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复习(四) 实验与探究题
2022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热点压轴题型突破课件---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答案】 SO2+Ca(OH)2
CaSO3↓+H2O
溶液变红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C
强化训练
1.(2021·桂林)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里把装置 B (填字母序号,下同)与 C 连接可制取并收集
CO2 或 O2。
(1)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收集CO2 的集气瓶瓶口,若出现
国首次火星探测器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运载“天问一号”探测器
的“长征五号遥四”常用氢氧燃料提供动力。结合以下装置探究氢气、氧
气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仪器甲的名称为 酒精灯
。
(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做原料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A (填标号),
选用装置 F 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从 i (填“h”或“i”)通入。
(填序号)是正确
的。
【实验反思】从环保的角度分析,实验装置中存在不完善之处是 没有进
行尾气处理
。
【拓展应用】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玻璃管内壁附着的铜用水不易清洗
干净,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三种能清除铜的方案:
Ⅰ.加入浓硫酸并微热:
Cu+2H2SO4(浓)
△
CuSO4+SO2↑+2H2O
Ⅱ.加入浓硝酸与铜反应:
装置是 A (填字母);若用 F 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 b (填“a”或“b”)
口进入。
3.(2021·本溪)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
答:
(1)用 A 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明显错误,改正方法为 将试管口略向下倾
斜
。写出用改正后的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ClO3
;猜想③:既生成
2022中考生物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③在A组培养皿中加入 2mL“抗菌”洗手液 ,B组培养皿中加 入2mL无菌水,C组不作处理; ④将A、B组6个培养皿盖好,和C组一起放入恒温箱中,在30℃条件下 培养3天,每天观察两次并记录。(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
(2)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菌落平均数较 少,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 “抗菌”洗手液具有抗菌抑菌作用 。
(3)每组均取50粒而不是取1粒黄豆种子,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 (4)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对黄豆种子的萌发 有 抑制 作用。
(5)E组有2粒黄豆种子未萌发,请分析原因 种子是死的、不完 整的或处于休眠期 。
(6)烟草燃烧时会产生多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 尼古丁 (写出一种即可)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会诱发多种 呼吸 系 统疾病,还有可能引发肺癌。
(4)鉴于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政府提出了“限塑令”。日常生活 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爱护环境,不乱扔塑料垃圾 。(写出一 条即可)
2.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 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 且发出荧光。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3)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 对照 。 (4)实验设计A、B、C的三组时,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 平均数,而不只设置1个培养皿,是为了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 (5)根据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可以推测形成菌落的菌 种。菌落有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之分,细菌菌落是细菌通过 分裂 进行繁殖和生长形成的。
(1)果蝇发育要经历受精卵、幼虫、 蛹 、成虫四个时期, 属于 完全变态 发育。
(2)该小组研究的目的是 探究不同浓度的甲醛对果蝇生长发育 时长的影响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分类题型训练(四):实验探究(4)【含答案】
1. (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将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片分别与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观察30秒内产生的氢气泡的多少,记录在下表中。
(“+”越多表示产生的气泡越多)(1)从实验结果可看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要获得令人信服的实验结论,除了稀硫酸的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必须相同外,四种金属的____________也必须相同。
(1)Zn比Cu活泼,要确定Ni(镍)这种金属的活动性与Zn、Cu的强弱关系,请简要地写出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木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则: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6分)在测定一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电功率时,某同学将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和电源、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连接了部分电路。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分类题型训练(四)实验探究(4)(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示数明显低于电源电压、电流表也有示数,而电灯却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3)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当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W。
要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移动,直到________时,再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就能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 (6分)在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张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滑轮组。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题型04 物质性质的探究-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题型特训(解析版)
题型04 物质性质的探究1.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
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答案】D【解析】A、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是水,故选项正确。
2.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答案】D【解析】A、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B、图中的塑料瓶将变扁,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还能与石灰水反应。
C、图中石蕊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D、图中的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只与物理性质有关。
4.【2019·山东省潍坊市】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综合题型4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D 除去 NaOH 溶液中少量的 Na2CO3
加入适量 CaCl2 溶液,过滤
【解析】C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
更旺,则是氧气;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不一定
含有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CO2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 2 滴酚酞溶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液,摇匀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猜想一成立。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
猜想一不成立
溶于水后加
