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

合集下载

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形成

文化的形成
(一)“文化”的形而上
1、“文化”是什么?问的是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

因此可以推出两个结论:(1)文化即人化,有人才有文化。

——物质文化(2)文化即文明习惯。

——精神文化
2、什么是“文化”?问的是外延: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3、文化的属性:
(1)稳固性:文化的稳固性指的是人的习惯,比如广东人的喝茶习惯。

启示我们任何人都难以改变别人,只能自我去改变;要像保持学校教师的行为规范,必须要使老师养成行为规范—这是文化的传承。

(2)变异性:必须要创新才能使文化得以传承。

比如粤剧进课堂,剪纸文化进课堂,形式的创新使的文化得以传承。

4、文化的特质:即特性,岭南文化的特质:务实、包容、创新(敢为人先)
(二)“文化”的形而下
1、文化的起源和传播
岭南文化的起源于水,这与岭南的生活生产实践有关,水多。

岭南人的务实也是来源于他们逃难的历史。

文化多起源于故事、附着在人、物身上。

启发学校文化形成必需是学生喜欢、师生兴趣的,并且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

2、传播、传承:故事传播,广为流传的形式
在学校文化中可以以文化长廊形式,
文化的传播:
(1)各级会议传播强化
(2)工作计划的传播
(3)教学活动过程中传播(教学行为习惯)。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

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文化、吴文化(一)“文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及世俗对“文化”一词的误读“文化”一词,在不同的场合其涵义是各不相同。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古国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财富的总和。

“他这个人真有文化”,是指某个人因为丰富的学识所透射出来的某种卓然不群的文化品味。

可见,“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当不确定的。

世俗对“文化”一词的误读1、等同于学历。

如,我文化不高,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学历证书,约定俗成地称为“文凭”——文化程度高低的凭证2、等同于素质。

如,这人随地吐痰,太没文化了。

3、等同于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及业务部门所涉及的业务工作。

如认为文化就是文化部门(国家文化部、各省文化厅、各市文化局及基层文化馆等)所涉及相关工作(剧目创作、剧团演出以及群众文化演出等)。

(二)中国古代对“文化”一词的理解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文化”,指的是“文治教化”,与没有教化的“野蛮”形成对照。

在“教化”的手段上,强调用诗书礼乐教化世人,而与以武力平服的“武功”相对。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三)中国近代学者对“文化”的阐释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四)国外学者诸多的文化定义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

(五)现今通行的理解及定义文化指的是区域人群自古以来在这一区域创造出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

(六)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系,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征性的东西。

文化的消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真正消亡。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刻意地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尤其是在强势文化的打压、侵蚀面前。

(七)“吴”的释义1、大言,即大声说话《说文解字》:“吴,大言也。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文化无疑是一个多维度而复杂的概念,它既源于个体的信仰、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受到社会、历史和环境的影响。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既包括了文化的深层含义和内在本质,也包括了文化在外部表现和扩散中所展现出的形式和影响。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内涵主要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的各种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伦理道德、习俗风俗、艺术等。

它是在人类群体中代代相传的、被社会认可的,具有一定历史性和地域性的东西。

文化的内涵是人类思想观念、文化传统、道德规范、审美价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通过文化的内涵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

文化的外延
文化的外延则主要指文化在不同维度的表现和传播方式,包括言语文字、习俗礼仪、传统节日、物质文化等。

文化的外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各种具体行为和实物。

它是文化内涵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和外在表现,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与活动中所体验到的文化传承和延续。

文化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文化的内涵决定着文化的外延形态,文化的外延又反映了文化的内涵内在规范和观念。

文化内涵是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文化的根基和基础;而文化的外延则是文化内涵在实践中的具体表述和实现,是文化的外在表象和形式。

结语
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对于促进文化多样性、传承民族文化、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深入挖掘文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促进文化传承和发展,使文化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情感纽带。

