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函数要点梳理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第八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2.对数的常用关系式(a,b,c,d 均大于 0 且不等于 1): (1)loga1= 0 .(2)logaa= 1 . (3)对数恒等式:alogaN= N . logcb (4)换底公式:logab=log a . c 1 推广 logab= ,logab·logbc·logcd= logad . logba
-lg 15 -1 3 = - 2 lg 15
3 =-2. 答案 3 (1)D (2)-2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典题导入] (1)(2014· 南昌模拟)函数 y=f(x)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函数 y=log1f(x)的图象大致是
2
(
)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听课记录]
由函数 y=f(x)的图象知,
2
当 x∈(0,2)时,f(x)≥1,所以 log1 f(x)≤0. 又函数 f(x)在(0, 1)上是减函数, 在(1, 2)上是增函数, 所以 y=log1
2
f(x)在(0,1)上是增函数,在(1,2)上是减函数.结合各选项知, 选 C. 答案 C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当0<a<1时,显然不成立; 当a>1时,如图,
第二章 函数、导数及其应用
要使 x∈(1 , 2) 时 f1(x) = (x - 1)2 的图象在 f2(x) = logax 的图象下 方, 只需f1(2)≤f2(2),
即(2-1)2≤loga2,
又即loga2≥1. 所以1<a≤2,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2]. 答案 (1,2]
M>0的条件下应为logaMn=nloga|M|(n∈N*,且n为偶数). 2.对数值取正、负值的规律: 当a>1且b>1,或0<a<1且0<b<1时,logab>0; 当a>1且0<b<1,或0<a<1且b>1时,logab<0.
2.1 映射与函数
探究提高
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有:(1)代入
法,用g(x)代入f(x)中的x,即得到f[g(x)]的解析
式;(2)拼凑法,对f[g(x)]的解析式进行拼凑变 形,使它能用g(x)表示出来,再用x代替两边的所有
“g(x)”即可;(3)换元法,设t=g(x),解出x,代入
f[g(x)],得f(t)的解析式即可;(4)待定系数法, 若已知f(x)的解析式的类型,设出它的一般形式,根 据特殊值,确定相关的系数即可;(5)赋值法,给变 量赋予某些特殊值,从而求出其解析式.
②f(x)= x 3 2 x 是函数; ③函数y=2x(x∈N)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x 2 与g(x)=x是同一个函数. ④f(x)= x
其中正确的有
( A )
A.1个
解析
B.2个
C.3个
D.4个
由函数的定义知①正确.
∵满足f(x)= x 3 2 x 的x不存在,∴②不正确. 又∵y=2x(x∈N)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上的一群孤立的 点,∴③不正确.
又∵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④也不正确.
3.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
|x| A .y 与y 1 x x 1, x 1 B . y | x 1 | 与y 1 x, x 1 C . y | x | | x 1 | 与y 2 x 1 x x D .y 2 与y x x 1
解
(1)∵f(x)为二次函数, ① ② ③
1 ,c=1, 2
∴设f(x)=ax2+bx+c (a≠0),且f(x)=0的两根为x1,x2. 由f(x-2)=f(-x-2),得4a-b=0.
b 2 4ac 又 | x1 x2 | 2 2 , b 2 4ac 8a 2 . |a|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点梳理(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知识点梳理单选题1、已知x >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 +1x −2有最大值0B .x +1x −2有最小值为0C .x +1x −2有最大值为-4D .x +1x −2有最小值为-4 答案:B分析:由均值不等式可得x +1x ≥2√x ×1x =2,分析即得解由题意,x >0,由均值不等式x +1x ≥2√x ×1x =2,当且仅当x =1x ,即x =1时等号成立 故x +1x −2≥0,有最小值0故选:B2、在开山工程爆破时,已知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每秒0.5 cm ,人跑开的速度为每秒4 m ,为了使点燃导火索的人能够在爆破时跑到100 m 以外的安全区,导火索的长度x (cm )应满足的不等式为( )A .4×x 0.5≥100B .4×x 0.5≤100 C .4×x 0.5>100D .4×x 0.5<100答案:C分析:为了安全,则人跑开的路程应大于100米,路程=速度×时间,其中时间即导火索燃烧的时间. 导火索燃烧的时间x 0.5秒,人在此时间内跑的路程为4×x 0.5m .由题意可得4×x 0.5>100.故选:C.3、若不等式(ax −2)(|x |−b )≥0对任意的x ∈(0,+∞)恒成立,则( )A .a >0,ab =12B . a >0,ab =2C .a >0,a =2bD .a >0,b =2a答案:B分析:由选项可知a >0,故原不等式等价于(x −2a)(|x |−b )≥0,当b ≤0时,不满足题意,故b >0,再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由选项可知a >0,故原不等式等价于(x −2a )(|x |−b )≥0,当b ≤0时,显然不满足题意,故b >0,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知,此时必有2a =b ,即ab =2,故选:B4、已知正数x ,y 满足2x+3y +13x+y =1,则x +y 的最小值( )A .3+2√24B .3+√24C .3+2√28D .3+√28答案:A分析:利用换元法和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令x +3y =m ,3x +y =n ,则2m +1n =1,即m +n =(x +3y )+(3x +y )=4(x +y ),∴x +y =m+n 4=(m 4+n 4)(2m +1n )=12+m 4n +2n 4m +14≥2√m 4n ⋅2n 4m +34=2×2√2+34=2√2+34,当且仅当m 4n =2n4m ,即m =2+√2,n =√2+1时,等号成立,故选:A.5、若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是{x |−12<x <13},则ax +b >0的解集为()A .(−∞,−16)B .(−∞,16)C .(−16,+∞)D .(16,+∞)答案:A分析:利用根于系数的关系先求出a,b ,再解不等式即可.不等式ax 2+bx +2>0的解集是{x |−12<x <13}则根据对应方程的韦达定理得到:{(−12)+13=−b a(−12)⋅13=2a,解得{a =−12b =−2,则−12x −2>0的解集为(−∞,−16)故选:A6、已知2<a <3,−2<b <−1,则2a −b 的范围是( )A .(6,7)B .(5,8)C .(2,5)D .(6,8)答案:B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求解即可.,故4<2a <6,1<−b <2,得5<2a −b <8故选:B7、要使关于x 的方程x 2+(a 2−1)x +a −2=0的一根比1大且另一根比1小,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1<a <2}B .{a |−2<a <1}C .{a |a <−2}D .{a |a >1}答案:B分析:根据二次方程根的分布可得出关于实数a 的不等式,由此可解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由题意可得1+(a 2−1)+a −2=a 2+a −2<0,解得−2<a <1.故选:B.8、不等式1+x 1−x ≥0的解集为( )A .{x|x ≥1或x ≤−1}B .{x ∣−1≤x ≤1}C .{x|x ≥1或x <−1}D .{x|−1≤x <1}答案:D分析:不等式等价于x+1x−1≤0,即(x +1)(x −1)≤0,且x −1≠0,由此求得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等价于x+1x−1≤0,即(x +1)(x −1)≤0,且x −1≠0,解得−1≤x <1,故不等式的解集为{x|−1≤x <1}, 23,21<<-<<-a b故选:D .多选题9、已知a >b ⩾2,则( )A .b 2<3b −aB .a 3+b 3>a 2b +ab 2C .ab >a +bD .12+2ab >1a +1b 答案:BC解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解:a >b ⩾2,A 错误,比如a =3,b =2,4>3不成立;B ,a 3+b 3−(a 2b +ab 2)=a 2(a −b)−b 2(a −b)=(a −b)2(a +b)>0成立;C ,由ab −a −b =a(b −1)−b =(b −1)(a −b b−1)=(b −1)[a −(1+1b−1)]>0,故C 成立, D ,12+2ab −1a −1b =(a−2)(b−2)2ab ⩾0,故D 不成立,故选:BC . 小提示:本题考查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利用了作差法,因式分解法等.10、若a ,b ,c ∈R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且a <b ,则1a >1bB .若0<a <1,则a 2<aC .若a >b >0且c >0,则b+c a+c >b aD .a 2+b 2+1≥2(a −2b −2)答案:BCD分析:由不等式的性质逐一判断即可.解:对于A ,当a <0<b 时,结论不成立,故A 错误;对于B ,a 2<a 等价于a (a −1)<0,又0<a <1,故成立,故B 正确;对于C ,因为a >b >0且c >0,所以b+c a+c >b a 等价于ab +ac >ab +bc ,即(a −b )c >0,成立,故C 正确; 对于D ,a 2+b 2+1≥2(a −2b −2)等价于(a −1)2+(b +2)2≥0,成立,故D 正确.故选:BCD. 0ab11、下面所给关于x的不等式,其中一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是()A.3x+4<0B.x2+mx-1>0C.ax2+4x-7>0D.x2<0答案:BD分析: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和特征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选项A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错误;选项B,D,不等式的最高次是二次,二次项系数不为0,故正确;当a=0时,选项C是一元一次不等式,故不一定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即错误.故选:BD.12、已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12<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0B.b>0C.c>0D.a+b+c>0答案:BCD分析:对A,根据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即可判断;对B,C,利用韦达定理即可判断;对D,根据韦达定理以及b>0,即可求解.解:对A,∵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x|−12<x<2},故相应的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开口向下,即a<0,故A错误;对B,C,由题意知:2和−12是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则有ca =2×(−12)=−1<0,−ba=2+(−12)=32>0,又∵a<0,故b>0,c>0,故B,C正确;对D,∵ca=−1,∴a+c=0,又∵b>0,∴a+b+c>0,故D正确.故选:BCD.13、某辆汽车以xkm/ℎ的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考虑到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要求60≤x≤120)时,每小时的油耗(所需要的汽油量)为15(x −k +4500x )L ,其中k 为常数.若汽车以120km/h 的速度行驶时,每小时的油耗为11.5L ,欲使每小时的油耗不超过...9L ,则速度x 的值可为( ) A .60B .80C .100D .120答案:ABC解析:先利用120km/h 时的油耗,计算出k 的值,然后根据题意“油耗不超过9L ”列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得x 的取值范围.由汽车以120km/h 的速度行驶时,每小时的油耗为11.5L ,∴15(120−k +4500120)=11.5,解得:k =100,故每小时油耗为15(x +4500x )−20, 由题意得15(x +4500x )−20≤9,解得:45≤x ≤100,又60≤x ≤120,故60≤x ≤100,所以速度x 的取值范围为[60,100].故选:ABC小提示: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先利用120km/h 时的油耗,计算出k 的值,然后代入根据题意解不等式,考查实际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 填空题14、已知实数x ,y ,满足{−1≤x +y ≤4,2≤x −y ≤3,则z =2x −3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用区间表示) 答案:[3,8]分析:直接用x +y,x −y 表示出2x −3y ,然后由不等式性质得出结论.2x −3y =m(x +y)+n(x −y)=(m +n )x +(m −n )y ,则{m +n =2m −n =−3解得{m =−12n =52,则2x −3y =−12(x +y)+52(x −y), 又−1≤x +y ≤4,2≤x −y ≤3,−2≤−12(x +y )≤12,5≤52(x −y )≤152∴5−2≤2x −3y ≤12+152,即3≤2x −3y ≤8,所以答案是:[3,8].15、已知实数x 、y 满足−2≤x +2y ≤3,−2≤2x −y ≤0,则3x −4y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7,2]分析:设3x −4y =m(x +2y)+n(2x −y),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m,n 的值,然后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即可求解.