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共85页文档
脑干内部结构:脑神经、非脑神经核团
脑干肿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面部麻木、肢体无力等。
治疗
脑干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开颅手术 或微创手术来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主要是通过放疗和化疗来杀死癌细胞,控制 病情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协调肢体动作和姿势平衡。
中脑脑神经核团
参与视觉和听觉的整合。 调节瞳孔反射和光适应。
参与觉醒和睡眠的调节。
02
非脑神经核团
网状结构
网状结构是脑干内部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它由神经元和神经纤 维交织而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
络。
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是传递和处 理各种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信 息,协调和整合不同脑区之间的
活动,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
网状结构中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连 接,传递信息,这些连接可以调 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活动,从而
影响大脑的功能。
丘脑
丘脑是脑干中的一个重要核团,它位 于下丘脑和大脑皮质之间。
丘脑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 参与情感、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调节。
丘脑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来自身体各 部位的感觉信息,以及将感觉信息传递到 大脑皮质,以产生相应的感觉和知觉。
脑干内部结构
目录
• 脑神经核团 • 非脑神经核团 • 脑干内部结构的生理功能 • 脑干内部结构的损伤与疾病
01
脑神经核团
延髓脑神经核团
包含呼吸、循环、消 化、吞咽等基本生命 功能的调节中枢。
协调自主神经系统功 能。
控制躯体、听觉和平衡感的传导。 调控眼球运动和面部表情。
03
脑干内部结构的生理功能
调控运动功能
脑干中的网状结构包含许多神经 元和神经纤维,这些结构对运动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1.按照功能,脑干内的神经核是如何分类的,脑神经核又分为哪几种?脑干内的神经核,按照纤维联系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脑神经核、中继核和网状核。
后两类合称为‘非脑神经核’。
脑神经核:直接与第Ⅰ~Ⅻ对脑神经相连。
中继核:经过脑干的上、下行纤维束在此进行中继换神经元。
网状核:位于脑干网状结构中。
脑神经核团分为以下7种:一般躯体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一般内脏感觉核(1对):孤束核下部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上部(头段)一般躯体感觉核(3对):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2对):前庭神经核和蜗神经核。
2.一般躯体运动核有哪些,分别位于脑干何处?一般躯体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上丘高度,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内侧。
滑车神经核:位于中脑下丘高度,中脑水管周围灰质的腹内侧,正对动眼神经核的下方。
展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面神经丘的深面。
该核还有一种核间神经元,投射至对侧动眼神经核内的内直肌亚核。
舌下神经核:核呈柱状,位于延髓上部,舌下神经三角的深面。
3.特殊内脏运动核有那些,分别位于脑干何处?特殊内脏运动核(4对):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三叉神经运动核:位于脑桥中部网状结构的背外侧,三叉神经脑桥核的腹内侧,两者之间以三叉神经纤维分隔。
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被盖腹外侧的网状结构内,展神经核的腹外侧。
疑核:位于延髓内,下橄榄核背外侧的网状结构中,自髓纹向下延伸至内侧丘系交叉高度。
副神经核:包括两部分:延髓部较小,实为疑核的下端;脊髓部位于疑核的下方,延伸至上5~6节颈髓的前角背外侧。
4.一般内脏运动核有哪些,分别位于脑干何处?一般内脏运动核(4对):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代表性水平切面
延髓的代表性切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丘系交叉平面 橄榄中部平面 脑桥的代表性切面 脑桥下部平面 中脑的代表性切面 中脑上丘平面