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内涵与外延

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内涵与外延

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 价值观是对方法论的指导,方法论是对价值观的补充,二者具有紧密相连的关系。
1) 海尔客户在订货会前提出分层式冷柜产品在我们国家消费者提出的需求比较多,但是海尔从来没有设计过。令人赞叹的是海尔通过十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设计、出样,赶在订货会的时候推出了该产品的样机,获得了经销商的惊叹,获得了该产品的大量订单。这种事情是没有办法进行时间规定的,因为这和公司的人员意识、技术水平、设计能力、生产能力都有很大的关联,最后取得出人意料的结果,证明海尔人对速度的理解已经深入骨髓,而且不单单是一个人而是所有的部门对速度的理解都深入骨髓,这不是个人魅力所致,而是内在企业文化产生强大推动力的外在表现,从而完成了常人不可完成的任务。这种突发的要求在日常的制度中并没有办法进行规定,而是基于“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紧盯市场创美誉”满足客户需求的企业价值观导致的。
企业文化的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共同认可和共同遵守,做不到以上两点的企业是没有企业文化的,更多的企业是披着A企业文化的外衣,却按B的原则做事,我称这种A企业文化为企业伪文化,能说能写但是不做,B文化是不能说不能写但是按这种方式在做,实际就是企业说不出口的潜规则。
企业文化的定义:
1. 企业经营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经营服务的,保证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卓越经营。企业文化通过对经营方向、经营管理、企业与社会关系的原则性指导,来保证企业的员工、资源都能符合公司的要求而达到最优的经营结果。
2) 但是在很多时候没有“迅速反应 马上行动”的具体化要求,就没有了对“迅速”、“马上”的判断,1小时是迅速,1天是迅速,10天也可以说是迅速,没有具体的标准就容易使价值观处于飘渺的空间
,不能落地,不能对员工进行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就不能贯彻价值观。所以方法论又是对价值观的有益补充。

关于企业文化的外延、内涵及作用

关于企业文化的外延、内涵及作用

关于企业文化的外延、内涵及作用1. 引言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外延、内涵以及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2. 企业文化的外延企业文化的外延是指企业文化的范围和涵盖的内容。

它包括企业价值观、组织结构、行为规范、传统习俗等各个方面。

企业文化的外延决定了企业的特点和个性,它是企业的独特标志。

2.1 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对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导向。

企业价值观反映了企业的目标、理念和道德准则。

企业价值观的制定和贯彻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企业内部的职权划分、权力关系和工作流程。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促进企业的高效运作和团队合作,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3 行为规范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内部员工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2.4 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企业的历史和传统。

传统习俗可以传承企业的文化基因,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 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内涵是指企业文化的内在含义和实质内容。

它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管理方式、沟通方式等方面。

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体现了企业本质和特色。

3.1 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内涵之一是企业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它决定了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

一个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的企业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员工和良好的企业形象。

3.2 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的内涵还包括了企业的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企业员工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良好的行为规范可以促进员工的团队合作和工作效率,减少内部纠纷和冲突。

3.3 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的内涵还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方式上。

管理方式是企业内部的管理体系、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关于文化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概念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句中所谓“人文”、“化成”,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说有两个内容:一是指典籍,一是指礼仪风俗。这样,“文化”一词在古代的含义,当指文治教化、礼乐典章,这一认识一直延续至近代。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当时,人们并没有专门为它下过定义,只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理解去使用它。
两个“文化”的概念
“有新文化、旧文化,有古代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前卫文化,还有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有民族文化、部落文化、家族文化,有饮食文化、服装文化、花鸟文化、建筑文化,有城市文化、社区文化、街道文化,赶如今又有了企业文化、官场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人们的家里又有了厨房文化、厕所文化、阳台文化、乃至床上文化。连人们的小鸡鸡都有了文化,什么生殖器文化、生殖文化、性文化......”。文化真是乱透了,因而真正迷失了文化。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自此以后,不少西方学者纷纷给文化下过定义,以致形成了上千种关于文化的定义。
而在中国,“文化”一词的含义也十分广泛,读书写字、修养、文学、艺术、文博、图书、考古学、民俗、礼仪、民族、宗教等都可称做文化。如此说来,“文化”的含义似乎有些不可捉摸,但有趣的是,模糊语言往往同样能够准确地表达事物。比如“文化”这一概念,我们与其试图精确地界定其内涵、外延,不如从集合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范围作一个限制。这样,我们将发现,文化虽然看似包罗万象,但正如很多专家所认为的那样,大致可归纳出三个方面的含义,即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心理特征、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认知能力,以及从形式上看是物质的东西,但透过物质形式能反映人们观念上的差异和变化的一切精神的物化产品,此外,“文化”也还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说明的是,构成文化的各因子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我们学习和研究文化,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要考察它内部的各构成因素,更要努力探寻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中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的综合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仅包括企业的精神面貌,也涉及到企业的行为准则、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分析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1. 价值观与信念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与信念是指企业所主张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信念。

