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
【初中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诵的句子,请 说说它好在哪里?”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洗往昔送别诗的悲苦愁 绪,既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也道出了诚挚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
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5.赏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①“歧路”照应送别,②以豪迈之语相送,以劝慰 之语送别,诗人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 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③表现诗人与友人真挚的 友情和旷达的胸襟。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①“辅”,辅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 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 ②“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 站在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暗喻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3.赏析: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直抒胸臆,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 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苦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 诗人旷达的胸襟。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区。项羽灭秦后,把 。
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
的三名降将,故称“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三秦”。
。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 个渡口,即白华津、 万里津、江首津、涉 头津、江南津。这里 代指蜀州。
出外做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及鉴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在三秦护卫着的长安城,遥望五津的风尘烟雾。
跟您离别的心情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的人。
只要四海之内存在知心的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像近邻一样。
不要在分别的道口,像普通青年男女一样,一起哭得泪水沾湿了手巾。
全文鉴赏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
“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
“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
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
“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
“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
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比较阅读优质课件
本诗描写塞
①闻说轮台路,
外景物的角 度有何不同? 提示(分析 写景手法的 不同之处。
“ 将 赴 ” , 连年见雪飞。 将 去 还 没 去 , ②春风不曾到, “ 留 别 ” , 汉使亦应稀。 与 友 人 告 别 。 ③白草通疏勒,
写景手法包
青山过武威。
括直接描写、
间接描写、 白描 虚实 结合、动静 结合、视听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借景抒情
诗人借可见之景, 如 风 烟 、 太阳来遣 愁,表达了对友人 离去的不舍和担忧 之情。
直抒胸臆
表现出诗人志向高 远,乐观豁达的特 点。
参考答案
答: 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排遣离愁。“海内”两 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 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 豁达的特点。 ②本诗通过借景抒情的方法来排遣离愁。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 时凄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照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 两句虚写友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方法总结
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考查的表达技巧的类型。 第二步:熟知各种表达技巧的术语。 第三步:阅读诗歌,读懂大意。 第四步:结合诗句比较分析各自的表达技巧及效果。
五 、 当 堂 训 练 【2022年全国乙卷】
白下驿①饯唐少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 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 (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 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优秀课件
作品鉴赏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 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在歧路”,点出题面 上的那个“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处分手,所以往往把临别称为“临 歧”。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 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 胸怀。
作品鉴赏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 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 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 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 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光,至今广泛流传。
作者介绍
王勃(649~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麟德初应举及第,曾任 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 杨炯、 卢照邻、 骆宾 王以文辞齐名,并称“ 初唐四杰”。他和卢照邻等皆企图改变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 的诗风(见杨炯《王子安集序》)。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 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但有些诗篇流于华艳。其散文《 滕王阁序》颇有名。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 王子安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 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的乐观豁达和对
一洗过去送别诗中的悲苦之情,字里行间体现 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旷达的胸怀。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无须,不要。 沾巾:沾湿手巾,指哭。 歧路:分手的路口。
尾联以旷达的胸怀、情深意长的幽默口吻作结, 劝慰对方。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 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 沾巾。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游: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 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 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 却是一样的啊!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比邻:近邻。
这句既有惜别之意,也有宽慰之情,他提出了友情和 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是永恒的,是无处不在的,是 不受时间和 空间限制的。因而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 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6.下列对诗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 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 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 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全句一扫离情别绪,把 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 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 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 之态。
5.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 联系起来了。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 之情。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 志在四方的意思。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 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古诗二首》优培课件冀教版
唐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曛”是日落时的余 光,指夕阳西沉时的 昏黄景色。
曛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北千
风里
吹黄
雁云
雪白
一
纷日
纷曛 。,
三
并图
二
说 明 理 由 。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 变得暗暗的;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 飞的雪花里朝南飞去。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 朋友,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 重你呢!
中 哪 一 幅 图 作 插 图 更 合 适
根 据 你 的 理 解 , 这 几 幅
?
