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

合集下载

思品课程性质

思品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人文性
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性
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实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综合性
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思政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政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政课程性质是什么思政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其性质是多维度的,涵盖了思想道德、政治法律、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思政课程的性质。

思政课程的思想道德性质思政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它旨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并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思政课程通过讲授伦理学、道德学、人文科学等学科,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行为、世界和社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通过讨论道德问题、伦理困境等,思政课程帮助学生理性思考,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从而在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思政课程的政治法律性质思政课程在培养学生政治觉悟和法治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教授政治学、宪法学、法律基础知识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提高他们对国家政治和法律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思政课程通过政治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关注和支持,树立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

思政课程还通过分析政治事件和法律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和辨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性思考社会问题,不盲从、不偏激。

思政课程的历史文化性质思政课程是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它通过教授中国近现代史、中国传统文化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底蕴,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意识。

思政课程通过教授历史事件、文化经典等,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并通过历史教训和文化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思政课程还通过文化研究和文化交流等活动,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思政课程的社会生活性质思政课程要求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它通过讲授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结构、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思政课程通过社会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方式,使学生接触社会,并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课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思政课,全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它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设立的。

那么,思政课到底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呢?本文将从思政课的特点和目标来谈论这个问题。

思政课的特点1.理论性: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内容。

这些理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重要依据。

2.实践性:虽然思政课的内容主要是理论,但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紧密结合实际进行讲解。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前社会问题、理解政治决策的背后逻辑,思政课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3.时政性: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

由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快速发展,思政课必须及时更新,关注当前重要的时事和热点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最新的政治思想和社会现象,增加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4.多元性:思政课的内容既包括理论经典,也包括多种学科的交叉融合。

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等。

这种多元性的特点使得思政课更具丰富性和综合性,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政治理论,还能够拓展自己的学科边界。

思政课的目标1.培养正确的世界观:思政课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使他们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生能够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2.提升政治素养:思政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学生不仅要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还要了解国际政治关系和国内外的时事政治。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

3.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思政课强调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思政课中,学生将学习不同的思想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浅议思想政治教学的理念和原则

浅议思想政治教学的理念和原则

浅议思想政治教学的理念和原则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各学校、学科纷纷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出台相应的对策,思想政治学科也不例外。

适应新的课程理念,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当前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1、以学生发展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

教学中要发现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内容由师生共同构建,重视学生研究过程的体验,把学习过程变成促进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突出探究式学习思想。

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结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要求学生亲自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探究式学习前提是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

学生可能探究的问题很多,探究的方式、方法也很灵活,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究的权力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

3、课堂教学民主化。

课堂教学民主化,就是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社会成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

这是一种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旨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完美个性、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贯穿这一思想,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一种必修课。

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确定政治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下:1、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集中体现,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它使师生心理同步,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方向。

1、简要谈谈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

1、简要谈谈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

1、简要谈谈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答:课程理念是课程标准的内在精神,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精神和基本理念在本课程的具体化。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先进的思想品德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思想品德教学实践。

只有正确地把握这些基本理念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包括:1、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2、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2、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分析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答: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应体现的理念如下:一、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全部素质中处于先导地位,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它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激发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节个体的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

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来说,加强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向前发展和跨世纪人才队伍建设的成败。

正如江泽民所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人的所有各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决定的,这个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他还认为“生活会教育人”的放任自流的思想、“知识会教育人”的主智主义思想都是片面的,错误的。

在今天,一方面,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知识的作用,越来越重视知识的教育。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生活态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一定是积极的,即思想道德素质并不一定会随着经济的增长、知识水平的提高成正比例增长,也就是一个人拥有了高水平的知识,不一定就拥有了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今天,持“知识会教育人”的主智主义思想是片面的。

因此,思想政治课教育评价的关注点不在于课堂上教师引用了多少素材,灌输了多少理论,学生做了多少好事,而在于学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后,他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思政价值理念

思政价值理念

思政价值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是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公民,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以下是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
1. 爱国主义: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4.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培养辩证思维和科学精神。

5. 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勤劳、勇敢、宽容等。

6. 法治教育:加强法治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7. 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这些价值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思政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中国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特定的性质和作用。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以及启迪学生的智慧。

思政课的性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和阐述。

首先,思政课具有思想性的特点。

在思政课中,学生将接触到众多的思想理论和思想方法。

这些思想理论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涵盖了中国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

通过学习这些思想理论,学生可以对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思政课具有政治性的特点。

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程,思政课主要关注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培养自己的政治觉悟,提高自己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参与能力。

同时,思政课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国际政治形势,加深对国际政治的了解。

再次,思政课具有教育性的特点。

作为一门高校的核心课程,思政课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思想教育。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思政课还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最后,思政课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思政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学科素质和综合能力。

思政课还将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学科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思政课是一门具有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和综合性的课程。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政治觉悟、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

