术与多种材料的融合,汽轮机也逐步由传统的缸体机制发展成螺旋桨机制,螺旋桨机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效率高、振动小、维护方便等特点,是当今机械发展的重要方向,深受广大科学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

汽轮机的发展过程,受历史的标签,及新材料技术的推动,中国,英国,美国都参与其中,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新趋势。

从可再生能源、能源节约及新能源研究项目中,汽轮机以它出色的性能被一再升华,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标志之一。

工业用汽轮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工业用汽轮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工业用汽轮机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工业用汽轮机是一种将燃料能源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发展历程与趋势对于工业生产的进步和能源利用的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回顾工业用汽轮机的发展历程,并展望其未来的趋势。

工业用汽轮机的历程可以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当时的著名发明家詹姆斯·瓦特成功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

这台蒸汽机利用蒸汽的扩张力来驱动活塞运动,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瓦特的发明引发了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机械动力,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在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轮机迅速发展起来。

蒸汽机的工作原理被进一步完善,燃烧室的设计得到改进,提高了燃料燃烧的效率,增加了蒸汽的扩张能力。

同时,新材料的应用和制造工艺的改进也使得汽轮机的性能得到了提升。

它被广泛应用于煤矿、电厂、航空和航海等领域,为工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能源输出。

20世纪的后半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工业用汽轮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燃气轮机的出现给汽轮机带来了新的技术突破。

相较于传统蒸汽机,燃气轮机采用了内燃原理,直接将燃气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作为工作流体,通过高速旋转的轴向流动来驱动机械。

燃气轮机具有结构简单、启停快速、效率高等优点,逐渐成为工业用汽轮机的新趋势。

随着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工业用汽轮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方面,传统的燃煤汽轮机通过改进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排放来实现清洁化和高效化。

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针对燃煤汽轮机的改进研究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

另一方面,在可再生能源的推动下,再生能源的利用已成为工业用汽轮机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与汽轮机的结合,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经由汽轮机转化为电能。

风能发电也可以通过汽轮机发电机组转化为电能。

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汽轮机原理和发展趋势

汽轮机原理和发展趋势

汽轮机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热能转换装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率最高的热力发电设备之一。

本文将从汽轮机原理及分类、工作原理、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在电力领域应用、优点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汽轮机原理及分类汽轮机是利用高温和高压蒸汽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热能转换装置。

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效率最高的热力发电设备之一。

根据功率大小和使用情况等不同条件,汽轮机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大型、超大型以及核汽轮机等多种类型。

其中,小型、中型汽轮机主要用于动力较小的车辆、船舶和电力站的备用电源,而大型、超大型汽轮机则主要用于大型电力站发电。

核汽轮机则是利用核反应提供动力的发电装置。

1小型、中型汽轮机小型汽轮机功率一般在50千瓦以下,中型汽轮机功率在50-150千瓦之间,它们主要用于轻便型的交通运输工具(轮船、飞机等)或者是中小型的燃油发电站等地方使用。

2 .大型、超大型汽轮机大型汽轮机的功率范围在IOOOOkW以下,而超级大型汽轮机的最高功率达到了15000OkW,它们主要用于大型电力站等重要场所的电力供应。

3 .核汽轮机核汽轮机是利用核反应提供动力的发电装置,它与传统汽轮机的不同在于其燃料不是燃油或者燃气,而是利用核反应进行放射性转换来释放出能量,从而驱动锅炉和汽轮机发电。

二:汽轮机工作原理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喷入叶片中,使叶片转动,最终带动轴承旋转。

在汽轮机内,压缩空气、加热蒸汽、旋转叶轮、抽取剩余热量等一系列过程相互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系统。

其中,压缩空气的工作由压气机来完成,而加热蒸汽的工作则由锅炉来完成。

三:汽轮机发展历史汽轮机的发明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

1884年,英国人查尔斯・帕森斯发明了第一台有实际运行的汽轮机,从此拉开了汽轮机的先河。

20世纪前期,汽轮机正在不断地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推动汽轮机的发展,为了最佳效率,锅炉、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需要协同发展,使得汽轮机的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

