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争夺,以及这个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著名的战争和英雄人物等。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众多诸侯国和战争,学生可能难以记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理清历史脉络,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主要战争和英雄人物,掌握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历史、探究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主要战争和英雄人物,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2.难点: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争夺,以及这个时期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置身于历史现场,增强学习体验。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战争、英雄人物、战国七雄等内容的课件。

2.图片:准备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关的图片,如战争场面、诸侯国地理位置等。

3.故事素材: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故事,以备课堂上分享。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短视频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2.呈现(15分钟)呈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场面、英雄人物和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战争和英雄人物。

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通用11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通用11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通用11篇)春秋战国的纷争说课稿 1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春秋战国的纷争》。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环节进行分析。

一、首先说教材,这一环节包括三部分内容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初一历史第六课的内容。

从社会形态更替的角度来看,前面我们分别学习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相关内容,即将过渡到后面的封建社会。

而这个过渡是通过“春秋战国的纷争”来完成的,所以,本课在教材中承上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时期以及发生在这一时期的重大史实,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以春秋战国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为平台,以富有哲理的成语故事为基石,通过问题的巧妙设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比较,达到开阔视野和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使学生们懂得国家强大要靠改革,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强大而发奋学习;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重点:是齐桓公称霸、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

原因是齐桓公称霸是春秋时通过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典型代表,而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分别反映了春秋战国时的战争时代特点。

难点:是如何正确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

原因是表面现象都是战争,其实质是争霸和兼并,对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下面我们进行学情分析这一环节。

从思维发展规律上看,初一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对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需要我们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同时,学生们的历史知识阅读面比较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成语故事,以形成新的知识点,既锻炼思维能力,又开阔眼界。

三、说教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的特点,我选择了以下几种教法。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完整版)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完整版)

授课教案班级:课程名称:中国历史讲课人:时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授课题目: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作用。

培养学生应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的军事力量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立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知历史的能力2、过程与教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一历史现象,比较齐晋越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3、价值观与感情态度:是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1、教学重点:几个著名的霸主和著名的争霸战争2、教学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点及其影响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法、提问法、图视法、比较法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复习:西周建立后,周武王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个重要措施是什么?(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功臣和王族,让他们共同保卫周王、定期纳贡,由此产生了大量或大或小的诸侯国。

那,西周最后一个国王是谁?(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有一个关于他的著名成语故事,大家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谁来给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故事?2、叫学生讲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老师小结:“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惨重的,周幽王虽然博得美人一笑,可也自食其果,BC771犬戎进攻西周,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得到什么启发啊?(失信、做人要讲诚信)老师点出:周幽王失信于诸侯,导致国破人亡,所以我们文人处事要讲诚信。

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史称“东周”,洛在今天的哪里啊(P23在今河南洛阳)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BC770—B476和战国BC475——BC221学习新课一、春秋争霸——相续称雄(BC770—B476)1、讲述“春秋”的来历。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二、重点、难点1、本课重点:齐晋争霸2、本课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三、教学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自由阅读法、故事法学习方法:阅读、讨论、探究、比较五、教学过程:幻灯片1 《春秋战国的纷争》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导入:西周是谁建立的?都城在哪?(周武王,镐京)西周又是怎样灭亡的?(p30导入框,指导学生阅读)幻灯片2:《烽火戏诸侯》这个故事讲的是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竟下令奖赏一千两金子,(成语:一笑千金)后来听信了一个马屁精的鬼主意,叫人点起了烽火台,结果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跟我们小时候听的什么故事类似?(狼来了)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做人要有诚信,昏君会误国。

幻灯片3:《周平王迁都洛》西周灭亡,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幻灯片4:《春秋战国的分期》幻灯片5:《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看出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天子名义上仍是天下的共主,但王室力量已严重衰微,权威一落千丈,(p30)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为了抢夺土地、人口,争夺政治上的特权,不断发动战争,迫使弱小的诸侯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设计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设计

【讲授新课】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环节为“说周王衰落看纷争四起”。

第二环节为“观春秋烽火展争霸风采”。

第三环节为“谈七雄兼并解战国风云”。

第四环节为“讲趣味故事悟历史智慧”。

一、“说周王衰落看纷争四起”周幽王在位时,上演了一幕《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周幽王戏耍了诸侯,结果,外族入侵,西周灭亡,幽王被杀。

平王即位后,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提出问题1]请你看图片,聪明的你知道:为什么迁都洛邑以后的周称为东周呢?教师过渡:东周时,周王室的势力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争霸的局面,这种局面是怎样出现的呢?让我们通过材料来了解其原因吧。

