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锦瑟》别解4 苏教版必修4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件锦瑟
首页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微写作
思维训练 1.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颔联。 参考答案颔联情景交融。诗句中描写了春花细柳柔媚多姿尽情开 放,紫蝶黄蜂似乎钟情美丽的花草,在草丛中翩翩起舞的春意盎然 的画面,其中蕴含着作者享受春天美景的陶然之情。 2.诗歌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感情,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①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春天里美丽而欢乐的景色,抒发了诗 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②第三联借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宦游在 外的辛苦(孤独)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③第四联书写自己彻夜 未眠,埋怨新滩不解人意,撩动诗人的伤感之绪。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每课一法
怎样做到借物抒情 《锦瑟》一诗借物抒情,抒发了丰富的情感。借物抒情,也称作 “托物言志”或“写物寄意”,就是通过对某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来寄托 某种感情、志趣、思想观点。借物是手段,抒情是目的。 怎样才能通过借物达到抒情的目的呢?一般来说,通过象征联想, 由某种象征体联想到它具有的象征义,或由某种象征义出发联想可 表达的象征体,都可以构成一篇借物抒情的文章。 写好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意要明确。把握好“物”与“意”之间的对应点,这是写好此类文 章的关键。例如,《白杨礼赞》由白杨树引出北方农民。抓住物的 特征,通过联想由物及人,引出赞颂的对象,这是立意的步骤,也是基 本思路。
首页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新知导学
答疑解惑
读写延伸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 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 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潦倒终生。李商隐诗作文学价值很 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 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 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他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锦瑟》最新同步教案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锦瑟》最新同步教案《锦瑟》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教学重点:《锦瑟》诵读教学难点:体味理解《锦瑟》的朦胧美教学方法:点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人们也许并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之手,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诗句对接: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能说出这些诗句的作者是谁吗?(李商隐)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李商隐另一千古名篇——《锦瑟》神秘的面纱。
明确学习目标(见课件)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课件)解说:了解作者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我们鉴赏全诗的一个窗口,是我们了解作者创作风格和语言特点的一个基础。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二、引导赏析《锦瑟》1、品赏诗歌的步骤:(课件)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锦瑟》最新同步教案3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锦瑟》最新同步教案《锦瑟》教案3一、知识目标: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二、能力目标:鉴赏这首诗,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三、情感目标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四、重点:鉴赏本诗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清丽的语言。
五、难点:本诗的旨意六、知识点:⒈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他三岁时,随父调动至江浙。
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
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教学设计>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⒉艺术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
《锦瑟》苏教版必修四20页PPT
聆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曾如庄子一 般有过美好的梦想, 也如望帝魂化杜鹃那样执著 的唱出自己的悲哀 。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鲛人泣泪如珠。 蓝田山日光煦照,宝玉虽埋于地下,却化为山中 玉气冉冉升腾 。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 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 却,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锦瑟》苏教版必修四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尾联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才 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 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 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 样的苦痛呢?
——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 苦痛。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 “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借它起兴): 锦瑟呀,你没原因的为什么要有这么多弦?
我追思美好青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好的境
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伤心托 付给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如 同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 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锦瑟》教案(苏教版必修4).doc
•缮齡风雨第一板块:诗从肺腑出《锦瑟》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该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
教学流程设计1、题解“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瑟”是取句着两字。
是一首广为传诵的有人认为是缠绵煤恻的爱情诗,或有人认为可能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
2、译诗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庄周在清晨的梦中,变成騙的蝴蝶,是望帝将伤春的心事,寄托给哀鸣的杜鹃。
明月临大海, 闪烁着晶莹的珠泪,蓝田的日光和暖,升腾起美玉的轻烟。
往日的那些情事,又何必今天追忆!就是在那时候,我也已经不胜惘然。
3、品典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 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
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鮫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
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 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品典四:蓝田晶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与典三所涵一致。
4、结构与主题1 一2句:由听瑟弦诉说思念往昔。
3—4句:由庄周化蝶,望帝托鹃思念亲人。
5-6 句:由美人眼泪化珍珠,蓝田美玉化轻烟进一步眷恋。
7—8句:追忆悲欢离合仍是一片茫然。
这首诗的主旨隐藏得很深,我认为是作者追忆心中思念的亲人。
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可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锦瑟》教案3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
4.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学法指导】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总结法
【知识链接】
1.解析题目:
《锦瑟》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明确:
品典一:庄生晓梦迷蝴蝶
品典二:望帝春心托杜鹃
品典三:沧海月明珠有泪
品典四:蓝田日暖玉生烟
2.你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
(二)阅读《马嵬(其二)》思考问题
1.《马嵬》诗是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的事件?
