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修辞艺术
对联的详细介绍
关于对联的详细介绍关于对联的详细介绍1、简释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于桃符,关于对联的详细介绍。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一样,构造一样,是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挽联。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押韵)。
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
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2、起历史探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
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
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互相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根底。
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这种阴阳二元的思想观念渊甚远,《易经》中的卦象符号,即由阴阳两爻组成,《易传》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老子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42章。
)荀子那么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
”(《荀子·礼论》)《黄老帛书》那么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
”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周易·序卦传》“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有礼仪有所措。
”《易传》中,分别以各种详细事物象征阴阳二爻。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
对联,又称门对、春联、对子、楹联等,是一种具有汉字特色的文学形式。
写对联的方法和诀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上下联要求字数相同,意义相对,横批则是对上下联的总结或概括。
对联通常用于春节、婚庆等喜庆场合,以表达美好祝愿和寓意。
2. 掌握对仗的技巧:对仗是对联的基本要求,包括平仄、词性、语义等方面的对仗。
平仄是指汉字的声调,一般要求上联和下联的平仄相对;词性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语义要求上下联的意义相互呼应,形成对比或补充。
3. 运用修辞手法: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设问等。
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对联更具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4. 注意字句的选择:对联的字句要求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在选字时要注意避免重复、生僻、俗气的词语,力求用词准确、生动。
5. 保持整体和谐:对联的整体要求和谐统一,上下联之间要有紧密的联系,横批要与上下联相得益彰。
在创作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题,使对联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
6. 勤加练习:写对联需要一定的功底和技巧,多读多写是提高对联水平的关键。
可以通过阅读名家名篇,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不断积累经验。
7. 保持创新:虽然对联有一定的格式和要求,但创作过程中要保持创新精神,不拘泥于传统,力求新颖独特。
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不同题材入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联的修辞手法之八:对偶、对仗
诗联的修辞手法之八:对偶、对仗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仗是更为严格的对偶,它不仅要符合对偶的条件,还有满足对应字词的声律要求和对仗句子之间同位不重字和异位无不规则重字的要求。
对偶在古体诗运用较为广泛,对仗则在近体诗中运用更为广泛,在词曲中对偶和对仗基本具有相同地位,这是由两者的基本特性决定的,但要注意的是两者不是并列平行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仗句一定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都会对仗句,所以二者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例如辛弃疾《西江月》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是对仗句,当然也是对偶句,因为在声律上符合交替律和相反律,上下句没有同位重字,也没有不规则重字,符合其它对仗要求。
又如“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这就是对偶句,但不是对仗句,因为上下句同位重字“能”和“则”。
(一)关于对偶和对仗的区别一般概述为声律和重字两方面,但这也有特例,并得到广泛运用,也就是说不是所有重字和违背对仗声律要求的对偶句都不是对仗句。
1、对仗允许的重字:通常允许几个虚词的同位重字,如“之、而”,例联“动之情,情融郁结;晓之理,理出虚心”上下句重字“之”,但此联句是对仗句。
还有异位规则互重,如挽孙中山联“一人千古,千古一人”。
2、声律违背交替律或相反律,很多情况因为好词好句或是固定词组的缘故让诗联作品的声律难以谐调,但这些对偶句通常我们依然认定为对仗句,特别是在联作中这种情况出现频繁。
鉴于这两点,以前我们所有关于对偶和对仗的区别的论述显得就不很完善了,所以我们只能说对仗是更为严格的对偶,有着一定的格律要求和字句对称要求的对偶句。
(二)对偶和对仗的基本要求。
一是在两句相对时,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二是在两句相对时,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要相同和相近。
我们说的“两句相对”指的是相连的两个句子形成对仗,这儿说的对仗其实就是广义的对仗,也就是对偶。
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题:对联
一. 教学内容:暑假专题:对联二.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对联的起源、及特点。
