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综述
研究综述的种类
研究综述的种类研究综述(Review)是一种系统性整合并综合以往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研究综述的种类。
请注意,在此示例中,我将使用假名替代真实姓名。
1. "相关领域综述"(Review on a Specific Field):该综述聚焦于特定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通过调查已有文献,汇总并分析某一学科领域内关键研究的方法、观点和结论。
2. "方法学综述"(Review on Methodology):这类综述专注于某一特定研究方法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它可以介绍该方法的历史演变、优势和限制,以及相关的研究案例。
系统性地分析和综合过去数十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3. "理论综述"(Review on Theory):这种综述旨在探讨某一理论的发展和影响。
通过整合不同学者对该理论所提出的观点和批判,它可以提供对该理论的全面理解。
综合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政治科学领域的研究。
4. "研究方法综述"(Review on Research Methods):该综述关注研究方法及其在多个研究领域的应用。
通过概述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它可以帮助研究者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目的的方法。
参照以往文献,对比和评估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
5. "综合综述"(Comprehensive Review):这是一篇综合性的综述,对某一特定领域或研究问题的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和分析。
该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对该领域的全面了解,并指导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综合评估健康心理学领域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发展出一个关于心理健康干预的系统综述。
以上仅是几种常见的研究综述的种类示例。
根据研究领域和具体需求,还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综述。
在撰写一篇研究综述时,重要的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文献,为读者提供对该领域或问题的全面概述。
员工培训的理论基础综述
员工培训的理论基础综述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员工培训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和适应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员工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增强员工的激情和创造力,促进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
本文将综述员工培训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理论等。
行为主义理论是员工培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正反馈、惩罚和模仿等方式来建立和改变人的行为习惯。
在员工培训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塑造和强化员工的良好工作习惯。
例如,通过奖励优秀员工,可以激励其他员工积极进取,促进全员学习和发展。
认知理论是另一种重要的员工培训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认为个体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的方式对学习和记忆有重要影响。
在员工培训中,认知理论强调通过提供清晰的目标、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来促进员工的学习和记忆。
例如,通过设定明确的培训目标,员工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培训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社会学习理论也是员工培训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学习和发展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实现的。
在员工培训中,社会学习理论强调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例如,通过学习和模仿优秀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方法,其他员工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构建主义理论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员工培训理论基础。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个体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来建构和解释知识。
在员工培训中,构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团队合作和共同学习来促进员工的学习和发展。
例如,通过组织团队项目,员工可以互相合作、交流和分享经验,相互学习和成长。
除了以上几种理论基础外,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员工培训理论,如情感智能理论、成人学习理论等。
这些理论基础为员工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员工培训方法和策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培训并非理论一切,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关键。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
“使用与满足”理论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一种受众行为理论,自其诞生以来,在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该理论强调受众在媒介消费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受众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动机来选择、接触和理解媒介内容,从而得到满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全面梳理该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以期对该理论有一个更为清晰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使用与满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
我们将回顾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探讨其理论背景和主要观点。
我们将分析该理论在不同媒介形态下的应用,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行为研究。
我们还将探讨该理论在各个领域,如教育、广告、公共关系等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效果。
我们将总结该理论的贡献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受众在媒介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机制,以及媒介如何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提升传播效果。
我们也希望本文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理论框架“使用与满足”理论,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传播学研究,是受众行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该理论主张受众是有着特定需求和动机的个体,他们主动地选择媒介内容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换言之,受众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求,主动选择、解释和使用媒介内容。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认为受众的行为是基于其内在需求和动机的。
这种需求和动机可能源于个人的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例如,人们可能通过观看电视剧来满足娱乐需求,或者通过阅读新闻来满足信息需求。
“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媒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受众的行为和媒介的影响。
