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师考试试题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地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这导致了下列哪种现象?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地球形状的变化D. 海洋潮汐的变化2、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地貌D. 人类活动3、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区域特征,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教学策略?A. 案例分析法B. 演示教学法C. 比较分析法D. 实地考察法4、在地理教学中,以下哪项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A. 让学生阅读地图B.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C. 让学生进行地理实验D. 让学生分析地理数据5、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哪项不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A、人地协调观B、综合思维C、地理技能D、区域认知6、在人类地理学中,以下哪项理论认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A、马尔萨斯人口理论B、扩散理论C、兰恰诺理论D、麦金德心脏理论7、在教育教学中,关于地理学科知识的传授,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地理学科知识仅限于地图和空间信息的传授B. 地理学科知识应以地名、人名和事件为主要内容C. 地理学科知识应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D. 地理学科知识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不注重知识的系统性8、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关于课堂讨论的有效性,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课堂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B. 课堂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C. 课堂讨论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技巧D.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9、关于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地壳运动是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内力作用之一B. 流水侵蚀可以形成峡谷和瀑布等地貌特征C. 冰川侵蚀只能在极地地区发生D. 风化作用能够改变岩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10、在研究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会被考虑?A. 纬度位置B. 海陆分布C. 地形起伏D. 当地居民的人口数量11、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以下哪种分析方法是错误的?A. 分析该地区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B. 分析该地区市场需求、交通运输等社会经济条件C. 分析该地区历史、文化、政策等人文条件D. 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成本12、在讲授“中国地理”课程时,教师采用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传统的讲授法B. 创设情境教学法C. 案例分析法D. 课堂讨论法13、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列哪一项不是必修课程应包括的内容?A、自然地理B、区域可持续发展C、地理信息技术应用D、世界地理14、在地理教学中,下列哪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达到学习目的?A、案例教学法B、讨论法C、情景模拟法D、讲授法15、在我国的地理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下哪种教育活动最能体现这一观念?()A、地理知识竞赛B、实地考察实践C、课本知识讲解D、单元测试16、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形成原因时,以下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A、采用图表展示法B、组织课堂讨论法C、直接给出结论法D、单纯案例分析法17、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慢B. 地球两极点上的自转角速度最快C.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快D. 地球各纬度上的自转线速度相同18、关于地球的板块构造理论,下列哪个陈述是错误的?A. 印度板块向北移动并撞入欧亚板块,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B. 板块漂移是由地球内部的热对流所驱动的C. 海底扩张是在大洋中脊处新地壳形成的过程D. 太平洋板块是一个完全由大陆地壳组成的板块19、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创新能力B. 研究能力C. 实践能力D. 分析能力 20、以下哪项不属于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A. 以学生发展为本B. 注重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C. 强调人文关怀D.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1、下列我国遗产中属于文化景观的是()。
2023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23年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一、选择题在地球的自转运动中,下列关于昼夜更替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B. 一个昼夜更替的周期称为一个恒星日C. 昼夜更替的周期比地球自转的周期要长D. 昼夜更替对地球上的生物活动没有影响关于地球上的大气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B. 大气圈对地球表面温度起着调节作用C. 大气圈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D. 大气圈中的水蒸气含量是固定不变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壳是由多个板块组成的。
关于板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板块都在不断运动中B. 板块之间的运动只有碰撞和分离两种形式C. 大洋中脊的形成与板块张裂运动无关D. 地震和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板块的内部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水循环是全球水资源再分配的重要过程B. 水循环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C. 水循环只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与大气无关D. 水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下列关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描述,错误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 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C. 极地气候全年严寒干燥D.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二、填空题_______是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它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经历昼夜更替。
大气圈中的_______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震和火山活动通常发生在板块的_______处。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_______、下渗和_______等。
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_______,冬季寒冷干燥。
三、简答题简述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描述大气圈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解释板块构造学说对于理解地震和火山活动分布的意义。
分析水循环在全球水资源分配中的作用。
讨论温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是()。
A. 昼夜现象B. 昼夜更替C. 昼夜长短变化D. 四季变化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选项A,昼夜现象是由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以及太阳照射而产生的,与地球自转无关,因此A错误。
