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知识整合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59页).ppt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华夏文明的形成—早期国家——孕育雏形
二、从部落到国家
思考:关于 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 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的转变并 非一帆风顺。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 为中心的西南部
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 是相互影响的。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 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原影✎响中各国旧地石,器各时代地重也要影人类响遗中址原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以环太湖为中心 的东南部
华夏文明的曙光——石器时代——自主学习
修建村落等
辽河流域
彩绘陶器、栽培“粟”
红山文化
养猪较普遍
龙山文化 黑陶
种植水稻、养蚕缫丝技术
长江下游 良渚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特点: 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 社会
开启 文明古国时代
良渚古城
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
让学生找出“文明”和“国家”究竟包含哪些要素。阅读
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
“万邦” 时代 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
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另一种说法:五帝则是黄帝、颛顼(zhuān xū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帝喾(kù颛顼 之子,尧之父)、尧、舜。尧舜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民主推选部落联盟 首领的制度叫做“禅让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欢迎参加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历史复习的重要性、复 习方法、复习技巧以及学科知识的复习。请留意每个环节的重点和实用技巧。
历史复习的重点
1 把握重点
了解历史复习涉及的重点知识,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内容,。
2 制定计划
建立复习计划和时间表,有序进行复习,确保全面而高效的复习过程。
资源利用
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互联 网、教师、同学等,获取丰 富的信息和帮助,拓宽复习 视野。
学科知识的复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等。
复习方法
1
多样运用
2
灵活使用不同复习方法,如阅读、写作、
解题、讨论等,提高复习效果和兴趣。
3
选取资料
选择适合自己理解和复习的资料,如教 材、课堂笔记、参考书籍等。
设定目标
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知识 点和技能的提升需求。
复习技巧
记忆技巧
运用记忆法和技巧,如联想、 编曲、故事化等,提高记忆效 率和准确性。
拓展与巩固
掌握有效的拓展和巩固技巧, 如练习题、总结归纳、查找资 料等,提升记忆的持久性和应 用能力。
思维导图与笔记
使用思维导图和笔记整理知识, 帮助理清脉络、加深印象,便 于复习和回顾。
复习时的注意事项
专注与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提 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合理休息
合理控制学习时间,制定休 息计划,充分放松身心,避 免疲劳影响记忆和理解。
欢迎参加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历史复习的重要性、复 习方法、复习技巧以及学科知识的复习。请留意每个环节的重点和实用技巧。
历史复习的重点
1 把握重点
了解历史复习涉及的重点知识,确保不遗漏任何重要内容,。
2 制定计划
建立复习计划和时间表,有序进行复习,确保全面而高效的复习过程。
资源利用
利用多种学习资源,如互联 网、教师、同学等,获取丰 富的信息和帮助,拓宽复习 视野。
学科知识的复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等。
复习方法
1
多样运用
2
灵活使用不同复习方法,如阅读、写作、
解题、讨论等,提高复习效果和兴趣。
3
选取资料
选择适合自己理解和复习的资料,如教 材、课堂笔记、参考书籍等。
设定目标
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明确知识 点和技能的提升需求。
复习技巧
记忆技巧
运用记忆法和技巧,如联想、 编曲、故事化等,提高记忆效 率和准确性。
拓展与巩固
掌握有效的拓展和巩固技巧, 如练习题、总结归纳、查找资 料等,提升记忆的持久性和应 用能力。
思维导图与笔记
使用思维导图和笔记整理知识, 帮助理清脉络、加深印象,便 于复习和回顾。
复习时的注意事项
专注与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提 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合理休息
合理控制学习时间,制定休 息计划,充分放松身心,避 免疲劳影响记忆和理解。
新高考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26单元模块总结课件(共10张PPT)

