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思维模式差异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一综合vs.分析口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并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翻译家杨友钦1999曾说,中国人强调整体和归纳;而西方人则注重分析和细节。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即强调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试图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因此,中国人喜欢先从整体上分析事物,然后再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
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的思想。
分析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解释世界。
它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分析性思维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深入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二形象vs.抽象口形象思维指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并且大量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重视直观经验。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概念来表达具体的现象或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语言中大量使用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三螺旋型vs.直线形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受其文化影响巨大。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来为人处事,他们总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并指出事物。
Hofstede1991指出,中国人从直觉或感觉上去思考,认为个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思考方式是呈螺旋型的。
与此相反,西方人善于分析推理,其思维模式是呈直线形,即一开始就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模式。
受其逻辑思维传统影响,西方人在推理和判断事物时更倾向于追求精确。
二、中西思维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一词汇方面1.词汇选择英语词类可分为10种,并与汉语词类没有完全一一对等关系。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一、中国人偏重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偏重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的想象。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关世杰,1995:102)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因而善于打比喻。
在中国文学史中,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文章不胜枚举。
《诗经》、《老子》、《庄子》等多用形象类比的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
《二十四诗品》中那么用人格形象来类比文学艺术的风貌,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用二十四种人格形象表达出来。
例如《二十四诗品》之三《纤农》“窈窕幽谷,时见美人〞,之六《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七《洗炼》“载瞻星辰,载歌幽人〞,之十《自然》“幽人空山,过雨采?〞。
《易经》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山、水、风、火、雷、泽等“立象以尽意〞。
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道:“盈天下而皆象也。
《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津,莫非象也。
而《易》统会其理。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形象思维的重视。
抽象思维在中国那么很不兴旺,例如,需要抽象思维的逻辑学在中国开展十分缓慢,大约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明学传入中国,因明学主要是阐述逻辑规那么和逻辑错误。
其后,逻辑学的开展也是断断续续。
“逻辑一词是由严复从英语logic翻译过来的,由于当时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所以采用音译。
〞(关世杰,1995:104)中国逻辑学的不兴旺可见一斑。
而西方人那么偏重于抽象思维。
古希腊的逻辑学十分兴旺,在欧美文化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建立起来一套逻辑体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多表达了这些原理。
三段论推理的运用成为西方人思维的基石。
此外,西方人抽象思维兴旺在对事物的定义上也有表达,较之于形象思维的下定义,抽象思维往往更加清晰、概括。
例如: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这样阐释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分析
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分析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中西方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差异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与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启示与思考。
一、思维模式中西方文化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思维模式。
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环境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比如,西方文化下重视自由,鼓励个体主义,提倡个人的独立和自主性,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主义,注重集体利益和团队合作。
因此,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中西方文化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相对开放,重视建立独立的个人思维模式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中国文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平衡,重视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注重情感沟通和关系维护。
二、时间观念对于中西方文化中的时间观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线性和客观性,认为时间是不可逆转的,要尽可能充分利用时间来实现目标和价值。
西方文化下的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十分注重效率和速度,并对时间紧迫的事情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
相反,中国文化注重时间的环状和循环性,认为时间不仅可以往前,也可以往后,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连续的,时间的长度和价值是相互联系的。
中国文化中的人们更多的是把时间看作是一种无法限制完全掌握的自然力量,以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共同体现。
三、责任感和义务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于对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体验。
中国文化强调人与社会的紧密关系,追求和谐与互相帮助的社会性质,人们在生活中都承担着各种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同时,中国文化中还有许多大仁大义、舍小利、顾大局的代表行为,人们通过这些行为来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道德出品。