它们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能够引导员工的行为准则与工作态度。

例如,某家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创新、卓越”,这将影响到企业的决策、员工的招聘和培养,以及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的互动等。

2. 行为准则与工作方式企业文化的行为准则与工作方式是指企业对员工行为的规范,以及企业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例如,某家企业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主动创新,这将体现在公司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和员工的行为准则中。

3. 组织氛围与沟通机制企业文化还包括组织氛围与沟通机制。

良好的组织氛围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有效的沟通机制则能够促进内部沟通和信息流动。

例如,某家企业鼓励员工多样化交流,并建立了开放、透明的沟通渠道,这将有助于增进员工之间的互信和团队协作。

二、企业文化的外延1. 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企业文化的外延是指企业文化对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内部利益相关方包括员工和管理层,而外部利益相关方包括客户、供应商、股东、社会公众等。

企业文化对内部员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激励、凝聚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上。

而对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企业形象的塑造、品牌价值的增长以及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等方面。

2. 对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明确企业的定位、目标与战略,激发员工的归属感与责任心,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也能够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与适应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企业变革与转型。

3. 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文化还涉及到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内在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管理体系、工作环境、声誉等一系列与企业相关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不仅是一种价值观念,更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企业必须有确定的价值观念,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优秀的企业价值观念应该包括利益、诚信、责任、创新等方面。

2.行为规范:一个企业的行为规范包括各种规章制度、政策与流程等方面。

这些规范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引导员工遵守企业的规定,同时也是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营的重要保障。

3.管理体系: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体系不仅仅包括决策手段和方法,还应该包括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与管理理念。

优秀的管理体系可以保障企业的有序运转,并有效支持企业的发展与增长。

4.员工工作环境:员工工作环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员工工作环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且有利于培养一种积极、乐观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外延企业文化的外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产品与服务: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核心的价值支撑。

2.企业宣传和品牌:企业的品牌和宣传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并为企业的品牌打造出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3.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社会声誉,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

4.企业合作伙伴: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对内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对企业合作伙伴的一种信任。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合作伙伴之间建立一种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

结语企业文化作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所在,其内涵和外延都非常重要。

1.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1.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判 断:
1、文化活动是纯粹的精神活动。 2、文化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 3、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文化。 4、文化不是人类特有的。 5、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 形成。 6、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7、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8、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决定经济政治。
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 必修课程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及其作用)
一、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1、文化的内涵
相对于经济、政治而你言不的人问类我全什部么的是精文神化活动的及时其候产,品。 文化生产、传播、我学还习知、积道累文、化创新是的什过么程都;是你文问化活我动。 思想、理论、信念什、么信是仰、文道化德,、宗我教反、而教育不、知科道学、文文学、
④性质:有先进文化、也有落后文化、腐朽文化。
4、特点:
①普遍性: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②多样性:不同国家、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③特有性: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 物,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
④从文化与个体的关来看,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参加文化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 养出来的。 ⑤人们的文化活动不是一种纯粹精神性的活动,精神活动离不开 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造了5.5亿的国内收视纪录,现场募得15.1亿元的善款……
①②中在文她犹经化的太济生民发产民展力族族中在分亡,现散国科代在近学经世技济20术的界0、总各0年教 体地育 格,。的 局1一作 中94用 的般8越 作而年来 用言才越 越,立重 来一泛国要 越。 突个,爱出民2。0众族00如年而果的亡亲亡国仁国2历00程0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

