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
英语教学文化观论文摘要:英语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升华,是语言教学的生命源泉。
英语文化教学和英语语言教学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两个面,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一、文化:英语教学的本质追求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英语学习是学习西方国家的语言,归根到底是学习他们的文化,如果仅仅单纯的学习一种语言,没有文化做支撑,就好像一滴水离开了大海,没有存活的源泉。
因此,我们学习英语要从更加广泛的意义去理解英语学习的本质——文化的学习。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
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呢?据潘文国先生的研究介绍,自十九世纪初以来,众多学者给语言共下过六十多种定义。
潘先生将这些语言定义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以斯大林为代表,强调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即“交际工具说”,这是语言的社会属性。
第二类以索绪尔为代表,强调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自我实现,即“自足系统说”,这是语言的自然属性。
第三类以洪堡特为代表,强调人类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要求从人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即“世界观说”,是语言的历史文化属性。
第四类以乔姆斯基为代表,强调从人类自身出发,揭示语言的本能,要求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语言,即“本能说”。
在此,我比较赞同许国璋先生的说法。
语言是文化的符号表征,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那么对文化又作何解释呢?其实至今文化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从词源上看,西方“文化”(culture)来源于拉丁语“cultura”,本意是土地耕种,神明祭祀,动植物培养,后来引申为精神修养等义。
之后又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香港学者鲁凡之先生认为“文化具有化人的本质性”:“‘文化’即‘人化’,人在回应环境挑战而反过来将环境‘人化’——不仅将外在于人的客观环境‘人化’,而且将人自身的主体‘人化’,即人由‘自存体’(in-itself)向‘自为体’(being for-itself)的转化或提升。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
们认为 , “ 弟院校”对应 的英 兄
语 就 应 该 是 “ rhr shos , bo e t col”
、
因为 兄 弟 一词 在 汉 语 中 只有 一 种 意 义 , 但 实 际 上 应 该 是 “ ie st sr sh l ,还 有 他 们 把 “ 眼 病 ” co s ” 红
供 了学 习该 民 族 的语 言 的 基础 。 ” 二 、 中 西 文 化 的 偶 合 现 象 与 文化 差 异 不 同 民 族 的 文 化 有 可 能 存 在 某 些相 同或相似 的地 方 ,这被称 “ 固形 忘 义 ” 是 汉 语 的 特 点 ,也 就 是 “ ” 对 “ ” 的 制 约 很 形 义 大 。 正 因 为 如 此 , 中 国 的 语 言 学 习 者 在 用 英语 表 达 时 被 汉 语 思 维 影 响 滥 用 类 比 ,常 常 犯 错 误 ,他
言 作 为 在 文 化 中最 积极 、最 活 跃
1 . 方 人 之 间 ,如 没 有 血 2西 缘 关 系 ,对 男 子 统 称 呼 “ r , M ”
对 未 婚 女 士统 称 “ i ” Ms ,对 已 婚 s 女士统称 “ s 。但我 们 “ nl Mr” uc e wn ” 也 频频 出现 在 英语 表达 中 , ag 但 实 际 上 这 是 汉 语 思 维 中 的 又 一 类 比现 象 。汉 语 中 的 亲 属 称 谓 有 泛 化 使 用 的倾 向 ,常 用 于 非 亲 属 之 间 :年 轻 人 对 长 辈称 “ 叔 ” 叔 、 “ 姨 ”,对 平 辈 称 “ 哥 ”、 阿 大
这些符号所承载 的约定俗 成的东 西 ,并 在 语 言 交 流 时 在 特 定 的 语 言环 境 内 实施 。英 语 学 习对 于 国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近十年来,学术界和教学界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这种关系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被强调。
为了突出语言与文化的紧密联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开展以文化为内容的英语教学活动,由此可以深入挖掘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语言是表达文化的一种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媒介,它的学习不仅是语言能力的获得,更是文化背景的传承。
语言的学习必须以文化素养为重要课题,结合语言学习,教师应该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社会文化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发现有趣的文化事实,增强文化意识和文化熏陶。
其次,文化也是语言学习所必不可少的,英语是一种文化语言,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除了要懂得母语文化外,还必须懂得语言所承载的英语文化,有效地掌握用英语表达文化知识。
将文化知识融入英语教学,可以拓展学生对文化的认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英语句子,联想到相应的文化背景。
此外,实施文化教学也有助于学生更加理解和掌握语言的知识,提高英语的读、写、说能力,与传统的单纯的语言学习相比,文化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思维创新,引导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兴趣爱好。
一旦学生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持续学习的强烈欲望,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最后,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也体现在学习方法方面,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英语来发现不同文化的异同,用不同的方法获取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对学生来说,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文化,就要学会思考,探究,理解他们所学到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努力去传承和发现文化信息,让自己不受文化的限制,学会去欣赏,欣赏不同文化带来的丰富多样性。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学中英语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从长远看,形成良好的文化认知能力,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新课标文化意识
英语新课标文化意识英语新课标强调了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关键点,概述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意识:1. 文化多样性的尊重:教育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存在着多种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特色。
通过比较和对照,学生可以学会尊重并欣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2. 语言与文化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使用与文化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
例如,通过学习英语习语和俚语,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3. 跨文化交际技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有效沟通。
这包括了解不同文化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
4. 文化差异的识别与适应:教授学生如何识别文化差异,并学会适应这些差异。
这不仅包括对不同文化行为的理解,也包括如何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
5. 文化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评估和分析不同文化现象,包括自己的文化和外来文化。
这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文化观点,而不是盲目接受或拒绝。