然而,该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过于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选择性,而忽略了媒介对受众的潜在影响。
相关理论综述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动态(一)公发展战略研究战略管理一词最早由安索夫在《从战略规划道战略管理》中提出。
他认为,战略管理是关乎企业长期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重要决策问题,是为了实现目标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根据内外条件,确定企业组织发展路径的一个动态过程。
1、价值链理论价值链这个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1985年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1根据各个价值活动中价值创造中的重要程度不同,可把价值活动分成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
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制造、外部后勤、市场营销、服务等;而辅助活动主要包括企业基础职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
后来,波特又在其《竞争战略》一书中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定义:一系列连续的价值创造作业,从基本的原材料到供应商、到生产者、直到消费者使用的和在运输途中的最终产品。
2综合来看,价值链包括了三层含义(1)包括企业内外部所有活动,以及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竞争对手的关系等(2)企业的各项活动之间有密切联系。
(3)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带来有形或无形的价值。
2、PEST分析法公共环境是由处在企业外部同时影响多个企业的宏观因素构成的,但不一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所有企业都受同一个宏观因素的影响。
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因素,即P-政治因素、E-经济因素、S-社会因素和T-技术因素。
对此四种因素的分析简称为PEST分析。
它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并评价这些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制定的影响。
1、p即politics,政治因素,是指对经营有潜在或者实际影响的政治力量和法律、法规等因素。
当政治制度与体制发生变化或当政府发布了对企业经营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时,则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随之做出调整。
2、E即Economics,经济要素,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未来的经济走势等。
三个平面理论研究内容及理论应用综述
三个平面理论研究内容及理论应用综述三个平面理论是指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常常被使用的一系列理论,包括了沟通平面理论、定位平面理论和社会身份平面理论。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人际关系、组织行为和社会互动提供了重要的框架。
在下文中,我将对这三个平面理论的研究内容和理论应用进行综述。
沟通平面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文德尔·索尔特斯(Wendell Samet)于1966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沟通中往往会在两个或三个平面上进行交流,包括内容平面、语言学平面和生理学平面。
内容平面是指言辞和语言的意义,语言学平面是指词汇和语法结构,而生理学平面则涉及到沟通参与者的非语言行为,比如表情和肢体动作。
这三个平面相互联动,共同构成了人们在日常交流中的语言行为。
沟通平面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学、非语言沟通、跨文化沟通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不同文化和社交环境中的沟通方式,并且提高人际交流的效果。
该理论的应用广泛,包括教育、管理和跨文化沟通等领域。
定位平面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拉维夫·杰纳尔(Ravi Iyer)于2005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会根据自己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定位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这个定位可以基于个人的社会身份、地理位置、职业角色等多种因素。
定位平面理论主要探讨的是人们如何评估自己在不同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定位平面理论的研究内容涵盖了社会认同、权力关系、组织行为等方面。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动机和行为选择。
该理论的应用领域包括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等。
社会身份平面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塔耶舍利柳克斯(Alexander Haslam)于2001年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人们的社会身份对其行为和观念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包括个人特质、社会角色和群体关系等方面。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可持续发展理论文献综述
1997年,英国学者埃尔肯斯(Elkington)提出了“三重底线”理论,即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指标。
他认为企业不仅需要考
虑经济效益,还需要考虑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
这一理论促使企业从单一
的经济目标转向了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2005年,德国学者斯托克尔特(Steffen et al.)提出了“行星边界”理论。
他们指出,可持续发展需要确保人类的活动不超出地球系统可
以承受的范围。
他们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氮和磷的循环、土壤侵蚀
等九个全球环境问题划定为行星边界。
这一理论强调了环境保护在可持续
发展中的重要性。
2024年,美国学者埃帕提出了“有限的行星”理论,他认为地球资
源有限,而人类的需求却是无穷的。
他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何时和如何
让人类的需求与地球资源相适应?他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重塑经
济发展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例如,如何解决发
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公
正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为
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因为字数限制,这里只能提供一个大致的综述。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文
献非常多,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文献综述,可以参考学术数据库,如谷歌
学术或者相关领域的期刊。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
社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社会融合理论作为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理论框架,旨在解析和阐述个体、群体以及文化如何在社会系统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并最终形成和谐共处的社会状态。
本综述文章将系统地梳理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及其应用领域,以期为社会融合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策略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社会融合理论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阐述其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文章将回顾社会融合理论的主要发展历程,包括其起源、演变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重点介绍几种代表性的社会融合理论模型,如多元文化融合模型、结构融合模型、心理融合模型等,并分析这些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
