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科学活动《玩水》
小班科学优质课优质教案《玩水》2
![小班科学优质课优质教案《玩水》2](https://img.taocdn.com/s3/m/8b406bd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1.png)
小班科学优质课优质教案《玩水》一、教学内容《玩水》是小学科学课程中“水的世界”章节的拓展内容,主要涉及水的性质、水的用途以及水的循环等知识点。
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感官特性、水的浮力实验、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感官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掌握水的浮力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的浮力实验,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重点:水的感官特性,水的用途,水的浮力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色素、容器、浮力实验器材、水循环演示模型。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颜料、浮力实验套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装满水的水杯,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透明度等感官特性。
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演示浮力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水的应用(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5. 水循环过程(10分钟)教师通过水循环演示模型,讲解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回顾水循环过程,加深理解。
6.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水的感官特性:无色、透明、无味、无臭。
2. 水的浮力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3. 水的应用:饮用、洗涤、灌溉等。
4. 水循环过程:蒸发、降水、地下水流、河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龙头,记录一天中自己使用水的次数和用途,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2. 答案: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记录,教师根据记录给予评价和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浮力实验环节学生操作熟练,但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还有待加强。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处理过程,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玩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7dd5109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d.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玩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玩水》。
通过让幼儿亲身参与玩水活动,引导幼儿观察、探索水的性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水的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透明容器、颜色卡片、小石子、搅拌棒、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小铲子、小勺、小碗、瓶子、漏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带领幼儿到水池边,让幼儿观察水的外观。
(2)提问:“你们知道水是什么颜色的吗?水是什么味道的?”2. 例题讲解(5分钟)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是无色的。
水是什么味道的?水是没有味道的。
水是透明的吗?是的,我们可以透过水看到容器底部的颜色卡片。
(2)讲解水的性质,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溶解等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1)让幼儿用小石子在水中搅拌,观察水的变化。
(2)让幼儿用滴管吸取水,观察水滴在容器中的形状。
4. 小组活动(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
(2)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索水的性质。
实验一:用漏斗将水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观察水流动的现象。
实验二:将颜色卡片放入水中,观察颜色在水中的变化。
实验三:将小石子放入水中,观察石子在水中沉浮的现象。
(1)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玩水》2. 内容: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水的现象:流动、溶解、沉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水的变化。
(2)和家人分享你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水的小知识。
2. 答案:(1)幼儿根据实验观察,画出水的流动、颜色变化等。
幼儿园科学教案:玩水(八篇)
![幼儿园科学教案:玩水(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2394e6eefdc8d376ee32df.png)
科学教案:玩水科学教案:玩水1目标:1、通过各种感官对比感知,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质(糖、盐等)的化学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注。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准备: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2、小勺子,吸管,温开水,盐、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头,洗衣粉活动一:认识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过程:(一)引导活动,猜谜语,激发幼儿的兴趣"手抓不起,刀劈不开,洗脸洗手,都叫他来"(二)基本活动1、水是没有颜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让幼儿比较,说出: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呢?2、水是没有气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儿闻一闻醋,再闻一闻水,说说水有没有气味3、水是没有味道的幼儿尝尝甜牛奶,尝尝醋,尝尝水,比较:水有没有味道?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块颜色鲜艳的糖,对比观察:为什么牛奶中的糖块看不见?水中的看得见?5、小结:水是无色,无味而且透明的活动二:过程:(一)引导活动1、出示两杯开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没有放糖,问:这两杯水一样吗?看上去一样,喝一喝呢?2、请个别的小朋友尝尝3、问:为什么这杯水会是甜的?(二)基本活动1、引导幼儿对比观察糖和水的颜色味道,分别是白与无色,甜与无味2、将白糖放进水里轻轻搅动,慢慢的,糖不见了,白糖到哪里去了?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么样?4、再用盐做一次实验5、小结:水能溶解糖和盐(三)巩固活动1、讨论还有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里?2、让幼儿把老师提供的石头,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东西放在水里,过一会儿或搅动一下,看看哪些东西不见了?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3、提醒幼儿回家继续做类似的实验活动三:讨论水有什么用途呢?小朋友应该怎样节约用水?教学反思首先我以和水玩游戏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小朋友们感兴趣想玩这个游戏。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017121d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2.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快乐科学》的第二单元“水真奇妙”,主要涉及第三章“玩水”的详细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基本状态,学会安全玩水,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等。
