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0525222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1)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1)

• (2)认识 • ①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 ②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 ③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 • ④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公元499年,魏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 卿士,责留京之官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 领小袖。我徂(cú,往)东山,虽不三年,既离寒暑, 卿等何为而违前诏?”
• 答案: (1)措施:均田制。原因:“时民困饥流散, 豪右多有占夺”。
• (2)①内容:确立新的土地制度。②性质:都是封建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③重大历史意义:有利于结 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加速封建化的 进程。
编后语
听课不仅要动脑,还要动口。这样,上课就能够主动接受和吸收知识,把被动的听课变成了一种积极、互动的活动。这对提高我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口头 表达能力,以及考试时回答主观题很有帮助的。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上课的动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式:
讲 课堂讲义
•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和意义。
(1)孝文帝改革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
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特点
(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 进行,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
主持的,重点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族的
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 ——《魏书》
• 材料二 秦孝公用商君,废井田,开阡陌,急耕战 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 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 ——《汉书·食货志》
• (1)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援 引材料说明孝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

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

畜牧业 得到发展。 (4)________
2.手工业 丝织业 生产日益活跃,纺织业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 (1)________ 平。 唐宋 时 (2)制瓷业也有很大发展,青瓷制造业直接影响了 ______
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
3.商业 洛阳 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 (1)______ 铜钱 ,使__________ 货币交易 代替实物交易。 (2)政府铸造______
(2)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 化。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4.认识
(1)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2)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礼仪富盛”的
原因。 (3)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
步作用。
答案
(1)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
合;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 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

(2)孝文帝改革中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3)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推动了北方社 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 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
化的内容;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 (或为重新走向国家统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4.启示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3)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4)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对应训练 1.以下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改革的背景是北方战乱,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出现统治危机 B.北魏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C.这次改革是一次少数民族统治者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这次改革就社会发展角度而言,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解析:改革前北魏已经统一了北方,北方相对安定,A项与史实不符合;B项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因素之一;C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性质;D项是北魏孝文帝 改革的实质,都符合史实。 答案:A
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男子 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 其不足20亩的部分。
史料二 北魏迁都后“洛阳大市,周围百里”“青槐荫陌,绿树垂庭,天下难 得之货咸悉在焉”“葱岭已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 塞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 礼乐制度
学校,广招生员,教授儒家经典
祭祀
孝文帝亲自制定各种礼仪制度,废置鲜卑族的______礼仪,
改用汉族的祭祀礼仪,要求臣民按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方

九品
采纳汉族
2.影响:加速了北魏政权的__封__建__化__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 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化认知] 封建化就是鲜卑族由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统治模式的转化;民族
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1.特点 (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 革。 (2)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是在冯太皇太后的主持下进行,重点是建 立各种新制度。后期改革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 俗习惯,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促进民族大融合 优质课件(共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促进民族大融合 优质课件(共PP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选 修一3. 3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 课 件 (共 23张PP 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选 修一3. 3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 课 件 (共 23张PP T)
商业活动的活跃表现: 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
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国、 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选 修一3. 3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 课 件 (共 23张PP 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选 修一3. 3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 课 件 (共 23张PP T)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一)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二)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选 修一3. 3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 课 件 (共 23张PP T)
人 教 版 高 中 历史选 修一3. 3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 课 件 (共 23张PP T)
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全面接受汉族先进文 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人 对汉族文化的认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 和融合.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族之中,
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 盾尖锐的情况下,为发展生产,巩固统 治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农业成 为经济的主要部分,使游牧为主的鲜卑 族变为农民,促进了经济的复苏繁荣.
政治上,迁都,实行俸禄制,整顿吏 治,设立三长制,采纳汉族封建统治 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国家管理,巩 固了统治,团结了汉族地主,有力地 推动了政权的汉化.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 1.农牧业的发展。表现: 原因
▪ 2.手工业的成就。 表现:
原因 ▪ 3.商业活动的活跃。表现: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3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先进文化,移风易俗。这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 同,加强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融于汉 族之中,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南北之间 民族隔阂的消除,北方经济的繁荣,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统一 奠定了基础。
(3)采纳汉族○22 ________制度,模仿○23 ________,将北魏官制 定为○24 ________,改变官职名称。修订律令,适应中原地区的法 律需要。
3.影响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25 ________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 至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解读】 封建化就是鲜卑族奴隶制统治模式向汉族封建制 统治模式的转化;民族融合也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而是 鲜卑族文化精华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如服饰、风俗、食物等。
课后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实施改革后,北魏的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变 化?这些变化对北魏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 社会经济的变化:农业:荒地得到开垦,粮 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加,耕作技术提高,畜牧业发达。
手工业活跃:民间和官办手工业发展快,绢布产量增加且工 艺精湛,北方青瓷出现。
(3)商业:洛阳出现许多大的⑥________,货源充足,交易活 跃,⑦________交易恢复;⑧________也有长足的发展。
3.影响 (1)经济的变化推动了鲜卑族的⑨________向⑩________的 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 经 济 的 变 化 促 使 孝 文 帝 进 一 步 接 受 汉 族 ⑪ ______________,加速政权的⑫________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调整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实行 汉化政策。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加强了对地方的 控制,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保 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 步发展。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提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中“汉化”措 施的影响。
新课堂· 互动探究 主题一 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材料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 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 官显宦也都经商。 请分析: 从材料中你获取了什么历史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预习交流 3
请回答: (1)北魏服饰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2)这种变化带来的主要社会影响是什么?
提示: (1)说明的问题:鲜卑族服饰逐渐汉化。原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 制与移风易俗改革的结果。 (2)顺应了时代潮流,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 民族大融合。
2.作用: (1)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北魏统治。 (2)促进了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促进了他们的进步。 (3)缩小了民族差距和隔阂,增强了民族了解和交流,发展、壮大 了中华民族的队伍。为结束长期动荡、分裂,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学习要点 (1)北魏经济恢复的表现。 (2)北魏政权封建化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表现和措施。 3.探究问题 (1)探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探究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
新知预习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 (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提高,兴修水利。 (2)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多。 (3)适应城市生活的需要,城郊蔬菜、果木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 植发展起来。 (4)畜牧得到发展。
三、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表现 (1)鲜卑族 ①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农民, 贵族成为中原的封建地主。 ②经济生活的变化促使汉族的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 主体。 (2)汉族 ①鲜卑族畜牧生产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广泛传播。 ②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鲜卑文化的影响。 2.意义 加速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国家统一。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PPT课件

