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水、碱的反应(一稿)

合集下载

碱伤害事故案例

碱伤害事故案例

碱灼伤事故案例一[案情介绍] 1981年10月18日,“华春”轮驶进某港,在所载的货物中有一批烧碱。

包装方式为钢制圆桶型密封容器,外用塑料薄膜,木制托盘简易成组包装。

卸货时港区采用的钢丝绳吊具没有支架,起吊时钢丝绳收紧后使包装件受勒,导致塑料薄膜破损,并且因包装件受力后钢桶受挤压,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进入仓库使用叉车归桩、堆码时,包装破损的货物没有及时妥善处理。

桶内储存的片状及珠状的烧碱直接暴露在空气中。

在该批货物卸货及储存的十余天内,先后造成了40余人的皮肤、眼睛灼伤。

经采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破损的烧碱桶后,事故才得以有效控制。

[事故原因分析] 烧碱,正式名称为氢氧化钠,属第八类•腐蚀品,联合国编号1823。

在“三酸两碱”中,氢氧化钠排行第四,为强碱性腐蚀品。

氢氧化钠的工业用途相当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钠盐、制皂、造纸、纺织、粘胶纤维、橡胶制品的再生、金属清洗、电解提炼锌、镀锡、氧化物涂料、漂白等。

投入运输的数量相当大。

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吸湿性,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即能大量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

固体状的氢氧化钠吸收水份后形成糊状物,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能使可燃物着火。

受潮后的氢氧化钠或其浓溶液对铝、锌、锡等金属有腐蚀性,反应时放出氢气,与各种酸类反应剧烈,与铵盐类物品也能发生化学反应。

不仅如此,氢氧化钠还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硅酸钠,从而使玻璃腐蚀。

因此,对于使用玻璃或陶瓷器皿为包装容器储存氢氧化钠溶液(俗称液碱)的,要特别注意,尽管这种反应相当缓慢,但仍然会因腐蚀而使包装易于破损。

氢氧化钠的浓溶液能使不溶于水的活体组织成为能溶于水的酸脂钠和醇,因而丝、毛织物的活体组织会受到强烈的腐蚀。

人体皮肤接触后就会被严重灼伤。

凡是与水能迅速反应的腐蚀品会生成烟雾状物质,对人体的眼睛、咽喉及肺部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而且有毒。

人体组织沾染上氢氧化钠的浓溶液后,就会因其强烈的吸附力而无法及时清除,这期间还会通过皮肤等组织吸收,造成全身中毒,因此化学灼伤较难痊愈。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

钠的优秀说课稿范文(精选4篇)钠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钠》是高一化学第二章《碱金属》的第一节,碱金属是高中系统学习的唯一的金属元素族,是学习元素周期表知识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典型的代表元素钠的学习,初步学会元素族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结构、性质、存在、用途之间的联系。

钠---本节知识教材包括三部份内容: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钠的存在用途。

二、说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2、难点对钠的性质实验的观察、分析、探究性学习三、说教学目标: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2、了解钠的保存、用途3、初步从钠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说教法:本节课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本节教材为边讲边做实验模式,重视实验给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在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如何根据现象分析钠的相关的性质。

本节知识,课本讲解顺序是先讲解物理性质,后讲解化学性质。

由于这节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为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我将知识作了一些处理,先讲解化学性质,在学生探究了钠的化学性质,并分析现象本质原因后,再讲解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学生根据知识原理自己推理得出的,而不是教材生硬的灌输的。

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好些。

五、说学生的学法:本节知识,学生要重视实验分析,注重分析各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的学习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通过练习书写钠、钾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引导学生察看课本中的锂、钠、钾、铷、铯等原子结构简图,通过对原子结构的分析,电子的得失关系,得出碱金属元素名称的由来。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纵观高一化学教材有关章节内容。

如:〈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等内容。

引导学生了解课本元素族知识的'编排方法,每一族元素相关知识都是以某一元素为代表,然后按一定的原理递变,推理得出其它元素性质。

2021年《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

2021年《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

2021年《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通用3篇)《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是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应用,它侧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应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本课题的学习还能为后面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按照《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年龄、心理特征,我确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②、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顺序,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归纳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3、教学重难点我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以及今后教学的影响来判断教学重、难点,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顺序,由于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记忆,而且在运用时需要一定的条件,又紧密结合学生对金属的日常认识、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难点为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法分析教学方法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这一原理,我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以实验探索为主线,结合使用启发法、归纳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以实验探索为主线能让学生在做实验的同时,还能边观察、边记录、边分析、边总结。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