文化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文化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切客观、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和各种规范,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及其自身活动的反映。

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式形成的,反映了一定社会的立场、观点和生活态度,具有历史性、全面性和相对独立性。

一、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一)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广义的文化,即社会整体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是狭义的文化,即某一种艺术或学问的个别形式。

而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创造性精神和实践活动。

(二)文化的外延文化的外延包括习俗、风俗、宗教、伦理道德、艺术、文学、思想、教育、法律等多种因素。

二、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化的历史性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二)文化的综合性文化是社会整体生活的反映,涉及生产、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

(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整体体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四)文化的普遍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特征,有其普遍性。

(五)文化的创造性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界和自己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产物。

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种基本动力。

传承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传统教育和传承手段,使文化得以保存和弘扬;创新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形式。

四、文化的功能文化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功能、社会变革功能、认同功能和审美功能。

社会整合功能指文化有利于人们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社会变革功能指文化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认同功能指文化有助于形成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认同和归属感;审美功能指文化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兴趣。

五、文化的发展路径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和未来文化。

传统文化是指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代文化是指在现代社会和科技条件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式;未来文化是指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未来文化。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精品文档下载【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的广义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

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1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 、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文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综合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精神现象,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可以指代某个特定的时期、社会或地区的价值观、信仰、习俗、语言、艺术、科学、哲学等各方面的体系和活动,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础。

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人类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化概念的内涵1.文化是创造性的活动。

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各种创造性活动的总和,不仅包括科学、技术等实践领域的创新和发明,还包括文化艺术、思想信仰等领域的创新和发明。

因此,文化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动力之一。

2.文化是彼此联系、相互渗透的。

文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而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所组成。

各种文化元素之间存在着联系和相互影响,同一个社会中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也存在着交流和融合,这些交流和融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3.文化是价值观的集成。

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人们的价值观,它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向人们灌输和传递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并最终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因此,文化不仅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价值体系。

4.文化与历史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文化是社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天生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逐渐形成。

文化与历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前人智慧的继承和发展。

5.文化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概念。

文化不仅包括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而且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由于文化的多元和复杂性,它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经济、政治等方面。

因此,文化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概念。

二、文化概念的外延文化的外延是指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它没固定的边界,而是随着文化内涵的变化而不断扩大和变化。

文化的外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类语言表达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工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一、文化的涵义1、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周易》:“物相杂,故曰文”。

在此基础上,“文”字又有许多引申意义。

其一,引申为文字、文章。

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诗词曲赋。

其二,引申为古代的礼乐制度,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法令条文。

其三,引申为精神修养,即文明,在此基础上又引申为文彩。

“文”在古人心目中,起初指纹理,后来又引申出近十几种引申义。

其中,文字、文章和文明与现在人们理解的“文化”一词的意义最为接近。

“化”主要指事物动态变化的过程。

本意有三:一是变化,二是生化,三是造化。

《庄子·逍遥游》中的“化而为鸟,其名曰鹏”,中的“化”即指变化。

《周易》中“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雌雄构精,于是生成各种动物及某些植物。

“化”即生成,化生也是生成。

《易·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是“文”与“化”最早并联使用的记录。

日月往来,阴阳并陈,刚柔交错成文,这就叫作“天文”。

文化教育旨在使人行当所行,止当所止,这就叫做“人文”。

治国者观察天文,用以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观察人文,用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

“天文”,指自然变化规律,也指人对自然变化规律的认识。

“人文”,指社会变化规律,也指人对社会变化规律的认识“天文”、“人文”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2、把“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众多学科探究的对象,实际上发源于近代欧洲。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了系统阐释:“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泰勒强调了文化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综合整体的基本含义,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文化概念进行了详细考察和整理的是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他们于1952年发表了《文化的概念》,对西方当时搜集到的160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做了梳理与分析,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解析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解析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解析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也越来越高。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规范,更是企业对外的展示,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与外延。