思政课的开设和实施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

章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任务与课程基础第一节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特点一、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一)关于思想政治课性质的不同观点与判断依据关于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建国以来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是“德育论”(认为它是德育课),一种是“智育论”(认为它是智育课),一种是“知识论”(认为它是知识文化课)。

应该说,这三种观点都有正确的一面,但又都有不够全面之处,因为他们都仅从政治课的某一属性来给思想政治课定性。

坚持“德育论”或“智育论”的人,是从人的素质结构和课程的社会作用来给它定性,它起到德育作用,就说它是德育课;它起到智育作用,就说它是智育课。

而坚持“知识论”的人,则是从课程学科知识内容的特点来给它定性,因为本课程的知识内容主要是马列主义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常识(间接经验)。

(二)对思想政治课课程性质的界定与把握如前所说,坚持不同的课程分类标准,课程性质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如果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依据并用综合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德育为主要目标(目的)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课程目标来看,思想政治课基本上是德育课2.从知识内容来看,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列主义为核心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3.从活动方式来看,思想政治课既是一种学科课程,又是一种活动课程4.从表现形式来看,思想政治课是一种完整形态的显性课程(三)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特殊的德育课程1.思想政治课是一种专门形式的德育,即显性的德育(直接学科德育)2.思想政治课是一种理论形态的德育3.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一种课堂德育4.思想政治课主要是以“认知”为开端和终结的德育5.思想政治课是一种“大德育”综上所述,思想政治课是以德育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常识课,因而是一种特殊的德育课,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

二、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同其它学科和德育形式相比,思想政治课主要有如下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时代特征相统一 关于核心价值的追求—— 就是着眼于社会发展 阶段的特点,既要坚持基本观点教育,又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怎么讲: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原则。 讲什么:立足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 践,采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是什么: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 一项根本制度。
至关重要的环 节。
六、高中教材处理注意事项
1、树立“大教材观”,充分开发利用教材资源 2、依据教科书组织教学活动 3、依据实际需要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调整 4、指导学生阅读和掌握教科书
5、建立促进发展和课程评价机制 关于转变评价观念的追求——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 生发展 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 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 方法。 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 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
三、课程目标
1、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2、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义现代化建设常识 3、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 4、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 和态度 5、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 6、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关于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追求——
加强实践环节,拓展教学空间。
思考的过程。 不断充实、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 倡导师生之间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 之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8岁孩子的研究
• 一个在美国上小学二年级孩子做的研究: • 课题:关于蓝鲸的研究 • 要求:选题;供阅参考书目;确定研究角度(至 少写三方面、两张纸);写一份研究报告(图文 并茂)。

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

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1.课程的基本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主要有以下特点:(1)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和道德品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这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也是本课程的灵魂,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规定着课程的基本特征。

在某种意义上,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这种性质规定,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最突出的表现。

思想品德课程的其他性质,都是围绕着“思想性”这个方向性的规定产生的,它决定着人们对其他性质的理解。

比如说,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许多课程中都有呈现,但是在思想品德中它们的呈现方式受其思想性的制约。

具体说,具体理解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规定的作用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规定了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科学性——正确的世界观基础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第二、规定了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甚至全部基础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第三,规定了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民族形式,如爱国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四,规定了初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任务,如品德和习惯养成教育,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遵纪守法的和具有社会公德与文明习惯的好公民,并且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2)人文性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

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思政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本科教育中一门独特的课程,用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

思政课的性质不仅体现在其学科属性上,也体现在其社会功能和教育目标上。

首先,从学科性质上看,思政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课程。

它融合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政治理论知识。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国家和世界的运行规律,使其具备正确的政治判断力和决策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其次,思政课还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

作为一门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思政课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

它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思政课也是一种培养爱国情感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手段,通过学习国家历史、传统文化等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感情。

此外,思政课还是一种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面临着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选择。

思政课通过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在面对价值选择时能够准确判断、明晰方向。

思政课将现代科技、文化、法律等与传统价值观相结合,使学生对现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有更清晰的认识。

最后,思政课还是一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的教育途径。

在思政课的学习中,学生要学会思考、质疑和批判,从而培养良好的思辨习惯和批判精神。

思政课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和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思政课以其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和教育目标使得其成为大学本科教育中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增强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的贡献。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体系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体系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程体系引言思政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将探讨思政课的性质,明确其在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思政课的性质分析思政课是一门具有独特性质的课程体系,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 政治性思政课作为培养大学生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观念的主要渠道,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这门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政治理论的知识,同时还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判断。

2. 综合性思政课的内容广泛而综合,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全面的思维和认知。

3. 教育性思政课以教育为目的,通过灌输知识、引导思考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实践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生活和学习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和演讲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来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思政课作为大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思政课通过教授相关的政治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这对于学生在未来成为新时代的有用之才,发挥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思政课以综合性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包括学生的思辨能力、判断力、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提升,使他们具备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请说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