《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实习报告、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常见的酸和碱》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说课稿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说课稿

钠及其化合物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高中化学课程中关于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部分,具体聚焦于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反应。

在化学教学体系中,钠作为典型的碱金属,其化学性质活泼,能生动地展示金属元素的一般特性,因此在整个化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作用与地位“钠及其化合物”这节课不仅是学习碱金属的基础,同时也是理解和掌握化学键、离子化合物等概念的关键。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建立从个别到一般的学习方法,培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以及它们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讲解。

具体包括钠的硬度和密度、钠与水的反应、钠的氧化物的性质、过氧化钠的制备和用途等。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后,学生应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钠的基本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书写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用途。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和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关系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钠的化学性质,钠的重要化合物,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过氧化钠的制备和应用。

四、说教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旨在突出教学亮点和提升学习效果。

1. 启发法:- 我将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介绍钠的化学性质之前,我会提出问题:“为什么钠能够与水发生如此剧烈的反应?”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2. 问答法:- 在课堂上,我将采用问答法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及时纠正错误概念。

我会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回答问题来巩固知识点。

必修1 第一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1)

必修1 第一章 第二节 离子反应(1)

核心知识点一:注意:(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

金属属于单质,故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能导电,但因其为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但其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如BaSO4难溶于水,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属于电解质。

核心知识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强酸(H2SO4、HNO3、HCl、HBr、HI)、强碱(KOH、NaOH、Ba(OH)2、Ca(OH)2)和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在水中不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如纯水,弱酸(HF、HClO、CH3COOH、H2SO3、H2CO3、H2SiO4,H3PO4)、弱碱(NH3·H2O、Fe(OH)3、Mg(OH)2等)、个别盐(醋酸铅)三、电离1. 溶液的导电性溶液导电是有条件的: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阴阳离子;而电解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一般可产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强碱和盐等离子化合物在固态时,固体内虽然存在阴、阳离子,但是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能导电;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故能导电。

酸在固态或液态(熔融状态)时只有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也不导电,如液态HCl、H2SO4等不能导电;但是在水溶液里受水分子的作用,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而能够导电。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影响因素:①溶液中离子浓度②离子所带电荷多少。

即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溶液导电能力越强。

所以,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该溶液是强电解质溶液还是弱电解质溶液无关,即盐酸溶液的导电性不一定比醋酸溶液强。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两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两篇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感谢县教育局和教研室给了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本课题,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展示):《金属的化学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第9页至13页,课题2的内容,具体内容主要有,常见金属的三点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

本课题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

它侧重于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同时本节内容的学习,也为酸碱盐的知识奠定基础,而且,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2、教学目标(展示)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展示):①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②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③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展示):①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②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展示):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②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教材介绍了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这三点化学性质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今后学习酸碱盐的知识做了铺垫;而且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所以,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展示)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

第二章主要讲述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浩瀚的大海美丽而富饶。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和氯既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和典型的非金属元素。

钠、氯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具有怎样的性质?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研究呢?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系统研究钠及其化合物、氯及其化合物,可以定性认识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

通过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建立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从定量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通过第二章学习,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本章共有三节,本课是第二节,主要讲述氯及其化合物,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

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2.5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此标准可以看出,本课学习主题属于“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这一部分。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内容。

“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

从教材节安排层面来看,学生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完成了“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

相比钠及其化。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2025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种类、名称(或俗名)及化学式完全相符的是物质种类名称(或俗名)化学式A 单质水晶SiB 强电解质过氧化钠Na2O2C 碱性氧化物磁铁矿Fe2O3D 非电解质液氯Cl2A.A B.B C.C D.D2、已知:还原性强弱:I->Fe2+。

往100 mL碘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3.36 L(标准状况)氯气,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有一半的Fe2+被氧化成Fe3+。