选项B,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重要地理现象,即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交替进入昼半球和夜半球,从而产生昼夜更替,故B正确。
选项C,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与地球自转无直接关系,所以C错误。
选项D,四季变化同样是由地球公转和黄赤交角引起的,与地球自转不相关,因此D错误。
2.题目: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太阳高度角B. 纬度位置C. 大气透明度D. 地形地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选项A,太阳高度角确实会影响地表太阳辐射的强度,但它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随着地球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它本身受到纬度位置的影响,故A错误。
选项B,纬度位置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以及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范围,从而直接影响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因此B 正确。
选项C,大气透明度主要影响的是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的衰减程度,而不是地表太阳辐射的分布,所以C错误。
选项D,地形地势虽然会对局部地区的太阳辐射产生影响,但它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全球尺度上,地形地势的影响相对较小,故D 错误。
3.题目:在地球仪上,经度和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是()。
A. 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B. 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减小C. 经度从18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D. 纬度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答案:A;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地球仪上经纬度的度数变化规律。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高级中学)-地理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2.00 分)丙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热带草原气候2.(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图中长腰山是()。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3.(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 商业用地减少B. 居住用地扩大C. 交通用地减少D. 工业用地扩大4.(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 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 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C. 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D. 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除了观测日全食盛况,在当地还可以欣赏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
①极光②极夜③牛羊成群④狗拉雪橇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某校地学夏令营队员在攀登一座山峰前,测得出发地的温度是25℃,到达山顶后测得温度是19℃,可推知队员们的攀登高度约为()。
A. 1500米B. 1200米C. 1000米D. 700米7.(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分布的影响,图(b)所示地区()。
A. 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B. 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C. 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D. 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8.(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①1月份冰层厚度大②3月份累计昼长长③7月份近地面气压高④9月份平均气温高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9.(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德国经济地理学家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历年真题汇编一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历年真题汇编一1. 【简答题】请查看答案解析后对本题进行判断:答对了答错了参考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问答导入。
展示中国三大自然区的范围,提问学生自己的家乡属于哪个自然区,平时常说的“南方北方”以何为界?带着问题,引入本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图1-1-7找出东部季风区可以分为哪几部分,以什么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学生总结】分为南北两大区域,以秦岭—淮河为界线。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同时回归教材,思考秦淮一线还是哪些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师生总结】秦淮一线除了是南北方的分界线并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之外,还具有以下地理意义:小麦与水稻、旱地与水田、湿润与半湿润地区、河流是否有结冰期、亚热带与暖温带、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教师活动】PPT展示《南北地区分区的自然差异》,提问:(1)我们是根据什么条件东部季风区划分成四个分区?(2)除了这两个因素之外,四个分区在哪些自然地理因素方面还有差异,尝试总结为表格。
【师生活动】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根据水分和热量进行划分。
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活动】展示视频《南北方人文环境差异》,提问:(1)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有差异?(2)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明显的南北方生活方式的区别?【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师生总结】北方作物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中国小麦、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地;南方作物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中国稻谷、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
此外,人们的文化风俗,如:饮食、服饰、生活习惯、方言词汇、歌曲戏剧等,南北方各不相同。
【教师活动】展示《南北方地区居民建筑实景图》。
提问:(1)南北方地区的居民建筑有什么最明显差异?(2)原因是什么?【学生总结】北方地区降水变率大,多为平顶屋,可以节省建材;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为方便排水,居民建筑屋顶坡度大。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B.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C. 地形地势D. 纬度位置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选项A,海陆热力差异是影响我国夏季风强弱的主要因素。
夏季,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因此形成了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海陆热力差异越大,夏季风越强,故A正确。
选项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主要影响的是全球的季风和信风,而非特指我国的夏季风,且其对我国夏季风强弱的影响相对较小,故B错误。
选项C,地形地势主要影响的是局地的小气候,对大范围的夏季风强弱影响有限,故C错误。
选项D,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的是气候带的分布,而非夏季风的强弱,故D错误。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弱B. 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强C. 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D.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减弱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