请说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

请说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

请说出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

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二)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三)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四)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

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思政课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政课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政课课程性质是什么1. 引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具有重要的课程性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思政课的性质,包括其学科性质、教育性质以及社会性质。

2. 思政课的学科性质2.1 独立的学科思政课是高校独立设置的学科之一,与其他学科相互独立、相辅相成。

其学科性质体现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和研究方法的独特性上。

2.2 多学科交叉思政课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

它通过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观点,提供了学生全面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同时,它也促进了各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推动了学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3. 思政课的教育性质3.1 培养公民素质思政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

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道德观念和公民意识,使其具备遵纪守法、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3.2 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思政课致力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通过深入分析社会现象、思考时事热点,思政课教育学生正确对待人生、正确认识社会,并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3.3 培养创新思维与综合素质思政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

通过案例分析、辩论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思政课的社会性质4.1 培养社会责任感思政课是高校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途径之一。

它通过教育学生正确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为有用之才。

4.2 培养公民文化素质思政课通过文化传承、民族认同等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公民文化素质和民族意识。

通过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4.3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的社会性质还体现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

它通过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与深入人心。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思政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养。

它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具有独特的性质和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思政课的性质。

教育性质首先,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教育性质。

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致力于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现实社会和国家发展。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能力。

思想引领性质其次,思政课具有思想引领性质。

这门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它倡导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以求做到真正的思想自由。

思政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意识,使他们能够理性思考问题,独立判断,不被个人意见和媒体宣传所左右。

学科性质另外,思政课也具备学科性质。

它涉及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通过系统性地介绍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科学思维、学术思维。

思政课借鉴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问题。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现象,增加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实践性质此外,思政课还具有实践性质。

这门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挑战,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思政课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实践调研、社会实践报告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社会责任感。

培养性质最后,思政课是一门培养性质的课程。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思政课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思政课具有教育性质、思想引领性质、学科性质、实践性质和培养性质。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1、如何正确把握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国家教育部制订了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1)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我们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性质该如何把握?我们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主要应明确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基本内容和培养目标。

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

从基本内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胡锦涛总书记对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整体解读
——基本思路与主要变化
集数
分集名称
课程场记
第一集
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
——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
永远的话题
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见附录1),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加大课程实施的培训指导
2.根据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必修课程,开好选修课程
3.结合实际,确保社会实线活动的有效开展
4.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集
主要变化
课程内容:新时代、新气象
学科核心素养:标志性追求
活动型学科课程:最大亮点
学业质量:关键抓手
必修4讲哲学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题,以四大观点为主线,以树立三观和文化自信为主旨。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

思政课是什么性质的课思政课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具有独特的教育性质和作用。

思政课的性质与其他学科不同,它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

本文将从思政课的性质、目标和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思政课的性质思政课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课程。

它不同于传授知识的普通学科课程,而是注重培养和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念。

思政课具有以下性质:1.思想性与道德性:思政课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立德树人与引领时代:思政课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价值追求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综合性与实践性:思政课结合实际,通过教学手段多样化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思政课的目标思政课的目标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充分发挥教育对青年的思想引领和人格塑造的作用。

思政课的具体目标包括:1.理论素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

2.思想道德品质:通过教育引导和自我感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3.思辨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综合素质:通过实践活动和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思政课的实践为了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问题导向:思政课应该以社会现实中的问题为导向,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思政课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政课课程性质是什么

思政课课程性质是什么思政课是高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课程性质是多层面、全方位的。

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这个过程中,思政课还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引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多重责任。

首先,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是立德树人。

思政课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

思政课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其次,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是智育课。

思政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更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解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思维方法,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思政课的智育性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此外,思政课还具有拓展学生视野、引领时代精神的课程性质。

在当今社会,面对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社会现象,学生需要了解社会的全貌和趋势,掌握时代的精神内核。

思政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时事政治、了解国家政策以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需求。

最后,思政课还具有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性质。

作为一门国家课程,思政课要承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文献,如《论语》、《大学》等,思政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内涵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精神。

综上所述,思政课的课程性质是多层面、全方位的。

它既是立德树人的课程,也是智育课、引领时代精神的课程,同时还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

思政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育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他们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做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才。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及基本理念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观念、新方法,已经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实践过程,给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喜悦和欢乐,同时也让教师们感受到一些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许多具体的困难。

如:有的教师反映,新课程强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多活动,但是教学时间有限,许多知识性的东西讲不完,学生活动时间不够,可是又不知道怎样处理教材与教学实践中的冲突,想少讲或者舍去一些讲解,可是,以什么为标准进行取舍呢?又如:课程改革中教学形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比较活跃了,但有的时候给人们的感觉只是“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不知道给学生留下了什么?课程的三维目标,尤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不知道怎样把握,课程性质与课程的基本理念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现。

