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抗原
第3章 抗原
第三章抗原抗原(antigen, Ag)是指能与T细胞、B淋巴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一般具备两个重要特性:一是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二是抗原性(antigenicity),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免疫原(immunogen),又称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即通常所称的抗原;仅具备抗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又称半抗原(hapten)。
一般而言,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均同时具备抗原性,即均属完全抗原。
半抗原若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carrier)交联或结合也可成为完全抗原。
例如:许多小分子化合物及药物属半抗原,其与血清蛋白结合可成为完全抗原, 并介导超敏反应(如青霉素过敏)。
能诱导变态反应的抗原又称为变应原(allergen);可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又称为耐受原(tolerogen)。
第一节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
抗原特异性是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理论依据。
一、异物性异物性是抗原的重要性质。
异物即非己的物质。
一般来说,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就越强。
如鸡卵蛋白对鸭是弱抗原,对哺乳动物则是强抗原;灵长类(猴或猩猩)组织成分对人是弱抗原,而对啮齿动物则多为强抗原。
异物性不仅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如各种病原体、动物蛋白制剂等对人是异物,为强抗原;也存在于同种异体之间,如同种异体移植物是异物,也有免疫原性;自身成份如发生改变,也可被机体视为异物;即使自身成分未发生改变,但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也具有免疫原性,如精子、脑组织、眼晶状体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被相应的屏障所隔离,并不与机体的免疫系统接触。
第三 章 抗 原
•29
2. 根据抗原加入和呈递分类
Ⅰ.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凡自细胞外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捕获或与B细胞特 异性结合后,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均为外源性抗原,包括所 有自体外进入的微生物、药物、疫苗和异种血清等,以及 自身细胞合成而又释放于细胞外的非己物质,如肿瘤相关 抗原、口蹄疫病毒的VIA抗原等。
•48
七、有丝分裂原
有丝分裂原是除前述的特异性抗原、超抗原外,另一类 活化淋巴细胞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刺激一种或多种淋巴细 胞进行多克隆增殖分化的特点。所以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多克 隆激活剂。
•11
(六)对抗原加工和递呈的易感性
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须经非消化道途径进入体内 后,再被抗原递呈细胞( APC )加工后递呈给 免疫活性细胞,才能成为良好抗原,否则,很难 成为好的抗原物质。如像塑料大分子的惰性有机 聚合物,不能被APC降解;明胶分子能被机体极 快地降解。
•12
第二节 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二、宿主生物系统
微生物的多种抗原成分中,有1-2种 具有保护作用,称为保护性抗原,也 称功能抗原。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菌 毛抗原、肠毒素抗原(ST、LT)等。
•41
六、超抗原
(一)超抗原的概念
某些抗原物质,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 细胞克隆,或激活大量的B细胞克隆、B细胞分泌大量 的免疫球蛋白,产生极强的应答效应,但又不全同有 丝分裂原的作用,这类抗原称为超抗原 (superantigen,SAg)。其中能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 的超抗原,又称T细胞超抗原;能激活大量B细胞克隆 的超抗原,又称B细胞超抗原。
•43
•44
•45
•46
(三)超抗原的种类
免疫学基础第三章:抗原
抗 原
一、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四、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1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 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 产物(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 性结合的物质。它是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 因子。
12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暴露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 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是和相应抗体发生 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结合部位,又是供免疫 活性细胞作为“异物”来识别的标志。又 称抗原表位。
13
抗原分子上抗原决定基(簇)示意图
14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由于抗原物质通 常是大分子物质, 甚至是细胞、细菌 和病毒等,所以通 常具有多个抗原决 定簇,如果两个抗 原物质都含有相同 的抗原决定簇,则 会发生交叉反应。
18
三、异嗜性抗原 是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的,存在于人类、 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之间的性质相同的抗原, 即不同种属之间的相同抗原。
四、肿瘤抗原 是细胞发生突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免疫原 性的大分子物质。按其特异性分为肿瘤特异 性抗原和肿瘤相关抗原两大类。
19
五、自身抗原 能刺激机体发生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组 织成分称为自身抗原。 主要是与免疫系统隔绝的“隐蔽物质”, 如眼睛的晶体蛋白、甲状腺球蛋白、精子 蛋白等。
