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微笑与禅门意旨
“拈花微笑”悟道的典故
"拈花微笑"悟道的典故"拈花微笑"典故是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为迦叶尊者开化悟道的故事。
有一天上课,在禅学里叫"上堂",下面有很多学生等他,都不知道他这天要讲什么,结果他上去,半天没有说话,从面前的花盆中拿了一朵花,对着大家转一圈,好像暗示大家看一看这朵花的样子,一句话也没有讲,下面的学生,谁也不懂老师这一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叫做"拈花",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拈花后,他有一个大弟子迦叶尊者(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所教的“弟子,大部分比他年纪大,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在释迦拈花后"破颜微笑",什么叫做破颜呢?因为宗教都规规矩矩、鸦雀无声,大家神态都很严肃,可是在这严肃的气氛中,迦叶尊者忍不住了,于是"噗嗤"一笑,这就叫做破颜,打破了那个严肃的容颜,但是不敢大笑。
因为宗教性团体的戒律,非常严肃,他破颜以后,没有大笑,只是微笑,两人的动作联合起来,就叫做"拈花微笑"。
此时释迦牟尼讲话了,这几句话是禅学的专门用语,译成中文是:"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就是说我有很好的方法,直接可以悟道的,现在已交给了这位大弟子迦叶,这就是禅宗的开始。
所以又称禅宗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法门,说它不需要透过文字言语,而能传达这个道的意思。
释迦牟尼是梵文的译音,释迦是姓,中文的意思是"能仁",牟尼译成中文是"寂默",晚年住在灵山,也叫灵鹫山,释迦是十九岁放弃了王位出家,三十二岁成道弘法,一直到八十一岁才过世,有四十九年从事于佛教教育。
禅的唯一沟通方式就是
禅的唯一沟通方式就是“拈花微笑”很多人都知道禅宗的起源:“拈花微笑”。
据说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说法,来了很多信众。
有一个信徒拿了一朵花送给他。
不知是什么花,不是菊花,也不是百合花,书上说是优钵罗花,佛拿着花就笑,半天不说一句话。
下面这些人开始琢磨,这个老佛爷怎么搞的,不开口说话,只看着花笑,玩的什么花招啊?不要说释迦牟尼佛了,假如我今天上台第一个动作就是拿着花,然后看着花笑,你们肯定晕倒。
见过玩剑的、玩太极的,没见过玩花的。
就在大家都搞不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迦叶尊者突然间破颜微笑。
释迦牟尼佛说:“对了,佛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离相,见性成佛,微妙法门,传摩诃迦叶。
我就传给你了,你懂我的心法了。
”如果我今天拿朵花笑,我笑死了你也不会懂。
我仰头大笑、哈哈大笑、笑得在地上打滚,你还是不懂。
可他们两个为什么一笑就懂了呢?到底是什么意思?你不懂,我也不懂,但我们可以琢磨。
这两个人之间的微笑,其实就是心心相印、心领神会。
我们今天很多所谓的心领神会都是假的,都隔着一层面纱,不是心灵之间的碰撞,不是思维之间的交流。
为什么他们两个人的微笑就心心相印了呢?我们可以琢磨一下那朵花。
那是花吗?不能说。
那是春天的花吗?它要凋谢。
迦叶尊者最知道佛的想法。
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后天的,都是加在事物上的标签和符号,都是加在事物上的副产品和附属物。
花本身,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充满生机、活活泼泼的一个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佛陀和迦叶的微笑摆脱了一切可以通过感官、语言、文字、符号和标签来交流的状态,而以心来交流。
通过这种交流体会到的,才是真实的境界。
所以,禅的唯一沟通方式,就是“拈花微笑”。
敦煌壁画里就有这幅画,佛陀与迦叶目光对视、神情对视、微笑对视。
这一对视,就铸成了佛教中的千古公案。
但这不能学啊!它已经成为历史的瞬间。
你说佛拿着花笑,我也拿着花笑,人家会说你精神有问题。
这只有一次,不可能重复出现,是模仿不了的。
所以,禅是内心里面的领受和感知,是觉悟的一种境界。
拈花微笑典故
拈花微笑典故
含义:“拈花微笑”也作“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出处: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卷一
典故故事:
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
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
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
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唯有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
佛祖当即宣布:“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精深佛法,熄灭生死、超脱轮回的`奥妙心法,能够摆脱一切虚假表相修成正果,其中妙处难以言说。
我以观察智,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现在传给摩诃迦叶。
”然后把平素所用的金缕袈裟和钵盂授与迦叶。
这就是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典故。
中国禅宗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传法”、“涅盘”过程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需要用言语表达。