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步骤二
取步骤一的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以防止生成物
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2.(2017·江苏徐州一模)对比法是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下列探究活动无需采用对比法的是( )
成了 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 和 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部编版)2020年中考化学总复习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习题46
题型复习(四) 实验与探究题题型之一 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1.(2018·昆明)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
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
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 2CO 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 。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 2CO 3 猜想二:NaCl猜想三:Na 2CO 3和NaCl 【实验探究】【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 g 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将装置B 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装置D 中__。
(2)装置A 中浓NaOH 溶液的作用是__2NaOH +CO 2===Na 2CO 3+H 2O__(用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D 增重0.44 g ,则湖盐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__10.6__%(结果精确到0.1%)。
2.(2018·大理祥城一中三模)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装有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
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的成分猜想和成因分析。
【作出假设】猜想一:白色粉末可能是CaCO 3,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
猜想二:白色粉末可能是(1)__Ca(OH)2__,原因是溶剂蒸发,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猜想三:白色粉末可能是(2)__CaCO 3、Ca(OH)2__,原因是溶液部分变质,以上两种成分都有。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为了得出较严谨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知,猜想(5)__三__正确。
【扩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同学们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几点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6)__C__。
2020中考必备化学第六部分专题四化学实验探究题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
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
该实验?___A_C____(填字母,多选)。
A. pH试纸
B. 铜
C. 氧化铜
D. 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
的危害是__污__染_水__源___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
知识梳理
1. 固体成分的探究:一般采取加水溶解、加酸、碱、盐 等观察是否产生气体或沉淀,加指示剂观察颜色变化。 (1)固体加水溶解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该固体可能含有 碱或碱性物质(如Na2CO3)。 (2)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固体可能是 碳酸盐(如CaCO3)或活泼金属(如Zn、Fe)。 2. 气体成分的探究:不能支持燃烧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是CO2,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O2,CO、 CH4、H2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 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 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 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只有 CaCl2;猜想三:__是__C_a_C_l_2和__H_C__l 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烧杯内溶液 于试管中,滴入几滴
酚酞溶液,振荡
试__管__中__的__溶_液__不__变__色_ 猜想一不正确
②取少量烧杯内溶液 于另一支试管中,加
入适量锌粒
_试__管__中__有__气_泡__产__生__
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 外,还须考虑____反_应__物__用__量____。
4-2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类型2 探究型实验题
A (选填字母代号)。
A.一条光线 B.两条光线 C.三条光线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某小组同学利用光具座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应
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上
。
(2)已知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 f=15cm,如图所示,要使蜡烛在
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使蜡烛B与A的像 完全重合 ,
(2)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
离
相等
。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A的像。
(3)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
不能
【实验方法】用外形相同的蜡烛B来确定蜡烛A成像的位置,运用
了 等效替代 法。
变小时,电池组两端的电压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7.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的实验中:
(1)为使磁场加强,可以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 铁 棒。
(2)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四周不同位置,螺线管通电后记录小磁
针 N 极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上做 匀速 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
力的大小。
(2)甲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 2 N。
(3)比较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大小 有关;比较 乙、丙 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小明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 他的结论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 。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 实验与科学探究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二、近两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内容及启示三、中学生实验问题和探究问题解决的主要障碍四、实验与科学探究复习的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五、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回顾与建设一、新课程标准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1.能识别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图形、操作方法、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
2.掌握基本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事故会进行应急处理及误差分析。
3.掌握产气反应原理,明确气体发生器和P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4.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能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加以分析。
5.能描述氧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物质性质实验的现象。
6.掌握测定水成分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掌握工业炼铁的原理、简单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
7.知道浓硫酸、浓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药品的保存方法;能正确稀释浓硫酸并了解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结果。