16
细菌各部位抗原示意图
17
二、同种异型抗原
同种异型抗原:在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由于 基因型不同,其组织、细胞存在着的不同抗原 。 1、红细胞血型抗原
是指人类红细胞膜上的多种血型物质,其中以 ABO和Rh血型抗原系统最为重要。
2、人类白细胞抗原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存在于白细胞、血小板 和所有有核细胞表面的抗原物质,以淋巴细胞密度最 高。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
一. 抗原的基本特性:
免疫原性
(Immuogenicity):抗原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
(immunoreactivity):抗 原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 感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 能力。
T immunoreactivity
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
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种特定抗原只 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 该抗体或对该抗原应答的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重要的特点。 T,下,有针对性地清除病原体/异物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B细胞 A
无应答
B细胞
T细胞 B
浆细胞
2.胸腺非依赖性Ag(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Ag):此类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 不需要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抗原。
TI-Ag
B细胞
浆细胞
TI-Ag可分为TI-1和TI-2抗原。
内源性抗原(endogenous antigen):在抗原提呈细胞内 合成的抗原
如:病毒抗原,肿瘤抗原 抗原肽-MHCI类分子 主要 被CD8+ T细胞识别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
来自抗原提呈细胞外的抗原,如APC通过各种方式吞噬 的各种病原体 抗原肽-MHCII 由CD4+ T识别
2.化学性质:天然的抗原多是大分子的有机物。
蛋白质是良好免疫原。
糖蛋白、脂蛋白和多糖类、脂多糖都有免疫原性,但脂类 和哺乳动物的细胞核成分如DNA、组蛋白是难以诱导免 疫应答。
免疫学 第三章抗原
• 半抗原决定基
• 载体决定基
抗原表位与 BCR或抗体特 异性结合
抗 原 表 位
构象性表位直 接被BCR识别, 抗体与特定 表位结合
5、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交叉反应抗原) 两 种不 同 的 抗 原分子 所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 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或 交叉反应抗原。
交叉反应 具有共同抗原的物质 其抗原和抗体之间相互结 合发生的反应 。
弗氏佐剂 Freund adjnvant – 不完全弗氏佐剂 • 抗原水溶液 • 油剂(石蜡油或植物油) • 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80) • 制成油包水抗原乳剂即为不完全弗氏佐剂 – 完全弗氏佐剂 • 不完全弗氏佐剂+死卡介苗
佐剂的作用机制
•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强抗原在体内的潴 留时间 • 刺激单核 — 巨嗜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其 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能力。 •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强和扩大 免疫应答的能力。
(1)牛血清白蛋白 (3)多糖 (5)糖蛋白 (7)单糖 (9)青霉素 (11)核酸
(2)人血清白蛋白 (4)脂多糖 (6)脂蛋白 (8)脂肪 (10)氨基酸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细胞的参与分类
–胸 腺 依 赖 性 抗 原 (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 TD—Ag)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T细胞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较
3、影响抗原的特异性的因素 ------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和空间构型
4、表位-载体作用
• 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 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表位 给CD4+ T细胞,Th细胞识别载 体表位,以T细胞表位把特异T-B 细胞之间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 激活B细胞。
免疫学技术3-抗原2
菌毛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
(二)病毒抗原
病毒表面抗原(Viral antigen,V抗原,囊膜抗原):囊 膜上的纤突-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具有型和亚型特异 性。如:流感病毒HANA(H5N1、H1N1、H7N9)
族约为90%。 ➢ Rh-不能接受Rh+血液 ➢ 输血时,RH和ABO血型都要检验!
2.动物血清与组织浸液
3.动物组织的酶类、激素等
4.植物抗原: 植物色素:光敏色素,是大分子蛋白质,有抗原性。 脱落酸:植物激素,已制备出抗血清 吲哚乙酸:植物生长激素,是最早发现的和最早制出抗
血清的植物激素。 刀豆素(Con A)、植物血凝素:蛋白质,促进细胞有
衣壳抗原(Viral capsid antigen,VC抗原):衣壳的结 构蛋白,也有型和亚型特异性。 如:口蹄疫病毒的VP1-VP4
核蛋白抗原(nucleoprotein antigen):衣壳蛋白-核酸 复合体,核蛋白具有型特异性。如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
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不同, 再区分为若干亚型。乙型、丙型流感病毒至今尚未发现亚型。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原和抗体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抗原 A B AB --
抗体 抗B 抗A
-抗A 抗B
O型是万能输血者?而AB型血又是万能受血者?