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显现出法喜,这种传法,佛祖把衣钵境界,被禅宗推崇。
如来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
如来佛祖拈花一笑的故事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
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
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妙悟其意。
破言为笑。
于是,释迦牟尼将花交给迦叶,嘱告他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椠秒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转之旨,以心印心之法传给你。
释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广众之下,像这样一言不发,只是带在和他那不动生色的微笑,从容不迫,宁静安详,其中微妙究竟何在?其实,释迦牟尼这里所传示的,正是一中无言的心态——一种至为安详,静谧,调和,美好的心态,这是不呢国内用任何语言和行为来打破的。
这种心态纯净无染,无欲无贪,坦然自得,乐观自信,无拘无束,不着形迹,不可动摇,与世长存——即所谓“真如秒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万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
所以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话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而释迦牟尼最后对迦叶所嘱咐的话,也正好是对这种心态的最好证明。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佛祖拈花微笑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一。
据载: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柯迦叶迦叶尊者,通常称大迦叶,一名饮光,是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
也是释迦牟尼弟子中道德高尚的长者。
释迦牟尼对众说法时拈花不语,五百弟子都默然,独有迦叶微笑。
于是佛祖把衣钵交付给迦叶,嘱他等待未来弥勒佛下世降生,再把衣钵交付给弥勒。
衣是袈裟,钵是食具,衣钵代表佛教的法统。
【摩诃迦叶】ma ha jia she摩诃华译“大”,亦称大迦叶,为佛十大弟子之一。
身有金光,映蔽余光使不现,故亦名大饮光。
修行头陀苦行,以“头陀第一”著称。
后佛于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迦叶领会佛意而微笑,受佛正法眼藏,传佛心印,为印度禅宗初祖。
关于禅宗的起源
关于禅宗的起源,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典故,那就是“拈花微笑”。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娑婆世界主大梵王方广以三千大千世界成就之根、妙法莲金光明大婆罗华供佛,佛陀“受此莲华,无说无言,但拈莲华入大会中八万四千人天,时大众皆止默然。
于时,长老摩诃迦叶见佛拈华示众佛事,即今廓然,破颜微笑。
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在这段充满诗意的记载中,标明了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教化风格,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方式。
这是在经教之外开辟的一条修学捷径,不同于教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常规次第。
在禅宗教育中,著名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看似匪夷所思,背后却大有深意。
其目的,就是帮助学人直接体认觉性,体认心的本来面目。
前面说过,禅宗修行是立足于真心,但我们现有的生命则处于迷惑系统。
所以,我们的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有能有所。
用哲学的话说,就是有主观和客观。
我们为什么会陷入能所对立的状态?就是因为对能所的执著和认定。
我们执著这个能为我,执著这个所为法。
在能上生起我执,在所上生起法执。
我们会有很多念头,生起一个念头,就是能。
而每个念头都伴随着相关影像,就是所。
比如贪著,贪的本身是能,贪的不同对象为所,如事业、地位、感情等。
再如我慢,我慢本身是能,而你的能力、身份是让你生起我慢的所。
我们整个的世界,都被这些念头和影像所主宰。
想想看,在我们心头徘徊不去的,哪一样不是念头,不是影像呢?为什么这些念头和影像会对我们产生作用?会左右我们?虽然和念头本身有关,但关键在于,我们把这些念头当做是“我”。
这个设定就像陷阱,让心落入其中,不能自拔。
一旦撤除这些设定,念头就只是念头,影像也只是影像。
禅修培养的观照力,就是帮助我们看清这些念头和影像,进而获得不被念头和影像左右的能力。
在此之前,凡夫始终执著于念头,执著于与之相关的影像。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心有快乐,笑意自生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心有快乐,笑意自生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
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
