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鸭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6“3S”技术的应用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升训练26“3S”技术的应用
提升训练26 “3S”技术的应用(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读不同水质水体反射率对比图,完成第1~2题。
1.两种水体相比( )A.在0.6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B.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大C.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D.混浊泥水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大2.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A.统计泥沙差量B.监测洪涝灾害C.模拟泾渭分明D.评估进出水量2.A,学生要熟悉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运用。
第1题,读图可知,两种水体相比,在小于0.5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A项错;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小,B项错;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C项对;混浊泥水反射率大,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小,D项错。
第2题,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判断出水体的含沙量,统计泥沙差量,A项对;泥沙含量与洪涝灾害关系不大,不能利用反射率差异监测洪涝灾害,B项错;模拟泾渭分明主要是利用RS,C项错;泥沙含量与进出水量关系不大,D项错。
下图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布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读图,完成第3~4题。
交通线图层人口密度图层地价图层1—主干道 1—高密度 1—高地价2—次干道2—中等密度2—中等地价3—支路3—低密度3—低地价3.M地最适合布局( )A.工厂B.学校C.银行D.居民住宅4.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 )A.旅游部门B.民政部门C.公共交通部门D.住房建设部门4.D3题,根据图层中信息,M地位于次干道附近,人口密度小,地价便宜,最适合布局要求交通便利、地价低的工厂,A项对。
学校、银行、居民住宅应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方便人们的生活,B、C、D三项错。
第4题,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住房建设部门,根据交通、人口密度、地价,进行住宅区规划建设,D项对。
旅游部门不考虑人口密度,民政部门、公共交通部门不考虑地价,A、B、C三项错。
(2018浙江4月选考)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3S技术
数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新生(应用)主体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泥石流易发区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深埋垃圾场选址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滑坡易发区
1、RS是眼睛,提供遥感影像等数据 面
2、GPS提供定位等数据 点
3、GIS是大脑,负责处理和分析
关键词判断地理信息技术
①遥感技术:“获取”。 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导航”“精确”“精准”等。 ③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查询”“预测”等。
1.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
2.现有系统: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空间部分---卫星星座
3.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航 高空(10-20 千米)
空 中空(5-10 千米)
平 台
低空(<5(1)按遥感平台分:
航天遥感
比例尺小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 限制,可进行定期、重 复观测
航空遥感
机动性强,可选择传感 器、飞行高度、飞行 区域等
近地遥感
比例尺大
中高分辨率,操作较为方便
5.应用:资源普查、地图测绘、天气预报、军事侦察、城市与区 域规划、环境与灾害监测等。
用户设备---信号接收系统
导航型接收机 信号接收机类型: 测地型接收机
授时接收机
4.功能:为全球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5.应用: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户外运动、大地测量、工程测 量、航空摄影、资源勘查、农业生产、地壳运动监测 等领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 “3S”技术的应用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 “3S”技术的应用一、单项选择题如图为红嘴鸥迁徙路线图,该图准确记录了红嘴鸥族群迁徙的轨迹和繁殖信息。
据此完成下题。
1.红嘴鸥迁徙路线图的绘制采用了3S技术中的()A.RS和GPS B.GPS和GISC.RS和GIS D.RS、GIS和GPS解析:选B绘制路线图需要找准坐标与方位,需用到GPS;将收集的红嘴鸥繁殖的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呈现出来需要采用GIS。
2.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解析:选B发生病虫害的水稻与正常水稻反射的波长不同,可用遥感技术来监测;灾害预报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
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
据此完成3~4题。
3.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和RS 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D.RS和GIS4.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解析:3.D 4.C第3题,人口热力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
第4题,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布局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
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某科技公司研发了无桩借还车的运营模式。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单车。
