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1)》(教案)
《观察物体(1)》(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被观察物体的特征。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物体的分类。
教学准备:1. 平面物体、立体物体等实物或图片。
2. 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的描述板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老师将平面物体、立体物体等实物或图片展示给学生,鼓励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
Step 2 观察物体的基本特征1. 老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说明观察到的不同特征。
2. 将学生观察到的特征一一列举出来,并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需要的时候可以查看。
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大小:小、中、大等。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等。
Step 3 描述物体的特征1. 老师让学生分组,要求每组选择一件物品,让组员对这件物品进行描述。
如:我选择了一个小黄色的正方形,它很可爱。
2. 让每组之间互相交流,让其他组员猜测对象是什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和对别人表述的理解准确性。
3. 将每组的描述进行总结,让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Step 4 物体的分类1. 老师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如所有正方形放在一起,所有黄色的物体放在一起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类。
2. 让学生讲述自己分类的依据,并给出一定的奖励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3. 老师带领学生重新讨论物体的分类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分类方式。
Step 5 总结和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果。
2. 给学生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可以包括如何更好地观察物体和描述物体等方面的建议。
教学效果:1. 学生能够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基本特征。
2.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被观察物体的特征。
3.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物体分类。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一)》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能够用手对物体进行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教学重点•孩子们会学会用手摸、看、拍打等方法观察物体。
3.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物体样本:球、盒子、笔、苹果等;•班级黑板和白板;•讲台。
2. 教学重点•孩子们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进行比较和分类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步:复习与导入(5分钟)•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第二步:新知学习(15分钟)1.展示不同的物体样本给学生;2.让学生依次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3.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物体的异同,进行分类。
3. 第三步:练习与巩固(20分钟)•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各组选择一个物体进行观察,然后进行组间比较。
4. 第四步:总结与拓展(1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物体,写下观察报告。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了观察力和感知能力;•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中积极思考。
五、课后作业•家长引导孩子在家中观察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写下观察报告;•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观察物体(一)》的教案。
希望老师和学生们在学习中能够有所收获,提高观察和感知能力。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说课稿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物体和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过程,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能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和描述物体和几何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自主发现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过程。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物体: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观察物体(一)》第2课时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观察物体(一)》第2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的特点。
3. 培养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
4.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各种形状的实物,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形状不同的实物,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物,如球体,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 新课导入: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实物,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并从不同方向观察,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3. 概括总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的特点。
如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从侧面看到的形状、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不同的实物,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
5. 总结提升:通过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的特点,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方向的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的特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让他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的美妙。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全部单元+课时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单元名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这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课教学内容通过一个具体情境——四名同学分别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一个熊猫实物玩具展开,通过学生的观察,再结合教材上给出的从四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图,让学生判断四种形状究竟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本单元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和比较简单的几何图形,并根据图形推断原立体图形的形状。
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的过程,观看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形状,把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技能,建立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几何直观能力,进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学习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能从数学角度发觉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所学几何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差不多方法,初步形成评判和反思的意识。
”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形象思维;在观看物体活动中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能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推测结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都在对物体进行观察,他们从大量的生活背景中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的观察体验,对于处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该物体的形状可能会不一样这一事实,学生基本能够理解。
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以前,学生的认识有的比较模糊,有的还不很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强化日常的生活经验,积累更加丰富的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反思
1 观察物体(1)
一课时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节课以小学生喜爱的讲故事活动导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对情境中的问题很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
导入的设计先声夺人,既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搭建认知平台,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主体参与,探究新知。
始终围绕“自主参与、深刻体验”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自主意识,从而主动地探索新知,同时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方式。
2 观察物体(2)
一课时
教学反思
联系生活,实践运用。
生活是现实的、丰富的,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把两者联系起来,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
本节课创造大量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培养了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建立了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5.观察物体(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5.观察物体(一)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使学生能够正确描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物体,如球、长方体、正方体等。
2. 学生准备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个物体,如球,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物体的特征。
二、观察与描述1. 教师出示其他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描述物体的特征。
3. 教师总结并板书每组学生的描述。
三、绘画与展示1. 教师发放图画纸和彩笔,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物体进行绘画。
2. 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3. 绘画完成后,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观察和绘画过程。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观察物体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等。
2. 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了学生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指导。
在绘画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观察物体的内容,如观察动物、植物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进行观察和操作。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对于一些几何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够正确地辨别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力,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够正确地辨别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观察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几何模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
同时,我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4.总结提升: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明确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重要性,并能够正确地辨别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1)》 课件.ppt
二、探究新知
如果要让每个人 都观全察面物地体观要察大 熊全猫面,、怎有么序办。?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换个方法玩具转一转。
三、知识运用
(一)连一连
(二)下面的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三、知识运用
(三)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1)
来宾政和小学 冯菊英
一、故事导入,盲人摸象
认识:
正面 侧面 后面
动手操作
从自己的角度观察玩具。小组讨论并说一 说,你看到的是玩具的哪个面?小组成员看到 的一样吗?为什么?