在西方文化下,人们强调自我实现和能力展示,个人主义在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个体和社会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基于自愿的协议关系,人们在对待自己和他人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上比较轻松。
四、教育与文化价值观中西方文化所体现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观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概述思维方式角度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概述思维方式角度下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文化的表现和形式,是文化研究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的形成可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所逐步演化的一种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大众性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又是民族意识素质的间接反映,也是民族文化精髓的重要体现。
了解中西思维方式差异,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以便更好地进行中西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以及跨文化交际。
1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各有特色,由于社会、历史、环境、文化等等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线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的。
形成这些差异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制度为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自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方式。
1.1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的想象。
而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
中国的汉字源于象形文字,是由一些表示事物直观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成,通过视觉形象能够引起意义上的联想,常借助具体的形象,运用联想、比喻、类比、象征、借代方式,表达抽象的内容,使本来毫不相干的概念,抽象意义变得直观、具体、生动可感。
西方人为逻辑思维方式。
西方人的英语属于拼音文字,字形与词义没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需要形成特定的语法逻辑关系。
因此,对某一概念意义的认识必须从定义到推理,这就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另外,古希腊的哲学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把探索事物的本质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因此,理性的因素总处于主导,注重以事实、假设、试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思考、缜密的分析、推理、论证,最终抓住事物的本质,而形象往往是无足轻重的。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一、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别示例我们通过一个有趣的玩笑中就可以看出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德国人和法国人在死之前的愿望就能告诉你二者之间的区别。
你问法国人,你死前最大的愿望是什麼?法国人的回答是“我想喝一杯最好的香槟酒”。
再问德国人,他会说“如果我还有力气的话,我想再做一次报告”。
一种思维方式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
比如一个美国人给一个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他一看马上就发火。
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面才讲些客套话。
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拿到美国人的信先看后面。
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麼,前面都是寒暄等等。
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反映著不同的思维方式。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例子:德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一同坐火车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去巴黎,这3个人坐在一个车厢裏。
途中上来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将手裏端著的鱼缸放在空座上。
德国人开始发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的类别及有哪些特征?它们在科学上的意义又是什麼?”日本人听完德国人的话后接著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根据日本的气候、水温、水质,这种鱼能不能生长?”轮到中国人来问了:“这种鱼是红烧好吃,还是清蒸更好吃一点?”这表明了3种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特点。
二、从文学艺术领域看中西思维艺术之差异东西方不同的哲学追求和不同的思维标向反映到文学艺术的创造上,中国重视圆浑,和谐,追求中和,追求圆浑中而致雄放的境界,就像司空图、钟嵘所宣导的那样;西方追求突破,讲究提升性,如希腊悲剧就具有一种破釜沉舟,另辟天地的突破性。
中国许多小说停留在见证性,停留在人情的描写上,当然《红楼梦》例外,缺乏必要的哲学深度。
赛凡提斯、巴尔扎克、普鲁斯特就挖得深,但丁、波德赖尔、莎士比亚,也具有提升性,开掘得很深。
中国戏剧多数写冤写怨写人生惨烈,有的写到了生命的真处实处,所以感人,有生命力,有的没有。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举例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举例【篇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举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唐健吾针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中庸与偏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
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役的特点和原因,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的号的特性,克服不足,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由于及文化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
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
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予以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
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
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
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
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
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
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
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
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
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中西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1.中国的整体思维与西方的个体思维整体思维是指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从整体出发,把握事物的特点及属性。