如图示意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 B.RS和GPSC.RS和GIS D.GPS和GIS6.共享单车推广使用的影响主要是()A.使城市交通设施更加完善B.使城市空气质量恶化C.使城市公交客运流量增加D.使城区交通压力增大解析:5.D 6.A第5题,用手机确定地理位置,主要依靠GPS;将获得的单车分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该使用GIS。
《3S 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 讲义
《3S 技术的集成及其应用》讲义一、3S 技术概述3S 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RS)这三种技术的统称。
这三种技术各具特点,又相互关联,在现代社会的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能够将地理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通过空间分析和建模等功能,为决策提供支持。
全球定位系统(GPS)则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和定位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地面点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信息。
遥感(RS)是指不直接接触物体,通过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有关目标物体的特征和状态等信息。
二、3S 技术的集成3S 技术的集成并非简单的组合,而是通过不同技术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互补和协同工作,实现更强大的应用能力。
数据集成是 3S 技术集成的基础。
GPS 提供的精确位置信息可以作为 GIS 和 RS 数据的空间参考,而 RS 所获取的大面积、多时相的地表信息可以为 GIS 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功能集成是 3S 技术集成的关键。
例如,利用 GPS 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将获取的数据输入到 GIS 中进行处理和分析,同时结合 RS 图像进行解译和监测。
三、3S 技术集成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在土地资源调查方面,通过 RS 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土地利用现状信息,而 GPS 可以用于实地调查样点的定位,GIS 则用于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和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合理规划。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RS 能够提供森林覆盖范围、植被类型等信息,GPS 有助于确定样地的位置和边界,GIS 用于对森林资源数据的存储和分析,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水资源调查中,RS 可以监测水体的分布和变化,GPS 用于测量水文站点的位置,GIS 用于整合和分析水资源相关数据,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决策支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选择和集成应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3S”技术的选择与集成应用一、典题示例典例人口热力图是根据测得的热力值用不同颜色的区块叠加在地图上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的统计图形。
下面两图分别为我国某城市8时和20时的人口热力图。
据此回答(1)~(2)题。
(1)绘制人口热力图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和RSB.GPS和GISC.RS和数字地球D.RS和GIS(2)根据人口热力图,可以( )A.统计该市人口数量B.分析城市人口迁移方向C.确定城市用地类型D.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素养链接】问题呈现核心素养地理信息技术的选择“3S”技术的集成应用综合思维人口热力图的应用结合材料人口热力图的用途综合思维【解题示范】(1)人口热力需要利用遥感技术(RS)测量,而图形最后的合成叠加则需要用到GIS技术。
(2)人口热力图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分布情况,根据人口密度可以确定交通、商业区布局等用地类型及其合理性。
但是不能统计人口数量、分析人口迁移方向以及预测城市人口增长率。
答案:(1)D (2)C二、知识归纳“3S”技术包含“一个大脑,两只眼睛”,RS和GPS向GIS提供或更新区域信息以及空间定位,GIS提供相应的信息查询和智能化空间分析等重要功能。
遥感技术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全球定位系统是对遥感图像(像片)及从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定位,赋予坐标,使其能和“电子地图”进行套合;地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的“大管家”。
1.GIS与RS的集成应用遥感数据是GIS的重要信息来源,GIS则可作为遥感图像解译的强有力的辅助工具。
GIS作为图像处理工具,可以进行几何纠正和辐射纠正、图像分类和感兴趣区域的选取;遥感数据作为GIS的重要信息来源,可以进行线和其他地物要素的提取、DEM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图更新。
2.GIS与GPS的集成应用GPS与GIS结合的关键在软件,GPS作为GIS的数据源用于寻找目标,帮助GIS定位以及数据的更新。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3S技术的应用(解析版)
高考一轮复习选择题创新演练:3S技术的应用经典题2016年12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
这一地图工具通过30mx30m 的分辨率量化地表水的月度变化,并使用了1984年至2015年间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由10000台计算机并行处理生成。
用户可以点击世界地图上任意一点,来获取当地的表层水储量信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开发“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A. GIS和GPSB. CPS和RSC. RS和GLSD. GIS、GPS和RS2. 借助“全球表层水探索者”交互式在线地图工具,可以()A. 查询世界各地每月降水状况B. 解决欧盟地区洪水和干旱灾害问题C. 测定全球各地淡水资源总量D. 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根据材料“使用了超过300万张卫星图像资料,处理生成”一句,可知使用了遥感(RS)获取卫星图像,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了图层叠加处理。
因此该过程主要利用了RS和GIS技术,答案选C项。
【2题详解】地表径流的变化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分析人类对表层水资源分布的影响是该工具能实现的,故D正确。
该工具查询的是地表水储量信息,并非降水状况,A错误。
该工具的使用可以为旱涝灾害防治提供决策,但不能彻底解决该类问题,B错误。
淡水资源包含江河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等,而该工具只涉及地表水,C错误。