2、会赏析对联,明白对联的写作技巧。
3、通过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对联专题一、什么是对联?对联,又称对子。
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按照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
它分上联和下联。
它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对联里有思想、有情趣、有艺术。
欣赏对联有益于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
二、对联的起源: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左右门,用来驱鬼压邪。
这是对联的萌芽。
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
五代时,《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据说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宋代以后,在民间,新年悬挂春联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的诗中有这么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就是对当时对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
春联之设始自明太祖朱元璋,《簪去楼杂记》记载: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下令“凡公卿士庶门第,须加春联一副”,他也带头写了一副对联送予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
清代是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清康熙六十寿辰(1713年)和乾隆八十寿辰(1790年)两次重大庆祝活动是宫廷楹联创作的高潮,对楹联结构的规范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南怀瑾先生更是将“清对联”与唐诗宋词元曲相提并论,从事清代文学史研究的赵雨先生也认为,“清代的主流文体是楹联”。
孙髯的昆明大观楼长联和梁章钜的《楹联丛话》(1840年)是清代楹联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楹联已经成为可以与诗词曲赋骈文分庭抗礼、媲美争妍的独立文体。
对仗是什么修辞手法
对仗是什么修辞手法对仗是什么修辞手法 1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仗,在诗、歌、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形式上1.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如: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坟对联)……----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甚至句子对。
两对句子称为偶语句对。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六国结束,四海统一。
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六王毕”与“四海一”相对,都是主谓词组,“蜀山兀”与“阿房出”相对,也都是主谓词组,且“六王毕,四海一”与“蜀山兀,阿房出”相对。
)3.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登上高处向人们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老远的人也可以看见;顺着风势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到的人却觉得很清楚。
4.在一个句子中,同一个句子中的上下两个词是对立的。
例如:“峰回路转”、“晓风残月”、“羽扇纶巾”。
内容上1.正对偶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是互为补充的。
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只要朋友互相知心,即使分离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
对联修辞艺术
对联的修辞艺术浅探摘要:对联是中华文化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对联以其反映灵敏、传播迅速而又简明扼要的特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了解对联中所包含的修辞艺术,正确地运用对联修辞,有利于我们更好的欣赏、学习、研究和创作对联,使我们民族能更好的沿着其自身的艺术轨道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开阔更好更宽的境界。
关键词:修辞艺术修辞手段大众艺术形式文体个性对联自出现以来就以其包罗万象、形式精巧别致、极富对称之美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是雅俗共赏的文化瑰宝。
它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各种传统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各种表现手法的精华,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与感染力。
本文主要探讨对联中所包含的修辞艺术,并对对联文化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初浅的评价。
一、对联是“独立”的对偶句对联是在我国文化领域对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备律诗一切特点,并且有独立意义的一种文学形式。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结构相同,平仄相谐,文字相别,内容相关,但不能将之与古代诗文中的对偶句划等号。
在对联正式产生之前,诗文中就有大量的对偶句,但都不能称之为对联,因为它们只是诗文中的一个部件,离开了这个整体,就缺乏独立性与确定指向。
即使偶尔从诗句中抽出某些偶句来说明问题,也只是一般的泛指意义,而对联必须针对一种事物,提炼出一个中心,组织上下联,使之成为一贯完整而有独立意义的表述单位。
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独立性,具有固定的表现结构,是由一个中心,两个侧面组成的艺术整体,既蕴涵着“物生有两,相反相成”的艺术哲理,又体现了“两两相对,平仄相谐”的艺术对称。
二、对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除了匀称的对偶,对联巧妙地运用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才使其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展示其可长可短可深可浅可骈可散可文可白可庄可谐可雅可俗的艺术魅力。
