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20年人教统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课件语文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示例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始末,刻画两个人物,表现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
2.使学生认识讳疾忌医的严重危害,理解防微杜渐、听信忠言的重要意义。
3.使学生理解间、居、复、益、应、还、走、及、是以、索等词语的意义,和汤、齐、还等字的通假用法。
教学设想1.本文是学生升入中学后第一次学习的文言文;就此开始训练学生掌握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参看注释,借助字典、联系句意、文意理解词语的含意,通过准确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含意,准确理解句意乃至文意。
2.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对应地刻画扁鹊和蔡桓公这两个人物,表现了中心意思;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叙事的层次,分析逐次对应刻画两个人物的表现力量,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本文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解释词语,口译课文。
教学过程1.由学过的当代作家的三篇现代文引到将学的古代作家的这篇文言文,引出《扁鹊见蔡桓公》(板书课题)。
联系注释①简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的公子,研究刑名法术,是当时重要的思想家。
《喻老》这篇文章,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文中叙述扁鹊见蔡恒公这则故事,本意是用它来比喻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策划困难的事,从它的容易处开始)、“为大于其细”(做大事从它的小处开始)的观点。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人们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蔡桓公,即蔡侯。
“讳疾忌医”(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这个成语,就是从《扁鹊见蔡桓公》这则故事中总结出来的。
2.要求学生看注释,查字典,理解词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词义,并与现代汉语中的该词进行比较。
间:在“立有间”中,当“一会儿”讲;用在表动作的词语之后,表示动作的时间。
现代汉语中常用它的“中间”义项,表示两者之间,如同志间、两山间。
居:在“居十日”中,当“过了”讲;用在表时间的词语之前,表示隔了一段时间。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
桓侯的反应
第九页,共十七页。
桓侯诊断 记录 (zhěnduàn)
时间
扁鹊的诊断
治疗方法
立有间 君有疾,在腠理(còu lǐ),
不治将恐深
汤熨之所及也
居十日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 将益深
针石之所及也
居十日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
将益深
火齐之所及也
桓侯的反应
寡人无疾 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
桓侯不应 桓侯又不悦
桓侯又不应 桓侯又不悦
Image
12/12/2021
第十七页,共十七页。
第一页,共十七页。
守
株
待
兔
(shǒu zhū dài tù)
第二页,共十七页。
拔 苗 助 长
(bá miáo zhù zhǎng)
自 相 矛 盾
dùn)
(zì xiāng máo
第三页,共十七页。
《韩非子》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先秦 法家学说集大
(Zhànguó)
(fǎjiā)
成者。其散文长于(chángyú)推论事理,词 锋犀利,
高度负责
为人机警
(hézuò)
合 作 探 究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人生 感悟 (rénshēng)
读了本文 ,你得到什 (běnwén) 么启示?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想象 还原 (xiǎngxiàng)
请展开丰富(fēngfù)的想象,结合人 物性格特征,补充每次人物出 场时的神态、动作、心理等描 写。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例如: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 驻足远望,见桓侯印堂(yìntáng) 隐隐有些发黑,不禁心下一颤, 思量再三,还是忍不住轻声对桓 侯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4doc初中语文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初三上)4doc初中语文开课级不:校级教学目标:一、明白得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二、了解故情况节,体会故事包蕴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揭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
〔齐读课题〕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3、明确学习步骤:知作者——解题目——通文意——得中心。
二、检查预习1、简介作者〔指名介绍,师补充〕:韩非,春秋时韩国公子……2、解题:〔1〕指名介绍扁鹊、蔡桓公〔2〕讲明〝见〞3、正音〔投影出示,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1〕给汉字注音:蔡桓〔〕公腠〔〕理寡〔〕人桓侯〔〕〔2〕多音字注音:立有间〔〕桓侯不应〔〕间〔〕断应〔〕该〔3〕写出通假字,并注音:不亦讲乎〔__通__,音___〕汤熨〔__通__,音___〕火齐〔____通___,音____〕还走〔__通____,音__〕4、讲明加点字,并讲讲句子的意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不治将益深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臣是以无请也三、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1、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摸索:扁鹊几次见蔡桓公?找出写每次见面的起讫处。
2、齐读课文。
3、按情节的进展把故事分三层,并归纳各层内容。
4、指名复述故事。
四、明白得课文内容,体会寓意1、讲读第一次见蔡桓公的情形:〔1〕齐读写第一次见桓侯的几句话,找出关于病情的词和写桓侯态度的词。
