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项目公示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项目公示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项目
公示
全校各单位:
根据《关于做好我校“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经项目组申请、各单位推荐、学科评审组和校评审组评定,报主管校领导批准,拟定我校“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立项项目104项,现予公示。

本公示文自发布之日起7天为公示期。

对上述公示项目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向校教务处提出。

校评审委员会将及时进行调查与复核。

附件: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项目公示名单
华中科技大学教务处
二O一一年六月二日
附件: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第五批教学研究项目。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
附件:
中国海洋大学
中期检查结果一览表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承担单位
项目负责人
检查结果
2014JY01
“悟理化学”-《物理化学》教学过程中
Prese ntati on教学法的运用
化学化工学院
李一鸣
通过
2014JY02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下生物化学教学方法 的改革与实践
海洋生命学院
杨艳
通过
2014JY03
《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研究
外国语学院
高魏婉
通过
2014JY19
合作教学(collaborative teachi ng)在ESP课程presentation技能训练中的可行性研 究…以旅游英语视听说课程为例
外国语学院
亢敏
通过
2014JY20
教育生态学环境下大学外语教师的角色
定位与反思
外国语学院
刘艳
通过
2014JY21
他山之石:中西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古代 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地震勘探资料数据处理教学实践平台的 构建及其应用
海洋地球科学
学院
徐秀刚
通过
2014JY08
山东桃村应用地球物理教学虚拟实习基 地的研究与建设
海洋地球科学
学院
张会星
通过
2014JY09
课堂“1+1”模式的探索和其在《流体力 学》教学中的研究实践
环境科学与工 程学院
张越美
通过
2014JY10
面向问题开发思维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探索一一以“空气污染气象学”为例
文学与新闻传
播学院
冷卫国
通过
2014JY22
多层次多任务的学生内驱动式摄影课实 验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构建“1562”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

构建“1562”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

【 摘 要】 : 依据 国际工程教育理念 , 按照“ 一条主线、 五个平 台、 六化 实训和两种能 力” 构建“ 1 5 6 2 ”
实践教学体 系, 是课 内课外、 校 内校外相互渗透 , 相互补充的全方位、 多层次教 学体 系, 是符合计算机专 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的平台化 实践教学新体 系, 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教 学体 系就 面 临着 巨大冲 击 , 弊端 开始 显露[ 1 ] 。 在 总结 多年 来 计 算机 专业 学 生 培养 经 验基 础上 ,
依 托 计算 机 专 业实 践 教 学成 果 , 以新世 纪 对 I T人 才
在 工程 观 念 、 实践 与 创新 能 力等 方 面 的培养 要 求 为 目
。 真 中心和 部 分校 外 实 习基 地 完 成 , 使 学生 掌 握初 步 的 质 量阎
基本 操作 技 能 。
( 4 ) 实践 教学 质 量考 核 平 台 以多 元 化 实践 教学 考
( 2 ) 专 业技 能 项 目: 是单 门技 能课 程 的 实践 环节 , 评 体 系 为 主 ,负 责 实 践教 学各 环 节 的全 过 程 考 核 评 目的 是 确保 实践 教 学 质 量 , 从 而 提 高人 才 培 养 质 在2 — 4学 期设 置 ,主要 是 简单 的 与课 程 相关 的项 目, 价, 如算 法 与 程 序 设 计 ,让 学 生对 算 法 有 一 个 基 本 的 认 量 。 识, 并 能够 了解一 些基 本 算法 。专 业技 能 项 目主 要 通

5 8 ・ 福建电脑 l 2 0 1 3 年 第3 期
: ~ 量~ … — 皇—壁
UJ AN CO M PUT R
系 统 设计 、 软 件 开 发等 过 程 和 要 素 , 为 后续 课 程 的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改革

指导思想及思路
基本思路
针对西电的特点,社会对我校优势专业的认可度远高 于对学校的认可度(因为西电不幸错过了进入985的机会 ),每年的本科新生中的第一专业志愿集中在几个优势 专业。
拿出社会认可度最高的专业;入学后再选拔,不设门 槛;试点人数不能太多,待社会认可度提高后再扩大试 点规模。
几个关键点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将“卓越计划” 列入在2010-2012年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
● 2010年11-12月,教育部分三次召开了各类试点高校的 “卓越计划”工作进展交流会;
计划进程
卓越计划
● 2011年4月11-14日,教育部召开了“卓越计划”工作会 议;
● 2011年6月2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全国省级“卓越计划” 研讨会; ● 2011年6月22-24日,专家工作组召开了第三次工作会议, 评审第二批“卓越计划”学校和专业,以及国家级工程实践 教育中心; ● 2011年7月,教育部分6个区召开了“卓越计划”暑期研 讨会。 ● 2011年8月25日教高函【2011】12号批准建立105个工程实
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整合
整合后(卓越班)的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
32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
60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实验
60
微处理器与系统设计
54
微处理器与DSP实验
4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随机信号分析
30
学分
1
4 2 3.5 1.5 2
整合前(普通班)对应课程
课程名称
学时
信号与系统实验
15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与课程体系改革

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和思考

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和思考

试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和思考自2010年6月以来,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亦称“卓越计划”)工作启动至今,将近4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成果。

在“卓越计划”培养出了一大批与国际接轨的“卓越工程毕业生”,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的社会背景下,对“卓越计划”的实践之路以及“卓越计划”带给人们的思考进行了简要论述。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践思考“卓越计划”将学校、社会、学生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学校和企业在共同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和培养计划,通过几年来的探索与研究,“卓越计划”显示出了其强有力的有生力量。

一、“卓越计划”实施现状中国在最近几十年间发展迅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并且正处在迈入发达经济实体阶段。

从中国的城市修建这一点上就可看出,社会对“工科人才”的大量需求。

“卓越计划”的实施,加紧了教学模式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出了一批更加和社会接轨的理论实践并重的人才,拥有着自身的特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卓越计划”在现阶段依然存在着较多诟病。

以下就“卓越计划”的特点以及在实践之路中出现的诟病作简要阐述。

(一)“卓越计划”的特点1.多样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一,经济在走多元化,行业在走多元化,企业在走多远化,高校在走多元化,人才也应该走多元化道路。

“卓越计划”主要是培养面向“工业界”的人才,但是,现在的“工业界”已经不再是过去简单的一个生产车间,一条生产线,而是各种各样。

2.超前性国家在每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不同,需求人才也会有所区别。

“卓越计划”不光是要培养专业人才,更应该根据国家产业调整,及时更新信息,为社会储备日后需要人才,使国家不会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滞缓国家发展脚步。

3.创新性“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学生自主三者相互配合。

创新意识不光体现在学生的创造力上,也应发挥于学校和企业之中。

诚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11月9日被公布于中国网络电视台的“公开课”上的工会十六大的经济形势报告,被媒体冠以“权威、轻松、活泼”的形容词。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探索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探索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探索作者:胡中栋涂燕琼来源:《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第31期摘要:根据长期以来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结合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际需求,探讨了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期培养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网络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作者简介:胡中栋(1958-),男,江西婺源人,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涂燕琼(1981-),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江西赣州341000)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资助课题(项目编号:JXJG-10-6-3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17-0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1]工程师作为新生产力的重要创造者和新兴产业的开拓者,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何持续高效地培养工程师,从而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造福人类社会是世界各国政府关心的重要议题。