汽轮机发展历史

汽轮机发展历史

汽轮机发展历史一、国际上汽轮机发展状况1、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瓦尔设计制造出了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随后在1884年英国工程师帕森斯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单级反动式汽轮机,虽然当时的汽轮机和我们现在的汽轮机相比结构非常简单,但是从此推动了汽轮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被广泛应用在电站、航海和大型工业中。

2、在60年代,世界工业发达的国家生产的汽轮机已经达到500—600MW等级水平。

1972年瑞士BBC公司制造的1300MW双轴全速汽轮机在美国投入运行,设计参数达到24Mpa,蒸汽温度538°C,3600rpm;1974年西德KWU公司制造的1300MW单轴半速(1500 rpm)饱和蒸汽参数汽轮机投入运行,;1982年世界上最大的1200MW单轴全速汽轮机在前苏联投入运行,压力24 Mpa,蒸汽温度540°C。

3、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大容量、高参数汽轮机的研究和开发,如俄罗斯正在研究2000MW汽轮机。

主要是大容量汽轮机有如下特点:1)降低单位功率投资成本。

如800MW机组比500MW汽轮机的千瓦造价低17%;1200MW机组比800MW机组的千瓦造价低15%—20%。

2)提高运行经济性。

如法国的600MW机组比国产的125MW机组的热耗率低276kj/kW.h,每年可节约燃煤4万吨。

3)加快电网建设速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4)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

4、汽轮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并将蒸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

汽轮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冲动式汽轮机蒸汽主要在静叶中膨胀,在动叶中只有少量的膨胀。

——反动式汽轮机蒸汽在静叶和动叶中膨胀,而且膨胀程度相同。

由于反动级不能作成部分进汽,因此第一级调节级通常采用单列冲动级或双列速度级。

如我国引进美国西屋(WH)技术生产的300MW、600MW机组。

燃气轮机的发展历史

燃气轮机的发展历史

燃气轮机的发展历史燃气轮机(Gas Turbine)是一种将燃气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动力装置。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对能源转化效率的需求,燃气轮机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发展,成为现代工业中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

燃气轮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实验阶段、早期商业化阶段、现代商业化阶段和高效低排放阶段。

在实验阶段,燃气轮机的发展主要是一些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个人努力。

1884年,英国工程师约翰·巴贝奇(John Barber)设计了一台燃气轮机模型,但由于材料和技术限制,无法实现商业化应用。

1903年,法国工程师奥古斯特·吉列斯(Auguste Rateau)成功制造了第一台商业化的燃气轮机,但由于成本高昂和技术问题,市场反响不佳。

早期商业化阶段是燃气轮机发展的关键时期。

20世纪20年代,燃气轮机的技术开始得到商业化应用。

英国的弗兰克·惠特尔(Frank Whittle)和德国的汉斯·冯·奥汉(Hans von Ohain)分别独立发明了可用于飞机推进的燃气轮机。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些燃气轮机的商业化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现代商业化阶段是燃气轮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50年代,燃气轮机的技术得到了突破性的进展。

引入了涡轮增压器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的集成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这些技术创新使得燃气轮机在航空、能源和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燃气轮机可以根据不同的燃料类型,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等进行燃烧,具有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高效低排放阶段是燃气轮机发展的最新阶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要求的提高,燃气轮机的研发重点逐渐转向高效低排放的方向。

通过改进燃烧技术和使用先进的材料,燃气轮机的热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燃气轮机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包括发电厂、石化、钢铁、化工等行业。

蒸汽轮机的技术革新与发展

蒸汽轮机的技术革新与发展

蒸汽轮机的技术革新与发展蒸汽轮机是一种利用水蒸气的热能驱动转子进行动力转换的机器。

蒸汽轮机技术革新与发展是工业革命以来的重要历程之一,也是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蒸汽轮机的起源蒸汽轮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晚期。

法国人·帕希瓦用农业机器的原理构思出蒸汽机的初步构想。

18世纪,从火车、飞机到工厂和电站,蒸汽轮机逐渐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为此,大量的工程实践和文献研究呈现在世间,加速着蒸汽轮机技术的改进和发展。