(2)Rh血型系统
➢ 恒河猴( Rhesus Macacus )RBC与多数人RBC有共同血型 抗原D,称为Rh抗原。
➢ 红细胞上有Rh抗原者,为Rh+,反之为Rh-。 ➢ 人的血型有A、B、O系统和,Rh血型系统。 ➢ 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Rh+约99.7%,个别少数民
抗原表位
B细胞表位
BCR
无需
天然的多肽、多糖、脂 多糖、有机化合物 5-15个氨基酸,5-7个 单糖或5-7个核苷酸 构象、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
抗原分子任意部位
抗原分子表面
表位是蛋白质抗原性的基础 ,研究蛋白质抗原表位 , 对于设计具有免疫原性和中和活性的多肽、新型 疫苗分子及新型诊断试剂具有较大意义。
应用:多在诊断与疫苗的研究中,尤其是在制作良好 的特异性诊断试剂盒中更为重要。
构象50-200个 氨基酸 线状
10-20个氨基酸
必须建立肽库 完全绘制3-15
5 抗原表位的预测法
从80年代Hopp和Woods提出亲水性参数对抗原表位预测的 方法以来,已有许多参数、算法发表,对B细胞蛋白抗原表 位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已被大众认可并具有较好预 测效果的方法,主要有以下6种:
(1)亲水性方案(Hydrophilicity)
Nozaki-Tanford scale,Eisenberg scale,KyteDoolittle scale,HPLC scale,Hopp-Woods scale
Hopp-Woods 方案认为:蛋白质抗原的氨基酸残基可分为 疏水性和亲水性两类。在机体内,疏水性残基一般埋在蛋白 内部,而亲水性残基位于表面,因此蛋白的亲水部位与蛋白 抗原表位有密切的联系。
在研究构象性表位时的minotopes方法即采用类似的方法,通常从二肽 开始合成并逐渐增加肽链长度及置换氨基酸种类,直至达到与抗体的最 大结合为止。
研究方法
2.2 基因工程法(噬菌体随机肽筛选法)
该法先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合成的 一组寡核苷酸混合物(小肽基因混 合物)克隆至线性噬菌体基因组中 ,使之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噬菌体 的外壳蛋白的氨基端表达。再利用 生物素或酶标记的抗体筛出特异的 噬菌体,并进行扩增,再筛选,从 结合特异抗体的噬菌体DNA序列推 断出氨基酸序列,并合成相应的短 肽,验证筛选结果。
第三章:抗原
2、超抗原的种类 外源性超抗原(某些细菌的外毒素) 金葡菌肠毒素A、B、C、D、E (staphylocccus enterotoxin ,SE) 葡萄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人体
抗体
伤寒杆菌
交叉反应
人体 肠炎杆菌
抗体
第二节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抗原物质是否具有免疫原性,一方面取 决于抗原本身的性质(包括:一定的理化 性状 大分子胶体、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一定的物理性状、 完整性),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对抗原物质 刺激的反应性。机体的这种反应性是建立 在抗原物质异物的基础上的,而这种反应性 是具有特异性的。
弗氏不完全佐剂(IFA) 石蜡油+羊脂
弗氏佐剂
弗氏完全佐剂 (CFA) 石蜡油+羊毛脂
+ 卡介苗
抗原和佐剂的比例为1:1,由于佐剂是油剂, 加抗原后要充分混合成乳剂。
3、佐剂的生物学作用:
增加抗原的免疫原性,使无或微弱免疫原 物质变成有效的免疫原。 提高抗体的滴度,提高初次免疫应答和再 次免疫应答抗体的滴度。 改变抗体的类型,由产生IgM转变成IgG。 引起或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增强机体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
1、强大的刺激能力 2、无须抗原提呈细胞的处理 超抗原的一端和APC表面的MHC -Ⅱ分子结合,另 一端可直接与TCR 链V区结合,而两端均为抗原结 合沟槽的外侧,从而产生激活信号,使T细胞活化。 3、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 4、选择性结合TCRβ链V区外侧 5、超抗原不仅可激活T细胞,而且可能诱导T细胞的 耐受
简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简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在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是指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抗原可以是蛋白质、多糖、脂质或核酸等生物大分子,也可以是小分子化合物。
重要的抗原在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疫苗制备:重要的抗原被用于制备疫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
例如,流感疫苗中的流感病毒表面蛋白就是重要的抗原之一。
2. 诊断:重要的抗原被用于检测疾病的存在或进展。
例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通过检测其存在可以诊断乙肝病毒感染。
3. 免疫治疗:重要的抗原可以用于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某些疾病。
例如,肿瘤抗原可以用于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4. 疾病研究:重要的抗原用于研究免疫系统对疾病的应答机制。
例如,艾滋病病毒的蛋白质抗原被用于研究艾滋病的免疫学特征,以便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重要的抗原在医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可以用于疫苗制备和疾病诊断,还可以用于免疫治疗和疾病研究,对推动医学的发展
和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γδT细胞抗原识别机制:TCRδ_2-CDR3的抗原结合特异性与TCRδ_2-CDR3合成肽钓取抗原表位的新策略