锥体交叉平面
中央管及中央 灰质
锥体交叉 副神经核 薄束及薄束核 楔束及楔束核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的内部构造
脑干内部结构也是由灰质、白质和网状结 构组成,但远比脊髓复杂。
特点是:
①灰质不再连贯成柱,而成为分离断续的核 团,称为神经核。
②脑干的白质主要由纵行的纤维束构成,纤 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乱了脊髓原来 的灰、白质的界限。
③在延髓上部和脑桥,原脊髓中央管周围的 灰质成为第四脑室的室底灰质。
蜗神 维在同侧外侧丘系中上行。 经核 外侧丘系的纤维终止于下
丘或内侧膝状体,换元后 将听觉冲动投至大脑皮质 听觉中枢。
脑干的白质
长的上下、行纤维 上、中、下小脑脚 核团间、核团与脑干外结构的联系纤维。
长的上行纤维
内侧丘系
薄束核和楔束核的细胞发出 纤维向前绕过中央管的腹 侧,在中线上与对侧者交 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 交叉后的纤维呈前后排列 行于延髓中线两侧、锥体 束的背方,再转折向上, 称内侧丘系,经脑桥和中 脑,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 侧核。
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下端,绝大 部分纤维左右交叉(锥体交 叉),交叉后的纤维至对侧脊 髓外侧索内形成皮质脊髓侧束, 小部分未交叉的纤维则在脊髓 前索内形成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脊髓侧束在下行过程中, 陆续至同侧各节段灰质,多 数纤维先止于脊髓灰质中间 神经元,中继后到前角细胞; 后者发出的运动神经纤维支 配四肢肌。少数纤维直接止 于支配肢体远端肌的前角细 胞,这与人体的精巧运动有 关。
人体解剖学脑干-PPT
等处发出的纤维,后经小脑下脚终止于小脑皮质。在小 脑对运动的控制特别是对运动的学习和记忆起重要作用。
下页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内部结构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3)脑桥核: 居脑桥基底部的纤维束之间,由若干群细胞构成, 为大脑皮质与小脑皮质之间的中继站。 (4)红核:
脑干功能 居上丘平面的被盖部,呈圆柱状。主要接受来自小 脑及大脑皮质的传入纤维,并发出红核脊髓束。与 躯体运动(屈肌的运动)有关。
系统解剖: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脑干、
脑干外形
内容提要
脑干内部结构 一、脑干(brain stem):
脑干功能 (一)外形:
(二)内部结构:
(三)功能:
脑的分部
脑 端脑
的 区
间脑
分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一、脑干的位置和外形
位于颅后窝,脊髓 和间脑之间,小脑腹侧。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蜗神经核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内部结构
下图
返回
系统解剖:脑干(brain stem)
与脑相连的脑神经部位
脑干外形
脑干内部结构
脑干功能
端脑—Ⅰ 间脑—Ⅱ 中脑 —Ⅲ、Ⅳ 脑桥—Ⅴ、Ⅵ、Ⅶ、Ⅷ 延髓—Ⅸ、Ⅹ、Ⅺ、Ⅻ
脑干
3)三叉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4)外侧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5)内侧纵束: 6)脊髓小脑束:
三叉丘系:
起点:对侧三叉神经 脑桥核、三叉神经脊 束核。
止点: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 头、面部皮肤和粘膜 的痛、温、触觉。
外侧丘系:
起点:双侧 蜗神经核。
止点:下丘 核、内侧膝状 体。
功能:传导 双侧听觉。
平上丘切面
2、下行纤维束: 1)锥体束: 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位置、起止点、功能。
2)皮质脑桥束: 3)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 束、前庭脊髓束等。
平锥体交叉切面
皮质脊髓束:
起点:中央前回 中、上部和中央旁小 叶前部。
止点:脊髓前角 细胞。
功能:支配躯干 肌、脑干外形 脑干腹侧面观
脑 干 的 腹 侧 面 观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观
脑 干 的 背 侧 面 观
第 四 脑 室
第四脑室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 灰质 白质 网状结构
脑干内部结构的排列
(一)脑干的灰质:包括脑神经 核和中继核(传导束核或非脑神经核)
(二)脑干内的白质:1、上行纤维束: 1)内侧丘系:位置、起止点、功能。
起点:对侧薄束 核、楔束核。
止点: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 躯干、四肢的意识性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系 位置、起止点、功能。