解:设3x −4y =m(x +2y)+n(2x −y),则{m +2n =32m −n =−4,解得{m =−1n =2, 所以3x −4y =−(x +2y)+2(2x −y),因为−2≤x +2y ≤3,−2≤2x −y ≤0,所以−3≤−(x +2y)≤2,−4≤2(2x −y)≤0,所以−7≤3x −4y ≤2,所以答案是:[−7,2].16、已知三个不等式:①ab >0,②c a >d b ,③bc >ad ,用其中两个作为条件,剩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则可组成______个真命题.答案:3分析:根据题意,结合不等式性质分别判断①、②、③作为结论的命题的真假性即可.由不等式性质,得{ab >0c a >d b ⇒{ab >0bc−ad ab>0⇒bc >ad ;{ab >0bc >ad ⇒c a >d b ; {c a >d b bc >ad ⇒{bc−ad ab >0bc >ad ⇒ab >0.故可组成3个真命题.所以答案是:3.解答题17、销售甲种商品所得利润是P 万元,它与投入资金t 万元的关系有经验公式P =at t+1;销售乙种商品所得利润是Q 万元,它与投入资金t 万元的关系有经验公式Q =bt .其中a ,b 为常数.现将3万元资金全部投入甲,乙两种商品的销售,若全部投入甲种商品,所得利润为94万元;若全部投入乙种商品.所得利润为1万元.若将3万元资金中的x 万元投入甲种商品的销售,余下的投入乙种商品的销售.则所得利润总和为y 万元(1)求利润总和y 关于x 的表达式:(2)怎样将3万元资金分配给甲、乙两种商品,才能使所得利润总和最大,并求最大值.答案:(1)y =3x x+1+13(3−x),0≤x ≤3;(2)对甲种商品投资2万元,对乙种商品投资1万元,才能使所得利润总和最大,最大值为73万元.分析:(1)由题意得y =ax x+1+b(3−x),代入数值计算即可求出结果;(2)转化成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形式,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结果.(1)因为对甲种商品投资x 万元,所以对乙种商品投资为3−x 万元,由题意知:y =P +Q =ax x+1+b(3−x),当x =3时,f(x)=94,当x =0时,f(x)=1, 则{3a 4=94,3b =1,解得a =3,b =13, 则y =3x x+1+13(3−x),0≤x ≤3. (2)由(1)可得f(x)=3x x+1+13(3−x)=3(x+1)−3x+1+1−13x =133−[3x+1+13(x +1)]≤133−2√3x+1⋅x+13=73,当且仅当x =2时取等号,故对甲种商品投资2万元,对乙种商品投资1万元,才能使所得利润总和最大,最大值为73万元.18、已知函数f (x )=x 2+ax −2,f (x )>0的解集为{x |x <−1或x >b }.(1)求实数a 、b 的值;(2)若x ∈(0,+∞)时,求函数g (x )=f (x )+4x 的最小值.答案:(1)a =−1,b =2(2)2√2−1分析:(1)分析可知−1、b 是方程x 2+ax −2=0的两个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a 、b 的值;(2)求得g (x )=x +2x −1,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g (x )在(0,+∞)上的最小值.(1)解:因为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2>0的解集为{x |x <−1或x >b },所以,−1、b 是方程x 2+ax −2=0的两个根,所以,{1−a −2=0−1⋅b =−2,解得{a =−1b =2.(2)解:由题意知g(x)=f(x)+4x =x2−x+2x=x+2x−1,因为x>0,由基本不等式可得g(x)=x+2x −1≥2√x⋅2x−1=2√2−1,当且仅当x=2x时,即x=√2时,等号成立故函数g(x)的最小值为2√2−1.。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考点与题型解析(解析版)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考点与题型解析一、本章知识体系二、考点与题型解读考点一本章考点方法梳理1.不等式的核心性质(1)a>b⇔b<a;(2)a>b,b>c⇒a>c;(3)a>b⇔a+c>b+c;(4)a>b,c>0⇒ac>bc;(5)a>b,c<0⇒ac<bc;(6)a>b,c>d⇒a+c>b+d;(7)a>b>0,c>d>0⇒ac>bd;(8)a>b>0,n∈N,n≥2⇒an>bn.2.不等式的性质是不等式理论的基础,在应用不等式性质进行论证时,要注意每个性质的条件,不要盲目乱用或错用性质,特别是乘法性质容易出错,要在记忆基础上加强训练,提高应用的灵活性.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二次函数图像求解的,在求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要注意相应方程根的情况的讨论.4.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平面区域的确定,首先是画出直线(有虚实之分),然后用特殊点,一般选择原点去验证,以帮助选择直线的哪一侧.5.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称为图解法,针对应用题时,一定要正确地找到目标函数和线性约束条件,另外还应注意最优解问题以及移动直线时在y 轴上截距的正负与所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之间的关系.当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为截距的正数倍时,截距最大时目标函数取最大值;而几何意义为截距的负数倍时,截距最大时目标函数取最小值.6.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有三个条件:一是a 、b 为正;二是a +b 与a ·b 有一个为定值;三是等号要取到.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为了达到使用基本不等式的目的,常常需要对函数式(代数式)进行通分、分解等变形,构造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的模型.考点二 基本不等式及应用基本不等式:ab ≤a +b2(a>0,b>0)是每年高考的热点,主要考查命题判断、不等式证明以及求最值问题,特别是求最值问题往往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同时在基本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上设置一些问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恒等变形的技巧,另外,基本不等式的和与积的转化在高考中也经常出现.【例1】设a >0,b >0,2a +b =1,则1a +2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解析 ∵a >0,b >0,且2a +b =1,∴1a +2b =⎝ ⎛⎭⎪⎫1a +2b (2a +b )=4+b a +4ab≥4+2b a ·4ab=8, 当且仅当⎩⎪⎨⎪⎧2a +b =1,b a =4a b ,即⎩⎪⎨⎪⎧a =14,b =12时等号成立.∴1a +2b 的最小值为8.答案 8【变式训练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4300x ax a a -+<>的解集为()12,x x ,则1212ax x 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答案】433考点三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要善于联想两个方面的问题:①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及与x 轴的交点,②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反之对于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问题的求解,也要善于联想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与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例2】若不等式组⎩⎨⎧x 2-x -2>0,2x 2+2k +5x +5k <0,的整数解只有-2,求k 的取值范围.解:由x 2-x -2>0,得x <-1或x >2. 对于方程2x 2+(2k +5)x +5k =0有两个实数解 x 1=-52,x 2=-k .(1)当-52>-k ,即k >5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k <x <-52,显然-2∉⎝ ⎛⎭⎪⎫-k ,-52.(2)当-k =-52时,不等式2x 2+(2k +5)x +5k <0的解集为∅.(3)当-52<-k ,即k <52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52<x <-k .∴不等式组的解集由⎩⎪⎨⎪⎧x <-1,-52<x <-k 或⎩⎪⎨⎪⎧x >2,-52<x <-k 确定.∵原不等式组整数解只有-2, ∴-2<-k ≤3,故所求k 的范围是-3≤k <2.【变式训练2】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ay x=与正比例函数()y b c x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A .B .C .D .【答案】B考点四 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既是学习中的难点,又是高考中的热点,在求解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时,要注意转化,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构造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进行探讨.常见的解决恒成立问题的方法有:(1)判别式法;(2)数形结合法;(3)分离参数法;(4)分类讨论法.【例3】不等式(m 2-2m -3)x 2-(m -3)x -1<0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求m 的取值范围. 解:当m 2-2m -3=0时,m =-1或3. 而m =3时,-1<0符合题意,所以m =3; 当m 2-2m -3≠0时,应有⎩⎨⎧m 2-2m -3<0-m +32+4m 2-2m -3<0⇒⎩⎪⎨⎪⎧-1<m <3-15<m <3⇒-15<m <3.综上可得,m的取值范围是⎩⎪⎨⎪⎧⎭⎪⎬⎪⎫m ⎪⎪⎪-15<m ≤3. 【变式训练3】已知0,0x y >>且191x y+=,求使不等式x y m +≥恒成立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16<m考点五 线性规划问题1.高考中线性规划主要考查平面区域的表示和图解法的具体应用,命题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命题模式是以线性规划为载体,考查区域的划分、区域的面积,涉及区域的最值问题、决策问题、整点问题、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等.2.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就是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根据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优解,一般步骤如下: ①作图:画出约束条件(不等式组)所确定的平面区域; ②找初始直线:列目标函数,找初始直线l 0;③平移:将直线l 0平行移动,以确定最优解所对应的点的位置;④求值:解有关的方程组,求出最优解,再代入目标函数,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值.【例4】设关于x ,y 的不等式组⎩⎨⎧2x -y +1>0,x +m <0,y -m >0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 (x 0,y 0),满足x 0-2y 0=2,求得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43B .⎝ ⎛⎭⎪⎫-∞,13C .⎝ ⎛⎭⎪⎫-∞,-23D .⎝ ⎛⎭⎪⎫-∞,-53【解析】当m ≥0时,若平面区域存在,则平面区域内的点在第二象限,平面区域内不可能存在点P (x 0,y 0)满足x 0-2y 0=2, 因此m <0.如图所示的阴影部分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要使可行域内包含y =12x -1上的点,只需可行域边界点(-m ,m )在直线y =12x -1的下方即可,即m <-12m -1,解得m <-23. 选C【变式训练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1y xx y y ≤⎧⎪+≤⎨⎪≥-⎩,12z x y =+的最大值为m ,212y z x -=+的最小值为n ,则m n +=( ) A .2-B .2C .1D .1-【答案】C考点六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均值不等式通常用来求最值问题:一般用a +b ≥2ab (a ≥0,b ≥0)求“定积求和,和最小”问题,用ab ≤⎝⎛⎭⎪⎫a +b 22求“定和求积、积最大”问题.一定要注意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特别是利用拆项、添项、配凑、分离变量、减少变元等方法,构造定值条件的方法,及对等号能否成立的验证.若等号不能取到,则应用函数单调性来求最值,还要注意运用均值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5】已知0<x <2,求函数y =x (8-3x )的最大值.解:∵0<x <2,∴0<3x <6,∴8-3x >0,∴y =x (8-3x )=13·3x ·(8-3x )≤13·⎝ ⎛⎭⎪⎫3x +8-3x 22=163, 当且仅当3x =8-3x ,即x =43时,取等号.∴当x =43时,y =x (8-3x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63.【变式训练5】已知函数()218f x ax bx =++,()0f x >的解集为()3,2-.(1)求()f x 的解析式;(2)当1x >-时,求()211f x y x -=+的最大值.【答案】(1)()23318f x x x =--+;(2)max 3y =-.。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