〔2〕讨论,归纳,板书:疾在腠理第一次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2、自学课文,填上第二、三、四次见桓侯的情形。
3、指名板演,集体讨论,修改板书。
扁鹊见蔡桓公疾在腠理第一次寡人无疾,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病在肌肤第二次不应,不悦病在肠胃第三次又不应,又不悦望而还走第四次故使人咨询之〔在骨髓〕逃秦不见体痛,遂死4、桓侯的病本来是不是致命的?如何样才能得救?5、找出表示时刻的词,明确本文记叙顺序,体会桓侯病情进展之快。
6、明白得寓意:〔1〕你认为扁鹊和蔡桓公分不是如何样的人?讨论归纳:扁鹊——医术高超,聪慧机警;蔡桓公——讳疾忌医,盲目自信。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扁鹊见蔡桓公》课件
扁鹊(biǎn què),姓秦,名越人, 战国时人。他医术高明,所以 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名医扁 鹊(biǎn què)的名字来称呼他。
人物 介绍 (rénwù)
蔡桓公,蔡国(现在河南 省上蔡县一带(yīdài))国君。
2021/12/10
第四页,共二十九页。
què 扁鹊
读准字音(zì yīn)
1、扁鹊远远看了桓侯一眼还走了。
扁鹊远远地看见(kàn jiàn)桓侯转身就跑。
2、桓侯故意派人去问他。
特意
3、医生总喜欢治疗没病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功
劳。
把治好病当作
4、病到骨髓里,那是司命可以治,医生是没
有办法了。
所管的地方
2021/12/10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九页。
附录:诸子百家
儒家:孔子(孔丘)、孟子(孟轲)、荀子(荀况)
通假字
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huízhuǎn),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rè shuǐ)焐
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
2021/12/10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考考你
将下面(xiàmian)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君有疾在腠理(còu lǐ),不治将恐深。 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之间,不治疗将恐怕加重。
法家:李斯、韩非
道家:庄子(庄周)、老子(老聃)
名家:公孙龙子、惠施 阴阳家:邹衍
墨家:墨子(墨翟) 武)
兵家(bīngjiā):孙子(孙
纵横家:苏秦、张仪 农家:神农氏
杂家:《吕氏春秋》
2021/12/10
第二十五页,共二十九页。
古文 现象 (gǔwén)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课件 (共20张PPT)
②不治将恐深
( 副词,将要
)
3.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古义: 跑
今义: 行走
桓公(huán) )
有间( jiàn)
骨髓(suǐ)
还走(xuán)
遂死(suì)
介绍作者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
,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
为人口吃,不善言辞,却勤著述。《韩非子》 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 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 。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 履》《自相矛盾》等历来为人们喜爱和传诵。 韩 非才会不断进步。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 A.蔡桓公(huán) 立有间(jiàn) B.腠理(còu) D.骨髓(suǐ) ①君之病在肌肤 汤熨之所及(yùn) 桓侯遂死(suì) ( 助词,的 )
C.桓侯不应(yìng)火齐(jì)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由“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你联想到 生活中哪些事、哪些富有同样哲理的话语呢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从小偷针,长大偷金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通过学习《扁鹊见蔡桓公》,我 们知道了蔡桓公之所以落得不治而亡 的结果,是他自己讳疾忌医造成的。 我们有了缺点错误,不要害怕别人批
将 属
居
分析扁鹊前三次见桓公 ,感知病情的发展。 一见桓公,“立
有间”写扁鹊细心观
察桓公,“君有疾在 腠理”写他准确诊断 桓公病情,“不治将 恐深”是和缓的规劝
二见桓公、三见 桓公,扁鹊用“在肌 肤”“在肠胃”指出
桓公病情加重,“不
治将益深”,语气肯 定,规劝中含着警告 。
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 .doc
2019-2020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
案语文版
教学目标
1.学会独立读懂文言文
2.理解本文寓意
3.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重点、难点
1.理解本文的寓意
2.学会多角度地解读文本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
2.看注解,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解题:本课节选自《韩非子·喻老》“喻老”,意思是用比喻来说明老子的观点。
作者叙述扁鹊见桓公的故事,本意说明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一观点的。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学生注意预习中划出生字注音是否正确。
2.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课文,教师点评。
3.课文写了扁鹊几次见桓公。
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桓公对待扁鹊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四、研读分析
1.诵读课文,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讨论归纳:拒绝忠告会招致不良的后果;不能带着有色的眼镜看人;有病早治无病早防——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防微杜渐;要善于劝谏,善于工作,要有责任心2.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
