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样本采集技术 实验课思考题
环境工程实验课后思考题
环境工程实验课后思考题实验水体中总大肠杆菌的测定1、测定水中总大肠杆菌有什么实际意义?为什么选用大肠杆菌作为水的卫生指标?答:(1)间接指示病原微生物的存在;(2)判断生活水是否被动物排泄物污染2、如果自行改变测定条件,进行总大肠杆菌数的测定,该测试结果能作为正式报告采用吗?为什么?答:改变测试条件可以多得出一组或者几组数据。
但是,正式报告不能采用实验烟道气参数测定1、测定烟道中烟气温度、压力、含湿量、流速和流量的目的是什么?答:因为烟气温度、压力含湿量是计算烟气流速、流量的主要因素,而流速、流量等参数是烟气管道,除尘器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所以以上参数为烟道气达标排放,除尘提供了依据。
2、烟气流量在除尘系统中是如何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流量在管轴处最大,管壁处最小,因为Qs与Vs成正比,而Vs 在管道系统中呈抛物线变化。
3、测定烟气含湿量的过程中,为何还要测量烟气温度?答:因为含湿量与温度有关。
4、试验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避免和减少测定误差?答:1、采样点位置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2、仪器是否校正好,调节是否达到平衡;3、测定过程中是否保证采样口是否对气流来向。
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读数或采样均分别由某一个人单独完成,避免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
5、在采样过程中如何减少测定结果的误差,实验过程应该注意什么?答:1、保证操作和读数的平衡性,避免每一个人测一个数据;2、实验过程中,保证皮托管要水平垂直烟道,要保持采样口正对气流来向。
实验混凝沉降实验1、为什么最大投加药量时,混凝效果不一定好?答:投入的药量应根据胶体浓度及无机金属盐水解产物的分子形态、荷电性质和荷电量等而确定。
当高分子混凝剂投药量最大时,会产生“胶体保护”作用。
胶体保护可理解为:当全部胶粒的吸附面均被高分子覆盖以后,两胶粒接近时,就受到高分子的阻碍而不能聚集,这种阻碍来源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排斥。
排斥力可能来源于“胶粒-胶粒”之间高分子受到压缩变形而具有排斥势能,也可能由于高分子之间的电斥力(对带电高分子而言)或水化膜。
环境监测思考题
环境监测思考题第一节1.国家爱环保部对监测方法分类请问:我国对各类水体中相同污染物质的监测分析方法分成三分层次:a层次方法为国家或行业标准方法,其成熟性不好和准确度不好就是评价其他监测方法的基准方法;b层次方法为统一分析方法;c层次方法为耦合方法(试用方法)。
2.工业废水在检测时应如何设立取样点?请问:(1)。
在车间或车间处置设施的废水排放口架设取样点,检测第一类污染物;在工厂废水总排放口架设取样点,监测第二类污染物。
(2)已有废水处理设施的工厂,在处理设施的总排放口布设采样点。
3.具体说明地表水检测中河流监测断面,采样垂线及采样点布设的内容。
请问:河流监测断面的架设:为评价完备江河水系的水质,须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掌控断面和缩减断面;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掌控和缩减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的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设在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流入处和回流处。
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酌情添加。
(3)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米出。
缩减断面:通常设于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污染浓度明显减少的断面。
采样垂线:根据水面宽度确定断面上的监测垂线。
对于江河水系,当水面宽小于等于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时,再近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00m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取样点的架设:根据监测垂线处水深确认取样点的数目和边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严重不足0.5m时在二分之一水深处设立取样点;水深0.5―5m时,只在水面之下0.5m处设一个取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之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立一个取样点;水深大于10m时,设立三个取样点,即为水面之下0.5m处为、河底以上0.5m及二分之一水深处各设立一个取样点。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试题答案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环境质量B. 监测污染源排放情况C. 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采样计划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采样对象和采样点的确定B. 采样方法和采样频率的制定C. 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水质采样时,通常采用的容器材质是什么?A. 塑料B. 玻璃C. 不锈钢D. 陶瓷答案:A4. 大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器的入口方向应该面向哪个方向?A. 逆风向B. 顺风向C. 任意方向D. 东南向答案:A5. 土壤样品采集时,应该如何确定采样点?A. 随机选取B. 按网格法系统布点C. 按系统抽样法布点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判断题1.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是一种破坏性监测。