高中历史选修1《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481人教PPT课件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时代发展的 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孝文帝改革,把北魏政 权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其历史功绩是主要的。
还有学者认为:孝文帝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 魏,反而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严重消蚀了北 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 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判断的标准应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 历史前进,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 而不能某一少数民族的“衰亡”论道。
启示: 1、改革是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 2、改革要符合国情,与时俱进。 3、改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课后探究
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就是各 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结合现实 生活举例说明当今社会民族交流 与融和的情况。(可从吃穿住行 文化音乐等各方面举例)写成一 篇小报告,用电子邮箱发给老师。
学习目标: 1、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正确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 3、理解民族融合的作用。 4、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
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
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
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
礼仪富盛,人物殷 阜。……所谓帝京翼翼, 四方之极。 ……”
1、你觉得是北魏洛阳的 什么景象让南梁大臣陈庆 之感叹不已?
(注:士族制度是萌生于东汉,
形成于汉魏之际的政治—制—度《。洛) 阳伽蓝记》卷二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 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度。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的 原因。
①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 进步;劳动者积极性提高;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②政策调整: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的实施; ③民族融合推动; ④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⑤北魏政府的重视:兴修水利、铸造钱币等。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奠定了基础。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是

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3)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
因。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不仅进行经济改革,而且还重视文化
习俗的改革,使改革全面推行。③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

作则、信心坚定。④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⑤从整顿吏治入手,使

革是在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后期改革


是孝文帝亲自主持的,重点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采纳

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2)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

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促进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栏 目 链 接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考点一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业的发展。
(1)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耕作技术进步。
(2)荒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
(3)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业得到发展。

2.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______发展尤其显著。
链 接
帝改革对北方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孝文帝的改革。题目比较简单,结合所
学知识及材料的相关叙述回答即可。
答案:(1)均田制。
“时民饥困,豪右多有占夺”;“事施行后,计省昔十有余倍。

于是海内安之”(或海内安之)。

补充:均田制限制了土地兼并,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19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2019秋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3.3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