(一)语句修辞谐音、押韵、叠字、重字、音步相合、平仄协调等各种手段被对联广泛采用,衬音、双声、叠韵等也不时出现,使得对联琅琅上口,读来节奏鲜明、极富音乐之美。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
如: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5)【对比法】:…… 如: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7)【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水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
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对联里的修辞
对联里的修辞对联中的最基本的修辞手法是对偶(也称对仗),其特点请参见《序言》中的有关内容,兹不赘述。
所列举的修辞手法与文学作品中的常见的、基本相似的修辞格,也不做细致的解释,请见谅。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通常用大家所熟悉、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概括而形象地描写另一较为复杂、抽象的事物和现象,使之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
在对联创作中,这一修辞方法被广泛应用。
比喻类型较多,这里介绍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1)明喻明喻是有本体和喻体,并且以“如”、“像”、“似”、“若”等联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修辞手法。
例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该联以“逆水行舟”、“平原走马”为喻体来本体“学”和“心”,使较为抽象、模糊的学习之艰难与心之易放纵变得较为具体、清晰,显得贴切而又富于哲理。
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此联为纪晓岚所撰,上联写他的从政经历,下联写他的治学生涯。
我们透过“鸥鸟”、“蠹鱼”之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其从政之坎坷起伏、治学之严谨刻苦有了更清楚的了解。
(2)暗喻暗喻也有本体与喻体。
明喻的形式是“甲如同乙”,暗喻的形式是“甲就是乙”。
明喻的形式是相类的关系,暗喻的形式是相合的关系。
如:谷乃园之宝;民以食为天。
“谷”、“民”均是本体,“宝”、“天”是喻体。
通过系词“乃”、“以”二字,把本体和喻体组成相合的关系。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红妆带绾同心结碧沼花开并蒂莲(3)借喻借喻是借某种事物来做比喻。
借喻不出现本体,只出现喻体。
借喻的喻体与本体有内在的某种相似。
如现代学者辜鸿铭引用苏轼《赠刘景文》诗句成联: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据说此联是辜为讽刺北洋军阀张勋而作。
张的亲信部队号称“辫子军”,张勋被戏称“辫帅”。
联中的“擎雨盖”暗喻清朝官员的帽子,“傲霜枝”比喻清代人头上的辫子。
这副对联还讽刺张勋已到了“荷尽”、“菊残”的地步。
请再看郑板桥写的一幅对联: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两面针。
对联的修辞艺术
对联的修辞艺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东风吹起花香醉,斗转星移景瑞苍凉。
烽火连天战未休,英勇士卒万丈英豪。
河山犹在谁归去,问天地不如问自强。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以其精练、简练的表达方式,凝结了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们的智慧和情感。
修辞艺术在对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巧妙的运用修辞手法,使对联的意境和韵味得以充分展现,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首先,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是比喻。
通过对两个相互呼应的句子进行比较,把一个概念或事物和另一个概念或事物进行类比,从而加深读者对其中蕴含的意义的理解。
例如对联中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将寻找目标与“踏破铁鞋”进行比喻,强调了寻觅目标的艰辛和付出的努力,并通过“得来全不费工夫”进行对比,突出了找到目标的意外和得之不易。
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联达到了意境的升华和表达的深化。
其次,对联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二是对仗。
对仗是指通过押韵和平仄的配合,使对联的前后两句在音韵上相呼应、相照应。
这种呼应和照应,使对联的韵味更加浓郁,给人一种和谐、悦耳的美感。
例如对联中的“东风吹起花香醉,斗转星移景瑞苍凉”,通过“吹起花香醉”和“星移景瑞苍凉”的韵味和色彩搭配,给人一种怡然、曼妙的感觉,增加了对联的吸引力。
再次,对联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三是夸张。
通过夸张手法,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处理,使对联中的意境更加独特和鲜明。
例如对联中的“烽火连天战未休,英勇士卒万丈英豪”,通过“烽火连天战未休”和“英勇士卒万丈英豪”的夸张描述,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士兵们的英雄气概,给人一种激烈、壮丽的视觉感受。
最后,对联中的反衬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对前后两句的反衬对比,使对联的意义更加鲜明,给读者以鲜明的冲击和思考。
例如对联中的“河山犹在谁归去,问天地不如问自强”,通过“河山犹在谁归去”与“问天地不如问自强”的反衬,强调了个人的力量和努力才是人生中最关键的因素。
让人们明白,不论身处何地,自强自立才是赢得胜利的关键。
对联的修辞手法
天着霞衣迎日出; 峰腾云海作舟浮。
上联写日出时景象:朝霞满天,老天像为欢迎红日出来,特意穿 上霞衣。这是把天当作人来写。下联是比喻。
•
: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
•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 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
而来?
•
周渔璜凛然回答道: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
而降!