2. 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玩水工具,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安全玩水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基本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安全玩水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水杯、滴管、小船、色素、气球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玩水工具(水杯、滴管、小船、色素、气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水景,引导幼儿观察水的流动、颜色、透明度等,让幼儿初步感受水的特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船在水中的漂浮、色素在水中的扩散等现象,让幼儿了解水的流动性和无色无味的特点。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滴管、水杯、小船等工具,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4. 互动环节(5分钟)5. 安全教育(5分钟)教师强调玩水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水进入眼睛、耳朵,禁止将水泼向他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玩水2. 板书内容: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玩水工具:水杯、滴管、小船、色素、气球安全玩水:注意眼睛、耳朵,禁止泼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水,记录水的不同状态和特性。
答案:略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自己玩水的场景。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和玩水的安全常识。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引导幼儿观察和探索更多关于水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小船、水中开花等,丰富幼儿的课余生活。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b05a19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2.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玩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存在形式,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
2.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增强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
教学重点:水的特性、水的存在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块、热水、色素、滴管、玻璃瓶、漏斗、沙子、小石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水、冰块、色素、滴管、玻璃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水、冰块、沙子、小石子的透明玻璃瓶,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瓶子里的物品。
然后让幼儿自由讨论:它们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它们会同时存在于瓶子里?2. 讲解水的特性(5分钟)3. 探索水的存在形式(10分钟)(1)教师展示冰块,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外观,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然后告诉幼儿这是冰块,是水在低温环境下的存在形式。
(2)教师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成水的过程。
(3)教师将色素滴入水中,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幼儿了解水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4. 例题讲解(5分钟)5. 随堂练习(5分钟)(1)观察冰块、热水、常温水的温度差异。
(2)用滴管向玻璃瓶中滴入色素,观察水的变化。
(3)将沙子、小石子放入玻璃瓶,观察水是否能渗透。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玩水》2. 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存在形式:液态、固态(冰)(3)水的溶解性:能溶解很多物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记录一天中水的使用情况。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和存在形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小班科学《玩水》教案(精选
![小班科学《玩水》教案(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31ba3d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2.png)
小班科学《玩水》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玩水》。
通过本节课,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认识水的三态变化,感受水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操作、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感受水的特性,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冰、热水、杯子、毛巾、实验器材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冰块,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幼儿观察、触摸冰块,感受冰的特性。
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1)教师展示水、冰、热水三种状态,让幼儿观察并讲述它们的特点。
(2)教师进行水的三态变化实验,让幼儿观察、记录。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实例,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特点,引导幼儿理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水的三态变化。
(2)教师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玩水2. 板书内容: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家中水的三态变化。