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
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
宗教堂会,戒律极严。
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
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微笑”。
据说,这就是禅宗的起始。
禅宗的教法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
喜欢禅宗的意境,那对世间美好的领悟,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莫过于花,默默的领悟花的语言!昙花的刹那灿烂。
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时间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
全部的梦想和激情,壮烈与喝彩,顷刻间挥洒净尽,淋漓快意。
望尽了烂漫辉煌的一刻,终有落樱缤纷。
残红善舞。
你本来是灿烂过的,因此不怕被遗忘;你本来是热烈过的,因此甘于安守一份不可言喻的静默。
就这样,把一生的光阴凝成时光长河中那一瓣恒久的心香。
笑靥如你,真情如你,希望如你,生命亦如你。
兰花的清幽。
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片叶子,就一朵或几朵白色的小花,却历经千年,依然悠远飘逸。
习惯了寂寞,不以无人而不芳。
淡淡的,一体青凝不染尘。
一种从容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
远离了喧嚣繁杂,空谷晨钟,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
青青一线,暗香浮动。
一切如花,花如一切。
所以,佛祖拈花而迦叶微笑;这一笑,便是整个世界。
人生亦是如此,或绚烂如夏花,或如秋叶飘零,不管成败荣辱,总是要面对。
生命如同四季,风露荣枯。
知春、识秋,拈花拂雪,活出个淡雅人生。
从容的生活状态,不是甘于平庸而是细腻地去感受生活中并不缺少的快乐。
空谷晨钟,不是自耳畔响起,而是自心田深处某个被遗忘的角落。
素心若禅,拈花微笑
轻触心灵柔软处的叹息,愰若隔世的悠然思绪,感悟着一花一世界的唯美。
把往昔轻轻的放下,永远搁浅在红尘岸上,留下微笑,暖过往的簿凉,或许,你的素心能听到空灵的转经筒发出悦耳的声音,几世尘缘里辗转,摇动经幡,虔诚的长叩。
不为心悟,不为参惮,只为,不争夺凡间的朝夕冷暖,淡淡的,以回归的姿态,拈花深处微笑着行走!为什么,有些情绪总无法安放?把无法释怀的情寄托于轮回的因果里,去求神拜佛,在佛堂跪着参拜,许愿的那一刻,或许纷乱起伏的心,会次第平静下来。
禅之所以清澈,是用佛性来彻悟彷徨,把孤独无助的心学僧人盘腿打坐,用佛的宽容与慈悲,让自己豁然开悟。
心若禅,心无尘,淡若水,漫听岁月的禅音涓涓流淌,身上的包袱卸掉了,整个人也顿感轻松。
喜欢享受安静的时光,看人间锦绣花开,喜欢一个人偏安一隅,惬意的看流云轻轻飘过。
坐于花香满径的院落,听大自然空灵的各种音符律动,次第有声。
一颗心游弋于水云之湄,四周有花香,有鸟鸣,听着美妙的音乐,跟着旋律轻哼小调,打着节拍,清歌微澜。
随想信手拈来,把繁华云烟记下来,把沉淀生香的阅历注入我的文字,披一肩清幽,拥一怀清远,生活也是一份淡然。
都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全金难买寸光阴。
每一寸光阴,是不是应该珍惜?或许它是从惊艳到无华,从浓烈到凉簿,就似人生的旅程,走着走着,就淡了。
人生,要么精彩,要么平淡。
过去的日子里,恨自己一直虚度着光阴,虽然日子一天天重复着,但最珍贵的是今天,最容易失去的也是今天。
当黑暗来临的时候,没有人能够把一角的阳光继续保留。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呼吸,只在一瞬间,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是用来快乐的生活的,几多净土几多尘?我本是清风明月,又何须揽尽愁绪?随心,随性,随遇,随喜,拈花一笑心自宁。
释迦牟尼的心意就是拈花微笑,无声情义传达,知我者自知,言语已显苍白无力,不必口若悬河,只需低颌浅笑。
平日的喧哗,生前的绚烂,恰如高天上风云,终将散去。
记不清多久,没有给远方的亲人打个电话;记不清多久,没有领略过美丽的清晨,昏昏然过着日子。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微笑图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微笑图规格: 145.7×272.7 cm 1897年菱田春草绘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拈花微笑被称为“禅门第一公案”。
图中描绘的正是此一公案。
释尊圆寂前不久,于灵山法会付嘱正法眼藏。
此时大梵天王供养金色莲花,舍身成座,请佛说法。
释尊坐此宝座,手拈莲花,默然无语。
面对此景,人天大众皆止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此时,佛陀开口告诉大众:“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并对大梵王说:“一切众生都具足真如法性,但不修行便不能证得,法性亦不显现。
诸佛应世就是要让人人都能证悟。
今日拈花授记,付正法眼于摩诃迦叶,是诸佛应世密意付嘱的大事,以心传心的究竟法,非思量分别所能理解。
“一切经者,以此正法眼藏而为佛法正印,一切诸法,以此涅槃妙心而为实相印。
从毗婆尸佛至我,从我至弥勒佛,从弥勒佛依次至最后楼至佛,中际之所以法脉不断,也是因为密付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我不久即将入灭,你们都要依从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
”迦叶尊者在释尊涅槃后主持结集三藏,承担起佛法流传的责任。
此后又过了些年,尊者化缘将近,传付正法印传给阿难尊者后,便来到南方鸡足山示现入灭。