[2]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网络工程师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大。

几十年来,我国培养了大批工科毕业生,可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师仍然显得紧缺。

[3]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学术化”取向使工科学生在读期间以理论课为主,缺少工程实践。

[4]而很多学生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又很难适应岗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反映本科生动手能力差、再培训的经费支出较大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根据长期以来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讨网络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案研究项目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武汉大学中外大学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相关问题研究曾德军漆玲玲;马杰;赵菊珊;柯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查先进严亚兰;寇继虹;安璐;张晋朝武汉大学“水文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陈华吴云芳;熊立华;张翔;高仕春武汉大学大学体育教案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实证)研究陈慧孔军、王永志、秦子来、关倩武汉大学广告学专业实验教案项目创新与实验教案平台建设研究程明张金海;姚曦;周茂君;李小曼武汉大学古代文学“经典研读”系列课程的教案改革与研究程芸曹建国;谭新红;鲁小俊;钟书林武汉大学科学研究元素融入药理学教案实践丁虹李艳琴;项瑾;童静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拟态实践实习平台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洪杰文刘丽群;周茂君;刘建明;叶晓华武汉大学《数字地形测量学》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花向红邹进贵;向东;张涛;汪志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黄从新林青;唐艳红;陈静;邹莉萍武汉大学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黄先蓉王晓光;姚永春;郝婷;刘章蓉武汉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案改革焦利民胡石元;张金亭;刘洋;唐旭武汉大学《高电压综合实验与实践》课程建设蓝磊陶劲松;田翠华;袁佳歆;关伟民武汉大学骨科临床教案资源库的建设雷军蔡林;王欣;王建平;罗涛武汉大学包装印刷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黎厚斌马桃林;王玉龙;钱俊;柯贤文武汉大学基于模式的遥感实践教案改革研究李刚潘励;黄玉春;李振涛;孙朝辉武汉大学师生同创青春版——传统人文学科教改理念及实践李建中高文强;李松;刘春阳;李立- 1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武汉大学基于数字图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生态建筑教案体系研究李鹍冯霞;谢波;相凤明武汉大学网络导学与个人化学习平台的建设研究李莉刘浩文;沈志东;范昊;桂浩武汉大学《病原生物学》教案方法改革刘东灜朱帆;明珍平;刘斌波;汤纪路武汉大学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法律课程双语教案的实证研究以国家双语教案示范课程《国际知识产权法》的教案实践为例聂建强梁雯雯;冯洁菡;王予民武汉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立体实践教案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牛晓光王丽娜;杜瑞颖;彭国军;余琍武汉大学《金融经济学》课程教案方案与教案内容优化研究潘敏胡昌生;罗琦;熊和平;马理武汉大学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课程建设彭晓涛贺文涛;王耘;张艳杰;江波武汉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案在《诊断学》课程教案和考试中的应用唐其柱沈涤非;卞洲艳;邓伟;周恒武汉大学“角色扮演”教案法在结构化学讨论课程中的应用王宝山侯华;胡慧;崔克新武汉大学工程地质野外实习立体化研究型教案模式研究王涛杨连生;李宏明;李杨;周炜波武汉大学基于网络和移动互联环境的《地磁学》课程教案系统的建设王正涛任翔;金涛勇;刘洋武汉大学能源动力工程与装备实验室的教案体系建设巫世晶石端伟;廖冬梅;李正刚;宋凤莲武汉大学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的平台建设和保障制度:以武汉大学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为例吴传清文建东;孙智君;肖利平武汉大学突出专业特色、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传感器技术》课程体系建设吴琼水马志敏;胡耀垓;王宝龙;张铮武汉大学中外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对策研究周叶中夏义堃;张莉;丁念;王鹏武汉大学语言文字类选修课程的设置与改革萧红肖圣中;张延成;王统尚- 2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武汉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课程体系设计杨军龚庆武;吕艳萍;刘栋;丁涛武汉大学国家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案对接研究——以民商法课程为视角杨巍温世扬;李承亮;彭小坤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法探讨叶燕青;陈小奇;雷红;范静怡武汉大学大学英语教育的人文性研究游长松汪火焰;桂敏武汉大学英语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语音教案改革与实践张妍岩邓鹂鸣;卢晓仙;刘庆荣武汉大学构建医学院系青年教师分层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赵怡芳姚玲亚;杨学文;何佳;孟柳燕武汉大学关于建立服务教育教案平台——“大学生体育信息研究中心”的研究郑策孔军;王晓娟;朱卫雄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工程设计能力强化教案曹丹华吴裕斌;武树斌;王英;李经平华中科技大学文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陈小丽闫俊懂;李军均;夏增民;黄讷敏华中科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程邦雄骆琳;黄仁瑄;肖万萍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互动教案研究杜志章黄长义;张德鹏;陈梅;尹倩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综合技能测试方法研究与方案设计冯占春乐虹;张兰;张治国;李小莲华中科技大学物联网识别技术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案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研究甘早斌曹计昌;鲁宏伟;李开;赵贻竹华中科技大学中美新闻评论比较课程的建设与研究顾建明赵振宇;周婷婷;黄勤;张武德华中科技大学中德医学实验班药理学国际化课程建设与实践模式探讨郭莲军徐旭林;吕青;晏汉娇华中科技大学大学英语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郭燕刘泽华;徐锦芬;张焱;汤小川华中科技大学大数据系列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黄晓涛康玲;王芬;秦磊华;吴驰华中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人才跨学科知识建构及创新能力培养研究黄亚平任绍斌;彭翀;郭亮;赵守琼- 3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数学基础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黄永忠韩志斌;雷冬霞;刘艳红;尹慧华中科技大学伦理学系列课程案例教案研究与实践雷瑞鹏韩东屏;程新宇;王珏;邵华华中科技大学“篮球运动教案与训练”课程教案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李承维井玲;沈趺进;万来红;王永俊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课程与教案资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李和孙军;王芳;尹丙姣;周新文华中科技大学斯特林引擎创新制作与实践李华飞李智勇;宋皎皎;唐东;张剑华中科技大学大学英语高级阶段口译课程建设研究李菁岳军;张易凡;刘琼;杨清华中科技大学结构力学教案团队建设与探索李黎龙晓鸿;江宜城;樊剑;戴萍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高水平国际化课程建设与设想刘劲松徐明生;任学梅;吴丰顺;谌玲华中科技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刘晓军陈良洲;赵斌;卢文龙;杨曙年华中科技大学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课程群的建设与研究罗杰左冬红;杨明;王红;姚晓东华中科技大学医学整合课程教案模式效果评价与优化研究吕家高谭飞;陈琢;舒涛;刘文励华中科技大学将转化医学引入八年制普通外科教案中的方法研究欧阳晨曦王剑;郑启昌;李毅清;杨超华中科技大学以软件工程技术见长的复合型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邱德红肖来元;方少红;薛志东;武剑洁华中科技大学虚拟样机技术在电机学教案中的应用研究孙剑波叶才勇;熊永前;杨凯;于克训华中科技大学科研与教案互动的开放式实验教案模式探究唐朝晖吴元喜;周爱文;刘静宇;刘木根华中科技大学以案例为基础的《环境卫生学》参与式教案的研究与实践王爱国杨克敌;吴志刚;陈军;夏涛华中科技大学全面提升岗位胜任能力——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王朝晖彭雯;李云桥;戚本玲;黄芸华中科技大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生药学实验教案新体系构建王小刚高磊;陈家春;方进波;周群- 4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王新云樊自田;廖敦明;罗云华;金俊松华中科技大学专题和案例研讨教案法在专业课程双语及全英语教案中的应用研究卫迎春许小平;刘海云;李昭华;孙焱林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熊蕊叶贤基;吴波;杨晓非;余龙江华中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理科基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杨广笑谢青;陈明洁;蒋涛;何光源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中法班国际合作“”培养模式研究杨克成姜嘉乐;陈敏;夏珉;李微华中科技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传热学”课程教案方法研究与实践杨昆王嘉冰;许国良;王晓墨;方海生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教案平台的优化研究张惠兰史雯静;徐永健;汪道文;赵建平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参与式教案”的税务专业课程教案方法改革与创新张睿张克中;陈卫华;郑红霞;罗光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为目标郑友德焦洪涛;李薇薇;范长军;伍春艳华中科技大学基于指导探索式学习的“国际企业管理学”教案方法改革与实践钟熙维卫平;韩民春;陈亚萍;杜萍华中科技大学行动学习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基于能力本位理论周二华龙立荣;柯琼;青国霞;郑凤华中师范大学基于网络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探究龚少英刘思耘;李晔;熊俊梅华中师范大学我国高校与国际接轨、开放型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以中美比较为基础江满情刘伟;邢来顺;孙泽学;许小青华中师范大学高校混合式学习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蒋玲杨九民;黄磊;杨琳;李文昊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研究雷江华孙玉梅;朱楠;彭兴蓬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研究李志明董俊敏;张舜;张军;郭邦俊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试点学院建设目标的物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刘守印吴少平;唐一文;黄致新;黄光明- 