(错)2. 采样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失。
(对)3. 噪声监测时,应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多次测量以获取日平均值。
(对)4. 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只需考虑采样方法,无需关注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错)5. 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完全依赖于实验室分析阶段。
(错)三、简答题1. 简述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基本步骤。
答: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基本步骤包括:制定采样计划,准备采样工具和容器,现场采样,样品的保存和运输,以及现场记录的填写。
2. 说明在水质监测中,为什么需要对采样容器进行预处理。
答:在水质监测中,预处理采样容器是为了消除容器本身可能对样品造成的污染,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预处理通常包括清洗和酸洗等步骤,以去除容器内可能残留的杂质。
3. 描述大气颗粒物采样时,如何确定采样点的位置。
答:大气颗粒物采样点的位置应选择在代表性强、交通方便、不受局部污染源影响的地方。
同时,应避免靠近建筑物、树木等可能影响气流和颗粒物沉降的障碍物。
4. 阐述环境监测现场采样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答:质量控制是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环境监测实验思考题答案(2)
在三氧化铬—石英砂氧化管的中,石英砂 (主要成分SiO2)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 稳定的硅酸盐矿物,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 三氧化铬容易潮解,石英砂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三 氧化铬吸湿粘结在一起,从而影响到与一氧化氮 的充分氧化效果。 氧化管适于在相对湿度为30—70%时使用。 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应勤换氧化管;小 于30%时,则在使用前,用经过水面的潮湿空气 通过氧化管,平衡1h 。氧化管中的三氧化铬 (CrO3)为暗红色或紫色晶体,当氧化一氧化氮 后分解产物为三氧化二铬(Cr2O3),三氧化二 铬为暗绿色晶体或绿色粉末。所以当氧化管变绿 色后就失效了,需要重新制备三氧化铬—石英砂 氧化管。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氧化管是否 吸湿引起板结,或者变为绿色。若板结会使采样 系统阻力增大,影响流量;若变成绿色,表示氧 化管已失效。
3.使用分光光度计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使用的吸收池必须洁净,并注意配对使用。 量瓶、移液吸管均应校正、洗净后使用。 (二)取吸收池时,手指应拿毛玻璃面的两侧,装 盛样品以池体的4/5为度,透光面要用擦镜纸由 上而下擦拭干净,检视应无溶剂残留。吸收池放 入样品室时应注意方向相同。用后用溶剂或水冲 洗干净,晾干防 尘保存。 (三)供试品溶液浓度除各该品种已有注明外,其 吸收度以在0.3~0.7之间为宜。
影响噪声测定的因素及避免方法有: 风——给传 声器带上防风罩; 传声器的高度——离地面的高 度为1.2米; 测量者离话筒的远近——至少50厘 米。
氨氮的测定
1、无氨水应该如何制备?
加H2SO4调至pH<2蒸馏
2、为什么说氨氮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
水中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 物作用的分解产物,焦化、合成氨等工业废水,以 及农田排水等。氨氮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呈现毒害 作用,对人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思考题
思考题
1. 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2. 用于测余氯的水样采集后应注意的问题? 用于测余氯的水样采集后应注意的问题? 3. 水样氨氮的测定,一般要在样品采集后24h 水样氨氮的测定,一般要在样品采集后24h 内完成,为什么?采样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内完成,为什么?采样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4. 影响空气样品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空气样品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5. 采集土壤背景值样品时,怎样正确选择采 采集土壤背景值样品时, 样点? 样点?