教师过渡: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王的实力强大起来,为诸侯争霸提供了条件。

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观春秋烽火展争霸风采”[提出问题1]请看课本P31-32内容,找出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哪些?对了,他们分别是,除了上述五位霸主外,史学界还有另一种说法,他们分别是。

春秋时期的争霸斗争风起云涌,齐桓公为什么能够第一个当上霸主?[提出问题2]请看材料一:《春秋争霸形势图》,说说齐国地理形势上有什么优势?教师引申:可见,齐国具备了称霸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

(教师出示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提出问题3]管仲的改革是从哪些方面进行的?请你看课本31页的内容,管仲改革内政、改革军制、尊王攘夷,可以看出,齐桓公称霸的原因还有政治、军事外交的因素。

[提出问题4]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请你结合漫画,讲一讲“一箭之仇”的故事。

(出示材料三:历史漫画故事:一箭之仇。

)[提出问题5]齐桓公与管仲有一箭之仇,当上君主的齐桓公该如何处置管仲?请看漫画。

由漫画我们可以得知:齐桓公不计前嫌,抛弃个人恩怨,显示了他崇高的个人魅力。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以上原因,齐桓公才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教师过渡:春秋时期的一百多个诸侯国,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大鱼吃小鱼,到了春秋末年,只剩下二十多个国家,到战国初年,就只有七个大国了。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家的兴衰变迁;3.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各国家的兴衰变迁;3.纷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1.各国家的兴衰变迁的排列和整理;2.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教学PPT;2.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或教科书;3.学生复印或打印的手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讲师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对该时期的认知。

二、讲授(30分钟)1.讲师使用教学PPT或课件,向学生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包括周朝的衰落、春秋时期的封建制度、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子百家思想的兴起等。

2.讲师以时间线的方式,将各个时期的兴衰变迁进行排序和整理,让学生理解各国家之间的关联和影响。

三、讨论(30分钟)1.学生分小组,根据教学手册中给出的题目,展开讨论。

例如,对于一些国家的兴衰变迁,学生可以讨论其原因和后果。

2.讲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各组讨论的结果,共同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纷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展示(20分钟)1.学生向全班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讲解他们的思路和结论。

2.讲师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指出正确之处并纠正错误之处,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理解。

五、小结(10分钟)1.讲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概括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影响。

2.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资料,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具体事件,例如《子不语》等。

2.学生可以分组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和思想家的研究和演讲。

教学评价:1.看学生在讨论和展示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综合考察学生从课堂讲授中所获得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并能够运用于讨论和分析。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2)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事迹;(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社会变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位置;(2)运用历史资料,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兴衰过程;(3)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2)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衰败;(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客观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事迹;(2)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社会变革。

2. 教学难点:(1)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原因和影响;(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兴起与衰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春秋战国时期吗?能简要介绍一下吗?(2)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充满了战争与变革,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时期的故事。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讲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事迹;(2)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和社会变革;(3)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 地图分析:(1)让学生观察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2)分析各国的地理位置和战争原因;(3)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后作业:(2)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3. 课程反馈: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东周的概念,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时代特点,掌握齐桓公与晋文公这两位春秋时期的霸主,掌握他们为争霸进行的改革措施及作用,分析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性质与特点;了解战国七雄形成的局面,了解战国时期几次著名的战役,比较春秋与战国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秋争霸,特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为了争霸所进行的改革,使学生了解大国之间的斗争实际上是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斗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学并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增加都这一时期历史特征的了解,并锻炼学生表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比春秋战国时期两个著名的战例——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培养学生对比、分析、总结历史时代特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斗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基础,而国家的强大需要靠不断的改革,使学生树立改革的理念;通过对晋文公及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古人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时期齐晋相继称霸的原因难点:对比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作用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五、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导课:今天我们即将学习的春秋战国时代,可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一个时代,因为诸侯之间连年征战,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可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激昂奋进、富于改革精神,在时代中更是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简直是灿若群星。

这个时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秋战国时代。

师:板书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师:我国是从何时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的?春秋战国与东周又是什么关系?谁能回答老师这个问题?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对。

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开始的,那么周平王为什么会东迁洛阳呢?这还得从他的父亲周幽王说起。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和分期。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地位的衰落和主要霸主。

3.了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争霸的过程和各国为争取主动而进行的改革。

4.掌握战国七雄的概念和七国之间发生的主要战争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战争性质的不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认识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纷争,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4.通过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坚韧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点齐、晋称霸。