明确:
2.玄宗派人招魂,方士回来说“海外”还有“九州”,杨妃生活在那里,信守“世世为夫妻”誓约,这可信吗?哪个词语和句子戳破了这种说法?
明确:
7.对于这些诗人李商隐发出了“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慨叹用了什么手法?从语气上看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
8.《马嵬》这首诗先有“马嵬之变”,而后才有“玄宗之悲”,最后才有“义山之叹”,但诗歌在某篇布局上却不是这样的,说说《马嵬》诗的叙事结构上的特点?
明确:
【拓展探究】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①—③题。
《马嵬(其二)》: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贵妃)故事为抒情对象,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语文必修4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锦瑟》最新同步教案2
语文必修IV苏教版第三专题版块一《锦瑟》最新同步教案《锦瑟》教案2《蜀道难》《登高》《琵琶行》《锦瑟》比较阅读教案[教学目标]:1 背诵默写2 学习情景关系类诗歌的答题规律[教学过程]:一给加点的字注音:鱼凫秦塞猿猱扪参抚膺巉岩飞湍崔嵬咨嗟荻花银篦管弦幽咽渚二解释加点的词语1 仰胁息2 左迁3 委身4出官 5 因为长句 6 歌以赠之7凡六百一十六言8 阑干9等闲三默写1西当太白有鸟道,()。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3(),以手抚膺坐长叹。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 (),(),()。
所守或匪亲,()。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6 浔阳江头夜送客,()。
7 (),犹抱琵琶半遮面。
8 嘈嘈切切错杂弹,()。
(()。
(),()。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9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0 座中泣下谁最多?()。
11 〈〈锦瑟〉〉(全诗默写)四.诗歌鉴赏登高, ., ., ., .写出鉴赏语:2.首联写了哪些景?给人怎样的感受?五.拓展训练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5分)山居即事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海南、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蔡肇②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
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
③瓮:这里指水瓮。
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3.[山东]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锦瑟》课件 苏教必修4
资料:
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 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但 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 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 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指责,此后一生在 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 “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 才华,终年四十六岁。李商隐在艺术上有杰出的 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 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他的 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02022/1/102022/1/101/10/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02022/1/10January 10,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02022/1/102022/1/102022/1/10
资料: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如《马嵬》二 首直指唐明皇“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样“指斥乘舆”的勇气在政治宽松开明的唐朝也并 不多见;而《咏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 入晋阳”等诗句都是对唐敬宗奢靡之风的直斥和讽喻; 名篇《贾生》:“夜半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斥责晚唐诸帝 求仙访道炼丹图长生,并因此误国的荒唐行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第3专题 《锦瑟》要点指导
《锦瑟》要点指导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该诗。
2、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
学习重难点:1.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2.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一、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含义①锦瑟无端..五十弦:不知原因,无缘无故,文中含埋怨意。
端,征兆、迹象。