6. 文化体验活动:通过组织文化体验活动,如模拟国际会议、文化节日庆祝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7. 全球视野的拓展:通过阅读、讨论和研究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帮助学生建立全球视野,理解不同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相互作用。
8. 反思与自我提升: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文化身份和价值观,以及这些如何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行为。
通过自我反思,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同时对其他文化持开放态度。
9. 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展示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
10. 评价与反馈:在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时,也应考虑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通过这些方法,英语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全球视野、文化敏感性和有效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公民。
英语教学中体现语言习得与文化意识的关系
O eaHos( 剧 院1 等 , 些 标 志 物 通 常 是 该 国 的 民族 象 征 和 骄 傲 。 pr ue歌 等 这 这
些 国家 的人 民 常 常 引 以 为豪 。 通 过 介 绍 这 个 国 家 的 人 文 地 理 历 史 , 学 让 生 从 了 解 这 些 方 面 中更 好地 理 解 英 语 中常 出现 的 习 语 。教 师 也 可 以从 教 材 中 出现 的英 语 习语 , 绍 当 时 的 历 史 文 化 背 景 。 由 于 地 理 、 史 、 教 介 历 宗
关 键 词 :文化 意 识 ;文 化 背景 :文 化 氛 围
中图分类号:G4 7 2
一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9 8 3 (0 0 0 - 12 0 10 - 6 1 2 1 )4 0 3 — 2
的 了解 , 全 班 介 绍 这 些 地 区 的 主 要 建 筑 和 标 志 , :i e ( 国 的 大 向 如 BgB n英 本 钟)teLb r t u( 国 的 自 由女 神 像)V j Monan( , iet Sa e美 h y t ,ui u tis日本 的 富 土
如 土 ”一 个 用 水 一 个 用 土 , 因 是 英 国 是 一 个 岛 国 , 史上 航 海 业 曾一 , 原 历 度领先世界; 而汉 民族 在 亚 洲 大 陆 生 活 繁 衍 , 们 的 生 活离 不 开 土 地 。与 人 历 史 典 故 相 关 的 习语 : 汉 语 的 “ 施 效 颦 ” “ 落 孙 山 ” “ 公 好 龙 ” 如 东 、名 、叶 等
山)t eG et l 中 国 的 长 城) er ot Wor s( 马 俑) , ra l( h Wa !T r C t r e 兵 a a i ,悉 尼 的
英语语言与文化传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英语语言与文化传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之一、在英语作为一门外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传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英语语言与文化传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文化的传播能够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在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中,语言是载体,文化是灵魂。
只有了解和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习者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引导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关联的。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过来,文化也对语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习者不仅仅学会语言的表面知识,还能够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和习惯。
通过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国际交流的需求,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第三,文化的传播能够帮助学习者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通过学习文化,学习者可以拓宽词汇量,丰富语法结构,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比如,在学习英语习语和成语的时候,学习者需要了解其中的文化含义,掌握其正确的用法。
通过学习文化,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英语语言能力。
最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播是相互促进的。
英语作为世界主要的国际交流语言之一,其文化也随之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学习英语的人通过学习语言,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英语文化。
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优势,引导学习者更深入地了解和领会英语文化,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交流的需求。
总之,英语语言与文化传播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英语教学中,要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通过文化的传播,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同时,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学习文化,提高语言能力。
最终,通过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和接受英语文化,提高国际交流的能力。
论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
论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
论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
•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语言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念、价值观和习俗•通过语言学习可以了解和体验其他文化
2. 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关系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关系
•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方式、词汇和语法结构
•语言也会影响文化的传承和演变
3. 语言在文化学习中的作用
•学习语言是了解和适应目标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语言可以体验其他文化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语言学习培养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的能力
4. 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教师应融入文化背景的教学内容,提供文化参考和背景知识•学生应学习并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
5. 语言与文化教学的现实挑战
•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学生需积极参与文化学习,与语言学习相辅相成
•跨文化沟通中的误解和冲突需要及时解决
6. 总结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和作用
•语言学习应注重文化的了解与体验
•英语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以上是关于“论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简述。
通过这样的文章格式可以清晰地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如何重视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意识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中西文化既有偶合现象又有文化差异。