讨论归纳: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桓公是个盲目自信之人。
五、总结
本文通过扁鹊三次见桓公,指出桓公有病,应及时治疗,但桓公自认为“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病后的故事,说明要正视自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和帮助。
六、作业
课后练习。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 语文版
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已接触了几十首古代诗词,对古人的生活和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这种了解更多的是停留在表层次上。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生们将学习到更多内容、更多形式、更具深度的古代诗文。
《扁鹊见蔡桓公》(语文版)便是其中出现得较早而又比较重要的一篇。
《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叙述了蔡桓公因讳疾忌医导致死亡的故事,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教材的编写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让学生在了解古人生活、学习古代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思想的教育。
依以上分析,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正确理解文意、句意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
而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一些古今音义不同的词语会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此是一个难点,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古文中受到思想教育,也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将是一个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不管采用哪种教法学法,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所谓语文能力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要通过语文实践来实现,即动口、动手、动脑的多练。
根据本册《说明》内提出的第五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读背背,了解大意”的要求,本文的学习应着眼于多读、多说、多听。
所以教师应多一些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我根据初中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及刚接触古文、兴趣不高这一特点,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启发举例法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力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程序设计1、预习感知,培养自学能力。
17世纪法国的哲学家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这句话说明了方法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学习,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培养。
因此,从初一学生一接触文言文开始,我们就必须重视其自学能力的培养。
也就是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重视“授人以渔”。
在本文教学中,我想通过预习指导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 22课 《扁鹊见蔡桓公》
第 22课扁鹊见蔡桓公【查资料·教学参考】(教师用书独具)【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了解本文用对话发展情节,用白描手法展示人物情态的特点。
3.运用多种朗读方法领会故事的寓意,能联系生活懂得讳疾忌医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寓意。
【情境导入】同学们,今天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多字成语,你们来猜读一下,它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多媒体出示:起死人,肉白骨)它指把死人给救活,让白骨上生出肉来。
这里面有称赞医生医术高明的意思。
老师今天就向大家介绍能这样的医生。
他就是扁鹊,真名秦越人,战国时期医学家。
他精通各科目医学内科,创造了中医上的望、问、闻、切四大诊法。
有一次,扁鹊路过虢国,听说那里的太子死了已有半天了。
扁鹊就向宫里人问了一些情况,认为太子患的只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只是昏死而已,便让人前去通报进去说可以把太子救活。
当扁鹊来到太子跟前时,用针刺了一会,再喂了点药,太子竟然坐了起来,和常人无异。
从此,天下人都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
可是,有人就不信扁鹊,小病不治成大病,结果一命呜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扁鹊见蔡桓公》。
【新课解读】拷14语文版九上金榜学案教师用书P107【新课解读】拷14语文版九上金榜学案教师用书P107【新课解读】拷14语文版九上金榜学案教师用书P108【新课解读】5.文中结尾写道:“桓侯遂死”。
让我们来假设一下:临死前,桓侯预知自己离死亡已为期不远,于是他写了一封遗书给他的子孙,他会留下怎样的遗言呢?(文字不必过长,三四十字即可)(生动笔写遗书)写毕,请部分学生朗读蔡桓公的遗书。
拷14语文版九上金榜学案教师用书P108【新课解读】2.由“讳疾忌医”“防微杜渐”你联想到生活中哪些事、哪些富有同样哲理的话语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从小偷针,长大偷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亡羊补牢,为时不晚……3.我们身边有没有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正视自己缺点的人呢?拷14语文版九上金榜学案教师用书P108【新课解读】六、课堂小结在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可能有的同学会嘲笑蔡桓公的愚昧无知、自以为是,甚至觉得他最终的一命呜呼也是自作自受,活该如此。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22《扁鹊见蔡桓公》课件 (共20张PPT)
再见!