教学难点1.春秋和战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

2.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法。

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一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可以交待西周灭亡和东周建立的历史过程。

2.讲解法。

像“东周”的概念内涵和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

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的历史内涵等内容,都需要教师讲解。

3.讨论归纳法。

对诸侯国改革措施的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

进而归纳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霸主地位确立的方式等可用此法。

4.读图画图法。

可以让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标出春秋战国主要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战役的地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5.学生活动。

对魏与赵、齐的桂陵之战中的“围魏救赵”等内容,可设计为学生活动,让其明白军事上“攻其所必救”的原理。

教具准备1.投影仪。

2.《三十六计》VCD光盘。

3.春秋战国相关挂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例示]同学们,讲新课之前,我们先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题目叫《烽火戏诸侯》:西周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周幽王,周幽王即位时,国势已经衰微。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精选4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精选4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精选4篇)《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篇1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教学设计思路】1、指导同学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育对历史零散学问的整合和综合概括力量以及发觉问题的力量。

2、通过同学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育同学的自学力量及解决问题的力量。

3、利用启发、争论、竞赛的方式培育同学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力量,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学问与力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同学都能乐观参加,考察每位同学对学问的把握程度以及同学学习力量的养成状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按历史进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进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

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头进入封建社会。

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月,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

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

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斗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先请同学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依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其次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闻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闻名的战例?)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斗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斗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三、自主学习让同学再具体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认真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

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齐、晋称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还记得西周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什么时候灭亡的呢?生: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后,周武王打败了商纣,建立了西周。

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师:那你们知道西周是怎样灭亡的吗?好,请同学们打开书30页,阅读导入框的故事。

师: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极其惨重的,周幽王自食其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戎族真来进攻时,往日报警、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

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了。

西周灭亡后,镐京也毁于战火不再适合做国都了,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了东方的“洛”(今洛阳)重新建立了周朝,历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故把之前的周朝称为“西周”,之后的周朝称为“东周”。

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春秋时期,一些较大的诸侯不再服从天子的命令,不断进行争霸战争,这种争霸战争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局势。

讲授新课:师:请问同学们为什么在西周刚建立时,诸侯就不争霸而到了东周就争霸呢?(引导学生回忆西周建立时,制定了什么制度来巩固统治?)生:西周建立时,采取了分封制来巩固统治,当时周天子拥有最高的权力,诸侯必须向天子负各种义务和责任。

西周后期,发生了国人暴动,国势衰弱。

烽火戏诸侯后,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师:非常好。

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七年级历史《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时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春秋时期齐、晋争霸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三)基本教学思路:1、通过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教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新课程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教学过程:导入:在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司母戊鼎。

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在过带被视为立国重器。

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他将从各地收集到的青铜铸成九鼎。

从此,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

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

到了周朝时,楚国的诸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在周天子的境内检阅军队。

当时的天子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趁机询问九鼎的轻重。

楚庄王问鼎有什么含义?他想干什么?学生可能答出:想代替周天子统治天下,是对周天子的挑战。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教学设计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春秋战国的纷争与社会变化》这一课主要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诸侯国的纷争、社会变化以及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的历史脉络,理解社会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和社会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和社会变化,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主要事迹,理解社会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史学研究方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历史纷争,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社会变化以及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

2.难点:理解社会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

2.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和社会变化,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教师通过讲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事迹,引导学生分析社会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4.情景模拟: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情景模拟,增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体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包括图片、地图、视频等。

3.参考资料: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参考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了解诸侯国的分布情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型:新授课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具:多媒体课程标准: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鼑新,才能富国强兵。

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深远影响。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一)教学流程:导入新课:你知道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多媒体播放《烽火戏诸侯》的相关视频,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一:诸侯与天子之间这样说明了什么?烽火戏诸侯之后政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总结:此后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不久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问题二:你知道东周是如何建立的吗?分那两个阶段呢?他们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教师: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大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出现急剧的变化,被称为大变革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巨变之一------春秋战国的纷争。

说明:以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很自然的解决了教材第一段的内容,同时使后面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然流畅。

课件展示课题: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讲授新课:第一篇春秋五霸-------问鼎中原,谁主沉浮合作探究探究历史背景(学生结合多媒体的材料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一,春秋时期为什么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问题二,为什么诸侯不在听从周天子的命令?问题三,诸侯进行战争的目的何在?问题四,当时有哪些霸主?教师:多媒体展示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春秋争霸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及重要历史事件;(2)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3)了解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分布;(2)运用历史资料分析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意义;(3)学会合作探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3)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过程及影响;(3)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 教学难点:(1)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内在联系;(2)诸侯国之间战争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及其原因。