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函数是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在中考数学中也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函数的基本运算和图像特征对于中考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数学函数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它将一个数集中的每个元素(称为自变量)映射到另一个数集中的唯一元素(称为因变量)。
函数通常用f(x)表示,其中f表示函数的名称,x表示自变量。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 函数的显式表示:y = f(x),其中f(x)表示函数关系,y表示因变量,x表示自变量。
2. 函数的隐式表示:F(x,y) = 0,其中F(x,y)表示函数关系,x和y 是自变量。
三、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 定义域:函数能够接受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用D(f)表示。
2. 值域:函数所有可能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通常用R(f)表示。
四、函数的分类1. 一次函数:y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k不等于零。
2. 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不等于零。
3. 幂函数:y = x^a,其中a为常数,a不等于零。
4. 指数函数:y = a^x,其中a为正常数且不等于1。
5. 对数函数:y = loga(x),其中a为正常数且不等于1。
五、函数的性质和运算1. 函数的奇偶性:函数f(x)满足f(-x) = f(x)时,称为偶函数;函数f(x)满足f(-x) = -f(x)时,称为奇函数。
2. 函数的单调性:对于函数f(x),如果在定义域上x1 < x2时有f(x1) < f(x2),则称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如果在定义域上x1 < x2时有f(x1) > f(x2),则称f(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3. 函数的图像特征:根据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可以确定函数的图像特征,如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
六、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数学建模、经济分析、物理问题等。
第二章 第1节 函数的概念
经纬教育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经纬教育
解析 (1)错误.函数y=1的定义域为R,而y=x0的定义域为{x|x≠0},其定义域不同, 故不是同一函数. (2)错误.值域C⊆B,不一定有C=B. (3)错误.f(x)= x-3+ 2-x中 x 不存在. (4)错误.若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对应法则均对应相同时,才是相等函数. 答案 (1)× (2)× (3)× (4)×
经纬教育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经纬教育
第1节 函数的概念
考试要求 1.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2.在实际情境中, 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象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理解 函数图象的作用;3.通过具体实例,了解简单的分段函数,并能简单应用.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经纬教育
角度2 分段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问题
【例 3-2】
(1)设函数 f(x)=32xx,-xb≥,1x.<1,若 f
f
56=4,则 b=(
)
7
3
1
A.1
B.8
C.4
D.2
(2)设函数 f(x)=x2+x,1x,>0x,≤0,则满足 f(x)+f x-12>1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知识衍化体验
考点聚集突破
(3)在 f(x)=2f
1 x·
x-1
中,
将 x 换成1x,则1x换成 x,得 f 1x=2f(x)· 1x-1,
f(x)=2f 由
1 x·
f 1x=2f(x)·
x-1, 解得
1x-1,
f(x)=23
北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BS)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二章小结与复习
解:(1)由题意,得
1 b c 4, 4 2b+c 5,
解得
b 2, c -3.
所以,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3;
(2)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A、B,与y轴交于点C. 在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ABC与△ABD全等? 若存在,求出D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抛物线y=x2-2x-3的对称轴为x=1,
抛物线的平移
抛物线的顶点坐 标和对称轴
二
次 函 数
应 用
的
性
最质值源自(-3,y1),(3 2
,y2)是抛物线上两点,则y1>y2.
其中正确的是
(B)
y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O x=-1
2x
针对训练
3.已知二次函数y=-x2+2bx+c,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 D )
A.b≥-1
B.b≤-1
C.b≥1
D.b≤1
六、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有一个交点, 没有交点.当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轴有交点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当 y=0时自变量x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x
轴交点
2.顶点式:y=a(x-h)2+k(a≠0)
若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方程与最大值或最小值,则设顶点式 y=a(x-h)2+k(a≠0),将已知条件代入,求出待定系数的值,最后将解析式 化为一般式.
3.交点式:y=a(x-x1)(x-x2)(a≠0)
高二数学选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梳理
高二数学选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梳理第一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数集到另一个数集的映射关系,通常表示为f(x),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函数值或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公式、图像、表格和文字描述等方式进行表示。
其中,公式表示最常见,如f(x) = 2x + 1。
3. 函数的性质函数有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性质。
例如,奇函数满足f(-x) = -f(x),偶函数满足f(-x) = f(x)。
第二节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1.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又称为线性函数,可表示为f(x) = ax + b,其中a和b 为常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斜率a表征了直线的倾斜程度。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可表示为f(x)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 ≠ 0。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抛物线,开口方向取决于a的正负。
第三节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可表示为f(x) = 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以底数为基准,增长或衰减速度取决于底数的大小。
2.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可表示为f(x) = logₐ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
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是互逆关系,即logₐaⁿ = n。
第四节三角函数1.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三角函数常用的有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和正切函数tan(x)。
它们的周期均为2π,具有周期性质。
2. 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奇偶性和单调性等性质。
例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奇函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
第五节极坐标与参数方程1. 极坐标系极坐标系使用极径和极角来表示平面上的点,其中极径表示点到原点的距离,极角表示点与极轴的角度。
2. 参数方程参数方程使用参数t表示自变量,以x和y关于t的函数形式来定义曲线上的点。
参数方程常用于描述非线性曲线。
(新)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_1_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教材梳理素材新人教A版必修11
2.1.1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 1.整数指数幂 (1)正整数指数幂正整数指数幂a m(a >0,m ∈N *)事实上是一种缩写,即 个m ma a a a .=⋅⋅⋅•.根据缩写的这种意义可以得到如下的性质:(1)a m×a n=a m+n;(2)a m÷a n=a m-n;(3)(a m )n=a mn;(4)a n b n=(ab)n;(5)(ba )n =n nb a (b ≠0).(2)负整数指数幂 ∵a n·a -n=a n-n=a 0=1,∴a -n=na 1. 这一规定把除法与乘法统一起来了,a n÷b m=m n ba =a n ·b -m.由于a 0与a -n(n ∈N *)都是由数学式子中除数a n产生的,根据0作除数无意义,所以规定a 0与a -n 的同时,必须有a n≠0即a ≠0,这样的规定才与已往有的除法运算相一致.就这样,正整数指数幂推广到了整数指数幂.要点提示 整数指数幂的底数应使等号两边都有意义.正整数指数幂的底数是a ∈R ;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底数a ∈R 且a ≠0.指数可以是任意整数. 2.根式(1)平方根:如果x 2=a ,则x 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次数2叫做根指数,x 叫做a 的平方根.当a >0时,它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记作:a ,-a ;当a=0时,0=0;当a <0时,在实数范围内没有平方根.例如:x 2=9,则x=±9=±3是9的平方根,若x 2=-4<0,则在实数范围内-4没有平方根. 或者平方根可由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与性质去理解.要点提示 平方根存在与否以及平方根的个数仅仅与被开方数有关.(2)立方根:如果x 3=a ,则x 叫做a 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它的被开方数、根指数、根分别是a 、3、x.在实数范围内,对任意a ∈R ,它都有唯一的立方根3a ,其中3a 叫做根式.(3)n 次方根:如果存在实数x ,使得x n=a (a ∈R ,n >1,n ∈N ),则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如果n 是偶数,它同平方根一样,当a >0时,它有两个n 次方根,即±n a ;当a=0时,n 0=0;当a <0时,在实数范围内无偶次方根.如果n 是奇数,它同立方根一样,对任意a ∈R ,它都有唯一的n 次方根n a .要点提示 (1)只有当n a 有意义时,才能称为根式.n 次方根是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推广.根指数是大于1的整数.(2)无论根指数是大于1的偶数还是奇数,当被开方数是0时,它的n 次方根是0. 3.方根性质(1)n 次方根的性质x=⎪⎩⎪⎨⎧=±+=kn a k n a n n 2,12,(k ∈N *,n>1,n ∈N )式子n a 叫做根式,n 叫做根指数,a 叫做被开方数. 由n 次方根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根式的运算性质. (2)根式的运算性质①nn a )(=a (n >1,n ∈N )理解这一性质的关键是紧扣n 次方根的定义,如果x n=a(n>1,且n ∈N )有意义,则无论n是奇数或偶数,x=n a 一定是它的一个n 次方根,所以n n a )(=a 恒成立.例如:44)3(=3,33)5(-=-5.记忆要诀 先开方,再乘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 当n 为奇数时,a ∈R ,由n 次方根的定义可得n n a =a 恒成立,当n 为偶数时,a ∈R ,a n≥0,nn a 表示正的n 次方根或0,所以如果a ≥0,那么n n a =a.