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利率的决定(货币银行学-广东商学院,麦元勋)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 利率的结构
一、利率的风险结构——即期限相同的各债券利率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由债券的违约风险,债券的流动性,以及税收等因素 决定的。 1、违约风险——债券发行人无法按时还本付息的风险 债券的违约风险越大,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小,因而债 券发行者所应支付的利率就越高。有风险债券和无风险债券 (如国库券)之间的利率差被称为(违约)风险补偿。 债券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费奇公司、价值线投资调 查公司 债券级别:AAA、AA、A、BBB、BB、B、CCC、CC、C、D,前 四个等级为投资等级,后六个等级的债券通常被称为垃级债 券
二、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凯恩斯认为,利息不是等待或延期消费的报酬,而是丧失 周转灵活性,或称流动性的报酬。 根据储蓄和投资曲线并不能得出均衡的利率水平,因为它们 部是和实际收入相关的,因而不可能独立地变动。 利率便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即不愿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 度的度量。 利率是使公众愿意以货币的形式持有的财富量(即货币需求) 恰等于现有货币存量(即货币供给)的价格。当利率过低时, 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将超过现有的货币供给量;反之,利 率若高于均衡水平,则有一部分货币会成为多余,没有人会 愿意持有它。所以,利率纯粹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取决于货 币的供给和需求。
在关于利率的期限结构方面,有两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1) 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往往是同向波动的;(2)长期债券的利率往往 高了短期债券。对于这两个现象,有三种较为流行的解释。 1、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假定整个债券市场是统一的,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具有 完全的替代性,也就是说.债券的购买者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 没有任何特殊的嫡好。在此基础上,预期理论断言,利率的期限 结构是由人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决定的。 当人们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上升时,长期利率就高于短期利率, 即收益曲线向上倾斜;反之,若人们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下降, 则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即收益曲线向下倾斜;只有当人们预 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保持不变时,收益曲线才是水平的。 预期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视为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从而为 债券市场上不同期限债券利率的同向波动提供了解释,但也面 对—个重要的经验事实的挑战,那就是市场上长期债券的利率一 般要高于短期债券。
12.2 利率的变动
一、影响利率的因素:一般性的描述

收入: 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利率↑。 价格水平: 价格水平↑→名义货币需求↑→利率↑。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可贷资金供给↓→利率↑ 投资的预期报酬率: 投资的预期报酬率↑→可贷资金需求↑→利率↑ 政府预算赤字: 政府预算赤字↑→可贷资金需求↑→利率↑

货币供给是利率的增函数,即

货币的需求是和利率成反向关系,即
非均衡利率会自动向均衡利率趋近。 只有使得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相等的利率才是均衡 利率。这就是凯恩斯的观点,他是从货币市场的角 度来研究利率是如何决定的,而不是从产品市场的 角度来研究的。 货币供给的增加(MS曲线的右移)将导致利率的下降, 并进而影响到投资及实际收入。事实上,在凯思斯 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利率始终是联接货币市场和产 品市场的最重要的纽带。
3、税收因素 债券持有人真正关心的是税后的实际利率。因此,如果债 券利息收入的税收待遇视债券种类不同而存在着差异,这 种差异就必然要反映到税前利率上来。 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应该越高。 假定有债券A和债券B,它们的违约风险和流动性均相同, 但是债券A利息收入的所得税率为tA,而债券B利息收入的所 得税率则为tB。那么,债券A的税后利率就等于rA(1- tA), 债券B的税后利率就等于rB(1- tB),其中rA和rB分别为债券A 和债券B的税前利率。因此,要使这两种债券的税后利宰相 等,就必须有:

“费雪效应”——利率随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 上升的现象。
i rP

e
i代表名义利率,r代表实际利率,也就是在没有通 货膨胀预期的情况下借贷双方愿意接受的利率,P e 则代表预期通货膨胀率。
二、货币供给与利率




货币供给的流动性效应 货币供给↑→利率↓ 货币供给的收入效应(达到充分就业之前) 货币供给↑→总需求↑→实际国民收入↑→货币交易 需求↑→利率↑ 货币供给的价格效应(接近充分就业) 货币供给↑→价格水平↑→名义货币需求↑→利率↑ 货币供给的预期通货膨胀效应 货币供给↑→价格水平↑→预期通货膨胀↑→利率↑
货币供给的这几种效应发生的时间的不同的 流动性性效应的作用是很快的 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 预期通货膨胀效应的快慢则取决于人们的预期 在适应性预期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先通过 流动性效应使利率下降,然后再通过收入效应、价 格水平效应、及预期通货膨胀效应使利率缓慢上升, 并有可能使利率高于原先的水平。 但是,随着人们金融经验纳增长,货币供给增加使 利率下降的时间可能越来越短,甚至可能根本不导 致利率的下降,而直接导致利率的上升。 从经验事实看,货币供给增加倾向于使名义利率上 升而实际利率下降。

三、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论
利率是由可用于贷放的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 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1)投资I(i),与利率负相关; (2)货币的窖藏H(i),即把一部分储蓄以货币形式放 在手上,与利率负相关。 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 (1)储蓄S(i),与利率正相 关;(2)货币供给增加额ΔMS(i),与利率 正相关; (3)货币的反窖藏DH(i),即把上一期窖藏的货币用于 贷放或购买债券,与利率正相关。

三种理论: 1、预期理论: 优点:能够解释为什么各种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 是同向波动的。 缺点:不能解释为什么短期利率要低于长期利率。 2、分割市场理论: 优点:能够解释为什么收益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缺点:不能够解释为什么各种不同期限债券的利 率是同向波动的。 3、优先聚集地理论: 该理论能够很好地同时解释前面的两个典型的经 验事实。