文章将探讨社会融合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如社区建设、移民融入、社会政策制定等领域,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推动社会融合理论的发展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社会融合理论的历史发展社会融合理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这一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大致划分为几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贡献。
早期的社会融合理论主要关注社会团结与社会整合,强调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涂尔干(Durkheim)和滕尼斯(Tönnies)等社会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社区、共同体和团结等概念,为社会融合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融合理论逐渐关注到社会不平等和社会排斥问题。
帕森斯(Parsons)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以及默顿(Merton)的角色冲突理论,开始关注社会结构和角色对个体融合的影响。
他们指出,社会融合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到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多个方面。
进入20世纪后期,社会融合理论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关注到不同文化、不同族群之间的融合问题。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同化论和区隔融合论等理论观点纷纷涌现。
这些理论不仅关注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还重视文化、心理和认同等因素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了解这14种文献综述类型, 让你的综述写作更上一层楼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研究者全面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
以下是14种常见的文献综述类型,了解这些类型有助于提高综述写作水平:1. 综合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综述,涵盖了该领域的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2. 主题综述:针对某个特定主题或问题,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深入探讨该主题或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3. 理论综述:对某个理论或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该理论或模型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
4. 方法综述:对某个研究方法或技术进行综述,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应用范围和优缺点等。
5. 历史综述:对某个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综述,介绍该领域的发展脉络、重要事件和研究进展等。
6. 比较综述:对多个不同国家、地区或组织的研究进行比较综述,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7. 批判性综述:对某个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性评价,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争议等,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等。
8. 跨学科综述: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交叉和融合等。
9. 文献述评:对某个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文献的来源、研究方法和结论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0. 研究空白综述: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找出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11. 学术争议综述:对某个学术争议进行综述,介绍争议的产生背景、主要观点和研究成果等,为解决争议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理论应用综述:对某个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介绍理论应用的方法、范围和效果等,为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趋势综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预测,探讨某个领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等,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跨时期综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不同时期的研究特点、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势等。
经典叙事学理论之综述
经典叙事学理论之综述叙事是人类文化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故事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并塑造和传承社会价值观。
叙事学理论研究了叙事的本质、结构和功能,为我们理解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叙事提供了框架和工具。
本文将综述几个经典的叙事学理论,包括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基本动机理论、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理论、罗兰·巴尔特的叙事代码理论和格拉德斯通·格尔的复杂叙事理论。
弗拉基米尔·普罗普的基本动机理论是叙事学中最早的理论之一,它认为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受到基本动机的驱使。
普罗普将叙事结构分为31个不同的步骤,并将这些步骤归纳为7个基本动机,包括王子和公主、救援、婚姻、追求、试炼、报复和谋杀。
这些基本动机构成了故事的基础构架,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某些故事能够触动人心。
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理论进一步扩展了叙事学的视野。
坎贝尔认为,所有叙事都可以归结为一个普遍的结构,即英雄之旅。
这一结构包括英雄的离家、面临挑战、接受指导、克服困难、获得奖赏、回归家园等阶段。
英雄之旅理论强调了叙事中的成长和自我发现,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罗兰·巴尔特的叙事代码理论探讨了叙事中的符号和符码。
他认为叙事是通过符号系统来展示的,并将符号和符码分为具体和抽象两个层次。
具体符号是具有共同理解和认知的物体、人物或场景,而抽象符号是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和概念。
巴尔特的理论帮助我们理解叙事中的象征性和隐喻性,以及如何通过符号传递深层含义。
格拉德斯通·格尔的复杂叙事理论强调了叙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他认为,传统的线性和简单的叙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格尔提出了“复杂叙事”的概念,指的是以非线性、断裂或模糊的方式呈现的叙事形式。
复杂叙事突破了传统叙事的限制,鼓励读者的主动参与和理解,同时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混乱性。
综上所述,经典叙事学理论研究了叙事的本质、结构和功能。
《多模态理论文献综述1600字》
多模态理论文献综述多模态理论自提出以来,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本文将从多模态的定义、多模态学习问题和其他领域对多模态理论进行综述。
一、关于多模态的定义顾曰国(2007)认为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
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
无论是单媒体、双媒体还是多媒体,如果其内容是关于多模态互动的,我们称其为多模态内容。
黄立鹤(2016)将“模态”定义为人类通过感官系统(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
感知模态和产出模态同时作用才能顺利实现完整的言语交际。