例如443=3,40=0;如果a <0,那么n n a =|a|=-a ,如2)3(-=23=3.从而归纳得到以下根式的性质:②⎪⎩⎪⎨⎧⎩⎨⎧<-≥==.,0,,0,||,,为偶数为奇数n a a a a a n a a nn利用根式的运算性质对根式的化简的过程中,根指数n 为奇数的题目较易处理,而例题侧重于根指数n 为偶数的运算.记忆要诀 先奇次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先偶次乘方,再开方(同次),结果为被开方数的绝对值. 4.分数指数幂(1)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转化为了使同底数幂的运算变成指数的简单运算,有必要对分数指数幂规定为:n mnma a =(a ≥0,n 、m ∈N *,n ≥2),nm nm aa1=(a >0,n 、m ∈N *,n ≥2).分数指数幂是根式的另一种写法,这种写法更便于指数运算.同0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一样,负分数指数幂中,nm a ≠0,即a ≠0.指数的概念在引入了0指数、负整数指数、分数指数以后,指数的概念就实现了由整数到有理数的扩充,扩充后同底数的有理次幂的乘法、除法、开方都可以化为指数的运算,为化简根式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要点提示 (1){有理数}={分数}=Q .(2)零的正分数次幂为零,零的负分数次幂无意义.(3)对分数指数幂和根式的互化,要紧扣方根的定义. (2)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设a >0,b >0,α、β∈Q ,则 ①a α·a β=a α+β;②(a α)β=a αβ;③(ab )α=a α·b α.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同整数指数幂一样,a α是一个确定的实数. 根式n m a 化成分数指数幂nm a 的形式,若对nm约分,有时会改变a 的范围.例如:214242)2()2()2(-≠-=-.所以考虑清楚a 的范围后再化简nm . 要点提示 化简代数式的关键是把问题化归成我们熟悉的、已知其运算法则的分数指数幂的形式,利用其法则去计算;对于代数式的化简结果,可用根式或分数指数幂中的一种形式,但不能同时出现根式和分数指数幂的形式,也不能既有分母,又有负指数. 5.无理指数幂无理指数幂教材中没有给出严格的定义,可阅读教材61页,通过计算器计算,体会“有理数逼近无理数”的思想,感受一下它的逼近程度.一般地,当a >0,α为无理数时,a α也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就推广到了实数范围内,也就是说,设a >0,b >0,α、β∈R ,则(1)a α·a β=a α+β;(2)(a α)β=a αβ;(3)(ab )α=a α·b α.恒成立. 问题·思路·探究问题 为什么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并且互为相反数,而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思路:根据方根的定义,考虑偶次方与偶次方根的联系.探究:根据方根定义,若x 是a(a>0)的n 次方根(n 为偶数),则x n =a ,这时(-x )n=a ,即-x 也是a(a>0)的n 次方根.假设x 是a(a<0)的n 次方根(n 为偶数),则x n =a .因为x n≥0,a<0,所以x n=a 不成立,与方根定义矛盾. 典题·热题·新题例1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当n 为奇数时,n n x =xB.当n 为偶数时,n n x =xC.当n 为奇数时,n n x )(=xD.当n 为偶数时,n n x )(=x思路解析:由对根式性质中奇偶条件限制的理解,很容易知道选B. 答案:B深化升华 当n 是奇数时,n n n n a a =)(=a.例2 已知函数y=n m x 的定义域为R ,则下列给出的n, m 中,不能取的一对值是( ) A.n=3,m=7 B.n=2,m=4 C.n=4,m=3 D.n=3,m=4 思路解析:如果n 是奇数,对任意a ∈R ,它都有唯一的n 次方根n a ;故A 、D 项符合要求.如果n 是偶数,它同平方根一样,当a >0时,它有两个n 次方根,当a=0时,n 0=0,当a <0时,在实数范围内无偶次方根,B 项中x 4符合要求,而C 项中x 3未必为非负数,如x=-1就不行. 答案:C误区警示 当a <0时,在实数范围内a 无偶次方根,容易忽视. 例3 利用函数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 (1)0.32.1;(2)3.14-3;(3)431.3;(4)33.思路解析:对于(1),可先按底数0.3,再按 2.1,最后按□=,即可求得它的值;对于(2),先按底数3.14,再按□-键,再按3,最后按□=即可;对于(3),先按底数3.1,再按3□÷4,最后按□=即可.对于(4),这种无理指数幂,可先按底数3,其次按3,最后按□=键.有时也可按.答案:(1)0.32.1≈0.080;(2)3.14-3≈0.032;(3)431.3≈2.336;(4)33≈6.705.深化升华 熟练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幂的值的方法与步骤,感受一下现代技术的威力,逐步把自己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若保留小数点后n 位,只需看第(n+1)位能否进位即可.例4 比较55,33,2的大小.思路解析:底数不同根指数也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其大小,要化为同底数的或化为同指数的数再作比较.解:61613218)2(22===,616123139)3(33===,而8<9, ∴36161398<<,10110152132)2(22===,1012515)5(55==,而25<32.∴55<2.总之,55<2<33.拓展延伸 比较幂值的大小,如果底数与指数都不相同时,能化为同底,则先化为同底,不能化为同底,就化为同指数,这些都是通过代数变形转化的方法来实现的.转化是解题的万能钥匙.例5 已知x+x -1=3,求下列各式的值. (1)2121-+xx ;(2)2323-+xx思路解析:(1)题若平方则可出现已知形式,但开方时应注意正负的讨论;(2)题若立方则可出现(1)题形式与已知条件,需将已知条件与(1)题结论综合;或者可仿照(1)题作平方处理,进而利用立方和公式展开. ∵221212122122121)(2)()(---+•+=+x xx x x x =x+x -1+2=3+2=5,∴2121-+xx =±5.又由x+x -1=3得x>0,所以52121=+-x x .(2)解法一:3213212323)()(--+=+x x x x=])())[((22121212212121---+•-+x x x x x x=)(2121-+xx (x-1+x -1)=)13(5-=52 解法二:22323][-+x x=2232323223)(2)(--+•+x xx x=x 3+x -3+2而x 3+x -3=(x+x -1)(x 2-1+x -2)=(x+x -1)[(x+x -1)2-3]=3×(32-3)=18 ∴22323][-+xx =20.又由x+x -1=3,得x>0, ∴52202323==+-xx .误区警示 (1)题注重了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但开方时正负的取舍容易被学生忽视,应强调以引起学生注意.拓展延伸 (2)题解法一注意了(1)题结论的应用,显得颇为简捷,解法二注重的是与已知条件的联系,体现了对立方和公式、平方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而且具有一定的层次,需看透问题实质方可解决得彻底,否则可能半途而废.另外,(2)题也体现了一题多解. 深化升华 条件代数式的化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若条件复杂,结论简单,可把条件化简成结论的形式.(2)若结论复杂,条件简单,可把结论化简成条件的形式.(3)若条件结论均复杂,可同时化简它们,直到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为止.。
第二章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第7课函数的奇偶性
第7课函数的奇偶性一、要点梳理1. 函数的奇偶性(1)偶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那么函数f(x)就叫做偶函数.(2)奇函数: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那么函数f(x)就叫做奇函数.2.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1)偶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2)具有奇偶性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即定义域关于是一个函数具有奇偶性的条件.二、精讲精练1、典例分析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f(x)=(x+1)1-x1+x;(2)f(x)=⎩⎪⎨⎪⎧-x2+2x+1,x>0,x2+2x-1,x<0;求函数的解析式。
是奇函数,且已知,35)2(32)(2=++=f q x px x f2、习题精练(1)定义域为R 的四个函数y =x 3,y =2x ,y =x 2+1,y =2sin x 中,奇函数的个数 是( )A .4B .3C .2D .1 (2).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A .y =sin xB .y =x 3C .y =e xD .y =ln x 2+1 (3).已知对任意实数x ,有f (-x )=-f (x ),g (-x )=g (x ),且x >0时,f ′(x )>0,g ′(x )>0;则x <0时( )A .f ′(x )>0,g ′(x )>0B .f ′(x )>0,g ′(x )<0C .f ′(x )<0,g ′(x )>0D .f ′(x )<0,g ′(x )<0(4).已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当x >0时,f (x )=x 2+1x,则f (-1)=( ) A .-2 B .0 C .1 D .2(5) .若f (x )是R 上周期为5的奇函数,且满足f (1)=1,f (2)=2,则f (3)-f (4)=( )A .-1B .1C .-2D .2(6).若f (x )=a ·2x -a +12x -1是奇函数,则a =( ) A. 21- B. 21 C. -2 D.2 (7).=+-+-=m x m x m x f 是偶函数,则实数已知函数3)1()2()(2 ;=--=>)2(32)(,0)().8(f x f x R x f x ,则时上的奇函数,且当是定义域在已知函数 ;k k k k x f xx奇函数,则实数为常数)在定义域上为已知函数(212)().9(⋅+-= ; [])的坐标为则点(是偶函数,其定义域是已知b a a a b a bx x x f ,,2,634)().10(2-+++= .三、课时小结。
高考理科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二章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第2讲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一、知识梳理1.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减函数定义在函数y=f(x)的定义域内的一个区间A上,如果对于任意两数x1,x2∈A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称函数y=f(x)在区间A上是增加的,有时也称函数y=f(x)在区间A上是递增的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称函数y=f(x)在区间A上是减少的,有时也称函数y=f(x)在区间A上是递减的①如果y=f(x)在区间A上是增加的或是减少的,那么称A为单调区间.②如果函数y=f(x)在定义域的某个子集上是增加的或是减少的,那么就称函数y=f(x)在这个子集上具有单调性.(3)单调函数如果函数y=f(x)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加的或是减少的,我们称这个函数为增函数或减函数,统称为单调函数.2.函数的最值前提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条件(1)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1)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2)存在x ∈I ,使得f (x )=M(2)存在x ∈I ,使得f (x )=M结论 M 为最大值M 为最小值1.函数单调性的两种等价形式 设任意x 1,x 2∈[a ,b ]且x 1≠x 2,(1)f (x 1)-f (x 2)x 1-x 2>0⇔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f (x 1)-f (x 2)x 1-x 2<0⇔f (x )在[a ,b ]上是减函数.(2)(x 1-x 2)[f (x 1)-f (x 2)]>0⇔f (x )在[a ,b ]上是增函数;(x 1-x 2)[f (x 1)-f (x 2)]<0⇔f (x )在[a ,b ]上是减函数.2.五条常用结论(1)对勾函数y =x +ax (a >0)的增区间为(-∞,-a ]和[a ,+∞),减区间为[-a ,0)和(0,a ].(2)在区间D 上,两个增函数的和仍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仍是减函数. (3)函数f (g (x ))的单调性与函数y =f (u ),u =g (x )的单调性的关系是“同增异减”. (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一定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当函数在闭区间上单调时最值一定在端点处取到.(5)开区间上的“单峰”函数一定存在最大(小)值. 二、教材衍化1.函数f (x )=x 2-2x 的递增区间是________. 答案:[1,+∞)(或(1,+∞))2.若函数y =(2k +1)x +b 在R 上是减函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因为函数y =(2k +1)x +b 在R 上是减函数,所以2k +1<0,即k <-12.答案:⎝⎛⎭⎫-∞,-12 3.已知函数f (x )=2x -1,x ∈[2,6],则f (x )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__.解析:可判断函数f (x )=2x -1在[2,6]上为减函数,所以f (x )max =f (2)=2,f (x )min =f (6)=25. 