四、可贷资金理论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假定可贷资金供求双方之间的借贷都采取发
行债券的形式来进行,那么一定时期内可贷 资金的需求就等于该时期内新增的债券供给 BS,可贷资金的供给就等于该时期内新增的 债券需求Bd。

当利率高于均衡利率i*(也就是债券价格低于均衡价格P*)时, 债券的需求将大于其供给,供小于求的结果必然是债券价格 的上扬,利率的下降;当利率低于均衡利率i*(也就是债券 价格高于均衡价格P*)时,债券的供给大于需求,这又会促 使债券价格下跌,利率上扬。




财富: 若是债券财富↑→人们出售债券↑→债券供给↑→利率↑ 若是除债券之资产价值↑→债券需求↑→利率↓ 债券的风险: 债券的风险↑→对风险规避者的吸引力↓→债券需求↓→ 利率↑ 预期利率(利率的自我实现) : 预期利率↑→债券需求↓→利率↑ 预期利率↑→债券供给↑→利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预期借款成本↓→债券供给↑→利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实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债券需求 ↓→利率↑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实际上是试图在古典利率理论的框架内, 将货币供求的变动额等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进来,以 弥补古典利率理论只关注储蓄、投资等实物因素的不足。所 以它被称为新古典利率理论。
可货资金利率理论采取的是流量分析的方法。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可以说是对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 性偏好利率理论的一种综合,即考虑了实物因素 (如投资和储蓄)对利率的影响,也考虑了货币因 素(如货币供求的变动)对利率的影响。 如果假定产品市场(即实物市场)始终是均衡的(投资 等于储蓄),那么对可贷资金供求的分析就等同于对 货币供求的分析;相反,如果假定货币市场始终是 均衡的(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那么可贷资金利 率理论就等价于古典利率理论。
2、分割市场理论 分割市场理论假定,各种期限的债券之间毫无替代 性,它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彼此独立的,因而每 种债券的利率仅仅取决于该种债券的供给相需求。 市场分割理论对收益曲线通常向上倾斜,即长期利 率高于短期利率的经验事实提供了一种直截了当的 解释,那就是人们一般更愿意持有短期债券,而不 愿持有长期债券,因而短期利率相对较低。但是由 于这种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看成是分割的, 所以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期限的债券利率往往是 同向波动。

投资量的大小则取决于投资预期报酬率和利率的比 较,只有预期报酬宰大于利率的投资才是有利可图 的。显然,当利率降低时,预期报酬率大于利率的 投资机会将增多,从而投资需求将增大,所以投资 是利率的减函数,即

储蓄就代表资本的供给,投资使代表对资本的需求。利率则 是资本的租用价格。正如商品的供求决定均衡价格一样,资 本的供求决定了均衡利率。当投资大于储蓄时,利率就会上 升,从而使储蓄增加,投资下降,两者最终趋于一致;反之 亦然。因此经济不会出现长期的供求失衡,它将自动趋于充 分就业水平。
2、流动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性越高的债券利率将越 低。 一种资产的流动性可以用它的变现成本宋加以衡量。债 券的变现成本主要包括两个方而:一是交易佣金,一是 债券的买卖差价(spread)。 在任一交易时点上,债券市场上都有两个价格,一个是 债券出售者报出的债券卖出价(ask price),一个是债 券购买者报出的买入价(bid price)(债券自营商则同时 报出其卖出价和买入价),并且前音总是高于后者。投 资者买入债券时,支付的是卖出价,但是当他将手中的 债券变观时,得到的却是买入价。 交易越是活跃的债券,其买卖价差越小,变现成本越小, 流动性也就越大。
3、优先聚集地理论 优先聚集地理论可以被看成是上面两种期限结构理 论的综合。 它考虑到了投资者对不同债券期限的偏好.也就是 说,投资者有一个优先的聚集地,但是它认为这种 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不同期限的债券之间预期收 益率达到一定临界值后,投资者就可能放弃他所偏 好的那种债券,转而投资于顶期收益宰较高的债券。 由于投资者偏好的存在,不同期限的债券不可能是 完全相互替代的,因而各种债券的预期收益率不会 完全相等;但是当这种不等达到一定程度时,替代 就会发生。这一假定显然较预期理论的完全替代性 和分割市场理论的完全分割假定部更为现实。
rA rB (1 tB ) /(1 t A )
二、利率的期限结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同期限的同种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叫利率的 期限结构。 收益曲线:又称收益率曲线,描述的是不同期限的 同种债券之间利率的关系,或者说是债券的期限与 利率之间的关系。


可能存在的关系: 1)各种期限的同种债券,它们的利率相同。即利率 与期限无关,叫水平收益曲线。 2)债券的期限越长,债券的利率越高,称为向上倾 斜的收益曲线。(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最常见) 3)债券的期限越长,债券的利率越低,称为向下倾 斜的收益曲线。
第12章 利率的决定
12.1 利率决定理论
一、古典利率理论 在凯恩斯理论出现之前流行的利率决定理论被称为古典利率 理论,其主要的倡导者有庞巴维克、马歇尔和费雪。 古典利率理论的基本特点是: 从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 并且认为通过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地达到一 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 利息是对人们“等待”或者“延期消费”行为进行的补偿, 利率越高,意味着这种补偿越大,人们也就越愿意延迟其消 费,即增加储蓄。因此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