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通过市级验收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云政规〔2020〕4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云政规〔2020〕4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11月30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推动民族地区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发展,逐步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加快民族地区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高速铁路和普通铁路、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航道和航运基础设施以及“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推动沿边高速公路全线贯通,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逐步提高民族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加快民族地区大型水库、大中型灌区、水系连通工程等重点水网工程建设,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和山洪灾害防治。
提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民族地区电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加大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
支持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当地能源资源。
加强民族地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骨干网建设、城域网改造提升和光纤入户工程,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
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扩大农村宽带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面。
建设覆盖民族地区的多式联运物流网,加快物流枢纽布局和仓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行集约化配送模式,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x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全区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和x第x次党代会精神,根据x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xxx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x”规划》(x 〔x〕93号)要求,扎实推进我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强化“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广泛动员各族群众,不断开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各族群众利益需求的变化,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把民族团结的环境优势转化为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品牌优势。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结合本地实践,进一步增强创建举动的实践特征,提高创建举动的感召力、亲合力和影响力,使创建举动更贴近下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3、点面结合,全面促进。
注重发现典范、培养典范、树立典范,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使民族团结进步圭臬标准的先进事迹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圭臬标准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创建举动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展开。
4、分级创建,同步实施。
根据各类创建标准,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村(居),宗教活动场所,各部门联动同步实施。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实行分级命名,动态管理,努力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始终具有典型性、先进性、时代性。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的通知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1.20•【文号】•【施行日期】2022.01.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委(厅、局):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和推动各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打造创建工作“升级版”,经认真研究,并报中央领导同志同意,国家民委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测评指标(试行)》(民办发〔2020〕4号印发)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市、区、旗)测评指标》(民委发〔2014〕94号印发)进行了修订完善。
新的测评指标更加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突出对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进行分类考核,突出考核工作实效。
测评指标总分100分,省(区、市)测评得分90分以上可向国家民委申报,国家民委按程序进行综合评分,达到90分以上可作为全国示范。
新的测评指标是新的“指挥棒”,各地要广泛宣传、系统培训,让所有创建地方和单位都明确新的要求,切实把新要求落实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过程,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和平台,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西部地区)附件2: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东中部地区)国家民委2022年1月20日。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工作推进方案
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工作推进方案一、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目标。
二、基本原则1.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各民族平等权益。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民族地区优势。
4.坚持依法治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5.坚持创新发展,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重点任务1.加强民族政策宣传和教育,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认识。
2.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
3.加强民族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
4.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各民族群众生活水平。
5.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6.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发挥他们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关键作用。
四、具体措施1.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
(2)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深入人心。
2.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
(1)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地区、民族村寨、民族文化遗址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创建工作。
(2)加强对示范点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3.促进民族文化交流。
(1)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活动,展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民族文化创新发展。
4.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2)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5.加强民族事务治理。
(1)完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提高民族工作科学化水平。
(2)依法打击民族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6.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组织开展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组织开展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着重介绍组织开展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
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在现代社会,各级政府和组织都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和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
为了确保组织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达标示范创建工作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是指在组织达到一定标准后,由上级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复核验收,确保其已经达到相应的要求并具备示范引领作用。