在英语学习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了解英语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社会知识,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我们除了应该学习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外,还应该了解与英语国家民族有关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否则就会给语言交际造成很多障碍,甚至会闹出笑话。
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社会知识,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长期以来。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
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的现象。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年龄啊.收入啊等问题来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殊不知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
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
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r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
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
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既有偶合现象又有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
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
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
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
英语教学中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o b s 语论坛0
S IN E&T C NO O YI F MA IN CE C E H L G OR TO N
21 0 2年
第1 7期
英语教学中文化与语言的关 系
代 玉 霞 ( 宁夏 大 学外 国语学 院 宁夏
银 川 7 0 2 ) 5 0 1
【 要】 摘 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入手 , 继而说 明大 学英语教学 中文化导入 的必要性 , 并提 出了大 学英语教 学中文化 导入 的方法及 内容。 【 关键词 】 英语教学 ; 跨文化交际; 文化 导入 ; 主 学习 自
国家教育部在 2 0 年 以教高厅 [ 0 ] 号文件颁发 的《 07 2 73 0 大学 英语 递信息 . 灵活选 用适 当 的训练方法 . 鼓励学生进行 双边或多边 的实 践 课程教学要求》 中指出 :大学 英语 是以外语教学 理论 为指导 , “ 以语言 活动 。 - 知识 与应用技 能 、 跨文化交 际和学习策略为 主要 内容 , 并集 多种 教学 23 文 化 对 语 言 的 影 响 模式和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同时明确 了大学英语 的教学 目标是 语言的多样性在美国是十分 明显 的. 居住在 同一地 区的人 由于使 “ 培养学生 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 特别是 听说 能力 .使他 们在今后学 用语言 的方式上 与主流文化不 同 . 非洲裔美 国人使用 黑人英语 . 成 形 习、 工作 和社会 交往 中能用英 语有效地进行交 际 . 同时增强其 自主学 自己独特的文化 , 其他民族也 不例外 。 在大学英语教学 中, 我们不但 要 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 素养 .以适应我 国社会 发展和 国际交流的需 让学生把握文章的 内容宗 旨, 学习语 言知识 . 提高语言技 能, 还要 弓 导 I 要 ” 言与文化两者密不可分’ 语 因而跨文化 教育在外语教学 中意义重 他们 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 息.使学生在 习得语 言的同时 , 拓 大。“ 教育是重要的社会语境 . 文化对教育语境的影响十分明显 。正式 宽 自己的文化视野 。 和非正式教育都要满足社会的可能需求 在 每一种文化里 . 学校都能 3 文 化 导 入 的 方 法 实施 多种 功能 : 学校帮助 塑造个人 : 学校是一 种文化 的历史 和传统得 以继 承的主要手段 : 学校传授一种文化 的常识 ”tr 00本文从 (.r 20 )  ̄y 英语是 经过 了一代又一代 人的传承 、 积淀 。 它的形成都有着 悠久 文化与语 言的关系人手。 继而说 明大学英语教学 中语 言文化导入的必 的历史及地域渊源 。中英两种文化都深深地带有 各 自民族的特点 , 吸 要性 . 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人的方法及 内容 并提 收一个 民族文化的精华 , 经济在文化 交流中有广泛 的影 响力 . 因此 . 对
英语教学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信息的一种承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
具体的英语教学也应当使语言成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获取社会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工具。
在英语教学中如能打破结构主义框架,重视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了解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差异和关系,对完善英语教学工作来说,将大有益处。
细心的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但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对应现象。
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看,是因为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特有的语言体系与结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文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但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文化关系却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中学阶段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文化教学无法进行。
但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文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非常关键。
具体体现在:一、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文化教学必要性首先,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认识不断加深,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
《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专家一致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五方面内容:掌握语法知识;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选择与语境相适宜的话语;根据对方的身份、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话语;社会文化知识。
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
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词汇教学的实践来源(3篇)
第1篇一、引言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运用的基础。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
词汇教学的实践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背景、语言使用环境、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词汇教学的实践来源进行探讨。
二、文化背景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使得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
词汇教学中的文化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背景:了解词汇的历史演变,有助于学生理解词汇的深层含义。
(2)地域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会导致词汇的用法和意义有所不同。
(3)社会文化:词汇的用法和意义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如职业、阶层、性别等。