环境监测思考题汇总
环境监测实验复习总结环境空气质量监测1.针对交通道路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思考NO或NOx是否需要监测?有必要。
汽车尾气会带来大量的NO/NOx?2.测定NO2为什么采用棕色瓶?NO2 + hν (光照)→ NO + O这是对流层中的臭氧形成的主要化学作用。
3. PM10采样中切割器的作用是什么?测定TSP是否需要切割器?如果测定PM2.5,则其切割器与PM10的异同?气体从喷嘴喷出后急剧的转弯, 颗粒由于惯性作用而偏离气体, 大于切割粒径的颗粒将与冲击板碰撞失去动能而从气流中被分离出来, 即被切割掉, 小于切割粒径的颗粒受到气流的作用力继续随气流流动。
测定TSP不需要切割器PM2.5在PM10切割器的基础上再加PM2.5的切割器4.若针对大学校园进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说明如何制定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基础资料收集: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气象、地形、土地利用及分区、人口分布及人群健康情况监测项目确定:SO2、NO2、PM10监测点位确定:功能分区(教学区、生活区、功能区各设置一个)采样时间、频率确定样品保存、预处理现场记录实验室分析环境噪声监测1、噪声监测取样时,过往车辆行人是否对瞬时噪声测量产生影响?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和避免?优化布点方案测点位置统一选在机动车道边一定距离。
距离道路过近时受近车道影响较大,若选择更远的测量位置,因为道路边通常紧邻建筑物,难以找到合适的点位。
2.噪声监测数据为什么应该呈现正态分布?如果不是,原因是什么?此时应如何进行?数据如何处理?大量数据,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分析偏大偏小原因?优化方案重新测量?(课本上图?)土壤环境监测1.针对不同监测对象有不同的土壤采样方法,思考这些方法间有何差异?i.城市土壤采样:大部分被道路建筑物覆盖,小部分栽植草木。
分为两层采样:上层(0~30cm)回填土/受人为影响较大;下层(30~60cm)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
两层分别取样监测。
ii.农田取样: 面积较大,需要划分若干个采样单元。
最新环境采样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环境采样考试题及答案环境采样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进行采集、分析和评估。
以下是一套最新的环境采样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单选题1. 环境采样的目的是:A. 确定污染物的种类B. 评估环境质量C. 监测环境变化趋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环境采样的常用方法?A. 直接采样法B. 溶解采样法C. 吸附采样法D. 离心采样法答案:D3. 环境采样中,样品的保存条件通常包括:A. 温度B. pH值C. 光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1. 环境采样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A. 采样点的代表性B. 采样时间和频率C. 采样设备的准确性D.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条件答案:ABCD2. 环境采样中,以下哪些介质需要进行采样?A. 空气B. 土壤C. 水体D. 植物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环境采样时,采样点的选择应尽可能随机,以避免偏差。
(错误)2. 环境采样过程中,样品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无需特别注意样品的保存。
(错误)3. 环境采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评估污染源的排放情况。
(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环境采样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答案:样品的保存条件对分析结果有直接影响。
不当的保存条件可能导致样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如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微生物活动引起的化学变化等,从而影响最终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描述环境采样中常用的几种采样设备及其适用的介质。
答案:常用的环境采样设备包括:- 空气采样器:用于采集空气中的污染物,如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 水样采集器:用于采集水体中的污染物,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等。
- 土壤采样器:用于采集土壤中的污染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土壤。
- 固体废物采样器:用于采集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适用于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
五、案例分析题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重金属,需要进行环境采样以评估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环境工程实验》思考题
《环境工程实验》思考题1.沉淀的类型有哪些?①自由沉淀:自由沉淀发生在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沉淀过程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自单独进行沉淀,颗粒的沉淀轨迹呈直线。
整个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如形状,大小及比重等不发生变化。
这种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是自由沉淀。
②絮凝沉淀: 絮凝沉淀的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互相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的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和沉速是变化的,实际沉速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需通过试验测定。
化学混凝沉淀属絮凝沉淀。