选项A,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保鲜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运往市场,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实际上是越来越强,而非减弱,故A错误。
选项B,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越来越依赖机械化和自动化,劳动力数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减弱,故B错误。
选项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地域化,因此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故C正确。
选项D,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源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农业生产区位的影响始终是基础性的,不会因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减弱,故D错误。
高中地理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其中海洋占地球表面的()A. 29%B. 70%C. 21%D. 50%答案:B2.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与地球的运动无关?()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四季的形成C. 地球的自转D. 地球的公转答案:C3. 下列哪个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 亚马逊热带雨林B. 撒哈拉沙漠C. 中国的东北地区D.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答案:C4. 关于地球的五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寒冷且黑暗B. 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阳光充足但寒冷C. 热带气候寒冷,温带温暖,寒带炎热D. 热带气候阳光充足,温带四季不分明,寒带黑暗且寒冷答案:A5. 关于经纬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B.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 经线和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D. 经线和纬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不均,其中海洋占地球表面的______%。
答案:702.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这一现象称为______。
答案:自转3.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这一现象称为______。
答案:公转4.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四季的形成等。
答案:昼夜长短的变化5. 地球上的五带有______、温带、寒带。
答案:热带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
答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 请解释为什么地球上有四季的形成。
答案: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的轴线与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约23.5度的夹角。
这个夹角使得地球在不同季节时,不同地区的阳光照射角度和强度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
3. 请解释经纬网的作用及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一个地点的位置。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我国,以下哪一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答案:B解析:华北平原位于中国北方,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青藏高原属于高原气候,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以下哪一地理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D、海陆分布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时差等。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海陆分布则与地球的倾斜角度和地理位置有关。
因此,正确答案为A。
3、关于板块构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表层由七大板块组成。
B. 板块边界不会产生地震活动。
C.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海洋地壳在海岭中轴处形成并向两侧扩张。
D. 火山爆发只发生在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主要由多个大大小小的板块构成,而非仅七大板块;板块边界是地震频发地带;海底扩张理论正确描述了海洋地壳的形成过程;火山不仅出现在生长边界,也出现在消亡边界以及热点地区。
4、全球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的影响表现为:A. 极地冰盖面积持续增加。
B. 极地冰盖融化速度加快,导致海平面上升。
C. 气候变暖对极地冰盖没有显著影响。
D. 南极洲冰盖整体稳定不变。
【答案】B 【解析】随着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极地尤其是北极地区冰盖正在经历加速融化的过程,这会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虽然南极某些地区的冰盖有所增长,但总体趋势是减少的。
5、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以下哪种方法最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A. 举例说明法B. 比较分析法C. 案例分析法D. 直观演示法答案:B解析: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地域特征,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符合区域认知的教学原则。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卷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B.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D. 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天(约24小时),而非一年,故A错误;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相同,而非自东向西,故B错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C正确;四季更替主要是由地球公转和地轴的倾斜造成的,而非自转,故D错误。
2.下列哪个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温带季风气候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全年温和多雨,故A错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故B正确;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故C错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D错误。
3.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B. 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C. 纵波能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D. 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比纵波小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地震波的基本性质。
地震波确实分为横波和纵波,故A正确;纵波的传播速度确实比横波快,故B正确;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C正确;但实际上,横波对建筑物的破坏力通常比纵波大,因为横波使物体产生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震动,这种震动与建筑物的结构容易产生共振,从而加剧破坏,故D错误。
4.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组成B. 地壳是地球内部最厚的圈层C. 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D. 地壳厚度均匀,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厚度相同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基本知识。