一、企业文化内涵解析1.哲学思想企业文化是企业智慧、文化的思想体现。

如三星集团的“挑战自我,创造新价值”的经营理念,是三星在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强劲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2.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规范。

如阿里巴巴的“诚信、团结、友善”的价值观念,是阿里巴巴内部员工的基本行为准则。

3.文化传承企业文化是企业人文遗产的传承。

如李宁的“创意源自生活,创意归于生活”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现出李宁文化的人性化、情感化、普及化的特点。

二、企业文化外延解析1.品牌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文化的体现。

如可口可乐的“统一”, 快乐,提供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的品牌文化思想,代表了可口可乐作为市场领导者的文化形象。

2.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如华为的“以人为本,用心服务”这一文化理念,代表着华为对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承诺和态度。

3.员工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文化的体现。

如一汽集团的“技术创新,追求卓越”,旨在激励员工创新创造,让员工成为一汽集团的优秀品牌代表。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规范,更是企业对内外的展示。

通过哲学思想、文化传承、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理论体系,以品牌文化、社会责任、员工文化等多个维度向外延伸,实现内部价值的传达和对外价值的传递。

一切好的企业文化都应该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得到实践和践行,进而不断实现文化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文化的广义含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特指社会意识形态。

在阶级社会中,文化是阶级斗争的武器。

一定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狭义: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是人们认识自然,思考自己,是人精神得以承托的框架。

她包含了一定的思想和理论,是人们对伦理、道德和秩序的认定与遵循,是人们生活生存的方式方法与准则。

思想和理论是文化的核心、灵魂,没有思想和理论的文化是不存在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包含有一种思想和理论,生存的方式和方法。

需要是现实,理想是向往,愿望是想得到的,要求是必须做到的!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1、"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2、"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3、广义的文化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物态文化层,由物化的知识力量构成,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二是制度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

包括社会经济制度婚姻制度、家族制度、政治法律制度、家族、民族、国家、经济、政治、宗教社团、教育、科技、艺术组织等。

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蕴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概念的界定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概念的界定

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概念的界定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一、引言马克思恩格斯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家之一,对文化的界定在其众多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阐述。

本文将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概念。

二、文化的定义和内涵1.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即使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经常直接谈及文化这个概念,但他的很多理论和方法都具有明显的文化内涵。

在《共产党宣言》中,他曾指出:“一切固着的、历史的观念和制度都不过是阶级统治的表现方式。

”这就表明了文化是一个反映社会关系的标志。

2. 阶级斗争和文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是由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这说明了文化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以阶级斗争为核心来决定的。

这就是他对文化联系思想的观点。

3. 资本主义对文化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往往成为了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家通过媒体和教育,塑造了一种符合他们利益的文化,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就是资本主义对文化的变质,从而导致了社会的文化异化。

三、文化的外延和价值1. 文化对个体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化对每个个体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资本论》中,他讲到了文化对劳动者的影响。

他指出,资本主义剥夺了劳动者的创造性,使他们变成了机械化的劳动者。

这就说明了文化对个体的塑造作用。

2. 文化的社会意义文化不仅仅对个体有着深刻的影响,对整个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意义。

他认为,文化是阶级统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因此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个人看法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界定深刻而全面,从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我个人认为,在当今社会,要深入理解文化的本质,就必须从阶级关系和生产关系出发,思考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意义的名词解释

文化意义的名词解释

文化意义的名词解释一、引言文化是一个广泛而抽象的概念,它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各个层面和方面。

本文将对文化的意义进行探讨,深入解释其内涵和外延。

二、文化的定义文化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和物质产品,包括知识、信仰、价值观、习俗、艺术作品等。

它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和交往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和表现形式。

三、文化的内涵1. 知识体系文化包含了人类积累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这些知识覆盖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等各个领域,帮助人们理解自身和世界,推动社会进步。

