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合集下载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本试卷满分为9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36分。

)1.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乙烯 B.吲哚乙酸C.脱落酸 D.2,4﹣D2.某人的脊髓从胸部折断后,一般情况下()A.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 膝跳反射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 膝跳反射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3.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

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A.特异性免疫、抗体 B.特异性免疫、抗原C.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D.非特异性免疫、抗体4.在单侧光照射下,玉米幼苗向光弯曲生长,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B.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C.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D.若d点对应点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5.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B.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6.右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a、b、c、d表示的是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 进入dB .d 中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C .abcd 组成体液,其中bcd 组成内环境D .C 产生的废物和CO 2先后经过b 、d ,最终排出体外7.下图所示,若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B .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和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时都需要经过细胞外液C .细胞2、细胞4都可能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D .如果细胞l 是胰岛A 细胞,则细胞2主要是肝脏和肌肉细胞8.右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 、b 、c 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②c 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生热量增加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 激素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此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④⑤D .③④⑤9.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要激素,其化学本质是多肽,下图为该激素的生理作用示意图。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九次周测试题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九次周测试题

内蒙古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九次周测试题第28讲免疫调节(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个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如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b点(b点为电表②两接线端之间的中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表②的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通过检测①的电位变化和肌肉收缩,可以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C.兴奋由b传导到c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D.若肌肉收缩但电表②不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2.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体液调节,②位于垂体C.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是神经调节,②位于大脑皮层D.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3.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过程均会加强B.c与d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D.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4.下图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1和B细胞都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B.细胞2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暴露病原体C.合成a所需原料及合成场所都是由人体细胞提供的D.注射的疫苗可直接刺激细胞3产生大量物质b5.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6.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以下正确的是()A.处理暴露后的抗原可直接传递给B淋巴细胞B.吞噬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C.T 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使宿主细胞裂解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有关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7.(9分)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常用的实验对象。