高中教师招聘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中教师招聘地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1个月D. 1年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7集团?A. 美国B. 英国C. 印度D. 法国3.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源头位于哪个省份?A. 青海B. 四川C. 云南D. 西藏4.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气候变化的影响?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沙漠化加剧D. 地震频发5.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太平洋海沟C. 大西洋海沟D. 印度洋海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球上的五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8.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公里。
9.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_______。
10. 我国的首都位于_______时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12. 描述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13. 解释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并简述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5. 分析当前全球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阅读以下案例材料,分析该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案例材料略)答案一、选择题1. A2. C4. D5. A二、填空题6.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7. 鄱阳湖8. 40,0759. 撒哈拉沙漠10. 东八区三、简答题1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若干块大小不等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上缓慢移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的主要原因。
12.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模式改变等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试题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试题一、选择题1.地理学是研究什么?A.人文地理B.自然地理C.地球表面的现象、规律和过程D.都是2.以下哪个不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A.人口地理学B.经济地理学C.历史地理学D.地理信息系统3.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地球自然环境B.地球上的人类活动C.地球的历史变迁D.都是4.以下哪个事件是地理学的奠基之作?A.《地理学概论》的出版B.古希腊伊壁鸠鲁所著述的地理学著作C.法国地理学家罗勒所绘制的地理学地图D.伦敦地理学会的成立5.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什么?A.人地关系B.自然地理现象C.地形地貌D.大地构造二、填空题1.地理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地理位置、地理区位和地理现象。
2.人口的数量、质量、分布性、组成结构是______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案:人文地理。
3.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
答案:24小时。
4.地球的倾斜角度是______度。
答案:23.5。
5.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将______信息和______信息融合在一起的系统。
答案:地理、电子。
三、简答题1.请简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地球表面的现象、规律和过程,主要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大方向。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包括人口、城市、经济等方面;自然地理研究地球的地貌、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现象。
2.简述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以及其研究内容。
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
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如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等;自然地理学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如地形地貌、气候、气候变化等;地理信息科学研究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与分析,如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3.简述地理学的学科发展历程。
地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地理思想和地图绘制,但正式成为科学学科是在19世纪。
当时,地理学家罗勒开始绘制世界地理学地图,并建立了地理学学会。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高中地理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最早提出“黄土由来”风成说的学者是()。
A.洪堡
B.李希霍芬
C.马东南
D.维达尔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2.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的原则划分的具有某种功能特征的规划区域是()。
A.主体功能区
B.部门经济区
C.经济类型区
D.行政区
(来源:[教师资格证考试题库])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由于网页访问限制,无法提供具体的判断题)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由于网页访问限制,无法提供具体的填空题)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
(由于网页访问限制,无法提供具体的简答题)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
(由于网页访问限制,无法提供具体的应用题)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由于网页访问限制,无法提供具体的分析题)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
(由于网页访问限制,无法提供具体的实践操作题)
这份试卷是基于目前可获取的真题片段整理而成,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所有考试内容。
建议您结合其他学习资料和真题进行复习。
祝您考试顺利!
不过,您可以考虑查阅一些专门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或历年真题汇编,这些资源通常会提供更全面和系统的练习题目。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在线教育平台或教师资格证考试论坛,那里可能会有其他考生分享的真题和经验。
再次为无法满足您的要求表示歉意,并希望这些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考试准备顺利!。
2023年下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2023年下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 纬线长度都相等
C.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D. 纬线都是半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在()
A. 亚马孙平原
B. 刚果盆地
C. 东南亚
D. 澳大利亚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简述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描述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和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谈谈你如何理解“人地关系”这一地理核心概念,并举例说明其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简述世界主要自然带的分布及其特点。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并回答问题:
案例:在一次地理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图片,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地区的地理特征和形成原因。
随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绘制自己家乡的地理简图并介绍其地理特点。
问题:
(1)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
(2)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有何帮助?
(3)从案例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关于有效地理教学的启示?