②一弦一柱.思华年..: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它把弦“架”住,却是可以移动的“活”柱。
华年:盛年,此指青年时代。
③庄生晓梦迷...蝴蝶:晓梦:梦醒后。
迷:迷茫、迷惑、迷失。
④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托:托付。
⑤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反问之词。
⑥只是当时已惘然..:惆怅、失意的样子。
二、典故解析典故1、庄周梦蝶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
梦醒后,庄周十分疑惑,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诗人因聆听锦瑟的曲调而思绪翩翩,想到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 , 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 , 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 , 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典故2、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非常悲凄。
杜宇之悲托于杜鹃,就如同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和怨愤托于锦瑟之声。
典故3、珠有泪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夜静月明,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于是珠得月华,晶莹如同泪珠一般。
凭借联想交融的意象,月亮、珍珠、泪珠都是圆而亮的,前二者相映,原本美丽异常,加上泪珠,幻化了一个难以分辨的可望不可即的带有哀婉的境界。
典故4、暖玉生烟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在日光煦照下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到空中。
这种光气只能在远观时才可见,近处是看不到的。
蓝田美玉的精气只能远观而得,这代表了一种美好的理想,却不能把握也无法亲近。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锦瑟》2
无题之诗意难猜--------《锦瑟》教学设计教学设想:《锦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板块“诗从肺腑出”专题的一篇选教课文,可其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是与李商隐其他诗歌作品相比,还是与盛唐名篇佳作来比,其艺术特色鲜明独特、艺术价值同样是首屈一指的。
但因其颔、颈两联运用了五则典故且意象、意境缺少确定性的指向,在实际教学中,文本教学价值开发有限,学生深度学习不佳。
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诗歌典故、意象的揣摩与个性化写作表达上。
为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笔者充分运用读、写、析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创造性,提升个性表达的独特性,进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由浅入深逐层品读典故意蕴,细致体悟诗歌哀怨感伤的情感特征;2、通过读写结合活动,提升自己诗句个性解读的诗意表达能力;3、通过对无题诗主旨的多义性探究,提升自己对李商隐细美幽约、朦胧多义的诗歌特征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典故、意象,探求诗人隐藏其中的深刻情感意蕴;2、发现李商隐诗歌典故、意象运用与选择的独特特征;教学步骤:一、语用导入新课:这些名句均是出自李商隐之手,李商隐在他45岁的生命中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其中,最为著名的、最为爱诗的人乐道喜吟的就是今天要学习的《锦瑟》,清代诗人王世禛说“一篇《锦瑟》解人难。
”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的费尽思量意难猜的《锦瑟》吧!二、齐读正音,初步感知:1、学生读,彼此正音;(注意字音、节奏)2、自读诗歌,感知诗句的字面意思;师:我们解读诗歌有三种方法,分别是紧扣诗题目、按图索骥,抓住情字、多维探寻,勾连比较、知人论世,你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揪出此诗的“情”字了吗?你揪出的是哪一个字或词?你怎样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有不同看法吗?为什么?明确:思华年、情、惘然、无端;赏析:以读带析,以析助读。
1)无端?无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无理而妙;(如何读?重音、节奏:无端)2)一弦一柱?一音一节,音节繁复,思绪繁乱;(如何读?重音、节奏:字字真切,思)3)可待-----只是?当时惘然,追忆更见惘然痛苦;(如何读?重音、节奏:气不断)3、除去首尾两联,中间四联运用了哪些典故?细读书下注解14-17,用你自己的话简述典故内容。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锦瑟》赏析 1 苏教版必修4
人生价值的悲剧式拷问----李商隐《锦瑟》赏析沂水春帆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一诗的创作意旨历来众说纷纭,莫终一是,有怀人、咏物、悼亡、自伤身世、寄托君臣遇合、诗集自序开宗明义……等诸说,但归结到一点,那就是不管诗人当时怎样谋篇创句,潜行于心的人生价值思考(“人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有什么用?人怎样活才有用?”),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倾注于笔端,只不过他更善于用诗化的形象和语言来表达。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看到眼前锦瑟上的一弦一柱,就仿佛看到自己曾经有过的灿烂岁月、花样年华,这些可都是真情的付出,热血的凝铸。
