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和显微镜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和显微镜学案(新版)苏科版4、5望远镜与显微镜【学习目标】1、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望远镜的兴趣。
3、应用已知的凸透镜规律成像和凹透镜的对光的作用解释望远镜、显微镜的的基本原理。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知识储备】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了解他们都由两个透镜组成。
【课堂助学】要点1:望远镜活动1:展示双筒望远镜的实物,学生观察内部结构。
望远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作____,靠近物体的透镜叫作____。
活动2: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①你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②它的作用和什么是一样的呢!③我们可不可以利用透镜自己做望远镜呢?该怎么做?④把两个透镜调换位置,凹透镜作为物镜,以凸透镜作为目镜可以吗?两个凸透镜可不可以制作望远镜呢?要点2:显微镜活动1、展示显微镜的实物,观察内部结构显微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作____,靠近物体的透镜叫作____。
活动2、根据书本要求自制水滴显微镜要点3:课堂总结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显微镜作用组成成像特点【课堂检测】1、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镜的结构模型;(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镜的结构模型;(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镜的结构模型、2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_,目前从太空中观察宇宙的望远镜是______________,一种分辨率高,可以操纵单个分子或原子的显微镜叫___________显微镜、。
八上物理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案苏科版
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进一步研究望远镜的兴趣。
3、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显微镜发展历程及其在应用前景,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凸透镜规律成像和凹透镜的对光的作用解释望远镜、显微镜的的基本原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对人类探索宇宙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两个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情况以及原理。
教学资源:教师使用:望远镜各两个、学生用显微镜、、实物投影仪、电脑等。
学生分组:焦距50mm、300mm,焦距-75mm的凹透镜各一个(两人一组)、透明的塑料磁带盒、白纸、滴管一支、头发丝、一片树叶、每组望远镜和学生用显微镜各一个。
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一、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怎样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哪几种方法?(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3)生活中人们是怎样矫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2、投影:人眼成像原理,设问:动画片里千里眼葫芦娃有特殊的本领,他能够看到很远以外的东西.。
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是否拥有和他有一样的本领呢?是通过什么工具做到的?学生回答:三种以上,有摸、照、看、戴等方法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近视眼戴凹透镜远视眼戴凸透镜学生回答:望远镜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知识平台。
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一)望远镜1、展示双筒望远镜的实物,学生观察内部结构。
2、设问:哪位同学用过望远镜,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望远镜的知识。
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第二段及“信息快递”()4、投影展示望远镜结构图(课件)5、归纳:通常的望远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作目镜,靠近物体的透镜叫作物镜。
2019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5望远镜和显微镜》教案设计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目的: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2.两个透镜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2.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过程。
三.教学过程:〖以问导学〗1.望远镜和显微镜活动5.1:探究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器材:两个不同焦距的透镜过程:把两个透镜组合起来观察景物,然后改变组合方法在观察近处物体现象:远处的景物被。
近处的物体被。
结论:①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组合时,当凹透镜靠近人眼时,看到的像是(倒或正)立的缩小的虚像②用凸透镜和凸透镜组合时,当焦距较小的靠近人眼时,看到的像是(倒或正)立的缩小的虚像③用凸透镜和凸透镜组合时,当焦距较大的靠近人眼时,看到的像是(倒或正)立的放大的虚像⑴望远镜①由两个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叫做物镜。
②伽利略望远镜:物镜是凸透镜,目击者镜是凹透镜。
③开普勒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⑵显微镜①由两个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目镜的焦距长,物镜的焦距短)。
②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活动5.2:自制水滴显微镜器材:滴管、烧杯、水、观察纸、放大镜、磁带盒盖。
过程:①将观察白纸(上面印刷了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②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透过水观察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③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看到一个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2.两镜组合:(1)组合;特点:共一个焦点(2)一凹一凸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伽利略望远镜(前凹后凸)光路图:(3)两凸光路图: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焦距长) 显微镜(目镜焦距长)〖释疑演练〗1.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 4个B. 2个C. 16个D. 32个3.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 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 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 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小强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经目镜成放大的实像B. 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6.关于生物显微镜上的目镜和物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都是凸透镜B. 都是凹透镜C. 目镜是凸透镜,物镜是凹透镜D. 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C. 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 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8.自制水滴显微镜,探究其工作原理。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 引言本节课将介绍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个主题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这两种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掌握它们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学习目标•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定义和原理•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结构和部件•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望远镜3.1.1 望远镜的定义和原理•望远镜的定义:通过透镜来观察远距离物体的光学仪器。