事实上,迦叶尊者并未涅槃,而是在鸡足山进入久远的禅定中,等待弥勒菩萨在娑婆世界成道,将释尊衣钵传给弥勒佛,延续正法,助其弘化。
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阿难尊者又传给了商那和修尊者。
此后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禅师。
禅宗法脉在印度传承的诸祖师共有二十八位,被尊为“西天二十八祖”。
自菩提达摩禅师东来,以心传心的法门便在中国落地生根,直至六祖慧能大师后,一花开出五叶。
禅门至今,继承了灵山传法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的特点,心心相印,灯灯相传,绵延不绝。
汉传佛教从魏晋时期的六家七宗,到唐盛时期的八宗并弘,再到明清时期的禅净为主,期间经历了多次兴衰。
各宗派或广弘,或式微,或隆兴,或湮灭,唯有禅宗一派总能在遭受劫难后最先复苏,可谓历久弥新,生机依旧。
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即感应即纠缠拈花一笑,是禅宗传法的故事。
故事说:有一天佛祖说法,众佛徒坐在下面听他开讲,他老人家却不说话,只是一会安祥的样子,用手拈着一枝花。
大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识,正在比较比较纳闷。
这时摩诃迦叶微笑的一下,大家也感觉不正常。
这里佛祖以话了说:我把衣摆衣缽传给摩诃迦叶,成立一个新的教派,据说,从此,就有了禅宗。
“拈花一笑”,其实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故事。
只是加上了禅宗悟道方式的神秘感。
按佛师的话是:传法不立文字。
领悟法,要靠悟。
“拈花一笑”,传法不说话,只是一个做出拈花的姿势,一个做出微笑的样子,于是拈花人的心思,会心一笑。
“拈花一笑”,传法不用语言,只要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姿态,有悟性的人凭眼睛就能明白传法人的意思,神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心灵感应,心有灵犀一点通!不言而知,寂然而通!“拈花一笑”,就是禅宗说的顿悟。
他靠人的直觉感应来理解。
“拈花一笑”这种感受到别人传达的信息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经常可以碰到别人说,自己也偶然有体验:比如,亲人挚友千里之外,一人出现了什么状况,另一人会有强烈的反应!特别是双胞胎。
(例子可以到网上去找)我们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感应。
所以常常说“心心相应”,特别是夫妻之间的默契,完全不需要说话,也不要眼神。
感应不是迷信,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实。
心理学有讲,现货物理科学也有证明:施一公《生命科学谁知的极限》讲:我们有第六感官。
我们有可能,两个人会以未知的方式进行交流。
看来,禅宗的“拈花一笑”,绝对不是宗教迷信,也不是鬼扯神话。
物理学早有“电磁感应”,现在又有“量子纠缠”,生命科学也有“基因”,古人有“天人感应”。
“拈花一笑”应该是真的存在。
人们传递信息方式很多,可以有感应,可以有纠缠,可以是直觉,可以是顿悟。
或许真的有上帝,有真主暗中帮助我们。
2017-10-13附:摘自网络的禅宗“拈花一笑”和“衣钵真传”的故事: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
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座前,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花。
然后坐在最后的位子上,聆听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接受了献花之后,一言不发,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花给大众看。
当时聆听说法的有百万之众,可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唯有十大弟子中的摩诃迦叶破颜微笑。
于是释迦牟尼对大家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
实相无相,微妙法门。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现在,我把这无上的大法,付托给摩诃迦叶。
这段话成了禅宗的纲领。
正法眼藏:正法与邪见相对。
佛在入灭后的一段时间内,教法纯正,未经窜改,叫做正法,也就是释迦牟尼亲自付嘱迦叶的法;心能彻底明了地见到正法,叫做眼;因为大乘佛法,包含万法,所以叫做藏。
禅宗一脉相传的,就是这个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即禅心。
涅槃是熄灭烦恼之火、除尽诸般情欲后,内心完全清净的状态,也就是悟的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没法形诸文字,所以叫妙心。
实相无相:实相是真如、性空、本体、本性、无相、涅槃的意思。
世俗认识的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的真实相状,所以叫实相,实相就是无相。
《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名如来。
微妙法门:通过修习佛法获得佛果的门户叫法门。
这个法门是没有固定程式,不可言传的,所以是微妙法门。
教外别传:师徒之间以心印心来传授禅,就是教外别传。
禅宗将那种以教义和经典为中心,藉语言和文字来传授的方法叫做教内之法,而在禅宗里面,却没有什么固定的教学体系,也不依据以往的教义。
传授和接受的形式,都不是禅的方法。
禅是不传之传,在没有传的意识下传授。
禅,就在中产生了。
迦叶成为西天禅宗第一祖,后来代代相传,传到达摩大师时,成为西天禅宗第二十八祖。