③成层沉淀或区域沉淀:区域沉淀的悬浮颗泣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它颗粒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沉,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
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均有区域沉淀发生。
④压缩沉淀:压缩沉淀发生在高浓度悬浮颗粒的沉降过程中,由于悬浮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挤集成团块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承,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中的浓缩过程以及在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2.自由沉降的条件是什么?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降。
沉淀柱的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100mm,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3.沉淀柱分别为H=1.2m,H=0.9m,两组实验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一样。
因为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
4.试叙述混凝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
①原水样准备、基本指标测定(pH,浊度,水温)②混凝剂准备(每个水样依次等比例增加混凝剂的量)③搅拌:混合:30s 快速搅拌反应:1-5min 中速搅拌絮凝:5-10min 慢速搅拌④静置沉淀:15-30min⑤观察矾花,上清液水质指标测定。
5.简述含油污水气浮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使空气以微小气泡的形式出现于水中并慢慢自下而上地上升。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样品地采集与处理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分样器地作用是( )()破碎样品 ()分解样品 ()缩分样品 ()掺合样品.欲采集固体非均匀物料,已知该物料中最大颗粒直径为,若取,则最低采集量应为()() () () ().能用过量溶液分离地混合离子是()() ,() ,() ,() ,.萃取过程地本质可表达为()() 被萃取物质形成离子缔合物地过程() 被萃取物质形成螯合物地过程() 被萃取物质在两相中分配地过程 () 将被萃取物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地过程.当萃取体系地相比时,萃取百分率(%)为()() () () ().含地强酸溶液,用乙醚萃取时,已知其分配比为,则等体积萃取一次后,水相中残存量为()() () () ().离子交换树脂地交换容量决定于树脂地()() 酸碱性 () 网状结构 () 分子量大小 () 活性基团地数目. 离子交换树脂地交联度决定于()() 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地数目 () 树脂中所含交联剂地量() 离子交换树脂地交换容量 () 离子交换树脂地亲合力.下列树脂属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地是()()() () ()() ()().用一定浓度地洗脱富集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地、和,洗脱顺序为()() 、、() 、、() 、、() 、、.在分析实验中,可以用( )来进行物质地定性鉴定.()分离系数 ()分配系数 ()溶解度 ()比移值.用纸色谱法分离、混合组分得.已知点样原点至溶剂前沿地距离为,则展开()()后,斑点中心间地距离为()()b5E2R。
() () () ().用薄层层析法,以环己烷-乙酸乙脂为展开剂分离偶氮苯时,测得斑点中心距离原点为,溶剂前沿离斑点中心地距离为.则其比移值为()p1Ean。
() () () ().水泥厂对水泥生料,石灰石等样品中二氧化硅地测定,分解试样,一般是采用( )分解试样.()硫酸溶解 ()盐酸溶解 )合酸王水溶解 ()碳酸钠作熔剂,半熔融解.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黄铁矿中硫地含量时,为排除、先将试液通过( ) 交换树脂,再进行测定.()碱性阴离子 ()碱性阴离子 ()强酸性阳离子 ()弱酸性阳离子二、填空题.物质地定量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分析试样地采取和制备)、(试样地分解)、(干扰组分地分离)、(测定方法地选择)、(分析结果地计算和数据处理).DXDiT。
环境监测实验思考题答案1
1.为什么在测定水样色度的同时要测其pH? pH是影响色度测定的重要因素之一,pH高
时色度加深,因此在测水样色度的同时要 测其pH 2.水样色度的测定有铂钴比色法和稀释倍数 法有两种方法,应如何为水样选择合适的 方法?此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有没有可比 性?
铂钴比色法适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 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测定;稀释倍数法 适用于受工业污(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 工业废水的色度测定。
葡萄糖是还原性单糖,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 可以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来替代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
由C6H12O6+6O2=6CO2+6H20得 180 192
X 0.5 即X=180*0.5/192=0.4687(g) 所以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检查试剂的质量和操作技术时, 由于每克葡萄糖的理论CODcr为1.067g,所以溶解 0.4687g葡萄糖于蒸馏水中,转入1000ml容量瓶,用重 蒸馏水稀释至标线,即使之成为500mg/L的CODcr标准 溶液,用时新配。
实验四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1、在水样中,有时加入MnSO4和碱性KI溶 液后,只生成白色沉淀,是否还需继续滴 定?为什么?
答: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加入的酸的量不够, 酸要足量才能将KI氧化生成I2,只有白色 沉淀生成溶液不变蓝色,说明无单质碘产 生,而后面的滴定液是要与质碘反应的 (最后为蓝色褪去),因此继续滴定没有 意义。(解决方案:应该往沉淀混合液中 加稀硫酸使沉淀溶解后,才能继续滴定。)
题?