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消化液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3.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A.肝细胞B.甲状腺细胞C.下丘脑细胞D.垂体细胞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5.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6.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A.向左侧B.向右侧C.不弯曲D.先向右后向左7.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处理,就可以是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A.赤霉素B.乙烯 C.青鲜素D.α﹣萘乙酸8.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某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种群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A.性别比率 B.年龄组成C.出生率和死亡率D.迁入率和迁出率9.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10.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1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C.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能量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12.当今地球上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温度也有所升高,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等恶果.造成CO2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人口剧烈增加,呼出的CO2增多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生产者同化CO2的效率低13.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4.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光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1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①基因②细胞③组织④物种⑤生态系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16.果醋制作过程中,需从充气口()A.先通入一段时间O2,以后停止通入B.不断通入O2C.整个过程不需通入O2D.先密闭一段时间(无O2),然后再通入O217.与乳酸杆菌属于同类生物的是()A.毛霉 B.根霉 C.酵母菌D.醋酸菌18.很多东北人冬季喜欢腌制酸菜,在腌制初期,将菜坛子加满水密封,其原因是()A.防止水分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C.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D.有利于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19.生长素浓度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相同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20.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2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生物部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B.消费者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和分解者间均直接联系,消费者可有可无22.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千焦),则这部分能量中可以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0kJ B.106kJ C.2×106kJ D.106~2×106kJ23.“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兔子是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如果让狼的体重增加1kg至少需要草125kgC.根据能量金字塔可知,处于塔尖的狼,其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兔子个体体内的能量D.狐狸捕食一只兔子,则该兔子体内的能量全部流向狐狸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人生物群落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25.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什么()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26.在下列四种措施中能提高区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是()A.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27.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的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濒临灭绝.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物种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28.如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A.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A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A固定的能量是B、C、D的能量之和29.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证明某种细菌对植物树叶的分解作用,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其共同之处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等份,实验过程保持树叶湿润.其他实验C.方案三D.三个方案都不能达到30.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①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②“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③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不应超过其承受能力;④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随意增加生物种类,改变其营养结构.A.①③B.②④⑤ C.②③D.①④⑤二.非选择题31.如图是人体手背皮肤(A)接受一定刺激后引起肱二头肌(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神经传导路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F处的结构名称是,在该处发现的信号转变是.(2)B的神经纤维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用针刺A时,引起E收缩而产生屈肘动作的过程被称为.吗啡有镇痛作用,原因是吗啡能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特异性受体失去与结合的能力.(3)当兴奋在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表现为.(4)现切断Ⅰ处,在Ⅱ处施加适宜的电流刺激,则在A、B、C、D、E中能测到电位变化的有.3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箭头是不应存在的(填序号).(2)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填序号).(3)图中⑬所指的是,E代表的成分是.(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5)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33.请据图回答:(1)图解表示一个的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2)图中含能量最多的生物类群是.含能量最少的生物类群是.(3)蛇占有条食物链,占有的营养级有.(4)若螳螂全部迁走,则黄雀的数量将会,原因是.34.腐乳,又称乳腐或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民族特色发酵食品之一.其滋味鲜美,酱香宜人,制作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主要有红方腐乳、酱腐乳和白腐乳等,而红曲酱腐乳既具有红方腐乳适宜的天然红曲色泽,又具有酱腐乳特有的浓郁的酱醋香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某兴趣小组按照以下工艺流程制作红曲酱腐乳,请据图回答:(1)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和,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2)传统的制作过程中,豆腐块上生长的毛霉来自.(3)在逐层加盐腌坯的过程中,随层数的加高而盐量,接近瓶口要铺一些.(4)红曲酱卤是由红曲、面酱、黄酒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成的,加入黄酒的作用是.35.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2)图2中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果醋发酵时排出的是.(3)若果汁中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原因.(4)在酒精发酵时瓶内温度一般应控制为.