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学院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工程师,具有较好的工程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原则1. 教育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教育培养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3. 教育培养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教育培养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专业设置卓越工程师学院设置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其中包括了通信工程、控制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等方向。

通过毕业设计、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在所学专业中得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训练。

四、课程设置卓越工程师学院的课程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需求,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

除了基础课程外,还设置了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外语、体育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还设置了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五、教育教学模式卓越工程师学院注重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采用了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

比如,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参与项目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采用工程案例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卓越工程师学院强调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实训,学生可以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提高自己的工程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七、创新创业卓越工程师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创新竞赛、双创实践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一、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夯实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培养方案中,需要安排一些课程,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

这些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学生需要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建立起坚实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深入学习专业知识。

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在一些领域的专业能力。

例如,针对机械工程师,可以设置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课程;对电气工程师来说,可以设置电路原理、电机控制等课程。

通过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学生可以掌握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和理论,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卓越工程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实践课程或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实施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并通过有效的沟通实现任务的完成。

因此,在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团队合作的项目或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些项目可以是小组项目,要求学生与其他成员合作,完成一些任务。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协调分工、共同解决问题。

五、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创新设计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些项目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提出一些创新的设计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需要从基础知识的夯实、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与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

通过这套方案的实施,可以培养出具备扎实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方案一、培养目标卓越工程师是指在工程技术领域具有卓越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技术专家。

卓越工程师培养活动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工程师。

二、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主干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电子电路、控制原理、计算机基础、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课程,力求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创新设计、团队合作、跨学科科学、职业道德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

2. 实践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育机会,包括实验课、实习实训、创新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3. 项目导师制每位学生配备项目导师,由项目导师负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由企业工程师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工程实践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环境。

5. 跨学科交叉培养鼓励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6. 行业合作积极与行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资源,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7. 国际化培养扩大国际交流,吸引国际学生和教师来校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8. 奖学金计划设立多种奖学金计划,鼓励卓越学生在学术和技术上的表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实践。

9. 职业规划辅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工程行业的就业趋势和发展前景,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

10. 专业认证通过国家或国际专业认证,提升学校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三、实施路径1. 改革课程设置,精心设计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

2. 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实践教育资源。

3. 建立项目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项目导师。

4. 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鼓励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

5. 推进国际化交流,建立国际交流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背景
二、专业课程设置
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为学生提供坚实的数理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学生所选专业,设置一系列基础和深化的专业课程,包括工程力学、电子电路、控制系统、材料科学等,为学生奠定专业基础。

3.创新课程: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创新设计、科技创新方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实践课程:包括实验实践、工程实践、设计实践等,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实训
1.实习:安排学生进行一定的实习,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2.实训:设置一系列实训课程,通过模拟实际工程环境,让学生学习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提高工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项目,如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新平台,如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五、综合评价与考核
1.绩点评定:通过学生在各门课程中的表现,按学分绩点制进行评定,综合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

2.项目评价:对学生参与的实践项目、创新项目进行评价,考察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一、专业基础课程的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大学工程专业的教育中,应该加强数学、物理、化学等理工科基础课程的教学,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应该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育,如工程实验、实习等,以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营造积极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综合素质的提升卓越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优秀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

为此,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同时,应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

四、外语能力的培养卓越工程师在国际化的背景下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

在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供专门的英语课程和培训,增加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学习。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国际项目等,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五、实践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该与实际工程实践和就业需求相结合。

为此,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生实习和实践的机会。

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走廊等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此外,可以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应该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升、外语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加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机会。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培养出具备卓越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工程人才,为科技和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1)山东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汇报 (15)“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方案 (18)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2010. 2.28目录一、基本思路 1二、人才培养目标 4三、参与专业、培养学制和学生规模 4四、培养方式 44.1 本科阶段54.2 研究生阶段 64.3 能力培养要求6五、政策措施75.1组织管理 75.2经费保障 85.3 学生遴选85.4 教学实施95.5 毕业标准115.6 学籍管理115.7 师资培养11六、办学资源136.1学校资源 136.2企业资源 13七、对国家政策支持的希望14高素质的科技人力资源,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强大国家的第一资源,也是实施科教强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更是我国成为强大国家的重要标志。