四
“曛”是日落时的余 光,指夕阳西沉时的 昏黄景色。
曛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唐 高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学古诗,知诗人。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评写
读
人 西 劝新 尘客 渭 唐 渭 。 出 君。 ,舍 城 城
阳更青朝 曲
关尽青雨
无一柳浥
王 维
故杯色轻
人酒新尘
。,。,
《渭城曲》 渭城:秦时的咸阳,现今陕西省西安,汉改 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REPORTING
• 背景介绍 • 文本分析 • 文学鉴赏 • 文化背景 • 课堂互动设计 • 教学反思与总结
目录
PART 01
背景介绍
REPORTING
诗人简介
01
诗人王勃,唐代著名诗人,字子 安,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 称为“初唐四杰”。
02
他擅长五律、五绝及骈文等多种 文体,留存《王子安集》等著作 。
送别文化传统
送别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人与 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依依惜别之情。
送别诗在唐代尤为盛行,常常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朋友或 亲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地域文化特色
蜀州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蜀州文化中融合了巴蜀文化、中原文化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具 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
课堂展示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表达能力的 重要环节,也是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细描述
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PPT课件中,可以安 排学生进行课堂展示,让他们向全班同学讲 解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这不仅可以提 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全班同 学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PART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创作背景
王勃在长安作此诗, 送别友人杜少府赴蜀 州任职。
诗人在长安送别友人 ,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和祝福。
长安是当时的都城, 蜀州则是一个偏远的 地方。
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背景
杜少府是王勃的好友,也是一 位官员,被派往蜀州任职。
蜀州是一个偏远的地方,当时 的社会环境并不安定。
王勃在送别友人时,表达了对 友人的祝福和情感上的支持。
雄浑豪放
诗歌语言雄浑豪放,表现出诗人豁 达乐观的情感,使诗歌意境更加深 远。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劝慰朋友。表达诗人的豪迈旷达(爽朗乐 观)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与知己的惜别之情,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
旷达的胸怀。
送别诗歌知多少?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别诗歌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第三句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 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 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 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 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 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女子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 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 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 “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 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
解释
天渐渐黑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若不是国君的缘故,怎么会 身披露水之苦!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躬:身体。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
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 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 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 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短短 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 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 极其深刻的印象。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7页文档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注释及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译文注释及赏析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 )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赏析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语文版】语文初一七年级上册:第25课《诗五首》ppt课件(2)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32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长江边上杨柳依依, “扬子江”,长江的别称,这里点明了“与友人 郑谷 别”的地点,而“杨柳春”三字则点明了季节
春天里的 离别
柳絮乱飞,愁坏了渡江的游人。
杨花:飘飞的柳絮。“愁杀”二字,将友 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了极至。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此句设想日后 重逢的时候。 却话:回叙。此句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 归的情景。“巴山夜雨”重出,令人的思绪在现实与想象中 徘徊。
却话巴山夜雨时。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 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 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 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 曲折的意思。
诗五首
花桥学校LKM0222制作
1
诗 五 首
杂诗
夜雨寄北 淮上与友人别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4
王维简介
王维(约701-761), 唐代著名诗人,字摩诘, 河东人。外号“诗佛”。 他是山水田园派诗人, 和孟浩然合称为“王 孟”。苏东坡称赞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 。
来日绮窗前,寒梅 着花未?