醋酸发酵时温度一般应控制为.2015-2016学年内蒙古阿拉善盟一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与人体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是()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消化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分析】体内的液体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人体细胞必需通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解答】解:人体细胞都生活在内环境中,细胞不能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必需通过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故选:C.2.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 错误;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故选:C.3.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A.肝细胞B.甲状腺细胞C.下丘脑细胞D.垂体细胞【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分析】本题是对不同动物激素的作用和激素调节的特点的考查,回忆相关激素的作用和激素调节的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因此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甲状腺细胞.故选:B.4.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在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中,当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而产生渴觉,因此,渴觉产生说明血浆渗透压升高了,在运动中,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的因素除了CO2和乳酸增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大量出汗而失水过多.【解答】解:AB、血浆中CO2浓度升高和乳酸浓度升高都不会引起口渴的感觉,AB错误;C、人长时间运动会大量排汗,造成体内水分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产生的兴奋传到大脑,会产生口渴感觉,C正确;D、长时间运动不会使血糖升高,D错误.故选:C.5.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吞噬细胞作用:吞噬细胞首先识别抗原,一方面发挥它们的吞噬和杀伤功能,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减少病原体对机体的危害,另一方面向淋巴细胞输送和呈递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第二道防线是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解答】解:A、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B、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B错误;C、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C错误;D、吞噬细胞既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可参与特异性免疫,D正确.故选:D.6.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然后放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胚芽鞘弯曲的方向是()A.向左侧B.向右侧C.不弯曲D.先向右后向左【考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分析】1、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胚芽鞘实验中四个重要部位: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②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下部的一段.③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胚芽鞘的尖端.④弯曲生长的部位﹣﹣下部的一段.2、植物的向光性分析:①概念: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②产生条件:单侧光.③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④作用部位:尖端以下生长部位.⑤作用原理: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于向光侧,由于极性运输引起尖端以下伸长区的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解答】解:将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用不透光的锡箔遮住,在右侧光照条件下培养,由于其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光部位都在尖端,并没有受到影响,作用部位也没有受到影响,所以右侧光使得胚芽鞘尖端的左侧生长素分布较右侧多,左侧生长快,所以会向右侧弯曲生长.故选:B.7.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溶液处理,就可以是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A.赤霉素B.乙烯 C.青鲜素D.α﹣萘乙酸【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C、青鲜素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激素,不能促进细胞伸长,C错误;D、α﹣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细胞生长发育,D错误.故选:A.8.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某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种群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A.性别比率 B.年龄组成C.出生率和死亡率D.迁入率和迁出率【考点】种群的特征.【分析】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和迁入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特征.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直接受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的影响.另外,年龄组成也能通过影响出生率与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解答】解:种群密度是种群数量最基本的特征,能反应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某些大城市人口数量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种群密度过大的主要原因是迁入率和迁出率.故选:D.9.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系是()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利者,N2为失败者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考点】种间关系;种群的数量变动.【分析】由图可知N1的数量始终多余N2,且N1的峰值和最低值的出现总是早于N2的峰值和最低值,因此二者是捕食关系,N1是被捕食者,N2是捕食者.【解答】解:A、曲线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关系,其中N2后增加者后减少表示捕食者,N1先增加者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A错误;B、曲线图中一种生物增多(减少),另一种也随着增多(减少),表示捕食关系,N2的峰值低表示捕食者,N1的峰值高表示被捕食者,B正确;C、一种数量增多,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才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C错误;D、曲两种生物的数量变化一致,才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D错误.故选:B.10.以下可以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A、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错误;B、烧杯中的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即包括生物部分,也包括非生物部分,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正确;.C、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错误;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和部分植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1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C.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能量D.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据此答题.【解答】解:A、生态系统的能量开始于生产者对太阳能的辐射固定,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同化太阳能,照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要远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B、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而不是照射到该系统所有植物体上的全部太阳能,B错误;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C正确;D、该生态系统生产者传递给消费者的全部能量是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不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D错误;故选:C.12.当今地球上大气的CO2浓度增高,由于温室效应,地球温度也有所升高,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等恶果.造成CO2浓度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因素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人口剧烈增加,呼出的CO2增多C.