γδT细胞抗原识别机制:TCRδ_2-CDR3的抗原结合特异性与TCRδ_2-CDR3合成肽钓取抗原表位的新策略γδTCR,αβTCR和抗体是通过胚系基因片段重排形成的抗原受体。
三者通过V、D、J胚系基因重排产生了各自的抗原识别受体库。
在免疫系统中,它们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目前人们对αβT和B细胞的功能、抗原识别特点及抗原识别的结构基础都已很明确。
近几十年来,尽管对γδT细胞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人们对γδTCR配体识别的结构基础尚不完全明了,而且γδTCR的配体鉴定方面的进展也较缓慢。
一般认为,TCR的互补决定区(CDR)3在与其抗原结合时发挥主要作用,但在CDR3片段内究竟哪一部分序列对其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关键作用尚不清楚。
另外,由于γδT细胞以MHC非限制性直接识别和结合抗原而无需抗原提呈,通过细胞毒作用和产生细胞因子来发挥效应功能,抗原识别谱广泛,能够对某些NK细胞敏感或非敏感肿瘤细胞产生杀伤溶解作用等特点使其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若能寻找到γδT细胞的刺激配体,尤其是肿瘤相关抗原表位(TAA)或肿瘤特异的抗原表位(TSA),使其在体内激发γδ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这种特异性的肿瘤杀伤效果会更佳。
但目前研究的比较清楚的γδT细胞的刺激配体寥寥无几。
有学者试图用游离的或转染的γδTCR受体去筛选肿瘤相关的抗原表位,但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
本研究首先旨在澄清TCR<sub>2</sub>-CDR3与其肿瘤靶细胞/组织特异性结合的分子结构基础,通过分析卵巢上皮癌(OEC)组织中γδ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γδTIL)的CDR3序列,继而合成TCR CDR3δ相应多肽,并通过侧翼序列或中间多变序列各种突变体的制备,利用荧光免疫、酶免疫、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等技术来观察上述多肽与肿瘤细胞系/组织的结合特性,以期阐明CDR3δ区域内各序列的结合作用;进一步阐明γδTCR与其配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其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筛选抗原表位的新策略:利用TCRδ-CDR3合成肽从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中钓取抗原表位。
猪圆环2型3型抗原检测依据国标
猪圆环2型3型抗原检测依据国标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造成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也可导致免疫抑制,引起其它相关疾病的并发和继发感染,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PCV-2的主要措施,免疫猪群中仍会存在野毒感染的猪。
要将其从免疫猪群中淘汰,必须要建立能大规模鉴别野毒感染的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建立检测PCV-2野毒感染抗体的ELISA方法。
为鉴定PCV-2 ORF3蛋白的抗原性,本实验首先将ORF3基因插入pT7-IRES表达载体,使用体外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进行蛋白表达,用PCV-2野毒感染猪的血清对表达蛋白的抗原性进行Western-blot鉴定。
为获得大量的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和ELISA方法的建立,将其插入pET-28a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鉴定后进行纯化,随后用其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并对临床野毒感染样品进行了检测。
试验结果表明,PCV-2 ORF3基因被插入pT7-IRES表达载体,构建成功pT7-PCV-2-ORF3表达质粒,使用体外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可特异性的表达出ORF3蛋白,在Western-blot试验中,表达蛋白可与PCV-2野毒感染的猪血清进行特异性反应,表明ORF3蛋白和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与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为获得大量的重组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又将ORF3基因插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pET-PCV-2-ORF3原核表达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后可高效的诱导表达。
Western-blot试验表明表达蛋白可与6XHis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也与野毒感染的猪血清发生反应,但与PCV-2 CAP蛋白重组疫苗免疫小鼠的血清不能发生反应。
将原核表达的ORF3蛋白亲和层析纯化后,作为抗原包被ELISA 板,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对40份临床阴阳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其能从26份阳性血清中检出24份为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2%,具有很高的符合率。
cd123基因名
CD123抗原也称为人类白介素-3受体的α-亚基。
它是一种型跨膜糖蛋白,是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之一。
