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届高三历史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课件:必修三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6.19
2019年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3 第6单元 第64讲
必修三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凋零 ”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 (2)文艺界呈现出“百花_______
究几乎中断。
十、文学艺术的春天 1.原因:科学文化领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向正途,_______ 1979 年,“双
百”方针重新确立。
岳 麓 版
历 史
2.表现
戏剧 、 诗 歌 、 (1) 文 学 艺 术 领 域 : 文 艺 流 派 交 相 引 领 风 潮 , 小 说 、 _______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易混辨析]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
原子弹、氢弹。
岳 麓 版
历 史
2.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五、扫盲教育
扫盲 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地位:建国后,__________ 2.成就 (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__________ 工农教育 会议。
博士 三级学位制度。 硕士 —________ (2)建立起学士—________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民办 高等教育都 (3)政策放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__________ 得到长足发展。 八、“双百”方针的提出 1.原因 (1)“双百”方针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和______________ 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岳 麓 版
二、“东方魔稻”
袁隆平
历 史
1.研制:1973年,__________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
号”。
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六单元综合归纳(课件PPT)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专题六 辩证地看待科学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与弊 1.利 (1)科学传播的媒介特性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科学传播中的大众传 播媒介,对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范围、延续传承时间、丰富传承内涵,所起的作用 是传统传播所望尘莫及、不可比拟的。 (2)科学传播通过新闻报道、媒体宣传、实时评论、舆论监督的方式,引起社会大众 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 (3)科学传播所传播的新技术、新观念等,被吸收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为非物质 文化遗产在新的语境中的技艺创新和文化积淀提供了养料。
第9页
5.遗址和岩画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1)遗址是指人类活动的遗迹。其特点表现为不完整的残存物,具有一定的区域范围,
很多史前遗址、远古遗址多深埋地表以下。
(2)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人类祖先以石器作为工具,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
石刻,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它是人类社会的早期文化现象,是先民
第11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专题五 认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 1.清末的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1)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始于对西方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介绍, 较早出现的博物馆以上海徐家汇自然博物院(1868 年)、亚洲文会博物院(又名上海博物 院)(1874 年)、京师同文馆博物馆(1876 年)等为代表。 (2)1909 年,由清廷民政部拟定、宪政编查馆核议的我国历史上首部“文物保护法”, 即《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颁布,人们对文物价值逐渐有了正确认识,意识到保护文物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13页
新教材•历史(RJ)•选择性必修3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6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试题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1)党内指导思想上的①倾错误泛滥。
(2)毛泽东错误估计形势,认为中央出了②。
(3)林彪、江青一伙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宪法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
(2)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3)③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法正常运行。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1.背景:“ ④ ”的惨痛教训。
2.表现(1)提出法制建设方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⑤,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平反冤假错案: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3)修订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⑥》。
(4)形成法律体系:形成了以⑦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重新召开各级⑧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时间:1982年。
(2)表现:中国共产党提出“ ⑨,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3.健全民族区域自治(1)时间:1984年。
(2)表现:政府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⑩》。
4.加强基层民主建设(1)时间:1998年。
(2)表现: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⑪》。
a改变村委会干部任免制度。
b推行村民自治、⑫,发展各种村民选举制度。
K知识参考答案⑦宪法⑧人民代表大会⑨长期共存⑩民族区域自治法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⑫民主选举//“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1.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必须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4.决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问题扩大化和绝对化(2017-2018学年河南洛阳月考)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十年“文革”在政治制度方面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A.必须打破个人崇拜B.必须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参考答案】B/从“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认识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1.从“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看,民主法制不健全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综合复习课件
薄伽丘和《十日谈》
《十日谈》是薄伽丘最重要的 作品,它为作家赢得了“欧洲 短篇小说之父”的名誉。小说 讲的是欧洲大瘟疫时期,十位 贵族青年到郊外避难,约定每 人每天讲一个故事,一共讲了 十天,这就是《十日谈》书名 的由来。小说的主旨在抨击禁 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 自然欲望。
薄伽丘
40
十日谈之绿鹅
2、概况
时间: 14——17世纪:
发源地: 意大利
32
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兴起?