一、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许多年,课程改革理念深入教师心里。

教师对于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的要求很重视,理解越来越充分、到位,在全国优质课评选中,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注意研究“三维目标”,研究学生与教学、教育目标的联系,对于教学目标的描述、实施、落实与以往相比有突出的表现。

(2)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挖掘与把握。

许多教师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放在首位,体现了教师们对于课程改革新理念的理解,准确地领会思想品德课程的课程性质与任务。

(3)有的教师能够在确定“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注意研究选用准确恰当的词句,描述目标实施的具体过程,把课程标准的各级各类目标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如北京的教师讲解《选择宽容》时,他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这样描述:“体验”——学生在我与他人关系的问题情境中体验理性克制、原谅释怀、以德报怨等不同的宽容心态。

“认同”——学生认同宽容是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关系、形成和谐气氛的重要品质;自己的健康成长需要宽容大度的胸怀。

“渴望”——学生渴望拥有宽容的美德,也渴望拥有宽容的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其基本理念1、如何正确把握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国家教育部制订了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1)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的?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2)我们对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性质该如何把握?我们把握新课程的性质,主要应明确这门课程的核心价值,基本容和培养目标。

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

从基本容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

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

总书记对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始终保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正确方向;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根本目标,不断培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不断促进未成年人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坚持把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设置及其核心价值、基本容和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方针、根本目标、根本任务、根本途径和根本举措。

我们把握新课程性质,必须准确把握课程的功能定位,既要在学科系统中把握,又要在德育系统中把握。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它对学生进行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容的教育,其中突出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美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方面都是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学科背景。

这些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是支撑思想政治课新课程容的基础。

相对于一般学科课程而言,本课程既具有更为宽泛的学科背景,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德育功能,它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替代不了的。

作为德育课程,本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点。

德育工作是个大系统,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三个重要方面,其中,学校是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学校德育工作的环节,包括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各年级容、班主任工作、党团工作、时事政策教育等方面。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都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

在这中间,中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起着基础和导向的作用。

2、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提出了怎样的教学新理念?(1)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提出了哪五个方面的教学新理念?(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特点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

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

高中阶段的学习评价,不能忽视其选拔的功能,但从根本上讲,选拔也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旨。

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等等。

(2)我们应如何把握思想政治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应了解确立新课程理念的依据与要求。

新课程理念确立的依据:一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三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新课程要求我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课程要致力于改进教学方法,体现本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我们应把握实施新课程理念的现实意义。

理念之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就是着眼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既要坚持基本观点教育,又要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强调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必须贯彻“少而精、讲管用”的原则,必须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

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理念之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就是要着眼于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处理好“坚持灌输”与“讲效”的关系。

所谓“坚持灌输”,就是在坚持给学生提供确定的结论和观点时,要插自己的旗子,论自己的道理,刻画自己的形象,以促使学生趋之,信之,仰之。

但这并不等于采用“注入式”、“满堂灌”和“我打你通”的教学方式,也不排斥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倡导和运用。

所谓“讲效”,就是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

只有坚持贯彻“三贴近”的原则,才能切实搞好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如何”的课题,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努力增强课程的时代感。

要把坚持优良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既大力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又要使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深入人心。

要根据学生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丰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要体现“区分不同年龄层次,各有侧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探索和把握高中阶段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

从高中生身心成长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生理、心理和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紧紧抓住影响他们思想政治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环节,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容,要坚持求真务实,针对高中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合适的容,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要适应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生动形象,润物无声,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越高中生的接受能力,不要提大而空的口号,不要提做不到的要求。

要把思想道德教育和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统一起来。

注意激励他们的在认知和要求,对他们要多尊重,多理解,多关心,多帮助,包括解决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仅仅把他们当做教学管理的对象。

理念之三:建构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现实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新课程强调学生从现有知识经验出发,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主用富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学活用知识,新课程,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注重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新课程,既坚持综合素质的培养,又提供兴趣、情趣、志趣进行自主选择的机会。

理念之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是课程对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要求。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观。

提倡教学的“实践性”,就是在教学中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理念,不断拓展和更新课程资源,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使思想情感得到熏,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政治见解得到提高。

教学的“开放性”,就是要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

要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比如,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够对学习的容和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控。

要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比如,设计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使他们感悟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

要创建学习共同体。

鼓励师生之间相互信赖,平等沟通,学生之间乐于分享,勇于参与,寻求共赢,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

理念之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这是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追求。

高中阶段的学习评价,不能忽视其选拔的功能,但从根本上讲,选拔也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旨。

要探讨对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的途径,探讨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的方法,探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探讨多种多样的评价形式等等。

总之,课程理念体现了对课程理想的追求,它也是对研制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的概述。

课程框架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容标准,有关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建议,都来自课程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