它与CD131(人类白介素-3受体的β-亚基)组成异二聚体,形成了白介素-3受体。
α-亚基产生细胞因子特异性而β-亚基产生信号转导功能。
有文献报道,白介素-3受体在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巨核细胞,红细胞前体,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部分淋巴B细胞亚群细胞中表达,并介导这些细胞增殖和分化。
在造血系统外的组织细胞中,有文献报道CD123在睾丸的间质细胞,某些内皮细胞,胎盘和脑组织的细胞中也有表达。
《医学免疫学》第三章 抗原
4. 表位-载体作用
B细胞识别半抗原,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从而激活B细胞
5.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共同抗原:不同抗原物质之间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
位。将带有相同或相似抗原表位的抗原称为交叉抗原或共 同抗原。
交叉反应:一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
抗原表位的两种不同抗原都能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称为 交叉反应。
• 超抗原主要包括:金葡菌肠毒素、链球菌致热外毒素、 HIV的gp120蛋白等。
意义:参与机体多种病理生理反应,与许多毒素性疾 病的发病机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及自身免疫病和免疫 抑制有关。
二、佐剂(adjuvant)
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 增强免疫应答或改变应答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弗氏佐剂
不完全 矿物油
异种抗原
同种异型
异嗜性抗原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和
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1. 内源性抗原 2. 外源性抗原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一、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普通抗原
超抗原
Monoclonal T cell response
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免疫原性+抗原性
不完全抗原(incomplete antigen):只有抗原性 无免疫原性
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hapten),多为一些小分子
半抗原 + 载体 完全抗原
哪些物质是抗原?
• 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及其毒性代谢 产物(如外毒素)
• 疫苗 • 异种器官、组织、细胞 • 同种异体器官、组织、细胞、血型抗原 • 肿瘤抗原 • 免疫豁免区的物质,如精子、脑组织、眼
简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简述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抗原是一种能够引起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在医学上,重要的抗原主要有以下几种:
- 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进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针对病原体的抗体。
- 肿瘤特异性抗原:由物理、化学因素或某些病毒诱发的实验动物肿瘤,在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具有特异性抗原。
- 动物免疫血清:通常是用免疫马制备的,可以中和外毒素。
但这种动物免疫血清也能刺激人体产生抗马血清蛋白的抗体,再次使用可能会导致人体过敏反应。
- 异嗜性抗原:是存在于人、动物、植物等不同物种的共同抗原,包括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肺炎球菌14型与人A血型物质、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及心脏组织。
除此之外,医学上重要的抗原还有血型抗原、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等。
这些抗原在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免疫学期末复习知识点第⼀章抗原1.抗原:是⼀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表⾯,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
(⼀个抗原分⼦可以有⼀种或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AD)3.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能够刺激机体产⽣免疫应答的性质4.抗原结合价:是指能和抗体分⼦结合的抗原决定簇的总数。
5.抗原性:指抗原分⼦与免疫应答产物发⽣特异性结合的性质6.半抗原:⼜称不完全抗原,⽆免疫原性,只有抗原性的物质。
7.载体:载体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质8.异物性:异物性是指来源于体外的抗原,绝⼤多数抗原属于异物,但也存在⾃⾝抗原。
是免疫原性的核⼼。
9.特异性: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簇(亦称表位)11.超抗原(SAg):某些抗原与MHC-Ⅱ类分⼦结合以后,与TCR Vβ链结合,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量的T细胞克隆,产⽣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