工业污染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生产者同化CO2的效率低【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解答】解:由于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故选:C.13.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个事实说明()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B.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D.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有利于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如莴苣在适宜的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蝙蝠依赖超声波进行定位、取食和飞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狼能够根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解答】解: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选:D.14.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光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雄鸟的“求偶炫耀”【考点】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大致可以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1)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行外激素等,就是化学信息;(3)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解答】解:A、蝙蝠的“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B、荧火虫发光需要物理信息,B错误;C、蚊虫飞行时发出的声音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D、雄鸟的“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D正确.故选:D.15.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①基因②细胞③组织④物种⑤生态系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解答】解: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可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采取的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的三个层次是指①基因、④物种、⑤生态系统.故选:D.16.果醋制作过程中,需从充气口()A.先通入一段时间O2,以后停止通入B.不断通入O2C.整个过程不需通入O2D.先密闭一段时间(无O2),然后再通入O2【考点】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分析】果醋制作过程中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糖分解成醋酸,糖原不足时可以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转化成醋酸,最适宜醋酸菌生长繁殖的温度是30~35℃.【解答】解:果醋制作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发酵过程中,应从充气口不断通入O2.如果缺氧,则醋酸发酵停止.故选:B.17.与乳酸杆菌属于同类生物的是()A.毛霉 B.根霉 C.酵母菌D.醋酸菌。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B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B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B卷)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二者都会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C.都可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检测D.基因突变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2.某健康成年人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100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直接进入淋巴C.分布在细胞外液的Na+比细胞内液的多D.由于无机盐离子数量增加会导致红细胞失水皱缩3.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C.HIV病毒攻击T细胞,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某种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4.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六倍体5.寒冷刺激作用于机体时,与体温调节无关的激素是( )A.促甲状腺激素 B.肾上腺激素 C.胰岛素 D.甲状腺激素6.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7.对烟草植株进行打顶处理解除顶端优势后,侧芽生长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打顶前生长素对顶芽和侧芽的作用效果体现了两重性B.打顶后第20天,侧芽生长素主要由侧芽自身合成C.打顶能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生长素浓度持续升高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能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8.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片段B.生殖细胞中增加了1条染色体C.2n和n的两个配子结合,发育成3n的个体D.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片段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10.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有(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密不可分 B.神经调节主导激素调节C.激素调节能反作用于神经调节 D.激素调节不受神经调节的控制12.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13.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14.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有关机体水分调节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②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摄水量增加④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⑤减少尿的排出1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番茄雌蕊,可得到无子番茄B.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16.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内蒙古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RNA
线粒体
试剂
显色反应
蓝绿色
2.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根据图回答:
(1)图中结构1是;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3)细胞内有双层膜的结构又是细胞控制中心的是;
(4)如果B图为大葱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5)B图细胞中没有,且与A图所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30.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
C.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细胞
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31.下列微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B.青霉菌、黄曲霉菌
C.噬菌体、大肠杆菌
D.乳酸菌、谷氨酸棒状杆菌
32.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种群—生物体—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2.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A.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能够在寄生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具有细胞结构
3.下列属于生物大分子的物质是
A.糖、水
B.蛋白质、核酸
C.纤维素、蔗糖
D.脂肪、无机盐
4.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
B.斐林试剂,砖红色
C.碘液,蓝色
D.双缩脲试剂,紫色
16.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A.核糖核酸和糖元
B.核糖核酸和胰岛素
C.糖元和胰岛素
D.胰岛素和淀粉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周围组织细胞吸水B. 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C. 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D.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2.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能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3.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