①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首先在意大利的出现 ②阶级条件: 新兴资产阶级的形成和逐渐成长 ③文化条件: 保留了较多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④政治条件: 处于分裂状态,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 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10
①言论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 5.智者言论特点: ②注重实利 ③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 人物:普罗塔戈拉
6.代表:
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7.评价: 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积极性
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11
局限性
二. 苏格拉底的智慧
1.思想主张:
3
启蒙运动
公元17---18世纪
成熟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1课
4
普罗塔戈拉 智者的启蒙
人是万物的尺度பைடு நூலகம்
苏格拉底
蒙昧中 的觉醒
苏格拉底的智慧
认识你自己 美德即知识 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
人生而平等
6
一.智者的启蒙
1.时间: 约公元前5世纪中叶
2.原因:
①经济:工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 ②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③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 ④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必修3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十三页,共15页。
解析(j必i须ě 首xī先) 从已有的思想(sīxiǎng)材料出发,说明借助古代的思
想文化成果,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说明(shuōmíng)其产生根源是经
济根源,与这一论断相吻合的是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故 C 符
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gǔlì)发财致富和冒 险精神,崇尚理性(lǐxìng)和科学,追求知识。
(5)主要代表及成就。 ①文学领域 “文学三杰 ”:A.薄伽丘是文艺复兴先驱之一, 代表作为《十日谈》 ,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 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B.但丁被称为 “中世纪的最后 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 ”代表作是《神曲》, 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C.彼特拉克代表作是《歌 集》,最早提出要以 “人的学问 ” 代替 “神的学问 ” ,被称为 “人文主义之父 ”。 ②艺术领域 “美术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①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shèhuì)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 衰亡、资本主义萌芽(méngyá)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②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③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分,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
典文化,马丁 ·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④两者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
罪恶,宗教改革则是教会内部的斗争。
第十二页,共15页。
(2011·安徽文综 )恩格斯指出(zhǐ chū),任何新的学说“必
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suīrán)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
中”。最能印证(yìnzhèng)其(主旨的) 是
2019年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六单元18《新时期的理论探索》精品课件.ppt
第18课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山东省临沂第四中学 张学兰
春天的故事
大型系列展览──
新时期重大理论成果巡展
通过参观要了解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 感受历史,感悟历史,启迪未来,要 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 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 要指导意义。
总结:邓小平是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历史 性的重大贡献。
主题演讲会
学习历史· 话说理论· 展望未来
主题发言:世纪伟人邓小平
① 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 ③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
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解读上引② ③论断,完成主题发言稿。
例如:毛泽东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 会议上确定。
(2)结合相关史实,谈谈这三大理 论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认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例如: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 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的准备。
邓小平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 会议确定。 “三个代表” :2002年中共十六 大会议确定 共同特点: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
成熟篇·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 祖国和人民。
小平语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 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 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 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 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岳麓版)课件:第六单元 单元复习课
单元复习课
历史-YLB-必修3-GZ
历史-YLB-必修3-GZ
历史时段
通史线索
现代世界科技 科技:量子论、相对论、原子 进步(20 世纪 能、航天技术、互联网、现 初期以来) 代信息技术发展 现代中国:改 革开放前 (1949~1978 年) 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 水稻及高性能计算机和生物 技术。文艺:“双百”方针。 教育: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 育体系
历史特征 相对论和量子论构成了现 代物理学的基础。互联 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教育 和文艺工作有了良好的开 端,取得重大的成就。受 “左”倾错误的影响,各项 工作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 的历程 新时期中国科技、教育和 文艺工作发展迅速
科技:载人航天技术、计算机 现代中国:改 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 革开放新时期 大发展。文艺:出现欣欣向荣 (1979 年至 局面。教育:实施“科教兴 今) 国”战略
历史-YLB-必修3-GZ
(教师用书独有) 一、“炒股高手”爱因斯坦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闻名于世,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科学界泰斗 其实也是一位成功的股市投资者。最新解密的历史档案显示,在不到 20 年的时 间内,他和他的财务顾问竟然让其数千美元的股票升值到了 25 万美元!据报道, 一张由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本人亲笔签名的股权证明书日前在柏林拍出约 3.4 万 美元的高价,此股权证明书是在美国发现的。 该股票显示,爱因斯坦所持有的 60 股五月百货商店的股票在短短 6 年后价值翻了一番。但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 理想主义和和平主义者,对于金钱从来不太在意。爱因斯坦看待钱财相当淡薄, 他曾说:“金钱只能用于满足私欲,并且常常被其拥有者滥用。”
历史-YLB-必修3-GZ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六复习.ppt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提倡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生而平等。提倡建立民主政体
理解启蒙运动时期影响