整体思维趋向于系统化和综合化认知事物。
个体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并逐一加以考察,然后形成整体印象。
中国人注重整体思维,主要受东方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
西方人注重个体思维,强调“天人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类可以利用自己的力量来改造外部世界。
中西方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对了解汉英语言结构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汉语句子重意合,强调内容的完整性,语法形式的表达主要借助词汇途径,组词造句依照逻辑关系和动作发生时间来安排语序。
相反,英语句子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语法形式多样,句子里的内部关系主要靠连词、关系词等来表达。
例如:Spring has so much more than speech in its unfolding flowers and leaves,and the coursing of its streams,and in its sweet restless seeking.(形合)春花含苞待放,绿叶缓缓舒展,溪水潺潺流淌,欢乐的春天涌动着无限的追求和希望,这一切难以用语言倾诉表达。
(意合)2.中国的形象思维与西方的抽象思维形象思維是指通过知觉直接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指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运用概念、判断和对立的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习惯利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概念,不太重视抽象思维;而西方人喜欢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事物,强调理性认识,注重逻辑推理。
中西方这种思维模式的差异充分体现在汉英语言中。
例如:唉,那是客臣的井蛙之见喽,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啦。
Alas,that was owing to my ignorance,that is what is called partiality.这一例子中抽象名词ignorance 和partiality表示具有共同概念的事物或现象,这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的英美人来说,意义简洁明了;而对于习惯于形象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将这些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
英汉语言差异与思维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
按照胡文仲的定义: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文化即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
文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
[1]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和礼仪风俗习惯等等。
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总会在其民族的语言和思维模式上留下烙印。
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导致语言文化的不同,因此分析英汉语言差异和思维模式的不同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挖掘英语的语言规律,从而达到准确使用的目的。
一、思维模式差异受不同文化的影响,中西方人群在思维模式方面存在以下差异:(1)逻辑性和整体性思维模式西方人注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注重整体性思维。
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思想就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
到了近代,康德以理性批判的精神全面的论述了科学和形而上学成立和存在的条件,黑格尔则用辩证法思想详细论证了理性对现实世界本质的可知性。
西方人认为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是获得真理的主要途径,因此西方人对事物的陈述偏客观,句子主语往往以无灵物称为主,多采用被动语态。
句子与句子之间采用逻辑性较强的连词连接。
而中国人受传统儒家的思想影响深远。
儒家对自然界的认识方式是由外向内的思维,即从外部自然获得的经验和直觉在内心感受上获得印证。
因此中国人对事物的陈述偏主观,往往加入个人的看法。
句子的主语通常是人,多采用动词,动作的发生往往以时间先后为顺序。
对事物的陈述偏向整体性概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
句子与句子之间没有明显的衔接,但是从隐含的逻辑上是明显的。
[2](2)直线式和迂回式思维模式在思维模式方面,西方人往往是“直线式”思维模式,而中国人往往是“迂回式”和“螺旋式”思维模式。
受西方逻辑思维的影响,“非此即彼”一直是西方人的主要思维方式。
因此西方人说话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多采用逻辑论证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而中国人受儒家的“中庸之道”和“亦此亦彼”的思想影响深远,说话避免一边倒的方式。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教育]
中西思维差异与英汉翻译一、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区域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民族文化,反映着持某种语言的民族群体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心理倾向,体现着持该语言民族的思维特征。
英汉两种语言也毫不例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介绍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
(一)抽象思维与具像思维英语民族重抽象思维,而汉民族重具像思维。
英语民族擅长于用抽象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运用,而汉民族恰恰相反,崇尚天人合一,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以具像代表概念,喜欢进行类比推理的思维定式,更习惯于运用具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而不太重视纯粹意义的抽象思维。
这种思维形式的不同在语言上表现为:英语常常使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而汉语则习惯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理性概念,例如:1.“I hope my presence here tonight is further proof of the importance we British attach on relations with your great country.”“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祖国的关系。
”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 proof, importance 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2.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此例中的抽象名词wisdom, folly汉译时都转换成具有共相概念的一类人。
以上两例中的抽象名词对于习惯于抽象思维英美人来说,词义明确,措辞简练;但对于习惯于具像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将这些抽象名词所表达的抽象概念具体化,才符合汉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汉语遣词造句的习惯。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中西文化差异表现及其原因2011-11-17 嘉陵山水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
参与国际交流活动
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能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背 景下的思维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与外国人交流、参加国际会议、出国留 学等方式,可以深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
思维方式,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思维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解决问题的方式