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通过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改革和创新,培养一批能在未来重大科学与工程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的卓越人才。

一、基本思路立足于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活跃于工程科技领域的卓越工程师,以“素质”、“知识”、“能力”、“准职业化”为四轮驱动,突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构建“校企联动,学做结合,学工交替”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四轮驱动以对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训练同等重视的态度,分阶段、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力求以四轮共同驱动的方式,推动学生克服障碍、熟悉工程,更快进入社会,承担国家重任。

四轮驱动模式(2)校企联动根据行业特点与需求,科学制定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规划,不断加深学校与企业在高等工程教育的合作。

促使企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双方共同建设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

卓越工程师培训实施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训实施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本次工程师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备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人才,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以及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2.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训:通过团队合作项目和沟通训练,提高工程师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培训:培养工程师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培训:加强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培养,提高其对职业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专业课程的讲解,使工程师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安排工程师参与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工程师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4.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工程师参与团队合作项目,锻炼其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培训评估1. 考核方式:采用考试、实际操作、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2. 考核标准:根据培训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效果的客观评估。

3. 反馈机制:建立培训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工程师的学习和培训情况,为培训效果的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培训保障1. 师资力量:确保培训师资力量雄厚,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

2. 教学设施: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实验室,保障工程师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

3. 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案例、学习资料等,满足工程师的学习需求。

4. 培训环境: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包括学习氛围、团队合作氛围等,提高工程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总结本次卓越工程师培训实施方案旨在全面提升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和方式,确保工程师在专业知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篇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3篇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前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指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者工程师职称的潜力的后备工程师。

□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

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追求,以世界两大工程教育体系为参照,以工学交替为手段,以cdio 为模式,以回归工程实践为重点,以培育“高工级教授”师资为难点,以学生学业成果作品化为抓手,着力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未来优秀工程师的有效路径。

二、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良好的综合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在现代制造业第一线从事机械产品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机械类“现场工程师”。

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电子技术、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和制造、生产组织管理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以及技术沟通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子电工技术、液压传动与气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汽车零部件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工程等)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5)掌握一门外语,能较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读、写、听、说能力;(6)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意志品质与身体素质等非智力因素。

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一、导言工程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各个领域的共识。

为此,制定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卓越工程师专项培养方案显得尤为必要。

二、培养目标1. 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应对各种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2. 能够熟练运用先进的工程工具和设备,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 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4.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

三、培养内容1.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培训,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2. 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在课程设置和实践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项目实践和工作坊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培养通过专门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程工作中有效地协调各方面资源和解决问题。

4. 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工程实践中能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四、培养模式1. 课堂教学和实践结合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确保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项目实践和工作坊活动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实践和工作坊活动,让他们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所学知识,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习实训和导师制度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同时建立导师制度,让学生在实际工程工作中获得指导和帮助,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五、评价机制1. 学术评价通过课堂考试和学术论文撰写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制订与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制订与实施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制订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是为了培养具有卓越工程师素质的优秀人才,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需求。

该计划旨在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工程师。

该方案制订和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确定目标与要求:明确培养目标,提供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和培养要求。

如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以及跨学科综合实践能力等。

二、建立课程体系:搭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原理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引入新兴科技领域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前瞻性和应对变革的能力。

三、拓展实践教学: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实验教学、实习实训、工程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四、搭建科研平台:建立科研平台,促进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

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工程师和学者,建立国际化、交叉学科的师资队伍。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六、评价与监测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测机制,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价。

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考试、实验报告、项目作品等。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保障培养质量。

为了保证该计划的顺利实施,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一、政策支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文件,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供有力保障。

二、资源投入:增加资源投入,包括经费、场地、设备等,为计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三、社会合作:促进院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开展联合培养和实践项目,提供实践基地和实际问题解决的机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一、背景与意义工程师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他们将科学理论与实际生产结合,致力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随着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工程师的教育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培养更多卓越工程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科学、系统、全面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1. 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工程问题;2. 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不断钻研、创新并改进工程技术;3.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元化环境中协调合作,解决复杂问题;4. 具备自我学习和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程,为工程师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2. 专业课程根据工程师的不同专业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工程设计、制造工艺、材料科学、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