2. 答案:(1)固态:冰箱里的冰块(2)液态:自来水(3)气态:烧开的水冒出的蒸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水,了解水的用途。
(2)开展家庭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家中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结合环保教育,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玩水》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658c5c25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f.png)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玩水》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孩子对水的兴趣和认识。
2.培养孩子学习与合作的能力,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1.引导孩子主动参与玩水活动,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2.教会孩子正确的玩水方式和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水池、游泳圈、水枪、浴巾、换洗衣物等。
教学过程:一、教师引导讨论(10分钟)1.师生共同回忆上次一起玩水的情景,询问孩子们对玩水的感受和喜好。
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水的特性,如颜色、味道、状态等。
二、水的探索(15分钟)1.将水池摆在教室内,让孩子们亲自感受水的特性,用手触摸、玩水,体验水的流动和湿润。
2.给孩子们提供一些玩具,如水枪、浮球等,让他们探索水的运动特性。
三、游戏体验(20分钟)1.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水上游戏,如水球传递、水中接力等,鼓励孩子们合作和竞争。
2.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游戏过程中涉及的水的特性和规则,并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安全。
四、总结与归纳(5分钟)1.教师带领孩子们回顾今天的活动,询问他们对玩水的感受和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强调正确的玩水方式和安全意识。
拓展活动:1.邀请家长参与水上活动,共同分享快乐。
2.组织孩子们进行一次户外水上活动,如到河边或游泳池进行游泳。
板书设计:玩水- 水的特性:颜色、味道、状态- 游戏体验:水球传递、水中接力- 安全意识:正确的玩水方式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玩水活动,培养了他们的探索和发现能力,并提高了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了与合作和竞争,并强调了正确的玩水方式和安全意识。
但是在水上活动中要坚持安全第一,保证孩子的安全。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30c3d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3.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身边的科学》第四章《水真神奇》,详细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水的用途、如何保护水资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水杯、滴管、颜色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小水杯、滴管、颜色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个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2. 例题讲解(1)水的特性: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水的用途:让幼儿举例说明水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洗手、喝水、浇花等。
(3)如何保护水资源: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3. 随堂练习(1)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水杯中的水,描述水的颜色、味道等特性。
(2)动手操作:让幼儿用滴管向水杯中滴入不同颜色的颜料,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 水的用途:洗手、喝水、浇花等3.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我的节水小窍门答案示例:洗澡时关闭水龙头,刷牙时用口杯接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了他们的节约用水意识。
课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节水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特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40911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02.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玩水”。
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透明等。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特性。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颜料、小石子、搅拌棒等。
学具:每组一份水、杯子、颜料、小石子、搅拌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水池,让幼儿观察水池里的水,引导幼儿说出水的颜色、味道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例题1:将一杯清水倒入另一个杯子,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例题2:在水中加入颜料,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例题3:在水中加入小石子,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3. 随堂练习(10分钟)练习1:将清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观察水的变化。
练习2:在水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颜料,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练习3:在水中加入不同大小的小石子,观察水的变化。
5. 情景再现(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到水池边,让幼儿用所学知识观察、描述水池里的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玩水》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观察方法:看、闻、尝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观察家里的水杯,描述水的颜色、味道等。
2. 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水的颜色变化”游戏,记录变化过程。
答案:1. 水的颜色:无色;味道:无味2. 游戏过程:在水中加入红色颜料,水变成红色;再加入蓝色颜料,水变成紫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水,如河水、雨水等。
2. 带领幼儿参观自来水厂,了解水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3. 开展“节约用水”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我们一起来玩水小班科学教案(通用11篇)