西方思维模式在解决问题时更注重实验和实践,强调创新和 变革,善于运用科学技术和创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中国思维模式在解决问题时则更注重经验和传统,强调稳定 和和谐,善于运用经验和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03
CATALOGUE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影响
对文化的影响
文化表达方式
艺术表现形式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文化表达 方式的差异,西方文化更倾向于直接 、明确地表达观点,而中国文化则更 倾向于委婉、含蓄的表达。
人而言,需要适应对方的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合作。
04
CATALOGUE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合与借鉴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融合
文化交流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日益频繁,思维模式也在相互融合。 这种融合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促进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互相学习与借鉴
中西方思维模式各有优劣,通过互相 学习与借鉴,可以取长补短,不断完 善各自的思维方式。这种融合有助于 推动创新与发展。
VS
培养文化敏感度需要主动学习和体验 ,可以通过阅读、观看影视作品、参 加文化活动等方式了解不同文化。
学习不同思维方式
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学习不同思维方式需要深入了解西方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维方式,从而培养自己的跨文化 思维能力。
举例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举例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中西方思维方式在美学上的差异就人类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而言,西方思维更适合于科学原理的发现,因为只有将事物孤立起来静止下来审视,才能全面地展示该事物的种种特性,从而发现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如果不把经验、环境等因素完全抛开,事物的一些根本的属性就很难发现。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就是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同样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表现。
“美是什么”这个问题为什么是由西方人提出的,而不是由中国人提出的呢,是思维方式决定的。
西方思维在严格划分概念,并且把它们视为实体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追问“它是什么”,也就有了定义它的冲动。
在过去的文明史中,西方思维推动了哲学的深入发展,使西方哲学走过了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语言论的发展阶段,带动了各门科学的发展,真正起到科学之母的作用,并推动各门科学形成完整的体系。
作为西方思维方式代表的形式逻辑,更是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
中国传统的思维则更适合于实用的发明,因为它特别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擅长于相关性的思考,它不依赖多少原理的指导,就可完成人们所预想的方案。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提出了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难题:“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关于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了近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未能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另一方面,又是什么因素使得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最后,为什么中国在科学理论方面虽然比较落后,但却能产生出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虽然在不同学派那里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
中西思维差异
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汉民族关注整体、注重直觉、易于进行顺向思维,英语民族则倾向于关注客体、善于运用逻辑、分析能力开展逆向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自然也大相径庭。
---------------------------------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通过语言得以表述。
所以,在翻译中对于语言的理解,在本质上是对思维的理解。
1.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中国人的综合思维特征来源于中国的哲学传统。
儒家大师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道家鼻祖庄周认为“与天地并生,而与万物为一”。
之后的新儒大使董仲舒、理学大家朱熹又大大发展了这种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念。
于是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诸权一统的特征。
而在西方,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的分类日益精细;分析方法论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反映在语言表述上,汉语是“以意统形”“以神统形”,其句子的结构和语义信息的表达,是由其内在关系来决定的;而英语则是“结构分明”“要素齐全”。
例如,汉语说“下雨了”,“谁呀?”可以不要主语,而译成英语时则要补上:“It’s raining”“who is it?”至于复杂一点的,“你真是进步啦!”则要译为“You have really made progress!”不但主谓宾要齐全,就是仅起语法作用的助词等也不能少,而且如上所述,动词本身还要作相应的变化。
就一段落而言,也是如此。
例如,“突然收住,他摇摇身体站起来,从烟盒里取出一支放在嘴里,又将那烟盒往她面前一推,作了个‘请吧’的手势,便又埋在沙发里,架起腿,点着了烟”。
这一连串的动作,靠着汉语松散的结构组合起来,意图明确、意思完整,“词项”是常常可以省略的。
而这在英语里是绝对不可以的;否则就不称其为英语,故应大致译成:With this, he suddenly swung his feet to the floor and stood up. He took a cigarette from the case on the table and stuck it between his teeth, then slid the case towards her with a gesture of invitation to help herself. He settled himself on the sofa again, propped up his legs, slowly struck a match, and began lighting his cigarette.所以,中国人写的英文,在母语为英文的人看来,常常是“缺项”的,便是这个道理,故须在思维方式上有所调整。
东西方思想观念异同
一、中西文化差异表现1、思维模式的异同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
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3、民主观念的异同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
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
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
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
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中西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
中西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思维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中西文化中,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是两个重要的思维模式。
整体性思维强调整体和关系,而分析性思维强调部分和分离。
这两种思维模式在语言中有明显的差异。