其散文长于推论 事理,词 锋犀利, 剖析入微,善用寓言 说明问题。
讳, 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 忌,嫉妒,猜忌。这个成语的意思 是:怕人知道有病而不肯医治,比 喻掩饰缺点,不思改正。这则故事 中的蔡桓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 结局如何呢?我们一齐来读读课文。
• 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人,医 术高明,所 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 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 蔡桓(huán)公,蔡国(现在 河南省 上蔡县一带)国君,下文称“桓侯”。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进见
站 一会儿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 深。”
桓您 小病 皮肤的纹理
恐怕
厉害 严重
我
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
曰:
无义 喜欢
“医之 好
给没有病
的治人不治病病
把
以
作为(自己
的为)功功劳。”
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生、 发展和结局?
按时间顺序。
——扁鹊见蔡桓公 ——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十日,扁鹊复见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居五日……桓侯遂死。
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的病情 正日益严重?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②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④今在骨髓,臣是以无情也。
望桓侯而还走
通假字
“还”通“旋”,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
写出下列划线词的古今义
1.立有间 2.居十日 3.将益深 4.索扁鹊 5.故使人问之 6.望桓侯而还走
1.古义:一会儿。今义:之间。 2.古义:停留。今义:居住。 3.古义:更加。今义:好处。 4.古义:寻找。今义:索取。 5.古义:特意 。今义:所以。 6.古义:跑。今义: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扁鹊见蔡桓公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4/17
5.古今异义。(9 分) 古义:一会儿
(1)立有间. 间今义:中间 古义:把……作为
(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以为今义:认为 古义:停留
(3)居.十日 居今义:居住,住所 古义:更加
(4)不治将益.深 益今义:利益
5/17
古义:跑 (5)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走今义:步行
古义:特地 (6)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今义:所以
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刻画出了栩栩如生人物形象。
D.扁鹊医术高明,责任心强。第一次见桓侯,“立有间”,就做出了
“君有疾在腠理”准确诊疗,并给予了桓侯“不治将益深”严重警告。
11/17
二、比较阅读 【甲】《扁鹊见蔡桓公》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 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 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 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8/17
一、课内阅读 1.以下朗诵节奏划分正确一项是( A.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 B.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 C.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 D.医之好/治不病/认为功
B)(5分)
9/17
2.以下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B )(5分) A.本文选自《韩非子·喻老》,在《史记·扁鹊列传》中也 有这个故事。 B.《韩非子》作者是春秋时期韩国公子,喜欢研究刑法学 问,是我国古代主要思想家。 C.这篇故事内容带有劝谕性,能够当做寓言来看。 D.当代汉语中“疾”和“病”是同义词,在古代有病情轻重之 分,“病”比“疾”重。
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件:第22课《扁鹊见蔡桓公》参考课件
3.各组代表宣读讨论结果,其他同 学进行订正及补充。
扁鹊见 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 有
拜见
一会儿
疾在腠理 ,不治 将 恐 深 。”桓侯曰:“寡人
小病 皮肤纹理 要 厉害
hào 我
无疾。”扁鹊出,桓公曰: “医 之 好 治 不病
无义 没病的人
以(之) 为 功。 ”居 十日,扁鹊复 见,曰:
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
考考你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您有小病在皮肤的纹理之间,不治疗将恐怕加重。
2、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在骨髓,是掌管生死的神管辖的,没有什么办法了。
3、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又过了五天,桓侯身体疼痛,派人寻找扁鹊,他已经 逃到秦国去了。
我会析
1、本文是如何记叙扁鹊和蔡桓公见面的情形?
2、扁鹊在第四次见到桓侯时,为什么“还走”?
3、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严重,为什么后来会变得
无法医治?(根据下表构建结构图)
见面次数及时间
扁鹊
蔡桓公
第一次
立有间 君有疾在 寡人无疾 腠理,不治将恐深。 医之好治无病以为功。
第二次
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
不应 不悦
第三次
君之病在肠胃, 不治将益深。
又不应。 又不悦。
第四次 结果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已逃秦矣。
故使人问之。
身体疼痛,使人 索扁,桓侯遂死。
在腠理 汤 熨 讽刺医生
居十日
按 时 间
在肌肤 针 石
居十日
在肠胃 火 齐
不应不悦 讳疾忌医
不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