用白描手 法抒发游 子的思乡 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离家人向来客询问家中 的情况,表达了浓郁的思乡 之情。
《杂诗》在语言风格和句式 上有什么特点? 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 入诗,平淡而隽永。 句式运用:问句结尾,可见 诗人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ppt课件
别 董 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语言与写法
写法:乐观的情调,思想境界也高出一般送别之诗。风格质朴清新,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跃然纸上。 语言:朴素无华是本诗的艺术特色,作者并不堆砌辞藻和典故,只是用质朴的语言,书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
与君离
王勃自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 与君离别意:我和你离别的情意啊,都是(不得志)在外做官的人。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进一步写送别心情:彼此的宦游感受是一样的。感情很真挚,态度很诚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在这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是永恒,无所不在的。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què
点名送别地点和友人赴任之处,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对照,衬托出远行者和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之情,“风烟” ,突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暗含作者牵挂忧虑之情。“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与蜀川联系, 已露惜别之意,关切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赏析一首古诗,就是王勃写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你看啊,这开头就特别有画面感。
城阙,就像是高大威猛的巨人一样,站在那儿,周围呢,有三秦大地环绕着它,就像一群小弟围着大哥似的。
然后啊,诗人站在这儿,眼睛朝着蜀州的方向望去,可是只看到一片风烟迷茫的景象,那些个五津啥的,都被风烟遮得模模糊糊的。
这就好像咱们现在,想看到远处的东西,可是雾霾或者大雾天,啥也看不清楚,只能瞎猜。
我就想啊,王勃当时站在那儿,心里肯定有点小失落,因为他的朋友杜少府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远到他都只能看到一片风烟。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这两句就很实在了。
他说和朋友分别啊,心里那股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为啥呢?因为他们都是在外当官的人,四处漂泊,就像两片树叶,被风吹到哪儿算哪儿。
也许王勃在想,我好不容易有个朋友在身边,现在又要分开了。
这就像咱们在学校里,有个特别好的同桌,突然有一天他要转学了,心里肯定空落落的,觉得少了点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哇哦,这两句可就太出名了。
我觉得王勃这人可真够酷的。
一般人啊,朋友要走了,就哭哭啼啼的,说什么离得远了就感情淡了之类的话。
可是王勃不一样啊,他就像是个很豁达的大侠。
他说只要我们心里都知道彼此是知己,那就算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像邻居一样亲近。
这就好比现在咱们有好朋友在国外,虽然离得远,但是一聊天,就感觉好像就在身边一样。
不过呢,我有时候也会想,这真的能做到吗?也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王勃也会偷偷想念他的朋友,只是他嘴上这么说,给自己也给朋友打气呢。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最后两句呢,王勃就像是在对他朋友说:“兄弟啊,咱们可别在这分别的路口,像那些小娃娃一样哭哭啼啼的,把巾帕都弄湿了。
”这感觉就像是两个男子汉之间的约定,要走就走得潇洒一点。
可是我又觉得,王勃他自己心里难道就一点都不想哭吗?也许他也强忍着泪水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共21张)PPT课件
与你离别心中有无限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我 们都是远离故乡在外做官的人。
这位姓杜的朋友也是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王勃自
己游宦在外,也不很得意。当他们走出都城,远望五津
时,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会沟通在一起。
颔联:诗人与友人同病相怜,两人情感共鸣,诗人
劝慰友人既然都是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离别是常事,不
必感伤。
-
-
9
首联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 长安是诗人和杜少府分手的地方,城郭宫阙,气象雄伟, 历历在目。杜少府离开这里,自然是恋恋不舍。而将去的 蜀州呢?千里迢迢,风烟渺渺,极目望去不免产生几分惆 怅。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 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 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 生活,所以,即便远在千里,也并非远别。
王勃
城阙(què)|辅(fǔ)三秦 ,风烟|望五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huàn)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无为|在歧(qí)路,儿女|共沾(zhān)巾。
-
7
què
二、(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城阙: 帝王居住的城,指长安。宫门前的望楼叫阙。 辅三秦:以三秦为辅。辅:辅卫。见③ 五
2
检查预习
关于作者王勃,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情况呢?
1 、 王 勃 ( 650 — — 676 ) , 字 子 安 , 绛 州 龙 门 (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
2、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 “初唐四杰”。
-
3
3、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 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 阁序》)
唐诗三百首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⑴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⑶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⑸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
意思是挥泪告别。
赏析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
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
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
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 诗 颔联 ——抒情,劝慰友人
了 对 友 人
依
结 颈联 ——思念,友情深厚
依 惜
构别
的
尾联 ——壮别,点明主旨 深
情
思考:
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感情?