这一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有效推动组织自身的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还能够对整个行业或领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市级复核验收工作的实施,可以通过对组织的目标、管理体系、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评估,客观地反映组织在各项指标上的成绩和不足。
同时,通过复核验收的过程,可以发现和总结组织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为其他组织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将围绕组织开展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展开讨论。
具体包括组织开展达标示范创建的意义、复核验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实施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深入分析和论证,旨在推动组织达标示范创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方式,它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过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等内容,引导读者进入主题领域。
概述部分可以简要介绍组织开展达标示范创建市级复核验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为读者提供整体的认识。
文章结构部分则应该具体说明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容安排,让读者知道文章整体结构和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通过阐述和论证来支持和证明文章的中心论点。
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 (3)
关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2023年工作推进方案一、活动背景为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助推全国民族团结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根据中央批准,决定于2023年在我县开展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
此活动旨在加强各族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全县人民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目标1.建立具有示范意义的民族团结进步模式,为全国其他县域提供借鉴;2.提升全县各族群众对祖国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向心力;3.加强各族文化传承和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4.推动全县民族经济融合发展,促进各族群众共同繁荣。
三、活动策划1.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手册、海报、视频等宣传资料,加强对全县各族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各族聚居区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让群众深入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习俗;•利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县域内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成果,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
2. 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各族宗教活动场所和文化中心,提供公共服务和文化交流的场所;•扶持民族文化团体和民间组织,鼓励各民族之间开展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和民俗展示等活动;•开展民族语言和口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3. 加强民族经济融合发展•鼓励各族群众创业就业,提供金融支持和创业培训等服务;•建设跨民族合作项目,推动各族企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加强产业扶贫工作,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提升贫困群众的生产力。
4. 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提高群众的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宣讲,邀请专家学者深入解读相关理论和政策。
四、工作措施1.成立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活动开展;2.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和时间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3.加强组织协调,形成多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4.加大活动经费投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5.定期组织评估和梳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优化工作策略。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工程取得实效
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兴边富民工程取得实效张锦彬2004至2010年的两轮“兴边富民”工程建设,沧源县共启动6大工程(即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温饱安居工程、产业培育工程、素质提高工程、社会保障和稳定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27件惠民实事253个项目,共完成投资21.2亿元(上级补助11.25亿元,地方自筹9.95亿元),其中:第一轮完成投资4.32亿元,新一轮完成投资16.88亿元。
工程实施后,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沧源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与2004年比,2010年末,全县生产总值达13.3亿元,增长8亿元,增151%;财政收入 1.32亿元,增长1.05亿元,增388.9%;社会消费品总额完成4.67亿元,增长2.9亿元,增163.8%;外贸进出口总额3.36亿元,增长256亿元,增3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099元,增长5245元,增76.5%;农民人均纯收入2768元,增长1925元,增228.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6%以内。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改善。
2010年末,固定资产投资15.8亿元,比2004年增11.8亿元,增295%,基础设施滞后的“瓶颈”得到有效缓解,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是交通建设跨越发展:全县公路总里程1885.88公里,建成沥青混泥土路面266.2公里,通达工程655公里,建成新农村硬板路425条410公里,农村通路率达98%。
勐省至岩帅、勐董至芒卡、甘勐至班老油路建成通车;完成10个乡镇客运站(点)建设;耿沧二级公路、小澜二级路(沧源段)及勐省至单甲至立新油路开工建设,佤山机场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水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作用,水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共完成8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6.1万亩;解决5.87万人的安全饮水工程,初步形成了乡镇供水网络和农灌渠系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和工农业用水,水利化程度达24.2%;建成一级4座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3.1万千瓦;垃圾处理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工程开工建设,县城亮化、美化、绿化建设步伐加快。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考核验收实施细则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考核验收实施细则(试行)为进-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和《喀什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细则。
一、验收范围(一)各乡镇街道申报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村、模范社区。
(二)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二、验收依据(-)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四)《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五)《喀什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三、申请验收条件各项创建工作符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喀什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
!1!验收时,申请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申请报告(二)申请登记表(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规划、实施方案、工作汇报和创建工作大事记(四)上级主管单位的意见(五)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意见(六)民宗部门审核意见;(七)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五、验收内容验收得分由基础工作得分、活动开展情况得分、群众评议得分构成,三项得分初始分均为百分制。
最终按照比例综合为百分制得分。
具体计分方式为:累计得分二基础工作得分/100X50+活动加分/100X30+群众评议得分/100X20。
90分以上为优秀,可向市民宗部门推荐,60分以下为不合格。