1.因BOD测定根据培养前水样溶解氧差值得出, 故若存亚硝酸盐干扰时应用叠氮化钠修正法测 定;
2.对于含有微生物或含微生物少工业废水需要进 行接种
3.若水样BOD偏高时,需进行稀释水样,稀释程 度应使五日培养所消耗溶解氧大于2mg/l,而剩余 溶解氧大于1mg/l
环境监测实验课思政教案
环境监测实验课思政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环境样品的采集、处理和监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环境监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 空气、水质、土壤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4. 环境监测数据解读与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环境监测数据的解读与分析。
2. 重点:环境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空气、水质、土壤的监测技术与方法。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教具:环境监测实验设备、试剂、样品。
2.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环境科学相关知识,为实验课做准备。
2. 教学策略:结合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3.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互相交流与讨论。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导入,介绍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讲授新课:讲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示范实验操作。
3. 巩固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归纳小结:总结实验要点,强调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口头反馈进行评价。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作业布置1.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与结论。
2. 思考题:如何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预习下一节内容:学习不同环境介质(如土壤、水体)的监测方法。
环境监测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水质监测1、pH(1)为什么在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答:测量水溶液酸碱度的正确方法是,用试棒点取水样在pH试纸上,而不应直接将pH 试纸插入待测水样中。
这是因为pH试纸的显色机理本质上是一种化学反应,当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水样中时,大量的水样溶液将pH试纸本身所含的显色剂稀释了,冲淡了,从而影响显色的色度造成度数误差。
(2)测定溶液pH值时为什么要先用标准pH缓冲溶液进行定位?玻璃电极使用前为什么要处理?答:用pH缓冲溶液标定是为了消除不对称电位的影响。
因为干玻璃电极不显示pH效应,只有经过水化的玻璃电极才显示pH效应,玻璃电极经浸泡24小时以上,就可形成稳定的水化层,使玻璃电极的膜电位在一定温度下与试液的pH值成线性关系,因此玻璃电极在使用前应在蒸馏水或0.1N盐酸中浸泡24小时以上.(3)为何测pH时要按从稀到浓的次序测定?答:因为后面一个始终浓度大于前面一个,所以要是用pH电极测试稀溶液后再放到浓的里,影响不大。
但要是从浓到稀,电极从浓溶液带出的残液进入稀溶液,电极上的残液将影响稀溶液的测试结果。
2、溶解氧:(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空气中氧的干扰?答:溶解氧采样时,应是水溢流,且碘量瓶上不能附有气泡,采样瓶需要水封。
在固定溶解氧、吸取溶液等的过程中,应将移液管插入水面下。
(2)在配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时,所用的蒸馏水为何要先煮沸并冷却后才能使用?答:赶出水中溶解氧。
空白试验时有时空白值过大,正常的空白值为1-2滴,若超过此数表明蒸馏水制备过久,可能其中溶解了较多的氧,KI会与氧发生反应产生I2,同时蒸馏水中的氧本身也会和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发生反应,这两方面都会增加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消耗量使空白值过大:4I- + 4H+ + 4 O2 = 2 I2 + 2H2O2S2O32- + O2 = 2SO42- +2S↓因此每次标定时均应使用新鲜制备的蒸馏水或将蒸馏水重新煮沸10min,冷却后使用,这样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环境样本采集技术 实验课思考题
1. 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备好采样容器,工具,冷藏箱等;打开水龙头,放水约15min;用龙头水洗涤采样容器和盖3次以上;采集0.5到1升水样,按照没升水样加入0.8ml比重为0.184g/ml的浓硫酸,加盖,混匀;填写采样记录,画上或贴上采样标签,冷藏。
2. 用于测余氯的水样采集后应注意的问题?
试样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自始至终避免强光,振摇和温热。
3. 水样氨氮的测定,一般要在样品采集后24h内完成,为什么?采样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因为时间太长,样品有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氨,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
注意:水样采集放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应尽快分析,并立即破坏余氯,防止与氨反应(0.5mL1.35%硫代硫酸钠可除去0.25mg余氯),如采样后不能能及时分析,每L水样应加入0.8mL浓硫酸,使PH1.5-2.0之间,并4摄氏度下保存,并防止样品吸收空气中的氨;测定前,要用碱和.
4. 影响空气样品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采样管、夹的选择,吸收液、吸收剂的吸收效率,抽气速度等是影响大气采样效率的主要因素。
5. 采集土壤背景值样品时,怎样正确选择采样点?