2. 文化背景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丰富词汇教学内容:将文化背景融入词汇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词汇理解能力:了解词汇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词汇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语言使用环境1. 词汇在语言使用环境中的地位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在语言使用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
词汇教学应关注语言使用环境,以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2. 语言使用环境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真实语境教学:在真实语境中教授词汇,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词汇。
(2)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运用词汇,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任务型教学:设计与生活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词汇。
四、教学目标1. 词汇教学目标(1)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和用法;(2)提高词汇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
2. 教学目标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教学方向: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词汇教学内容和方法。
(2)提高教学效果:关注学生的词汇学习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3)促进教学反思: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英语语言文化关系
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
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
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
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
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等等。
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least said, sooner mended”“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语言是红花,文化是绿叶——浅议英语教学中语言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B:My n e s Li o g a i H n . m
321 . . 教师要转变观念 我 国目前的外语教学 ,多半只在课堂上,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
用。如果教师 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 词汇教 学上 ,学生就难学会语言的
直 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 比喻很生动别致 ,中国朋友笑 了,但外 国
朋友显 出一副茫然不解 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 ,常
3 13餐 饮 习俗 方面 的 冲 突 ..
热情好客是我国优 良传统 。在酒席上,主人有时会往客人的碗里
说 I a a kd lk ad n 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 tw sp ce ie sr i e ( 拥挤不堪 ) 夹菜,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 国家,人们讲求 尊重个人权 。 中、外两国说法不同,表达 的却是 同一个意思,可见文化教育是语言 益和个人隐私 .绝不会硬往 你碗 里夹菜 ,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更
交 际的关键。 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
g . 化在 交际倍 言教 学中的 重要 性 g文
语 言 是文 化 的一 部 分 , 语 言 受 文 化 的影 响 。要 想 掌握 一种 外 语 就
英诗教学中厶何培养跨文化薹际能力,避毛文化冲突 :
事实说明在中西方的交际过程中,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跨文
实际运用,也难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转交观念, 切实认识到文化冲 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 ,以达到语言教
2. A:Wh r r y u g i g ee a e o o n?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工具。
在英语教学中,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并将其纳入课堂教学中变得越发重要。
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诸多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还可以增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首先,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一个国家的语言,学生也同时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社会习俗等方面的信息。
例如,了解西方文化中对于礼貌和尊重的重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常用的礼貌用语和行为规范。
通过学习并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语言,并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其次,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准确理解和有效表达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沟通工具,对语言进行准确理解和流利表达是其重要目标。
然而,许多语言都有其特有的习语、俚语、谚语等。
学生如果在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况下学习,可能会对这些语言现象感到困惑或无法理解。
通过教授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语言现象,并在实际应用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
此外,文化背景知识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学生可以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增进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这种跨文化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与全球人士进行交流,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对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了解和学习自己的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这种认同感可以增强学生对母语和文化的自信,并对其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由上述观点可见,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准确理解和有效表达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培养跨文化意识,同时促进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授,使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也能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文化教学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分析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中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因素现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相当普遍,从而使相当多的老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模式:注重的只是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是否正确或语言使用是否流畅,而较少注意学生跨文化条件下语用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英语教学很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要想做到英语运用得体、恰当,就必须通晓英语相关的文化。