一、词汇和语法结构中文是属于整体性思维的语言,因此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呈现出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例如,在中文中一个词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的含义,这些含义有时候是相互关联的。
而在分析性思维的语言中,词语通常只有一种含义,且含义十分明确。
此外,中文中语法结构也呈现出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例如,在中文中一个句子可以缺少主语或宾语,但仍然可以很清晰地表达意思。
这与分析性思维的语言不同,分析性思维的语言中,主语和宾语是不可或缺的语法成分。
二、比喻和象征中文是一个比较象征性的语言,比喻和象征经常被用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例如,在中文中“花开富贵”这个比喻可以表示一个人的品德和事业的发展,而这个比喻的意义可能需要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
相比之下,分析性思维的语言通常更注重文字的字面意义。
三、逻辑和推理中文中的语言逻辑和推理往往是通过语言组块和词语之间的关系来表达的。
例如,一个中文句子中的各个部分往往是通过语境中的关系来达到逻辑和文本上的连贯性的。
而在分析性思维的语言中,逻辑和推理通常是通过形式逻辑和严格的语法规则来实现的。
四、讲故事的方式中文讲故事的方式通常是以正被讲故事的事件为中心,然后通过迂回的方式展开,最后再回到故事的主题。
与此相比,分析性思维的语言通常注重逻辑和直线式的叙述。
总结中西文化中的整体性思维和分析性思维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各具特色。
理解它们在语言中的体现对于跨文化交流以及区分不同语言的思维特点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中西方文化思维模式差异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中国和以欧美为主的西方世界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两大文明。
连绵不断的5000年文明史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存续至今的古文明,工业革命前中国不论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在世界上都是一骑绝尘的存在。
而以希腊文明为主要发源的西方文明为世界贡献了以工业革命、宪政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文明体系。
两个世界文明代表之间存在多种差异,其中以双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尤为显著。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对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探讨。
一、整体到局部和局部到整体中国的思考问题的模式多为从整体到局部、常常强调纲举目张。
而西方的思维模式多由单个个体开始到整体,以基本单元的个体堆叠到整个体系。
这一点在双方的日常生活习惯中有很多体现,比如:在地址书写上,中国是按行政区域从大到小依次书写为省、市到具体的街道门牌号码,而西方则是按行政区域从小到大进行书写为门牌号码到区、州。
中国人的名字是家族名称也就是姓在前、个人的名字在后,而西方人的名字则是个人的名字在前、家族的名字在后。
二、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中西方的哲学体系都是开始于几千年前,都是人类智慧的代表,但二者的思维模式具有显著的差异。
中国的哲学多是直觉性的,就像《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只是告诉你应该怎么样、是怎么样,但是不会告诉你结论是怎么来的。
而西方哲学则会是告诉你这个结论是如何推演过来的,其中黑格尔的《逻辑学》更是对逻辑进行了系统论述。
三、相对中庸与相对标准在对于事物的态度上中西方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对事务的态度是以相对“中庸”为典型的,但是中庸不是折中,而是中国人心中“性价比”最高的位置,得到结果能够满足需求,但是投入也是相对理想的。
就像我们经常说差不多,河南人的“中”等都是直接的体现。
而西方思维则是相对标准化、清晰化的,凡事都要明确标准,对中国人来说相对刻板,不知“变通”。
四、思维模式差异产生的原因探析中国的整体地理特点主要是自西向东形成3级台阶,这就造就了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了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西方人的逻辑思维
▪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三性:
同一性
非矛盾性
排中性
▪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 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 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 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同一性
▪ 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 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
非矛盾性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mode
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
▪ 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 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 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的辩证思维
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 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社会背景上 社会认知系统上
生态背景上
▪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 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
▪ 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 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 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 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这些问题包 括:连续与非连续性;场与客体;关系和相似性 到分类与规则;辩证与逻辑等。
▪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性一直保持下来,对生活在 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 国人的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 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 动的态度征服世界。
▪ 最后,从生态背景上讲,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 这种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 谐;
▪ 而希腊文明则不完全依赖于农业,由于生态环境 的原因,他们对狩猎和捕鱼的依赖较大,这些产 业对个人特征的要求更高,所以与这种生态环境 相适应,西方人的思维取向是个人式的,与中国 人人际式的取向不同。
中西思维方式及其差异优秀
❖ 物我二分在认识论上表现为主客体的对立二分。 ❖ 因为发现了人在认识活动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将认识主体从自然万物中分离出来,
把自然界看作一个课题,这样才有了科学研究,才有可能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 这种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就成了西方哲学思维的基本前提,构成了现象与本质,形式与
内容、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二元对立的哲学范畴。
15
西方:二元对立的认识前提 哲学家古利安说:“原始人同时既认识自然,又藐视自然;既掌握着自然,又处于自然的控 制之下;既细心观察着自然,又使自然蒙上神秘的色彩;既崇拜自然,又惧怕自然。” (古 利安:《原始人道主义和文化起源》)
16
普罗米修斯对神威的反抗,帮助人类第一次支 配了火这种自然力,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斗争取得 了伟大的胜利。
❖ 如以“道”、“一”、“太和”表明整体,以阴阳为 两面,认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渗透,互相补 充,形成一个整体综合。强调了宇宙一元论、世界的 一体化,是一种古朴的系统论。而阴阳之间的相互转 化又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辨证思维。
