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
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一、概述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康复治疗工作中的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而制定的文件。
该规程包含了康复治疗的诊断、治疗和评估等方面的要求,旨在通过统一的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诊疗流程,确保康复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诊疗规范2.1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诊断,确定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通过观察、问诊和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相关的证据和指南,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诊断标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依据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室的特点和专业性,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法。
•按照治疗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治疗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进展进行调整。
2.3 康复评估康复评估是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旨在评估治疗的效果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评估计划,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法和方案。
•使用科学、标准的评估工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定期进行评估,跟踪和记录患者的康复过程和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康复建议和指导。
三、操作规程3.1 工作流程康复治疗工作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登记、初诊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定期评估和康复建议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登记:对患者进行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病史和既往治疗情况等,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
•初诊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计划。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明确治疗的方法、频次和持续时间等要求。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 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 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磁共振等特殊贵重检查。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脑卒中的康复一、康复评定(一)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三种CVD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为:1. 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⑴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1-2 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和/ 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者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24H)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失调B 脑脊液无色、透明C 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a) CT 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b) 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c) 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3)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B-C 项(倘已行第B 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A B项及第C项之(C)。
脑出血诊断要点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即脑叶、脑室及其他。
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他病因的非外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如下:A 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B 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C 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D多有高血压病史E 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F 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以为G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CT 扫描可见颅内血肿;B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 小时: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偏瘫或轻偏瘫,或二瘫痪(尤其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运动失调;突然剧烈头痛。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诊前评估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了解疾病、损伤的类型和程度。
2.进行功能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的评估。
3.结合影像学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二、制定康复治疗目标1.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期望和需求,并制定具体可行的治疗目标。
2.目标应明确、可量化,考虑到患者的个人特点和潜力。
三、康复治疗方法1.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