黄立鹤和张德禄(2019)认为多模态概念可归结为三个反面,即将其视为感官及相应的神经系统、将其视为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将其定义为人机交互中的信息呈现方式。
二、关于多模态学习问题张德禄(2012)探讨了多模态学习问题,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中所称的“多元读写能力”。
关于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将课堂讲授、实景实践、批评性框定和转化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读写能力培养模式。
黄立鹤(2014)认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科技进步为教与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为构建虚拟教育生态环境提供了技术可能。
教师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为英语教育带来的便利,设计出符合学习规律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调用学习者的多种模态,增强其学习效果。
张德禄和陈一希(2015)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生多元能力结构进行了探索,认为当前国际国内的综合因素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外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重新构建外语本科生的能力结构。
外语本科生的能力结构一方面要和国际接轨,另一方面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突出我国外语专业的特色。
黄立鹤(2021)认为外语教学作为鲜活的社会活动,可从主体、活动、系统三个建模视角出发,结合多模态话语分析、多模态互动分析、多模态语料库研究、多模态认知研究、多模态教学技术研发等具体路径与方法,进行教学创新与科学研究。
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综述关联理论是一种用于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框架,它强调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国内对关联理论的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对国内关联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
首先,国内关联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人际关系的研究、组织关系的研究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关联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衡量和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方面,国内学者主要探讨了社会网络的形成、演化和影响力等问题。
例如,通过调查分析企业家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研究者发现社会网络结构对企业家的创业行为和创业成功有重要影响。
此外,学者们还研究了社会网络在信息传播、社会支持和资源交换等方面的作用。
人际关系的研究也是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包括人际关系的形成、演化和维持等。
例如,通过调查研究,学者们发现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健康、幸福感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人际关系中的冲突、互动和支持等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组织关系的研究也是国内关联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学者们研究的问题包括组织内部关系的形成、演化和功能等。
例如,通过实证研究,学者们发现组织内部关系对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有重要影响。
此外,研究者还关注组织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以及组织与环境的关联关系。
最后,国内还开展了一系列涉及社会心理学的关联理论研究。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探讨了社会心理学问题与关联理论的关系。
例如,研究者发现社会网络关系对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信任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国内关联理论的研究涵盖了社会网络关系、人际关系、组织关系和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和质性研究,深入探讨了社会现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拓展关联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推动关联理论的发展和应用。
培训理论及综述
现代员工培训理论早期员工培训的理论研究虽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这些研究和理论相对较为零散,系统性较差。
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员工培训的理论研究才真正进人了全面而系统的阶段。
从最早的行为理论,到需要培训理论、成人学习理论、培训评估理论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并丰富了现代培训理论体系。
1、行为理论行为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巴甫洛夫、桑代克、史金纳。
行为理论以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理论来解释学习,认为学习是透过某些刺激,通过尝试错误的重复练习行为而达到学习目的。
针对能力的达成,以技术性的项目训练为主。
在应用到企业培训中时,需注意两点,一是是否存在不容员工犯错的情况,产生如多做多错、少做少错的思想,二是重复练习的次数与稳定性是否足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都是通过“尝试—错误"方式形成各种各样情境与反应的联结;通过尝试—错误形成的环境和反应联结,须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加强,不进行练习就会削弱:通过尝试一错误形成的环境和反应的联结,受到奖励就会得到加强,受到惩罚则会减弱。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模仿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通过观察榜样行为而学会新的行为的。
人可以通过个人的直接经验模仿榜样的行为,但人更多的是模仿别人的榜样行为,从而通过模仿学会新的行为模式。
该理论强调模仿在学习中的作用,从理论上为在教育实践孛经常强调榜样、示范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2、需要培训理论马斯洛霈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较低层次需求的满足会引起较高层次需求的愿望。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该理论强调;人们愿意采取或避免某些行为是依据这些行为过去导致的结采来决定的。
从培训角度来分析,强化理论说明为让学习者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方式或调整技能,培训需要知道哪些是学习者认为属予正匈成果或反向成果,然蜃培训者将这些成果与学习者知识、技能的获取或行为豹改变联系起来。
理论的特点与分类综述
理论的特点与分类综述引言理论是指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原理、规律所进行的系统阐述和说明。
在各个学科领域,理论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指导实践,并推动学科的发展。
理论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分类,本文将对理论的特点与分类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各类理论。
理论的特点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抽象性理论是对具体事物的抽象化表达。
它不局限于个别具体的现象,而是通过归纳总结,提炼出普遍规律,并形成一般性的概念和原理。
这种抽象性使得理论具有普遍适用性,并能够指导和解释具体的实践。
2. 系统性理论是由一系列相关概念、规律和原则组成的有机整体。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系统。
理论的系统性使得人们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并在实践中进行系统性的指导。
3. 可验证性理论必须具备可验证性,即理论中的假设和推论能够通过实证研究来进行验证。
科学理论在实践中需要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来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只有经过实证验证的理论,才能被广泛认可和应用。