达摩大师从西印度而来,将禅传到东土(即禅宗史上著名的祖师西来),成为中华禅宗第一祖,之后传了六代而至慧能,开创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禅宗。
禅宗史上习惯把西天二十八祖和东土六祖称为西天四七,东土二三。
文章。
禅文化开启休闲旅游
以禅化境——以禅文化开启休闲旅游的新境界“禅文化”助推旅游的发展进化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译为"思维修",即运用思维活动的修持。
禅门中有一段典故,后人称为 “拈花微笑”或“拈花宗旨”,它集中概括了禅宗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宗旨;加上后来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十六字构成了禅宗的要义。
自公元五世纪传入中国以来,禅宗以其本源要义及老庄思想学为依托,借助大乘经典如来藏佛性理论,强调主体精神的自觉,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逐步发展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派别,也是中国佛教的主流。
时至今日,禅宗仍延绵发展,并且“禅”的内涵不断延展,超越宗教范畴,演化为一种社会潮流,受众越来越广泛,成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各领域的哲学文化。
现代“禅修”,通过禅修仪式,净化身心,提升生命的层次,追求解脱、自在与幸福,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体验,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推崇。
基于现代“禅”的发展,笔者深入洞悉禅修与旅游的相关性,以“禅文化”为内涵,以“禅境”打造为目标,探索提升休闲旅游开发层次的发展思路。
一、“禅文化”助推旅游的发展进化(一)禅与旅游的天然关联性旅游的表象,多表现在观光、游览、拍照、休闲等具体活动。
而深入的研究,可发现旅游与禅修有着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旅游是禅理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禅理亦是古代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
禅理传入中国本身就是达摩东渡旅行的结果,后众多印度和西域高僧来华释游、传经送典,推动禅宗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带动中国僧侣西行求经的游访。
禅宗主张“自心是佛”、“本自无缚,不用求解”,许多得道的禅师都能从自然景观中感悟真谛,所以走遍高山大川、访遍高僧大德,悠游山水、品味自然、切除佛理成为禅宗提倡的参学旅游方式,以至后来,演变成中国传统“走江湖”这一全社会的活动。
可以说,禅理天然需要旅游,旅游天然需要禅理。
第二,禅理佛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
拈花微笑:诗词里的禅味
拈花微笑:诗词里的禅味作者:夏春晖来源:《检察风云》2019年第05期“禅不会告诉你什么是什么,所以,禅师里混进几个骗子,你也很难辨别的。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对诗的解读有很多条条框框,诗不是说教式的东西,不是拿来解析的。
”骆玉明说:“我尝试用最容易读懂的方式来说诗词里禅味。
”他努力做到了。
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这里面都有禅意。
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与快乐。
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你细心地体会它,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
骆玉明是复旦出名的幽默教授,他一直努力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读懂“禅”。
禅不可说,这一次,我们听有趣的骆玉明教授“借诗来谈”。
拈花微笑假故事中的真意味《检察风云》:您为什么会选择研究禅呢?禅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骆玉明:修禅既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富于智慧的生活方式,找到人生的智慧与乐趣,享受平静中的愉悦与智慧,这是我最想得到的。
《检察风云》:您认为禅宗强调的是什么?它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骆玉明:通过禅宗,我们可以探究生命本身具有的完美的可能性,從艰危的现状中寻找尽可能完美的生命。
禅宗强调的是世界的本质与个体生命的本质是一致的,认识生命的本质就是认识世界的本质。
在其他宗教中,神远远高于我们。
比如基督教中,信徒把神奉为崇敬、信仰、奉献的目标,但佛教不是这样,你成为佛就是成为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达成自己就是达成人生最高的境界,禅宗尤其强调如此。
要达到禅宗的至高境界是不容易的。
我们的人生经常会被很多诱惑羁绊,人生的荒诞集合三大要素,贪、嗔、痴,我们常在贪欲中变得痴迷,脑子不灵。
比如说台湾有个知名作家,曾写过一本书来解读红楼梦,看完后我觉得写得很差。
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位学者和张爱玲在台湾文坛都有一定地位,张爱玲也解读过红楼梦,有很大的影响。
他很多解读的观点其实都在反对张爱玲。
《拈花微笑》
读 学参悟
酒肉穿肠:当和尚遇到钻石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 破山和尚虽为黎民百姓而破戒,
仍是得道高僧。 只要心中有佛,怎么做都是佛。 密教的祖师喜食鱼肠子,吃完之后 又吐出来,放到水里,鱼又活了。
读 学参悟
棒喝交加:顿悟中遇见佛祖
何为 禅???