(一)基础工作为全面、准确、科学地考核验收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模范村、模范社区的基础工作,根据《喀什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管理办法(试行)》,制定考核验收评分标准(见附表),此标准适用于考核工作中基础工作得分评比。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府•【公布日期】2021.09.28•【字号】大政规〔2021〕4号•【施行日期】2021.10.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其他规定正文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直各委、办、局:《大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办法》已经州委、州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9月28日大理州贯彻落实《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依据《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规划与建设、保障与服务等活动,适用本实施办法。
第三条示范区建设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遵循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示范引领的原则,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成果,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第四条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族群众的“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三个离不开”思想牢固树立,“五个认同”不断增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典型案例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典型案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典型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品牌。
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街区”创建活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 云南省大理州:以“五个认同”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将“五个认同”贯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过程,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深扎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3. 青海省黄南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
步创建工作。
通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积极贡献。
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的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
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9.01.31•【字号】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公告第3号•【施行日期】2019.05.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2019年1月31日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将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的规划与建设、保障与服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示范区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实施,社会参与;遵循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示范引领的原则,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努力实现各民族生活更加美好,民族团结和谐局面更加巩固,民族事务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促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四条示范区建设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第五条各民族应当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民族歧视、民族侮辱、民族分裂和危害国家统一的言行。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体制机制。
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示范区建设工作。
民族事务主管部门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综合协调、指导服务、检查督促等具体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示范区建设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示范区建设工作。
备战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考向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考向1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1.(2022·全国·高考真题)2021年开始施行的《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省、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五级联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村)、进乡镇(街道)、进学校、进铁路、进医院、进部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等。
上述规定()①有利于统筹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机制的建设②构成了边疆民族地区强边固防工作的法规基础③进一步强调全民参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义务和责任④是民族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的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2·全国·高考真题)近年,新疆伽师县饮水安全问题被列入国家重点民生工程。
2020年5月,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当地干部群众克服气候恶劣、地质条件差等困难,建成全长1827公里的通水管网,实现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全面通水,40多万各族群众喝上甘甜的“安全水”“幸福水”。
该县各族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①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②开辟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途径③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④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1·福建·高考真题)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国家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就业扶贫、教育帮扶等手段帮助新疆各族人民脱贫。
2020年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666个贫困村、308.9万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
新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说明()①国家积极推动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②实现共同富裕能够消除新疆各民族间的差异③国家鼓励新疆各民族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④我国尊重和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21·辽宁·高考真题)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各民族守望相助,与党同心,与国同行。
昆明启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
信息 |INFO传达学习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关于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提出,要围绕“开展扫黑除恶,建设善美云南”的要求,结合杂志社实际,在《今日民族》及网站、微信公众号上,认真组织开展好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本刊讯)昆明启动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日前,昆明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工作进行动员部署,据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深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行动方案》,昆明将着力实施民族经济跨越发展、民生保障全覆盖、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教育振兴、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城市民族工作创先争优、民族团结保障示范、民族工作创新、典型示范带动、生态文明建设10项重点工程,让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昆明市民族宗教委)红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公布施行 8月20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条例》公布,今年9月1日起施行。
《条例》的公布实施,填补了红河州非遗传承人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标志着红河州非遗传承人权益保护工作迈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条例》共六章三十条,以立法的形式对非遗传承人的申报认定、保护传承、保障措施、法律责任进行了规范。
(红河州民族宗教委)大理州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日” 9月7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决定将每年11月22日自治州成立纪念日设立为“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日”。