答案:2 25一、思考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有f (-1)<f (3),则函数f (x )在R 上为增函数.( ) (2)函数y =f (x )在[1,+∞)上是增函数,则函数f (x )的递增区间是[1,+∞).( ) (3)函数y =1x 的递减区间是(-∞,0)∪(0,+∞).( )(4)所有的单调函数都有最值.( )(5)如果一个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某几个子区间上都是增函数,则这个函数在定义域上是增函数.( )(6)闭区间上的单调函数,其最值一定在区间端点处取到. ( ) 答案:(1)× (2)× (3)× (4)× (5)× (6)√ 二、易错纠偏常见误区|K(1)求单调区间忘记定义域导致出错; (2)对于分段函数,一般不能整体单调,只能分段单调; (3)利用单调性解不等式忘记在单调区间内求解; (4)混淆“单调区间”与“在区间上单调”两个概念. 1.函数y =log 12(x 2-4)的递减区间为________.答案:(2,+∞)2.已知函数f (x )=⎩⎪⎨⎪⎧(a -2)x ,x ≥2,⎝⎛⎭⎫12x -1,x <2是定义在R 上的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a -2<0,2(a -2)≤⎝⎛⎭⎫122-1, 解得⎩⎪⎨⎪⎧a <2,a ≤138,即a ≤138.答案:⎝⎛⎦⎤-∞,138 3.函数y =f (x )是定义在[-2,2]上的减函数,且f (a +1)<f (2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得⎩⎪⎨⎪⎧-2≤a +1≤2,-2≤2a ≤2,a +1>2a ,即⎩⎪⎨⎪⎧-3≤a ≤1,-1≤a ≤1,a <1.所以-1≤a <1. 答案:[-1,1)4.(1)若函数f (x )=x 2+2(a -1)x +2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若函数f (x )=x 2+2(a -1)x +2的递减区间为(-∞,4],则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1)a ≤-3 (2)-3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区间)(多维探究) 角度一 给出具体解析式的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f (x )=|x 2-3x +2|的递增区间是( )A.⎣⎡⎭⎫32,+∞ B .⎣⎡⎦⎤1,32和[2,+∞) C .(-∞,1]和⎣⎡⎦⎤32,2D .⎝⎛⎦⎤-∞,32和[2,+∞) (2)函数y =x 2+x -6的递增区间为________,递减区间为________.【解析】 (1)y =|x 2-3x +2|=⎩⎪⎨⎪⎧x 2-3x +2,x ≤1或x ≥2,-(x 2-3x +2),1<x <2. 如图所示,函数的递增区间是⎣⎡⎦⎤1,32和[2,+∞);递减区间是(-∞,1)和⎝⎛⎭⎫32,2.故选B.(2)令u =x 2+x -6,则y =x 2+x -6可以看作是由y =u 与u =x 2+x -6复合而成的函数. 令u =x 2+x -6≥0,得x ≤-3或x ≥2.易知u =x 2+x -6在(-∞,-3]上是减函数,在[2,+∞)上是增函数,而y =u 在[0,+∞)上是增函数,所以y =x 2+x -6的递减区间为(-∞,-3],递增区间为[2,+∞). 【答案】 (1)B (2)[2,+∞) (-∞,-3] 角度二 含参函数的单调性(一题多解)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axx -1(a ≠0)在(-1,1)上的单调性.【解】 法一:设-1<x 1<x 2<1, f (x )=a ⎝⎛⎭⎪⎫x -1+1x -1=a ⎝⎛⎭⎫1+1x -1,f (x 1)-f (x 2)=a⎝⎛⎭⎫1+1x 1-1-a ⎝⎛⎭⎫1+1x 2-1 =a (x 2-x 1)(x 1-1)(x 2-1),由于-1<x 1<x 2<1,所以x 2-x 1>0,x 1-1<0,x 2-1<0, 故当a >0时,f (x 1)-f (x 2)>0, 即f (x 1)>f (x 2),函数f (x )在(-1,1)上是减少的;当a <0时,f (x 1)-f (x 2)<0,即f (x 1)<f (x 2), 函数f (x )在(-1,1)上是增加的. 法二:f ′(x )=a (x -1)-ax (x -1)2=-a(x -1)2,所以当a >0时,f ′(x )<0,当a <0时,f ′(x )>0, 即当a >0时,f (x )在(-1,1)上为减函数, 当a <0时,f (x )在(-1,1)上为增函数.确定函数单调性的4种方法(1)定义法.利用定义判断.(2)导数法.适用于初等函数、复合函数等可以求导的函数.(3)图象法.由图象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需注意两点:一是单调区间必须是函数定义域的子集;二是图象不连续的单调区间要分开写,用“和”或“,”连接,不能用“∪”连接.(4)性质法.利用函数单调性的性质,尤其是利用复合函数“同增异减”的原则时,需先确定简单函数的单调性.[提醒]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应先求定义域,在定义域内求单调区间.1.函数y =-x 2+2|x |+3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当x ≥0时,y =-x 2+2x +3=-(x -1)2+4;当x <0时,y =-x 2-2x +3=-(x +1)2+4,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函数y =-x 2+2|x |+3的递减区间为[-1,0],[1,+∞).答案:[-1,0],[1,+∞)2.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ax 2+1x (其中1<a <3)在x ∈[1,2]上的单调性.解:设1≤x 1<x 2≤2,则 f (x 2)-f (x 1)=ax 22+1x 2-⎝⎛⎭⎫ax 21+1x 1 =(x 2-x 1)⎣⎡⎦⎤a (x 1+x 2)-1x 1x 2, 由1≤x 1<x 2≤2,得x 2-x 1>0,2<x 1+x 2<4, 1<x 1x 2<4,-1<-1x 1x 2<-14.又1<a <3,所以2<a (x 1+x 2)<12,得a (x 1+x 2)-1x 1x 2>0,从而f (x 2)-f (x 1)>0,即f (x 2)>f (x 1),故当a ∈(1,3)时,f (x )在[1,2]上是增加的.求函数的最值(师生共研)(1)函数f (x )=⎝⎛⎭⎫13x-log 2(x +2)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为________. (2)已知函数f (x )=⎩⎪⎨⎪⎧x 2,x ≤1,x +6x-6,x >1,则f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解析】 (1)由于y =⎝⎛⎭⎫13x 在R 上递减,y =log 2(x +2)在[-1,1]上递增,所以f (x )在[-1,1]上递减,故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为f (-1)=3.(2)当x ≤1时,f (x )min =0,当x >1时,f (x )min =26-6,当且仅当x =6时取到最小值,又26-6<0,所以f (x )min =26-6.【答案】 (1)3 (2)26-6求函数最值的5种常用方法及其思路1.函数f (x )=1x -1在区间[a ,b ]上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3,则a +b =________.解析:易知f (x )在[a ,b ]上为减函数, 所以⎩⎪⎨⎪⎧f (a )=1,f (b )=13,即⎩⎨⎧1a -1=1,1b -1=13,所以⎩⎪⎨⎪⎧a =2,b =4. 所以a +b =6. 答案:62.(一题多解)对于任意实数a ,b ,定义min{a ,b }=⎩⎪⎨⎪⎧a ,a ≤b ,b ,a >b .设函数f (x )=-x +3,g (x )=log 2x ,则函数h (x )=min{f (x ),g (x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析:法一: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 作出函数f (x ),g (x )的图象, 依题意,h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易知点A (2,1)为图象的最高点, 因此h (x )的最大值为h (2)=1.法二:依题意,h (x )=⎩⎪⎨⎪⎧log 2x ,0<x ≤2,-x +3,x >2.当0<x ≤2时,h (x )=log 2x 是增函数, 当x >2时,h (x )=3-x 是减函数, 所以h (x )在x =2处取得最大值h (2)=1.答案:1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多维探究) 角度一 比较大小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当x 2>x 1>1时,[f (x 2)-f (x 1)](x 2-x 1)<0恒成立,设a =f ⎝⎛⎭⎫-12,b =f (2),c =f (e),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 A .c >a >b B .c >b >a C .a >c >bD .b >a >c【解析】 因为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1对称. 所以f ⎝⎛⎭⎫-12=f ⎝⎛⎭⎫52.当x 2>x 1>1时, [f (x 2)-f (x 1)]·(x 2-x 1)<0恒成立,知f (x )在(1,+∞)上单调递减.因为1<2<52<e ,所以f (2)>f ⎝⎛⎭⎫52>f (e),所以b >a >c . 【答案】 D角度二 解函数不等式已知函数f (x )=⎩⎪⎨⎪⎧x 3,x ≤0,ln (x +1),x >0,若f (2-x 2)>f (x ),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1)∪(2,+∞)B .(-∞,-2)∪(1,+∞)C .(-1,2)D .(-2,1)【解析】 因为当x =0时,两个表达式对应的函数值都为零,所以函数f (x )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因为当x ≤0时,函数f (x )=x 3为增函数, 当x >0时,f (x )=ln(x +1)也是增函数, 所以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增函数. 因此,不等式f (2-x 2)>f (x )等价于2-x 2>x , 即x 2+x -2<0,解得-2<x <1. 【答案】 D角度三 根据函数的单调性求参数(1)(2020·南阳调研)已知函数f (x )=x -a x +a2在(1,+∞)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设函数f (x )=⎩⎪⎨⎪⎧-x 2+4x ,x ≤4,log 2x ,x >4.若函数y =f (x )在区间(a ,a +1)上是增加的,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 (1)法一:设1<x 1<x 2,所以x 1x 2>1. 因为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 所以f (x 1)-f (x 2)=x 1-a x 1+a2-⎝⎛⎭⎫x 2-a x 2+a 2 =(x 1-x 2)⎝⎛⎭⎫1+a x 1x 2<0.因为x 1-x 2<0,所以1+ax 1x 2>0,即a >-x 1x 2.因为1<x 1<x 2,x 1x 2>1,所以-x 1x 2<-1,所以a ≥-1.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 法二:由f (x )=x -a x +a 2得f ′(x )=1+ax 2,由题意得1+ax2≥0(x >1),可得a ≥-x 2,当x ∈(1,+∞)时,-x 2<-1.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2)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f (x )在(a ,a +1)上是增加的,需满足a ≥4或a +1≤2,即a ≤1或a ≥4.【答案】 (1)[-1,+∞) (2)(-∞,1]∪[4,+∞)函数单调性应用问题的3种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比较大小.比较函数值的大小,应将自变量转化到同一个单调区间内,然后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决.(2)解不等式.在求解与抽象函数有关的不等式时,往往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将“f ”符号脱掉,使其转化为具体的不等式求解.此时应特别注意函数的定义域.(3)利用单调性求参数.视参数为已知数,依据函数的图象或单调性定义,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与已知单调区间比较求参数.[提醒] ①若函数在区间[a ,b ]上单调,则该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区间上也是单调的;②分段函数的单调性,除注意各段的单调性外,还要注意衔接点的取值.1.(2020·武汉模拟)若函数f (x )=2|x -a |+3在区间[1,+∞)上不单调,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解析:选B.因为函数f (x )=2|x -a |+3=⎩⎪⎨⎪⎧2x -2a +3,x ≥a -2x +2a +3,x <a , 因为函数f (x )=2|x -a |+3在区间[1,+∞)上不单调, 所以a >1.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B.2.定义在[-2,2]上的函数f (x )满足(x 1-x 2)·[f (x 1)-f (x 2)]>0,x 1≠x 2,且f (a 2-a )>f (2a -2),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B .[0,2)C .[0,1)D .[-1,1)解析:选C.因为函数f (x )满足(x 1-x 2)[f (x 1)-f (x 2)]>0,x 1≠x 2, 所以函数f (x )在[-2,2]上是增加的,所以-2≤2a -2<a 2-a ≤2,解得0≤a <1,故选C.[基础题组练]1.下列四个函数中,在x ∈(0,+∞)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f (x )=3-x B .f (x )=x 2-3x C .f (x )=-1x +1D .f (x )=-|x |解析:选C.当x >0时,f (x )=3-x 为减函数; 当x ∈⎝⎛⎭⎫0,32时,f (x )=x 2-3x 为减函数, 当x ∈⎝⎛⎭⎫32,+∞时,f (x )=x 2-3x 为增函数; 当x ∈(0,+∞)时,f (x )=-1x +1为增函数; 当x ∈(0,+∞)时,f (x )=-|x |为减函数.2.