二、蒸汽轮机技术的改进与发展1、多级高压缩机技术的发展蒸汽轮机最初采用的是单级高压缩机室排气方式,并且压力比较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站的需求,蒸汽轮机的压力逐渐提高,单级高压缩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发电厂的用电需求,使得多级高压缩机技术逐渐成熟,并且越来越普及,提高了蒸汽轮机的效率。

2、再热技术的应用蒸汽轮机的一次排放能够驱动转子工作,一次排气回收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导致热效率低,综合热效率下降。

于是,再热技术被应用于蒸汽轮机设计中,实现了发电厂综合效率的提升,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3,抗腐蚀技术的应用蒸汽轮机的热力系统存在水垢、锈迹和其他腐蚀物,这些物质会沉积在热力系统的壁面,形成严重的腐蚀现象。

为此,抗腐蚀技术逐渐应用。

采用具有良好切削性、抗腐蚀和高强度的高合金钢材料、特殊防蚀闻剂、可减少水环境下废气二氧化碳的氧化作用等技术,保证了蒸汽轮机的可靠运行与安全。

4,轴轴承和前导瓦技术的应用蒸汽轮机在水的支撑下工作,轴轴承和前导瓦是蒸汽轮机的重要部件,直接影响蒸汽轮机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采用高功率密度磁悬浮轴承、镀银碳材料缘设计和保护、单元化设计的材料等等,有效地保障了蒸汽轮机的运转平稳和操作效果。

三、未来蒸汽轮机技术的发展现代蒸汽轮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性能、低污染、低噪音的方向发展。

蒸汽轮机技术的发展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优化木材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以支撑大型发电站的需求。

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

汽轮机技术汽轮机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汽轮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料的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来推动涡轮旋转,从而产生功率。

汽轮机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工业生产和运输等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设备。

汽轮机技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能源利用技术的重大突破。

早期的汽轮机原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直到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才有了能够实际应用的汽轮机。

英国工程师詹姆斯·瓦特在1769年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为后来的汽轮机技术奠定了基础。

19世纪末,汽轮机开始被应用于发电厂。

以人称“汽轮机之父”的查尔斯·帕森斯,独立发展了多级汽轮机技术,使得汽轮机在发电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他的引领下,汽轮机在发电厂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蒸汽机,成为发电的主要动力设备。

20世纪初,汽轮机技术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美国工程师查尔斯·巴贝奇提出了反压式汽轮机的概念,使得汽轮机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一突破使得汽轮机在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得以加速发展。

汽轮机的高效率、可靠性和灵活性使得其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轮机的性能和效率逐渐提升。

通过改进设计和改良材料,现代汽轮机在高温高压工况下能够运行,使得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更加普遍。

同时,汽轮机的启动时间也得以缩短,使得其在应急情况下能够更快地提供动力支持。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汽轮机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

绿色、低碳的能源利用成为了汽轮机技术发展的方向。

通过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和尾气处理技术,汽轮机的排放量得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小。

此外,一些地区还开始采用生物质燃料等可再生能源来驱动汽轮机,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

总的来说,汽轮机技术的发展历程丰富而辉煌,从最初的实验阶段到现代高效可靠的设备,汽轮机不断满足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汽轮机技术将继续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动力支持,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汽轮发电机的“前世今生”

中国汽轮发电机的“前世今生”

中国汽轮发电机的“前世今生”作为90后、作为汽轮发电机技术人员、作为一名电力从业者,我感觉我有必要回顾一下中国汽轮发电机的历史。

600前希腊人泰勒斯发现了电(丝绸和琥珀麽擦产生静电)1660年德国人埃里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摩擦发电机(产生静电没有实用的价值)1780年意大利医生加法尼,通过动物组织对电流的反应(他认为电是动物组织产生的)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认为电不是来源动物1800年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块电池182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

1831年法拉第发现当电磁铁穿过一个闭合回路时,线圈内就会产生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

由此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永久磁铁能连续生产电流的发电机。

1876年德国人西门子发明了采用电磁铁连续生产电流的发电机。

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瓦尔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冲动式汽轮机1884年英国人帕森斯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反动式汽轮机和第一台7.5kW/10V/6000r/min的直流汽轮发电机及另一台75kW/100V/4800r/min的交流汽轮发电机。