禅 禅
里
禅 外是悟人一 Nhomakorabea生
枝
花
读 学参悟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禅因此诞生,因此开花结果。
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 在这扰攘喧嚣的人世间,
禅的美在于无声。 无声,
因而心领神会, 以心传心,心心相印。
读 学参悟
般若波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活一世,最怕辛辛苦苦追求一辈子, 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自己的幻象。 在佛家看来,世间一切皆是“空”。
南泉法师说“平常心是道”。 禅师习禅修道,并不热衷烧香拜佛,
只靠参悟“公案”。 公案,讲究“顿悟”。 顿悟了,便成了佛,就能遇见佛祖。
读 学参悟
百味皆苦:禅是一杯静心茶
珍馐百味,不过一饱;人生所须,其实甚少。 参禅悟道,犹如喝茶,
初饮苦涩,再饮回甘,饮后余香。 洗去心灵的虚妄与尘埃,最终回归平和。
原来,禅其实就是一杯静心茶。
《拈花微笑》一种顺势而为的禅意发生
《拈花微笑》一种顺势而为的禅意发生作者:雨田来源:《收藏/拍卖》 2019年第3期本期封面,选用摄影艺术家曾忆城2017年创作的作品《拈花微笑》。
漆黑的画面只见一尊吴哥风格的佛陀造像面带微笑,故让人自然联想起著名的“吴哥的微笑”。
题名“拈花微笑”也正源于佛语,也作“拈花一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彼此心领神会、心灵相通。
曾忆城回忆,这幅作品创作的背后,正有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心领神会”,也有着太多的机缘巧合。
从“北斗七星”到“拈花微笑”2017 年初时,曾忆城平时除了个人艺术创作,也兼做摄影教学工作。
在第一个班毕业那天,曾忆城在自己院子里剪了一枝罗汉松,为同学们插上。
一个月后的晚上,曾忆城邀请艺术家好友陈薇到家中喝酒。
席间,不知是出于幻听,还是某种心灵感应,曾忆城仿佛突然听到很细微、奇妙的声音,循声看去,只见罗汉松瓶子底下竟有一处小小的黄点。
一阵惊愕后才反应过来,原来不知何时,罗汉松开花了,眼前的小黄点正是落下的花粉。
这一意外的景致让曾忆城立刻联想到利用花粉进行创作的沃尔夫冈,于是找来他的画册放在罗汉松下,试图让落下的花粉与沃尔夫冈的花粉发生某种关联,但几经摆放,画册却始终衬映不出花粉的颜色。
于是他又想到“吴哥的微笑”,想到一颗种子的力量,于是他又从蒋勋的《吴哥之美》这本书中找出藏在其中一张小卡片,即“吴哥的微笑”,将其请到罗汉松底下。
酒过三巡,曾忆城再前去观察,他发现照片上正好落下了七颗如星光般的花粉!曾忆城顿觉花粉就如“北斗七星”一般,星光灿烂,与“吴哥的微笑”相互映衬,妙不可言,也好像是一个冥冥中的指引。
惊喜之余,曾忆城的灵感随之闪现,他拿起摄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同时,他决定让“吴哥的微笑”留在原处,让花落再持续一晚。
不出所料,次日清晨,“吴哥的微笑”的照片上散布了更多花粉,曾忆城一连拍摄了多张照片,最后精选三幅,成为了《拈花微笑》系列。
“吴哥的微笑”因自然的介入而变为“拈花微笑”,创作的过程带着几分玄妙的禅意。
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
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禅的最高境界,是拈花微笑的空灵境界,也是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所追求的艺术极境。
在他创造的明秀诗境中,既有澄澹精致的宁静画面,又有绵邈灵动的情韵,能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透出深幽。
倡导神韵说的王士祯说,王维的诗多入禅之作,并认为其“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
”王维抒写隐逸情怀,描写自然山水的诗,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意象玲珑而难以句诠。
诗人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万物生生不息的生之乐趣,精神升华到空明无滞碍的境界。
透过自然的美寂无声,写出自己心境的安适,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木朱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坞》)“美寂无人”,在常人看来,该是何等的孤独寂寞!而王维则不然,因他所欣赏的正是人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
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静夜深林里的月光、自开自落的芙蓉花,所展示的无一不是自然造物生生不息的原生状态。
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没有孤独,也没有惆怅,只有一片空灵的寂静,而美的意境就产生于这自然永恒的空、静之美的感悟之中。