2.重字
一个或几个字重复出现,上下联同位对应,用 以加强语气,有时还产生一种巧趣。如胡静怡颂焦 裕禄联:
只装他人,不装个人,耿耿丹心昭日月; 梧桐凤引,泡桐焦引,滔滔绿意满乾坤。
南京秦淮河风月亭联
• 扁担挑笋父担子
• 和杆缚秧母抱孙
•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乾隆南巡,见含苞欲放的荷花伸出水面。 纪见岸上一片麻林,绿叶在风中摇曳,对曰。
又如郑燮撰的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多情,不怕柳树怪他唐突,而大着胆子为柳梳理秀发;夜雨 风格高尚,不愿惊扰人,偷偷地去滋润娇嫩的花朵,做了好事不希望 人知道。这样一写,使风拂柳条、雨下花草顿生浓浓的情趣。
• 牛头喜得生牛角
• 于谦立对:
• 狗嘴何曾吐象牙 • 无奈梳三叉,兰戏:
• 三角如架鼓
• 于谦对:
• 一秃似擂槌
乾隆设宴,席间电闪雷呜,大雨倾盆,当即出一上联,
玉帝行兵,风刀雨箭云旗雷鼓天为阵;
• 冯诚修:
•
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
君王昨夜降金龙,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
中考语文对联复习知识点最大的愿望就是:祝愿你能顺利考上今年好的高中,祝你中考拿高分,鲤鱼跳龙门!加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对联复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考语文总复习:对联对联是近年来的一种热门题型,特别是结合文言文内容来进行对偶知识的考察,如泉州中考中的文言阅读中就有一题对对子的题目,预测在今后的命题中还会大行其道。
这是因为:一方面对联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骈句,这本身就依赖于文言作品而存在,借助文言语段来考察,那是再合适不过了;其次是因为文言文的骈句、对仗的语言形式具有示范性,结合文言文语境来训练,其要求实际也有了一定的降低。
那么,如何对好对联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方法:首先,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
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字数相等,即上下句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
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
上下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
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
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
古人把上、去、入三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
上举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
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7、最好不要重复出句的字眼。
其次,注重平时积累。
1、应当了解对对子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性、短语结构。
对联常识
二、对联常识(一)对联的起源和发展对联孕育于先唐,产生于唐至五代,然后受各种姊妹艺术的影响与促进,发展于宋元,到明清达于鼎盛。
1.孕育对联的修辞手法(1)对偶对联在形式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偶。
对偶,指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
是一种反映汉语特点的修辞方式。
(2)对偶的发展·对偶这种修辞方式很早就存在于古代的散文和诗歌中。
例如《论语》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等:·西汉时期的赋体作品中,对偶手法得到了广泛、自觉的运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赋体作品趋向骈体化,追求形式的齐整,通篇由对偶句组成,并开始讲究平仄。
例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吴均《与宋元思书》)·赋和骈体文对后世文体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尤其是骈体讲宄平仄和对偶的艺术手法,孕育了唐代的律诗和以后的对联这两种艺术形式。
2.产生对联的载体条件古人认为桃木和桃木制品可以驱邪辟鬼,在大门上挂上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称为“桃符”。
后来就在上面写一些吉利词句,再后来又发展为书写联语。
这就是春联乃至所有对联的起源。
传统的说法认为,保留至今的最早的对联是五代时的蜀主孟昶(chäng)写在桃符上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3.促进完善对联的姊妹艺术(1)对联与赋和骈体文从对联艺术本身的特点看,它句式灵活,长短自如,注重文采和用典等,与赋和骈体文都有相似之处;它的讲究平仄,不讲押韵,则更像骈体文。
(2)对联与律诗律诗的中间两联都要求对仗,将对联与它相比,除了在字数的要求上不同(对联不像律诗只有五言、七言两种)以外,其余在平仄、对仗方面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3)对联与词对联的对偶要求虽大体与律诗相同,但又不像律诗那么严格。
律诗对仗不允许同字相对,对联则可以这样。
这些特点,与词相似。
(4)对联与曲元曲的体式与词接近,但比词更为通俗和口语化:也比诗词有更多的复字、叠字等。
对偶与对仗的区别、其它修辞手法汇总
对偶与对仗得区别对偶与对仗就是两个概念,就是两种语言形式,二者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
对偶,就是一种修辞格。
它就是成对使用得两个文句,这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
这种对称得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得整齐与谐与内容上得相互映衬,具有独特得艺术效果。
对仗,就是指诗词创作与对联写作时运用得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与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得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得对仗使语言音韵与谐,增强了节奏感与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得高度完美。
因而格律诗词得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得诗词联句便就是对仗得;否则就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例如:(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碧野《天山景物记》)——只对偶,不对仗。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鲁迅《纪念刘与珍君》) ——只对偶,不对仗。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既对偶,又对仗。