故选D项。
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
下图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 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路口附近A. 办公区集中B. 高档住宅区集中C. 公交站点集中D. 工业区集中4. 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RSB. RS 和GPSC. GPS 和GISD. RS 和GIS【答案】3. C 4. C【解析】【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1:43单车分布较稀疏,23:11单车分布较密集,并且单车主要集中分布在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公交站点集中,所以C正确。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考场传真 专题5 第2讲 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3S”技术的应用
第一部分专题五第2讲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3S”技术的应用考向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2012·重庆文综,36(1)]依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区之一。
为此,我国积极实施国际资源合作开发战略。
据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建议将远东的几百万公顷土地(图中阴影所示区域)出租给外国投资者。
我国投资者对此表现出极大兴趣。
下图是俄罗斯远东局部区域示意图。
指出我国西北地区后备耕地资源开发不当会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考向2流域的综合开发2.[2012·天津文综,12(4)]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
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由:支持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对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3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3.[2012·浙江文综,37(1)]根据图文材料(右图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题。
材料胜利油田在渤海采取“海油陆采”的方式开采石油,即建设自海岸线向海中延伸的入海道路,在入海道路的末端建设人工岛,并在岛上钻井开采海底石油,这种开采方式可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简析“海油陆采”一般在什么自然条件下进行。
考向4资源的跨区域调配4.(2012·安徽文综,28~29)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
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
完成(1)~(2)题。
(1)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全国通用近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
综合升级练区域可持续发展(2017·河北衡水中学二模)下图为某内陆国主要城市及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
1。
图示甲地区有两个雨季,分别是2—3月和7-9月,年平均降雨1 550 mm。
其原因是( )A.2—3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B。
2—3月受赤道低压的控制C.7—9月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D。
7—9月位于西南风迎风坡2。
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
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地形B。
河湖C.土壤D.矿产答案:1.D 2.A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位置可以得出,该地是埃塞俄比亚,降水主要来自高原地形雨。
7—9月,北非和阿拉伯半岛受低气压带控制,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
第2题,该国位于热带高原上,高原边缘气候闷热,高原面上较为凉爽,所以该国主要城市多分布于中部地区。
(2017·安徽宣城调研)下表反映了兰陵溪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土流失特征。
该流域4-10月的降水为924。
6 mm,占全年降雨量的84%〔注:地表径流系数指的是同一时间段内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深度(mm)与降水量(mm)的比值,以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 专题5 第2讲区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3S”技术的应用
资源缺乏。 (3)①为华北平原,解决该地区水资源供给紧张
的措施为南水北调、海水淡化。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发展节水工业、节水农业,属于节流方面的措施。 答案 (1)D (2)D (3)B
施等方面来分析解决问题。④学会评价资源跨区域调配
的影响,掌握评价思路,学会正确表述。⑤掌握“3S”技 术的应用。
(1) 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生态问题、资源开 发利用、河流综合开发、“ 3S” 技术应用,以非选择题为 主,这一考点的频率将会加大。 (2) 以世界和中国热点、重点区域为命题背景,突出全
①黑土被开 垦后,自然 平衡受到破 坏引起土壤 冲刷;②林 木超采,采 育脱节,毁 林开荒,森 林火灾,居 民烧柴等
①停止对沼 泽 地 的 开 垦;②对坡 面、沟壑进 行治理,植 树造林,土 壤培肥;③ 合理采伐, 营 造 人 工 林,木材的 综合利用, 建设自然保 护区
区域
生态问题
成因
措施 ①低湿地治理: 鱼塘—台田模 式;②盐碱地治 理;调节、控制 水盐运动 ①发展立体农 业;②解决生活 用能问题、发展 沼气、营造薪炭 林、炉灶革新、 推广生活用煤
①全球气候失调; 热 带 雨 林 的 ②生态环境恶化; 开发和保护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①农场和牧 场的开发; ②商业性伐 木;③焚耕 开垦;④采 矿、筑路和 城镇建设
流域综合开发
2 .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完成 (1) ~ (3)题。 (1)甲、乙两河段河道整治的共同 任务为 ①预防凌汛 治“地上河” ( ②发展航运 )。 ③防
球或国家高度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命题趋势,特别是
荒漠化、水土流失、能源开发、河流的综合开发。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2012·海南地理,14~15)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 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 1999 ~ 2007 年土 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