可恨可叹的是这些辉煌已成为过去,并且是如此短暂──单单是“五十弦”,为什么单单是“五十弦”呢?难道就没有别的什么可以选择了吗?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一上来就开门见山,点出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深深思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对人生终极价值的思考不唯我独有:有着“鲲展翅九万里”远大志向的庄子,在梦中也不忘记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以致于梦生蝶翅,己蝶难辩;贵为人主的望帝死后仍化作嗓子出血也要叫个不停的杜鹃鸟,来诉说自己心中的疑惑。
“蝴蝶梦迷”着“晓”字指明,使原本自迷自恋或徘徊彷徨之意转为富于幻想之境,是盼望旭日东升照亮自己的人生之路;“杜鹃心托”依“春”字点破,使旧有的怨恨怅惘之情化出勃勃生机之感,是希望春光永驻激励自己向前搏击奋斗。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中的珍珠只有在明月之夜,才能流下晶莹的泪花;蓝田下的美玉只有在日暖之时,才能升腾飘逸的烟霞。
物犹如此,人当如是。
“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优美意境的创设,不仅仅是诗人精妙绝伦艺术素养的表现和挥洒,更是诗人回答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尺度。
诗人以物推人,拓展深化了诗作的主题,整篇的闪光点在此,魂亦在此。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锦瑟》名师教案1
《锦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李商隐凄美的一生。
2、有感情地朗诵本诗,提高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
3、诵读鉴赏中感悟诗人的那一份“深情”与“痴情”教学重点: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
教学难点:透过鉴赏感悟诗人的“深情”与“痴情”。
一、导入大家已经预习了《锦瑟》这首诗,喜欢它吗?(学生答:喜欢)坦率地说:“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是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这份美,这份神秘,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契合,它道出了我们想要说却又无法表达的情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教学过程1、倾情诵读古人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诗歌阅读尤其这样,反复诵读可帮助大家在有意无意之中感受诗歌的声韵美,思索诗歌意旨,体味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
可以说,诵读是读诗的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朗诵这首诗,初步感受李商隐的情怀。
学生自由朗读、分组朗读(比一比哪组读出了感情、读出了韵味)、指名朗读、齐读互相评析读的优缺点读后请同学们谈谈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样的情调和氛围。
提示:从“思”“梦”“泪”“惘然”等词可感知到,全诗笼罩着迷惘、凄美、哀伤的情调氛围。
2、压缩诗歌为了便于理解,大家试着把这首诗改为七绝,五绝,三绝。
七绝是;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绝是:锦瑟五十弦,弦柱思华年。
此情可追忆,当时已惘然。
三绝是:锦瑟弦,思华年。
可追忆,已惘然。
看到锦瑟,听到它的旋律,我不由想起了我的青年时代。
可那段回忆确似一片云烟,令我难以把握。
3、鉴赏诗歌(1)解题诗的题目是《锦瑟》,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无题诗,你同意哪种观点?请说说理由。
(《诗经》《古诗十九首》题目的形式;全诗共八句,有两句写锦瑟,足可见锦瑟的重要性;听或看到锦瑟而触景生情)据史书记载“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悲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高中语文 锦瑟教案4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一必修4语文教案
《锦瑟》[教学目标]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理解内部结构;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四、常见的几种理解: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亡妻的深情悼念;作者的自伤。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锦瑟》解读3 苏教版必修4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解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
它以含意的隐晦、意境的朦胧,吸引着历代的诗评家、注家和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试图撩开它神秘的面纱。
从北宋的刘放、苏轼到现代大家——周汝昌,据《教学参考用书》载解读者不下百人,重要的异说也近十几来种。
面对珠圆玉润而又扑朔迷离的诗歌境界和一大堆纷纭异说,开始时不免眼花缭乱,但细加寻绎,却可发现在迷离中自有踪迹可循,在绘纭中也不无相通之处。
不少异说,实际上是诗歌本身的丰富蕴含和暗示在不同读者中引起的不同感受与联想。
如果我们根据诗人自己提供的线索按迹循踪,找到它的主旨和基调,融会各种原可相通、相包或相悖的异说(爱情说、悼亡说、伤世说、诗创说等),也许可以做到比较接近这首诗的本来面目而不致阉割其丰富的内涵,对它的诗旨有比较切实的体察认识。