函数y =|x |(1-x )在区间A 上是增函数,那么区间A 是( )A .(-∞,0)B .⎣⎡⎦⎤0,12C .[0,+∞)D .⎝⎛⎭⎫12,+∞ 解析:选B.y =|x |(1-x )=⎩⎪⎨⎪⎧x (1-x ),x ≥0,-x (1-x ),x <0=⎩⎪⎨⎪⎧-x 2+x ,x ≥0,x 2-x ,x <0函数y 的草图如图所示.由图易知原函数在⎣⎡⎦⎤0,12上递增.故选B. 3.若函数f (x )=x 2+a |x |+2,x ∈R 在区间[3,+∞)和[-2,-1]上均为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113,-3 B .[-6,-4] C .[-3,-22]D .[-4,-3]解析:选B.由于f (x )为R 上的偶函数,因此只需考虑函数f (x )在(0,+∞)上的单调性即可.由题意知函数f (x )在[3,+∞)上为增函数,在[1,2]上为减函数,故-a2∈[2,3],即a ∈[-6,-4].4.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区间[0,+∞)上的函数,且在该区间上递增,则满足f (2x -1)<f ⎝⎛⎭⎫13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13,23 B .⎣⎡⎭⎫13,23 C.⎝⎛⎭⎫12,23D .⎣⎡⎭⎫12,23解析:选D.因为函数f (x )是定义在区间[0,+∞)上的增函数,满足f (2x -1)<f ⎝⎛⎭⎫13. 所以0≤2x -1<13,解得12≤x <23.5.定义新运算⊕:当a ≥b 时,a ⊕b =a ;当a <b 时,a ⊕b =b 2,则函数f (x )=(1⊕x )x -(2⊕x ),x ∈[-2,2]的最大值等于( )A .-1B .1C .6D .12解析:选C.由题意知当-2≤x ≤1时,f (x )=x -2,当1<x ≤2时,f (x )=x 3-2,又f (x )=x -2,f (x )=x 3-2在相应的定义域内都为增函数,且f (1)=-1,f (2)=6,所以f (x )的最大值为6.6.函数f (x )=4-x -x +2的值域为________.解析:因为⎩⎪⎨⎪⎧4-x ≥0,x +2≥0,所以-2≤x ≤4,所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4].又y 1=4-x ,y 2=-x +2在区间[-2,4]上均为减函数, 所以f (x )=4-x -x +2在[-2,4]上为减函数, 所以f (4)≤f (x )≤f (-2). 即-6≤f (x )≤ 6. 答案:[-6,6]7.设函数f (x )=⎩⎪⎨⎪⎧1,x >0,0,x =0,-1,x <0,g (x )=x 2f (x -1),则函数g (x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g (x )=⎩⎪⎨⎪⎧x 2,x >1,0,x =1,-x 2,x <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其递减区间是[0,1).答案:[0,1)8.若f (x )=⎩⎪⎨⎪⎧(3a -1)x +4a ,x <1,-ax ,x ≥1是定义在R 上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3a -1<0,(3a -1)×1+4a ≥-a ,a >0,解得⎩⎪⎨⎪⎧a <13,a ≥18,a >0,所以a ∈⎣⎡⎭⎫18,13. 答案:⎣⎡⎭⎫18,139.已知函数f (x )=1a -1x (a >0,x >0).(1)求证:f (x )在(0,+∞)上是增函数;(2)若f (x )在⎣⎡⎦⎤12,2上的值域是⎣⎡⎦⎤12,2,求a 的值.解:(1)证明:任取x 1>x 2>0,则f (x 1)-f (x 2)=1a -1x 1-1a +1x 2=x 1-x 2x 1x 2,因为x 1>x 2>0,所以x 1-x 2>0,x 1x 2>0, 所以f (x 1)-f (x 2)>0, 即f (x 1)>f (x 2),所以f (x )在(0,+∞)上是增函数. (2)由(1)可知,f (x )在⎣⎡⎦⎤12,2上为增函数, 所以f ⎝⎛⎭⎫12=1a -2=12, f (2)=1a -12=2,解得a =25.10.已知f (x )=xx -a(x ≠a ).(1)若a =-2,试证f (x )在(-∞,-2)上是增加的;(2)若a >0且f (x )在(1,+∞)上是减少的,求a 的取值范围. 解:(1)证明:设x 1<x 2<-2, 则f (x 1)-f (x 2)=x 1x 1+2-x 2x 2+2=2(x 1-x 2)(x 1+2)(x 2+2). 因为(x 1+2)(x 2+2)>0,x 1-x 2<0, 所以f (x 1)-f (x 2)<0,即f (x 1)<f (x 2), 所以f (x )在(-∞,-2)上是增加的. (2)设1<x 1<x 2, 则f (x 1)-f (x 2)=x 1x 1-a -x 2x 2-a =a (x 2-x 1)(x 1-a )(x 2-a ). 因为a >0,x 2-x 1>0,所以要使f (x 1)-f (x 2)>0, 只需(x 1-a )(x 2-a )>0恒成立, 所以a ≤1.综上所述,0<a ≤1.[综合题组练]1.若f (x )=-x 2+4mx 与g (x )=2mx +1在区间[2,4]上都是减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0)∪(0,1]B .(-1,0)∪(0,1]C .(0,+∞)D .(0,1]解析:选D.函数f (x )=-x 2+4mx 的图象开口向下,且以直线x =2m 为对称轴,若在区间[2,4]上是减函数,则2m ≤2,解得m ≤1;g (x )=2m x +1的图象由y =2mx 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长度得到,若在区间[2,4]上是减函数,则2m >0,解得m >0.综上可得,m 的取值范围是(0,1].2.已知函数f (x )=log 2x +11-x ,若x 1∈(1,2),x 2∈(2,+∞),则( )A .f (x 1)<0,f (x 2)<0B .f (x 1)<0,f (x 2)>0C .f (x 1)>0,f (x 2)<0D .f (x 1)>0,f (x 2)>0解析:选B.因为函数f (x )=log 2x +11-x 在(1,+∞)上为增函数,且f (2)=0,所以当x 1∈(1,2)时,f (x 1)<f (2)=0;当x 2∈(2,+∞)时,f (x 2)>f (2)=0, 即f (x 1)<0,f (x 2)>0.故选B.3.设f (x )=⎩⎪⎨⎪⎧(x -a )2,x ≤0,x +1x +a ,x >0.若f (0)是f (x )的最小值,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解析:因为当x ≤0时,f (x )=(x -a )2,f (0)是f (x )的最小值,所以a ≥0.当x >0时,f (x )=x +1x +a ≥2+a ,当且仅当x =1时取“=”.要满足f (0)是f (x )的最小值,需2+a ≥f (0)=a 2,即a 2-a -2≤0,解得-1≤a ≤2,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0≤a ≤2. 答案:[0,2]4.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I 上是增函数,且函数y =f (x )x 在区间I 上是减函数,那么称函数y =f (x )是区间I 上的“缓增函数”,区间I 叫做“缓增区间”.若函数f (x )=12x 2-x+32是区间I 上的“缓增函数”,则“缓增区间”I 为________. 解析:因为函数f (x )=12x 2-x +32的对称轴为x =1,所以函数y =f (x )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又当x ≥1时,f (x )x =12x -1+32x ,令g (x )=12x -1+32x (x ≥1),则g ′(x )=12-32x 2=x 2-32x 2, 由g ′(x )≤0得1≤x ≤3,即函数f (x )x =12x -1+32x 在区间[1, 3 ]上递减,故“缓增区间”I 为[1, 3 ].答案:[1, 3 ]5.已知函数f (x )=x 2+a |x -2|-4.(1)当a =2时,求f (x )在[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若f (x )在区间[-1,+∞)上是增加的,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当a =2时,f (x )=x 2+2|x -2|-4=⎩⎪⎨⎪⎧x 2+2x -8,x ≥2x 2-2x ,x <2=⎩⎪⎨⎪⎧(x +1)2-9,x ≥2(x -1)2-1,x <2, 当x ∈[0,2)时,-1≤f (x )<0,当x ∈[2,3]时,0≤f (x )≤7, 所以f (x )在[0,3]上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2)因为f (x )=⎩⎪⎨⎪⎧x 2+ax -2a -4,x >2x 2-ax +2a -4,x ≤2,又f (x )在区间[-1,+∞)上是增加的,所以当x >2时,f (x ) 是增加的,则-a2≤2,即a ≥-4.当-1<x ≤2时,f (x ) 是增加的,则a2≤-1.即a ≤-2,且4+2a -2a -4≥4-2a +2a -4恒成立, 故a 的取值范围为[-4,-2].6.已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满足:①f (x +y )=f (x )+f (y )+1,②当x >0时,f (x )>-1. (1)求f (0)的值,并证明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2)若f (1)=1,解关于x 的不等式f (x 2+2x )+f (1-x )>4. 解:(1)令x =y =0,得f (0)=-1.在R 上任取x 1>x 2,则x 1-x 2>0,f (x 1-x 2)>-1.又f (x 1)=f [(x 1-x 2)+x 2]=f (x 1-x 2)+f (x 2)+1>f (x 2),所以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 (2)由f (1)=1,得f (2)=3,f (3)=5.由f (x 2+2x )+f (1-x )>4得f (x 2+x +1)>f (3), 又函数f (x )在R 上是增函数,故x 2+x +1>3, 解得x <-2或x >1,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2或x >1}.。
九年级数学第二章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
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与性质【学习目标】1. 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会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解析式写成2()y a x h k =-+的形式;2.通过图象能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3.经历探索2y ax bx c =++与2()y a x h k =-+的图象及性质紧密联系的过程,能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深刻理解数学建模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与=-+≠2()(0)y a x h k a 之间的相互关系 1.顶点式化成一般式从函数解析式2()y a x h k =-+我们可以直接得到抛物线的顶点(h ,k),所以我们称2()y a x h k =-+为顶点式,将顶点式2()y a x h k =-+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就可化成一般式2y ax bx c =++.2.一般式化成顶点式2222222b b b b y ax bx c a x x c a x x c a a a a ⎡⎤⎛⎫⎛⎫⎛⎫=++=++=++-+⎢⎥ ⎪ ⎪ ⎪⎝⎭⎝⎭⎝⎭⎢⎥⎣⎦22424b ac b a x a a -⎛⎫=++⎪⎝⎭. 对照2()y a x h k =-+,可知2bh a=-,244ac b k a -=.∴ 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2bx a =-,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a ⎛⎫-- ⎪⎝⎭.要点进阶:1.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是直线2bx a =-,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a ⎛⎫-- ⎪⎝⎭,可以当作公式加以记忆和运用.2.求抛物线2y ax bx c =++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常用三种方法:配方法、公式法、代入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应根据实际灵活选择和运用.要点二、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的画法1.一般方法:列表、描点、连线;2.简易画法:五点定形法. 其步骤为:(1)先根据函数解析式,求出顶点坐标和对称轴,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顶点M ,并用虚线画出对称轴. (2)求抛物线2y ax bx c =++与坐标轴的交点,当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时,描出这两个交点A 、B 及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再找到点C 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D ,将A 、B 、C 、D 及M 这五个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结起来. 要点进阶:当抛物线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或无交点时,描出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C 及对称点D ,由C 、M 、D 三点可粗略地画出二次函数图象的草图;如果需要画出比较精确的图象,可再描出一对对称点A 、B ,然后顺次用平滑曲线连结五点,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要点三、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性质 1.