❖在天人统一体中,人处于中心位置,认 为天道(自然规律)与人道(社会规律) 是同一的宇宙规律的表现,因此,“人者, 天地之心也”,了解人道,就是了解天道, 或者说用人道取代天道。忽视天道,就是 对客观不做分解分析,也不做界限区别, 用主观代替客观。
2
前提
❖ 1、不回答形成的原因。 ❖ 2、中西方只是地域性的划分。 ❖ 3、思维方式无所谓好坏,开多一条路径来。 ❖ 4、中西的思维方式划分并非绝对,今天会有更多的融合。 ❖ 5、个人的理解,仅供参考。
3
思维方式 ❖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
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存在许多差异。
这些差异正是由于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模式不同所导致的。
下面将对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进行探讨。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注重“整体辨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因此,中医在诊断和治疗中重视全面观察,注重辨证论治。
中医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生活习惯等情况,以了解疾病的根源和发展过程。
而西医则更注重局部观察,针对患者特定部位的症状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诊断方面,中医和西医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本质和病因,强调综合运用各种证候来进行诊断。
而西医则主要依靠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来确定疾病的诊断,注重疾病的病理改变。
治疗方面,中医和西医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医注重对疾病的整体调理,强调平衡和谐,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来治疗疾病。
中医采用针灸、中药、气功等方法进行治疗,尤其擅长治疗慢性病和调节免疫系统。
而西医则更注重对症治疗,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方法来直接消灭病因或缓解症状。
这些思维差异反映了中医和西医的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体系。
中医的思维方式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强调和谐、阴阳平衡等观念,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
而西医则更注重科学实证和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倡导客观分析和精确测量。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差异既有互补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能够综合考虑患者的各个方面因素,对一些慢性疾病和身心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而西医的临床试验和实验室检查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疾病,并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来直接解决问题。
不同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中医和西医在对待疾病和健康的态度上的差异。
中医注重预防为主,强调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而西医则更注重疾病的治疗,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手段来纠正异常和恢复健康。
总之,中医与西医的思维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影响
中西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影响一、前言跨国企业作为全球化的产物,其发展和壮大伴随着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融合。
而跨国企业文化融合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本文将讨论这一问题,探究中西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影响。
二、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影响1.思维模式差异中西方的思维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式思维注重整体性和关系性,注重内在因果关系和圆滑的表现形式;而西式思维则有着明确分析、比较和推理的特点,强调规则和常识。
在跨国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这种思维模式差异可能会导致沟通不畅、理解不深刻等问题。
2.价值观差异中西方的价值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中式文化注重平衡和协调,强调人际关系和道德标准;而西式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
在跨国企业文化融合过程中,中西文化的价值观差异可能会引发冲突和矛盾,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和团队合作。
3.沟通方式差异中西方的沟通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式文化中,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地位,常使用暗示等默契的方式进行沟通;而西式文化中,沟通更注重直截了当、清晰明了。
这种差异在跨国企业合作中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产生理解偏差和误解的现象。
三、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策略1. 确立共同价值观制定共同的价值观是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关键,通过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和工作文化,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2. 建立自我认同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对于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成功至关重要。
通过进一步加强内部文化沟通和培养员工的文化认同,使员工具有更高的承受压力和适应跨国企业文化的能力。
3. 培训和沟通通过针对特定文化背景的培训和沟通,增强员工的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更好地应对跨国企业文化融合带来的挑战。
4. 聘请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聘请具有跨文化背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融合和团队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全球优势。
四、结语中西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对跨国企业文化融合的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绎法的要求
前提真实
推理形式正确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我也没办法飞。
如果把整个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 爱情的火焰。 整个太平洋的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归纳法:求同法
在19世纪,人们对甲状腺肿大的病因还不清 楚,后来医疗卫生部门多次组织人员对甲状 腺肿大盛行的地区进行调查和比较研究,调 查的材料表明,这些地区的人口\气候\风俗等 情况虽然各不相同,然而有一个共同的情况, 即这些地区的土壤和水肿缺碘,居民的食物 和饮水也缺碘.于是,得出了结论:缺碘是引起 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剩余法
居里夫妇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弄清楚一批沥 青铀矿样品是否会含有值得加以提炼的铀, 对其中的铀进行了测定.他们惊奇的发现,这 几块样品的放射性甚至比纯铀发放射性还 强得多.这就明显的意味着这些青铀的矿石 中还含有别的放射性元素.就是说,既然用纯 铀的放射性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就意味着 其中还有剩余部分.他们通过进一步的研究, 终于发现了这一剩余部分是沥青铀矿中含 有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___镭.