这种表里澄明的灵秀诗境,使山水之境虚灵化了,将人引入微妙至深的禅境。
回过头来看,这些山水田园诗的出现,与当时隐逸之风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诗人,多有或长或短的隐居经历。
即使身在仕途,也向往归隐山林和泛舟江湖的闲适逍遥,有一种挥之难去的隐逸情结。
但在盛唐世人中,那种消极遁世、为隐居而隐居的纯粹隐者是没有的。
更多的是将归隐作为傲世独立的表现,以入于山林、纵情山水显示人品的高洁,进而把返归自然作为精神的慰藉和享受,寻求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纯美天地。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大自然的山水之美,确能涤污去浊,息烦静虑,使人忘却尘世的纷扰,产生忘情山水而自甘寂寞的高逸情怀。
这种山水情怀对于明秀诗境的创造十分重要。
因惟有甘于寂寞才能对自然有细致的观察和敏锐的感受,才能以一种虚灵的胸襟去体悟山水。
拈花微笑:诗词里的禅味
新视点·专家视点·新视点·拈花微笑:诗词里的禅味文/本刊记者 夏春晖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这里面都有禅意。
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与快乐。
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你细心地体会它,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
骆玉明是复旦出名的幽默教授,他一直努力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大家读懂“禅”。
禅不可说,这一次,我们听有趣的骆玉明教授“借诗来谈”。
拈花微笑 假故事中的真意味《检察风云》:您为什么会选择研究禅呢?禅对您而言意味着什么?骆玉明:修禅既是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富于智慧的生活方式,找到人生的智慧与乐趣,享受平静中的愉悦与智慧,这是我最想得到的。
《检察风云》:您认为禅宗强调的是什么?它与其他宗教有何不同?骆玉明:通过禅宗,我们可以探究生命本身具有的完美的可能性,从艰危的现状中寻找尽可能完美的生命。
禅宗强调的是世界的本质与个体生命的本质是一致的,认识生命的本质就是认识世界的本质。
在其他宗教中,神远远高于我们。
比如基督教中,信徒把神奉为崇敬、信仰、奉献的目标,但佛教不是这样,你成为佛就是成为自己,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达成自己就是达成人生最高的境界,禅宗尤其强调如此。
要达到禅宗的至高境界是不容易的。
我们的人生经常会被很多诱惑羁绊,人生的荒诞集合三大要素,贪、嗔、痴,我们常在贪欲中变得痴迷,脑子不灵。
比如说台湾有个知名作家,曾写过一本书来解读红楼梦,看完后我觉得写得很差。
我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位学者和张爱玲在台湾文坛都有一定地位,张爱玲也解读过红楼梦,有很大的影响。
他很多解读的观点其实都在反对张爱玲。
他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了“鄙视成本”。
其实这位学者的名气也不小,但他的固执降低了他的智力啊。
《检察风云》:拈花微笑讲述了禅宗的成立。
您能否简单与我们分享下这个故事以及它背后的意味?骆玉明:这个故事出自《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
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一天,在靈山會上,大梵天王以金色優波蘿花獻佛,並請佛說法。
可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祖一言不發,只是手拈優波蘿花遍示大眾,從容不迫,易態安詳。
當時,會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領會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妙悟其意,破顏微笑。
於是,釋迦牟尼將花交付給迦葉,囑告他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之旨,以心印心之法傳給你。
」釋迦牟尼佛祖在大庭廣眾之下,一言不發,只是帶著他那不動聲色的笑意,從容不迫,寧靜安詳,其中奧妙究竟何在?其實,釋迦牟尼在這裡所傳示的,正是一種無言的心態:一種至為安詳、靜謐、調和、美好的心態,這是不能用任何言語和行為來打破的。
這種心態純淨無染,無慾無貪,坦然自得,樂觀自信,無拘無束,不著形跡,不可動搖,與世長存-即所謂「真如妙心」,亦即「普照一切,含藏萬法」的根本佛法-「正法眼藏」之所在。
所以迦葉與佛祖在靈山會上心心相印,僅只拈花微笑而已,沒有任何其它表示,但一切盡在不言中,此時無聲勝有聲,而釋迦牟尼最後對迦葉所囑咐的話,也正好是對這種心態的最好說明。
【讀後感想】:雖然這是一篇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可是我們,是否曾用心靜靜去感受這段故事的意義。