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图象与性质函数二次函数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a ≠0)图象0a >0a <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对称轴直线2b x a=-直线2b x a=-顶点坐标24,24b ac b a a ⎛⎫-- ⎪⎝⎭24,24b ac b a a ⎛⎫-- ⎪⎝⎭增减性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2b x a>-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 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2bx a<-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2b x a>-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最大(小)值 抛物线有最低点,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抛物线有最高点,当2bx a=-时,y 有244ac b y a-=最小值最大值,244ac b y a-=最大值2.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图象的特征与a 、b 、c 及b 2-4ac 的符号之间的关系项目 字母字母的符号 图象的特征 a a >0 开口向上 a <0 开口向下 bab >0(a ,b 同号) 对称轴在y 轴左侧 ab <0(a ,b 异号)对称轴在y 轴右侧 cc=0图象过原点 c >0 与y 轴正半轴相交 c <0 与y 轴负半轴相交 b 2-4acb 2-4ac=0与x 轴有唯一交点 b 2-4ac >0 与x 轴有两个交点 b 2-4ac <0与x 轴没有交点要点四、求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最大(小)值的方法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那么函数在顶点处取得最大(或最小)值,即当2bx a=-时,244ac b y a-=最值.要点进阶:如果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x 1≤x ≤x 2,那么首先要看2ba-是否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x 1≤x ≤x 2内,若在此范围内,则当2bx a=-时,244ac b y a -=最值,若不在此范围内,则需要考虑函数在x 1≤x ≤x 2范围内的增减性,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当x =x 2时,222y ax bx c =++最大值;当x =x 1时,211y ax bx c =++最小值,如果在此范围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当x =x 1时,211=ax +bx +y c 最大值;当x =x 2时,222=ax +bx +y c 最小值,如果在此范围内,y 值有增有减,则需考察x =x 1,x =x 2,2b x a=-时y 值的情况.【典型例题】类型一、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与性质 例1. 抛物线2(1)y x m x m =-+-+与y 轴交于(0,3)点: (1)求出m 的值并画出这条抛物线;(2)求它与x 轴的交点和抛物线顶点的坐标; (3)x 取什么值时,抛物线在x 轴上方?(4)x 取什么值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举一反三:【变式】某同学在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象时,列出了下面的表格:x … ﹣2 ﹣1 0 1 2 … y … ﹣11 ﹣2 1 ﹣2 ﹣5 … 由于粗心,他算错了其中一个y 值,则这个错误的数值是( )A. -11B. -2C. 1D. -5 类型二、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最值例2. 分别在下列范围内求函数223y x x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0<x <2; (2)2≤x ≤3.类型三、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性质的综合应用例3.对于二次函数y=﹣x 2+2x .有下列四个结论:①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1;②设y 1=﹣x 12+2x 1,y 2=﹣x 22+2x 2,则当x 2>x 1时,有y 2>y 1;③它的图象与x 轴的两个交点是(0,0)和 (2,0);④当0<x <2时,y >0.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 A.1 B. 2 C. 3 D. 4例4. 一条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 (2,0)和B (6,0),最高点C 的纵坐标是1.(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并用描点法画出抛物线;x y(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轴的交点为D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E ,请你在抛物线上另找一点P(除点A 、B 、C 、E 外),先求点C 、A 、E 、P 分别到点D 的距离,再求这些点分别到直线2y =的距离;(3)观察(2)的计算结果,你发现这条抛物线上的点具有何种规律?请用文字写出这个规律.举一反三:【变式】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其中a >0,b >0,c <0),关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有如下说法:①图象的开口一定向上;②图象的顶点一定在第四象限;③图象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y 轴的右侧.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已知抛物线y=ax 2+bx+c (a >0)过(﹣2,0),(2,3)两点,那么抛物线的对称轴( ).A .只能是x=﹣1B .可能是y 轴C .在y 轴右侧且在直线x=2的左侧D .在y 轴左侧且在直线x=﹣2的右侧2.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过点(2,0)A -,(0,0)O ,1(3,)B y -,2(3,)C y 四点,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y y >B .12y y =C .12y y <D .不能确定3.小强从如图所示的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象中,观察得出了下面五条信息:①0a <;②1c >;③0b >;④0a b c ++>;⑤0a b c -+>.你认为其中信息正确的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其函数y 与自变量x 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 …… 0 1 2 3 4 …… y……4114……点A(x 1,y 1),B(x 2,y 2)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1<x 1<2,3<x 2<4时,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y 1≤y 25.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抛物线有相同的对称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m =n ,k >h B .m =n ,k <h C .m >n ,k =h D .m <n ,k =h第5题 第6题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0≤x ≤3)如图所示,关于该函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值0,有最大值3 B .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0 C .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3 D .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二、填空题7.把抛物线2y ax bx c =++的图象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图象的解析式是235y x x =-+,则a+b+c =________.8.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根据图形判断①c >0; ②a+b+c <0;③2a-b <0;④284b a ac +>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抛物线y=x 2﹣2x+2上运动.过点A 作AC ⊥x 轴于点C ,以AC 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 ,连结BD ,则对角线BD 的最小值为 .10.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且线段AB 的长为1,△ABC 的面积为1,则b 的值是_____.11.抛物线y=x 2+kx-2k 通过一个定点,这个定点的坐标是_ ____.12.已知抛物线y=x 2+x+b 2经过点,则y 1的值是___ __.三、解答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0,2)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直线y=x ﹣1交于点A ,点A 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B ,抛物线C 1:y=x 2+bx+c 经过点A ,B . (1)求点A ,B 的坐标;(2)求抛物线C 1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3)若抛物线C 2:y=ax 2(a ≠0)与线段AB 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 的取值范围.14.如图,已知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点M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运动,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Q.(1)求点B和点C的坐标;(2)设当点M运动了x(秒)时,四边形OBPC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取值范围.(3)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DBQ成为以B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如图,抛物线经过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此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为.(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使的点的坐标.。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材梳理素材新人教A版必修1(new)
2。
2。
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疱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对数函数一般地,函数y=log a x (a>0,a ≠1)叫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因为对数函数是由指数函数变化而来的,对数函数的自变量x 恰好是指数函数的函数值y ,所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0,+∞),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互换的。
只有形如y=log a x (a>0,a ≠1,x>0)的函数才叫对数函数。
像y=log a (x+1),y=2log a x ,y=log a x+3等函数,它们是由对数函数变化而得到的,都不是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同指数函数一样都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来自于实践.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下面先画指数函数y=log 2x 及y=log 1/2x 图象列出x ,y 的对应值表,用描点法画出图象:描点即可完成y=log 2x,y=x 21log 的图象,如下图.0 1 2 4 8 x—1—2 y=log 1/2x-3s由表及图可以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函数y=log 2x 的图象得到函数y=log 0。
5x 的图象.利用换底公式可以得到:y=log 0。
5x=-log 2x ,点(x,y)与点(x,-y )关于x 轴对称,所以y=log 2x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x ,y )关于x 轴对称点(x ,-y )在y=log 0。
5x 的图象上,反之亦然.根据这种对称性就可以利用函数y=log 2x 的图象画出函数y=log 0.5x 的图象.方法点拨 注意此处空半格①作对数函数图象,其关键是作出三个特殊点(a 1,-1),(1,0),(a ,1).一般情况下,作对数函数图象有这三点就足够了.不妨叫做“三点作图法。
"②函数y=log a x 与y=x a 1log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2)对数函数y=log a x 在底数a >1及0<a <1这两种情况下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所示: a >1 0<a <1图 象定义域(0,+∞) 值 域R 性 质 (1)过点(1,0),即x=1时,y=0要点提示(1)对数函数的图象恒在y轴右方.(2)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取决于它的底数。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章节复习与小结课件(人教版)
方法二:令g(x)=x2-2ax+2-a,
由已知,得x2-2ax+2-a≥0在[-1,+∞)上恒成立,
0,
即Δ=4a2-4(2-a)≤0或 a 1解, 得-3≤a≤1.
g 1 0.