![我们一起来玩水小班科学教案(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24d0be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b.png)
我们一起来玩水小班科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玩水小班科学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们一起来玩水小班科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一起来玩水小班科学教案篇1一、选材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身边取材,水是幼儿生活中常见和经常接触的物质,幼儿很喜欢玩水,在玩水中幼儿不仅能充分享受玩水的乐趣,而且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幼儿对水的认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也不断深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关于“水”方面的知识,也是必须的,也体现让孩子在“玩中学”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
所以我选择了玩水作为本次科学教育的教材。
二、设计思路幼儿对水的喜爱似乎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总爱在水里玩耍、嘻闹,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约,无法尽兴地去玩水。
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在洗手时幼儿们经常把衣服袖子弄湿,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长的时间。
为了彻底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对水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我们一起来玩水”这一活动。
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以幼儿操作摆弄为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很难自觉发现水的一些基本特性。
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些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
三、目标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实际发展水平,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1、在游戏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一些基本特性,这方面是注重幼儿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构建知识;难点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方面注重幼儿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2f92aa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6.png)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的属性和特性•培养学生对水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2. 教学内容•水的属性和特性•水的形态的变化•水的使用和保护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插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引起学生对水的兴趣。
探究: 1. 利用实验器材将一些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中,观察水的形态和水面的形状。
2. 给学生提供一些将水加热的方法,如太阳照射、火炉加热等,观察水的颜色和水蒸气的产生。
3. 让学生尝试用吸管吸水,观察水的吸入过程。
4. 给学生提供一些使用水的场景,如浇花、喝水、洗衣服等,让他们思考水的用途。
总结:向学生介绍水的使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表达对学到的知识的感悟和体会。
4.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参与度、观察力和问题解答能力,进行评价。
二、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展示、实验和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发现有以下几点可以改进的地方:1.教学引入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在探究环节中,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在讨论环节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分享对水的认识。
4.在总结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的使用和保护的方法,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学生的多样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教师,我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玩水精品教案反思
![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玩水精品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9b79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e.png)
小班科学精品教案玩水精品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三章“水的奥秘”,详细内容围绕“水的特性”、“玩水游戏”以及“水与生活”三个方面展开。
具体涉及教材第57页,重点讨论水的颜色、状态、味道等基本特性,并通过实践游戏让幼儿体验水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和了解水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流动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玩水游戏锻炼其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无色、无味等抽象特性,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通过玩水游戏,让幼儿亲身感受水的特性,培养其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透明杯、有颜色的水、小石子、树叶等。
2. 学具:小盆、水枪、水车、过滤网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透明杯,让幼儿观察杯中的水,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水的认识。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有颜色的水、混入小石子和树叶的水等,让幼儿观察并讨论水的颜色、状态等特性。
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简要讲解,强调水的基本特性。
3. 玩水游戏(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套教具和学具。
让幼儿自由探索,通过玩水游戏(如用水枪射水、用过滤网过滤水等)体验水的特性。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如“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有什么作用?”等,让幼儿回答。
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在玩水游戏中的发现和感受。