•望远镜的原理:利用凸透镜或反射器(反射望远镜)来聚集远处物体的光线,使其成像在人眼的焦点上。
3.1.2 望远镜的结构和部件望远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件: - 物镜:接收物体的光线并聚焦成实像。
- 目镜:放大物镜所成的实像,使其能够被人眼观察到。
- 焦距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相对位置,以获得清晰的观察效果。
3.2 显微镜3.2.1 显微镜的定义和原理•显微镜的定义:通过透镜使微观物体放大成像的光学仪器。
•显微镜的原理:利用透镜放大显微物体的光线,使其成像在人眼的焦点上。
3.2.2 显微镜的结构和部件显微镜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件: - 物镜:接收被观察物体的光线并聚焦成放大的实像。
- 目镜:放大物镜所成的实像,使其能够被人眼观察到。
- 机械臂:用于将被观察物体移动至物镜下。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提问刺激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回顾和回忆有关光学仪器的知识,例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定义和用途等。
4.2 发散让学生阅读相关教材或提供一些例子,让学生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一些应用。
4.3 知识讲解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定义、原理、结构和部件,以及它们各自的工作方式和注意事项。
4.4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操作望远镜和显微镜,同时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并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回答相关问题。
4.5 拓展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领域,并引导学生探索更多有关这两种光学仪器的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4.5望远镜与显微镜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课目标1.经过活动,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经过研究活动,体验研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教课要点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成像教课难点显微镜、望远镜的成像特色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启示指引法、解说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复习:凸面镜的成像规律:①当 u>2f时,成、、的像;②当 2f>u2f时,成、、的像;③当 u<f 时,成、、的像;二、新知识研究:1、影响视角的要素(阅读以下一则小故事,思虑相关问题)小鸡和妈妈在草地上捉虫,忽然天空回旋着一只老鹰,妈妈连忙拉着小鸡躲在树下。
小鸡很奇异,说道:“妈妈,你怕什么?” (学生很专心听老师讲故事)妈妈指着天空上的老鹰说:“老鹰” 。
小鸡仰头一看,心想:“妈妈真胆寒,这只小鸟还没有我大呢,我不怕它。
”它趁妈妈不注意,跑了出来。
老鹰发现了它,箭一般的冲了下来。
小鸡一看,唉呀!老鹰变得愈来愈大,吓得它撒腿就跑。
问题( 1)老鹰为变大吗?问题( 2)为何会有这类错觉呢?实际上是我们眼睛视角在作乱。
视角就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张的角,视角越大,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的大小不但和物体的大小相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相关。
问题( 3)要看清楚物体该怎么办?(谈论回答)方法①方法②望远镜就是增大物体在眼内视角的光学仪器。
2、阅读教材P98“望远镜”,完成以下填空:(1)望远镜的作用是(2)平时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构成的,凑近眼睛的透镜叫做,凑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
友谊提示:不可以用望远镜直接观察太阳或其余强光源!3、 [ 活动 ]4.7经过两个凸面镜观察物体(1)分组按教材 P98活动 4.7 要求进行实验观察 .(2)交流观察结果。
4、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1)伽利略望远镜:以焦距较小的凹面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面镜作为物镜,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看到的是物体正立的虚像。
(2)天文望远镜(也叫开普勒望远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面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面镜作为物镜,物体在两倍焦距以外,看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设计思路】:确立“注重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设计理念,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比较好地体现了“探中有学,学中有探;探中有讲,讲中有探”探究教学的精髓。
通过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科学探究的要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二、【教法】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验为主线、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思想。
本节课运用透思探究法将课本中的实验重新设计,进行边讲边实验的教学,增设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实验,用实验去探索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体会观察和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科学的素养。
三、【学法】精心设计一套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实验探究方案,诱导学生步步向目标接近,归纳、研究,并获得真知。
将实验探索与理论探索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动手实验,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笔记录,动口议论,学得生动活泼,得到主动发展。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望远镜、显微镜是由多个透镜组合而成的。
2、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作用。
3、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望远镜的实践过程。
2、经历利用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实验操作过程。
3、初步学习逆向、类比的物理思维方法。
4、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5、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通过两个透镜的组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进行观测的兴趣。
2、通过探索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苏科版.doc
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
活动4.7通过两个凸透镜观察物体
方法: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稍远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你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有什么特点?