2022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训练题:“3S”技术及应用
“3S”技术及应用北斗(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在公安、交通、渔业、减灾等行业得到广泛使用,正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
据此完成1~2题。
1.和北斗系统相类似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数字地球B.RSC.GPS D.GIS2.北斗系统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往往还需依托()A.RS B.GPSC.GIS D.GPRS热红外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
据此完成3~4题。
3.获取热红外影像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IS B.RSC.GPS D.VR4.晴天正午时刻,长三角地区一幅热红外影像中最亮的是()A.高速公路B.绿化带C.鱼塘D.水稻田某游客从下图A处驱车赶往B处,其手机百度地图提示:“前方1公里处行驶非常缓慢”。
热力图是百度地图功能之一,它是利用手机基站定位获取该区域的用户数量来渲染地图颜色,实时描述人群分布、密度和变化趋势的一个产品。
下图为某区域热力图。
读图完成5~6题。
5.百度地图该提示使用的技术有()A.GPS、RS B.GIS、RSC.GPS、GIS D.数字地球6.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A.规划布局景区道路B.评估区域商业价值C.核定区域游客数量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下图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地理信息系统B.乙是地理信息系统C.丙是遥感技术D.甲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8.有关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遥感技术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②遥感技术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④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精准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它是一种由信息技术支持,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的系统,它包括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精确收获等环节,是实现农业向低耗、高效、优质、安全转变的重要途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考点提升专练 “S”技术的应用PPT幻灯片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第25页
考点35 考点35
解析 第 “3S”技术的应用
“3S”技术的应用
1
题,制作电子地图需要采集各类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A.RS、GPS
B.GPS、GIS
C.RS、GIS
D.GIS、AI
第15页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考点35
““33SS” ”9技 技.术 术健的 的应 应康用 用 码在全国推广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主要是(
D
)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3S”A技.术的申应用请过程较复杂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第8页
(2020·辽宁模拟)2020 年 2 月 6 日,全国首个城市实名乘车系统在
沈阳上线使用。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通过扫描二维码登记个
人信息,系统即可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研判。据此完成 4、
考点35 考点35
“ “33SS””①技技术术共的的享应应用用用户信息
②记录移动轨迹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3S”③技术获的取应用逐日体温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④查询疫情分布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考点35 “3S”A技.术的①应用②
B.①③
考点35 “3S”技术的应用
C.②③
D.①④
第6页
解析 第 2 题,对比 1984 年和 2015 年湖泊面积变化可知,2015 年湖面变大,1984 年的①②两地在 2015 年被淹没变成水域,说明两地 地势低平,易被淹没;其他两地水域面积基本不变,说明湖面上升没 有淹没两地,两地海拔高。第 3 题,遥感技术是一种应用探测仪器, 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来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 究对象的技术。天气变化会影响遥感成像效果,天气多变导致遥感成 像具有不确定性;遥感使用空间运载工具和现代化的电子、光学仪器, 探测和识别远距离研究对象,能够获取地面调查人员难以到达地区的 信息;由于卫星围绕地球运转,遥感能及时获取大范围的最新影像信
浙江鸭Ⅰ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可持续发展与“3S”技术第4讲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件
杉D 主要分布区图,所以研究过程是②①③。
解析 答案
课前·学情调研
-29-
小强在一条较直的山路上骑自行车,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 并用每6秒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再将 这些资料上传到Google地球上展示。据此完成第4~5题。
课前·学情调研
-30-
4.小强在公路上全力冲刺,GPS的点位记录如上图公路上黑点所示。 小强所行道路的高度剖面图最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④矿产分布图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将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交通线分布图层重
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第(2)题,造
纸厂对水污染严重,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同时,也会对城市功
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
课前·学情调研
向,故C项正确。
课前·学情调研
-21-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知识回归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的工作过程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课前·学情调研
-22-