小故事:1890年多利沃-多勃罗沃斯基发明了三相交流电源。

在19世纪80-90年代初期,关于供电系统应该是交流还是直流的问题,爱迪生和威斯汀豪斯争论不止,爱迪生主张用直流电系统,威斯汀豪斯主张用交流电系统,最终交流电系统获胜。

但是现在来看,虽然还是交流供电为主,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直流供电已经有反败为胜的趋势了。

中国的汽轮发电机制造技术发展历史1882年时上海有了第一台柴油发电机机组,但是直到1917年中国才开始自己制造小电机。

上海是中国制造业的发源地。

1956年以前,中国大陆汽轮发电机组全部为进口产品。

1952年,上海从捷克引进中压6~12MW火电设备制造技术。

1952年,哈尔滨从苏联引进中压6~25MW和高压25~50MW火电设备制造技术。

1954年,上海制造了第一台6MW空冷汽轮发电机,并于1956年安装在安徽淮南电厂发电。

汽轮机的数学模型

汽轮机的数学模型

汽轮机的数学模型一.汽轮机的定义、发展历史与分类1.1定义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叶轮式旋转原动机。

汽轮机是能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外燃回转式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其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

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热需要。

汽轮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1.2 汽轮机的发展历史公元一世纪时,亚历山大的希罗记述了利用蒸汽反作用力而旋转的汽转球,又称为风神轮,这是最早的反动式汽轮机的雏形;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提出由一股蒸汽冲击叶片而旋转的转轮。

19世纪末,瑞典拉瓦尔和英国帕森斯分别创制了实用的汽轮机。

拉瓦尔于1882年制成了第一台5马力(3.67千瓦)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并解决了有关的喷嘴设计和强度设计问题。

单级冲动式汽轮机功率很小,现在已很少采用。

20世纪初,法国拉托和瑞士佐莱分别制造了多级冲动式汽轮机。

多级结构为增大汽轮机功率开拓了道路,已被广泛采用,机组功率不断增大。

帕森斯在1884年取得英国专利,制成了第一台10马力的多级反动式汽轮机,这台汽轮机的功率和效率在当时都占领先地位。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制成多个速度级的汽轮机,每个速度级一般有两列动叶,在第一列动叶后在汽缸上装有导向叶片,将汽流导向第二列动叶。

现在速度级的汽轮机只用于小型的汽轮机上,主要驱动泵、鼓风机等,也常用作中小型多级汽轮机的第一级。

与往复式蒸汽机相比,汽轮机中的蒸汽流动是连续的、高速的,单位面积中能通过的流量大,因而能发出较大的功率。

大功率汽轮机可以采用较高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故热效率较高。

19世纪以来,汽轮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性、耐用性和保证运行方便的基础上,增大单机功率和提高装置的热经济性。

汽轮机的出现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初,电站汽轮机单机功率已达10兆瓦。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史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史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史近几十年来,中国燃气轮机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燃气轮机行业逐渐崭露头角,到如今已成为全球燃气轮机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中国燃气轮机行业的发展史。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上世纪80年代,中国燃气轮机行业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国内对燃气轮机的需求逐渐增加,但依赖进口产品。

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立国内燃气轮机生产线。

1982年,中国石化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建立了中国第一条燃气轮机生产线,成功打破了国外垄断。

随着技术的引进和生产线的建立,中国燃气轮机的制造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1992年,中国成功制造出第一台国产化的燃气轮机,并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

这标志着中国燃气轮机行业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二阶段:自主发展阶段(2000年-2010年)进入21世纪,中国燃气轮机行业进入了自主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燃气轮机企业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

2001年,中国石化成立了燃气轮机研究院,专门从事燃气轮机的研发工作。

该研究院不断推出新型燃气轮机产品,提高了中国燃气轮机的竞争力。

在这一阶段,中国燃气轮机企业还加强了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升了自身的研发能力。

中国燃气轮机行业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通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燃气轮机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知名企业展开了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中国燃气轮机企业提高技术水平,还提升了中国燃气轮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第三阶段:创新驱动阶段(2010年至今)进入2010年以后,中国燃气轮机行业进入了创新驱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燃气轮机企业不仅继续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还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燃气轮机企业加强了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共同研发和技术转化,推动燃气轮机行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中国燃气轮机企业还加强了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汽轮机典故