类比推理
茅草边缘有很密而且锋利的齿能划开硬物 铁条边缘有很密而且锋利的齿 所以,铁条也能划开硬物
西方:古希腊传统
如果哪位学者企图把他的哲学用到技术问 题上,或者用实验来检验他的理论,那就 会受到社会的白眼或谴责。因为要把普遍 原理应用于技术或用实验来检验普遍原理 ,都必须有体力劳动,而体力劳动在古希 腊人看来只宜于由奴隶来干。
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归纳论证本质是不保 真的论证。 归纳推理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的结论。虽然 归纳结论不是必然性结论,但毕竟为我们提供了 一种选择,一种可供参考的意见,大大减少了工 作的盲目性。 在科学认识中,科学工作者不是单独地使用归纳 方法,他们往往把归纳法和其他科学方法结合起 来使用,这样可克服单独运用归纳法带来的局限。
一些动物在受伤后,往往单独躲在安静的地方,反复 地用舌头去舔伤口. 科学家做了这样的解释:受伤 的动物用舌头舔伤口,就是为了使伤口早点愈合. 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小白鼠分为两组: 一组是正常的小白鼠,一组是用手术切除了唾液腺 的小白鼠,这两组小白鼠只有这个情况是不同的,其 余情况都是相同的.然后把他们都弄伤.结果是:正 常的小白鼠的伤口愈合比切除了唾液腺的小白鼠 快的很多.这个实验表明:唾液腺促使小白鼠的伤口 愈合.
思维模式的差异
焦耳 vs 迈尔
焦耳
1845年,焦耳为测定机械功和热之间的转 换关系,设计了“热功当量实验仪”,并 反复改进,反复实验。 1849年发表《论热功当量》。 1878年发表《热功当量的新测定》,最后 得到的数值为423.85公斤· 米/千卡。 焦耳测热功当量用了三十多年,实验了400 多次,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
共变法
在有空气的玻璃罩内通电击铃, 随着抽出空气量的变化,铃声越来越小, 若把空气全抽出,则完全听不到铃声。 可见,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经研究发现,当水温在0度时,人可以在水 中坚持15分钟, 2.5度时,可坚持30分钟, 5度时可坚持1小时, 10度时可坚持3小时, 25度可坚持24小时以上, 水温越低,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越短,水 温越高,人在水中坚持的时间越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781年,天文学家发现了天王星。那时候,天王 星被认为是太阳系的最后一颗行星。 天王星在运行过程中的位置总是和根据万有引力 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 后来经过天文学家的观察,发现有几处的减速是 因为受了其他行星引力的影响。但是还有一个地 方减慢速度原因不明,根据已知几处减慢速度是 受其他行星引力的结果,有人提出拿出原因不明 的减慢速度,也是受其他行星引力的结果。 稍后又经过许多科学家计算新星出现的实践和位 置,果不其然找到了这颗新行星,它就是海王星。
古希腊传统
柏拉图就曾非常愤怒地痛骂那些企图用个 别经验来检验纯力学定理或者纯数学定理 的人们。因为他们使几何学从形而上的、 理性的东西,降为形而下的、感性的东西 ,从而败坏和玷污了几何学的高贵。
阿基米德
古希腊的大学者阿基米德 虽然受命发明和建造了许多 军事机械以抵御罗马侵略者 不得已而为之 他引以为荣的只是 关于纯数学的研究。
懒汉朱八戒是中国人,
所以,懒汉朱八戒是勤劳勇敢的。
所有的蛇都是有毒的 眼镜蛇是蛇 所以,眼镜蛇是有毒的
所有的狗都不是猫 所有的人都不是狗 所以,所有的人都不是猫 所有的狗都不是猫 所有的猫崽都不是狗 所以,所有的猫崽都不是猫
有的大个子男人不会作诗 有的诗人是大个子男人 所以,有的诗人不会作诗
归纳法
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它是一种推理形式 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构成 分类:完全归纳法(结论可靠) 不完全归纳法(结论不一定可靠)
归纳法
金是固体,银是固体,铜是固体,铝是固体,因 此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有时,雨后出现虹,人们可以看到红、橙、黄、 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在吹肥皂泡时,也可 见到这七种颜色,阳光透过水珠,浪花、三棱镜 时,也可见到这七种颜色。由此可见,阳光穿过 球体或棱形的镜体,可以见到这七种颜色。