5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华中师范大学思政专业基础课和非思政专业公共政治课中的生态文明教育研究龙静云李宏伟;张风华;梅萍;杨丽珍华中师范大学基于胜任力的研究生分层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马红宇唐汉瑛;王忠军;刘亚;谢员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研究宁国勤左明章;杨九民;陈迪;黄勃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师范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彭双阶何穗;朱长江;徐章韬;刘敏思华中师范大学创新型预科汉语教案模式的实证性研究及新教材编写万莹李汛;肖任飞;李孝娴;周毕吉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大学生水域安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检验王斌夏文;罗小兵;鲁长芬;罗时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大学生体质健康信息管理及教改研究王长生曹东平;王敬华;于新;王一民华中师范大学高校文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翻转课堂”在文艺学课程中的运用徐敏胡亚敏;韩军;魏天无;万娜华中师范大学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师教育创新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张文华万坚;王后雄;王继新;郭能华中师范大学基于移动学习的研究生微课程教案模式研究郑世珏陈怡;杨青;赵尔敦;倪敏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背景下研究型教案模式的拓展与深化曹阳朱长江;郑伦楚;胡中波;程凯武汉理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融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陈莉刘忆湘;胡启林;张伟;郭敏刚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协同创新和科教融合的自动化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陈伟苏义鑫;陈跃鹏;刘芙蓉;黄亮武汉理工大学人因工程课程“递进式立体化”双语教案的探索与实践丁国平王晓光;郑钧宜;张峰;龚文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试点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研究董丽杰卢少平;李瑶;周红;张乐媛武汉理工大学多层次多模态大学英语教案质量评估体系研究杜玲莉王达金;彭桂芝;杨继唐;于艳玲- 6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建模课程群建设何朗楚扬杰;刘扬;陈建业;方玺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协同创新和科教融合的轮机工程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贺玉海杨建国;钱作勤;陈劲松;余永华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科企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胡华夏洪荭;王怡;白玉;闵剑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学分制和大类培养的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华林秦训鹏;杨波;张国方;颜伏伍武汉理工大学协同创新背景下多学科融合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黄解军崔巍;尹章才;张晓盼;詹云军武汉理工大学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国内外比较研究和改革探索江长斌王虎;戴福祥;张浩;王斌武汉理工大学基于教材网站建设深化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热工设备”课程创新型教改研究姜洪舟朱明;文进;李娟娟;吴正刚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国际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康灿华王爱民;苏葵;戴福祥;苏芳武汉理工大学基于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研究雷五明李静蓉;邵献平;何放勋;张利荣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工程造价核心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李英攀方俊;蔡黔芬;柴光文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学分制和大类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刘岚刘泉;吕锋;刘可文;张家明武汉理工大学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刘平峰聂规划;陈冬林;傅魁;戚欣武汉理工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重构研究与实践刘树林周军;余谦;滕玉梅;唐艳艳武汉理工大学基于平台的船舶工程专业虚拟实习系统开发茅云生向祖权;袁萍;周永清;郭荣武汉理工大学基于“轮机工程”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钱作勤向阳;高岚;张本;毛小兵武汉理工大学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的综合改革和实践研究石友蓉兰飞;洪荭;方明;沈俊- 7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武汉理工大学面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实践教案体系的重构研究与实践苏杨刘泉;陈永泰;吴巍;曾刚武汉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标准与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田燕王晓;陈铭;郭建;彭恺武汉理工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王卫华刘勇波;张凌云;张淼;高晓声武汉理工大学机自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案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吴超群王三武;张和平;徐汉斌武汉理工大学生命哲学视野下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体系构建熊娜邱芬;王林;阳艺武;张君梅武汉理工大学高校教案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路径与改革方略研究徐爱萍赵路;郭焕银;柴光文;丁小丽武汉理工大学基于自主学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徐华中夏定元;郭永琪;周新民;刘荣英武汉理工大学高校思政课教案对网络舆情的引入与引导研究阎高程张光华;沈革武;潘晔;李莉武汉理工大学日语专业十年教案改革研究与实践杨俭瑞刘珍;万宏阳;谢伟平;朴英姬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科方法类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研究喻平王仁祥;石丹;刘华;郭沛然武汉理工大学基于虚拟现实和知识可视化的情景式教案模式研究及实践袁小玲吴业福;陈先桥;陈定方;程艳芬武汉理工大学学分制改革及大类培养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实践袁艳斌张晓盼;崔巍;詹云军;尹章才武汉理工大学学分制实施背景下教、学、管三者协同共进的对策研究张丽琴李明;汪炜;何平;龚晓川武汉理工大学面向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案体系及教案方法改革研究——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张庆英辜勇;张莹;王正国;陈焰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工程实践中心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赵章焰吴青;于蒙;钱尚溢;苗红武汉理工大学信息技术与经济数学合理整合的研究与实践朱华平韩华;黄明芳;宗志雄;吕小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工程(地质环境调查方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柴波文章;谢杨;曾斌;李远耀- 8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优化改革研究与实践陈丹陈云亮;樊俊青;邓泽;陈小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贾洪彪吴立;马淑芝;王耀峰;潘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管理专业教案实习改革研究柯小玲王开明;付晓灵;孙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生自适应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李波蔡建平;殷蔚明;赵娟;张伟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模块化理论的环境设计实践教案体系研究与实践廖启鹏曾征;池漪;彭静;程璜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信息技术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刘刚张冬梅;吴冲龙;戴光明;张夏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身体素质提升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案内容配比研究刘良辉熊和平;黄江华;皮崴;郭珊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能力培养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刘修国张唯;周琪;肖启芝;高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岩石学》实验教案体系的国际比较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案的优化马昌前佘振兵;张宁;陈能松;李益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高校户外运动实践教案基地群创新体系研究牛小洪王莉;董范;常虹;刘华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潘雄胡友健;吴北平;陈刚;黄海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精品教材建设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庞岚龚伍军;殷坤龙;余桂红;黎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软件研发类本科生创新实践团队培养模式研究尚建嘎武彦斌;周顺平;张剑波;郑贵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挥地学类高端人才在地学专业本科教育教案作用的机制研究王华周刚;龙涛;殷坤龙;赵宗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勘查地球化学》实践研究型教案模式探索谢淑云李方林;凌文黎;向武;闭向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与开发类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实践姚光庆张晓军;谢丛姣;夏庆霖;周锋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全能型广播电视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喻继军张梅珍;王大员;孟霞- 9 - / 29项目编号学校名称课题名称主持人姓名课题主要完成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教案改革方法研究—以美国大学,英国大学本科教案培养模式为参照章丽平唐善玉;马钊;康晓军;武进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宪法学实验课程教案方法研究陈新胡弘弘;江登琴;陈军;杨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管理策略研究:以某大学为例范丽萍袁文娜;廖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于政产学研“四位互动”的商务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黄漫宇郭守亭;张伟年;彭虎锋;张传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于立体化的研究型实验教案模式研究——以财经类专业为例金荣学金荣学;王金秀;潘常刚;周春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化背景下拔尖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李璐张龙平;康洪艳;陈波;彭小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探究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适应与二语习得梁小华李响林;蒋昌盛;彭兆霞;李锦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元视角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证研究刘昊周晓东;马蕲;贾海如;鄢正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英语专业学生“三位一体式”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基于行动研究理论刘萍陈立华;阮全友;曹竞;关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案例教案研究宋伟良曹亮;陈勇兵;田毕飞;徐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高校优质教案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与运行研究——以会计学本科为例王昌锐龚翔;胡曲应;胡伟;杨海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论文信息化指导平台建设王华吴德军;郑玲;吴龙庭;陈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治安学课程仿真实验体系建设研究——以软件为基础平台王均平方玉珍;章昌志;疏义红;焦俊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项目融入课堂的双主体互动教案法研究杨帆王征;詹雷;贺欣;彭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基于武汉高校的实证周红云陈芳;熊卫;冯瑞香;鲁萌华中农业大学农林高校校史校情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陈贵华黄运丽;梁伟军;吴春梅;王娟华中农业大学昆虫学科前沿性理论融入实践教案的探索与研究陈利珍雷朝亮;王满囷;华红霞;王小平- 10 - / 29。