2.遥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 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应用方向
环 境 环境 灾 监测 害
滑坡易发区
课前·学情调研
-19-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典题示例】 读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完成下 列各题。
课前·学情调研
-20-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为了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方面是
(浙江专用)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地球仪、地图与“3S”技术的应用学案
(浙江专用)2014届高三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地球仪、地图与“3S”技术的应用学案专题二自然地理学案3 地球仪、地图与“3S”技术的应用【考纲点击】 1.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三要素。
3.地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构建知识体系】考点一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典例1(2013·重庆文综)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距离B.地形条件C.局地水域D.植被分布(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虫害B.冻害C.滑坡D.洪水(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1.经纬网的判读(1)侧视图中,根据经纬度的递变规律进行判断:度数往北增大为北纬,往南增大为南纬,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
要尤其注意180°经线东西两侧的经度。
(2)极地俯视图中极点的判读方法①字标法:在极地中心处标注“南”或“S”为南极,标注“北”或“N”为北极。
②自转方向法:极地俯视图若画有地球自转方向的箭头,可以根据“北逆南顺”判定。
③经度递变法:根据东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沿地球自转方向减小的规律,画出地球自转方向,从而判断南北极。
④海陆轮廓法:极点处为陆地判定为南极,极点处为海洋则为北极。
2. 经纬网的应用[两点间“最短航线”的判断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圈)(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有以下几种情况:①两点均位于北半球,最短航线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 ②两点同位于南半球,最短航线是先向南,过极点后再向北; ③两点位于不同的半球,要看过北极点的为劣弧还是过南极点的为劣弧。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如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 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MPK ,而不是弧MQK ,赤道上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浙江丽水、衢州、湖州高三质量检测)读不同水质水体反射率对比图,完成第1~2题。
1.两种水体相比( )
A.在0.6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
B.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大
C.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
D.混浊泥水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大
2.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 )
A.统计泥沙差量
B.监测洪涝灾害
C.模拟泾渭分明
D.评估进出水量
答案1.C 2.A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学生要熟悉各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其运用。
第1题,读图
可知,两种水体相比,在小于0.5微米附近反射率差别最小,A项错;清澈水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小,B
项错;相同波段混浊泥水反射率大,C项对;混浊泥水反射率大,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小,D项错。
第2题,根据两种水体的反射率差异,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判断出水体的含沙量,统计泥沙差量,A项对;泥沙含量与洪涝灾害关系不大,不能利用反射率差异监测洪涝灾害,B项错;模拟泾渭分明主要是利
用RS,C项错;泥沙含量与进出水量关系不大,D项错。
下图为研究某城市功能区布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
读图,完成第3~4题。
交通线图层人口密度图层地价图层
3 3313
2 2212
3 3212
1 1111
3 3212
3 3 3 2 3
3 3 2 1 2
3 2 1 1 2
3 1 1 2 1
2 2 1 1 1
3 3 3 3 3 3 3M
2 2
3 3 3 3 2
3 3 2 2 1
2 3 3 2 2
3
1—主干道 1—高密度 1—高地价
2—次干道 2—中等密度 2—中等地价 3—支路 3—低密度 3—低地价
3.M 地最适合布局( )
A.工厂
B.学校
C.银行
D.居民住宅 4.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 )
A.旅游部门
B.民政部门
C.公共交通部门
D.住房建设部门 答案3.A 4.D
解析第3题,根据图层中信息,M 地位于次干道附近,人口密度小,地价便宜,最适合布局要求交通便利、地价低的工厂,A 项对。
学校、银行、居民住宅应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方便人们的生活,B 、
C 、
D 三项错。
第4题,图中数字信息可以服务的对象最合适的是住房建设部门,根据交通、人口密度、地价,进行住宅区规划建设,D 项对。
旅游部门不考虑人口密度,民政部门、公共交通部门不考虑地价,A 、B 、C 三项错。
(2018浙江4月选考)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 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
据此完成第5题。
5.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
答案D
2016年8月16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读该日8—20时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完成第6~7题。
6.预报高温区域及其发展趋势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RS ②GPS ③GIS ④GPRS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下列因素中与图中甲区域高温天气关系不大的是( )
A.植被覆盖率
B.荒漠化
C.地形
D.副热带高压
答案6.B 7.D