4. 可发展性理论是不断发展的。
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实践的深入,旧的理论会被新的理论所替代或修正。
理论的可发展性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新的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和指导实践。
理论的分类理论可以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理论进行分类。
1. 学科分类根据所属学科的不同,理论可以分为自然科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自然科学理论主要研究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规律,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社会科学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规律和现象,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
2. 研究对象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可以分为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
宏观理论关注的是整体和总体规律,研究的是大范围的现象和影响,如宏观经济理论、社会结构理论等;微观理论关注的是个体和细节规律,研究的是局部的现象和作用,如微观经济理论、个体心理理论等。
3. 发展阶段分类根据理论的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分为经典理论和前沿理论。
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
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综述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产业与外部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主要目标是解释产业演进、产业发展以及企业行为的规律,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领导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沿着产业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时间线,从产业组织理论、企业战略理论、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对产业经济学理论进行深入阐述和探讨。
产业经济学理论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19世纪末的古典经济学派开始,产业经济学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创新。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包括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产业政策理论等。
这些理论在不同的时期为解释产业发展、企业行为以及政府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在众多产业经济学理论中,产业组织理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理论主要研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产业组织进行了深入剖析。
哈佛学派认为,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而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绩效。
而芝加哥学派则强调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同时认为市场绩效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函数。
这些理论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了理解和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有效工具。
与企业战略理论相关的是战略管理学科的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涉及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理论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企业通过明确自身的战略定位,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制定发展规划,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某一产业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规政策等。
这些政策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然而,不同的政策对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权衡利弊。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产业经济学理论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动机理论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
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 和持久性。对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 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本次演示将综述学习动机的研究进展。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学 习动机通常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和热 爱,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学生为了获得外部奖励或避免惩罚而努力学习。
2.4动机的问题与不足
例如,某些理论只某一方面的动机,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此外,动机 理论的验证和应用也需要更加严谨和深入的研究。
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动机理论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然而,仍有 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对于不同文化和背景下的人群,其动机是否存 在差异?这些差异是否会对行为产生影响?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其次, 现有研究主要某一特定领域的动机,如教育、工作或消费等,但跨领域的研究相 对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将不同领域的动机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发现其共性 和差异。
2.3动机的研究现状
2.3动机的研究现状
目前,动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工作、消费等。在教育 领域,研究者学生内在动机对外在表现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激发内在动机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工作领域,研究者探讨员工的内在动机对工作表现的影响, 以及如何通过激励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在消费领域,研究者研究 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营销策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 欲望。
动机理论的应用
动机理论的应用
尽管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动机理论的应用仍具有广阔的前景。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通过对员工内在动机的激发,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效率。在消费者行为方面,可以通过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研究,制定更加有效 的营销策略。在运动训练方面,可以通过对运动员的成就动机进行研究,为教练 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训练建议。此外,动机理论还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健 康等领域。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文化间性理论是指研究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理论。