重视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使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庞大的范畴,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总和。
一门语言文化的衡量标准不是要看对于这门语言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对这门语言运用熟练能力与实际应用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是以应试背诵为主,这些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停地背诵单词、短语,每天坐在座位上不停地做题,而不是在生活去运用英语。
观察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和认识。
帮助他们积累生活,从而在无形中积累了他们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使学生们感受目的语文化中特有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标准以及在此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语言习惯,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为他们在与外界的交流中更好地驾驭外语,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外语创造条件。
语言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之中产生的。
语言是学习文化的重要工具,人们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素养。
外语教学的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而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语言应用能力是获取跟多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手段,反之,有了一定语言知识及运用能力后,获得更多得文化知识又是更进一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前提。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概念,它们构成了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关系也被认为是直接而密切的。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需要深入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学英语课程特别重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不仅体现在中学教材中,而且体现在教学过程当中。
比如,学生可以从教材中学习英语文化,比如英语国家的历史,传统,礼仪,以及与日常生活和传统礼节有关的话题。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通过辩论,讨论和其他活动让学生探索英语文化,这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跨文化交流的理解能力。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当学生学习英语语法和词汇时,可以在文化背景下加以解释和巩固。
学生可以根据英语文化的特点在掌握正确语言形式的同时,也能了解其背后的文化知识。
这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文化意义,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表达英语文化,更加流利地交流。
此外,学习者也可以从语言中了解文化,英语在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个文化都有其特色,甚至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词汇中也包含了文化上的特征,也可以用来构建文化知识。
比如,英语中可以体现文化特色的短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比如“No worries”思是“别担心”,这是澳大利亚的文化,学习者在学习的同时可以理解澳大利亚文化的特点。
通过学习英语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正在学习的语言,同时也可以学习到跨文化交流的礼仪和习俗,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过来文化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探索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能够学习文化,让学生形成一句“语文兼修,言语文明”的正确态度。
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够以更好的态度参与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为社会所用。
英语教学中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有机结合
化知识结合起来 ,如在进行课题 为 (h ema m ra TeFb r i A ec) yn i )的练 习
时,既进行有关月份 、节 日的词汇
例 如 :在 考 虑 问题 的 主体 方
面 ,中国人喜欢 以对方为中心 ,考 虑 对方 的情 感 。 比如 :你 想买 什
称 谓 ,因为 它没有明确显示被称呼
家在 政治 、社会 经济 、民俗 、历
史 、宗教 等 方面 都存 在 很大 的差
异。我的长短 处 ,并有意识 的汲取其他外来文化 的优点 ,去伪存真 。但是在教学中
应 注意两种文化对 比的 内容需 具有
英 语 国 家 文 化 的 对 比 、分 析
对异国文化采取正确 的态度是
么 ?您想借什么书?而英语 中 , 往
往从 自身 的角 度 出发 。如 :C nI a
h l o ? Wh t c n I d o o ? ep y u a a 0 f r y u
国发 明家爱 迪 生 和美 国 总统华 盛 来进 行教 学 成功进 行跨文化 交际 的先 决条件 。 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不 能把本 国文
i Jh p a ig” “ ud Is e k s o n s e kn . Co l p a
t o o T m, p e s ? ” ‘ s h t lae ‘ t a May I r
了与课文 内容同步进行外 , 也可跟
词 汇 、语法 等方 面同步 传 授 。例 如 :男子的 “ 喉结 ”这个单词在英
文化 为我所用 。
g a d a e t , ga d ah r g a d rn p rns r n fte , r n —
浅析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
浅析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结构和词汇,更重要的是要了解目标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外语。
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化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基础。
任何一门语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底蕴。
要想深入地学习和运用一门外语,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文化环境。
比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历史传统、社会风俗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部分。
只有了解了这些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而且,文化学习也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目标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提高语言运用的自然度和流利度。
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融合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和交融。
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交融也日渐加深。
学习外语的人们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向外传播自己国家的文化。
这样一来,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就更加顺畅和深入。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也成为了促进文化交流的桥梁,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融和理解搭建了桥梁。