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摘要:网络工程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注重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文把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TRIZ创新理论引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成绩评价方式等多方面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CDIO教育模式TRIZ理论培养具有较强工程意识、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就业形势异常紧张、各行业人才需求特别大的现状下,高校必须把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

为适应目前信息社会的人才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网络工程专业,以培养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完成网络环境搭建、管理、维护、研究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

许昌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设于2012年,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拥有网络系统集成和网络系统开发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开阔的视野,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IT行业从事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系统开发工作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为响应国家培养工程型、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号召,我校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组从提升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践课程入手,积极探索合理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和TRIZ理论进行指导,形成一套“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1 CDIO工程教育模式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为首进行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成果,2005年以来在我国高校各专业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其中,汕头大学工学院提出了EIP-CDIO培养模式,江西理工大学提出了“3+1”教育模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提出了TOPCARES-CDIO教学理念等等。

CDIO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习者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并积累行业相关的经验。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网络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安徽建
筑大学为例
夏巍
【期刊名称】《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38)1
【摘要】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卓越人才是我国实施“互联网+”战略和十四五期间实现制造业等重要产业“网络化”的迫切需求。

阐述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结合安徽建筑大学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从紧跟行业发展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开展校企多方面深度融合、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网络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最后简述了人才培养成效,并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未来人才培养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7页(P44-50)
【作者】夏巍
【作者单位】安徽建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F279.2
【相关文献】
1.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安徽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2.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安徽建筑
大学为例3.产学研结合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长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4.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5.新文科背景下一流本科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学校资助课题一览表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学校资助课题一览表