8.能够测试和识别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酸、碱溶液和碳酸盐。
9.掌握混合物分离与纯化的区别、联系、方法和原理。
10.能根据设置的问题情境,发现其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对问题可能的结果作出猜想或假设。
11.能够根据所探索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根据实验要求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
12.能初步应用观察、阅读资料、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13.能够初步运用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归纳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
能够初步判断事实证据与假设的关系;能够评估调查结果的可靠性。
二、近两年中考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内容及启示1.形式:没有大型连接装置,一般较小,带有探索性问题。
试题容易裁剪,难深入,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选拔和考核。
体现统一性与个性的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问题。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云南专版) 04题型复习(四) 实验和探究题
题型复习(四)实验与探究题题型之一物质组成成分的探究1.(2019·云南)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猜想一:含有Na2CO3猜想二:含有NaHCO3猜想三:含有__NaOH__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实验方案设计】序号实验步骤预设实验现象预设实验结论①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__正确__②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__无明显现象__ 猜想二不正确③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酚酞__溶液溶液变红色猜想三正确【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__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__。
【实验反思与拓展】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NaHCO3+NaOH===Na2CO3+H2O__。
2.(2018·昆明)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
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获得大量湖盐。
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NaCl。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Cl猜想三:Na2CO3和NaCl【实验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后,加入过量稀HNO 3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①猜想__二__不成立实验二②向实验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硝酸银溶液__③__产生白色沉淀__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10.00 g 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4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重要题型四实验探究题(10年10考,9~13分)一阶点对点练基础能力点1实验猜想例1某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过碳酸钠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同时得到无色溶液。
同学们对得到的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过碳酸钠与水反应有两个过程:①Na2CO4+H2O=== Na2CO3+H2O2;②过氧化氢在碳酸钠水解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猜想与假设】猜想1:Na2SO4猜想2:猜想3:Na2SO4、H2SO4猜想4:Na2SO4、H2SO4、Na2CO3其中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元素守恒]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CaC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小明为探究这两种物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H2猜想2:NH3猜想3:C2H2小明提出猜想2不成立,其原因是。
【提出问题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1:CaO猜想2:Ca(OH)2猜想3:CaCO3小刚提出猜想1不成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2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例3同学们对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后得到的滤液成分很感兴趣,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OH和Ca(OH)2【进行实验】例4已知甲醇燃烧后的产物中除了水蒸气外,还含有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小组同学对其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
【进行实验】小华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
2018年中考化学热点题型实验探究题复习资料热点透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此类专题通常利用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以实验为载体设计化学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
题型多样,涉及选择、填空、简答、信息、计算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基于科学探究,既是课程标准的内容,又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目前实验探究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中考化学试卷中的一大亮点。
此题以综合性强、考察知识面广、能力要求高的特点,综合反映出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解答科学探究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全题,理解题中所给的“资料”内容,找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资料”内容的关系,以确定解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另外,我们在进行文字表述时,要注意用词上的严谨性和简洁性,避免出现因词不达意或主观上的疏漏而导致失分。
方法介绍一、对反应前后物质的探究【例1】把碳酸钙放在硬质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仍然是白色固体,请对加热后试管中的白色固体进行探究,以确定其成分:【解析】要确定试管中白色固体的成分,首先要把可能存在的固体物质罗列出来:碳酸钙、氧化钙。
然后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验证。
【答案】二、对化学反应规律的探究【例2】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Ⅰ、Ⅱ、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1)你提出的假设是。
(2)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Ⅲ中应该加入。
(4)探究结果为。
你认为除实验Ⅱ和Ⅲ所用试剂外,还能够溶解氧化铜的一种常见物质是。
【解析】此题应用对比实验确定稀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SO42-)能使氧化铜溶解,对比实验就是控制变量实验。
本实验涉及H2O、H+、SO42-三个变量,实验I通过控制H+、SO42-不出现,能得出H2O不能使氧化铜溶解的结论;由于II中同时出现了H2O、H+、SO42-三个变量,因此实验III中一定要控制H+不出现但SO42出现-或SO42-不出现而H+出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一、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1.为了比较水和某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某种液体,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放在烧杯中分别对水和某种液体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实验中用到的电加热器规格相同,这里所说的规格相同主要是指电加热器的_________相同。
(2)该实验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水的吸热能力比某种液体强,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电功率(2)不能;没有控制液体的质量相等2.图是“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
(1)选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等时间内。
(2)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和。
(3)图中能合理反映该实验结果的图象是(选填“甲”“乙”或“丙”)答案:(1)吸收的热量相同(2)加热器(3)乙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1.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若要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3)下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测得的实验数据。