则原碘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1.2 mol·L-1B.1.5 mol·L-1C.1.0 mol·L-1D.1.1 mol·L-13、氰(CN)2、硫氰(SCN)2等称为拟卤素,它们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它们的阴离子也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

例如:2Fe+3(SCN)2==2Fe(SCN)3、Ag++CN-== AgCN↓(白)。

拟卤素形成的无氧酸和含氧酸一般比氢卤酸和次卤酸弱,阴离子的还原性一般比Br-强。

下列反应中,不正确的是()A.2CN-+Cl2= 2Cl-+(CN)2B.(CN)2+2OH-=CN-+CNO-+H2OC.(SCN)2+H2O = 2H++SCN-+SCNO-D.MnO2+4HSCN(浓)(SCN)2↑+Mn(SCN)2+2H2O4、3.84 g 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120 mL的盐酸,刚好完全反应。

生成0.03 mol H2,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 检验,溶液不显色。

则原混合物中Fe和Fe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 B.1:4 C.2:1 D.4:15、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A B.B C.C D.D6、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A.Fe2+、Fe3+B.Fe2+、Cu2+C.Fe3+、Cu2+D.Cu+、Cu2+7、关于H2→H2O,CO→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合反应实现的是()A.Fe→Fe3O4B.Fe→FeCl3C.FeCl2→Fe(OH)2D.FeCl3→F eCl29、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乙醇B.铜C.熔融氯化钾D.氨水10、在氮的氧化物中,氮氧质量比为7∶12,则氮的化合价为A.+2 B.+3 C.+4 D.+511、下列检验Cl-的方法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有Cl-B.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C.向某溶液中先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溶液中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用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1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的是()A.氢气B.单质硅C.白磷D.空气13、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2024届青海省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青海省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青海省重点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p、q、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m、n分别是元素Y、Z的单质,n通常为深红棕色液体,0.01 mol/L r溶液的pH为2,p被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称为“氢的重碳化合物”,s通常是难溶于水、比水重的油状液体。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q的溶液显酸性B.W的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C.p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2、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应选用的试剂的是:()A.稀盐酸B.稀硝酸C.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3、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

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等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4、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 )A.乙酸甲酯B.对苯二酚C.2-甲基丙烷D.邻苯二甲酸5、金属晶体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晶体结构加以解释的是A.易导电B.易导热C.有延展性 D.易锈蚀6、某温度下,向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lgc(Cu2+)与Na2S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已知:lg2=0.3,K sp(ZnS)=3×10−25 mol2/L2。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PPT课件

《氯气的性质》说课稿PPT课件
氯气的医学应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氯气在医学上的 应用将更加广泛,如用于杀菌消毒 等。
THANKS
溶解性及其他物理特性
总结词
氯气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详细描述
氯气的溶解性较弱,不易溶于水,但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可以部分溶解。此外,氯气是 一种密度较大的气体,比空气重,因此容易在低洼处聚集。此外,氯气还具有较高的热 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些物理特性使得氯气在工业和实验
氯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氯气用于游泳池消毒
游泳池水中的氯气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保证游泳者的健康。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自来水通过加氯消毒,杀死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饮用水的卫 生安全。
氯气用于家居清洁
一些家居清洁产品中含有氯气,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氯气的安全使用案例分析
某化工厂因氯气泄漏导致人员中毒事故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氯气泄漏,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事故原因是设备老化、管理不 善。
某游泳池因氯气泄漏导致游客呼吸困难事故
某游泳池在消毒过程中发生氯气泄漏,导致多名游客出现呼吸困难症状,事故原因是操作 不当、设备故障。
某自来水厂因氯气投加量过多导致异味问题
某自来水厂在消毒过程中因氯气投加量过多,导致水质异味问题,事故原因是技术失误、 操作不当。
02
可以进一步了解工业上如何制备氯气,以及实验室中如何制备
氯气。
氯气的毒性
03
可以进一步了解氯气的毒性,以及如何避免氯气中毒。
氯气未来可能的应用领域预测
氯气的替代品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正在 寻找氯气的替代品,如二氧化氯
等。
氯气的工业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氯气在工业上的 应用将更加广泛,如用于制造高分 子材料等。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酸碱中和反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中和反应》。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重要性质,是贯穿酸、碱、盐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纽带,既建立了酸和碱之间的联系,又为盐与复分解反应奠定了基础。