它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过程,各个文化在相互影响的同时也在进行自我塑造和再生。
文化间性理论涵盖了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认同以及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相关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文化间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1.文化间性的内涵和特点文化间性是一个多义的概念,通常可解释为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方式。
从内涵上看,文化间性意味着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和相互认同。
其特点在于既包括文化同一性,即每个文化拥有独特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特色符号,又包括文化多元性,即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相互通达和相互衍生的特点。
文化间性的概念也意味着文化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不可改变的,而是动态的、相互联系的,并呈现出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趋势。
文化间性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文化接触理论、文化转化理论、文化同化理论、文化包容理论等。
文化接触理论主要涉及到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传播过程,强调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和多样性,认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是相互交织的。
文化转化理论则关注文化的持续演变和再生产,强调文化的变迁和转变是由文化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化同化理论和文化包容理论则侧重于文化认同和文化包容的问题,前者强调文化的整合和同一性,后者强调文化的包容性和多元性。
这些理论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化间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内容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认同和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文化传播领域,研究者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动过程,探讨传媒、技术和市场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在文化融合领域,研究者关注文化之间的资源整合和交融过程,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流通和文化混合的现象。
关于优势视角理论的综述(综合全面-参考权威)
优势视角理论一、理论渊源(一)对传统理论视角的反思与优势视角的兴起20世纪80年代之前,社会工作像其他助人专业一样,主要遵循临床医学治疗的以问题和病理为核心的问题视角,它以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切入点,认为服务对象是有问题,有疾病,有瑕疵的,社会工作者正是以权威的治疗者出现的,通过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找出原因、解释分析、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走出困境。
1982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的一项针对慢性精神病患的实验引起了优势视角的迅速崛起和学术界对于优势视角的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负责此项目的charles Rapp教授与Ronna Chamberlain博士放弃了既有的实务模式,而是采取了一个以服务对象为核心的视角,它关注服务对象的优势,认为身处困境,具有疾病或问题的人仍然具有优势与资源,只是缺少发现与挖掘,这一视角即优势视角。
此后,优势视角作为一个全新的、正向积极的社会工作处遇方式而得到不断发展。
1989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的Weick,Rapp,Sullivan,Kusthard发表了《社会工作实践的优势视角》一文,宣告优势视角的诞生。
1992年,美国堪萨斯大学社会福利学院的教授Dennis Saleebey编写出版了《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一书,成为优势视角的主要文本。
此后,社会工作教育者、服务提供者和管理人员不断完善与发展优势视角,澄清了它的复杂应用过程及如何评估其有效性的质疑,使其越来越富有实用性。
(二)优势视角的思想来源从优势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案主的优势和潜在的能力以及案主如何构造和理解、解释意义世界。
以存在主义社会工作为例,存在主义强调理解的重要性,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的方式,理解本身不是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而是去理解存在的潜在性和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存了主义社会工作模式,强调人们要真诚用心的生活,无论什么形式的存在都是符合人的本质的存在,人们应该按着自己的选择而非按规定了的生活,在实务中鼓励案主以自己的选择、理解去生活,工作者不能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解释案主及其生活或选择。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间性成为了当代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文化间性理论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融合和影响的过程,强调了文化的多元性和交织性。
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学者们对文化间性现象展开了深入研究,为我们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对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该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文化间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研究领域,主要由美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提出。
霍尔认为,文化并非封闭的、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通过各种交流和互动形成的复杂网络。
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会引发文化价值观念、符号和意义的交叉与重构,从而形成新的文化现象。
他认为,文化间性是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对于解释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融合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文化间性理论的框架下,许多学者对文化的流动、复杂性和多元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美国学者霍米·巴巴(Hommi Bhabha)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认为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A与B的交集”,而是在交融中生成了新的文化形态和认知框架。
巴巴指出,文化间性不仅仅是两种文化的对话,更是一种混杂和重构的过程。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文化符号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符号学”理论,强调了文化符号的多元解读和演绎性。
这些学者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文化间性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和变迁。
在文化间性理论的基础上,学者们还对文化冲突、认同、权力和话语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对于文化冲突,学者们提出了“文化沟通”的概念,强调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性。
对于文化认同,学者们提出了“多元认同”的概念,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的认同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塑造。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