引导幼儿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的奥秘》2. 内容:水的特性:无色、无味、流动水的作用:滋润万物、生活必需节约用水:从小事做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水日记请幼儿记录一天中自己使用水的情况,包括洗手、喝水、洗澡等。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8bce7c2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e.png)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水的特性和水的变态现象;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水、塑料杯、玩具船、小瓶子等;2.教学工具:黑板、白板、粉笔/荧光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给学生展示一个装满水的玻璃杯,让学生观察水的颜色、状态、质量等特性,并带领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意见。
2. 水的状态介绍(5分钟)通过黑板/白板和笔,介绍水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引导学生找出身边常见的水的状态例子,如冰块、水滴、水蒸气等,让学生理解不同温度下水的状态变化。
3. 水的变态现象(10分钟)将一些水倒入小瓶子中,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
然后将小瓶子放入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让学生观察瓶子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意识到水的变态性质,了解水的冰冻和融化过程。
4. 探究水的浮力(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个玩具船和一个塑料杯,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玩具船在装满水的塑料杯里的表现。
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的概念,并让他们动手实践,发现水对物体的浮力。
5. 小结归纳(5分钟)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他们对水特性和变态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观察、实验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有些学生对实验过程缺乏兴趣,参与不积极。
下一次教学时,可以引入更具趣味性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教学过程中时间掌握不够准确,导致部分内容没有完全展开。
下次教学时,需要更好地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充分的展开。
最后,教学准备方面,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工具不够充分,需要提前准备更多的实物和辅助工具,以增强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玩水》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小班科学教案-《玩水》
![小班科学教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0e697b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0.png)
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小班科学教案:《玩水》(精选11篇)小班科学教案:《玩水》篇1目标:1、通过玩水,发觉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里。
2、在玩水进展幼儿对操作的爱好。
预备:盛水的大盆3—4个,内装有半盆水;每人一个塑料筐,内有多种材料(小积木。
塑料玩具。
玻璃球。
铁夹子。
木夹子等)过程:1、介绍各种材料,引起幼儿的操作爱好。
提问:小伴侣很喜爱玩水,这儿有几盆水,每人还有一个小筐,小筐里有很多东西,你们一样一样地把它们放入水里玩玩,看看会怎么样?2、幼儿自由操作,老师观看幼儿的表现,并引导幼儿边玩边说说自己的发觉。
(1)组织幼儿谈话,问幼儿玩水时发觉了什么。
(2)依据幼儿的发觉,老师请幼儿再玩一次,看是否是这样?(不同的材料有的会浮起来,有的会沉下去。
)建议:活动连续进行,当孩子发觉材料的沉与浮后,再请幼儿将会沉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将能浮起来的材料归类放在一起。
玩水的课件、小图片(人手一张);幼儿玩水的视频、照片(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1、老师引导幼儿观看小伴侣玩水时的视频,谈谈自己玩水的过程及感受。
(1)观看玩水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玩的?(2)幼儿依据照片自由交谈,表达自己玩水的过程和感受。
(3)请几名幼儿在集风光前谈谈玩水的过程和感受。
2、老师引导幼儿观赏玩水课件,拓展谈话范围。
(1)观赏玩水课件,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他们在干什么?是怎样玩的?(2)幼儿依据玩水的图片与身边的同伴自由交谈,并学学不同角色玩水的样子。
老师巡回指导,留意提示幼儿:围绕玩水的话题进行谈话,留意倾听同伴的谈话,知道别人讲话时不能插嘴,要等别人把话讲完后再讲。
(3)鼓舞幼儿在集风光前大胆交谈,并对幼儿的谈话赐予准时的评价。
3、出示玩水的帮助材料,提问:假如给你这些东西,你会怎么玩水?争论后随老师出活动室,借助帮助材料边玩水边交谈。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fb5426a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b3.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水的特性,了解水的基本性质。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体验,了解水的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水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水、杯子、碗、勺子、滴管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安全的地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龙头,引导幼儿关注水流出的样子。
2. 主体活动:a. 观察水:让幼儿用眼睛观察水流出的样子,用手感受水的流动。
b. 玩水游戏:用杯子、碗、勺子等工具玩水,让幼儿体验水的特性。
c. 滴管实验:用滴管滴水到不同的容器中,让幼儿观察水的形状变化。
3. 总结: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水的特性,引导幼儿总结水的特点。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水的特性。
2. 延伸:开展“水的奇妙之旅”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实验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水的特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特性理解的深度。
2. 评估幼儿在观察、操作、实验等环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和延伸活动成果,评估他们对水特性的认识和理解。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受伤。
2. 在活动中,注意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避免浪费水资源。
3. 关注每个幼儿的活动进展,及时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积极参与。