⒉这首诗哪几联用了对仗的修辞 手法?
⒊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这句千古佳句?
思考: 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
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两首诗,体 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不同的思 想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返回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一、君二更两尽句写一送杯别酒的,时间西,出地阳点,关环无境故气人氛。。清晨,
译:(我)同您(此时)都怀
有惜别的心情,(因为我们)都 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译: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
知心朋友,(即使)远隔万里 (也)如近在咫尺。
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译:(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 口上,像小儿女那样(让泪水) 沾湿手巾。
表
首联 ——写景,气势宏伟 达
作者简介
作者王勃,生于公元650 年,卒于公元675年,字子 安。唐代初年的诗人。与 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 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著有《王子安集》。
复习有关律诗的知识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 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第 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 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 首诗的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分别对 仗,第二、四、六、八句要求押 韵。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两种,简称“五律”或“七律”返回。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 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 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人对友人依依惜别 的思想感情。
思考:
⒉这首诗哪几联用了对仗的 修辞手法?
首联和颈联用 了对仗的修辞手 法。
思考
⒊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 邻”这句千古佳句?
这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 着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千万里,也如 近在咫尺。这句诗是全篇的中心所在。作者 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说明知心 朋友,声息相通。进一步劝慰友人不要为离 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两句 诗说出古今几千年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 了千古佳句。
课文朗读 课题解说 课文简析 比较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返回
1.请用“ / ”划出诗句的节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城阙阙/辅三/三秦秦,,风风烟烟望/五望津/五。津。 与与君君/离离别别/意意,,同同是是宦/游宦人游。/人。 海海内内/存存/知知己己,,天天涯涯若/比若邻/比。邻。
从以上两首诗所表达的感情可以看出,
古代的送别诗大多是抒发一种朋友离别 时的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情,或表达了作 者在朋友离别后的孤独寂寞的感情。而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 没有这种忧伤的感情,而是劝慰友人不 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 对待,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 豁达的性格。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 话概括本诗的主题。
这一首是送别的名作。第三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高度地 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 情景,这两句诗说出古今几千年 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了千古 佳句。
积累与运用
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请 认真回忆,试着将它背诵 出来
《送元二使安西》 《芙蓉楼送辛 渐》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别董大》(唐·高适)
【注解】 1、城阙:指唐代 都城长安。 2、辅:护卫。 3、三秦:现在陕 西省一带;辅三 秦即以三秦为辅。 4、五津:四川境 内长江的五个渡 口。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译:(即将告别)由三秦保卫的长
安城,(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 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如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第一句是写景兼抒情。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 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作者一开始就渲染出离别的黯(àn)淡气氛。 第二句写诗人的心情。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 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行人不久便要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 然而生。第三句,第四句写临别的叮咛之辞。诗人想到友人回到洛 阳,就可以与亲友相聚,自己留在吴地,却只能像这孤零零的楚山 一样,伫(zhà)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一个“孤”字如同感情的 引线,自然而然牵出了后两句临别叮咛之辞:“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用“冰心”、“玉壶”比喻自己高洁清白 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报平安,而是 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它含蓄 深刻,余韵无穷。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课题解说
课题《送杜 少府之任蜀州》, 少府,官名,即 县尉。之任,去 上任。之,动词。 蜀州,现四川省 崇州市。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 城长安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 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 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 情,是王勃最负盛名的 诗篇。
渭城客舍,望不见尽头的驿道上,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 尘土就停了。路旁得柳树被朝雨洗出了青翠的本色,所以 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三四句是 一个整体。在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这酒里,不 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 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同时,也以此让 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又何尝只属 于行者呢?总之,三四两句,把作者依依不忍分手的深情 厚意表达了出来,说出了人们在离别时想说而又无法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