三、教学准备1. 教材:《春秋战国的纷争》相关章节;2. 教具:多媒体设备、地图、历史资料等;3. 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章节,了解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2)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分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的过程及影响;(2)组织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案例分析:(1)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资料,深入理解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2)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3)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知识;2. 结合教材,进一步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2. 学生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了解程度;3. 学生对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过程及其影响的分析能力;4. 学生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的能力;5. 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情况。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7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7篇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7篇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1 教授内容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时间预设课时问题预设:1.我的问题:2.我们的问题:3.教师的问题:⑴齐国和晋国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⑵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许多战争是好事还是坏事?说出你的理由。

⑶说出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4、讨论分析^p 改革与强国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的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比拟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所表达的不同特征,培养学生在比拟中认识历史的才能。

3、通过学习讨论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络?【学习重点】齐国和晋国的称霸【学习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

知识构造:一、春秋争霸1、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展改革。

3、城濮之战:晋文公二、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展示内容:一、故事导入法。

以“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导入。

二、自主学习任务一:通过看课本p30-p32,完成以下问题1.东周分为和。

2.春秋时期主要霸主。

3.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4.描绘晋楚争霸情况。

5.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任务二:通过看课本p33-p34完成以下问题1.说出战国七雄2.战国时期主要兼并战争3.长平之战时间、交战双方、作用。

稳固达标:1.为了争霸,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开展本国权力的是〔〕a.晋文公b.楚庄公c.齐桓公d.越王勾践2.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的标志是〔〕a.打败周围的诸侯国b.周围诸侯国臣服齐国c.各诸侯王参加会盟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3.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是〔〕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才能d.管仲改革壮大力量4.以下成语与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纸上谈兵b.朝秦暮楚c.卧薪尝胆d.退避三舍5.战国七雄中,地处最北和最南的分别是〔〕a.齐和秦b.燕和楚c.韩和赵d.赵和楚6.以下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①“田氏代齐”②三家分晋③桂陵之战④马陵之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7.以下即属于春秋时期又存在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a.齐国b.晋国c.楚国d.赵国8.齐桓公在争霸过程中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真实目的是〔〕a.赢得周天子的信任b.表白自己无政治企图c.进步齐国的政治影响d.维护周天子的地位9.阅读上列材料:“管仲相桓公,霸诸假,一匡天下”——《论语》请答复:⑴桓人霸诸侯成功是在什么时间?⑵管仲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利措施?归纳生成一、春秋争霸1、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展改革。

第6课_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第6课_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学生能了解西周和东周时期,周天子地位的变化;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水平。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理解诸侯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动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中国的长远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贱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学生理解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几个著名的霸主和著名的争霸战争(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讨论法、讲故事、图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战国七雄1、七国形成三家分晋:赵、魏、韩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楚、秦、燕2、重要战役①桂陵之战(齐国、魏国)②马陵之战(齐国、魏国)③长平之战(秦国、赵国)(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纸上谈兵)小结:(幻灯片播放)春秋诸候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

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

连线(把下列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争用线连接起来)•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卧薪尝胆•围魏救赵桂陵之战吴越争霸长平之战城濮之战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东周前221前770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城濮之战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长平之战齐、楚、秦、燕、赵、魏、韩马陵之战桂陵之战教学反思:。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doc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主题一、教材分析历史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本课主要讲述的就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争霸”讲述了齐桓公称霸和晋楚争霸,当吋齐桓公任用管仲实行改革,使自己成为春秋是第一位霸主,随着国力的强大晋国与楚国展开了争霸战争,双方在城濮大战。

“战国七雄” 讲述了“七雄”的并立与战争,长平之战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二、学生分析初一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的方法,对这一段历史比较生疏,但这一时期的许多成语典故部分学生能够讲出来,因此利用好成语典故,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

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

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以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达到开放和创新的目的;教学中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四、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主要使用PPT的制作技术、视频、语音的截取和组合技术、简易动画制作技术。

在教学坏境中如此使用及预期效果:PPT的使用贯穿于整个课堂,结合课本进行有效的运用。

这样可以使得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楚庄王称霸和马陵之战中使用微视频,不但能补充教材,而且能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同时在潜移默化屮进行了情感教育。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掌握春秋时著名霸主和战国七雄。