2. 根据幼儿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3. 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幼儿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九、教学拓展活动1. 开展“水的循环”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故事、实验等方式,了解水循环的过程。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454c053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b.png)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玩水》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水流的形态,了解水的运动规律;2.能够透过水的质感感受水的特性;3.能够体会玩水时的快乐,感受水带来的清凉和舒适。
1.2 教学准备1.水桶及水;2.水壶、漏斗等装水工具;3.盆子、勺子等可以装水的容器;4.毛巾等擦拭水分的工具。
1.3 教学内容及步骤步骤一:感受水1.老师先向学生展示一杯水,让学生用手去感受水的质感,如柔软、流动等特性。
2.老师鼓励学生用舌尖尝一尝水的味道,并用言语记录下它的味道。
步骤二:观察水的形态1.老师向学生展示水从水龙头流出的图像,让学生观察水流的形态,如它的速度、流向等特性。
2.老师呈现不同的水位,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水流的变化。
3.老师倒入不同种类的水,如温水、冷水等,让学生讨论水的变化。
步骤三:玩水1.老师在室外为学生准备水桶、漏斗、水壶等工具并给与误导,让学生自由地运用工具进行玩水活动。
2.老师提供一般性的指导,如让学生将水装入盆子等。
3.老师引导学生表达他们所体会的感受。
步骤四:总结学生在玩水的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快乐,一定要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将自己不易察觉的感受与其他同学分享。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以“玩水”为主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水流、感受水质来认识水并进行玩水活动。
此教学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水的认识和体感,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并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快乐。
然而,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仍然对学生们进行的玩水活动进行了过度的干预。
下一次,我将更多地鼓励孩子们自由地运用工具、发挥想象力进行活动,同时允许他们在活动中自发地探索、学习,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此外,在总结环节中,我发现我并未充分引导学生表达,下一次我会在提出问题时使用开放性问题,充分引导学生表达他们的感受和认识,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习,从而更好地加深对所学主题的理解。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https://img.taocdn.com/s3/m/762d514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e.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玩水》1活动目标:1、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亮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2、了解水的作用,知道人离不开水,教育幼儿节省用水。
3、培养幼儿的察看力,调动幼儿思维的乐观性,初步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奇怪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感受水的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亮无味的,体验玩水的乐趣。
活动准备:1、小盆若干只,能盛水的各种小件容器。
2、小型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老师边玩水边提问1、老师将玩具、容器等放入装满水的盆中,边玩边自语:“怎么玩具倒入水中后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2、老师用两个容器相互盛水并倾倒,让幼儿看水从容器里流到盆里。
二、小伙伴分散玩水1、幼儿选择自身爱好的容器、玩具,随便玩水。
2、师:请大家试一试,哪些玩具会沉下去?3、老师巡回引导幼儿玩水,并对幼儿在玩水中的试验精神和得出的试验结论作评价。
三、小伙伴感受到水的流动1、老师请小伙伴把盆里的玩具试着拿出来。
师:谁能试一试帮着老师把水取出来?你用什么方法取水?(提示幼儿确定要装满,不能洒)2、给幼儿有漏洞的容器,让幼儿进一步取水。
3、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让水流动?水流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四、幼儿察看水的流动和颜色1、听听水流进塑料袋的声音。
2、看看水是什么颜色。
3、在塑料袋上戳个小洞,请幼儿用饮水的杯子接水,听听水流进杯子的声音,闻闻、尝尝水的味道。
老师总结:水无色无味,流动时会依据水流的急、缓与流入不同的容器,发出不同的声响。
五、鼓舞幼儿用滴管、水枪、针筒、塑料袋、颜料等试验各种玩水的方法活动反思:老师巡回引导,并提问: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么用途?在这一活动中紧要是引导幼儿了解水的`性质、作用,激发幼儿保护水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中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快,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及动手操作本领。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玩水》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玩水》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26e1b5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0.png)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玩水》含反思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玩水》含反思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玩水》含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活动目标1.喜欢玩水,在玩的过程中感知水会流动、水能溶解糖和盐等特点。
2.乐意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现象。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水会流动的特性。
2.难点:用语言表达看到的现象。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塑料筐、杯子、瓶子、勺、叉、糖、盐、石子、沙子等物品。
四、设计思路小班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因此,整个活动必须以幼儿的操作摆弄为主。
同时由于小班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比较弱、他们很难自觉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
所以活动中要借助某些材料设法使水的这一特性显露出来,使幼儿亲眼目睹这一现象,这样幼儿才容易理解。
此外,小班幼儿对事物的了解过程要比中大班幼儿长,一次活动不宜安排较多的内容,如水的流动性和水能溶解的东西幼儿往往不能同时都掌握。
小班的活动更适宜于在横向上多展开,纵向发展则不能太快。
五、活动进程操作感知一发现讲述一实验思考1.操作感知(个别活动)玩水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1)为幼儿提供塑料筐、瓶子、叉……,让幼儿玩水、体会水的流动性。
(2)玩水感知水能溶解某些东西。
为幼儿提供瓶子和糖、盐、石子、沙子等物品,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糖和盐被水溶解的现象。
2.发现讲述(小组活动)(1)让幼儿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里灌水。