表1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校级资助立项一览表课题类结题时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成员编号别间以工程项目建设驱动的多专业综合实王辉、井向阳、刘新社、郝成林、王兴鹏、张锦、雷书华、110101 2014.6 秦一方经管学院习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段英文、李素英、李志远、刘春娇、王学辉、潘晓、吴雷王瑞敏、赵晋津、王育华、丁占来、赵田臣、于旭光、110102 李艳廷我校教育部新设功能材料专业建设材料学院2013.12 重李旭春、丁建国大基于CDIO 工程教育理念的卓越工程110103 孟丽军土木学院魏显峰、曹立辉、郭忠贤、赵静、韩颖、张岩俊、卜建清2014.3 课师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题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通信工程人才孙晓云、石彦丛、燕延、郝绒华、马增强、张之猛、刘敏、110104 高蒙2014.3电气学院培养模式探索刘岳巍、杨明太阳能光伏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110105 杨庆芬数理系闫宗林、李同锴、史严、乔治、刘向民、张彦立2014.3创建与研究110206 重陈珊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学生成绩评建艺学院刘昆、付杰、刘华领、樊海彬、马中军、封文娜、魏卓2014.31点定体系研究课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全日制专研究生110207 黄琳康学梅、张耕宁、王扬、杨茜、庄乾坤2013.12 题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程网络110208 王战中机械学院高国生、范晓珂、韩彦军、马冰玉、贾素梅、祖炳洁2013.12 化平台的规划与研究“大学生写作指导中心”网络平台建设110209 宋俊丽刘素萍、陈立敏、苏喜娥、杨会永、张悦、王艳军、高月娟2013.12与管理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由教材体系向110210 孙炳芳陈宝松、王立芳、王甲成、张学礼、张学军、段晓亮2013.12 教学体系转化研究独立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110211 徐红四方学院杨子光、李周男、杜以昌、高艳玲、郑绍冰、任俊岭、高瑛2013.12实践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10212 张艳辉经管学院王英辉、郭跃显、梁建峰、刘春娇、吴雷、王书海、冯国杰2013.12 (MBA)教育培养模式研究110213 重张光磊“三位一体”式专业建设模式的研究与材料学院于刚、付华、秦国强、张希清、吕臣敬、李彦芳2014.32点实践课基于专业评估和注册工程师制度的土110214 王景春王宁、侯卫红、范玲玲、田运生、吴红娟、左金库、刘维华2013.12 题木安全工程培养体系研究土木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110215 张保俭陈祥军、杨广庆、张昀青、侯兆霞、杜学玲、赵玉2014.3建刘博航、牛学勤、黄守刚、陈队永、孙海龙、刘润芬、王丽娟、110216 康拥政交通工程专业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践交通学院2013.12徐海峰110217 高占凤工程训练中心创新训练模式研究工程中心毛晚堆、尉耀元、吴文江、王振彪、曹学风、孙祎英2013.12电子工程实验中心开放式实验教学管110218 邓晓燕电气学院张之猛、吴瑰丽、王晶、石彦丛、刘敏、刘岳巍、陈国华2013.12理设计与实践基于CDIO 的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110219 刘立嘉信息学院王建民、牛江川、邸书灵、褚蓓蓓、刘丹、毛晚堆、刘展威2014.2才培养体系研究语言教学平台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公外110220 张云岗外语系王立军、王晓玲、郭磊、包桂影、孙峻、曾妹云、赵振宇2013.12 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3“开放·交叉·融合”一体化土建类专业教110321 武勇、王军、周官武、韩宗良、胡欣、封文娜2013.12 高力强育模式研究建艺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实110322 彭鹏武勇、刘瑞杰、杨玲艳、宋雪雅、周官武、刘丽2013.12 质性应用策略方法研究当前环境下《文献检索》课程新体系与110323 谢宝义图书馆袁丽琰、段君淼、唐淑娟、吕德阳、刘丽杰、杜国芳、朱玉兰2013.12 一分阶段多模式教学方法研究般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探110324 王玉梅图书馆吴国峰、杜国芳、秦建宁、段君淼、袁丽琰2013.12 课讨题校园网公共应用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建110325 肖众教育中心严世强、耿鹏、姚奕、张志刚、郑向2014.2设110326 郑明军车辆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王海花、郝如江、王军、张伟、冯国胜、赵金生2013.12机械学院整体对象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中的110327 汪西应邢海军、范晓珂、申永军、马冰玉、程林章、冯桂珍、王军2014.2尝试110328 一马怀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机械学院高国生、刘进志、徐明新、马立明、李申山、祖炳洁、高文中、2013.124般育培养模式研究朱齐平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我校创新性教学王海林、王宇、赵存宝、武秀丽、刘嘉武、陈士通、徐光兴、110329 张耀辉2014.3国防所题实践中的作用孙志星110330 谭化俊高等函授教育规范性研究与实践成教学院陈佩寒、兰海波、吴力宁、王为杰、段士杰、魏耀田、梁敬东2013.12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型数据库开发110331 潘晓王兴鹏、吴雷、陈艳春、贾玉峰、赵宁、王雪芳、刘文梅2014.1 与管理课程中的研究与应用110332 王淑雨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改革研究李前进、刘芳、雷书华2014.2经管学院基于PDCA 循环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110333 段英文王辉、冯国杰、聂国权、张永林、刘敬严、吴雷、潘晓2014.2及保障体系研究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110334 赵维刚结构所侯哲哲、李义强、王庆敏、李剑芝、陈树礼2014.2才的研究110335 亐道远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高技学院戴树合、田江涛、张弨、贾丽丽、刘进2013.12材料实验中心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网上110336 彭政材料学院赵军钗、王永强、赵晋津、秦国强、周炬、王少辉2013.12 预约系统的开发5110337 唐广《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常建梅、周乔勇、信丽华、张德莹2014.3基于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桥梁工程系列110338 向敏葛俊颖、朱英磊、艾庆华、孟庆峰、王兴珍、张运波、王慧东2014.2 课程教育平台构建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环境下开放式土木工程创新严战友、王建西、卜建清、张永满、牛红凯、赵慧丽、马超、110339 张晓东2014.2 实践平台的构建与实践土木学院李向国《钢结构设计原理》精品课程中虚拟实110340 邓海严世强、王树栋、肖众、赵志国、许宏伟、安蕊梅2014.4验技术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桥梁工程110341 陈伟艾庆华、王兴珍、王国安、孟庆峰、赵曼、向敏、王慧东2014.6 实践教学虚拟现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面向交通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110342 张慧丽交通学院颜月霞、王明生、姚胜勇、闫小勇、陈对永、周小平、孙海龙2013.12 程考试改革与创新邓晓燕、吴瑰丽、田瑞兰、刘玉芝、胡晓娟、高静巧、胡立强、110343 邸建红铁道信号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研究电气学院2013.12王晶110344 一赵晔高等数学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数理系刘炜、胡俊美、张保才、王永亮2014.26般应用数学专业专业基础课教学方法的110345 牟卫华、田瑞兰、李京艳、孙秋杰、郭志芳2013.12 郭秀英课研究与实践110346 题王正友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井海明、沙金、刘晨晨、刘玉红、韩艳峰、王彦芳2014.2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教育与实郑丽娟、胡迎新、周文峰、葛占胜、张庆红、綦朝晖、褚运雪、110347 赵永斌2014.3践能力培养信息学院李文雄电子信息类实验室开放与学生实践创110348 刘展威韩艳峰、刘晓星、刘玉红、褚蓓蓓、佟宽章、刘立嘉、王威2013.12新能力的培养110349 房学谦有限元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刘淑红、郭树起、薛雁、孙静茹、孔艳平2013.12基于ANSYS 结合工程实例的结构力力学系110350 符立勇杨从娟、李延强、任剑莹、刘军、李华、武兰河、2013.12 学直观性教学研究110351 李玉洁构建“多元化外语评价体系的研究张在钊、宋迎、李云、佟宝琰2013.12110352 刘立勇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与交际能力培养王隽雅、张志、高俊丽、张树淼、白洁2014.3外语系网络环境下项目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110353 