同时还为高中学习中和滴定做准备,尤其重要的是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因此,在课程标准中,中和反应体现在两个一级主题里,既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又是《物质的化学变化》中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反应。

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教材没有简单的将它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综合起来专门编成一个课题来说明。

本节课安排在常见的酸和碱之后,学生们在有了酸、碱性质的基础之上再来学习本节课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同时为下一章盐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这种安排有助于学生对新旧知识的重新构建。

二、说学情【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的学习,知道了酸和碱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认识了酸碱的一些化学性质;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对于小组合作学习也有了一些经验,为本节课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化学变化一般都伴随有明显的现象,他们习惯于根据现象判断反应的发生,许多酸碱溶液混合后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因此学生对中和反应能否发生会抱有疑惑,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难点,也正是探究活动的切入点。

(二)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同时依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领会中和反应、盐的概念。

2、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的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利用指示剂判断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2、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氯及其化合物》 说课稿

《氯及其化合物》 说课稿

《氯及其化合物》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氯及其化合物》。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氯是一种典型的非金属元素,通过对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后续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奠定基础。

同时,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氯化物用于工业生产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氯气的性质、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氯离子的检验以及氯气的制备等内容。

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氯气的强氧化性、氯水的复杂性以及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二、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氧气、氢气等常见气体的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高中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学习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二)学习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高中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学习态度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知识理解不深入、记忆不牢固等问题,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掌握氯水的成分和性质,理解氯水的漂白原理。

3、学会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

2024届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届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届杭州高级中学高三最后一卷化学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LN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 AB.1mol20Ne和22Ne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10N AC.8.4gNaHCO3和MgCO3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 AD.已知某温度下硼酸(H3BO3)饱和溶液的pH=4.6,则溶液中H+的数目为1×10-4.6N A2、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溶液仍分层,且上层溶液颜色仍为橙色B.实验Ⅱ:铁片最终完全溶解,且高锰酸钾溶液变无色C.实验Ⅲ:微热稀硝酸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当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让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现象3、化学家认为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如下示意图表示,其中过程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催化剂改变了该反应的反应热B.过程③为放热过程C.过程②是氢气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D.过程④为吸热反应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粗盐制精盐除采用过滤泥沙外,还必须除去Ca2+、Mg2+、SO42-等杂质B.工业生产中常选用石灰乳作为Mg2+的沉淀剂,并对沉淀进行洗涤C.第②步的反应是将MgCl2•6H2O 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去结晶水得无水MgCl2D.第③步到第⑤步空气吹出法提取海水中溴通常使用SO2作还原剂5、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

钠说课稿(必备7篇)钠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

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

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结论。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