汽轮机典故

汽轮机典故
汽轮机的发明与改进过程中,有不少有趣的典故。

最早的蒸汽机是由英国工程师瓦特在18世纪末期发明的,它利用蒸汽驱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但这种蒸汽机结构复杂,效率低下,只能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

直到19世纪末,英国工程师帕森斯发明了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汽轮机。

据说帕森斯是在伦敦的一家酒吧里想到这个创意的。

当时他正在喝啤酒,看到一个玩具风车,于是就想到了利用蒸汽旋转叶轮的设计,最终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的汽轮机。

这台机器不仅结构简单,效率也高,可以应用于船舶、火车等各种领域。

此外,汽轮机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

据说20世纪初,一位美国电影制片人前往英国拍摄一部影片,但由于当时的电影设备需要蒸汽机提供动力,所以他带了一台美国生产的蒸汽机前往英国。

但是,由于这台蒸汽机太大了,无法通过英国的小门,于是电影制片人不得不将它分成几部分运输。

后来,这种分段式的蒸汽机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汽轮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重要发明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发展历史一、国际上汽轮机发展状况1、1883年瑞典工程师拉瓦尔设计制造出了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随后在1884年英国工程师帕森斯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单级反动式汽轮机,虽然当时的汽轮机和我们现在的汽轮机相比结构非常简单,但是从此推动了汽轮机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被广泛应用在电站、航海和大型工业中。

2、在60年代,世界工业发达的国家生产的汽轮机已经达到500—600MW等级水平。

1972年瑞士BBC公司制造的1300MW双轴全速汽轮机在美国投入运行,设计参数达到24Mpa,蒸汽温度538°C,3600rpm;1974年西德KWU公司制造的1300MW单轴半速(1500 rpm)饱和蒸汽参数汽轮机投入运行,;1982年世界上最大的1200MW单轴全速汽轮机在前苏联投入运行,压力24 Mpa,蒸汽温度540°C。

3、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大容量、高参数汽轮机的研究和开发,如俄罗斯正在研究2000MW汽轮机。

主要是大容量汽轮机有如下特点:1)降低单位功率投资成本。

如800MW机组比500MW汽轮机的千瓦造价低17%;1200MW机组比800MW机组的千瓦造价低15%—20%。

2)提高运行经济性。

如法国的600MW机组比国产的125MW机组的热耗率低276kj/kW.h,每年可节约燃煤4万吨。

3)加快电网建设速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4)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

4、汽轮机按照工作原理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并将蒸气的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

汽轮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冲动式汽轮机蒸汽主要在静叶中膨胀,在动叶中只有少量的膨胀。

——反动式汽轮机蒸汽在静叶和动叶中膨胀,而且膨胀程度相同。

由于反动级不能作成部分进汽,因此第一级调节级通常采用单列冲动级或双列速度级。

如我国引进美国西屋(WH)技术生产的300MW、600MW机组。

目前世界上生产冲动式汽轮机的企业有:美国通用公司(GE)、英国通用公司(GEC)、日本的东芝(TOSHIBA)和日立、俄罗斯的列宁格勒金属工厂等。

制造反动式汽轮机的有美国西屋公司(WH)、日本三菱、英国帕森斯公司、法国电器机械公司(CMR)等,德国(SIEMENS)。

冲动式汽轮机为隔板型,如国产的300MW高中压合缸汽轮机;反动式汽轮机为转鼓型(或筒型),如上海汽轮机厂引进的300MW、600MW汽轮机。

5、汽轮机按照蒸汽参数(压力和温度)分为:——低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小于1.47Mpa;——中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在1.96—3.92Mpa;——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在5.88—9.8Mpa;——超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在11.77—13.93Mpa;——亚临界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在15.69—17.65Mpa;——超临界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大于22.15Mpa;——超超临界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大于32Mpa;6、由于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汽轮机结构也有了很大改进。

目前的大机组普遍采用了高中压合缸的双层结构,高中压转子采用一根转子结构,高、中、低压转子全部采用整锻结构,轴承较多地采用了可倾瓦结构。

目前各国都在进行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开发和设计,如俄罗斯正在开发的2000MW汽轮机。