“民族团结进步日”期间,将围绕年度主题,组织开展全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决赛暨颁奖仪式、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展演、民族团结进步“七进”活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洱海保护治理等系列活动。
(大理州民族宗教委)德宏州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州级示范单位考核工作 9月10日,德宏州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七+N”工作及创建州级示范单位考核工作。
考核组将深入五个县市的州级创建示范乡镇、社区(村)、企业、学校、军(警)营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考核,同时还就各创建单位在拓展创建载体和“七+N”上的创新举措进行考核。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勐省镇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地方,这里有傣族、拉祜族、佤族、汉族等多个民族,民族团结一直是这里的优良传统。
为了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勐省镇认真落实国家民族政策,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情况吧。
一、强化民族团结意识,营造和谐氛围沧源县勐省镇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情,加强民族团结意识。
每年都会举办民族文化节、民族传统节日等活动,吸引了各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勐省镇还大力宣传国家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知识,让广大群众真正体会到了多民族和睦共处的幸福生活,形成了浓厚的和谐氛围。
二、推进民族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勐省镇重视传承和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通过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传统技艺展览、非遗保护等活动,积极弘扬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让各族群众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认同。
县委、县政府还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各民族开展文化传承工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更加广阔的舞台。
三、加强民族融合发展,促进共同繁荣沧源县勐省镇以发展经济为抓手,大力推进民族融合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经济建设方面,勐省镇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各民族创业致富,通过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方面也有政策倾斜,保障各民族群众的权益,真正让各民族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
四、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为了进一步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维护民族团结的稳定局面,沧源县勐省镇加强了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
通过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文化观念,促进了各族群众的心灵契合,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追求。
在社会治安方面,勐省镇加大了扫黑除恶等力度,为各族群众提供了安宁的社会环境,让大家安居乐业,和和睦睦地生活在一起。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勐省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自古以来,这里就有着傣族、哈尼族、彝族、壮族等多个民族和睦相处的传统。
近年来,沧源县勐省镇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就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进行深入分析。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意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为了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营造全县各民族共同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局面,助推沧源县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沧源县勐省镇,这一目标更显得尤为重要。
该镇的居民以傣族、哈尼族、彝族为主,三大民族聚集在一起,各有各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对于构建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促进各族群众的共同发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团结文化。
在沧源县勐省镇,政府部门加强了对民族团结意识的教育宣传工作,组织各族群众共同举办民族文化节、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让各民族群众更加了解彼此,增进感情。
2. 加强民族宗教工作,维护宗教和睦。
加强傣族、哈尼族、彝族等民族宗教活动的管理和指导,鼓励民族信教群众积极参与宗教活动,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确保各民族和睦相处。
3. 推进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
通过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安排,改善和建设民族教育设施,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
4. 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来源。
支持和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扶贫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扶持产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来源。
5. 加强民族交流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积极倡导各民族互相帮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建设各民族共同交流的平台,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自沧源县勐省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迎接初步验收工作方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迎接初步验收工作方案一、活动目标1.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意识。
2. 弘扬和倡导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3. 发挥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艺术表演,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
4. 通过具体的活动,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二、活动内容1. 举办合作交流座谈会:邀请各民族的代表参加座谈会,就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推进措施等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共同制定并推动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实施。
2. 组织文艺演出:邀请各民族的艺术团队和个人进行各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展示各民族的歌舞、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3. 举办民族风情展览:邀请各民族的文化机构和个人参与,展示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手工艺品、风俗习惯等,通过展览让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和感受各民族的独特魅力。
4. 参观访问活动:组织参与者参观各民族的聚居地和重要景点,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发展状况,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5. 举办体育比赛:组织各民族的体育代表队进行友谊比赛,增强体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
三、活动组织1. 成立活动筹备组:由相关部门和各民族代表组成,负责活动的具体策划、组织和协调工作。
2. 制定活动时间表:根据活动内容和参与者的安排,制定详细的活动时间表,做好活动的统筹安排。
3. 各民族代表的邀请:通过相关渠道和方式,邀请各民族的代表参与活动,并提前确定参与者名单和所属单位或组织。
4. 活动场地的选择和准备:根据不同活动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演出、展览、座谈会等,确保场地的设施和环境符合要求。
5. 物资准备: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预备活动所需的舞台设备、音响设备、展览布置、礼品等物资,并提前做好调配和准备工作。
四、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材料:设计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展板等,宣传活动的目标、内容和时间,吸引更多人参与。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
为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提高全县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沧源县政府决定在勐省镇打造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一、建设目的二、建设范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范围包括北屏片区、前三村、勐孟村、勐大村等七个村庄,总面积为120平方公里。
示范区将充分利用勐省镇的区位优势,建设集旅游、休闲、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集镇。