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 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C. 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 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4.空气中的O2要进人的组织细胞中,并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些氧分子至少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膜()A.8 B.9 C.10 D.115.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6.下图为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与③融合,将②释放到④的过程需ATP供能B.⑥与②特异性结合并将其运进细胞C.②在④中能够长时间存在且持续作用于⑥D.在⑤处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30.(每空2分,共24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此图表示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序号)(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

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3)正常人②内的pH通常维持在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

(4)内环境中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条件是和。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 ] (序号和答案各1分)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第一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需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自花受粉前人工去雄④去雄后自然受粉⑤去雄后人工受粉⑥受粉后套袋隔离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⑤⑥ D.①④⑤2.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

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

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3.岩羊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分别控制有角和无角。

雄性个体有有角和无角,雌性个体只有无角。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子代表现型推断性别的是()A.♀Aa×♂aa B.♀aa×♂AAC.♀aa×♂aa D.♀Aa×♂Aa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个体杂交(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A.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B.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C.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D.表现型有8种,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的比例为1/165.基因型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A.1/4B.3/8C.5/8D.3/46.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30.(每空3分,共18分。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阿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生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 人体血浆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葡萄糖B. 激素C. 氨基酸D. 血红蛋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葡萄糖可以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淋巴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A错误;激素存在于血浆、组织液中,属于内环境中的物质,B错误;氨基酸存在于血浆组织液等中,是内环境中的物质,C错误;血红蛋白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红细胞内,属于细胞内液中的物质,不是内环境中的物质,D正确。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2. 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B. 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C.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 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答案】B【解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蛋白质,不是血浆中的物质,A错误;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多,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非常相近,B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高于淋巴和组织液,C错误;组织细胞代谢废物先经过组织液,再经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甲,D错误。

【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内环境的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内环境中的物质组成成分等方面的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成分之间的物质相互交换关系,判断出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同时要明确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较多,对于其他的各种成分及其含量,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的成分非常相近。

3.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B. 代谢废物完全由③过程排出C. 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经过4层生物膜D. 所有生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是通过内环境来实现的【答案】A【解析】内环境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要通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结构,A项正确;代谢废物还可以通过②呼吸系统排出,B项错误;O2从红细胞进入组织细胞中发挥作用的部位线粒体至少要经过1层红细胞膜、毛细血管壁细胞的2层细胞膜和组织细胞的1层细胞膜、2层线粒体膜,故经过6层生物膜,C 项错误;单细胞生物可直接通过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D项错误。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1.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代谢增强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B.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C.细胞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有序完成各项生理功能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2.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3.日本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 iPs细胞 (多能干细胞),赢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