首先拋開這段故事本身所想傳達的意念。
其實在生活中,在人與人互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也有這樣的經驗。
有時候,朋友的一個小動作、嘴角的一絲抽動,我們就明白他的意圖、他的想法。
這個當下,就覺得跟那個朋友,是一體的。
那種心心相印的感覺,就像佛陀與迦葉之間的情誼,只要一點點細微的動作,就可以妙悟其意,破顏微笑。
生活就是禪,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用心去感受與體悟。
只要我們真心、用心,或許我們的週遭都是佛陀、都是迦葉,來引導我們用心過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拈花微笑与禅门意旨
作者简介:苏树华,上世纪九十年代,随元音老人参学,2000年后,遵元音老人嘱咐,随缘传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门。
依照禅宗的说法,禅宗始于“释迦拈花,迦叶微笑”。
据说,“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
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咐嘱摩诃迦叶。
’”“释迦拈花”所示,“迦叶微笑”所悟,乃禅门之根本大事——明心见性,亦佛门之根本大事。
佛教说大说小,说顿说渐,说偏说圆,皆围绕着这一根本大事。
禅宗或直说,或绕说,或竖拂,或举拳,或机锋,或棒喝,亦围绕着这一根本大事。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正表“明心见性”之义——释迦拈花,以色相呈;迦叶微笑,见色明心。
禅是诸佛心印,亦就是我们的一真心体。
我们的一真心体,恒常寂照于当下,它不会随着某一法相的产生而产生,亦不会随着某一法相的消亡而消亡。
某一法相生时,此心未曾生;某一法相灭时,此心未曾灭;万法同时现前,此心亦不增;万法一时隐去,此心亦不减。
我人心体,正是如此,所以禅宗说,此心“不与万法为侣”。
释迦拈花,无法可传;迦叶微笑,无法可受。
若有法可传,有法可受,则不符合禅门“无有少法可得”之义。
佛教经典,浩如烟海,拈花微笑,一举全收。
祖师竖拂,学人有省,佛
门教典,一时尽纳。
若人即今悟得此事,自会见得“灵山法会,俨然未散”。
试问:俨然未散,何时散?答曰:人人有座灵山塔,光明照耀于当下。
若向西方觅灵山,心外求法全是假。
随着禅宗的演变,“释迦拈花”变为“祖师竖拂子”。
祖师拈起拂子,示众云:会么?试问:会个什么?答曰:见色明心——见拂子之色,明自家一心。
试问:明也未?答曰:明则自明,会则自会,臆想猜测,永不得会。
若能真正会得此心,更用不着臆想猜测。
猜测即不知,知者不猜测,见则当下见,拟向即成乖。
今日学人,在理路上猜想,尽管猜得头头是道,想得有理有据,然而,尽属“盲者妄言蓝天白云”——虽有言说,皆无实义。
若欲鉴别自己是否识得此心,可观佛教经典、祖门开示与禅门公案,看一看自己是否透得过去。
一透全透,一脱全脱。
到那时,诸佛祖师,不相瞒矣。
《华严》之庄严,《法华》之密意,《楞严》之直指,祖师之开示,禅门之公案,若能从自心上见得分明,则“教外别传”之旨明矣。
若未至“拈花微笑”之境,只是凭着“臆想猜测”,觉得佛教“言之有理”,那依然未出“疑情困惑”的窠臼。
祖师竖起拂子,示众云:会么?若人会得“祖师竖拂子”的意,则同于迦叶会得“释迦拈花”的意。
释迦拈花,意不在“花”,而在“历历孤明的见花的人”;祖师竖拂子,意却不“拂子”,而在“了了常明的见拂子的人”。
见者是谁?悟此“见者”,即同迦叶。
迷此“见者”,不免轮回。
有人说“见者是心”。
试问:如此回答对否?答曰:口说无凭,
亲证为真。
竖起拂子拈起花,大众瞪目眼巴巴。
即今更有聪明人,理路解会说是家。
诸人还会么?古人云:“狮子扑人,韩卢趁块。
愈解而缚愈坚,愈辩而义愈渊。
”此事不是理路上解会得。
人人本具的一真心体,不是一个对象化的存在,诸人又如何见得它?答曰:见不见见,闻不闻闻,因见色而明心,因闻声而悟道,此是触缘顿悟的,不是理路上解会的。
照见山河大地的是这个“心”,照见日月星晨的亦是这个“心”,乃至于照见百千万亿无量相的,无不是这个“心”。
相有万相,心只一心。
犹如真金,随缘成器,无量形相,金性不变。
真心“随缘不变”之义,亦复如是。
明来暗去,暗来明去,真心常在,未曾移易。
假若真心随暗相而去,又如何更能见明相?假若真心随明相而去,又如何更能见暗相?明来见明,暗来见暗,故知“真心常在,不随他迁”,真心“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之义明矣。
随缘现相的一真心体,二六时中,放大光明,圆光普照,未曾暂歇。
这就是诸人之“自心本佛”。
传法者无法可传,只是开示学人领悟此“心”;得法者无法可得,只是假借师缘顿悟此“心”。
所以黄檗禅师说:“本佛上实无一物”,“向上更添不得一物”。
释迦佛问须菩提:“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
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
”这段经文,正是说“佛法无所得”的道理。
既无所得,亦无所失。
无得无失,即是佛法。
禅宗不假宗教,直指人心,开示佛教文化的“非宗教第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