孙维王晓玲、朱秀丽、崔文明、宋迎、何琛2013.12 中应用的实证研究7石家庄铁道大学教材建设与管理的研110354 李桂红教务处郭跃显、冯国杰、王智、段淑凤、尹士闪、贾玉峰、张常有2013.12究与实践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10355 高峰体育部王幼军、聂国权、宋颖、宋恩强、周莹、张云岗2013.12构建表2 石家庄铁道大学“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自筹经费课题立项一览表课题号负责人课题名称单位备注结题时间以应用型培养为导向的建筑学专业毕业110401 何国青建艺学院邓可祥、马兰、姜玉艳、刘华领、樊海彬2013.9 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基于系统数据资源分析的读者服务优化110402 唐淑娟图书馆谢宝义、吕德阳、朱玉兰、张丽平、肖岭2014.2研究信息化校园学科馆员服务交流平台体系110403 殷建秋刘丽杰、余克、段君淼、张哲、李炜、冯文杰、宋平、孙静茹2013.9创建加强教育资源建设提升高等教育水平研肖众、郑向、张志刚、严世强、刘建华、韩立华、朱富铭、教育中心110404 耿鹏2013.6究姚奕以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为背景的省属研究生康学梅、张耕宁、赵霞、张晓东、王建西、严战友、马超、110405 王扬2013.12 高校研究生学位授权体系建设学院赵慧丽张永满、王天亮培养建环专业学生工程素质的教学方法焦永刚、郝长生、韩鹏、李敏霞、罗勇、田玉卓、马长捷、110406 尤占平2014.4 研究与实践高玲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电气类课程立体110407 刘进志李韶华、李申山、马立明、尤占平、智小慧、高文中2014.3 化教学资源研究机械学院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械类毕业设计探110408 李韶华李俊良、韩彦军、智小慧、郝长生、陈娜2013.12 索与实践机械类本科生基于工作过程专业课程开110409 张银彩王战中、祖炳洁、王海花、朱齐平、乔丰立、王军2013发研究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体系110410 胡延广范晓珂、刘卫红、窦竹君、孟喆、于彩辉、张兰芳、王晓云2012.6化研究人文学院“学-导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法学教学中110411 韩爱芹陈瑞英、张兰芳、王晓云、张智远、孟喆、刘卫红2013.10 的应用研究110412 赵存宝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国防所王宇、赵星、张耀辉、陈建国、王海林、梁瑞芬、武秀丽2014.3110413 杜以昌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四方学院李继光、宋强、刁保辉、徐红2013.12 110414 李志远公共管理学科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刘冬梅、陈慧青、王迎春、付红、张贵平、李玉红2014.7 110415 陈志君我校学生毕业实习模式研究罗小艳、董巧婷、刘芳、王淑雨2011.12 110416 齐荣光“开放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探索与实践李素英、李香者、梁权、梁建峰、刘世英、郝成林2013.12 110417 董巧婷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王辉、雷书华、沈英明、刘新社、顼志芬、陈志君、张新宁2011.12工商管理专业多维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经管学院110418 张永林刘敬严、张俊勇、段英文、覃炎、张萌、耿立艳、李敏霞2013.5 研究与实践田丽红、吴晓艳、唐俊虎、张新宁、蒋春燕、宋志慧110419 张锦互动教学法在经济类课程中的应用2012.7夏艳辉、赵玉斌、王霞智能材料结构课多维教学模式与创新人110420 李剑芝结构所王庆敏、陈树礼、赵维刚、李义强、孙宝臣2013.9 才培养的研究《物理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与110421 孙秀果李更辰、顾业强、周炬2014.3应用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110422 吕臣敬王建雷、梅世刚、田秀淑、任书霞、张新炜、刘金革2014.2 式的研究与实践材料学院大材料环境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创新型110423 秦茶齐海波、朱浩、赵田臣、许昌玲、张洋2013.6 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嵌入式自110424 王育华肖凤娟、杨惠芳、李艳廷、王少辉、李炜2014.3 主学习教学方法研究基于提高青年教师创新实践性教学技能张彦玲、魏显峰、李运生、郭忠贤、李文平、韩颖、申兆武、110425 陈建国2013.12 的教育改革研究乔文涛110426 林玉森大土木下的结构试验室教学改革探索刘志勇、信丽华、张运波、李运生2014.2110427 李强“结合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原则下勘查技张保俭、齐清兰、吕鹏、高成雷、霍倩、丁军霞2014.6术与工程新专业建设和评估研究基于MATLAB 的水力学教学体系与教学土木学院110428 霍倩齐清兰、司春棣、安蕊梅、李强、史佩哲、庞巍2013.11 模式研究土建类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110429 熊保林路春娇、汤劲松、张保俭、高成雷、王希良、丁军霞2013.12 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工程模拟案例库”,提升工程类专业110430 赵玉成范玲玲、王宁、王景春、左金库2014.3 生产实践教学效果高校创新教育“形势-模式-绩效”理论与实110431 朱正国朱桃杏、朱永全、贾晓云、孙明磊、宋玉香2014.3践研究110432 尚艳亮应用型路桥工程测量教学研究黄羚、梁建昌、李少元、杨腾峰、张文胜2012.5Seminar 教学模式对交通运输学科研究110433 王兴举交通学院姚胜永、宋颖、温少芳、高桂凤、刘博航2014.12 生教学改革的启示及实践研究110434 高桂凤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体罗玉屏、颜月霞、许宏伟、王雪红、张良、王兴举、张天伟2014.3系研究110435 王振彪推广网络预约,建实训开放教学平台工程中心吴文江、杜伟胜、刘虎、毛晚堆、尉耀元、张建超、高占凤2012.3高静巧、韩兵欣、石彦辉、薛强、闫德立、胡晓娟、杜立强、110436 刘利贤为“卓越”目标构建电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2014.2王硕禾、马月辉110437 石彦辉《电机与拖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魏英静、韩兵欣、杜立强、王小平、胡立强、冯涛、何朝峰2012.5电气学院信号处理系列课图形交互式数字共享教110438 杨明狄卫国、杨勇、刘颖娜、赵晓博、燕延2014.2 学与实验综合平台研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突出工程技术人才培110439 刘虎崔建坡、冀建利、郑乔、高凤菊、李国科、杜伟胜、杜明辉2015.2 养特色的实践与研究数理系110440 李华构建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牟卫华、王丽英、赵士欣、刘炜、胡俊美2012.3 110441 王丽英多维立体式、人文化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孙海珍、刘宝友、王亚红、李华、吕桂稳2014.3高校院系教学资料管理信息化研究与实110442 綦小芹贺海宏、徐小胜、张庆海、钟谦、张宏壮、刘莉2014.2践信息学院110443 姚雄伟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常樱、王晓芬、陆凯、段淑凤、王晓华、李中华、张常有、2014平台建设孟繁中引领式在线学习参入高校课题教学的探110444 韩立华胡畅霞、李建华、尹士闪、刘晓星、石玉晶、王学军、李静2014.3 究与实践张翠肖、马新娜、赵志宏、刘永军、雷宇、封筠、高志伟、110445 孙素静面向工程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研究2014.3陈娜基于质量工程的《结构力学》网络课程的110446 任剑莹力学系杨从娟、符立勇、李延强、陈明长、武兰河、李华、刘军2013.3 设计与实现110447 朱秀丽基于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师角色研究刘英、李桂芝、李斌、张树淼、谭红2013.3网络环境下CBI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110448 邸立英孙维、周莹、王隽雅、张在钊、郭磊、李云2013.2 应用型外语人材实证研究110449 荣高悦大学英语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张云岗、刘英瑞、孙峻、赵振宇、杨亚萍、马晓莹2012.3外语系网络环境下的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110450 何琛白杰、张志、张幸成、刘旭、张建华2014.3 革与建设110451 周莹信息技术条件下函授英语教法研究李建峰、李兰冬、李斌、姚丽萍2013.3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110452 杜明辉程林章、王克丽、聂国权、张变芳、刁建志、高文中、李忠2014 革的研究与实践冯怀平、尹士闪、王智、常建梅、李韶华、杨春燕、宋恩强110453 李俊良教学管理人员在线培训系统的开发2013.3教务处李剑芝、王救文高校本科创新能力培养实验管理体系建杜明辉、李敏霞、王战中、冯国杰、高文中、吴文江、110454 程林章2014.3 设的研究与实践马冰玉110455 聂国权地方高校教育安全评估与风险控制研究王救文、王海花、宋恩强、高峰2013.3。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和实践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和实践
N o. 1 2
一 . T DI E E D U C A T 1 0 N