(3)利用自制的水滴显微镜观察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看到的景象如何。
(生)动手尝试,交流所发现的现象
教师解谜:原来,来自物体的光先通过物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该实像通过目镜又一次被放大。这样,从水滴显微镜观察 到的像会比实物大很多 倍。
当然,现代显微镜比水滴显微镜复杂得多,但两者的原理是类似的。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苏科版
教学课题:4.5 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1
页边批注
加注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展示双筒望远镜,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引入:
(一)望远镜
(师):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用一架好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见月球 上的环形山,还可以看到许多平时看不到的星星。
(生)动手尝试,交 流结果
生活·物理·社会
介绍“伽利略望远镜”、“牛顿反射式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望远镜”
(二)显微镜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较长。
活动4.8自制水滴显微镜
(1)以小水滴作为物镜,通过小水滴可看到位于水滴下 方白纸上的红箭头倒立的像。
(2)再用一个凸透镜作为目镜观看水滴,缓慢调节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会看到箭头被放大的像。
1、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四章 第五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设计广洋湖中心初中八年级物理“学思导学”教师教案【导学】【目标】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知道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作用.难点:望远镜、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成像性质。
【导思】1.引入新课学生体会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巨大作用大家都知道,在人类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上,找到象痢疾菌、伤寒菌、爱滋病病毒、非典病毒等样本是找到抑制或杀死这些细菌或病毒的关键。
而透望天空、漫步宇宙是人类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那么,科学上进行这些显微、远望等探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和望远镜是怎样的成像原理呢?2.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利用好与教材配套的《物理实验》中两个活动)学生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组合透镜分别观察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1)望远镜①简介望远镜的偶然发明②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物理实验》中活动4.7对照完成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的组装,得出观察结果。
总结: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学生看书:生活·物理·社会(2)显微镜学生活动: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物理实验》中活动4.8学生讨论分析细小物体通过目镜和物镜分别成什么像。
老师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设计【导练】例 1 德国天文学家制成了专门用于观察天体的望远镜,其物镜是由焦距较的透镜制成的,目镜是由焦距较的透镜制成的。
通常的望远镜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望远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_______透镜,显微镜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用一个凹透镜和凸透镜可制成一架镜,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既可制成镜,又可制成镜,若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体,必须用焦距的做物镜,用焦距的做目镜(选填“长”或“短”)。
苏科版 八年级上册 物理 第四章 第五节 望远镜与显微镜 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五节望远镜与显微镜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四章的第五节,主要内容是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以及如何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
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器件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验,引导学生探索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用途和原理。
•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并计算物体的放大倍数。
•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并计算物体的实际大小。
•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实验和观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望远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利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物体并计算物体的放大倍数和实际大小。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物体,为什么需要使用这些器具。
2.探究望远镜的原理和构造首先,介绍望远镜的用途,即观察远处物体。
然后,通过实验展示如何利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同时解释光线经过透镜所产生的折射现象和聚焦效果。
最后,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望远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探究显微镜的原理和构造先以生活中的小灰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放大观察小灰尘。
然后,通过实验展示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同时讲解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理解显微镜能够放大物体的原理,并通过实验结果计算物体的实际大小。
4.实践应用与拓展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自己动手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并利用制作的器具观察不同物体,自主探索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新版)苏科版 教案
显微镜和望远镜[设计理念]体现知识的价值,渗透创新的意识,体会知识与创新的连接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过程与方法●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材分析]这已节内容是前面所学的凸透镜成像的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