阅读以下地理事件,并回答问题:
事件:近年来,某地区频繁发生洪涝灾害,给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经过调查,发现该地区存在过度开垦、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问题:
(1)分析导致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2)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
(3)作为地理教师,你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高中地理教师编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教师编试题及答案高中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最大的陆地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南美洲2.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G20成员国?A. 中国B. 巴西C. 印度D. 挪威3.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智利海沟D. 菲律宾海沟4. 以下哪个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寒带气候5. 以下哪个国家是内陆国?A. 澳大利亚B. 加拿大C. 蒙古D. 印度尼西亚6.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7. 以下哪种自然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A. 太阳能B. 水资源C. 石油D. 风能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国?A. 俄罗斯B. 沙特阿拉伯C. 伊朗D. 委内瑞拉9. 以下哪个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A. 地图制作B. 数据分析C. 空间定位D. 所有选项都是10. 以下哪种地貌属于河流地貌?A. 火山B. 峡谷C. 沙丘D. 冰川答案:1. C2. D3. A4. C5. C6. A7. C8. B9. D 10. 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
2. 地球上的五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_。
3.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是________。
4. 地球上的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
5. 气候类型中,以降水稀少、干旱为特点的是________气候。
答案:1. GIS2. 北冰洋3. 珠穆朗玛峰4. 太平洋5. 干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请简述板块构造学说对理解地震、火山活动的重要性。
答案:1.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包括:分析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人口分布等数据,辅助规划者进行城市布局优化;评估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监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建设效率;以及在灾害管理中,快速响应和资源分配等。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试题及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试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地貌类型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河谷地貌B.冲沟地貌C.冰碛地貌D.冻土地貌答案:C解析: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主要有冰碛地貌、冰蚀地貌和冰冻土地貌,选项中只有C项是冰碛地貌。
2.下列哪个地热资源类型在我国分布最广?A.地热发电B.地热供暖C.温泉D.地热矿藏答案:C解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中温泉是一种常见的地热资源类型,因此选C。
3.下列哪个气候区域中,降水量最少、气温最高?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B.热带草原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D.热带雨林气候区答案:C解析: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量极少,气温极高,选C。
4.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重要农作物的是:A.大豆B.甘蔗C.棉花D.水稻答案:D解析:水稻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选D。
5.下列哪个传统产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A.玻璃制造业B.电子信息产业C.钢铁产业D.丝绸产业答案:D解析:丝绸产业是我国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选D。
二、判断题1.地壳是地球的最外部固态壳层。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地壳是地球上最外部的固态壳层,是地球最外围的部分,同时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范围,所以答案为A。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A.正确B.错误答案:A解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全球七大洲中最大的洲,所以答案为A。
三、解答题1.请简要解释地震的发生原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解答:地震是地球的地壳发生突然运动时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地震的发生原因主要有地壳运动引起的断层滑动和岩石的断裂震裂。
地震对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震造成的地表破坏会导致建筑物的倒塌、道路的破坏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其次,地震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给地区带来更大的灾害损失。
此外,地震造成的震荡还会对地下水、地下油气资源的分布造成影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最后,地震还会引起人们的心理恐慌,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高中地理教师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教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48小时D. 72小时2. 以下哪个是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双曲线3. 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区?A. 欧洲B. 亚洲C. 非洲D. 北美洲4. 以下哪个不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A. 鄱阳湖B. 洞庭湖C. 太湖D. 青海湖5.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中国B. 俄罗斯C. 印度D. 墨西哥6. 地球的赤道周长是多少?A. 4万公里B. 2万公里C. 1万公里D. 5千公里7. 以下哪个不是地球的内部圈层?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大气层8.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 马里亚纳海沟B. 阿留申海沟C. 秘鲁海沟D. 菲律宾海沟9. 以下哪个是板块构造学说中的概念?A. 地壳运动B. 地壳漂移C. 地壳扩张D. 地壳收缩10. 以下哪个是世界最大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戈壁沙漠C. 阿拉伯沙漠D. 塔克拉玛干沙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我国最大的岛屿是________。
2. 地球上最大的洋是________。
3. 我国最长的河流是________。
4.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5.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2. 描述季风气候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 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某地区因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荒漠化严重,请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5 A B B D D6-10 B A A D A二、填空题1. 台湾岛2. 太平洋3. 长江4. 鄱阳湖5. 自西向东三、简答题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幔的流动作用下相互移动、碰撞、分离,从而引起地壳运动和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我国疆域辽阔,陆上邻国众多,其中与新疆接壤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
A. 俄罗斯B. 哈萨克斯坦C. 印度D. 蒙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陆上邻国。
我国的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有14个,分别是: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其中,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与我国接壤的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但与俄罗斯相比,面积较小,故B 不符合题意。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七,故C不符合题意。