2.康复治疗方法应综合运用,灵活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3.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四、康复团队协作1.康复医学科应建立专业的康复团队,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
2.团队成员应密切协作,定期开展康复讨论和评估,制定综合治疗计划。
3.康复团队应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五、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1.根据患者的需要,合理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如假肢、矫形器、助听器等。
2.对于需要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评估和配备,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康复训练。
六、康复效果评估和记录1.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的指标。
2.康复效果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和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以上是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的详细完整版。
康复医学科致力于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综合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法,结合康复团队的协作工作,应用辅助技术和辅助器具,定期评估和记录康复效果,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的康复服务。
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诊疗规范康复诊疗规范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则,旨在确保康复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和高质量。
康复诊疗规范的实施对于提高康复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患者康复能力的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份1000字的康复诊疗规范。
一、康复诊疗机构的设置与管理1. 康复诊疗机构应具备合法执业证书,并定期进行相关资质的检测和更新。
2. 康复诊疗机构应配备合格的康复专业医生和护士,并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3. 康复诊疗机构应具备完善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以支持康复治疗的进行及相关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4. 康复诊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保护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
二、康复患者的评估和治疗1. 康复患者的评估应包括对患者的身体功能、认知能力、社交能力和情绪状态的综合评估。
2. 康复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
3. 康复治疗应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言语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4. 康复治疗应注重患者的家庭支持和社会融入,及时进行康复与社区的衔接,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
三、康复治疗的安全管理1. 康复治疗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和环境的安全检查。
2. 康复治疗应加强医患沟通和患者知情权的保护,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治疗过程的风险和效果。
3. 康复治疗应定期进行随访和复查,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康复治疗应加强药物管理,遵守合理用药的原则,防止药物滥用或误用。
四、康复治疗的质量控制1. 康复治疗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
2. 康复治疗应建立治疗效果评估系统,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和统计分析。
3. 康复治疗应提倡依据循证医学原则进行治疗,推行最新的康复技术和方法。
4. 康复治疗应加强病例的管理和数据的记录,以支持治疗效果的评估和研究。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方案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方案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科目,主要关注疾病、伤害或残疾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并借助康复治疗和康复管理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功能能力。
康复诊疗规范方案是在医疗实践中根据康复学理论、科学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套操作规范,旨在提高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科学、规范、安全和有效的康复服务。
以下是一份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方案的示例。
1.康复评估康复治疗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功能状况。
评估应包括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疾病状态、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医学体格检查、功能评估工具、心理测量工具等。
2.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明确治疗目标、康复措施、治疗时间和频率等内容,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
3.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应根据治疗计划进行。
常见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等。
治疗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进展。
4.康复管理康复管理包括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提供康复指导和教育等。
管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以提高康复效果。
5.多学科团队合作6.家庭支持和社区融合康复治疗不仅发生在医疗机构内,也需要将康复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和社区。