你对砍掉一条腿的青蛙说,跳,它跳
你对砍掉两条腿的青蛙说,跳,它跳 你对砍掉三条腿的青蛙说,跳,它跳 你对砍掉四条腿的青蛙说,跳,它不
跳
求同求异并用法
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注意到,得 脚气病的往往是富人,穷人患此病的很少。 他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比较后发现,穷人 的劳作、生活等情况各有差别,但穷人的 食物中多米糠、麸皮;富人的生活情况各 有差别,但富人吃的精面、白面都是把糠、 麸皮去得一干二净的。于是,他就试着用 米糠治疗脚气病,果然灵验。
类比
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 相似或相同,而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 能相似或同一的一种方法。 表达式: A有a、b、c、d B有a′、b′、c′ ————————— 则B可能有d
类比推理
声和光有很多属性相同 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等现象 声有波动性质 那么,光也有波动性质。
某人晚上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几杯浓茶, 结果失眠了; 第二天晚上他看了两个小时书,抽了许多 烟,也失眠了; 第三天晚上他看了两小时书,喝了大量咖 啡,也失眠了。
求异法
在新疆天山深处有一个解放军哨所,其驻地毒蛇 很多,经常爬到房间里来捣乱,威胁到战士们的 安全。战士们想了好多办法来对付,但效果都不 大。有一次,战士们执勤路过当地一家哈萨克族 人家里。在闲谈中了解到这家房屋中从来没有发 现过蛇。战士们感到奇怪,经过多次观察,发现 这家就是比哨所多鹅,其他居住条件完全一样。 战士们又听附近群众说鹅能防蛇。于是,战士们 就买四只鹅养起来。说来也真灵,自从养了鹅以 后,哨所里再也没有发现过毒蛇。由此,战士们 得出一个结论:鹅能防毒蛇。
迈尔
迈尔曾是一位随船医生,在一次从荷兰驶 往印度的航行中,给生病的船员做手术时 ,发现血的颜色比温带地区的新鲜红亮, 这引起了迈尔的沉思。 他认为,食物中含有的化学能,可转化为 热能,在热带情况下,机体中燃烧过程减 慢,因而留下了较多的氧。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
演绎法
由一组公理推导出一个知识体系,或是从 一个一般性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 法 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构成 例如: 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铁是金属 所以,铁是导电的
所有的巧克力都是可以吃的,
所有的烤鸭都不是巧克力,
所以,所有的烤鸭都不是可以吃
的。
什么也没有女朋友好 一分钱比什么也没有好 所以,一分钱比女朋友好
朋友值千金(朋友即财富) 我们视金钱如粪土 所以,我们视朋友如粪土
演绎推理的前提的真实性
经验论:莱布尼茨:理性的真理和事实的 真理 先验论:康德: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 分 约定论:彭加勒:科学定律或定理既非客 观的也非先验的,而是人的一种主观约定
毕达哥拉斯
1.禁食豆子。
2.东西落下了,不要拣起来。
3.不要去碰白公鸡。
4.不要擘开面包。
5.不要迈过门闩。
6.不要用铁拨火。
7.不要吃整个的面包。
8.不要戴花环。
9.不要坐在斗上。 10.不要吃心。 11.不要在大路上行走。 12.房里不许有燕子。 13.锅从火上拿下来的时候,不要把锅的印迹留在灰上,而要把它抹 掉。 14.不要在光亮的旁边照镜子。 15.当你脱下睡衣的时候,要把它卷起,把身上的印迹摩平
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
勾股定理、无理数 凡物皆数,用数学说明一切,数是万物本 原 从数学研究音乐节奏的和谐 建筑、雕刻 诸天音乐、宇宙和谐 人体的和谐
工匠传统
技艺精巧 师夷长技以制夷 目的为了实用
中西方的差异
中国重实践,西方重推理 中国重近情,西方重逻辑 中国重安身立命,西方重客观的了解与剖 析 中国重直感,西方重分析 中国人重求道,求可行之道,西方人重求 知,求客观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