然后说说灌水的结果,讨论筐里为什么盛不住水。
(2)让幼儿用调羹、叉子舀水。
然后谈谈发现了什么现象。
讨论叉子为什么不能舀水。
(3)让幼儿把糖、盐、沙子、石子分别装人四个瓶子里然后猜猜,如果往瓶子里灌水会发生什么。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玩水》 (2)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玩水》 (2)](https://img.taocdn.com/s3/m/59b22c88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1.png)
小班健康教案详案《玩水》教案主题:玩水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和作用。
2.培养学生热爱水的意识。
3.学生能够正确安全地玩水,并掌握相应的水安全知识。
4.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认识水的特性和作用。
2.学习正确的玩水方式。
3.掌握水安全知识。
教学准备:图片或视频资料,玩水场所准备。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话题(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平时玩水的经历和感受。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水的特性和作用,让学生说出水的用途。
Step 2:认识水的特性和作用(10分钟)请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水(例如自来水、河水、海水等),然后与学生讨论水的特性,如无色无味、可溶解物质、流动性等。
再讨论水的作用,如饮水、洗涤、生产等。
Step 3:学习正确的玩水方式(15分钟)向学生介绍玩水的常见方式,如游泳、打水仗等,并强调正确的玩水姿势和技巧。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正确的玩水方式,可以请专业人士进行演示。
Step 4:掌握水安全知识(15分钟)向学生介绍水安全知识,如不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玩水、不靠近深水区、不乱丢垃圾等。
然后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明白不正确的玩水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危险。
Step 5: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玩水活动,并包括相应的安全措施。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并由其他小组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Step 6:总结反思(10分钟)向学生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玩水的重要性和水的安全知识。
帮助学生总结玩水的乐趣和注意事项。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玩水经历和体会的短文,同时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描写细节和提及正确的玩水姿势和水安全知识。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水厂或身边流水的地方,进一步了解水的产生和处理过程。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游泳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正确的游泳姿势和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教学案例:科学活动《玩水》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纲要》中要求幼儿能够通过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
探究问题,通过研究讨论获得结果。
观察背景:
水是幼儿生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并且经常接触的一种物质,幼儿
从小就非常喜欢玩水,每当吃点心和吃午饭时都要求幼儿洗手,孩子
们一听到洗手都非常的兴奋,总是会洗很长时间,虽然孩子们养成了
爱清洁的良好习惯,但是对于节约这方面却有所欠缺。
活动实录:
为了让幼儿能够正确使用生活用水,导致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的
任意滋生,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本次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体验怎样正确
使用生活水,达到不浪费水,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成本次的
活动目标,我做了较充足的教学准备:大盆3-4个,内装有半盆水,
每人一个塑料筐,里面盛有多种材料。
(小积木、塑料玩具、铁夹子
和木夹子等)1、听声音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听一个好听的声音,小朋友们要仔细
听好这是什么声音哦!是什么声音呀?(水声)2、讨论水的用处。
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水呢?(幼儿回答)师:那小朋友们
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想看,水能干什么呢?(喝、浇花等)。
师小结:哦,原来水有这么多的用处呢。
如果没有了水,小朋友
们喝不到水,就会渴死,小花小草也会渴死,所以水对我们是很重要的,小朋友们也要记住一定要节约用水,洗完手之后要把水龙头关紧,不能让水跑掉哦!
3、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水的特性。
①视觉感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水,你们看,谁是什么颜色的呢?(白色)。
师:有的小朋友说谁是白色的,老师说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小朋友们看,你们能不能看到水里面的石子呢?
师:我们能通过水面看到水底的东西,那么水有没有颜色呢?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
②嗅觉感官。
师:那么你们说水有没有味道呢?用你们的小鼻子闻闻看。
(没有)。
师小结:对了,水是没有味道的,它是无色无味的。
③触觉感官。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水会不会跑呢?
师:你们看,水有没有从我的手中跑掉,有没有漏出来呢?
师:你们也来试试看,能不能从你们的手上漏出来。
4、游戏:调皮的水宝宝。
①幼儿独自探索。
师: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和水玩得开不开心呀?瞧,你们的椅子下面藏着一些东西,我们把它找出来。
小杯子里面有很多的玩具,它们说:"我也想和水玩"。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带着它和水宝宝再玩一会儿,好不好?
师:玩得时候小朋友们要仔细观察哦,把你看到的东西用你们的小脑袋记下来告诉我哦!
②师幼讨论。
师:刚才小朋友们在玩得时候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发现了木夹子是浮在水面上的,而铁夹子是沉在水
底的等等。
③验证现象。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教师操作)师:你们真棒,原来真的是这样的。
5、结束。
师:水宝宝和玩具宝宝们说:我好累,我要回家休息了。
小朋友们,我们也一起回家休息休息吧!
活动反思:
《玩水》,这节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的,还会流动的并培养幼儿玩水的兴趣。
小朋友对水特别的感兴趣,积极性都很高。
都盼望着上这节科学活动。
在活动开展时,我准
备了四个装有水的水桶,让每位幼儿进行仔细观察。
孩子们都积极地
用手用小鼻子用眼睛去感知水的特性,知道了水是无色,无味的,会
流动的。
小朋友最感兴趣的就是沉浮现象,每个人都用我所提供的材
料放进水中,并发现了有些玩具是沉在水底,有些玩具是浮在水面上的。
他们在说说,玩玩中轻松地掌握了一些相关的知识,对水有了进
一步的了解,而且他们通过本节活动知道了水对人们的重要性,不可
以随便浪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