3. 实践教学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室实验、工程项目实践、企业实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开设创新创业竞赛、创业导师指导等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教育培养方案1. 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

2. 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规划学习与发展方向,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3. 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完善实验教学大纲,扩大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4. 项目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工程项目实践,通过项目的执行和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

5. 实习就业积极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需求,培养学生适应工作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一、目标设定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工程师,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通过本计划的培养,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先进的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工程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课程体系设计1.理论课程体系:根据工程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构建完善的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

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引入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2.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以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为主的实践课程体系。

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培养青年教师:通过设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加强师资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建设,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场地,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了解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3.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校企合作1.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与相关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特制定本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培养具备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工程技术人才;2. 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胜任复杂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工作;3. 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发挥核心作用;4. 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培训对象1. 高校应届毕业生;2. 在职的工程技术人才;3. 有志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

四、培训内容1.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力学、计算机应用等;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工程技术基础、专业设计、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生产等;3. 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实验、实习、现场教学、项目实践等;4. 创新能力培养:包括创新思维、科研方法、专利申请等;5. 国际视野拓展:包括外语培训、国际工程项目考察、跨文化交流等。

五、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程视频、课件、论坛等资源;2. 线下培训:组织专家讲座、研讨班、实践基地学习、工程项目参观等;3. 校企合作: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工程项目实践和人才培养;4. 国际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活动,拓展国际视野。

六、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实践考核、项目成果评价、论文答辩等;2. 考核标准:按照培训大纲和课程要求,考核学员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3. 考核结果: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不合格者重新培训。

七、保障措施1.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目标、内容、方式、考核等;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3. 建设培训基地,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4. 落实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方案一、背景当前,工程师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挑战。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师培训计划,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目标1. 提升工程师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工程挑战。

2. 培养工程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其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培养工程师的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 提高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其能够处理好个人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平衡。

三、培训内容1. 专业技能培训(1)工程设计原理和方法;(2)工程项目管理和实施;(3)现代先进工具的使用;(4)相关业务知识和技术知识的学习。

2. 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1)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培养;(2)团队协作能力培养;(3)团队领导力培养;(4)沟通表达能力培养。

3. 领导和管理能力培养(1)领导技能的培养;(2)团队管理的技巧和方法;(3)项目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培养;(4)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的学习。

4. 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提升(1)自我管理和情绪管理;(2)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3)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4)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四、培训形式1.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课堂的形式,提供各类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包括工程设计理论、项目管理实践、先进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2. 实验室培训通过实验室的形式,进行专业技能的操作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 现场培训通过到企业现场进行考察和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并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工程师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提高工程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能力。

五、培训对象本次培训面向全体工程师,包括工程设计师、项目经理、技术主管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

六、培训师资1. 内部培训师公司内部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都可以作为培训师资,因为他们熟悉公司的业务和情况。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背景: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工程领域的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社会对卓越工程师的需要,我们制定了一套培养方案,以培养具备卓越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工程师。

目标:培养目标是打造一批具有丰富知识储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其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工程领域的需求。

培养内容:1.知识体系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包括基础知识以及专业知识。

通过理论课程、学术研讨和实践项目,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综合运用的实践能力。

2.实践能力培养:通过项目实践、实习和实践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工程实践,锻炼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实施的能力。

3.创新精神培养:鼓励学生从事创新项目,并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在工程领域中提出新的理念和方案。

4.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小组项目和团队建设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在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与不同背景的同学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5.社会责任培养:强调工程师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公益项目和社区服务,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6.学习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开设研究生课程和提供相关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提高其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1.理论学习:开设一系列课程,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供深入的专业学科知识。

2.实践项目:安排学生参与实践项目,例如工程设计竞赛、实验室研究和工程实习等,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学术研讨: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前沿,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思维。