文化间性理论研究综述文化间性理论是一种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旨在探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该理论认为,文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演化和变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间性理论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探讨着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冲突和融合。
本文将就文化间性理论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一些贡献。
文化间性理论的提出者之一是约翰·伯格(John Berger),他认为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是一种相互交织的过程,不同文化的影响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了新的文化形态。
在伯格的理论中,文化间性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影响,而文化间性理论则是关注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
当一种文化产品(比如电影、音乐、服饰等)被引入到另一个文化中时,它会受到后者的影响,从而发生变化。
这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被称为文化间性,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在文化间性理论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文化混合(Cultural Hybridity)。
文化混合指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形式和表达方式。
这种文化混合不仅发生在文化产品和文化符号上,也同样体现在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上。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混合不仅表现在音乐、电影、流行服饰等方面,也表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观念和行为习惯上。
文化混合使得世界上的文化多样性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同时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研究对象。
除了文化混合外,文化间性理论还关注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对抗是不可避免的。
文化间性理论认为,文化冲突并非是绝对的对立,而是一种相互作用和竞争的过程。
通过文化冲突,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被暴露出来,进而推动着文化认同的重新思考和重构。
文化间性理论强调了文化多元性和包容性,它试图通过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近年来,文化间性理论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中取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
在1776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发表至今的200余年间,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这四种理论在当时都能解释这样和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这四种理论产生的条件、背景、结论以及局限性,着重分析了以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在人类历史上了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这种剩余产品跨国界交换时就已经产生。
15世纪到17世纪流行的重商主义理论是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解释,其代表人物斯塔福提出的“货币差额论”和托马斯·孟提出的“贸易差额论”。
他们认为,唯有金银才是财富,唯有对外贸易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国际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
但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国际贸易理论却是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四个阶段。
本文对这四个阶段的研究观点予以综述如下。
1.古典国际贸易理论1.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社会财富应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实现的,劳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最重要原因,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他反对国家对贸易进行干预,创立了放任自流的经济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
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含三个观点:1.1.1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分工和一个国家的优势斯密从抽象的人类本性出发论证社会分工,在他看来,个人之间的贸易只是个人剩余产品的交换,地区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剩余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只是各国剩余产品的交换。
但是,当斯密从充分利用优势出发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时,他注意的是生产成本的降低是社会劳动的节约。
正是在后一场合,斯密提出了颇有创见的论点。
他说,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这一格言:一件物品做比买贵,就宁买不做。
裁缝不愿自己做鞋,而是向鞋匠买。
鞋匠不愿自己做衣服,而是雇裁缝做。
农民不愿自己做衣服,也不愿自己做鞋,而是雇裁缝和鞋匠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都愿意发挥自己的优势。
“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他们的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优势的方面,而以产品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
”由此可以看到,斯密要说的是,社会分工可以提高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劳动者的产量,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总产量。
斯密直接从个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推论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他认为,同个人一样,对于同样的商品,一个国家也要把本国生产的费用和向国外购买的费用加以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
斯密主张:“如果某个外国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我们有某种优势的部门,而用我们自己的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个国家购买这种商品。
”1.1.2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多方面,并且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本国的优势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
前者是自然所固有的,如气候、土壤、矿藏以及其他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相对固定的环境等;后者是后来获得的,如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
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使一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方面可以节约劳动时间,形成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斯密还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使较不发达的农业国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它们在制成品生产和出口方面也将具有优势。
对农业国的居民来说,外贸在短期内能够供他们以国内所缺少的工匠、制造业工人及商人,使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
即用商品的流动来代替生产技术等要素的流动。
从长期来看,外贸对于农业国还有特殊意义。