二、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为什么他们 看到的都不 一样?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11、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6、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17、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2021年10月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10/21/2021 ❖18、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2021/10/212021/10/21October 21, 2021 ❖19、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0/212021/10/212021/10/212021/10/21
二年级上册数学 —观察物体(一)_教案 人教版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的过程中,发现、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三、教学重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难点1.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能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或实物。
2. 学生准备:观察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或实物展示一个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并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特征会不同?2. 探究新课- 让学生分组观察物体,每组从不同方向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如: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方向观察。
- 让学生尝试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不同的物体,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如: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等。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力?5. 课堂作业- 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观察物体时的细节,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图形特征。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
但同时,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空间观念较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和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等,用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观察物体卡片,用于小组讨论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
然后提问:“如果我们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这些物品,会发现什么不同呢?”2.呈现(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观察物体卡片。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卡片中的物体,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观察到的物体,让学生尝试用立体图形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物体形状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请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分享自己的经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知识点+图文解析+练习
第五单元知识点观察物体(一)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一般不同。
2、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正方体和球,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形状都完全一样。
例:仔细观察下面各图,认一认,从上面观察它们,分别会看到什么样的图形呢?连一连。
答案:教学设计观察物体例1:练习十六第1、第2题。
(教材第68、第70页)教学目标1.能正确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
2.知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具学具熊猫玩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如果学生知道,请一名学生讲给大家听;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简单地把故事内容介绍给大家。
师:你们说为什么故事中的每个人说出来的结果都不一样呢?生:因为他们每个人摸到的都是大象身体的一部分,各不相同。
师:是啊,角度不同,结果也可能不相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的状态,初步感受新知识】二、自主探究师:(出示熊猫玩具)这是什么?大家都知道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喜欢吗?师:现在老师把熊猫放在讲桌上,请四个同学到讲台上来,分别站在熊猫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
学生举手到前面来,按位置站好。
师: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前面,有黑眼圈,黑鼻子,四肢也是黑的,肚子是白的。
生2: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后面,有黑尾巴,白色的背上有一圈黑色的毛。
生3: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左面,只能看到它的左半边身子。
生4:我看到了大熊猫的右面,只能看到它的右半边身子。
师:他们说的你能听明白吗?老师想知道,这左边和右边有没有明显的区别呀?生:没有特别明显的差别。
2021年冀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一)【例1】下列三幅图分别是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现根据三幅图形画出这个物体的立体图。
侧面上面解析:此题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来判断出原来的立体图形。
首先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都是圆形,判断出上面是一个球;再根据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是长方形,从侧面看到的是正方形,判断出下面是一个长方体,据此画出立体图形。
解答:【例2】把一个正方形的各个面上分别标上1,2,3,4,5,6六个不同的数字把他们剪开如图。
我知道:()和()相对,()和()相对,()和()相对。
解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可知,相邻的面一定不是对面,所以面“2”与面“4”,面“3”与面“5”,面“1”与面“6”相对。
解答:3 5 ;24 ;1 6【例3】我看到小芳是这个样子,现在我在小芳的()面。
解析:我们通常把正对着人脸的一面叫做正面,这个人的左右两侧叫做侧面,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观察者是站在小女孩的侧面看到的。
解答:侧面第二单元加减混合运算【例1】在里填上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都得78。
解析:因为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是78,最下面的一行少一个数,所以先算下面的一行。
用78连续减去已知的两数,得出14,然后再算出第一斜行和第二斜行中间的数,也是用78连续减去已知的两数,得出答案。
解答:【例2】找规律,根据图中各正方形内四个数之间的关系,在?号处填上适当的数。
解析:通过计算发现:每个大正方形中,左上角的数比右上角的数大2,又比左下角的数大3,右下角的数比左下角的数小1。
根据此规律应填18,29,27,26。
解答:要点提示;通常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例3】小明在计算一道三个数连加的计算题时,错误的把其中的一个两位加数的个位和十位给颠倒了,结果得61,另外两个数分别是18和17.你能帮小明求出正确的结果吗?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算错的那个加数。
根据题意可知18+17+错误的加数=61,所以 错误的加数=61-18-17=26。
5.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观察物体(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用手指、目测、直接触摸等方法观察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
2.能够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对物体进行分类。
3.能够用直观、简洁的说法描述物体的属性。
教学步骤导入新知识1.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询问其大小、形状、颜色等属性,引导学生了解物品的不同属性。
2.教师介绍观察物体的方法: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
学习新知识1.教师出示不同大小、形状、颜色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物品的不同属性。
2.教师出示多个不同属性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分类,比较分类的结果,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3.教师出示不同颜色的物品,让学生用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引导学生认识颜色的概念,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颜色。
巩固练习1.教师设计简单的物品分类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属性将物品进行分类,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2.教师出示一组物品,让学生用手指触摸、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其属性,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总结提高教师对学生在观察物体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用手指、目测、直接触摸等方式观察物体的属性。
2.学生能够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对物品进行分类。
3.学生能够用直观、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且用简洁的说法描述物品的属性。
自主学习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物品进行观察,并用简洁的说法描述其属性。
参考资料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观察物体(一)知识点
观察物体(一)知识点一、实物观察观察物体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近距离观察物体,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实物观察的知识点。
1. 观察的目的观察物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关于它们的各种信息。
我们可以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大小、重量等方面的特征。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和描述,进而深入了解它们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2. 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和角度,以确保观察到物体的全貌和细节。
其次,我们可以运用感官来观察物体,如利用眼睛观察形状和颜色,利用手触摸质地和温度,利用嗅觉闻味道等。
还可以借助工具或仪器进行观察,如使用显微镜放大物体,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体等。
3. 观察的注意事项在观察物体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特点。
首先,要保持专注和耐心,不要急于下结论。
其次,要注意观察物体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细节,以充分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结构。
此外,还要注意观察物体的变化和运动,以及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
4. 观察的意义通过观察物体,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观察物体可以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我们的科学探索和创造力的发展。
同时,观察物体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从而更好地适应和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
总结起来,实物观察是一种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观察物体,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我们的科学探索和创造力的发展。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观察物体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启发。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物体的空间观念和观察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指导。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图形认知,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在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时,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物体的方法和角度的选择。
2.空间观念的培养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观察物体,培养空间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水果盘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水果盘中的水果,引导学生发现水果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方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观察物体。
例如,展示一个长方体的实物模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并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知识清单新人教版
观察物体(一)
智慧小锦囊
综合运用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观察分析法找不同。
下面左图是一个正方体积木的展开图,如果把它折叠起来,就成了一个正方体。
下面右边的五个正方体积木中,哪一个与它完全相同的?