4.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一位导师,定期进行一对一指导和交流,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学习和职业发展。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较高道德文化修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扎实的自然科学、外语、信息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能够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过程控制、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团结合作、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本专业学生主要系统学习电路、电子技术、电机、电力系统、自动控制、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获得系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备解决强、弱电技术问题的专业知识,具有综合解决电气工程与控制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人文会科学和一定的经济管理科学基础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学科基础理论,即电工、电机、电子、信息、控制与计算机的基础理论,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3.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个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4.受到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训练,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5.具有本专业学科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并且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6. 具有一定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团队协作精神;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主干学科:电气工程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继电保护原理等。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通过制定专业课程的全新结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专业课程主要涵盖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综合实践等。

2.实践教学:通过开展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训、专业实习、工程项目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应与课程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3.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科研项目和创业实践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

4.专业导师制度:为每位学生分配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培养和指导。

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职业规划和专业发展等,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5.国际化教育: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通过开展双学位项目、短期交流项目和海外实习等,使学生接触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培养跨国公司就业和跨国团队合作的能力。

6.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纳入教育培养计划,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研和社区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

7.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学校应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支持,指导学生参与国内外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以上的专业培养方案,有望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的同时,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方案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方案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工程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们提出了一个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高素质工程师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工程知识和技能;2、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4、帮助学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程环境。

三、培养内容与方式1、工程知识教育:通过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项目,使学生全面掌握工程领域的核心知识。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问题解决课程、研究项目和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责任感培养:通过企业实习、社会责任项目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4、实践能力提升:通过实验、实践项目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项目实施与评估1、分阶段实施:将培养计划分为基础阶段、专业阶段和实践阶段,每个阶段设置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

2、导师制: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培养。

3、项目评估:定期进行项目评估,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培养计划的依据。

五、结语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将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工程师,为我国的工程领域做出贡献。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师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此,“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

本文将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教育部为了提升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而推出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

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方案

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方案

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方案一、培养目标1. 适应国家战略需求。

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一批批掌握先进科技和工程知识的工程师。

他们要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在国际上卓有成绩。

2. 兼具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力。

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3. 具备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现代工程项目往往是大型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工程师在团队中协作,同时也需要能够承担领导责任,协调各个团队成员。

4. 重视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工程师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要以人为本,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内容和方法1. 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

工程师培养的核心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相结合,因此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

2.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师的关键,可以通过实验课、实习、设计项目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采用虚拟仿真技术、网络课程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社会项目、科研课题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

三、培养环境和实践1. 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

学校和企业需要提供良好的实训条件,包括实验室设备、实训教师和实训项目等,以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2. 加强与企业合作。

学校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以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岗位实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作实际。

3. 鼓励学生参与竞赛和实践项目。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工程技能竞赛和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

4. 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

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与企业工程师和教师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工程实践。

四、后期培养1. 加强实习和工程师培训。

毕业后,学校和企业可以加强实习和工程师培训,让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
2010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
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系统知识,获得
化工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以石油和天然气加工为
特色,能在炼油、化工、能源、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过程的控制、
化工过程软件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要求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
物理化学、单元操作、化学反应工程及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

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
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
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工业的重要支撑学科。

实验班学生培养注重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特别是石
油和天然气加工过程中的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两个方面的均衡发展,并以通用过程工程为主线培养,营造应用型工程师培养的良好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4)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对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高等数学、基础外语、大学物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
学、程序设计语言(C)、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石油炼制工程。