他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对不发达的农业国来说,外贸不仅有助于它们提高国内的分工程度和劳动生产力,而且还可以为它们提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机会,缩小它们与商业国之间的技术差距。
1.1.3一个国家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或者对特定商品征收适度关税等不同贸易政策斯密虽然主张自由放任,但并未将这一思想简单照搬到国际贸易领域中,而是主张按照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商品实行自由贸易或者征收适度的关税。
斯密把进口物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一切生活必需品及一切制造品的原料,另一类主要是那些进口奢侈品,如外国葡萄酒、巧克力糖、茶叶、咖啡等。
对于第一类物品,斯密认为,其自由输入能够从不同方面降低英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有利于扩大英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
生活必需品原料自由输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货币价格必低落,因此,劳动的货币价格必在此限度内低落,国内一切制造品的货币价格,必然伴着低落。
这一来,国内制造品就可在一切国外市场上获得若干利益。
若干制造品,因原料自由输入,其价格可降低更大。
不但会保证英国商人,使能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能大大支配国外市场。
对于第二类物品,斯密认为,应征收适度的关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由于自由输入必需品和原料而遭受损失。
而且对于由外国输入为本国消费的奢侈品所课的税,主要则是归中产及中产以上的人民负担,它们也不会导致英国货币工资水平的上升和削弱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上面的叙述就是学术界认为的绝对优势理论,而学术界也一直认为,按照斯密的观点,经济发达的国家和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之间是很难或者说是不存在国际贸易的,也就很难解释当时的英国为什么和很多殖民地国家进行贸易。
实际上,斯密关于相对优势的论点,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事实上,在《国富论》中,斯密已经提出了相对优势原理的基本论点。
他说:现在最富裕的国家,固然在农业和制造业上都优于邻国,但制造业方面的优越程度,必定大于农业方面的优越程度。
……在农业方面,富国劳动生产力未必都比贫国劳动生产力大得多,至少不像制造业方面一般情况那样大得多。
……贫国的耕作,尽管不及富国,但贫国生产的小麦,在品质优良及售价低廉方面,即能在相当程度上与富国竞争。
但是,贫国在制造业上不能和富国竞争;至少在富国土壤气候位置适宜于这类制造业的场合,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
在斯密的这段议论中,至少包含这样几点:第一,富有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都居绝对优势,贫穷国家的制造业和农业都居绝对劣势。
第二,对富有国家来说,农业和制造业虽然都居绝对优势,但比较而言,制造业的绝对优势比农业更大,对贫穷国家来说,农业和制造业虽然都居绝对劣势,但比较而言,农业的绝对劣势比制造业要小。
第三,贫穷国家只能在农业上同富有国家竞争,而在制造业上则不能同富有国家竞争。
斯密上述议论的实质是,富有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制造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制造业;贫穷国家的相对优势在农业方面,应当专业化于农业。
这样可以形成国际分工,这就是以相对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
由此可见,斯密的优势原理不只是绝对优势原理,它还包含相对优势原理。
诚然,在斯密的优势原理中,绝对优势概念是最重要的,然而相对优势概念也是不可忽视的。
后来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相对优势概念,系统地提出了比较优势或比较成本学说。
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作为国际贸易成因的比较优势,其来源是比较成本。
虽然首先提出比较成本这一观点是托伦斯,但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并对此进行系统论证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却是李嘉图。
李嘉图首先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他说:“使我们决定输入商品的动机是发现外国的价格比较便宜,是商品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的比较。
如果一国输出帽子,输入毛呢,那是因为制造帽子以交换毛呢比自己制造毛呢所得更多。
”李嘉图曾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来说明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形成。
他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如下表所示: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单位:人年呢绒酒英国 100 120葡萄牙 90 80比较成本(英葡) 100/ 90=1.1 120/ 80=1.5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较起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或者说成本相对低一些),即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交换可获得比较利益;而葡萄牙尽管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优势更大,故生产酒更有利,生产呢绒则相对不利。
李嘉图借此说明:当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比较差异时,只要两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两种商品的产量都会增加,通过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比较利益。
当我们将上述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三个国家三种商品的交换活动进行验证,发现它仍然适用,这就证明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科学的。
对此,马克思事实上也曾予以肯定。
重视比较成本差异并以此为基础创立比较优势学说,是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学说的巨大贡献。
斯密曾从劳动分工原理提出了“绝对优势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贸易互利性原理,批判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只对单方面有利(即一国所得必然是另一国所失去)的片面看法。
但在具体的贸易格局上,斯密虽然也指出了比较优势,但是他把互利性贸易重点限制在绝对成本优势的范围内,其理论的局限性是明显的。
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揭示并论证了国际贸易领域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只要按照比较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各国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开展贸易,就可获得比较利益。
这就为解释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利益分配提供了一把钥匙,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李嘉图的研究奠定了其后贸易纯理论的发展方向,后来的学者就一直将国际贸易的研究重点放在比较优势原理上。
李嘉图比较优势学说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谬尔森称他的理论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
关于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李嘉图本人强调劳动生产率差异的重要性,这一结论是以李嘉图所设想的劳动在国内完全自由流动,而在国家之间不能流动为前提。
其后的一些学者,如穆勒、马歇尔和埃奇沃思都对贸易理论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贡献,但他们的研究中关于比较优势的概念并没有比李嘉图的思想前进一步,他们主要集中于贸易条件的讨论和比较静态学上的研究。
但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关于比较优势的研究出现了重大进展。
2.新古典贸易理论2.1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以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一层原因,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