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实际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
比如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跨文化沟通中的文化差异等等。
而且,不同国家的文化如何妥善处理和尊重也是一个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和掌握的技能。
学习者在进行文化学习与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学科整合,不仅仅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
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应对实际的跨文化交际。
在这方面,语言教育者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引入更多的文化资料,鼓励学生参与跨文化交际实践,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和文化包容性。
也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和外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和积极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将外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相融合。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英语教学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学习英语,不仅要学会语音、词汇、语法等各种语言技能,还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也就是英语的语言文化背景。
这就是说学习英语不仅是学习语言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符号所承载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并在语言交流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内实施。
英语学习对于国人来说就是培养用英语进行思维,用英语进行交流,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的过程。
但语言和文化又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创造的,因而形成了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
对已经掌握了本民族语言,形成了一套本民族文化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学习英语的过程实际上也同时是学习、习惯并逐渐接受英美民族文化的过程。
一、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不同的文化模式,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在某种程度、某个侧面、某个层次上起着制约的作用。
而语言作为在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在其中得到直接和迅速的反应,语言的文化载体功能首先也是通过词语显示出来的。
(朱其智。
2006)1.1英语文化中有一句话“词本无义,义随人意”(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people have meaning for words),因此英语中往往一词多义。
而汉字的产生和汉文化的发展决定汉语词义严谨、具体,“固形忘义”是汉语的特点,也就是“形”对“义”的制约很大。
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语言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被汉语思维影响滥用类比,常常犯错误,他们认为,“兄弟院校”对应的英语就应该是“brother schools”,因为兄弟一词在汉语中只有一种意义,但实际上应该是“sister schools”,还有他们把“红眼病”对应到“red-eyed”上。
1.2西方人之间,如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一、语言与文化具有相互依存性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
(一)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语言是人类社会文化中的语言,与人类社会的文化息息相关。
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城市、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
简言之,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影响。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含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部分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理解一种文化又必须了解其语言。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了解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和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即了解其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近十年,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题之一是交际性教学原则的研究与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与此密切相关的则是对教学中语言与化关系的探讨。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于外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语言与化的关系等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整体精神与许多具体部分的表述与教学要求上也体现了交际性原则。
比较前大纲而言,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是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等方面认识深化的一种表现。
长期以,中学英语教学接受和实践了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结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教学法上强调的是语言内部结构的认知;而近十几年在我国开始流行的交际法教学强调的则是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和使用功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和实践上都进行相应的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用教学大纲的形式强调语用能力培养、明确提出认识语言与化关系的重要性,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教学中,人们对交际教学法,语言与化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与不大理解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认为中学阶段(初、高中)外语教学主要目的应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语音的准确性、词汇的扩充、语法
与句型知识等);另一点是认为目前中学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化教学无从进行。
本将结合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探讨交际性语言教学中,处理好化与语言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应提出一些建议。
语言学、语言教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对语言的本质不断加深认识,提出语言是交际性工具这一功能性观点,语言教学目的、目标也随之不断修正。
《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与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
”高中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
在《大纲》第二大项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中,不论是一级教学目标,还是二级教学目标,都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细化了语言运用能力的指标。
那么交际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与语言知识是什么关系,它与化教学又是什么关系呢?