12.载体效应: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给Th细胞,Th细胞活化后再辅助激活B细胞,即以载体把特异T-B细胞连接起来,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称载体效应(B细胞识别半抗原决定簇,是抗体产⽣细胞,T细胞识别载体决定簇,辅助B细胞产⽣抗体)13.共同抗原:两种来源不同的抗原,除各有其主要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外,相互之间也存在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14.类属抗原:亲缘关系很近的⽣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类属抗原15.异嗜性抗原:是指在⽆种属关系⽣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
16.交叉反应:指抗体除与其相应的抗原反应发⽣特异性反应外还与其它抗原发⽣反应。
1.抗原表⾯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因称为表位或抗原决定簇2.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组成,排列,空间结构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
3.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
抗原决定簇
四、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性
(一)基本概念
1.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引起机体产生相应抗体,此抗 体也只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结合。
2.交叉反应: 凡是具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微生物间均可 发生交叉反应。 (二)产生抗原交叉性的原因 1.共同抗原:不同种属的微生物间,微生物与其它抗原间, 或其它抗原物质间,除具有本身特异性抗原决定 簇之外,还可有共同的决定蔟,称共同抗原 2.类属抗原:种属相关的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3.异嗜性抗原:种属无关的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两者在概念上的区别:
五类免疫球蛋白
第二节 Ig的分子结构
一、Ig单体的分子结构 1.基本结构:
2 重链(H链) 450aa:50Kd
四条对称 多肽链 -S-SL-H-H-L
2 轻链(L链) 214 aa:25Kd
H链 按Ag性分出5类:µ 、γ 、α 、δ 、ε 、 Ig相应分出5类:IgM IgG IgA IgD IgE
1.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血清型IgA:单体 IgA。分泌型IgA(SIgA):双体IgA,粘膜 抗体。由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处的固有层中浆细胞产生。 2.主要存在于初乳、唾液、泪液,以及呼吸道、 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黏膜表面的分泌液中。以 初乳中含量最高。 3.SIgA的合成和主要作用部位在黏膜。局部粘膜 免疫的重要因素。
第六节 抗体的人工制备
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以1890年Behring发现白喉抗毒素为代 表,其特点是用抗原免疫动物来获得多克隆 抗体。——生物工程抗体 (2)以1975年Kohler和Milstein 创建杂交瘤 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细胞工程 抗体 (3)以1994年Winter以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抗 体为代表。——基因工程抗体
γδT细胞抗原识别机制:TCRδ_2-CDR3的抗原结合特异性与TCRδ_2-CDR3合成肽钓取抗原表位的新策略
总之,来源于OECγδTIL的CDR38肽显示了肿瘤结合特异性。3、CDR38的侧翼序列是抗原结合特异性的关键决定簇为了进一步探讨CDR3δ与配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多变的中间序列和两端保守的侧翼序列对肿瘤结合特异性的作用,我们分别突变了TCR82-CDR3肽两端保守的侧翼序列和多变的中间序列,合成了相应的对照肽,然后,利用上述实验系统研究了合成肽和不同肿瘤细胞或OEC组织的结合作用。
这提示TCRδ<sub>2</sub>-CDR3识别的抗原与天然的γδTCR识别的抗原基本一致。2、TCRδ链CDR3合成肽对噬菌体随机展示肽库的筛选及筛选表位的验证随后,经过四轮筛选,我们用合成的TCRδ<sub>2</sub>-CDR3肽OT3和OT1从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中分别钓取到两条抗原表位多肽Ag1和Ag2,并且对这两条抗原表位多肽的功能进行了验证。
此外,我们首次提出了利用TCRδ<sub>2</sub>-CDR3合成肽从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中钓取抗原表位的新策略,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一策略是完全可行的。利用这一策略将为γδT细胞所识别的肿瘤抗原表位或肿瘤相关抗原表位的大量发现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进而为肿瘤的诊断、免疫治疗提供更多更的生物标记物或治疗靶点,为围绕γδT细胞所进行的肿瘤治疗的应用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TCRδ<sub>2</sub>-CDR3合成肽从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中钓取抗原表位的新策略1、CDR3δ合成肽能够封闭γδ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为了说明TCRδ<sub>2</sub>-CDR3肽识别的抗原与天然的γδTCR识别的抗原是否一致,我们用MTT法杀伤封闭实验来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CDR3δ合成肽能够部分封闭γδT细胞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的杀伤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㈢异种动物血清:
异种动物的血清蛋白对人具有免疫二重 性。一方面它是抗体可以结合相应抗原;另 一方面它对人体是一种异物,具有免疫原性, 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
如:抗毒素血清(马血清)---破伤风抗 毒素血清,白喉抗毒素血清等。
二.异嗜性抗原
(heterophil antigen,又称Forssman抗原)
⑶HLA与法医学鉴定 由于HLA的多态性远比红细胞血型大得多,故更能区分个 体的特异性。在无血缘关系的自然人群中,HLA表型完全 相同是极为罕见的,对案犯血渍HLA表型的鉴定是很有价 值的。另外,根据HLA基因单倍型遗传的特点,对亲子关 系的鉴定比A、B、O血型的鉴定更为有效和准确。
用于:个体识别;亲权鉴定;犯罪现场DNA指纹
化学本质
蛋白质 蛋白质 核酸(基因) 蛋白质 核酸(基因)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LA的多样性及其个体特异性
• HLA复合体分为3个基因区,彼此连锁在一起。 • Ⅰ类基因区有31个基因座位,Ⅱ类基因区有近30个基因座位, Ⅲ类基因区至少有36个基因座位。每个基因座位上有十几个到 几十个不同形式的基因。 • 这些基因理论上有无限种排列组合方式,意味着任何2个人完全 相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HLA基因对每个人都是唯一的。
分子量 < 4 000dal 一般无免疫原性;
2.化学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抗原免疫原性强; ■糖蛋白、脂蛋白、多糖、脂多 糖有较强免疫原性;
■脂类、核酸免疫原性很弱;
氨基酸的位置和间距与抗原性的关系
三、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此外,与抗原的剂量、进入途
径及免疫佐剂的应用等有关。
一、填空题:(毎空1分)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分别 是 、 、 。 2、三大经典的血清学试验方法是 指 、 、 。 二、单选题:(毎小题1分) 1、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防御 C、免疫耐受 D、免疫自稳 E、免疫调 节
2、牛痘苗的发明者是( )
A.德国Behring B.法国Pasteur C.德国Koch D.澳大利亚 Burnet E.英国 Jenner
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
常常是5-8个氨基酸残基,它们形成特 殊的空间结构,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可分为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
隐蔽性抗原决定簇
●抗原结合价
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功能性抗原决定 簇的数目。 半抗原仅有一个抗原决定簇,故为单 价抗原;天然抗原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故为多价抗原。
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
特 点 TD-Ag + + + + IgG为主 TI-Ag + IgM
Th 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回忆应答 产生抗体类型
举
例
细菌病毒等
蛋白质抗原
脂多糖,荚
膜多糖等
二、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 分类
1.异种抗原 2.同种异体抗原
3.自身抗原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实际意义:--- 新生儿溶血症
孕妇(Rh-) →胎儿(Rh+) ↓ ↓ 抗Rh抗体 + 新生儿RBC (Rh+) ↓ 溶血反应 (新生儿溶血症)
㈡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参考P140
1. 相关概念 ⑴ 组织相容性:组织器官移植时供者与受者之 间相互接受的程度。 ⑵ 组织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与组织移植 排斥反应有关的抗原。(有很多) ⑶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组织相容 性抗原中能引起强而迅速的排斥反应的。 ⑷ 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MHS)=MHA。 ⑸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主要组 织相容性抗原的编码基因。
二、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 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产生 免疫效应分子或效应细胞的性能。
2.免疫反应性 是指抗原分子能与抗体或效应性 T
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性能。
具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抗原 →完全抗原 产生抗体或
刺激机体
效应T细胞
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半抗原
半抗原 +
英文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System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Human Leukocyte Antigens Complex