家庭成员和社区资源的支持和融合可以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7.长期跟踪和随访康复治疗通常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治疗结束后继续进行长期的跟踪和随访。
通过长期随访,医护人员可以评估患者的长期康复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康复管理。
综上所述,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方案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确保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该方案包括康复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计划、康复治疗、康复管理、多学科团队合作、家庭支持和社区融合以及长期跟踪和随访等内容,以提供全面、科学、安全和有效的康复服务。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5(改进版)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5(改进版)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5 (改进版).doc
引言
本文档是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的第五版,是对之前版本的改
进和完善。
康复科是致力于恢复和改善疾病、伤害或残疾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医疗领域。
本文档旨在为康复科医生提供一份准确、规范和有效的诊疗指南,以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内容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康复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涉及以下
几个主要方面:
1. 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
2. 诊断过程中的常见检查项目和方法;
3. 药物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4. 康复训练和治疗技术的选择和应用;
5. 康复护理和康复辅助用具的使用;
6. 预后评估和康复效果的监测。
本文档的内容适用于常见的康复科疾病,如脑卒中后遗症、骨折后的康复、创伤性脊髓损伤等,同时也涵盖了康复科多学科协作的治疗方法。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提供一个简明扼要的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旨在帮助康复科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标准化的治疗方法,我们希望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专业和科学的康复治疗,从而达到恢复和改善功能的目标。
结论
《康复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5 (改进版).doc》是一份专门针对康复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规范,旨在为康复科医生提供准确、规范的诊疗指南。
通过遵循本文档的指导,我们相信康复科医生能够提供更高效、科学的康复医疗服务,帮助患者重返社会和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是康复医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规范化诊疗流程和标准化康复治疗计划,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
一、诊断与评估诊断和评估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步骤,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面的身体和神经系统评估,是康复治疗的基础。
在诊断和评估的过程中,医生要仔细听取患者的诉求,了解患者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并根据科学的评估工具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康复计划的个性化和科学性。
二、康复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诊断和评估结果,医生应当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康复需求和生活背景,并采取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康复计划应当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详细规定了康复方案的前提下,医生和患者应当共同制定和执行具体的康复治疗方案。
三、康复治疗环境康复治疗环境是康复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条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的效果。
因此,在康复诊疗过程中,医生应当重视康复治疗环境的营造,创造安静、温馨、舒适的康复治疗环境,建立有利于康复治疗的氛围和条件。
四、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是康复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康复治疗技术应当具备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求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
在选择康复治疗技术时,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治疗的预期目标,综合考虑多种治疗模式和方法,将不同的治疗手段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五、康复治疗师资格康复治疗师是康复治疗中的核心力量。
康复治疗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当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素质,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医生应该制定及时、科学的培训计划,提高康复治疗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是的一些方面介绍。
康复治疗是以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规范将会使康复医学科在康复治疗行业中更加优秀和领先。
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总结规律,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更多的病人恢复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是指对康复医学科诊疗进行规范和要求的一套标准。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规范的康复诊疗要求可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科学、有效、安全、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下面就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要求规范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诊断上要求准确性和及时性。