(3)明清时期是民本思想的完善阶段 明清之际是政治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明清 进步思想家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提出“天 下为主,君为客”“众治”“不以天下私一人”等思想。这些民本思想 固然有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一面,但却明显地具有与反专制相结 合、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民主因素,他们的思想深度是超乎前人的,从 而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这一时期已经完善起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中华人文精神”,则其内涵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 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 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 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 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 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 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
线索二: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具有兼 收并蓄的鲜明特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不断地发展、升 华,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形成了以中国为中 心的“中华文化圈”;明清之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呈现东学西渐与 西学东渐的新景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化,我国思想界 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的历程、由向 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选择性必修三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十六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模块总结
〔网络构建〕
〔阶段特征〕
线索一:文化发展历程。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已形成中原核心、多 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 础;汉代以后,我国形成以儒学为主流,融合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思想 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理学。明清之际,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抨击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产生。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十三单元单元归纳提升课件 新人教

新课标 ·历史
巧
悟
归
考
纳
情
·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
高
真
效 整 合
发展 阶段
起源
复兴
发展
成熟
题 体 验
时间 国家
公元前5世 14~17世
纪中叶、 纪、意大
希腊
利
16~17世 纪、德国
17~18世 纪、法国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经济 奴隶制工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背景
商业 萌芽出现 萌芽成长 经济发展
效
题
整
体
合
验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一、选择题
1.(2012·重庆高考)伊拉斯谟借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
悟 考
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情
·
·
高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真
效
题
整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体
合
验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术、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科技在各个领域都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且整体性、综合化的程度更高。
巧
悟
归
考
纳
情
·
·
高
真
效
题
整
体
合
验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 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
势。具体表现为( )
巧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答案】 D
巧
悟
归
巧
悟
归
考
纳
情
·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
高
真
效 整 合
发展 阶段
起源
复兴
发展
成熟
题 体 验
时间 国家
公元前5世 14~17世
纪中叶、 纪、意大
希腊
利
16~17世 纪、德国
17~18世 纪、法国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经济 奴隶制工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
背景
商业 萌芽出现 萌芽成长 经济发展
效
题
整
体
合
验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一、选择题
1.(2012·重庆高考)伊拉斯谟借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
悟 考
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 情
·
·
高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真
效
题
整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
体
合
验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术、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科技在各个领域都取得 了突破性进展,且整体性、综合化的程度更高。
巧
悟
归
考
纳
情
·
·
高
真
效
题
整
体
合
验
菜单
新课标 ·历史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 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
势。具体表现为( )
巧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答案】 D
巧
悟
归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

——[英]罗曼·柯兹纳里奇:《长思短
想—当短视与速成正在摧毁社会,如何用长期思
考缔造更好的未来》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册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三大单元 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与信息时代的迭新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复习任务一:请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古代文明产生的历程
复习任务二:根据视频和表格内容,概括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共同特征
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情况一览表
建筑:乌尔城遗址
文字:印章文字
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共同特征
1、地理位置:基本上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2、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大海流域 3、文明标志:以古代城市、文字的产生、 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 4、基本态势:呈分散性、相对独立发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纵向)
第一大单元 多元发展格局与农耕时代的来临
中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2课 文明的扩展与交流 (横向)
外
历 史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纲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要 下
第二大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工业时代的到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 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 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 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它们在形成文明纵向发展的 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使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想—当短视与速成正在摧毁社会,如何用长期思
考缔造更好的未来》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册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三大单元 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与信息时代的迭新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复习任务一:请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古代文明产生的历程
复习任务二:根据视频和表格内容,概括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共同特征
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情况一览表
建筑:乌尔城遗址
文字:印章文字
古代文明产生和早期发展的共同特征
1、地理位置:基本上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2、地理环境:多临近大河大海流域 3、文明标志:以古代城市、文字的产生、 国家的形成为主要标志 4、基本态势:呈分散性、相对独立发展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纵向)
第一大单元 多元发展格局与农耕时代的来临
中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2课 文明的扩展与交流 (横向)
外
历 史
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
纲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要 下
第二大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工业时代的到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 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 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 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它们在形成文明纵向发展的 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使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一轮复习