(1)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 解放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和 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在启蒙运动冲击下,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 封建王朝,建立共和国。 (3)启蒙运动影响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 展。 (4)后期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人不能过分依赖 理性)
(3)自然科学的研究态度不同。儒家思想强调讲究天人合一, 但儒家在人与自然的研究方面,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古希 腊思想家在其人文主义精神中充满理性和激情。注重对自然的 研究。
(2)都将道德看作是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
孔子把“礼崩乐坏”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仁” 的学说,“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仁”的内涵极为丰富,但 其核心内容是“爱人”,孔子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 之上。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 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以德治人。
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压制
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 主义社会的转变
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有较大发 展
封建专制的阻碍
程朱理学、八股取士的束缚和限制
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与古希腊思想文化的比较 原因的不同点:
(1)经济上:古代中国主要是农耕经济的发达;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经济的 发达。
(2)政治上:古代中国主要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保证了社会的相对稳定, 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古希腊则主要是在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下奴 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
(2)内容上,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天主教神学束缚, 强调追求现世幸福。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反教会与 君主专制,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课件(全套)
2、三大思想家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3、经世致用思想的主张和影响 ⑴ 提倡务实的学风和行为 ⑵ 批判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 背景 ⑶ 影响 理论和设想 4、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揭露批判 影响 5、对三者进步思想主张的总结 ⑶ ⑴ 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 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 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为主” ⑵ 经济上,主张为学应求务实,重视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⑴ 哲学思想
矛盾普遍存在
实现转化途径
辩证法思想 矛盾双方可互相转化
⑵ 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3、老子思想的地位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 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 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 家思想的形成。
一、儒家 ㈠ 孟子(前372~前289) 1、孟子其人 2、孟子的思想 ⑴ 仁政学说 ⑵ 性善论 ⑶ 人的修养和义利观 3、孟子及《孟子》一书的地位 ㈡ 荀子(前313~前238) 1、荀子其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 ⑴ 来源 ⑵ 内容:“天人感应”学说 ① 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② 君主实行统治也有所畏惧 (即君主权力的有限性) ⑶ 影响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 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1、魏晋以来佛教和道教的传播 2、“三教合一”的潮流 3、“三教合一”对儒学的影响 二、理学的两大流派 ㈠ 程朱理学 1、理学的兴起 2、程朱理学的兴起
2、庄子的重要观点
三、道家―庄子 2、庄子的重要观点 ⑴ 相对主义的“齐物论” ⑵ “逍遥”观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总复习第六单元课件 岳麓版必修3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导航
课程标准
知道相对论、量子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重点难点 1.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相对论、量子理论的内容;经典力学与相对论的关系。
内容索引
基础落实
核心素养 达标检测 课时训练
基础落实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1.经典物理学的成就 (1)在经典力学的基础上,19世纪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把人类对 自然界 的认识推进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2)人们把以 牛顿力学 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看做绝对权威的理论。
繁荣 放”局面 (3)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教育全面发展
真题感悟
例题 (2017·课标全国Ⅲ,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 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现实主义绘画。 二抓关键: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1954年”“《婆媳上冬学》”,说明该画 反映了社会现实。
(1)除航天和农业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科学研究受
“文化大革 命”时期
遭受严重 挫折
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 (2)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大学停止招生 (3)盛行“阶级斗争”文艺,样板戏一枝独秀,出现
“百花凋零”局面
新时期
(1)科技全面繁荣,在航天、信息技术方面成就突出 全面发展 (2)“双百”方针重新得到贯彻,文艺出现“百花齐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片明显不
2018-2019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课件:单元整合6
历程 阶段 表现 解放 战争 时期 发展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成 立后
影响 为民主革命的 中共七届二中全 指出由新民主主 最后胜利和中 会上的报告、《论 义革命向社会主 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民主专政》 义过渡的总任务 的成立做了准 备 《论十大关系》 《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 问题》 提出了中国特色 为中国社会主 社会主义建设方 义建设指明了 针;创造性地提出 方向 了两类矛盾学说
单元整合
毛泽东思பைடு நூலகம்的形成与发展
历程 阶段 表现 内容 影响 《中国社会各阶 解决了中 国民 坚持无产阶级对革 级的分析》《湖南 国民主革 萌芽 革命 命的领导权、依靠农 农民运动考察报 命的根本 时期 民进行革命 告》 问题 国共 指导开辟 《井冈山的斗争》 十年 出一条新 开始 《星星之火,可以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对峙 的革命道 燎原》 时期 路 全民 《论持久战》《新 提出民主革命分两 描绘了新 族抗 民主主义论》《论 步走的战略和新民 民主主义 成熟 日战 联合政府》 ;中共七 主主义革命的科学 革命的前 争时 大确立其为党的 概念 景 期 指导思想
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3第6单元PPT课件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26
• (三)人类飞天成功的原因 • 1、科技的进步; • 2、工业社会经济的发展; • 3、各国间激烈的竞争。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
• 一、背景: • (一)中美敌对,美国威胁中国安全; • (二)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 (三)两极格局下世界动荡不安; •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兴起; • (五)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提高中国的