1、辐射布点,适用于点源污染大范围环境调查;采样时应以污染源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布设采样点;
2、多格布点,适用于面源污染的环境调查,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方格,每个方格内采集一个土壤样;
3、对角线或梅花布点,适用于小范围污染源的调查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布点方式来布设采样点。
环境工程实验课后思考题
第I 篇 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 . 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环境监测实验部分问题收集及解答
环境监测实验部分问题收集及解答环境监测实验部分问题解答1、分光光度计的检测限:400~760nm的可见光区,纳氏试剂测水中氨氮分光光度法最低检出限0.025mg/L2、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不同有机物有不同的吸收光谱,根据化合物的特征吸收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鉴定。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就是在已知该物质,根据物质浓度测在最大吸收波长时的吸光度,就是我们平时做的已知该物质浓度测吸光度做标准曲线。
3、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采样原理So2: 大气中的SO2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的多少,分为两种操作方法:方法一含磷酸量少,最后溶液的pH值为1.6±0.1,呈红紫色,最大吸收峰在548nm处,方法灵敏度高,但试剂空白值高。
方法二含磷酸量多,最后溶液的pH值为1.2±0.1,呈蓝紫色,最大吸收峰在575nm处,方法灵敏度较前者低,但试剂空白值低,是我国暂时选为环境检测系统的标准方法。
氮氧化物:大气中氮氧化物包括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等。
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先用三氧化铬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被吸收液吸收后,生成亚硝酸和硝酸。
其中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根据颜色深浅,在540nm处进行光度测定。
4.二氧化硫收集的那个仪器叫什么流量多少怎么用空气采样器。
0.5L/min、打开仪器——采样时间——将A孔设为0,将C和D孔中你所使用的孔设45min,不使用的设为0——定开(将定开調与标时相同开始采样)4、化学需氧量,氨氮的含义化学需氧量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
COD是指标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应出水体的污染程度。
环境监测课后题答案
1、溶解氧DO测定原理、过程:原理:水样中加入碱性KI,水中的DO将Mn2+氧化成Mn4+并生成沉淀,加酸后沉淀溶解。
Mn4+可将I-氧化并释放出与DO量相当的I2,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可计算出DO含量。
过程:采样:①将水样采集到溶解氧瓶中,采样时不需曝气或留有气泡在瓶中。
可先用水样冲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垂直直接倾注水样至溢出V3到V2容积。
②将吸管插入液下加1ml硫酸锰、2ml碱性KI溶液。
加塞,颠倒混合数次保存于阴暗处。
测定:析出I2打开瓶塞立即加入1ml硫酸,混合数次至沉淀溶解,移取上述水样100ml于250ml容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继续滴定至蓝色刚褪去,记录硫代硫酸钠消耗量。
计算DO(mg/L)=(C*V*8*1000)/v水2、COD测定原理、过程:原理(重铬酸钾法):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K2Cr2O7氧化水中还原性的物质。
过量的K2Cr2O7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可以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Cr2O72-+14H++6e-=2Cr3++7H2O 、Cr2O72-+14H++6Fe2+=6Fe3++2Cr3++7H2O过程:取水样20ml(原样或稀释样)于锥形瓶中一0.4gHgSO4→混匀一0.25mol/L(1/6K2Cr2O7)100ml→接回流装置一自冷凝管上口加Ag2SO4-H2SO430ml→混匀,回流2h→冷却一自冷凝管上口加水80ml→取下锥形瓶一2滴试亚铁灵→用0.1mol/L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由蓝绿变红棕色。
计算:COD(O2,mg/L)=C0*(V0-V1)*8*1000 / V3、BOD测定原理、过程:原理:水样于20℃±1℃培养5d后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溶解氧量,二者之差为BOD5,以氧的mg/L表示。
过程:①不稀释水样测定:将水样分别转入两个溶解氧瓶中,要曝气不要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
备好采样容器,工具,冷藏箱等;打开水龙头,放水约15min;用龙头水洗涤采样容器和盖3次以上;采集0.5到1升水样,按照没升水样加入0.8ml比重为0.184g/ml的浓硫酸,加盖,混匀;填写采样记录,画上或贴上采样标签,冷藏。
2. 用于测余氯的水样采集后应注意的问题?
试样采集后,应立即测定自始至终避免强光,振摇和温热。
3. 水样氨氮的测定,一般要在样品采集后24h内完成,为什么?采样后应注意什么问题?
因为这样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因为时间太长,样品有可能吸收空气中的氨,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
注意:水样采集放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应尽快分析,并立即破坏余氯,防止与氨反应(0.5mL1.35%硫代硫酸钠可除去0.25mg余氯),如采样后不能能及时分析,每L水样应加入0.8mL浓硫酸,使PH1.5-2.0之间,并4摄氏度下保存,并防止样品吸收空气中的氨;测定前,要用碱和.
4. 影响空气样品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采样管、夹的选择,吸收液、吸收剂的吸收效率,抽气速度等是影响大气采样效率的主要因素。
5. 采集土壤背景值样品时,怎样正确选择采样点?
1、辐射布点,适用于点源污染大范围环境调查;采样时应以污染源为中心向不同方向布设采样点;
2、多格布点,适用于面源污染的环境调查,可将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的方格,每个方格内采集一个土壤样;
3、对角线或梅花布点,适用于小范围污染源的调查可采用对角线或梅花布点方式来布设采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