解析第6题,RS可以获得图像数据;GIS可以管理和查询信息,并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还可以形象直观地表达模型、提供动态的地理信息。
第7题,图中甲区域为吐鲁番盆地,高温天气的形成与海陆位置(深居内陆)、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及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密切相关,但与副热带高压关系不大。
(2018浙江宁波高三十校联考)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就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
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总数:震中20千米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千米范围内约6.3万,100千米范围内约30万。
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
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
据此完成第8~9题。
8.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 )
A.GPS GIS
B.GIS RS
C.GPS RS
D.GPRS RS
9.通过对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 )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B.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
C.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D.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答案8.A 9.C
解析第8题,读材料分析可知,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
由此判断,该过程是基于手机定位来统计数据的,定位需要GPS系统,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所需技术为GIS技术,故选A项。
第9题,由材料可知,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
因此可用来评估区域商业价值,A项对;可以快速定位灾区人群分布区,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最及时的分析和决策依
据,B项对;同时也能够监测交通流量,助力交通部门决策,D项对;景区的承载量主要是由环境来决
定的,不能通过热力图来核定,C项错。
10.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
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 000年(图乙)和距今500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①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②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③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答案D
解析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首先需要通过GPS获取云杉分布区的位置信息,然后建立云杉分布信息的数据库,最后用GIS进行分析处理并输出数据(云杉主要分布区图),所以
其研究过程是②①③,故D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工作流程示意图,完成第11题。
11.(2018浙江11月选考,8)该地理信息技术为( )
A.RS
B.GPS
C.GIS
D.VR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3S”技术。
根据题意“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可判断为遥感技术识别地理事物。
故选A项。
12.深圳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4年4月1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取得丰硕成果,乘坐“雪龙”号凯旋。
材料二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
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答案(1)GPS和GIS RS
(2)C
(3)利用GPS测量观测点的海拔,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利用RS探测资源状况;利用GIS绘制资源分布图。
(任举两例即可)
解析第(1)题,选址过程要通过GIS进行空间分析,位置的确定要应用GPS,监测环境的变化需要用到RS。
第(2)题,“数字南极”不能提供治理极冰融化的技术,但能为极冰融化的治理提供有用的分析数据。
第(3)题,可从GPS、RS以及GIS等技术的应用,结合南极科考现状进行分析。
1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GIS的工作过程主要有哪些环节?
(2)图示的“图层”按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类,属自然地理方面的
是,属人文地理方面的是。
(3)若要研究邮政通信点的布局问题,你认为还应该增加哪些图层?请简单说明理由。
(4)(多选)下列课题中,主要是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是( )
A.近50年来,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
B.近10年来,上海市区人口分布变化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
C.浙江省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状况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
D.优化上海浦东新区城区公交线网、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答案(1)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处理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2)水系、地形和土壤土地利用、居民点
(3)交通线路图和居民分布密度图。
理由:邮政通信点的布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分布在居民点内或居民分布集中的地区;二是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4)BCD
(1)题,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即可找出答案。
第(2)题,水系、地形、土壤属于自然要素,土地利用、居民点属于人文要素。
第(3)题,邮政通信点的布局与交通、居民点分布有关。
第(4)题,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动态变化规律的,A项中世界粮食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势不是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因此不能应用GIS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