• 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 “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 (三)影响:
• 1、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等 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
• 2、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
•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 (一)中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78年, 1983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亿次的巨型计算机 “银河1型”诞生。
国防力量和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 • 二、两弹一星 • (一)含义: • 最初指原子弹、氢弹是两弹,后来氢弹与原子弹合
称为“核弹”,另一弹专指导弹。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27
• 二、两弹一星 (二)概况 • 1、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 2、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 3、1966年10月1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 4、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 5、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28
•
一、扫盲教育
• (一)背景:
• 1、建国初中国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的 教育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难突破】 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背景、 内容、 取得的成果以及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 的经验和教训 (1)背景: 1956 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充分 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 式提出。 (2)内容: “百花齐放”指的是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 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
【解析】选 C。本题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知识分析 历史现象的能力。题干呈现这样几个主要信息:一是 时间,1958 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它的特点是以政治运 动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要知道《人民日 报》是党报,带有宣传党的政策的使命,三是全民搜 集民歌且出现民歌搜集量大幅增长的现象,这与大跃 进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一致的。从选项看,首先民歌的 搜集不能代表中国整个教育的发展情况,A 项错误;材 料中没有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现实中此时的经济发 展比较混乱,无法证明 B 项的说法;C 项的表述符合题 干表达的两方面特征,一是政治运动,二是全民行动 搜集民歌,所以 C 项正确;D 项在表述上出现了错误, 题干讲得清楚:只是搜集民歌,而不是创作民歌,更 谈不上社会主义文学这个问题,D 项错误。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1949—1978 年间国内 史学界发表的……论文数量”。1949—1978 年间,国 内史学界推崇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太平天 国运动(反封建)、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和辛亥革命(反 帝反封建)均符合这些观点,故发表的研究论文数量较 多。 而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与 1949—1978 年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环境不相符, 故发表的相关研究论 文数量较少,故选 C 项。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 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方 针,是 1956 年党中央确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 和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 为了正确解决、 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而提出的,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 线的团结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也为继续发展我国多党 合作制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此分析可知两者都调动了建 设社会主义的因素,A 符合题意,故选 A。
4. 新中国建立后, 出现下列一系列作品说明了(D )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56 年”“文 艺, 学术, 迅速发展”等, 本题实际上考查新中国的“双 百”方针相关内容。结合所学可知,B 项表述符合史实 和题意。
2.1956 年 5 月, 《光明日报》连续报道钱伟长、 傅鹰等 10 位首都著名学者的采访谈话。 钱伟长说: “它 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的道路。 ” 傅鹰认为: “没有它,思想就会僵化,何谈科学发展。 ” 他们谈话围绕的主题是( C ) A.社会主义改造 B.中共八大召开 C. “双百”方针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课程标准 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 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2.高考考点
“双百”方针提出的时代背景、过程、内2015 山东)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与影响。下表所列为 1949—1978 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 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 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 的不均衡性。下表中“丁”指的是( C ) 研究专题 论文数量(篇) 甲 722 乙 287 丙 614 丁 96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派,可以自由争论。 (3)成果: 科技和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 (4)经验教训: 政治运动的扩大化和“文革”, 把许多学术问题当 成政治问题, 妨碍了文化的正常发展; 党总结经验教训, 明确提出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 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
【他山之石】 1.学术争论岳麓版增补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学术、科技领域不断创新 和发展,其表现:理论界摆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 化思想束缚,1996 年起开展了三下乡活动,频繁与外 国学者交流学术经验。 3.“双百”方针提出的目的应有两个:一是文学 艺术,二是科学技术。教材对文艺发展情况介绍的篇幅 较多,容易形成“双百”就是文艺政策的错误理解。
一、选择题 1. 1956 年 5 月 26 日, 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 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 放’,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 对独立思考的鼓励, 有了自由讨论, 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从中可 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B )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
【例 2】 (2013 海南)1958 年 4 月, 《人民日报》 发表 《大 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 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 800 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 写下的诗歌达 5 300 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C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解析】 本题考查 “ 双百 ” 方针。从时间信息和 “它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信息来看, 他们谈话围 绕的主题应是“双百”方针。
3.1956 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A )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