五、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及进程
(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进程(分学期安排)
第一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
1A 07101 高等数学(2-1) 6.0 90
1A 08101 计算机文化基础 2.0 32 8 1A 10101 体育(4-1) 1.0 32
1A 20202 军事理论 2.0 36
1A 11101 基础外语(4-1) 4.0 64
1B 03201 无机及分析化学 4.5 76
4B 03802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2.0 54 54
5A 20201 军训 2.0 3周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23.5
春季学期考试*考试
考试*考试*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1A 11201 道德与法律 3.0 48
1A 07101 高等数学(2-2) 5.0 86
1A 0910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6.0 64
1A 10101 体育(4-2) 1.0 32
1A 11101 基础外语(4-2) 4.0 64
1A 13101 大学物理(2-1) 4.0 64
1A 07104 程序设计语言(C) 3.0 48 32 1B 03210 有机化学 4.0 64
4B 03805 有机化学实验 1.5 36 36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31.5
夏季学期考试*
考试*考试*
考试*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实践上机备注5B 20301 金工实习 2.0 2.0周
第二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
1A 091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32 8 1A 10101 体育(4-3) 1.0 32
1A 11101 基础外语(4-3) 4.0 64
1A 13101 大学物理(2-2) 3.5 56
1B 03205 物理化学(2-1) 3.0 50
1B 07301 线性代数 2.0 32
4A 13301 大学物理实验(2-1) 1.5 28 28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17.0
春季学期考试
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
1A 0915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0 48
1A 10101 体育(4-4) 1.0 32
1A 11101 基础外语(4-4) 4.0 64
1B 03000 化工导论 2.0 32
1B 03205 物理化学(2-2) 3.0 50
1B 04441 工程制图 3.0 48
1B 05402 电工电子学(一) 3.0 48 10 4A 13301 大学物理实验(2-2) 1.0 28 28 4B 03803 物理化学实验 1.5 40 40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21.5
夏季学期考试
考试*考试
考试*考试
考试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实践上机备注5B 03991 认识实习 2.0 2.0周8
第三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1B 03101 化工原理(2-1) 5.0 84 18 10 考试*
1B 03113 化工热力学 3.5 56 6 考试*
1B 03318 化工安全与环保 2.0 32
1B 04205 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3.0 48
1B 03411 生物化学基础 2.0 32
1B 04223 计算机辅助设计 1.0 20 10 1C 09609 仪器分析 2.0 32
4B 03804 仪器分析实验0.5 16 16
建议选修课程考试考试考试考试
学期总计19.0
春季学期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1B 03101 化工原理(2-2) 3.0 58 10 10 考试*
1B 03112 化学反应工程 4.0 64
1C 03126 有机化工工艺学 3.0 48
1C 03128 石油炼制工程 4.0 64
1B 05102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 3.0 48 8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17
夏季学期考试*考试
考试*考试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实践上机备注5B ····化工模拟计算 2.0 2周
5B 03903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3.0 3.0周40
5C 03992 专业实习 4.0 5.0周
第四学年
秋季学期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
1B 03104 化工设计基础 1.0 16
1B 03129 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 2.0 32
1C 03001 化工学科前沿知识专题讲座 2.0 32
4C 03810 专业实验 3.0 80 80 5C 03901 化工设计 4.0 4.0周5C 03902 信息检索与网络资源利用 1.0 1.0周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13.0
春季学期考试考试
课程性质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上机考核备注
5C 03999毕业设计17.0 18.0周
建议选修课程
学期总计17.0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进程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实验(实践)上机学期备注
08103 03409 03420 03119 03405 03212 03401 10401 05403 03124 03225 03130 03404 03123 03310
03402 03121 08401 03232软件技术基础 3.0 40 (20) 3 石油工业与环境保护概论 2.0 32 3 普通生态学 2.0 32 3 数据处理与实验设计 2.0 32 4 环境化学 2.0 32 4 油田化学 2.0 32 5 催化作用原理 2.0 32 5 高级外语 2.0 32 5 电工电子学(二) 2.0 32 5 能量利用过程原理 2.0 32 6 精细化工工艺学 3.0 48 6 传递过程原理 2.0 32 6 环境工程概论 2.0 32 6 天然气处理与加工 2.0 32 6 清洁生产工艺与 2.0 32 7 HSE管理体系
高分子化学与工艺 2.0 32 7 分离工程 2.0 32 7 管理概论 2.0 32 7 绿色化学与化工导论 2.0 32 7
03131 C1化学与化工 2.0 32 7
03100化工专业外语 2.0 32 7
说明:
1.选修课要求至少取得20学分。

2.要求从本专业选修课程中至少取得12学分。

3.要求至少取得8个任意选修学分,其中包括至少6个人文素质教育学分,建议选修2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爱好,从学校公共选修课程、本专业选修课程或外专业所设课程中选修。

教学院部长签字:
院部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主管校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