培养其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准备]显微镜、望远镜各一套[教学过程]引入:爷爷奶奶为了能够看清楚报纸上的小字,不仅要带上老花眼镜;有的时候还要借助放大镜。
如果我们想要看更细小的细胞、细菌等物体,用放大镜就无能为力了,由此人们发明了——显微镜;人类对于星空的观察从未停止,为了让自己能看清楚遥远的星空,人们发明了——望远镜。
师:那么显微镜是怎么工作的呢?望远镜又是如何看清楚物体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显微镜和望远镜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问题:我们要看清楚一个物体、或感觉到物体的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1、出示大小不同图片,提问:你能看清楚哪个物体?为什么?(师):看来看清楚一个物体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2、拿出书本,让后排同学看字,问能否看清楚字?移近到面前,看清楚了。
看来我们能看清楚物体还和物体到人眼的距离有关。
作图发现人感觉物体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对我们所成的视角的大小。
下面让我们共同来探索一下显微镜是如何是我们感觉到物体变大了的?说到显微镜的发明,不得不提到400年前一名叫詹森的荷兰小男孩,爸爸是眼睛制造商,所以他经常摆弄镜片。
一天他在玩镜片,心想:一个镜片可以使物体放大些,两个镜片叠加起来呢?当他在看树叶上的小甲虫时,哟,小甲虫简直成了一只小鸡。
给你两个凸透镜,你能否也有相同的发现呢?(学生实验)——看到了倒立放大的像一、显微镜(光学显微镜)1、实际的显微镜上的主要光学元件有哪些?其中哪些和成像是有关系的?目镜、物镜和反光镜(凹面镜)2、猜想:可能的成像原理:?通过作图分析板书:物镜(凸透镜):物体放在物镜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类似于投影仪)目镜(凸透镜):作用相当于放大镜反光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照亮被观测的物体3、原理:利用两个透镜放大作用的组合(学生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模拟)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虚像为了看清物体,调节镜筒与载物片之间的距离。
最新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率》教案4.doc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教案(一)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垂直射向介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发生折射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如图l —3一l 所示)。
图1—3—1易错点 光从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正确的应是光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此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等于0°。
2.在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运用光路的可逆性可解答有关折射的“逆向问题”。
注意 (1)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同时发生光的反射。
(2)无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或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在空气中的角是大角。
3.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弯曲的,实际上也是光的折射现象。
解释光的折射现象(1)水中筷子看起来折断了;(2)“潭清疑水浅”——池水看起来变浅了; (3)潜水员在水下看岸上的树木变高了。
注意 (1)人眼看见物体是有光射入人的眼中,不要将箭头画成由眼向外的方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的眼睛本身并不发光,要作射入人眼的光线;(2)两条以上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处是虚像的位置,一条延长线无法确定位置;(3)折射所成虚像只是人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经验的一种判断,实物的真实位置需要找准,这也就是渔人叉鱼时应判断鱼的像比鱼高且稍向后移。
(4)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或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虚像位置均比实物高。
(二)透镜1.凸透镜和凹透镜比较易错点透镜的“会聚”与“发散”作用。
在图1—3—2中,两条折射光线相对于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互靠近”了,这就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的结果。
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可见会聚作用并不等于会聚!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图1—3— 21—3—3在图1—3—3中,两条折射光线离”了,这就是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具体是透镜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掌握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学会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说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难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望远镜、显微镜。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2)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六、板书设计光的折射第四章透镜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望远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显微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望远镜与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七、作业设计1. 简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2. 描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
3. 说明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能够正确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显微镜,如电子显微镜等,并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构造和特点一、望远镜的构造和特点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的大型光学仪器,主要由物镜、目镜、焦距调节装置和支架等部分组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4.5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
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有:1. 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2. 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实例,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难点: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望远镜、显微镜、实物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远处的物体,如高楼、远处的树木等,思考如何能看到这些远处的物体。