3、人痘预防天花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
A.德国 B.美国 C.中国 D. 英国 E.法国
4、免疫自稳功能低下者易发生(
A、易发肿瘤 身免疫病
)
D、易发自
B、易发超敏反应 C、病毒持续感染
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6、最早发明减毒活疫苗的科学家是( )
溶血性链球菌 肾小球基底膜 溶血性链球菌 心肌 大肠杆菌O14型 肠粘膜
共同抗原 急性肾小 球肾炎
共同抗原 风湿病
共同抗原 溃疡性 结肠炎
3. 临床诊断:
肺炎支原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MG株链球菌 检血清中抗体(凝集反应) 立克次体(引起斑疹伤寒) 变形杆菌 (OX19)
共同抗原
概念:存在于不同种属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Forssman抗原: 豚鼠脏器(生理盐水悬液) 家兔抗豚鼠 抗体 + 豚鼠脏器抗原反应(+) 绵羊RBC凝集反应(+,交叉反应)
实际意义:
1. 与产生人血型抗体有关 大肠杆菌O86 B血型物质 肺炎球菌14型 A血型物质
共同抗原
共同抗原
2. 与疾病有关系:
共同抗原检测
血清中和抗体(Weil-Felix反应)
三、 同种异型抗原
㈠血型抗原:
--- 人类血型抗原已报导23个系统。
1. ABO(H)血型系统: --- A、B、AB、O四型
ABO(H)血型
血型 抗原(RBC) 抗体(血清) ——————————————————— A型 A抗原 抗B抗体 B型 B抗原 抗A抗体 AB型 AB抗原 无抗A、抗B抗体 O型 无A、B抗原 抗A、抗B抗体 ———————————————————
2. Rh血型系统:
恒河猴(Macacus rhesus)RBC 家兔 抗恒河猴RBC抗体(免疫血清)+人RBC凝集 反应(+) 人RBC 恒河猴RBC RHCE基因(+) RHD基因(+) RHCE基因(+) RHD基因(-)
共同抗原,称Rh抗原。 D抗原(+) Rh+
D抗原(-) Rh-
一、异种抗原
㈠病原微生物:
1. 病毒性抗原: 衣壳蛋白 包膜(糖蛋白) 2. 细菌性抗原(O抗原;H抗原;鞭毛抗原等) 细胞壁:蛋白质、脂多糖等 鞭毛:蛋白质 菌毛:蛋白质 夹膜:多糖 3. 其它: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
㈡细菌的外毒素与类毒素
内毒素:主要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 外毒素:细菌分泌的毒性蛋白质。 类毒素:经0.3%-0.4%甲醛处理 过的失去毒性保留免疫 原性的外毒素。 抗毒素:外毒素或类毒素刺激机体后产生 的抗体,可以中和外毒素的毒性。
四、名词解释: 1、免疫:
2、免疫防御:
3、免疫自稳:
4、免疫监视: 5、免疫耐受:
第一章
抗 原
(antigen,Ag)
目的要求
1、掌握抗原的概念及特性;半抗原 的概念;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及意义。 2、熟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抗原的分类。 难点:抗原的概念;抗原的特异性; 共同抗原;交叉反应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及特性
一、抗原的概念
凡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 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
效应性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
结合的物质称为抗原。
标准抗原必备二个基本能力 • 1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 • ---------------免疫原性 • • • • • • 2 能与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 ---------------免疫反应性 能结合,但不能刺激产生应答(有2无1) --------半抗原 能结合,能刺激(有1有2)-------完全抗原 半抗原+载体---------完全抗原
• ⑹ 人白细胞抗原(HLA):人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的 MHA) • ⑺ HLA复合体:人白细胞抗原的编码基因,集中分布在第6号染 色体的短臂上,全长3600kb。
缩写
MHA MHS MHC HLA HLA-复合体
中文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人白细胞抗原 人白细胞抗原复合体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的特异性
1.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
又称表位,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
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其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
异性。
抗原为什么具有特异性? 因为抗原决定簇 1.抗原决定簇的本质是什么?
⑷ HLA与肿瘤的关系
恶性肿瘤细胞 --- HLA-Ⅰ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缺 乏,肿瘤细胞逃逸免疫监视。 实际应用:INF- 促进肿瘤细胞HLA-Ⅰ类分 子表达 增强CD8+CTL细胞的特异 性杀伤。
⑸ HLA分型在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HLA基因遗传的连锁不平衡,导致不同人种、民族或 不同地域的人群的HLA单元型基因表达特点不同。 如:中国人和日本人中A1极少; 白种人极多;黑种人独 具AW43,却无A11及B27 。 ⑹免疫调节: 在T细胞各亚类中,细胞毒性T细胞(CD8+)只识别Ⅰ类 MHC分子呈递的内源性抗原(因此内源性抗原能诱导细胞 免疫以对抗胞内感染); 辅助性T细胞(CD4+)识别的是Ⅱ类MHC分子呈递的外源 性抗原(外源性抗原诱导体液免疫产生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