由实验数据小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
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串联;C (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3)没有使用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没有多 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2.小明和小华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实验中,都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题型四实验探究题
4.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如 图是小亮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小亮邀请小静同学一起参与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的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猜想三:_氯__化__钠__和__氯__化__铁___
气体燃烧, 听到轻微的 “噗”声
小彬的猜 想正确
【教师释疑】图1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锌失去电子,酸溶 液中氢离子在锌片表面获得电子生成氢气。 【学生感悟】图3实验中,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从铜片表面获得 __锌___(选填“锌”或“铜”)失去的电子生成了氢气。
【得出结论】图2中两种金属触碰后铜__没__有___(选
【提出问题】图2中铜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同学们对产生的气体进行了以下 猜想:小知猜想是二氧化硫;小辰猜想是氧气; 小彬猜想是氢气。 他们作出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_质__量__守__恒__定__律__(或__反__应__前__后__元__素__种__类__ _不__变__等__)__。
(1)先将乙醇放入盛有一定量氧气的容器中燃烧,然后将燃烧产 物通入上述装置,通入装置的顺序是__B_D__E_A__C_D___(装置可以重 复选用,也可以不选)。其中选用E装置的目的是_吸__收__并__完__全__除_ _去__剩__余__气__体__中__的__C_O__2,__防__止__对__C__O_的__检__验__产__生__干__扰____。
5. (2021云南)小英设计了探究SO2与AgNO3溶液反应的实验。将 SO2通入质量分数为1.7%的AgNO3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得到 无色溶液A和白色沉淀B。对体系中有关物质性质分析得知沉淀 B可能为Ag2SO3、Ag2SO4或二者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Ag2SO4为白色固体,微溶于水;Ag2SO3为白色固 体,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题型四以无机物制备为载体的综合实验(原卷版)
题型四以无机物制备为载体的综合实验说明: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
一、物质制备题中的常考点1.气体制备与性质实验装置的连接流程2.有气体参与的制备实验的注意事项(1)操作顺序问题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顺序:气密性检查拆卸仪器(2)加热操作的要求①使用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时,先用原料气赶走系统内的空气,再点燃酒精灯加热,以防止爆炸②制备一些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H2还原CuO的实验),反应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原料气至试管冷却(3)尾气处理的方法:有毒气体常采用溶液(或固体)吸收或将其点燃的方法,不能直接排放(4)特殊实验装置①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等),往往在装置的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的进入②用液体吸收气体,若气体溶解度较大,要加防倒吸装置③若制备物质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应加排空气装置④制备的物质若为液态且易挥发时,应将收集装置置于冷水浴中(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冷凝管等)四、物质制备中实验条件的控制1.常见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试剂的作用、用量、状态,温度的控制,pH的调节等,要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制备原理,理解实验条件控制的目的,知道常见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2.条件的控制五、新情境下物质制备方案的设计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条件合适,操作方便;②原理正确,步骤简单;③原料丰富,价格低廉;④产物纯净,污染物少。
六、实验“十大目的”及答题方向1.(2023•浙江省1月选考,20) (10分)某研究小组制备纳米ZnO,再与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复合制备荧光材料ZnO@MOF,流程如下:已知:①含锌组分间的转化关系:②εZn(OH)2是Zn(OH)2的一种晶型,39℃以下稳定。
实验4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2025年中考物理二轮题型专项复习
实验4 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知识点一、蒸发与汽化2.蒸发(1)在任何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蒸发的特点:1)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2)只发生在液体表面;3)蒸发是缓慢地汽化现象。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对同一种液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3)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速。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越大,蒸发得越快。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不同物体蒸发快慢不同。
3.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二者缺一不可。
5.液体沸腾的特点: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这个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该液体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和液面的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行;第四、沸腾比蒸发剧烈。
知识点二、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实验时,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为了便于调整器材固定的高度应先放好酒精灯,再确定铁圈的高度;(3)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且不能碰到烧杯底和烧杯壁;(4)实验时,烧杯内的水要适量。
水太多,加热时间会太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或在很短时间内水杯烧开,导致实验观察时间太短;(5)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①用温水进行实验;②用适量的水进行实验;③调大酒精灯的火焰,并用外焰加热;④在烧杯上加带小孔的盖子,以减少热量损失;(6)刚撤去酒精灯时,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这是因为此时石棉网和烧杯底的温度暂时(7)液体的沸点和液面的气压有关。
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实验时,由于大气压的影响,测出水的沸点可能不是100℃。
1.(2023•青海)为了“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猜想如表1:表1:猜想沸腾前沸腾时甲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升高乙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1)如图甲所示,同学们根据实验要求,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实验器材;(2)实验前期,每隔3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当温度升高到88℃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
2021年中考湖南专用物理重难点题型四 实验与探究题
4.(2020·贵阳)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器材如下:方格 纸、带支架的玻璃板、光屏、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方格纸铺于水平桌 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以方格纸的某条线段来确定__玻__璃__板____底边所在的位置, 再将其垂直于方格纸放置.当物块放在玻璃板前,能观察到物块的像, 这是光在玻璃表面___反__射_____形成的.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 ___虚____ (选填“虚”或“实”)像. (3)不断改变物块的位置,另一个相同的物块都能放在玻璃板后相应位置 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___相__等_____. (4)实验中,使用方格纸可以直接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___距__离_____关系.