塞. ,
De e e m be r
自动化专业卓越 工程师教 育培 养计 划的探索和实践
方红 雷霖 李红连 严刚峰
摘要 : 作为地方高校 , 就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如何以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为导向, 强化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 求。 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为主线, 改革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 实 践。 通过对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合和优化 , 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面向地方经济的发展培 养具有一定 国际视野 、 开拓 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 才。 关键词: 地方高校 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计划 探索和实践
专业学生, 可获 得自 动 系统干得师、 一爨或二镪( 讥电j 建造师 试的内 容, 系统的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实 践能 力、 动手能 力和 创 注册电 气( 供 电) 干碑炳的基卒 训练, 成为 自 动化工程、 新精神。 鼓励学生持“ 双证” , 增加了学 生的 就业机会。 通过探索 电气干程、 智盲 } 傅带饵表工程、 无联网 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设计、 校、 企、 政联合建设和自 己 研实验设备加强校内 “ 实习 实训教学基
操作技能的高层次、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 专业技能、 综
我校 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目 标定位以自动化系统 合技能以及职业技能四太模块。在这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设计了
工程师的要求作为培养的行业标准。按照本标准培养的自动化 紧密联系 自 动化行业的工程实践和职业技能岗位上岗证培训考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程 课 程

验 项

网络 测试与故障诊 断
网 络 系统 工 程 集 成 计 算机 网络 综合 技能训
组 网 网 络 工 羽 4 程 试 项 鲍 课 与 目 护 程 故 实 设 瞳 训 计 诊 断
网站 建设 与管理
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在人才培养过
程中, 构建并实施 了突出学生职业能
计 算机 辅 助设 计 网 络 测 试 与故 障诊 断
力与素质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S | Sr r Q e e 数据库管理 与编程 v JP商务网站设计 / S S L e e 数据库程序设计 / Q S r r v 交换与路由技 术 /
程 实践体 系
按 照 职 业 岗 位 能 力 和 规 格 要
求, 通过对企业 的岗位调研 , 结合学 使学生巩固知识 , 掌握操作技能; 课 校学分制管理要求 ,按职业岗位 流
综合 应 用能 力( 目) 项 维
堂实训项 目环节为1 周 的专业技 ~2
网络 系统工程建设 网络 系统 管理
学体 系; 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 : 1 . G4 44 G7 85; 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实践教学体系 , 对学生进行“ 从模仿
到应 用 ” 的递 进式 训 练 , 养 学生 职 培 业 岗位 能力 , 提高学生工位 动手 能力 。
其中, 基础实验项 目环节按照“ 必需 、 够用 、 实用” 和突 出职业能力 培养原则设计 ,主要通过模仿学 习
实 习 实 { J
网络 工程方向实践教学 支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 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紧跟计 算机 网络技 术 发展 潮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设计——以《网络工程项目设计与实践》实训课程为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设计——以《网络工程项目设计与实践》实训课程为例
22 从 “ 目导入 ” 渡 到 “ 于 工作 过 程 ” 式 . 项 过 基 模
《 网络工程项 目设计 与实践》 课程 以大、 小三个 不 同 中、 规模 的真实项 目为主线 , 力 营造 真实项 目实训 环境 , 调 努 强
针对性 实践教学 。
每个工程项 目又 可以分成 若干任务 , 具体见表 1 所示。 表 1中的任 务 是 以“ 任务 链 ” 方式 出现的 , 些 “ 务 这 任 链” 不是孤立 的 , 它们之 间存在体系和 内容上的联系 , 一环套
学习 情景 的设计 。理论教 学与实践教 学齐头并进 , 相辅相成 。实践证 明 , 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教 学模 式 , 基 有助于调 动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 能动性 , 更有助 于培养 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 能。 关键词 : 工作过 程 ; 学模 式; 教 情境设计 ; 项 目 工程
目。
次全新综合性实 践 , 旨在培 养学 生 自 与 动手操作 能力 , 学
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 中型 网络的设计 、 组建 、 优化 与管理 , 并 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 学设计 思想与方 法
21 从单 一培养操作技 能到培 养技 术灵活运用能力 . 本课程不是单一训练操作技能 , 而是要 培养学生规 范意 识、 团队协作意识 , 及 分析问题 、 问题 的能力。 以 解决
环 。
3 2 加 强校 内外 实训基 地建设 .
23 以学生为 中心 , 团队协 助的作用 . 强调
收稿 日期 :0 1— 3—2 21 0 8
拥有一定数量 、 有 良好设备的校 内外实训基 地是培养 具 学生专业技能 的基础条件 。为此 , 学院加大对校 内实训基 地 的建设 , 如计算机 网络专业 技术 应用专业建有 网络综合 布线 实验室 、 网络实 训室 。同时 , 锐捷 学院 和机电系对 外加强 与 企业合作联系 , 拓展 校外 实训基 地 。几年来 , 院已与多 家 学 企业建立 了合作关系 , 为学生实训实习提供 了良好 的场地保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研究作者:李媛安宁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14期摘要:该文提出了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思路,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训环节等方面,提出了“网络工程应用为主,理论与工程设计为辅”的培养目标,并提出相关课程设置方案。

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的改革有明显促进作用,并极大提高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网络应用及实践能力,以达到培养优秀、合格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56-02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网络以及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优秀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有极大的市场需求量,各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也应运而生,该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能够对网络进行规划、管理和维护的专业网络工程师。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我们认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为: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能对网络进行设计与规划、能对网络相关软件进行开发、网络安全保障、网络运维与相关管理工作。

基于该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的改革,这样才能实现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本文对建设网络工程专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针对目前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存在问题,从课程体系设置、实训环节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网络工程应用为主,理论与工程设计为辅”的专业培养目标,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的课程设置方案,以期实现我校培养具有网络实践和网络创新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目标。

1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建设思路我校地处中原经济区,为适应郑汴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形势,培养其发展所需的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根据《规范》要求,我们将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工程型”,以网络应用为主旨,垒实学科基础,着重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其特色就是要侧重网络实践能力和网络工程化。

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书

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书
韩宗珠
中国海洋大学
刘东生、赵广涛、李安龙、吴建政、范德江
重点项目
2012012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以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为例
李萌羽
中国海洋大学
温奉桥、张宜波、魏李梅、张胜勇
重点项目
2012013
研究性大学通识教育实践与研究
马 君
中国海洋大学
孟祥波、吉晓莉、曾名湧、季岸先、王真真、冷卫国
重点项目
重点项目
2012006
多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陈 炎
山东大学
胡金焱、张树永、徐延宝、王建立
重点项目
2012007
欧美文学“细读”式教学方法研究
刘 林
山东大学
张志庆、傅礼军等
重点项目
2012008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思想及应用意识的构建教学与实践
蒋晓芸
山东大学
张天德、黄淑祥、包方勋、傅国华、崔明荣
孙晋海
曲阜师范大学
阚景忠、张全景、田凯、于秀玲、
付静波、晏逾、王建、王守江、赵吉峰
重点项目
2012068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预警系统构建研究---以山东财经大学为例
苏 昕
山东财经大学
高珊珊、刘玉静、李玲玲、张宝义、宋保峰、陆兴宁、杨玉春、张莉、
王慧慧
重点项目
2012069
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贾广珍、陈荣、张婷、李燕
重点项目
2012028
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与实践
郭浩帆
济南大学
陈月辉、宋尚桂、杨丽原、邵华、
张杰、王丽芳、朱波、王卫锋、
魏俊超、高新、张景祥、王希普、

辽宁科技大学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汇总表

辽宁科技大学十二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汇总表
学英语》课程研究与实践
王振敏 材料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卢艳青 赵丹
培养冶金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课程体系 研究 辽宁省 90 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 促进的社会学研究
薛志伟 体育对大学生卓越品质形成的功能研究
2012 2011
马琳 工科院校音乐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邓碧波 徐茂林 孙艳平 孙秋柏
崔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微观案例教学研究
基于创业信息反馈的高校创业教育运行机 孙云龙
制研究
杨洪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建设研究 基于形成性评价理论的工科院校大学英语
金艳菊 教学研究与实践
JG14DB207 JG14DB208 JG14DB209 JGZXQDA014 JGZXQDA026 JGZXQDB031 JGZXQDB032 JGZXQDB037 JGZXS13009 JGZXS13011 JGZXS13061 JGZXS13090 WYZDB14051
辽宁省教育厅 辽教发[2015]91 号
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 制研究
JG15DB178
辽宁省教育厅 辽教发[2015]91 号
新时代视觉传达专业“艺术+技术”培养体 系研究
JG15DB179
辽宁省教育厅 辽教发[2015]91 号
材料类专业选修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的改革
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研 究
高校设计类专业考试评价体系改革探索
PJHYYB15081
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 辽平协通字[2015]5 号
高云
高校信息化教学生态评价体系的建构与优 化
PJHYYB15082
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 辽平协通字[2015]5 号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行业中具有专业性和领导性的工程师人才。