蒙古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内陆国,但与俄罗斯相比,面积较小,故D不符合题意。
2、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大洲人口分布均匀B. 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C. 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稠密D. 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稠密,有的地区稀疏。
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
三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
所以,选项A“各大洲人口分布均匀”错误;选项B“人口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正确;选项C“干旱的沙漠地区人口稠密”错误;选项D“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人口稠密”错误。
3、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少B. 两极地区降水多C.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D.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故A错误;两极地区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B错误;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故C正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或信风带影响,降水多,故D错误。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二位B. 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C.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前列D. 我国人口政策是鼓励多生育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人口的特点及分布。
选项A,我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位,而非第二位,故A错误。
选项B,我国人口分布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该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疏,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分布特点,故B正确。
选项C,近年来,由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大幅下降,并不居世界前列,故C错误。
选项D,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而非鼓励多生育,故D错误。
2、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B.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C. 珠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D.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东北三省的主要河流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我国河流的特点及地位。
选项A,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故A正确。
选项B,黄河全长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但按流域面积、年平均径流量和平均流量来算,它都远不及珠江,只能屈居第三,故B错误。
选项C,珠江水系年径流量3300多亿立方米,居全国江河水系的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是黄河年径流量的7倍,淮河的10倍,故C正确。
选项D,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确实流经东北三省,是当地的主要河流,故D正确。
3、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B.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C. 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 太阳辐射的能量巨大,但对于地球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太阳辐射的特点及影响。
选项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而非核裂变反应,故A错误。
地理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地理高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四季变化
C. 昼夜长短变化
D. 极昼极夜现象
下列关于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快
B. 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C. 横波不能通过地核
D. 地震时人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横波
下列气候类型中,降水多集中在夏季的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下列关于河流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河流上游多形成“V”型谷
B. 河流中游常出现冲积扇
C. 河流下游常形成冲积平原
D. 河流入海口处可能形成三角洲
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洋流都是沿着海岸线流动的
B. 洋流对沿岸气候没有影响
C. 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D. 暖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增湿作用
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B. 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 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D. 板块碰撞挤压一定会形成山脉
下列关于农业区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候是影响农业的最主要因素
B.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C. 市场是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主导因素
D. 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没有影响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B. 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污染越严重
C.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
D. 城市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台市2012年高中教师专业文化知识考试地理试卷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右图中a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速线,b为锋线且向偏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1~2题。
7.图示地区A.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B.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C.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D.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8.当前A.甲地受锋面影响,气温降低、风力增强B.乙地受锋面影响,出现狂风暴雨天气C.乙地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日较差较大D.甲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压较高、气温较低右图中P线是晨昏线的一段,a、b、c为P线上的三点。
回答3~4题。
3.若a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线的名称及a地的位置分别是晨线、北半球B.a地旗杆的影子一天转过了165°C.a地在低纬、中纬、高纬地区的可能性都有D.此时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4.若c地为北京,此刻温哥华(120°W)的地方时为2时30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家庄的地下水位达到一年中的最低。
B.黑龙江某农场正忙于犁地种植小麦C.哈尔滨(45°N)正午时旗杆的影长刚好与旗杆等长D.邢台的日出方位是东北读右图,回答5~7题。