8.★(2020·苏州)小明分别采用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 的熔化特点.
(1)组装甲装置时,A、B 两部件中应先固定____B___部件;探究时采用“水 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__受__热___ __均__匀___.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4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其中烛 蜡的图象是图___丁____ (选填“丙”或“丁”);图丙中 bc 段对应的时间 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__变__大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四 实验与探究题
一、光学实验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020 湘潭 25 题考查) 1.(2020·甘南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平面 镜放在水平桌面上,标有刻度(图中未画出)的白色纸板 ABCD 能绕垂直于 CD 的 ON 轴翻转,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在纸板平面内自由移动的激光笔.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一、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 x103J/(kg •℃)答案:B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将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
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加热2min 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食用油的比热容为J/(kg.℃)。
答案:不变等于 2.1×103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1.如图1是小明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验电路图:(1)小明最好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的.(相同/不相同).(2)小明连电路时把一只开关和两个小灯泡连接后,刚将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L2就亮了,但L1没亮。
他在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是:,实验时L1没亮的原因可能是。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中的电流小 B.灯泡的灯丝断了C.该小灯泡灯座处可能短路了D.灯泡靠近电源负极 E.开关不在干路上(3)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测得的三组数据:由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实验序号电流表的位置 A B C1 电流I/A 0.3 0.3 0.32 电流I/A 0.4 0.4 0.43 电流I/A 0.2 0.2 0.2(4)甲、乙两同学在做实验时,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指针均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摆动分别出现了如图2甲、乙所示的两种情况.请分析他们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填在下面横线上)甲:.乙:.(5)该同学实验结束后,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的特点:①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灯,可观察到______A.另一个灯熄灭B.另一个灯如与电源正极相连,仍亮C.另一个灯如与电源负极相连,仍亮②在正常工作的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闭合开关后,则______A.原灯的亮度变暗 B.原灯的亮度变亮C.原灯的亮度不变 D.会造成短路.答案:(1)不相同(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CE(3)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4)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量程选大了(5)A;A2.在今年的实验操作考试中,吴丽同学抽到“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的实验,其实验过程如下:(1)她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她要对电压表进行的操作是.(2)问题解决后,开始按图2连接好电路,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又偏转到图1的位置,则电压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3)改正错误后,她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 AB、L2两端的电压U BC和L1 、L2两端的总电压U AC,更换不同灯泡,再做两次实验,将三次测出的电压填入下表.实验次数U AB U BC U AC第一次0.8 2.2 3第二次 1.0 2.0 3第三次 1.2 1.8 3请你根据她的实验过程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是.③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填字母).A.测量物体的长度B.伏安法测电阻C.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答案:(1)电压表指针调零(2)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数据没有带单位;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C三、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小明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其中①②③是镍铬合金丝,④是锰钢合金丝.①③④长度相同,①②④横截面积相同.(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2)实验中,在M,N之间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的电阻大小.(3)为了验证猜想A,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试验.(4)分别将①③两根金属丝接入M、N两点间,通过观察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答案:(1)断开(2)电流表示数(3)①④(4)其它条件一定,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四、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压和电阻的关系1.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为3.0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0. 5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10Ω、15Ω、25Ω 和3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