脊髓丘系:
起点:脊髓灰质对 侧Ⅰ、Ⅳ、Ⅴ板层。
止点:背侧丘脑腹 后外侧核。
功能:传导对侧躯 干、四肢的痛、温觉 和粗略触觉。
皮质核束:
起点:中央前回下部。
止点:双侧脑神经躯体 运动核和特殊内脏运动 核(面神经核下半和舌 下神经核受单侧支配)。
脑干3人体解剖学
脑干内部结构造概述
一、灰质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二、白质上行纤维束
下行纤维束三、网状结构
脑神经核的性质和分类
1.一般躯体运动核:
支配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
(眼外肌、舌肌)
2.特殊内脏运动核:
支配由鳃弓衍化的骨骼肌
(咀嚼肌、面肌、咽喉肌)3.一般内脏运动核:
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
4.一般内脏感觉核:
接受脏器心血管的初级感觉纤维5.特殊内脏感觉核:
接受初级味觉纤维
6.一般躯体感觉核:
接受头面部皮肤及口鼻腔粘膜
的初级感觉纤维
7.特殊躯体感觉核:
接受听觉和平衡觉纤维
本节重点:
脑干内神经核团的性质。
脑干的内部结构
延髓的内部结构
1、分为闭合部、敞开部 2、锥体交叉的出现 3、薄束核、楔束核的出现和内侧丘系交叉 4、下橄榄核与绳状体的出现 5、中央管敞开成第四脑室 6、第Ⅸ-ⅩⅡ对脑神经极其核的出现 7、网状结构的发展
锥体交叉 the pyramidal decussation
1、皮质延髓束 2、皮质脊髓束 A. 交叉-皮质脊髓侧束(¾ ); B. 不交叉-皮质脊髓前束(¼ ); C. 始终不交叉-前外侧锥体束(Barne束、
fasciculus
下行传导束 the long descending
pathways
1、锥体束the pyramidal tract A. 皮质脊髓束The corticospinal tract B. 皮质核束The corticonuclear tract 2、顶盖脊髓束the tectospinal tract
节
4、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上神 经节
脑桥的内部结构the pons
1、以斜方体分为被盖与基底两部分。 2、基底部:横行纤维-皮质脑桥束
纵行纤维-皮质脊髓束、皮质延髓束 3、被盖部是延髓被盖部的延续。 4、蓝斑核:是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原
胞体集中地,与维持觉醒有关。
位听神经及其核团:Vestibulocochlear n. 1、耳蜗神经-耳蜗前、后核 2、前庭神经A. 前庭脊髓核 B. 前庭外侧核 C. 前庭内侧核 D. 上核 E. 前庭神经中介核
上橄榄核群、斜方体、外侧丘系 Superior olivary nucleus、
Trapezoid body、Lateral lemniscus
1、上橄榄核群接受次级耳蜗纤维的侧支, 发出纤维参与斜方体和外侧丘系。
2、斜方体主要成自耳蜗前核发出的腹侧 听纹。转为外侧丘系。
脑干外形和内部一般结构神经解剖学讲稿
• 内脏运动核(一般内脏运动核) 中脑— 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动眼 神经核旳背内侧。 脑桥—上泌涎核(面神经副交感纤维),网状构造内。 延髓—下泌涎核(舌咽神经副交感纤维),网状构造内 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副交感纤维)迷走神 经三角深面。
动眼神经副核: • 位置— 动眼神经核背侧柱
6)三叉神经运动核断面:基底部、被盖部
• 斜方体及内侧丘系纤维、外侧丘系纤维; • 基底:桥核及桥横纤维,锥体束;小脑中脚 ; • 被盖:网状构造— 三叉神经运动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中脑核;
网状核、上橄榄核; 顶盖脊髓束及内侧纵束 室底灰质— 篮斑核等; 第四脑室
7)下丘平面:区别为顶盖、被盖、大脑脚底
❖ 外侧核群—颊支、下颌缘支(颊肌和口周围肌) 面神经副核(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
面神经核:
传出纤维— 向背内侧趋向中线,在展神经核内侧上行至其上端,折转向外形成 面神经内膝,再绕过展神经核行向腹外侧,在面神经核和上橄榄核 旳外侧出脑。
传入纤维— 背内侧核群及中间核群(上部)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纤维; 腹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下部)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纤维。
• 此平面过第4脑室底外侧隐窝(菱形窝外侧角) • 室底灰质:舌下神经前置核、
前庭内侧核、前庭下核; 听结节和蜗核(蜗背核及蜗腹核) • 内侧部:锥体、内侧丘系、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 • 外侧部:橄榄及下橄榄核 • 后部:网状构造— 疑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网状核、上泌涎核 孤束及孤束核; 小脑下脚; • 舌咽神经根
一般内脏运动核
一般内脏感觉纤维 特殊内脏感觉纤维 一般躯体感觉纤维 特殊躯体感觉纤维
一般内脏感觉核 特殊内脏感觉核 一般躯体感觉核 特殊躯体感觉核
• 脑神经核旳基本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