与皮肤细胞相比,iPS细胞()A.分化程度较低,能分化成多种细胞 B.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较慢C.有细胞周期,能无限增殖 D.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较低4.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正常细胞分裂图,相关说法错()A.图①的子细胞不可能是卵细胞B.图②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 DNA之比为 1:2:2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④时期5.下图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不同的催化剂B.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温度和酶的用量等C.1号与3号,1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6.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基质中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B.t2→t3,暗反应(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

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t4后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降低30. (16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有关染色体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C.细胞内的DNA都存在于染色体上D.DNA在染色体上含量基本稳定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通常情况下,1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之前,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 分子.解答:解:A、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DNA,A正确;B、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正确;C、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细胞质中含有DNA分子,C错误;D、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DNA在染色体上的含有基本稳定,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染色体的组成和DNA的分布的理解和识记、再现的能力.2.小麦的遗传物质是( )A.核酸B.DNA C.RNA D.DNA和RNA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解答:解:小麦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中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小麦的遗传物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核酸的作用,明确小麦属于细胞生物,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的转化因子是( )A.细菌荚膜B.细菌蛋白质C.R型的DNA D.S型的DNA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S型肺炎双球菌的荚膜不是转化因子,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A错误;B、S型肺炎双球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B错误;C、R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不能将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C错误;D、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是转化因子,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要求考生识记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4.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分别注入到甲、乙两种细菌细胞中,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的是( )A.甲细菌B.乙细菌C.甲细菌或乙细菌D.甲细菌和乙细菌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证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由于注入到甲细菌中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所以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A正确;B、由于注入到乙细菌中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所以不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B错误;C、只有甲细菌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乙细菌不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C错误;D、只有甲细菌能够繁殖出新的噬菌体,乙细菌不能繁殖出新的噬菌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DNA的基本单位种类由下列哪项决定( )A.磷酸B.脱氧核糖C.碱基D.元素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分析: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其中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4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解答:解:A、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均含一分子磷酸,A错误;B、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均含一分子脱氧核糖,B错误;C、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中均含一分子碱基与脱氧核糖相连,而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碱基的不同决定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不同(即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C正确;D、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均含有C、H、O、N、P五种元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试题较简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组成DNA和RNA的基本单位并区分核苷酸和核酸的概念.6.(1998•广东)DNA分子的某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 B.120 C.180 D.240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且一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脱氧核糖组成,所以含有300个脱氧核糖的DNA分子区段也含有300个碱基.解答:解: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区段含有3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C)的数目为6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G=C=60个,则A=T=300÷2﹣60=90个,所以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90个.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重点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7.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内在原因是( )A.DNA的多样性 B.环境的多样性C.核酸的多样性D.蛋白质的多样性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1、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2)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2、DNA分子的多样性决定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进而决定生物具有多样性.解答:解:A、DNA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A正确;B、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环境多样性不是决定生物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C、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的多样性才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错误;D、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生物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掌握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8.在果蝇DNA的碱基组成中,如果腺嘌呤占29.30%,那么鸟嘌呤的百分比是( ) A.29.3% B.20.7% C.58.6% D.41.4%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由于DNA分子中碱基之间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因此A=T、G=C,所以双链DNA分子中A+G=T+C=50%,如果腺嘌呤A占29.30%,鸟嘌呤G的百分比是50%﹣29.3%=20.7%.故选:B.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9.在一条双链DNA分子中,G占27%,其中一条链中A占22%,那么它的对应链中A占( )A.22% B.23% C.24% D.无法计算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双链DNA分子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由题意知,该双链DNA分子中,G=27%,则C=27%,A=T=23%,如果其中一条链中A占22%,则它的对应链中A占2×(23%﹣22%÷2)=24%.故选:C.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萝卜的根形是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后代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则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9:6:1的比例为9:3:3:1比例的变式,因此由题意可知,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的遗传图解为:P:YYrr(圆形)×yyRR(圆形)→F1:YyRr(扁形)→F2:9Y_R_(扁形):3Y_rr(圆形):3yyR_(圆形):1yyrr(长形).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扁形基因型:A_B_;圆形块根基因型:A_bb或者aaB_;长形块根基因型aabb.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双显性个体表现为扁形块根(占所有F2的),而双显性个体中有一个纯合子(AABB,占),所以F2扁形块根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数量比,意在考查考生对9:3:3:1变形的理解及运用.11.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A.细胞分裂期B.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停止分裂后D.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时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析:DNA分子的稳定性表现在具有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 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解答:解: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双螺旋结构打开,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最低.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DNA中碱基有A、T、C、G4种,碱基间的配对方式有A﹣T、T﹣A、C﹣G、G﹣C4种,假设由n对碱基形成的DNA分子,最多可形成4n种DNA分子.12.(1999•上海)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 ) A.a B.C.1 D.1﹣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本题是对DNA分子结构的考查,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分布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碱基对之间的连接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 配对.解答:解:假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的碱基为A1、T1、G1、C1,另一条链中的碱基为A2、T2、G2、C2,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以推出A1=T2,T1=A2,G1=C2,C1=G2,由题意可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1+T1)/(C1+G1)=a,则(A2+T2)/(C2+G2)=(T1+A1)/(G1+C1)=a.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正确理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3.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判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基因位于( ) 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42 19 14 6♂47 12 15 5A.