律诗的首、尾二联,在一般情况下较多叙事和直接抒情成分,全篇的主旨也往往富含其中,有时甚至明白点出。
而颔、颈二联则往往敷演主旨,意象密度较大。
李商隐的这首《锦瑟》,首联以“五十弦”的形制和“一弦一柱”(即弦弦柱柱)所发出的悲声引出“思华年”,尾联以“成追忆”回应“思”字,以“惘然”点醒华年之思的感受,这样就明白告诉人们:这首诗里诗人追忆华年往事、不胜惘然之作。
这种惘然,内涵非常宽泛,即可以兼包诗人的悼亡之病乃至爱情之恋,也和抒写诗人不幸身世、充满感伤的诗歌创作密切相关。
伤身世、咏悼亡、叹爱恋、述创作,对于李商隐这样一位身世凄凉、处境孤羁、“刻意伤春复伤别”的诗人来说,原不妨是多位一体的。
锦瑟,即可以是诗人凄凉身世的一种象征,也不妨看作感伤身世的诗歌创作的一种形象化比喻,正像他在《崇让宅东亭醉后沔然有作》诗中所说:“声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张”一样。
当然,根据作者“新知他日好,锦瑟傍朱栊”(《寓月》)、“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房中曲》)等诗句,认为锦瑟和怀念自己的妻子有关,也自可与上述理解并存,因为在锦瑟的弦弦柱柱所奏出的悲音中原就包括了悼亡之音。
锦瑟-苏教版必修四教案
锦瑟-苏教版必修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2.通过学习《锦瑟》这首诗,掌握苏轼的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3.通过赏析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4.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珍爱生命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锦瑟》的解读和赏析。
•教学难点:如何在赏析中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与哲理思考。
三、教材分析《锦瑟》是苏轼晚年创作的一首词,是一首自叹惘然之歌,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概。
本课堂从《锦瑟》的人生哲理和文学特点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苏轼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个人感受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情境运用学前调研的结果,了解学生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其影响。
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或PPT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到唐宋时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对于唐宋文化交流的作用,为后续的赏析铺垫。
第二步:分析诗歌1.教师介绍《锦瑟》的背景和作者,讲解词的特点,并向学生提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诗歌中“五十弦”、“思华年”的含义。
2.学生合作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诗中的隐喻和描写细节,并分组进行诗歌分析。
3.整合学生分析结果,呈现细节描写与诗歌隐喻,并围绕“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一核心内容展开讨论和思考。
4.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对于“锦瑟”的理解和感想,并进行诗歌整体解析,反思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探究学习方法和策略。
第三步:合作创作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讨论和交流,共同创作一幅画作或诗歌,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思想。
2.教师组织学生对于每组的创作进行点评和评选,并最终展示学生的创意和成果。
第四步:课堂表现评价教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程度,并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出具体评价。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形成从自己到他人的互联互通,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诗歌文学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锦瑟》别解
“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论诗绝句》),李商隐这首短短的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却引出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的;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也有的以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而人教版的教参则以为,有些内容“无须讨论”,诗中的“象征意义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更是莫衷一是,其语近乎虚无了。
《锦瑟》不易讲解,这是事实,就连金代大诗人元好问,也发出过如此的慨叹:“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但不易讲解绝不等于不能讲解,只要我们真正把准了诗的情脉,揭开这一诗迷,也就有了一种可能。
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正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走上穷途之时。