③主要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 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 联系。
1. 挖掘·教材信息
阅读纲要下第6课第一目“史料阅读”栏
目与图片《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新型航
海图》《14世纪的星盘》,分析新航路
答案
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明朝时,葡萄牙骗
外交 居澳门,西班牙和荷兰侵略台湾,中国开始了反对西方殖民侵
略的斗争
文化
西学东渐,西方科技知识开始在中国传播
2.历史解释——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深化 拓展
历史解释——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比较项
郑和下西洋
新航路开辟
背景
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目的
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
寻找奇珍异宝
性质 封建性政治行为的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经济行为的海外殖民
进行朝贡贸易,以和平友好交 方式
往为主要方式
以武力掠夺为主要方式
——摘编自《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四百年遥想》
解 读
材料材料论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基本职能。
思 考
根据材料,归纳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性质及拥有的基本权力。 试答:_性__质__:__具__有__部__分___国__家__职__能__、__向__东__方__进__行__殖__民__掠__夺__和__垄__断__东__方__贸__ _易__的__商__业__公__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基__本__权__力___:__自__组__佣__兵__、__发__行__货__币__和__股__票__、___与__外__国__签__订__条__约__、__亚__洲__ _殖__民__的__垄__断__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历史(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

2.历史解释——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 都围绕着皇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这保证了国家 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一些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 为皇帝服务的。家国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 加强了中央集权。 (4)秦朝建立的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 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视角1 秦朝“大一统”局面的建立与巩固 材料 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 《厩苑律》《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 易市场。《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市” “市 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 金、布,以律。有买及买(卖)殴(也),各婴其贾①(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 婴。在财政会计方面,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 度”。如《田律》规定:乘马服牛廪②,过二月弗廪、弗致者,皆止,勿廪、致。
2.(2019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
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D)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一语点拨:中央集权体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
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1.秦朝暴政: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焚书坑儒”;秦朝刑法严 苛。 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号为 “张楚”。 3.秦朝灭亡: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 的军队进占 咸阳 ,秦朝灭亡。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

知识梳理
四、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五、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
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
度
目 政治 的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统治 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权贵阶层出现
战俘和负债 氏族成员
文明定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
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 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认识
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状况,体现了商朝统治的神权色彩,具有重要 的史料价值
【思考】商汤灭夏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统治是首要问题。结 合所学思考,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度?
【答案】 原因: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 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非 常浓厚,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 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 统治的最佳方式。
时空观念:了解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理清夏商周的 政权更替,了解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位置。 史料实证:通过考古材料(遗址、甲骨文、青铜铭文)和 传世文献,认识奴隶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商 鞅变法和百家争鸣内容 历史解释: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早期国家的特
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征;理解百家争鸣
考向分析
先秦时期(上古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也是我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时期;近三年的趋势是: 1、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其中素养考查对史料实证考察的力度较大。 2、考查角度多样化:从生产发展到政治制度到文化思想;从文明起源到“多元一体”观;有 政治制度、私有财产、治国方略、文化血脉等。 3、对早期政治制度相对考察较多;对文化血脉、文化扩展越来越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单元翔視
I 整合 横向网络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牡学合拓展
一、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与古希腊民主政体成因的比较
二、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二厶技法探穷
◎题型突破◎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概念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准确理解和把握,即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
其题干中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反映了”、“说明
了”、“准确的理解是”、“正确的含义是”等。
箱解题技巧
历史概念是对史实的抽象概括,解答此类题目时要准确把
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对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由于此类题多考查历史教材上的隐性知识,所以在做题时多采用逻辑推理法,即结合相关的知识结论来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典例分析: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修建柏林墙,阻止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
其中“反法西斯”的含义是()
A.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解析: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结果,是苏联和民主德国政府为了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而修建的,所谓的“反法西斯" 实际是指防止西方势力的渗透。
答案:A
变式训练
(2009年江苏单科)根据毛泽东同志的论述,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
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禁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为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解析】选C。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国有经济(社会主义性质,
领导地位)、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性经济,因此C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