2. 讲解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解释望远镜的工作原理,展示望远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焦距等。
3. 演示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观察物体,调整焦距等。
4. 讲解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解释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展示显微镜的结构,包括物镜、目镜、焦距等。
5. 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调整焦距等。
6.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不同的物体,填写实验报告单。
7.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实际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
8.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例题,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望远镜的原理和结构2. 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3.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和结构。
2. 描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 举例说明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答案:1. 望远镜是利用物镜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目镜放大,使人眼能够观察到远处物体的仪器。
显微镜是利用物镜放大微小物体的图像,通过目镜观察的仪器。
4.5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和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的热爱。
3.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前景,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教学器材:焦距为50mm和300 mm的凸透镜各一个,焦距是-75mm的凹透镜一个。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提问:1、怎样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有几种方法?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分别有哪些应用?3、透镜还有哪些应用呢?二、新授1、目镜和物镜望远镜能是远处的物体在近处出成像,用一架好的双筒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见月球上的环形山,还可以看见许多平时看不到星星。
通常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可看做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2、学生试验引用问题: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利用讲台上的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看看会有怎样的发现呢?要求说明:用的是哪两个透镜,如何观察,观察什么,看到的是怎样的像。
引导学生改变透镜的间的距离或交换位置后在观察。
交流:期望有三种不同的结果。
(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调整目镜,观察远处,可观察到物体的正立虚像。
(伽利略望远镜)(2)以f=50 mm的凸透镜为目镜,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调整目镜,观察远处,可观察到清晰的倒立的像。
(开普勒望远镜)(3)以f=300 mm的凸透镜为目镜,以f=50 mm的凸透镜为物镜调整目镜,观察细小物体,可观察到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3、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史(1)望远镜的发明,有点偶然性。
介绍荷兰眼镜制造师利佩尔席于1608年发明望远镜。
在荷兰发现的必然性。
(2)伽利略利用望远镜进行科学探索。
(3)开普勒望远镜(4)射电望远镜(5)哈勃空间望远镜提问: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有什么不同点?(伽: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大,成正立的虚像,视场较小,便于观察地面上的远物;开: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小,物镜也是凸透镜焦距较大,成倒立的虚像,视野较广,特别适用于观察行星和月球)4、显微镜的制作用望远镜可以看到把远处的物体,我们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细小的物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课题4.5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苏科版
江苏省灌云县八年级物理上册课题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苏科版教学重点: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能够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显微镜自学质疑:1、望远镜是如何工作的?2、显微镜是如何成像的?精讲点拨:望远镜的作用:可以将远处的物体变的很近。
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超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放大率可达1500倍,使人能直接观察到原子互动探究:(一)望远镜(telescope)这是大家平时见到的双筒望远镜(展示实物)。
引出与望远镜相关的物理名称我们注意观察它有几个透镜构成的?什么样的透镜呢?(展示望远镜的框架图)这两个透镜有特定的名称,靠近眼睛的透镜,我们叫它目镜;另一个叫物镜,因为靠近被观察物体。
课前让学生把收集的资料用课件的形式展现。
学生探究实践营造探究氛围如果我们身边有透镜,自己能不能用透镜来组成望远镜呢?如果能,哪怎么样组合呢?首先大家观察一下你身边有那些透镜,有几个?大家按照我的要求组合透镜观察物体,注意透镜的变化和每个透镜的位子!1.先取用一只凸透镜和凹透镜,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缓慢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看的最清楚为止。
你看到远处的物体有什么变化?它的作用和什么使一样的呢!我们可不可以用透镜自己做望远镜呢?怎么做?我们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可以制造望远镜,那么,把两个透镜调换位子,凹透镜作为物镜,以凸透镜作为目镜可以么?大家试一试!那么两个凸透镜可不可以制作望远镜呢?如果可以怎么组合呢?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凸透镜,一个凹透镜。
学生动手操作1.凹透镜作为目镜,以凸透镜作为物镜。
2.以焦距较小的的凸透镜作为目镜,焦距较大的作为物镜。
(二)显微镜(microsco pe)在用两凸透镜做望远镜试,看不清的同学你试如何摆放凸透镜的?大家按照这样的方法组合透镜,来看你们头发丝,你会有什么发现?恭喜大家,你们制造出了一个显微镜。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五、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③你们在七年级已经用过显微镜了,谁知道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属于凹
透镜还是凸透镜?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台显微镜呢?