网络平台、特色课程等新兴热点元素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担当着新的“角色”。

进一步完善实践体系是更成功地实现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网络平台;特色课程;实践体系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137-02收稿日期:2016-11-15作者简介:于为雄(1988-),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教学秘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张捷雷(1987-),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陶海亮(1991-),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背景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对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网络平台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九零后为主体的本科生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仅通过网络共享授课课件的教室课堂无法契合学生的需求。

与此同时,也无法培养面向未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所以转变课堂教学传统的视角迫在眉睫。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材料网络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
体 系 中又 处 于 基 础 性 、 键 性 的 地 位 , 关 既是

放 性 、 源 的 丰 富 性 和 易 获 取 性 等 特 征 使 资
为 适 应 素 质 教 育 的 需 要 , 木 工 程 专 得 网络 信 息 资 源 逐 渐 成为 一 种 新 型 的 教学 土 业 的课 程 学 时 一 再 压缩 。 校 土 木 工 程 专 资 源 。 我 目前 , 内课 程 体 系 改 革 , 程 网 络 国 课
科 教 研 究
Ci d ao Io: n e!—: ha u tnn v: r U n E c i n ao H a t: : i l : : d
基于 “ 越工程 师’ 卓 ’培养 的 土 木 工 程 材 料 网络 数 字化 教 学平 台构 建 ①
张 圣菊’ 王新刚 曾文杰’ 黄宝涛 ’ 王素瑞’ ( 江 苏科 技大 学土木 工程 与建 筑学 院 ; 2. 1. 江苏 科技大 学 生物与 化学 工程 学院
导致学生知识面窄 , 新材料 、 对 新标 准 的 了
解 少 , 识 肤 浅 , 际 应 用 能 力 差 , 业 后 题 的 能 力 。 认 实 毕
①基 金 项 目 : 苏科 技 大 学 教 育教 改 课 题 ( 1 0 0 1 ) 江 12 4 1 4 。 作 者 简 介 : 圣 菊 ( 9 7 9 : , 苏 科 技 大 学 土 木 工 程 与 建 筑 学 院 讲 师 , 要 从 事 土 木 工 程材 料 研 究 。 张 1 7 , ~) 女 江 主
中国科教创 新导刊 C i d c t n I o a i n H r l hn E u a i n v t e ad a o n o
9 3
rU I
1U .rU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研究——以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

新教师教学高等教育引言2010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校本科生培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多样性和适用性欠缺;工程性缺失和实践教学薄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1]。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2]。

“卓越计划”的内涵是指培养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工程师职称潜力的后备工程师[3]。

高等工程教育的本质是工程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4]。

2013年,经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批准,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对推动“卓越计划”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如何结合本校的行业特色优势与人才培养定位,构建适应港航业发展需求,体现“工程化”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并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充分应用,是交通运输专业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与要求“卓越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必须服从卓越人才培养的宗旨,秉承“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发挥交通运输工程的学科优势,传承专业历史,强化港航专业特色,以适应港航业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教育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坚持“重基础”与“重创新”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与素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面向未来、具有创新性的、服务于港航业的卓越工程师。

(1)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中心“卓越计划”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养,其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必须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为中心,全面提升学生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专业知识与应用的结合。

除了满足国家卓越工程师通用标准以外,还要突出专业的行业特色,以适应港航业未来发展对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 卓 越 工程 师计 划 ” 的 网络 工 程 实践 教学体系研究
琚生根 ,陈 润 ,师 维 ,李 勤
( 四 川 大 学 计 算 机 学 院 ,四 川 成 都 6 1 0 0 6 5 )

要: 实 践 教 学 是 高 等 教 育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是 培 养 高 素 质 工 程 技 术 人 员 的“ 卓越计划” 的 关 键 环 节 。 针 对
b a s e d o n E x c e l l e n c e E n g i n e e r p l a n
J u S h e n g g e n,Ch e n Ru n,S h i We i ,Li Qi n
( S c h o o l o f Co mp u t e r S c i e n c e ,S i c h u a n Un i v e r s i t y,Ch e n g d u 6 1 0 0 6 5 ,Ch i n a )
e n g i n e e r i n g,b a s e d o n“ Ex c e l l e n c e En g i n e e r p l a n ”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t r a i n i n g mo d e a n d p r o g r a m a r e p r o p o s e d f r o m
基 于“ 卓越计划” 的 网 络工 程专 业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从 实 践 教 学 目标 体 系 、 实 践 教 学 内容 体 系 、 实 践 教 学 管 理 体 系 和 实 践 教 学 保 障体 系 4个 方 面进 行 了 深 人 的探 讨 , 提 出 了 行 之 有 效 的“ 卓越工程师 ” 培养模式 和培养方案 , 促 进 解 决 目前 网络 工 程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以培 养 理 论基 础 扎 实 、 动 手 能 力 强 的高 级 复 合 型人 才 。
t h e t a r g e t s y s t e m ,c o n t e n t s y s t e m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a n d g u a r a n t e e s y s t e m o f 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wh i c h c o u l d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n e t w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a n d c u l t i v a t e a l o t o f we l l - e d u c a t e d a n d s k i l l f u l t a l e n t s . Ke y wo r d s :e x c e l l e n c e e n g i n e e r p l a n;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n e t w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
网络 工程 专业 是 计 算机 学 科 的一 个 重 要 的 分支 , 该 专 业 具 有 很 强 的工 程 性 [ 1 ] , 更 强 调 学 生 的动 手 能 力 。但 目前高 等 院校 的学历 教育偏 向于 网络技术 的基
质 量工 程技术 人 才 的重 大举 措_ _ 3 ] 。 网络 工 程专 业 “ 卓 越 工程 师” 的培养 可 以改 变现有 培养模 式 的不 足 , 强 化 学 生工 程能力 和创 新 能力 的培养 , 从 而满 足社会 需要 ,
Ab s t r a c t :P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p a r t o f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a l s o t h e k e y l i n k o f“ Ex c e l l e n c e En g i n e e r p l a n, ” wh i c h a i ms a t t h e h i g h - q u a l i t y e n g i n e e r s .F o r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o f n e t wo r k

: !






பைடு நூலகம்理
第 3 3卷
第 1 1 期
2 0 1 6年 1 1月
CN1 1 2 0 3 4 / T
Ex p e r i me n t a l Te c h n o l o g y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Vo 1 . 3 3 No . 1 1 NO V .2 O 1 6
关键词 : 卓 越 工程 师计 划 ; 实 践 教 学 ;网 络 工 程 中 图 分 类 号 :G 6 4 2 . 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4 9 5 6 ( 2 0 1 6 ) 1 1 — 0 0 2 3 — 0 3
S t u d y o f p r a c t i c a l t e a c h i n g s y s t e m o f n e t wo r k e n g i n e e r i n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