这个时期,整个的王朝在朋党纷争的风雨中飘摇。
李商隐十七岁便以文才见知于牛党重要成员令狐楚,引为幕府巡官,25岁时,得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的奖誉,中了进士。
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自此,李商隐便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旋涡。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真可谓“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尝开”(崔珏《哭李商隐》)。
鉴于此,《锦瑟》一诗,便也就浮出它的冰山一角。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自宋元以来,诗家囿于“五十弦”而引发出种种猜测。
或以为诗人写此诗时“年近五十”;或以为“瑟本二十五弦,一断而为二,则五十弦矣。
故曰无端,取断弦之意也”。
其实,李商隐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并无特殊的内涵。
起句是以“锦瑟”为兴感之物,是为了借以谴词见意罢了。
诗眼该是“华年”,瑟弦多而音繁,音繁而绪乱,绪乱而“华年”见难。
周汝昌先生以为“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实为中的之语。
颔联的上句“庄生晓梦迷蝴蝶”,用的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寓言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此典故常为后人用来表示浸沉于一种虚幻的痴迷之态。
李商隐的诗里也常常“飞”出这样的蝴蝶,“怜我秋斋梦蝴蝶”(《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枕寒庄蝶去”(《秋日晚思》)等等。
显然,李商隐用其典,隐约包涵着一种美好的境界,这境界让诗人品尝到的是“自喻适志”之况味,即愉悦而惬意。
然而,这一境界最终又如虚缈的梦幻。
纵观李商隐一生,唯一能让诗人心性欢愉的生活际遇,便是他与王茂元女儿的婚姻。
传说两人婚后琴瑟和谐,情深意笃。
李商隐极富盛名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便是一个明证。
可惜的是,这种幸福只给了诗人十三年的时间,王氏便突然病逝,如蝴蝶一样飘然而去,不知何往。
既往的美好也就成了缠绕在诗人心头永远挥之不去却又迷离朦胧的梦。
下句“望帝春心托杜鹃”,用的是有关“望帝”的传说,说的是望帝称王于蜀,起用荆州人为相,后又禅位退隐,于西山修道,不幸国亡身死,则“化为杜鹃鸟,或云化为杜宇鸟,亦曰子规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
李商隐的诗中,时有这样的哀鸣传出,“蜀王有遗魄,今在林中啼”(《井泥四十韵》),“蜀魂寂寞有伴未?几夜瘴花开木棉”(《燕台四首·夏》),“堪叹故君成杜宇,可能先生是真龙”(《井络》)。
诗人将自己难言的哀怨寄予望帝托付于杜鹃。
“人言此鸟,啼至血出乃止。
”由此可见,其怨情之痛之深。
李商隐的婚姻是幸福的,可也正是这短暂的幸福,使他无意中坠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他不但仕途上偃蹇不遇,坎坷终身,而且人格也备遭诋毁,“放利偷合”、“诡薄无行”(《新唐书·李商隐传》)等等罪名被集于一身。
“新知遭薄俗,旧友隔良缘”(《风雨》),便是诗人现实生活中孑然孤立处境的写照。
心中的冤屈何以倾诉,也唯有“托物寓哀”了。
颈联的上句“沧海月明珠有泪”,是引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
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盆以与主人”的传说。
“泣而成珠”已具悲之意韵,而将其化为“珠有泪”便更为悲切了。
“沧海月明”其境虽高旷皓净,却实在凄寒孤寂,悲伤之怀也就溢于言表。
诗人之悲,从何而来?李商隐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素有“欲回天地入扁舟”(《登安定城楼》)的远大抱负,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虽然,他从来没把自己看成是什么党派一员,虽然,他也无意借党争捞取什么,虽然,他一直对令狐父子早年对自己的提携感恩戴德。
他曾屡次写诗寄赠令狐陶,其中一些篇什,或近迹陈情告哀,或希求汲引推荐,有的甚至可以说“词卑志苦”,但令狐陶始终没有放弃对李商隐的打击。
在令狐陶的眼里,李商隐就是“忘恩负义”的代名词。
沧海桑田,月明依旧,以至于后来,李商隐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诗人沉沦之痛,迟暮之伤,触物之悲,可见一斑。
真是鲛人垂泪独对月,杜鹃啼血自悲鸣。
下句“蓝田日暖玉生烟”,是由晋代陆机《文赋》里的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而引发出来的联想。
传说,玉埋于地,难为人识,但那温润的玉气会在秀美的群山和温煦的阳光下,透过泥土,轻烟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显然,李商隐赋予了这个说法非同寻常的意义,玉埋蓝田,常有玉气升腾,以昭显其清明。
当然,玉的光气是一般目力所不能及的,“玉生烟”的前提还得“日暖”,因此,诗句的背后还隐伏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愿望,那就是将来能遇识玉者,还玉之清白。
诗人以被埋之玉自况,寄希望未来,其间几多惆怅,几多无奈呀。
尾联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收束全篇。
“此情”二字,既与首联的“华年”相呼应,又是颔联、颈联内容的概括,具体地说也就是两联里,所传达出的琴瑟之欢、曲解之冤、沉沦之悲、清明之愿。
这些“情”,环环相扣,虽曲折多变,但层层相进,无不弥漫着浓重的悲凉和迷惘。
至此,连诗人自己也不油自主地滋生出深深的感叹:这样的情怀,哪里是到今日回想起往事才倍感无尽的怅恨,当时身临其境,早已令人不胜惘惘了。
那么,今朝追忆,那万丈的怅恨,又能如何?诗人的至苦之情,厚积而不散。
因此,笔者以为,《锦瑟》一诗,实为李商隐“伤”隐之作。
倘能聊备一说,则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