康复医学科的诊断包括对患者功能损害的评估和功能障碍的诊断,以及对患者康复潜力的评估。
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康复指导和治疗方案,及时的诊断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其次,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评估上要求全面性和个性化。
康复评估是指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活动能力、社会参与和环境因素的评估,来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和康复目标,并为制定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全面的康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功能受损的程度和患者的康复需求,个性化的康复评估可以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第三,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治疗方法上要求科学性和有效性。
康复治疗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言语治疗、职业治疗和心理治疗等。
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法要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功能障碍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要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并满足患者的康复目标。
第四,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管理上要求协调性和持续性。
康复治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康复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协调。
康复管理包括康复过程的规划、实施和监测等,旨在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连续的康复服务。
医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定期与患者交流康复进展,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最后,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在康复效果评价上要求准确性和客观性。
康复效果评价是指对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以判断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
准确的康复效果评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康复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客观的康复效果评价可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康复效果评价的影响,提高康复效果评价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在康复医学科,大家知道,恢复健康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每一个康复治疗方案,都是根据患者的独特情况量身定制的。
咱们先来聊聊评估。
一、评估的重要性1.1 初步评估患者到达的时候,医生会进行初步评估。
这个阶段就像是给一幅画打底,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状况。
各种指标,比如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都是必须要注意的。
1.2 心理评估身体的痛苦,常常会伴随着心理上的压力。
医生得考虑到患者的情绪,毕竟,精神状态对康复效果影响很大。
有人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这话一点不假。
二、治疗方案的制定2.1 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治疗方案也就得千差万别。
要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当前的身体状况。
就像做菜,得调配不同的材料,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2.2 多学科协作康复医学并非一个人的战斗,团队合作是关键。
医生、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心理医生等都得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就像一支乐队,只有各个乐器配合得当,才能奏出动听的乐曲。
2.3 设定目标制定目标时,要务实。
目标不宜过高,也不能太低,得刚刚好。
比如说,能独立行走,或是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目标越清晰,前进的动力越足。
三、实施与调整3.1 治疗过程治疗过程是个动态的过程,像走钢丝,得时刻保持平衡。
每个环节都得认真对待,从物理治疗到功能训练,都要确保有效。
3.2 定期评估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进展。
就像驾驶汽车,时不时得检查一下导航,确保方向正确。
医生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方案。
四、患者的参与患者的参与是康复的关键。
自己主动配合治疗,就像在参加一场马拉松,靠的可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坚持。
互信关系的建立,能让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总结康复医学科的康复诊疗规范,绝不仅仅是个框架,而是每一个患者复苏的希望。
每一次评估、每一个方案、每一份坚持,都是在为患者铺就回归健康的道路。
最终,康复不仅是身体的复苏,更是心灵的重生。
通过这样的努力,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
脑卒中的康复一、康复评定(一)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的三种CVD的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为:1.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⑴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者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24H)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失调B 脑脊液无色、透明C 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的阳性改变:(a)CT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c)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3)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B-C项(倘已行第B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A、B项及第C项之(C)。