日本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合金材料,将使高中、低压转子一体化成为可能。

二、我国汽轮机发展状况1、我国汽轮机发展起步比较晚。

1955年上海汽轮机厂制造出第一台6MW汽轮机。

1964年哈尔滨汽轮机厂第一台100MW机组在高井电厂投入运行;1972年第一台200MW汽轮机在朝阳电厂投入运行;1974年第一台300MW机组在望亭电厂投入运行。

70年代进口了10台200—320MW机组,分别安装在了陡河、元宝山、大港、清河电厂。

70年代末国产机组占到总容量70%。

2、1987年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300MW机组在石横电厂投入运行;1989年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600MW机组在平圩电厂投入运行;2000年从俄罗斯引进两台超临界800MW机组在绥中电厂投入运行。

3、上海汽轮机厂是中国第一家汽轮机厂,在1995年开始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合作成立了现在的STC,1999 年德国西门子公司收购了西屋电气公司发电部,STC 相应股份转移给西门子。

哈尔滨汽轮机厂1956年建厂,先后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25MW、50MW、100MW和200MW汽轮机,80年代从美国西屋公司引进了300MW和600MW亚临界汽轮机的全套设计和制造技术,于1986年制造成功了我国第一台600MW汽轮机,目前自主研制的三缸超临界600MW汽轮机已经投入生产。

东方汽轮机厂1965年开始兴建,1971年制造出第一台汽轮机,目前的主力机型为600MW汽轮机。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做为后起之秀,以300MW机组为主导产品,它是由始建于1958年的北京重型电机厂通过资产转型在2000年10月份成立的又一大动力厂,目前2台600MW汽轮机也已经在今年投入生产。

4、目前中国四大动力厂以300MW和600MW机组为主导产品。

汽轮机检修第一部分汽轮机检修准备1、机组检修等级划分按照检修规模和停用时间将机组检修划分为:1.1 A级检修对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全面的解体检查和修理,属于机组性能恢复性检修。

1.2 B级检修针对机组存在的问题,对某些设备有针对性地进行解体检查和修理,属于部分设备性能恢复性检修。

经过评估,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

1.3 C级检修根据设备的磨损、老化规律,有重点地对机组进行检查、评估、修理和清扫,属于消缺性检修。

根据设备状况可以实施部分A级检修项目或定期滚动检修项目。

1.4 D级检修在机组运行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根据季节特点对主要附属系统和设备进行的消缺。

可以安排部分C级检修项目。

发电厂设备检修从计划检修、预防性定期检修、优化检修、状态检修四个阶段,但是由于汽轮机作为高温高压高转速的主机,目前比较多的电厂还沿用了预防性的定期检修模式。

2、机组检修周期2.1 新投产的机组在制造厂没有明确的规定情况下,一般在投产后一年左右,根据运行情况安排一次A/B级检修。

2.2 其它运行机组参照下表执行西门子公司制造的350MW机组,高中压合缸结构的汽轮机在蒸汽品质保证的前提下检修间隔为12年,最新设计的产品为24年,是目前世界上检修间隔最长的机组,该汽轮机为两轴三支点结构,转子和汽缸同向膨胀(以#1轴承箱的推力支持联合轴承3、汽轮机资料和信息收集该阶段主要是为检修项目的确定和检修技术准备工作收集资料和提供依据。

3.1 图纸收集整理收集整理汽轮机的如下图纸:⏹汽轮机安装和检修技术说明书;⏹汽轮机结构说明书;⏹汽轮机总结结构图;⏹汽轮机轴瓦图;⏹汽轮机转子图;⏹汽轮机通流图;⏹汽轮机滑销系统图;⏹汽轮机对轮连接图。

3.2 汽轮机安装和历次检修技术文件⏹安装技术文件,包括安装技术记录、缺陷处理单、制造厂建议书、相关的变更文件等。

技术记录卡包括的主要内容有:❶解体阶段的检修记录:轴瓦间隙记录、轴承紧力(间隙)记录、油档间隙记录、对轮同心度记录、对轮晃度记录、对轮和推力盘瓢偏记录、汽缸与转子径向和轴向相对位置记录、汽缸负荷分配记录、汽缸支撑转换记录、推力间隙记录、推缸记录、转子弯曲度记录、转子轴径扬度记录、通流记录。