5.若X 轴表示北半球纬度,Y 轴表示夜长,则 A .由a 曲线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B .由b 曲线可推知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C .由a 曲线可推知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D .由b 曲线可推知北京日出时刻早于南京6.若X 轴表示时间,a 曲线表示气压变化,b 曲线表示气温变化,则该图表示 A .暖锋过境 B .台风过境 C .冷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7.若X 轴表示时间,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a 曲线代表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B .a 曲线代表沿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变化C .b 曲线代表广州郊区种植业产值比例的变化D .b 曲线代表我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 右图为北半球某平原8500米高空水平气压(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P 点的风向是A .东南风B .西北风C .南风D .北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M ′与N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 B.M ′为阴雨天气,N ′为晴朗天气C .空气垂直运动方向由M →M ′, N ′→N D.空气水平运动方向由N ′→M ′, M →N 某校地理老师在网络课堂中就中国的河流进行研究探索。
据以下信息完成10~11题。
10.下图是1955—2005年某河流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
据图上信息判定,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 .高山冰雪融水B .大气降水C .地下水D .湖泊水 11.借助以下哪几幅地图可以帮助你全面了解珠江和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①《中国地形图》 ②《中国水系图》 ③《中国气候图》 ④《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0 -3-1 1 3年降水量 年径流量年平均值距平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 右图为华北平原2012年2月浅层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图(单位:m ),回答12~13题。
12.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埋深的特点A .沿海浅,内地深B .有河浅,无河深C .农村浅,城市深D .南部浅,北部深13.关于唐山附近地下水埋深特点的成因,理解正确的是A .离海近,海水倒灌,导致埋深较浅B .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C .地势高,导致埋深较深D .无河流水补给,使埋深较深在年降水量高达2000mm 以上的温带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植被类型——温带雨林。
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图中最有可能分布温带雨林的是45°60°50°N15.关于热带雨林与温带雨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带雨林腐殖质厚度大于温带雨林B .两地的气候特征相似C .热带雨林中降水类型多为对流雨,温带雨林中降水类型多为地形雨D .温带雨林多出现在大陆东岸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
下图为“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形成四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A .城市的雾岛效应B .城市的风力效应C .城市的热岛效应D .城市的雨岛效应 17.四城市边缘植被生长期的差异,体现了:A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C .垂直地域分异D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读华北平原某城市等地租线图(右图),回答18~20题:18.商业街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①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商业活动的范围广;②商业活动历史悠久,早期就以教堂为中心自发形成了商业中心;③位于多条交通干线交汇处,交通发达;④建筑物高大稠密,环境优美。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9.图中等地租线a 、b 、c 的数值大小关系是A. a >b >cB. a <b <cC. a =b >cD. a >b =c 20.拟规划建设两个新的工业开发区,宜布局在( )A. M 、NB. P 、QC. M 、PD. N 、Q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
读右图,回答21~22题。
21.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22.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
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图5),该城市的平均海拔为52米。
据此回答23~24题。
23.M城冬季的降水量明显少于旧金山,其影响的最主要因素是A .距海远近B .地形C .纬度高低D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4.中央谷地的农作物种植一年可以收获2~3次,主要依赖于 A .土地面积大 B .土壤肥沃 C .临近消费市场 D .灌溉系统发达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25~26题。
25.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概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 .阶段I 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C .该国可能属发展中国家D .阶段Ⅱ,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26.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工业D.钢铁工业图3-1-2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7~28题27.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A.发展方向B.生活特点C.发展水平D.生活条件28.下列叙述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方式上南船(船舶)北马(马车)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种植上南蔗(甘蔗)北菜(甜菜)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 ①②④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0.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化二、读图分析题(共40分)31.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33°城市纺织工业迁移方向图甲 图乙(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
判断A 地与B 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8分)(2)C 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
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6分)(3)D 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
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6分)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2: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在此过程中,国内一些知名企业捷足先登。
如浙江培罗成集团公司计划迁往湖北宜昌,浙江象山定点加工生产“阿迪达斯”、“老人头”、“耐克”等世界著名品牌的服装企业计划迁往江西鄱阳。
(1)比较图中AB两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6分)(2)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规律及原因。
(6分)(3)说出导致纺织工业转移的原因及对中部地区的意义。
(8分)三、案例题(共20分)33. 现行河北省高中地理采用的教材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很多人发现该教材中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如地理Ⅰ《大气运动》中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是这样说的:“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
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移动(图2-33)。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南半球则刚好相反。
”有的老师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
那么,你认为这种表述科学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判断理由。
(10分)34. 复习教学和试题设计需要发散思维。
教师要从一个问题(信息)出发,充分发挥想象力,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重组已知信息,产生新的信息,最终达到综合复习和测试的目的。
请以【呼包银榆经济区】为平台,结合以下材料,从多个角度切入,设计出一些复习或测试方案。
(10分)材料一2012年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被列入西部重点开发地区。
本区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含量全中第一,煤炭储量全国第二。
材料二图为“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示例:方案1:本区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方案2:该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及对策请设计至少10个复习或测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