脑出血诊断要点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即脑叶、脑室及其他。
主要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他病因的非外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诊断要点如下:A 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B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和血压升高C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和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D多有高血压病史E腰穿脑脊液多含血和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F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以为G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CT扫描可见颅内血肿;B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小时: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偏瘫或轻偏瘫,或二瘫痪(尤其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运动失调;突然剧烈头痛。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规范一、康复治疗标准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
原则上讲,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可以开展康复治疗。
一般的脑梗死,当天可以开展康复预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较严重的脑出血,有脑水肿、高颅压,积极控制颅压和脑水肿,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进行康复预防治疗,一般在2周内,多于3~10天开始康复预防治疗开展康复治疗晚,康复结局差,合并症多。
一般说,3月内,神经功能恢复最快,半年后仍有恢复,1年后恢复变慢,但康复治疗仍有益处。
二、康复住院时限轻症患者不超过1个月、中症患者不超过3个月;重症患者不超过6个月。
如患者已达到出院时间,但仍有较大康复价值或出现并发症需住院治疗,经申请批准后可以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三、临床检查规范(一)一般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梅毒血清学、艾滋病HIV病毒抗体、肝炎标志物测定。
(二)选择性检查1、脑脊液检查。
适应征:疑有颅内感染、颅内高/低压或脑脊液循环障碍等情况,需了解脑脊液理化性质、观察颅内压力变化时。
2、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适应征:需了解是否有颅内血管狭窄、闭塞、畸形、硬化、动脉瘤、血液供应情况时及颅内压增高的探测等。
3、脑电图、脑电地形图检查。
适应征;①需明确癫痫诊断时;②需协助其它颅内占位及颅内感染诊断时;③出现意识障碍时;④需协助鉴别器质性精神障碍或功能性精神障碍时。
4、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适应征:①入院时需进一步明确诊断;②病情发生变化,有加重迹象时;③合并有脑积水、肿瘤、感染等迹象时;④其它情况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时。
5、诱发电位检查。
适应征:需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时。
6、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
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7、心、肺功能检查。
适应征:疑有心、肺功能减退,需了解患者运动负荷情况,以指导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
(三)特需检查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性磁共振(FMRI)等特殊贵重检查。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
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康复医学科是一门集医学、康复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学科。
它主要致力于帮助患者通过综合康复措施,恢复或提高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要求规范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康复患者至关重要。
下面是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要求规范的一些重点方面。
首先,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要求规范应包括全面的评估和诊断。
康复患者的评估应包括全面的身体、神经、认知和心理方面的评估。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评估治疗效果。
评估工具和方法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并且根据患者特点进行选择。
其次,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要求规范应明确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计划。
康复治疗的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测量和可达成。
计划应包括治疗方法、治疗频率、治疗时间和治疗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细节。
治疗计划应由专业的康复团队制定,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
第四,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要求规范应注重治疗的个性化。
每个康复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法和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
康复医学科应使用各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语言治疗等,以满足患者的特殊需求。
最后,康复医学科的诊疗要求规范应强调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记录。
康复治疗的效果应定期进行评估,以判断治疗的有效性和必要性。
评估工具和方法应具有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且与治疗目标相一致。
治疗效果的记录应详细、准确和可追踪,以便日后的参考和研究。
总的来说,康复医学科康复诊疗的要求规范对于提高康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实施综合治疗,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记录。
只有在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为康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康复医学科诊疗制度