❷检修阶段的检修记录:滑销间隙记录、汽缸轴承座水平记录、隔板(汽封)支撑和定位键间隙记录、汽缸支撑和定位键间隙记录、汽缸合缸记录、隔板变形记录、汽封块膨胀间隙记录、发现的缺陷及处理记录、主要部件调整记录、通流间隙记录、轴承检修记录、主要部件更换记录。

❸回装阶段的检修记录:螺栓紧固记录、转子轴向定位记录、轴串记录、推力间隙记录、汽缸管道内部检查记录、汽缸与转子定位记录、汽缸和隔板支撑垫片记录、汽缸与转子定位尺寸记录、汽缸负荷分配记录、汽缸支撑转换记录、防提升装置间隙记录、转子中心调整记录、对轮同心度记录、对轮连接记录、轴瓦间隙记录、油档间隙记录、轴承紧力(间隙)记录、轴系扬度记录、桥规记录、汽缸扣盖签证、轴承箱扣盖前检查记录。

技术记录卡应根据现场检修各阶段的数据测量情况印制足够份数,并发到项目负责人,并向其交代记录卡的使用注意事项,如汽流方向、测量位置、测量工具、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测量状态、测量数值、测量工具编号、测量人、测量时间等。

如轴瓦间隙记录至少应分为解体阶段和回装阶段,至少要交给项目负责人两份。

4、工器具准备工器具准备是主机检修准备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汽轮机检修的专用工具比较多,需要的高技术工具和精密测量工具也比较多,因此把工器具准备做为一项主要内容单列。

汽轮机检修工器具包括以下几方面:——随机专用工具;——通用性专用工具;——测量工具;——起重工具;——电动工具;——手动工具;——运输工具。

此外还要联系有相应加工能力的机加工车间,准备好检修过程中一些部件的加工机械,如螺栓加工、调整垫板磨削、汽轮机的主要工具包括:——吊装工具:临时吊车、吊汽缸专用工具、吊轴承座专用工具、吊隔板(套—)专用工具、吊轴承座专用工具、转子抬轴专用工具、吊转子专用工具、吊轴承专用工具、吊导汽管专用工具、汽缸导杆、转子限位导柱、千斤顶。

——螺栓拆装工具:螺栓长度测量专用工具、电动液压力矩扳手、手动力矩扳手、力矩放大器、专用扳手、法兰螺栓加热装置和加热棒、液压拉伸器、绞刀。

——加工工具:角相、电磨、无齿锯、手枪钻、磁力钻、电动磨孔机、汽封块加工机床。

——测量工具:电子楔形塞尺、内外径千分尺、研磨平板、合像水平仪、铅丝厚度测量工具、百分表、内径百分表、量块、刀口尺、测力计、激光准值仪、天平、桥规、测量环、深度尺(包括专用)。

——其它:汽缸顶丝、轴承箱顶丝、汽缸(隔板套)支撑转换顶丝或转换垫块、假瓦。

第二部分检修工艺一、解体阶段本部分主要结合检修解体过程对汽轮机的结构形式、检修工艺等进行讲解。

1、解体阶段检修工序——在检修前应充分了解该汽轮机拆除保温的要求条件,主要是高压缸进汽室金属温度的要求。

——由于汽轮机结构和材质不同,对汽缸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在150℃~120℃之间停盘车,温度在120℃~100℃之间可以拆除汽缸和导汽管保温,金属温度在80℃以下可以拆除导汽管和汽缸螺栓。

但也有高于此温度要求的,如日本三菱350MW机组要求调速级温度小于180℃即可进行拆除保温工作;上汽600MW汽轮机要求调节级金属温度降到160即可进行拆除保温工作;德国ABB200MW汽轮机要求调节级金属温度降到150℃(或汽缸表面温度降到100℃)时可以进行保温拆除工作。

——在汽缸温度较高时拆除保温和导汽管道,会造成汽缸变形、汽缸裂纹、通流和汽缸定位键槽卡涩、转子弯曲、导汽管螺栓咬扣等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