方法⑶:①播放一段“探索宇宙、微生物”方面的音像资料。
②下同⑵。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①利用一个凹透镜和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不同的组合,再利用
组合透镜分别观察较近和较远的物体。
②设计一个表格记录下较为准确地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目镜
(f=
cm)
物镜
(f=
cm)
目镜与
物镜间
的距离
观察近
处物体
的结果
观察远
处物体
的结果
③发放一份关于望远镜和显微镜发展历史的读书卡给学生学习。
(见附录,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网络学习)
④组织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学生分组自制水滴显微镜。
⒈将观察白纸(上面印刷了一个小箭头)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⒉将磁带盒盖中的一块,放在白纸上,再在盒盖上用滴管滴一小滴水,
透过水观察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⒊再利用一块放大镜(凸透镜)在上面观察水滴中的箭头,看到一个
被放大得更大的箭头。
⑤学习并跟画望远镜和显微镜的成像光路图。
教学札记
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归纳实验的结论,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示例来进一步理解知识,学会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探索的信心,品味成功的喜悦。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4.5 望远镜与显微镜一、教学内容1. 望远镜的原理与分类: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
2. 显微镜的原理与分类: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 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2.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望远镜和显微镜。
2. 教学重点: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分类,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望远镜、显微镜、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 讲解: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包括反射式望远镜和折射式望远镜的原理,以及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3. 示例: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分类。
4. 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判断图片中的仪器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并说明理由。
5. 应用:讲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四.五望远镜与显微镜1. 望远镜原理:反射式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分类:折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2. 显微镜原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分类: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应用:天文学、生物学等领域七、作业设计(1)折射式望远镜是通过透镜的折射作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
(对)(2)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透明的样品。
(错)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
答案: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原理与分类一、望远镜的原理与分类望远镜是一种用于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它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放大,使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远处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远镜与显微镜
教学目标1、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
2、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
热爱。
3、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初用新景,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重难点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
课时 1 时间
教学过程:
1、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多媒体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以便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并感
受探索的乐趣。
2、让部分学生用望远镜观看远处的圌山景物,并描述观察到的景物特征,以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望。
3、引导学生组装伽利略望远镜。
(1)引导学生阅读信息快递,了解通常的望远镜可看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
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
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
(2)望远镜的作用,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3)让我们用自己手中凹透镜和凸透镜,细装一简易望远镜,引导学生目镜靠近眼睛,然后调整物镜的位置,观察远处的房屋,并记下观察到的像的性质。
(分二人一
组)
(4)以焦距较小的凹透镜代替凹透镜作为目镜,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打到看得最清楚为止,并填入表格,调换两个透镜的位置,看较近的物体,调节两个透镜间的距离,观察到的物体特点。
通过观察、发现、体验,让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
伽利略望远镜正立的虚像
开普勒望远镜倒立的虚像
显微镜放大的虚像
4、引导学生组成开普勒望远镜。
5、引导学生组成显微镜。
(5)用多媒体展示显微镜成像原理,并复习巩固凸透镜成像规律
F1
(6)自制水滴显微镜
观察细盐粉、头发丝、昆虫翅膀等,体验成功的喜悦。
6、作业
补充习题
望远镜与显微镜
1、伽利略望远镜
2、开普勒望远镜
板书设计
3、显微镜
教学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
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
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