(5)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既对偶,又对仗。
(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改造我们得学习》) ——既对偶,又对仗。
(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既对偶,又对仗。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对比,反问与设问有什么作用比喻(一)概念:比喻就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得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得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得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得事物)、喻体(作比喻得事物)与比喻词(比喻关系得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得条件:1、甲与乙必须就是本质不同得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于就是不就是比喻,不能单瞧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就是比喻。
对联的修辞手法
对联的修辞手法对联的修辞手法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
那么常见的对联修辞手法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对联的修辞手法一、比喻法“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
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
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
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二、人格化不但诗歌、漫画有这种表现手法,对联也有。
且举其中的一例:“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锣对鼓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这是在封建制度下,某地元宵节的一副民间的庆灯对联。
烛、灯、锣、鼓,都是常见物,但经此摆布,似是人们的一席对话。
烛燃着发光,毕竟是在灯里面,但只有依傍灯笼作门面,才吸引人“欣赏”;而鼓则诉说因腹空遭受拳头之苦。
彼此处境不同,感受各异。
而着一席对话的内容,恰好体现出当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把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的人的言语或动作,从而使之形象化,去感染人,这就是“人格化”的特征。
当然,一定手法的表现,要根据一定显示生活的需要,根据一定主题与构思的需要,不宜随便乱用,以免弄巧成拙。
三、问答法由于对联有着排偶特点,上下两联之间互为相关,采取一唱一和的“问答法”,较为方便。
运用这一手法,要求联词结构严密,呼应自然,从一呼一应中阐明主题思想。
它的'作用主要是:一方面把抽象的东西通过具体形象去表达出来;另一方面用“答”对“问”,就更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从而达到深刻显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从前,有人通过戏台演戏中的情景,用联语把旧社会的生涯作一番对照,通俗感人,那戏台楹联是:“穷的富的,贵人贱的,睁睁眼看他怎的;歌斯舞斯,哭斯笑斯,点点头原来如斯。
”又在解放前,有人替一家财神庙撰联云:“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夜来拜,使我为难。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
对联的特点是什么对联,又称对子,是一种汉语修辞手法,常见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对联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二句对仗:对联由两句对仗的词或句子组成,上下联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对仗关系,通常包括音、韵、字义等方面的对应。
对仗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也是对联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主要方式之一例如:春水初生花初鲜秋风渐至叶渐黄上下联的词句中,“初生”与“渐至”对仗,“花初鲜”与“叶渐黄”对仗,“春水”与“秋风”对仗,形成了一种齐整的对称结构。
2.对称平衡:对联以平衡、对称作为首要原则,上下联的词数要相等,字数要相近,并且在形式结构上力求对称。
对联的形式结构通常分为平行式、对偶式和交叉式。
平行式:风花雪月画地为牢春水秋山笑声沉浮对偶式:采菊东篱下举杯问青天暮山亭下停车笑谈城南旧事交叉式:法喜来时花自开绵绵春雨倒无妨马蹄声声谢平安夜夜春风助快乐例如:水金山色云外清琴一曲丝偏多秋月江烟雨间香火驿寒灯两重这两幅对联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的思索,情感在意境中间接流露。
4.简练精炼:对联注重言简意赅,追求简洁明快的艺术效果。
通过有限的词汇和合理的构架,对联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和意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对联用简洁的文字勾勒出了人与自然的辽阔,在字面上所不言而喻的意象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5.象征隐喻:对联常常采用象征隐喻的修辞手法,通过寓意隐喻来表达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使作品更加深邃和丰富。
例如:红叶舞秋沙碧水泛春苔生命鸟飞翔灵魂花灿烂这两幅对联利用象征隐喻,表达了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蜕变。
对联艺术学习对联的构成和技巧提高修辞能力
对联艺术学习对联的构成和技巧提高修辞能力对联艺术学习:对联的构成和技巧提高修辞能力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修辞技巧的展示。
学习对联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写作能力和修辞水平,更可以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对联的构成要素以及提高修辞能力的技巧。
一、对联的构成要素对联构成要素包括上下联的呼应关系、对仗关系以及整体平衡感。
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上下联的呼应关系对联的上下联通常通过意义、词汇、结构或句子长度等方式进行呼应。
例如,上联“山水美在人间”,下联“笔墨雅韵中华风”,这两句上下联通过意义呼应,表达了山水之美和文化内涵;或者上联“文如其人”,下联“字如其心”,这两句上下联通过结构呼应,传达了文字的真实性与性格特征。
2. 对仗关系对仗是对联的重要构成方式,包括平仄对仗、音韵对仗、意义对仗等。
平仄对仗是指上下联的音节长度和声调模式相互呼应;音韵对仗是指上下联的音韵相似或包含相同的字母、音节或字;意义对仗是指上下联通过意义相关联,进行呼应或对比。
对仗关系的恰当运用可以增强对联的艺术性和美感。
3. 整体平衡感对联需要在布局和长度上呈现整体平衡的感觉。