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内容:1.语言——指掌握语法知识;2.功能——指运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3.语境——选择与所处语境相适宜的话语;4.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对方的身分、地位、社会场合,说出合乎自己身分的话语;5.社会化知识——语言首先是一种“社会实践”。
这其中后三个方面综合起就是一点——语言得体性。
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就是使学习者在与对方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化背景讲出得体、
恰当的话。
这种能力反映出学习者对所学语言所代表化的了解程度。
语言得体性离不开社会化知识。
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化的全部特征。
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化。
所以,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化而单独存在。
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
”由于语言是一种民族化的表现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
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化教学的大背景中进行,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只强调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的结构主义教学,割裂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
用这种教法教出的学生可能很会做专测语法形式、结构的试题,但必然缺乏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包括读、写的能力),出现交际失误,最终也就达不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目的。
通过对交际中错误现象的分析也可以证明语言教学中化因素的重要性。
交际错误可以分为两种:语法错误与语用错误。
现代外语教学观点认为后者更为严重。
沃尔夫森(M.Wolfson)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比较宽容。
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
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
”这后一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
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指由于化背景不同在交际中出现的语用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语法形式掌握得越规范,就越容易引起误解。
语言知识只能指导人们表达出形式上正确的句子,而语用能力则指导人们表达出恰当、得体的话语。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化。
高中新大纲对语言知识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语言教学与化的关系的阐述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
以上议论了语言教学中交际性原则的运用及化教学的必要性。
现在我们再讨论第二个问题,语言教学中化教学的可行性。
广义上讲,化教学存在于语言教学的每个阶段,甚至每个单元。
语言教学既然最终以语用为目的,就必然涉及语言化的教学。
化因素与语言形式的难易并不一定成正比,简单的语言形式并不意味着在使用中可以忽略语用与化因素,如Helo/Hi/Sory/Pardon/Thankyou等形式上极简单的表达。
真正使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如何发准音或拼写正确,而是在实际交际中如何恰当运用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只要自始至终注意结合语用、化因素,把语言形式放到社会语用功能的背景下进行教学,就能使语言知识“活”起,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用能力。
这样讲,并不是要求教师在讲每一个语言项
目时都把与之相关的语用功能介绍全、练习够,这是不现实的,也违反认知规律。
目前我国中学外语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讲者不厌其烦,力求一次讲全、讲透。
在介绍一个新语言项目时,往往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字典搬家。
学生则忙于记笔记。
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影响更起了负面推动作用。
交际法教学注重语言功能训练。
具体语言形式的功能要随语境而变化,使用中相关社会因素较多,只有逐步介绍、训练,循环往复,学生才能体会到不同语境中语义的差异并逐步掌握,进而形成语言能力。
目前,在教材编写中,教学内容循环出现的方式与原则也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
语言教学中的化教学不是深不可测的难点。
日常口语交际中就存在着化因素,各类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发掘。
有些教师可能由于自身语言水平不够,化知识较少,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化教学有畏难情绪。
这种想法虽可以理解,但应帮助克服。
我们提倡教师不断加强对英语语言与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进而可使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化因素的教学。
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化教学也应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向别人问候时,即使只介绍了一种形式的实际用法,只要从语用角度讲是正确的,他就传授了语用原则与化知识;学生如果通过训练掌握了这一形式的运用,教师也就是在帮助学生逐步发展化语用能力。
尽管这种学习可能是零散、不系统的,学生却是在沿着正确的语言学习道路前进。
教师自己不应该也不应要
求学生学习好了语言形式再去实践,或者掌握了语用知识再去实践,而应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语用能力。
交际能力的培养只能在交际中实现。
如何进行交际能力训练?方法可以多样。
交际教学并不否认语言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并把它看成是语用能力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交际法与结构主义教学法的区别主要在于学习目标的不同。
克鲁姆指出:“成功的外语堂教学应在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
”他提出了内开展交际活动的几个环节:
“假设交际”,指在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各种操练,包括机械操练和教师讲解等;“教学交际”,指堂内进行的再表达练习,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后,根据教师提供的语境开展模仿性对话或书面练习;“针对性交际”,指学生根据情景和语用考虑,作出反应;“谈论性真实交际”,指学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谈,语言具有真实性和社会性,言语符合语用及化规范。
克鲁姆强调交际活动存在于外语教学的每个步骤,其基本观点是:语言应作为技能培养。
大量的交际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这种从操练到真实交际的过渡与现在流行的“五步教学”的某些环节有明显的共同点。
综上简述,教师只要确立语用学观点,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材料进行各种旨在提高语用能力的训练和交际,语言教学中的语用与化要求是可以体现的。
最后谈一下思想教育问题。
一般认为,语言教学中强调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以进行交流,那么交流和学习什么呢?这就提出了思想教育的问题。
《大纲》指出:“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外国,特别是英语国家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英语和英语化时,必然要与本民族语言与化进行比较。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采取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既不自高自大,在语言与化上搞民族中心主义,也不自我贬低,认为英语国家的化比我们的优越,甚至否定我们的民族化,搞“自我殖民”(self-colonization)。
《大纲》对这个问题作了明确、全面的要求。
这是一条重要的原则,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时时注意贯彻。
21世纪即将临,新世纪中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交往愈发重要和频繁,外语教学的责任也就越越重。
我们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指示培养高素质的外语人才,使他们能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贡献。
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已经为下世纪初我国高中外语教学的发展提出了目标与任务,要达到《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还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