主要包括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民族商业广场、民族文化博物馆、休闲公园、图书社区等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
三、建设内容1.建设特色商业街区特色商业街区以多民族文化为主题,建造充满异域风情的建筑,展示不同民族的特色美食、民族服饰、手工艺品等,以吸引游客、增加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
2.建设民族商业广场民族商业广场是综合性商业设施,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以向游客展示多种民族文化、民间艺术家作品等为主要特色。
并提供各种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服务,既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3.建设民族文化博物馆民族文化博物馆是展示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利用良好的展示环境,以多样的展品和形式让民众了解各民族文化的传统、差异和发展历程,扩展民族文化知识面,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4.建设休闲公园休闲公园是针对居住在建设区内不同民族的群体设置的开放性公共场所,为其提供休闲、娱乐、聚会等活动场所,增强社区居住环境和社区品质。
同时,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益的公园将有益于提高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
5.建设图书社区图书社区是集休闲、阅读、学习和娱乐于一身的多功能设施,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读书学习的场所。
在成为休闲场所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普及文化知识,增强市民的文化素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四、建设成果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将会带来很多成果。
首先,增强各民族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提高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和爱国情感。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勐省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北部,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
该镇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林业为主,是该县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为进一步推动该镇发展,提升镇民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内涵,建设一片美丽和谐的新区域,必须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
首先,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方面,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各种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推广傣族传统文化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强各民族间沟通和交流的渠道。
同时,加强对民族团结知识的宣传,增强镇民民族团结的认识和行动自觉性,使其成为区域内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基础。
其次,建设示范区还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对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交通和通讯的便利性,促进区域交流和经济发展。
其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增加旅游消费需求,提高农民收入。
此外,还要加强社区、学校、卫生院等民生设施建设,改善镇民的生活环境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凝聚力。
最后,建设示范区还需要加强产业发展。
以农业为主,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发展投入,引导农业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种养殖业等一系列农副产品的生产。
此外,还要加强林业、渔业等资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发展活力。
总之,沧源县勐省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必须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在宣传教育、公共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投入,推动镇民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使之成为一个新型的和谐区域,为民族团结发展做出贡献。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勐省镇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地方,这里是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而在这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
在过去的几年中,沧源县勐省镇在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
政府在这个地区加大了对少数民族的支持和帮助,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生活条件,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
政府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护了他们的语言、宗教和民俗风情,让少数民族群众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在经济方面,沧源县勐省镇也在不断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当地经济的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到现代经济体系中。
在政府的帮助下,当地的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当地民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还加大了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交通、供水等基础设施设施,提升了勐省镇的生活质量。
在社会方面,沧源县勐省镇也在全力打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政府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公益项目,为困难群众提供援助和帮助,消除了当地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府还加强了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少数民族群众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条件。
在生态方面,沧源县勐省镇也在全力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环保项目,加大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了居民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在政府的帮助下,当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沧源县勐省镇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成为了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地方。
这里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仅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
未来,沧源县勐省镇将继续保持建设势头,不断加大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力度,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论沧源县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沧源县勐省镇作为沧源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民族团结和进步的示范区。
在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勐省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民族和谐、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典范。
本文将从勐省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民族团结是勐省镇建设的基石勐省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有傣族、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
在这样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团结无疑是建设的基石。
勐省镇的各民族一直以来都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致力于镇的建设和发展。
在勐省镇,民族团结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民族文化传承、节日庆祝、丧葬婚嫁等方面都能够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对方的习俗和文化传统。
这种民族团结的氛围使得勐省镇成为了一个少数民族地区难得的和谐之地。
二、多元文化的交融促进了勐省镇的繁荣在勐省镇,各民族文化都得到了有效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
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为勐省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傣族的梨花节、哈尼族的尤努节、彝族的火把节等传统节日成为了勐省镇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盛。
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也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使得勐省镇的经济更加繁荣。