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C.两对常染色体上D.一对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分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1)F2中黑色:白色=(42+19+47+12):(14+6+15+5)=3:1,F2中短毛:长毛=(42+47+14+15):(19+12+6+5)≈3:1,所以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2)F2的每一种性状(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雌性和雄性的比例接近1:1,所以这两种性状和性别不相关联.解答:解:分析题中F2的四种表现型黑色短毛:黑色长毛:白色短毛:白色长毛的比例接近9:3:3:1,且后代表现型与性别没有关系,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可以确定这两对基因应该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并能够运用它;明确伴性遗传中后代的表现型总是与性别相关联.14.豌豆植株中,高(T)对矮(t)是显性,若子代中有是矮杆的,则其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A.TT和tt B.Tt和Tt C.Tt和tt D.tt和tt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解答:解:A、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TT和tt,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全部为高茎,A 错误;B、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Tt和Tt,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Tt、tt,子代豌豆植株25%矮茎,75%是高茎,B错误;C、亲本的基因组成的是Tt和tt,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或tt子,各占50%,C正确;D、tt和tt的子代豌豆基因组成是tt,全部为矮茎,D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它们控制的性状.15.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考点:伴性遗传.分析:本题是对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的考查,回忆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然后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由题意知,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不患病,因此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女性个体有可能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男性个体没有携带者要么患病,要么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该男孩的父亲、祖父、外祖父都不患病,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因此该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母亲,母亲的致病基因来自他的外祖母,因此血友病基因在该家庭中传递的顺序是外祖母→母亲→男孩.故选:B.点评:对于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6.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其他细胞有可能不同的是( )A.初级精母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有丝分裂分裂中期细胞D.受精卵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3对46条,据此答题.解答:解:A、初级精母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分离,但仍在同一个细胞中,所以其染色体数与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A错误;B、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时,同源染色体已分离,但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B正确;C、有丝分裂分裂中期细胞染色体虽已复制,但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其染色体数与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C错误;D、受精卵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形成的,其染色体数与人的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7.(1996•上海)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B.32、32、32、64 C.16、8、32、32 D.16、0、32、32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分析: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数目变化:精原细胞(2N)→初级精母细胞(2N)→次级精母细胞(N)→精细胞(N).解答:解:①、因为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所以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②、32条染色体是16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16个四分体;③、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所以有64条染色单体;④、每一条染色单体中含有1条DNA分子,所以有64条DNA分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中的特征,一定要结合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图去分析.18.基因型为AaBb个体(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一次排卵时发现,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在形成该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 )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考点: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分析:本题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先回忆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然后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是着丝点分裂,复制后的染色体均分的过程,因此同一个次级性母细胞产生的两个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基因型为AaBb个体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与该卵细胞同由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是Ab,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也是Ab,第一极体的基因型是aB,由第一极体产生的两个极体的基因型都是aB,所以基因型为AaBb个体形成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时,随之产生的极体的基因型为Ab、aB、aB.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分离的联合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对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与熟练掌握是解题的关键.19.以下细胞中既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出现在染色体复制之后,消失在着丝点分裂时.解答:解:①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所以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①正确;②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③正确;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⑤正确;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⑥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以及染色单体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即减二时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也不存在染色单体,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难度不大.20.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鼠,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实验鼠繁殖后,子代表现型的理论比值黑色:褐色:白色为( )A.9:4:3 B.12:3:1 C.9:3:4 D.9:6:1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B决定黑色毛,b决定褐色毛,C决定毛色存在,c决定毛色不存在(即白色),则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C_,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bC_,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为B_cc和bbcc.据此答题.解答:解:有一批基因型为BbCc的实验鼠,它们交配所得后代为B_C_(黑色):bbC_(褐色):B_cc(白色):bbcc(白色)=9:3:3:1.因此,实验鼠繁殖后,子代中黑色:褐色:白色的理论比值为9:3: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基因型及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推断后代的情况,进而得出正确的答案.21.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 )A.B.C.1 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不同对的基因之间用乘法,即根据分离定律来解自由组合的题目,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基因型分别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在三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可以把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Aa×aa,其后代显性性状(A_),隐性性状(aa);Bb×Bb,其后代显性性状(B_),隐性性状(bb);cc×Cc,其后代显性性状(C_),隐性性状(cc).所以子代中表现型和亲本AaBbcc和aaBbCc相同的占××+××=,所以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和计算能力.22.将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15N的有( )A.0个B.1个C.2个D.4个考点:精子的形成过程;DNA分子的复制.分析:DNA是半保留复制,减数分裂中DNA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每个子细胞中都含14N标记的DNA分子,只有2个子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分子.解答:解: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可知,模板链是15N,原料是14N,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一个含有15N,另一个含有14N,因此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2个精子中的各1个DNA组成中一条链是15N,另一条链是14N,其余的DNA都是14N.因此,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15N的有2个.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复制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已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比值为0.4.则互补链中,比值应为( ) A.1 B.0.4 C.2.5 D.0.6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链组成的,两条链上的碱基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解答:解:由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A 与另一条链上的T相等,一条链上的T与另一条链上的A相等,一条链上的G与另一条链上的C相等,一条链上的C与另一条链上的G相等,因此双链DNA分子中两条链上的比值是互为倒数,所以如果DNA分子中,一条链的比值为0.4.则互补链中,比值应为2.5.故选:C.点评:对于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4.已知DNA分子双链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30%,在其中的一条链上胞嘧啶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5%,则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 )A.15% B.20% C.25% D.35%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1、双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链组成的,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因此G+C的碱基比例与每条单链DNA分子上的该碱基比例相等;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RNA的过程,转录过程遵循A与U配对、A与T 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由题意知,双链DNA分子中,A=30%,因此G+C=4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单链中的G+C=40%,又由题意知,其中的一条链上胞嘧啶C占该链全部碱基的25%,则该链上鸟嘌呤G=15%,因此由该链转录成的mRNA中胞嘧啶的比例是15%.故选:A.点评:对于DNA分子结构特点、转录过程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