先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
可以发现折叠成的正方体中,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
了解了每两个面之间的关系,再分别观察右面的五个正方体积木,①中,与是相邻的两个面,不是相对的
两个面,所以不选①;②和③中与是相邻的,不是相对的,所以也不选②和③;④中与是相邻的,而不是相对,所以也不同;只有⑤与原正方体积木完全相同。
⑤
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的面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观察物体(一)
智慧小锦囊
综合运用
思想方法运用:运用观察分析法找不同。
下面左图是一个正方体积木的展开图,如果把它折叠起来,就成了一个正方体。
下面右边的五个正方体积木中,哪一个与它完全相同的?
先把左边的图形折叠起来。
可以发现折叠成的正方体中,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与是两个相对的面。
了解了每两个面之间的关系,再分别观察右面的五个正方体积木,①中,与是相邻的两个面,不是相对的
两个面,所以不选①;②和③中与是相邻的,不是相对的,所以也不选②和③;④中与是相邻的,而不是相对,所以也不同;只有⑤与原正方体积木完全相同。
⑤
根据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来辨认它的摆放方式时,首先要了解这个物体相邻面以及相对的面分别是什么,然后根据确定的方位看到的形状来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实物图片,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感知物体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进一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感知物体的特征。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特点。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和模型,用于展示和操作。
2.准备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和观察角度。
3.准备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或者PPT展示不同物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名称。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物体从不同的方向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吗?”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准确表达。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再见!Leabharlann 思考:上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我站在熊猫的 左面,看到熊 猫的左侧面, 熊猫头上有一 个蝴蝶结。
我站在熊猫的前 面,我看到熊猫 的脸、腿等。
我站在熊猫的 后面,看到的 是熊猫的背面。
我站在熊猫的右面, 看到熊猫的右侧面, 没有看到熊猫头上 的蝴蝶结。
举手发言:根据刚才的分析, 用线把每个人看到的连起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全单元】》 精品PPT优质课件
5 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小组讨论:为什么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呢?
思考:盲人们为什 么说的都不一样呢?
角度不同,观察的结 果也可能不相同。
因为他们观察的 角度不同。
小组讨论:从他们各自的角度看到的画 面一样吗,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A.
①
②
③
④
B.
⑤
⑥
⑦
⑧
C.
(1)从正面看到的是A的有( ③
)。
(2)从侧面看到的是B的有( ②⑤⑥ ⑦ )。
(3)从上面看到的是C的有( ④
)。
填一填。
我从上面看,看 到的是图( ④ )。
① ②③④
我从正面看,看 到的是图( ②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观察立体图形
1.观察长方体 看到的可能全是长方形,也可能有2个面是正 方形,其余的4个面是长方形。 2.观察正方体 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 ); ); )。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观察物体
1.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 2.要观察一个物体的全貌,可以绕着这个
物体转动,还可以转动这个物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蒸湘区实验小学
谢春雁
一、激趣引入
观察物体时一定 要全面观察。
二、实践体验
(正面)
本位观察
(后面)
(左侧面)
(右侧面)
因为他们是从 不同的方向观 察小猪的。
换位观察
如果要让每个人都 全面地观察小猪, 怎么办? 可以把小猪 转一转。
也可以我们围 着小猪转一转。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 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 是不同的。
辨析观察
小明
小亮
小红
小芳
三、巩固深化
(一)连一连(书本P68)
下面右边的这些图 分别是谁看到的?
(二)填一填 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
③
①②①来自②③④ ② ① ③ ); ); ); )。
④
小狗看到的是图( 小猴看到的是图( 小猫看到的是图( 小鸟看到的是图(
• 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面的特征,要 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 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作业:
教材P70第1题、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