康复医学科诊疗制度一、门诊1、康复医学科(下称本科)门诊医师接受门诊或转诊患者,应认真询问病史、进行相应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并作出明确诊断,提出康复治疗或理疗的目的和要求,书写本科病历,确定康复或理疗方案,并填写治疗单、治疗证,请患者缴费后到相关治疗室或住院进行治疗。
对不适宜进行本科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转至相关科室。
2、本科也可接受各临床科医生确诊后需要本科治疗的患者,由临床医师在病历书写上写明诊断和转诊的要求,嘱患者到挂号室挂号后,经本科医师检查认可后,确定治疗目的和方案,进行相应的治疗。
3、门诊患者若中途停止治疗一周以上,需经本科医师复查、重新制定治疗方案后,才能继续治疗。
4、本科医师接诊后,如认为患者不适宜进行本科治疗或对诊断持不同意见,应将意见记入病历,及时将患者转诊5、治疗师(士)接治疗单后应先做必要的功能评估,提出具体治疗方案,并做相应记录,集体安排治疗时间,进行治疗。
6.治疗完成后,由治疗师(学者)对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进行初步评估,然后转给本科门诊医生审核,决定是否继续。
治疗。
7、本科医师应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定期复查,了解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修改治疗方案,并将复查情况记入专科病历。
疗程结束后及时小结,并予记录。
二、会诊1.对于需要本科治疗的院内各科室住院患者,由临床医师填写会诊单。
本科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后,一般应在24小时内完成会诊工作,并在住院病历上写出意见并签字。
急诊应该随叫随到。
2.本科医师接到会诊后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对需要进行本科治疗的患者,排除禁忌症,确定到本科相应治疗室或在床边治疗,并通知相关治疗师(士)进行评估和治疗。
治疗师(士)的工作要求同本节(门诊)三。
病房1.新病人入院时,由主管住院医师入院(如值班住院医师休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第一次病程记录,24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
48小时内在主治医师的指导下,与主管治疗师共同制定必要的功能评估和治疗方案。
2、住院医师实行24小时负责制,在病区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负责管理一定数量的患者,对患者全面负责(如:书写病案、治疗医嘱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全部情况);在上级医师查房前,完成必要的检查及查房前的转杯(如影像学治疗、各种检查结果报告单等);了解治疗师(士)对患者的治疗情况;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得康复一、康复评定(一)诊断要点与诊断标准与康复医学有密切关系得三种CVD得诊断要点与诊断标准为:1。
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⑴诊断要点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大多数无明显头痛与呕吐;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有颈内动脉系统与/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症状与体征;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鉴别诊断困难时如有条件可作MRI或者CT检查诊断标准 (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至少持续24H)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轻瘫或偏瘫、或两侧瘫痪(尤其于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失调B脑脊液无色、透明C 至少可见下列一项以上辅助检查得阳性改变:(a)CT扫描可提示脑水肿、脑缺血病变得低密度区域,而无出血性改变(b)脑血管造影发现一支或一支以上主干动脉高度狭窄或闭塞改变(c)脑扫描提示脑梗塞而除外脑肿瘤3)确定诊断完全具备第B-C项(倘已行第B项检查时)高度可能,具备第A、B项及第C项之(C)、脑出血诊断要点脑出血好发部位为壳核、丘脑、尾状核头部、中脑、桥脑、小脑、皮质下白质即脑叶、脑室及其她。
主要就是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包括其她病因得非外伤性脑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得诊断要点如下:A常于全力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发病B发作时常有反复呕吐,头痛与血压升高C病情进展迅速,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与其它神经系统局灶症状D多有高血压病史E腰穿脑脊液多含血与压力增高(其中20%左右可不含血) F脑超声波检查多有中线波以为G鉴别诊断有困难时若有条件可作CT检查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A CT扫描可见颅内血肿;B具备下列一项以上神经症状或体征,且至少持续24小时: 意识障碍;视力、视野障碍;偏瘫或轻偏瘫,或二瘫痪(尤其脑干损害时);偏侧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运动失调;突然剧烈头痛。
C.血性或黄色脑脊液;D。
脑血管造影可见不伴有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得无血管性占位像。
确定诊断具备A项或完全具备第B至D项;高度可能:完全具备第B项吕得(A)~(H)加第C项。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要点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就是指先天性脑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畸形与脑动脉硬化出血等引起、发病急骤;常伴剧烈头痛、呕吐;一般意识清楚或有意识障碍,可伴有精神症状;多有脑膜刺激征,少数可伴有颅神经轻瘫等局灶体征;腰穿脑脊液呈血性;脑血管造影可帮助明确病因;有条件时可进行CT检查。
诊断标准(国际神经系关联病及卒中协会,1982)脑血管造影可见脑动脉瘤或脑静脉畸形等可导致出血得疾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附近存在血肿或血管痉挛);B。
CT脑外侧裂、大脑半球间裂、脑底池、脑室内存在动脉瘤破裂引起得血肿;C。
在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下列二项以上得改变:起兵或入院时高度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玻璃体下(视网膜前)出血;偏瘫。
D。
血性或黄色脑脊液。
3)确定诊断具备第A或B项,或第A与C项;高度可能;完全具备第C、D项、昏迷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得评定可疑昏迷可以用Glasgow 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 GCS)确定有无昏迷,已有昏迷时可用GCS确定急性期脑损伤严重程度。
GCS得内容与评分见5、2之表5—2—2。
1.1、3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得评定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得方法。