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

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

(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

苏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苏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苏州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的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a)、(b)、(c)所涉及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C.实验(c)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铁质搅拌棒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热,则测定中和热的数值偏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的沸点高于CO2,其原因是SiO2的摩尔质量较大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共价化合物C.HClO易分解是因为HClO分子间作用力弱D.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含有阴离子4、下表是三种难溶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25℃):化学式FeS CuS MnS溶度积 6.3×10-18 1.3×10-36 2.5×10-1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25℃时,CuS的溶解度大于MnS的溶解度B.25℃时,饱和CuS溶液中,Cu2+的浓度为1.3×10-36mol·L-1C.因为H2SO4是强酸,所以反应CuSO4+H2S=CuS↓+H2SO4不能发生D.除去某溶液中的Cu2+,可以选用FeS作沉淀剂5、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2C(s) + 2O2 (g) = 2CO2(g) △H = a kJ/mol、2C(s) + O2(g) = 2CO(g) △H = b kJ/mol,则a > bB.甲烷的燃烧热为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 + 2O2(g) = CO2(g) + 2H2O(g) △H = - 890 kJ/molC.已知P(s,白磷) = P(s,红磷) △H < 0,则白磷比红磷稳定D.已知HCl(aq) + NaOH(aq) = Na Cl(aq) + H2O(l) △H = - 57.3 kJ/mol,则含40.0 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 kJ 的热量6、X、Y、Z和W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在周期表中,Z与Y、W均相邻;Y、Z和W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化合物均由X、Y、Z和W四种元素组成且它们的水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SO =SO2↑+H2O为:H++3B.上述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熔沸点最高C.Y和W分别形成的含氧酸均为强酸,是离子化合物D.Y、Z和W三种元素可能位于同一周期7、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活泼金属跟酸反应B.制造水煤气C.酸碱中和反应D.镁条燃烧8、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aq)+OH-(aq)===H2O(l)ΔH1=-57.3 mol·L-1;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ΔH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ΔH1>ΔH2C.ΔH2=-57.3 kJ·mol-1D.|ΔH1|>|ΔH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电离平衡常数(25℃)K i=1.76×10﹣5K i=2.95×10﹣8K i1=4.30×10﹣7K i2=5.60×10﹣11A.pH相同的①CH3COONa 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中c(Na+):③<②<①B.一定浓度的NaHS溶液中:c(Na+)+ c(H+) = c(OH-) +c(HS-)+2c(S2-)C.pH=a的氨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 其pH=b, 则b>a-1D.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 pH=2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3,则甲乙两个烧杯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10c(OH-)甲≤c(OH-)乙10、下列物质不属于...石油化工产品的是A.煤焦油B.乙烯C.汽油D.柴油11、从1 L 2 mol/L的H2SO4溶液中取出0.5 L,有关这0.5 L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浓度变为1.0 mol/L B.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C.含溶质H2SO4 196 g D.SO24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2、室温下,有两种溶液:①0.01mol•L-1NH3•H2O溶液、②0.01mol•L-1NH4Cl溶液,下列操作可以使两种溶液中c(NH4+)都增大的是()A.通入少量HCl气体B.加入少量NaOH固体C.加入少量H2OD.适当升高温度13、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以I-形式存在)。

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 )A .2Mg +B .3A1+C .2Cu +D .]4[Al(OH)-2、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经常采用分类的思想方法。

下列有关“Na 2CO 3”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合物B .盐C .钠盐D .碱3、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 )①配制100g 10%的CuSO 4溶液,称取10g CuSO 4晶体溶于90g 水中②称量NaOH 固体时动作太慢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0.2g④配制完成后装入的试剂瓶中有水A .只有①B .只有②C .只有②③④D .①②③④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为:NH 4NO 3- HNO 3+N 2+H 2O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A .5∶3B .5∶4C .1∶1D .3∶55、实验室需配制480mL 10.1mol L -⋅23Na CO 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应用托盘天平称取232Na CO 10H O ⋅晶体14.3gB .配制操作必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 容量瓶C .采用加热来加快232Na CO 10H O ⋅晶体的溶解,需趁热迅速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D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液面低于刻度线,不需要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6、1 mol·L -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A .1 L 水中含有1 mol 硫酸B .1 L 溶液中含有1 mol 氢离子C .将98 g 硫酸溶于1 L 水中配成溶液D .1 L 硫酸溶液中含98 g 硫酸7、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H3COOH和Na2CO3与CH3COOH和NaHCO3B.AgNO3和HCl与Ag2CO3和HClC.BaCl2和Na2SO4与Ba(OH)2和H2SO4D.KOH和CH3COONH4与Ba(OH)2和NH4Cl8、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A.氯化氢、三氧化硫、石墨、液氧B.氯化钠、乙醇、铁、空气C.蔗糖、硫酸铜、氮气、波尔多液D.氯化钾、硝酸钠、氯气、石灰水9、实现下列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是A.NO2→NO B.NH4+→NH3C.NH3→NO D.CO2→Na2CO310、下列物质可用来干燥Cl2的是①碱石灰②浓硫酸③无水CaCl2④P2O5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把2.3g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A.7.2g B.3.6g C.2.3g D.无法确定12、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会变质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Ca(ClO)2不稳定,易分解D.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C.标准状况下,18 g水的体积为22.4 LD.H2和O2的混合气体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14、一定条件下,当溶液中XO与H2O2分子个数比恰好为2∶5时,溶液中XO离子被还原为较低价态,则X元素的化合价变为( )A.+2B.+3C.+4D.+51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 L HF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3N AB.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4N AC.25 ℃时,1 L 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的数目为0.2N AD.42 g分子式为C3H6的物质一定含有σ 键的数目为8N A16、我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下列古代文献的记载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精和糟入瓯(指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金属单质与碱反应