布局上通过字数、字形或排列方式等方式进行平衡,长度上通过字数相等或差不多的方式进行平衡。
整体平衡感可以让对联呈现出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也体现了对联的美学原则。
二、提高修辞能力的技巧对联的艺术不仅在于构成要素的运用,还需要灵活运用修辞手法,通过点题、联想、比喻等方式来增强表达力。
以下是几种提高修辞能力的技巧。
1. 点题通过对联的上下联直接点出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使表达更加明确,引人注目。
例如,“旭日东升”、“春满人间”等等。
2. 联想通过联想将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增强表达的意境和感染力。
例如,“泉声滴石”、“花香鸟语”。
3. 比喻通过借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进行修辞,使表达更加具体形象化。
例如,“如烟如雾”、“宛如美人”。
谈谈对联的修辞艺术
内容摘要:中国的对联,力求用非常简约的文字,来浓缩丰富的情感、揭示深刻的思想内涵,以一字胜百字,一句胜千句,显示出中国文字的包容与张力,也可以说撰联者追求文字的精纯到了极致的境界。
中国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明清之际对联大盛,在创作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佳联成千上万,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从修辞艺术这个角度对它作一番审视,就会发现一些构筑规律。
关键词:对联修辞艺术方锦娣谈谈对联的修辞艺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诗歌小说总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要说对联,更是情有独钟。
近年来,我专门寻找搜集了一些古今对联,现将它们奉献给大家,并和大家一起从修辞艺术的角度来领略她迷人的风采。
一.巧妙引用成对联为了悼念鲁迅,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联是: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此联情深意切,语带双关,暗含比喻,既突出了消息来得意外,又强调了损失的巨大,并将鲁迅的《彷徨》,《呐喊》两书,分嵌联中,但却不着一丝雕饰痕迹,可谓自然妥贴,精妙奇绝。
上联的“译著尚未成书”,指当时姚克与斯诺译编的《活在中国》。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送的挽联是:著作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重,莫作空头文学家“中国小说史”,指的是鲁迅1920年起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的讲义《中国小说史略》。
下联中,对鲁迅在遗嘱中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的见解,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赞许。
二.对比类比成对联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追悼会上,各界人士同声哀悼,所送挽联多得不可胜数。
当时远在日本的郭沫若曾写过三副对联。
其中一联是:孔子之前,无数孔子,孔子之后,一无孔子鲁迅之前,一无鲁迅,鲁迅之后,无数鲁迅此联看似浅显,实则深刻。
对联运用类比的手法,虽将鲁迅与孔子相提并论,却指出了二者的截然不同。
因为“孔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鲁迅语),而鲁迅却是中国革命的伟人,其一生的业绩,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既前无古人,又会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联中包含着作者的钦敬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的修辞艺术
今天人们所写的对联,有很多思想内容很好而艺术魅力不够,难以引起人们回味和玩赏。
一般来讲,对联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其是否讲究修辞。
对联的修辞可分为特殊的修辞法和普通修辞法两种。
(一)特殊修辞法其一,把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嵌于对联之中,犹如藏头诗,以此暗寓褒贬。
如:其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蔡锷赠小凤仙联明照沙窗,个个孔明诸葛亮;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畹华为梅兰芳的字) 其二,把一个汉字拆成两个或把几个汉字合成一个,从而联文成对。
如:看门中月,(“”拆成“门”“月”) 思耕心上田。
(“思”拆成“心”“田”) 其三,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有出处的警语。
如: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无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晴看越寇飞来。
这是康有为为“戊戌六君子”死难而作。
共用六典:比干、岳飞、党锢、清谈、方孝孺、伍子胥,使其内容复杂、丰富、深刻、决非一般直
陈可比。
其四,一副对子有两层意思,字面意思虚设,骨子里意思实意,形成双关。
颇有回味。
如: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飞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据说,唐朝杨国忠妒忌李白,故约李白对三步句。
杨出的上联,李对的下联。
这里“蹄”谐“题”,进而借指杨的脚,杨欲惩李,反被辱。
其五,顺读、倒读皆成诗句,形成回文。
如: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边水尾水连天。
这副对联,句句可倒读,正读倒读字句内容完全相同。
又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这副正读、倒读字句各异,语义不同,倒读顺承正读,内容连贯而有深化。
其六,利用相同的字叠加或用一多义多音字相加。
如: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又如: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加点字同潮,cháo,其它为zhāo)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加点字同涨,zhǎng,其它为chǎng)(二)普通修辞法既用人们常见的一些修辞方式诸如比喻、反复、顶真、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构成对联。
如:①心血操尽,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耸寰宇;骨灰撒遍,深海恩情如滴滴甘露润人心。
(比喻)②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
不老松。
(比喻)③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
(拟人)④校园近春绿,桃李向阳红。
(象征)⑤品在竹之间,格在梅以上。
(对比、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