但由于其中五、六、七、三项采用手法肌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评定,鉴于MMT不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性麻痹,故将此三部分用相应得Brunnstrom级别取代。
取代后得情况如表5-1-1。
表5-1-1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得内容及标准意识(最大刺激,最佳反应)两项提问:(1)年龄;(2)现在就是何月(相差两岁或一月都算正确)均正确一项正确1都不正确者,再作以下检查2.两项指令(可以示范):(1)握拳、伸掌;(2)睁眼,闭眼均完成3完成一项4都不能完成者,再作以下检查3。
强烈局部刺激(健侧肢体)定向退让6定向肢体回缩7肢体伸直8无反应9II.水平凝视功能正常0侧凝视动作受限2眼球侧凝视4III.面瘫正常0轻瘫可动1全瘫2IV.言语正常0交谈有一定困难,借助表情动作表达,或言语流利,但不易听懂,错语较多2可简单交流,但复述困难,言语多迂回,有命名障碍5不能用言语达意6Ⅴ.肩、臂运动正常运动协调近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相差≤5S)1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得活动,可完成:21.肘伸直,肩外展90 (0。
66)2.在肘伸直、肩前屈30-90度得情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0、66)3.臂可上举过头,肘伸直、前臂中立位(0、66)出现脱离协同运动得活动可完成: 31、肩0 ,肘屈90,前臂旋前旋后12.肩可前屈90,肘伸直13。
手背可达骶部1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4仅呈现协同运动得模式5无任何运动6Ⅵ手运动正常0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与准确性比健侧差1可作球状或圆柱状抓握,手指可作集团伸屈,但不能单独伸屈 2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得小范围得伸展3可作勾状抓握,但不能释放,指不能伸4仅有极细微得屈曲5无任何运动6Ⅶ下肢运动完全正常0在站立位上。
可使髋外展到超出抬起病侧骨盆所能达到得范围:在坐位上,在伸直膝得情况下、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踝得内与外翻1在站立位上,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直膝得情况下,可背屈踝,可将足跟放在向前迈一小步得位置上。
2在坐位上,可屈膝90以上,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得情况下可在坐位与站立位上,可出现髋、踝得共同屈曲4仅有极小得随意运动5无任何运动6Ⅷ步行能力正常行走0独立行走5CM以上,跛行1独立行走,需拐杖2有人扶持下可以行走3自己站立,不能走4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5卧床6根据5-1-2中得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评分即可知病情得严重程度。
病情严重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得关系如下:最高分45分,最低分0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1、1、4运动功能得评定可采用下述方法。
肢体运动功能可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ugl-meyermotor scale ,FMMS)ﻩ表5-1-2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0分 1分2分上肢坐位无反射活动(1)肱二头肌不能引起反射活动能引起反射活动(2)肱三头肌同上同上屈肌协同运动(3)肩上提完全不能进行部分完成不间歇地充分完成(4)肩后缩同上同上同上(5)肩外展≥90°同上同上同上(6)肩外旋同上同上同上(7)肘屈曲同上同上同上(8)前臂旋后同上同上同上伸肌协同运动(9)肩内收、内旋同上同上同上(10)肘伸展同上同上同上(11)前臂旋前同上同上同上伴有协同运动得活动(12)手触腰椎没有明显活动手仅可向后越过能顺利进行髂前上棘(13)肩关节屈曲开始时手臂立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能顺利充分完90°肘关节即外展或肘关肩关节外展或肘关成伸直节屈曲节屈曲(14)肩0°肘屈不能屈肘或前肩、肘位正确,基顺利完成90°前臂旋臂不能旋前本上能旋前、旋后前旋后5。
脱离协同运动得活动(15)肩关节外展开始时肘就屈可部分完成此动作顺利完成90°肘伸直曲前臂偏离方或在活动时肘关节前臂旋前向,不能旋前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16)肩关节前屈举开始时肘关节肩屈曲中途,肘关节顺利完成臂过头,肘伸屈曲或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直,前臂中立位外展(17)肩屈曲30°~前臂旋前旋后肩、肘位置正确,基顺利完成90°肘伸直, 完全不能进行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前臂旋前旋后或肩肘位不正确6。
反射亢进(18)检查肱二头肌至少2~3个反射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活跃反射、肱三头肌与明显亢进或至少二个反射活≤1个,且肌三种反射跃无反射亢进7。
腕稳定性(19)肩0°肘屈90°不能背屈腕关节可完成腕背屈,但施加轻微阻时,腕背屈达15°不能抗拒阻力力仍可保持腕背屈(20)肩0°,肘屈不能随意屈伸不能在全关节范围能平滑地不90°,腕屈伸内动活动腕关节停顿地进行8。
肘伸直,肩前屈30°时(21)腕背伸不能背屈腕关节可完成腕背屈,但施加轻微阻达15°不能抗拒阻力力仍可保持背屈(22)腕屈伸不能随意屈伸不能在全关节范围能平滑地不内主动活动腕关节停顿地进行(23)腕环形运动不能进行活动费力或不完全正常完成9.手指(24)屈曲不能屈曲能屈曲但不充分能完全主动屈曲(25)伸展不能伸展能放松主动屈曲得能完全主动手指伸展(26)钩状抓握不能保持要求位握力微弱能够抵抗相当大得阻力(27)侧捏不能进行能用拇指捏住一张可牢牢捏住纸,但不能抵抗拉纸力捏力微弱(28)对捏(拇食完全不能捏力微弱能抵抗相当指可挟住一大得阻力根铅笔)(29)圆柱状抓握同(26) 同(26) 同(26)(30)球形抓握同上同上同上10.协调能力与速度(手指指鼻实验连续5次)(31)震颤明显震颤轻度震颤无震颤(32)辩距障碍明显得或不规则轻度得或规则得辩无辩距障碍得辩距障碍距障碍(33)速度较健侧长6s 较健侧长2~5s两侧差别<2sⅡ。
下肢仰卧位有无反射活动(1)跟腱反射无反射活动有反射活动(2)膝腱反射同上同上屈肌协同运动(3)髋关节屈曲不能进行部分进行充分进行(4)膝关节屈曲同上同上同上(5)踝关节背曲同上同上同上伸肌协同运动(6)髋关节伸展没有运动微弱运动几乎与对侧相同(7)髋关节内收同上同上同上(8)膝关节伸展同上同上同上(9)踝关节趾屈同上同上同上坐位伴有协同运动得活动(10)膝关节屈曲无主动运动膝关节能从微伸屈曲<90°位屈曲,但屈曲<90°主动背屈不完全(11)踝关节背屈不能主动背屈主动背屈不完全正常背屈站立脱离协同运动得活动(12)膝关节屈曲在髋关节伸展位髋关节0°时膝关能自如运动时不能屈膝节能屈曲,但<90°或进行时髋关节屈曲(13)踝关节背屈不能主动活动能部分背屈能充分背屈坐位反射亢进(14)查跟腱、膝2~3个明显亢进1个反射亢进或2活跃得反射与膝屈肌三个反射活跃≤1种反射仰卧协调能力与速度(跟一膝一胫实验,快速连续作5次)(15)震颤明显震颤轻度震颤去震颤(16)辩距障碍明显不规则得辩轻度规则得辩距无辩距障碍距障碍障碍(17)速度比健侧长6s 比健侧长2~5s 比健侧长2s各项最高为2分,,上肢33项,共66分,下肢17项共34分,上下肢合共100分。
在据表5-1-2评出分数后,可参表5—1-3评定运动障碍得严重程度:表5-1-3 FMMS评分得临床意义运动评分分级临床意义<50 Ⅰ严重运动障碍50~84分Ⅱ明显运动障碍85~95分Ⅲ中度运动障碍96~99分Ⅳ轻度运动障碍痉挛得评定请参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