2了解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的情况。

3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史实明白国强要改革、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学习重点:齐、晋争霸学习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学习过程复习提问,复习分封制及所带来的弊端?导入新课:设疑:为什么称河北为燕赵大地?为什么称山东称为齐鲁大地?也可从”寒食节”的由来导入。

一、自主预习课前预习探索新知(15分钟)(一)、春秋争霸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春秋争霸的著名霸主有、、。

2、齐桓公首霸⑴条件①经济上:位居,盛产、经济富庶。

②政治上:任用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③外交上:以“”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⑵结果①齐国国富兵强。

②公元前七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

标志着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3 、晋文公是另一个霸主。

晋文公做国君后,,。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与之有关的成语是;晋楚争霸持续百余年,最后,楚庄王打败晋军,成为中原霸主。

4、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

与越王勾践称霸有关的成语是。

5 、春秋争霸的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

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条件。

(二)战国七雄1、战国初年、、三家分晋。

2、战国七雄分别、、、、、、。

3、公元前年,秦和赵发生了空前激烈的之战,结果赵军大败。

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真可谓“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

4、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二、熟悉本课成语故事,认真感悟其中的道理(教师引导)(5分钟)退避三舍(晋楚争霸、城濮大战、)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围魏救赵(桂陵之战、)纸上谈兵(长平之战)三、合作探究引导启发总结探究(10分钟)1、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能够称霸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使之“明白国强靠改革,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台山市新宁中学吴咸安
设计理念: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不仅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的中国重要考点内容之一。

虽然《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只是要求学生“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但是本节课却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讲解春秋时期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瓦解和战国时期中国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它承接了前面《夏、商、西周的兴亡》的历史,也为下一节课《大变革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能否学习好,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中国历史中的两个社会形态的理解和掌握,即奴隶制社会和封建制社会。

本节课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

时间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半个多世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繁杂;历史地图变幻也很大,从周朝时期的诸侯分布图到春秋诸侯争霸图到战国七雄兼并战争图,这些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很多历史人物以及他们所做的历史事件学生容易混淆。

帮助学生理解和区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就成为老师上课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是两千多年前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但是很多故事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很多成语故事在小学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了!
初一的学生大都在十二三岁左右,他们的求知欲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具体、形象的或与他们生活环境比较接近的内容感兴趣,而对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内容不易接受。

针对学生这些年龄和思维上的特征,需要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其兴趣,保证上课的听课率。

他们刚刚接触到历史这门课,我们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对历史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而且我们学校有比较多的学生的阅读广泛和理解能力比较强,但时间和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运用多媒体生动形象展示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生能了解西周和东周时期,周天子地位的变化;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诸侯争霸战争的具体分析,使学生逐渐理解诸侯争霸的作用,认识诸侯
争霸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虽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灾难,但具有加速统一步伐、促进民族融洽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观察分析争霸战争这种历史现象,比较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确立霸主地位的过程,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析争霸战争对
中国的深远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贱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使学生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兴人是兴国的关键,做人做事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才能成功,培养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几个著名的霸主和著名的争霸战争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兼用讨论法、讲故事、图示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春秋大国争霸
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

2、了解这些战争在历史上的
作用。

西周时: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东周)春秋时:诸侯不再听
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诸侯争霸成为历史潮流。

看图说故事:
看图说史
4. 晋文公终成霸主3.晋军“退避三舍”
2. 楚成王的礼待1. 重耳流亡
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历史启示?
二、战国七雄
1、七国形成
三家分晋:赵、魏、韩
春秋原有的国家:齐(田氏代齐,续用齐国号)楚、秦、燕2、重要战役
①桂陵之战(齐国、魏国)②马陵之战(齐国、魏国)
③长平之战(秦国、赵国)(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纸上谈兵)
连线(把下列成语与有关事件或战
争用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纸上谈兵•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吴越争霸长平之战城濮之战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东周
前221
前770
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城濮之战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长平之战
齐、楚、秦、燕、赵、魏、韩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是成功的。

通过本课可以让绝大部分学生了解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重点和考点内容讲解详细具体,难点内容分析得当,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争霸战争的双面性。

这节课主要运用讲述法,创造性地运用了学生看图讲故事的方法,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穿插运用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争霸战争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存在不足:
(1) 时间紧张,个别班级无法完成本节课内容,少数班级要拖堂才可以完成。

(2) 重视故事的讲解,忽视了部分知识点的迁移和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