三、勐省镇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的新路径勐省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是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新路径。
在这条新路径上,勐省镇充分尊重和保护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鼓励少数民族孩子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引进外来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使得勐省镇成为了一个融合多元文化、尊重多民族传统的地方。
勐省镇还积极推进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各族人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推动了区域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四、勐省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虽然勐省镇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沧源佤族自治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级验收汇报会
5月13日至15日,沧源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迎来市级验收。
在沧源,验收组通过形式多样的验收方式,考核涵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6+N 进”各方面的内容。
用好“互联网+”打造新佤山
在勐省镇芒阳村,有一个集“展示、教育、文化、存储”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村史室”平台,这是沧源自治县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合作的信息服务平台。
通过“云数据”群众可以将有纪念意义的生产生活微视频、图片等上传保存。
此外,平台还会记录在党和政府惠民政策下农村的发展变化。
通过看变化、做对比,精准服务,让党员群众更加深切地感受党中央惠民政策,感受党中央的关心关怀,增强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性,让佤山边疆群众真真切切地“心向党”。
在沧源,“互联网+”的思维不仅体现在乡村,也体现在各机关单位。
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为了解决原有评标专家种类不全、人数较少等资源匮乏的问题,在公共资源交易上实现“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程电子化”,加快了公共资源进入电子化交易轨道。
“2018年4月,我们全面使用‘云南省综合评标
专家库’的评标专家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工作,打破了空间地域限制,破除了行业壁垒。
全市评标专家、交易场所设施和电子监管环境等资源得到共享共用,大幅提高了优质专家资源在全市范围的利用率。
2018年,进场交易项目数、交易额均突破同期最高水平。
”政务服务管理局干部杨维芳说道。
传扬时代精神打造团结佤山
沧源县班洪乡是“班洪抗英”和曾经闻名全国的“班洪四大嫂”的诞生地。
走进班洪乡,村寨里随处可见飘
勐省镇芒阳村村民
扬着的五星红旗。
为了传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班洪抗英”精神和以自力更生、团结互助为主要内容的“班洪四大嫂”精神,带动班洪红色旅游、促进周边群众就业,2017年班洪乡成立荣海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运营“班洪四大嫂饭店”“班洪四大嫂宾馆”“班洪乡电商+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带动1352户建档立卡群众,人均经济收入增加2000余元。
“总书记提出‘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
我们除了扶持群众发展辣椒、茶叶、橡胶等作物的种植外,连选择班洪四大嫂饭店的员工,都是优先考虑本地建档立卡户,全乡上下团结一心,在新时代继续发扬‘班洪四大嫂’精神,携手共建边疆稳固、经济发展的新班洪。
”说到本乡情况,班洪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李秀兰无比动情。
把“班洪抗英”精神和“班洪四大嫂”精神发展为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美好生活家园,各民族团结一致,守护祖国边疆的“大精神”,是班洪乡上上下下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近期目标。
一切为了群众打造幸福佤山
勐董社区是一个以佤、汉、傣等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混合型社区,也是全镇人口最多、较为集中的社区。
为了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局面,勐董社区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载体,组建了“大党工委”,实现社区与驻社区部门党组织党员联管、组织联动、资源联动、责任联担,形成共驻共建共创的社区大党建格局。
管理上,勐董社区辖区划分为7个网格单元,由不同的网格长负责所在网格的矛盾调处、信息传递等工作,确保了信息渠道通畅,民生诉求及时得到解决,矛盾纠纷及时得到化解,以党建促社区治理创新。
勐董社区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听取一线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后向驻区单位开出需求清单。
驻区单位也根据部门职能特点、优势向社区开具服务事项及服务队伍清单。
清单制定后,通过召开座谈会、专题调研会等方式,按照权责匹配,由社区大党工委和驻区部门党组织、党员进行沟通、分配、认领,确保交办的事项单位能落实、党员能办到、效果出得来。
“需求清单与服务清单,实实在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勐董镇党委书记鲁文军说道。
“我们的农民有两个家,政府一个家,企业一个家。
”位于芒摆村的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丽源)总经理项桂英说道。
芒摆村毗邻缅甸,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村民基本上保留着佤族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
公司进驻后,专门针对芒摆村村民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设置了农民田间学校。
通过管理示范、吸引当地群众参与茶园种植管理和适时组织当地群众及茶农参加种植管理加工培训,逐步改变了原始的耕作方式和落后的生活方式,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中做出了表率。
作为全国首家通过国际“雨林联盟”认证的中国企业,碧丽源一直将茶农利益放于第一位,努力探索农民增收新路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芒摆村脱贫攻坚步伐。
“我们和农民是一家,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带动边疆人民与芒摆村村民共同富裕。
不求500强,但求500年是我们的愿景。
”项桂英说道。
翁丁新村
在佤、汉、傣等民族杂居的勐来村,傣族群众赵秀兰是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4年在政府的扶持资金帮助下,她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年收入达到2万左右。
“我结婚的时候,村里不通电,没有像样的路,我们家就养养猪,原来的日子不敢想,太苦了。
现在党的政策好!真的好!我对现在的生活太满意了!”赵秀兰抑制不住激动起来。
这些改变源于2012年开始的“佤山幸福工程”建设,群众投工投劳,拆了旧房子,住进了宽敞明亮、富有民族特色的安居房。
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特色佤山
在沧源县职业技术学校,拉祜族学生李阿芳,正就读于导游与宾馆服务专业一年级,她就读的专业已经在学校里开办11年,李阿芳对毕业后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学校开设的6大专业里,音乐舞蹈专业(佤文化方向)、烹饪专业,均与民族团结发展紧密结合,以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为导向开设。
”美容美发专业教师刘晓华说道。
为了发展佤族歌舞文化,学校设置音乐舞蹈专业(佤文化方向);烹饪专业则除了中式厨艺外,更多的教学生从佤族传统美食上下功夫,让学生既会中式厨艺,又能成为佤族文化传承人。
两个民族类专业以市场为导向,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作为沧源县旅游文化的名片,翁丁村一直以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抓手,开创翁丁新村、老村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在翁丁老村,通过保护独特民族文化,用民族文化凝聚人心,保护好“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这张名片,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茅草房保留下来,把原始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缩影展现出来。
2015年建成的翁丁新村,配套建设水、电、路、
活动室、停车场、文化广场等服务设施,将景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功能释放到新村。
实现了“生产生活在新村、旅游经营在老寨”。
“我们的特色村寨建设更多的不是陈列原始部落,而是用活用好原始部落,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对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勐角民族乡人大主席马志坚有着自己的见解。
最后,验收组表示,沧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政治站位高、创建的热情高、信心足,创建有举措、有载体、有抓手、有保障,扎实推进“6+N 进”工作,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形成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
沧源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紧密结合,相互助推,为村寨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更加直观的做法与方案,直过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发展成效显著。
沧源把“班洪抗英”爱国主义精神与“四大嫂”自力更生、互帮互助精神进行了更加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升华,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更加鲜明,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载体更加丰富。
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已成为各族人民心向党、跟党走、感党恩的方向和目标。
(责任编辑 王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