金属单质与碱反应

金属单质与碱反应当金属单质与碱发生反应时,常常会产生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变化和现象。

这些反应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也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让我们来看看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当钠与氢氧化钠溶液接触时,钠会迅速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的盐类。

这个反应非常剧烈,产生的氢气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和爆炸声。

这是由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具有高度可燃性。

接下来,我们来观察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铝。

与钠不同的是,铝与水反应产生的氢气并不具备高度可燃性,因此反应相对较为温和。

但是,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氢气,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验室中常常使用铝箔和氢氧化钠来制备氢气的原因之一。

除了钠和铝,其他金属单质与碱的反应也值得探索。

例如,镁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镁。

这个反应也是非常剧烈的,产生的氢气会产生明亮的火焰和爆炸声。

类似地,钾与氢氧化钠反应也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钾。

在这些金属单质与碱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属单质的活泼性对反应的剧烈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活泼性较高的金属单质与碱反应时会产生更多的氢气和更强烈的化学变化。

这些反应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金属的性质,也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金属单质与碱的反应是一系列有趣的化学变化和现象。

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的性质和化学原理。

同时,这些反应也为我们提供了制备氢气和其他化学实验的方法。

无论是在实验室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金属单质与碱的反应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着我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金属氧化物和碱

金属氧化物和碱

石碁中学高一年级化学科“研学后教、分层渗透”导学稿课题:3.2.1碱性氧化物及碱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刘海鹰审核人: 授课人: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金属氧化物(Na 2O 、Na 2O 2、MgO 、Al 2O 3、FeO 、Fe 2O 3、Fe 3O 4)的性质和用途2.熟练应用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规律,学习常见碱性氧化的性质。

3.了解常见金属氧化物(Na 2O 2、Al 2O 3的特性) 二.学习过程课内任务1:自主学习(常见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一)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1.概念:(1)金属..氧化物:有 、 元素的化合物;包括..碱性氧化物和Na 2O 2和Al 2O 3等; (2)碱性..氧化物:具有下列通性..的金属氧化物。

通性1:碱性氧化物+H 2O= (同价..碱.,且为唯一产物....)范围: ; Na 2O+ H 2O=【思考1】根据..环节一【实验1】可知,Na 2O 2与水反应可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生成,说明Na 2O 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理由? Na 2O 2+ H 2O= ,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

通性2:碱性氧化物+CO 2= (同价盐...,且为唯一产物....)范围: ; Na 2O+ CO 2= CaO+ CO 2=【思考2】根据..环节一【实验2】可知,Na 2O 2与CO 2反应可使棉花燃烧,说明Na 2O 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理由?Na 2O 2+ CO 2= ,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

通性3:碱性氧化物+HCl= (同价..)+ ;范围:;Na2O+ HCl MgO+ HClAl2O3(两性..)+ HCl= FeO+HClFe2O3+ HCl= Fe3O4+ HCl=CuO+ HCl=【归纳1】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金属氧化物特性:①Na2O2有那些用途:;②Al2O3两性..的含义:还.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碱生成,NaOH
铁与水的反应
铁不与冷、 热水反应, 能否与水 蒸气反应?
3Fe+4H2O(g) == Fe3O4+4H2
高温
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
(学生活动5min)
把一小块铝片投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学生活动5min)
[补充实验] 把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观察 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化学1(必修)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金属与水、碱的反应
(高一化学备课组)
钠与水的反应
(1)在烧杯中加一些水。
(学生活动5min)
(2)然后把一小块小米大小钠放入水中。
(3)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浮 熔 游 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讨 论 与 结 果 小于水的密度,0.97 g/cm3 反应放热 ,熔点低97.81℃ 有氢气产生 有氢气产生
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
钠为什么不能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却产生蓝 色沉淀?由此推测,钠和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哪些 反应?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钠与水的反应 2.铁与水的反应 3.金属与碱溶液的反应 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作业:
课时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