即所求a的取值范围为[-3,1].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名师指津】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
基本不等式通常用来求最值问题:一般用a+b≥ 2 ab (a>0, b>0)解“定积求和,和最小”问题,用ab≤ (a b)2 解
f
2 0, 2 0
解得 1 7 x 1 3 .
2
2
即x的取值范围是( 1 7 ,1) . 3
2
2
课堂小结
y
y
x1 O x2 x
O x1 =x2 x
y Ox
方程ax2 + bx + c = 0 有两个不等
(a > 0)的根
实根 x1 < x2
有两个相等实根
x1 = x2
无实根
ax2 + bx + c > 0 (a > 0)的解集
ax2 + bx + c < 0 (a > 0)的解集
x x < x1或x > x2
性质6同向同正可乘性:
a c
b dLeabharlann 00⇒_a_c_>__b_.d
性质7可乘方性:a>b>0⇒_a_n_>__bn(n∈N,n≥1).
性质8可开方性:a>b>0⇒ n a n b (n∈N,n≥2).
知识梳理
Δ= b2 - 4ac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初中的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梳理
初中的函数与方程知识点梳理函数与方程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知识点,它们是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初中阶段,学生首次接触和学习函数与方程,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的函数与方程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函数的概念与性质1. 什么是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唯一元素上。
通俗地说,函数就像是一台操作机器,它接收一个输入值,经过特定的规则处理后,给出一个输出值。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表达。
常见的表示方法包括函数关系表、函数关系式和函数图像三种方式。
3. 函数的性质函数具有很多重要的性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性质。
二、函数的求值和应用1. 函数的求值求一个函数在某个给定值处的具体数值,就是求函数的值。
我们可以利用函数关系式或函数图像来求函数在特定值处的函数值。
2. 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用函数关系式表示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利用函数图像解决几何问题、通过函数关系表模拟人口增长等。
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实例来加深对函数应用的理解。
三、方程的基本概念与解法1. 什么是方程?方程是等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含一个或多个未知数,通过求解这些未知数的取值,使等式成立。
2. 方程的解方程的解是使得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
我们可以通过代入法、消元法、等式变形等方法来求解方程。
3. 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方程类型,可以表示为ax+b=0的形式。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变形和运算来解决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方程的基本技巧。
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求速度、重量、长度等。
学生需要通过具体问题的转化和解决来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和应用水平。
四、方程的分类与解法1.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b、c是已知系数,且a≠0。
初二上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
初二上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梳理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函数中用x 表示。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往往用c来表示。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5、函数的图像
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6、函数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2)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3)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
系。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函数及其表示1.函数的基本概念 (1)函数的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f (x ),x ∈A . (2)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在函数y =f (x ),x ∈A 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 (x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显然,值域是集合B 的子集.(3)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4)函数的表示法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解析法、图象法和列表法. 2.映射的概念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3.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求函数解析式常用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换元法、配凑法、消去法. 4.常见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1)分式函数中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根式函数被开方式大于或等于0. (3)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 .(4)y =a x (a >0且a ≠1),y =sin x ,y =cos x ,定义域均为R .(5)y =tan x 的定义域为⎩⎨⎧⎭⎬⎫x |x ∈R 且x ≠k π+π2,k ∈Z .(6)函数f (x )=x α的定义域为{x |x ∈R 且x ≠0}.§2.2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1.函数的单调性:(1)单调函数的定义增函数减函数定义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图象描述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上升的自左向右看图象是下降的(2)单调区间的定义:如果函数y=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区间D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2.函数的最值前提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满足条件(1)对于任意x∈I,都有f(x)≤M;(2)存在x0∈I,使得f(x0)=M.(3)对于任意x∈I,都有f(x)≥M;(4)存在x0∈I,使得f(x0)=M.结论M为最大值M为最小值§2.3函数的奇偶性与周期性1.函数的奇偶性偶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是偶函数,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如果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函数f(x)是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2.周期性(1)周期函数:对于函数y=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任何值时,都有f(x+T)=f(x),那么就称函数y=f(x)为周期函数,称T为这个函数的周期.(2)最小正周期: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2.4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1.二次函数(1)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①一般式:f (x )=ax 2+bx +c (a ≠0). ②顶点式:f (x )=a (x -m )2+n (a ≠0). ③零点式:f (x )=a (x -x 1)(x -x 2)(a ≠0). (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析式 f (x )=ax 2+bx +c (a >0) f (x )=ax 2+bx +c (a <0)图象定义域 (-∞,+∞)(-∞,+∞)值域⎣⎡⎭⎫4ac -b 24a ,+∞ ⎝⎛⎦⎤-∞,4ac -b 24a单调性在x ∈⎝⎛⎦⎤-∞,-b2a 上单调递减;在x ∈⎣⎡⎭⎫-b2a ,+∞上单调递增在x ∈⎣⎡⎭⎫-b2a ,+∞上单调递减在x ∈⎝⎛⎦⎤-∞,-b2a 上单调递增对称性函数的图象关于x =-b2a对称2.幂函数(1)定义:形如y =x α(α∈R )的函数称为幂函数,x 是自变量,α是常数. (2)幂函数的图象比较(3)幂函数的性质比较特征函数 性质y =x y =x 2y =x 3y =x 12y =x -1定义域RRR[0,+∞){x |x ∈R 且x ≠0} 值域 R [0,+∞) R [0,+∞) {y |y ∈R 且y ≠0}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非奇非偶函数奇函数 单调性 增 x ∈[0,+∞)时,增;x ∈(-∞,0]时,减增增x ∈(0,+∞)时,减;x ∈(-∞,0)时,减1.分数指数幂(1)规定:正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mn =na m (a >0,m ,n ∈N *,且n >1);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a -mn =1n a m(a >0,m ,n ∈N *,且n >1);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a r a s =a r +s ,(a r )s =a rs ,(ab )r =a r b r ,其中a >0,b >0,r ,s ∈Q .2.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对数的概念如果a x =N (a >0且a ≠1),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x =log a N ,其中__a __叫做对数的底数,__N __叫做真数. 2.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①log a (MN )=log a M +log a N ;②log a MN=log a M -log a N ;③log a M n =n log a M (n ∈R );④n a M m log =nm log a M .(2)对数的性质①a log a N =__N __;②log a a N =__N __(a >0且a ≠1). (3)对数的重要公式①换底公式:log b N =log a Nlog a b(a ,b 均大于零且不等于1);②log a b =1log b a ,推广log a b ·log b c ·log c d =log a d .3.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4.反函数指数函数y =a x 与对数函数y =log a x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__y =x __对称.1.描点法作图方法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化简函数的解析式;(3)讨论函数的性质即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最值(甚至变化趋势);(4)描点连线,画出函数的图象. 2.图象变换 (1)平移变换(2)对称变换①y =f (x )――→关于x 轴对称y =-f (x ); ②y =f (x )――→关于y 轴对称y =f (-x ); ③y =f (x )――→关于原点对称y =-f (-x );④y =a x (a >0且a ≠1)――→关于y =x 对称y =log a x (a >0且a ≠1). ⑤y =f (x )――→保留x 轴上方图象将x 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y =|f (x )|. ⑥y =f (x )――→保留y 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y 轴对称的图象y =f (|x |). (3)伸缩变换②y =f (x )――→a >1,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0<a <1,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 y =af (x ).1.函数的零点(1)函数零点的定义对于函数y=f(x) (x∈D),把使f(x)=0的实数x叫做函数y=f(x) (x∈D)的零点.(2)几个等价关系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判定(零点存在性定理)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f(a)·f(b)<0,那么,函数y=f(x)在区间(a,b)内有零点,即存在c∈(a,b),使得f(c)=0,这个__c__也就是方程f(x)=0的根.2.二次函数y=ax2+bx+c (a>0)的图象与零点的关系3.二分法(1)定义: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不断且f(a)·f(b)<0的函数y=f(x),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2)给定精确度ε,用二分法求函数f(x)零点近似值的步骤如下:①确定区间[a,b],验证f(a)·f(b)<0,给定精确度ε;②求区间(a,b)的中点c;③计算f(c);(ⅰ)若f(c)=0,则c就是函数的零点;(ⅱ)若f(a)·f(c)<0,则令b=c(此时零点x0∈(a,c));(ⅲ)若f(c)·f(b)<0,则令a=c(此时零点x0∈(c,b)).④判断是否达到精确度ε:即若|a-b|<ε,则得到零点近似值a(或b);否则重复②③④.1.几类函数模型及其增长差异(1)几类函数模型函数模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模型f(x)=ax+b (a、b为常数,a≠0)反比例函数模型f(x)=kx+b (k,b为常数且k≠0)二次函数模型f(x)=ax2+bx+c(a,b,c为常数,a≠0)指数函数模型f(x)=ba x+c(a,b,c为常数,b≠0,a>0且a≠1) 对数函数模型f(x)=b log a x+c(a,b,c为常数,b≠0,a>0且a≠1)幂函数模型f(x)=ax n+b (a,b为常数,a≠0)(2)三种函数模型的性质函数性质y=a x(a>1) y=log a x(a>1) y=x n(n>0) 在(0,+∞)上的增减性单调递增单调递增单调递增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慢相对平稳图象的变化随x的增大逐渐表现为与y轴平行随x的增大逐渐表现为与x轴平行随n值变化而各有不同值的比较存在一个x0,当x>x0时,有log a x<x n<a x2.解函数应用问题的步骤(四步八字)(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数学模型;(2)建模: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解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4)还原:将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的意义.以上过程用框图表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