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

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2。

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

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3。

下列关于生物圈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B。

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信息分子和受体参与C。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D。

人工合成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4.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D。

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5.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包含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6.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根据此图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30.(共14分,每空2分)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它们的种间关系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A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A卷)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A卷)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病毒主要攻击B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B.在细胞免疫中,B细胞分化仅形成浆细胞和特异性抗体C.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等构成D.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2.下列有关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渗透压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B.饮水不足会引起下丘脑产生渴觉C.摄入过多过咸的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D.剧烈运动引起的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过多,从而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3.“5.12”大地震使大熊猫部分栖息地被破坏,食物减少,迁徙的通道被阻断.国家林业局为恢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将采取以下措施,包括大面积退耕还林、建立保护区、大面积养竹和构建秦岭大熊猫不同保护区之间的走廊等,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A.使大熊猫得到更多的食物B.使大熊猫得到更大生存空间C.增强大熊猫的变异性 D.提高大熊猫的环境容纳量4.蚕豆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图为蚕豆病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自然人群中,该病以男性患者居多B.Ⅰ-1、Ⅱ-4、Ⅲ-6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Ⅱ-3和Ⅱ-4再生一个女孩,患蚕豆病的概率是1/2D.Ⅲ-6与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一正常孩子的概率为7/85.家鸡的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

现用有尾鸡(甲群体)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表现无尾性状。

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 ( )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6.当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反应时,效应T细胞发挥的作用是( )A.产生抗体使靶细胞裂解 B.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C.产生组织胺增强B细胞的功能 D.促进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7.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等8.对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积累可以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9.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固定不变的B.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C.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D.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答案】C【解析】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相对稳定,动态平衡,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错误。

2.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RNA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并转录形成信使RNAB. 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 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OD.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答案】B【解析】A. RNA聚合酶在细胞内起作用,不在内环境中,故A错误;B. 组织细胞处于组织液中,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在内环境中,故B正确;C. 丙酮酸氧化分解形成CO2和H20,是呼吸作用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故C 错误;D. 食物中的淀粉经过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故D错误。

3.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进食量大,身体强壮、精神好B. 人体的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能发挥作用C.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促进血糖浓度上升的激素不止一种D. 青霉素都能用于“流感”的治疗,因为抗生素对加强细胞免疫有效【答案】C【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因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往往表现为进食量大,身体消瘦、神经亢奋等症状,A错误;吞噬细胞既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也可以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 错误;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有升高血糖的作用,C正确;青霉素通过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抑制细菌繁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青霉素对于病毒的繁殖无抑制作用,D错误。

内蒙古集宁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内蒙古集宁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021年整理)

内蒙古集宁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内蒙古集宁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内蒙古集宁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理综试题一、选择题1. 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代谢增强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降低B. 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内核酸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同C。

细胞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有序完成各项生理功能D. 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答案】C【解析】细胞代谢增强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A错误;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的细胞核DNA的数量相同,RNA的种类和数量不同,B错误;细胞生物膜系统对于细胞有序完成各项生理功能具有重要功能,C正确;进行有氧呼吸的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质膜,如蓝藻,D错误。

2。

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则该多肽( )A。

有38个肽键 B. 可能没有游离氨基C。

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 至多有36种氨基酸【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再形成蛋白质,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题中多肽链含有39个氨基酸,且是环状的.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肽链含有39个氨基酸,且是环状的,所以有39个肽键,A错误;B、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氨基都发生反应了,所以在不考虑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可能没有游离氨基,B正确;C、由于该多肽链是环状的,所以氨基酸的基本结构上的所有羧基都发生反应了,又因为有4个谷氨酸(R基为一CH2一CH2一COOH),在不考虑其他氨基酸的R基团的前提下,该多肽至少有4个游离羧基,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无法判断有至多少种氨基酸,但是构成生物体的氨基酸只有20种,D错误.故选:B.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3. 日本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 iPs细胞 (多能干细胞),赢得了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与皮肤细胞相比,iPS细胞()A. 分化程度较低,能分化成多种细胞B. 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较慢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2.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3.下列关于生物圈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非生物与生物之间传递
B.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信息分子和受体参与
C.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人工合成性引诱剂来诱捕害虫是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4.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
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
C.生态系统的成分
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
5.如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
B.图中包含两条食物链
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
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6.如图,纵轴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根据此图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30.(共14分,每空2分)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
物量变化如图所示(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2)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呈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

(3)b~d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属于。

在演替过程中,的生物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最长。

(4)c~d段,三类植物的生物量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群落的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是的。

三类植物在b~d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型曲线。

31.(共14分,每空2分)图示为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