目标导丝织业发展尤其显著,绢布的产量大为增加,府库绢帛之多,达 到了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北方青瓷的出现,对后来唐宋时期 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商业的活跃 (1)国内贸易: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政 府重新铸造铜钱,使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逐步为货币交易所 代替。 (2)对外贸易:与朝鲜半岛诸国、日本、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沿 岸诸国都有商业往来。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2.影响 民族融合的加强,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 了基础。
问题
孝文帝改革的特点、成功原因及历史影响分别是什么? (1)特点: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影响 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成功原因:①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黄河流域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适应了鲜卑等族 封建化的要求。②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涉及政 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鲜卑族落后的 生产方式、政治制度、生活习俗,有利于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 治。③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及改革的坚定信心。孝文帝在面临重 重阻力的情况下,毅然进行社会改革。④民族融合的社会环境。
第 3 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课程标准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学习要点 (1)北方经济的复苏与繁荣。 (2)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北魏的民族交流与融合。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一、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1.农牧业的发展 (1)精耕细作所需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水利得到兴修,黄 河中游的许多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 (2)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城郊蔬菜、果木以及其他经济作物的种 植也发展起来。 (3)牲畜的品种、饲养、繁殖和兽医的经验,都比过去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孝文帝改革中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3)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洛阳的繁荣,推动了北方社 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活力;加速了 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
化的内容;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 (或为重新走向国家统
一)奠定了基础。
【史论归纳】
1.特点
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
(1)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一次影 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 (2) 分前后两个阶段进行,前期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制
度。后期改革重点是改革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采纳汉
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 2.作用
(1)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发展。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的社会情况,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阳“礼仪富盛”的
原因。 (3)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
步作用。
答案
(1) 社会情况: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繁华;民族融
合;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原因:迁都洛阳,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实行汉制与 移风易俗等改革措施;各地商人往来的促进作用。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预习导引
学习目标 探讨北魏孝 文帝改革的 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孝文帝改革对经济和政治
的推动作用。
2.难点:理解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之 间的辩证关系。
知识点一
1.农业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生产工具 得 到 改 进 。 耕 作 技 术 提 高 , 兴 修 (1) 农 业 __________ 水利 。 ______ (2)荒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 城市生活 的需要,城郊 __________ 经济作物 的种植发展起 (3) 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
主题一
【史料探究】
全面认识孝文帝改革
史料一
北魏迁都后 “洛阳大市,周围百里 ”,“青槐荫
陌,绿树垂庭,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 ” 。 “葱岭以西至 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
下。……是以附化之民万有余家”。
——《洛阳伽蓝记》 史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 盛,人物殷阜。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对外贸易 有长足发展。 (3)__________
[知识点拨] 孝文帝改革后,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1)政府政策的调整 ——即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 租调制。 (2)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3)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 步,水利设施的兴修等。
知识点二
1.背景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俗习惯的主体。
(2)汉族 畜牧生产 的经验和技能在北方广泛传播。 ①鲜卑族__________ 鲜卑文化 的影响。 ②汉人从服饰或风度上深受__________ 2.意义 民族的大融合 ,促进了国家统一。 加速了______________
[历史认识]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孝文帝改革与当时的民族融合潮流是相互作用的,改革加速了 各民族的融合,推动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而各民族的
洛阳 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 ______ 汉族 先进文化与制 迁都 ______ 度。 2.内容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礼乐制度 。 (2)恢复汉族__________
封建统治 制度。 (3)采纳汉族__________
3.影响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 整个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化拓展] 多角度认识民族融合 (1)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 耕经济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 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 过程。
知识点三
1.表现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鲜卑族 农民 ,贵族成为中原的 ①内迁的鲜卑劳动者成为中原的 ______ 封建地主 。 __________ 风俗习惯 成为整个社会风 ②经济生活的变化促使汉族的 __________
(2) 接受了汉族的先进制度与文化,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 化。 (3)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3.成功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这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 (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4.认识
(1)改革必须符合历史潮流、顺应民意。 (2)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畜牧业 得到发展。 (4)________
2.手工业 丝织业 生产日益活跃,纺织业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 (1)________ 平。 唐宋 时 (2)制瓷业也有很大发展,青瓷制造业直接影响了 ______
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
3.商业 洛阳 出现许多大市场,交易活跃。 (1)______ 铜钱 ,使__________ 货币交易 代替实物交易。 (2)政府铸造______
(3)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主题二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
以下是魏晋墓葬壁画
史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
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 “褰裙逐马如卷蓬,
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思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北魏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结 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原因。 (2)史料二反映了民族间相互影响的融合的现象,据此分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 (1)变化:生产方式由游牧到农耕的转化。原因:北 魏孝文帝改革。 (2)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
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史论归纳】
1.北魏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及其作用 (1)表现 ①社会经济方面: a. 北魏通过实施均田制、租调制、三长 制等制度,把鲜卑劳动者改造为占有少量土地进行农业生
产的封建农民,把占有大量土地的鲜卑贵族改造为封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