2. 信仰和价值观文化还包含了人类的信仰和价值观念,它们是人们对生命意义和行为准则的认知和追求。

不同文化之间的信仰和价值观差异,反映了人类对世界本质和人生目的的不同理解。

3. 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交流和表达的基础工具,它们通过符号系统将思想和信息传递给他人。

每种语言和文字都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现了该文化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4. 习俗和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和传统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规范。

它们承载着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是文化传承和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艺术和创造艺术和创造是文化的精髓和灵魂,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和创作活动,人们表达情感、探索真理、追求美好。

艺术作品反映了文化的审美观念和情感体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四、文化的作用1. 价值观塑造文化对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对于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的取向,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2. 身份认同文化给人们提供了身份认同的依据,通过共享一定的文化体系和符号系统,人们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归属感,并与其他人形成群体认同。

3. 知识传承文化是人类智慧的传承和积累,它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促进交流与理解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通过相互学习和领悟,人们可以拓宽视野、增进友谊、促进和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
作者:李艳燕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2年第12期
2006年广东高考卷曾经出过一题: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广东客家文化。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通过岭南文化表现出来
B.文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存在于岭南文化之中
C.岭南文化存在于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之中
D.岭南文化可以分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广东客家文化
学生做完这个题目后,有同学翻着书本问我:“老师,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是什么关系?题目中选项我能做出来,可是我看看书,又觉得它们之间好像还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我头都昏了!到底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还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化与具体某地文化之间、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教材表述中并不是很清晰,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31页第二段中提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但是,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从教材表述看,把世界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定位于共性和个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

然而,教材第31页第一段又提到了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这种表达方式,又把世界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定位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两种不同的关系同时存在于同一对“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上,这让很多教师和学生在认识上形成了混淆。

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两种关系显然是矛盾的,有些教师认为二者之间是“非此即彼”,倾向于肯定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有些教师赞同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笔者认为,为什么非得是“非此即彼”,而不能是“比翼双飞”呢?要让这两只“翅膀”都飞起来,我们得首先弄清楚一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传统逻辑认为,词项的内涵是它的含义,即概念是事物的特有属性的反映,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思维、有语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词项的外延是词项所指的事物组成的那个类,如“人”的外延就是古往今来一切人所组成的那个类。

每一个概念都有一定的外延和内涵。

概念的外延就是适合这个概念的一切对象的范围,而概念的内涵就是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如“平行四边形”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包含着一切正方形、菱形、矩形及一般的平行四边形,而它的内涵包含着一切平行四边形所共有的“有四条边,两组对边互相平行”这两个本质属性。

一、从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内涵看,二者存在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共性(普遍性)是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

个性(特殊性)是同类事物中各个事物所具有的,在状态、属性和变化发展规律方面的不同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从马克思在著作中对世界文化的论述中可知,他认为“世界文化”是指在世界历史条件下,由许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化所形成的一种具有世界色彩的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精神文明成果。

世界各民族和各国家的文化在世界交往条件下,呈现出交融、共享和互补的趋势,从而生成一种新的世界文化。

这里的世界文化是在有着鲜明个体性、独特性的民族文化基础上概括而成的,即体现出各民族文化中共同的、普遍的属性:是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文化领域的显现,体现了时代先进性和历史继承性。

这里的世界文化,就是从其内涵上来理解,概括所反映的对象(各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

二、从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外延看,二者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其中一条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教育、科學等。

什么是民族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人们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着生活的交往和思想的交流的过程中积累形成的。

什么是世界文化呢?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的所有精神文明的总和。

马克思在著作中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社会历史意义,认为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对世界文化的特殊贡献。

事实上,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但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如,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法律与天文学上的成就,古代埃及人民在建筑和医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人民的四大
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因此,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之争,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的。

如果我们能区别“文化”一词的内涵与外延,那么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关系就能分清楚了。

它们之间既能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也可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去分析。

由此再看2006年广东高考题: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包括融通善变的广府文化、精美细腻的潮汕文化和乐天豪放的广东客家文化。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设问,虽然没有说是从内涵还是外延角度区分,但设问中将可能存在的误解排除,直指重心,其命题的科学性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高级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