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进展 (1)
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进展 (1)
Onyx栓塞
病例3. 女, 28 岁,右颞AVM, 反复癫痫发作
12minute
28minute
62m, 31 岁,右颞AVM, 反复癫痫发作
3days
手术切除后
Onyx栓塞
病例5 . 男,33 岁,顶叶AVM破裂
Onyx栓塞
病例6 . 男, 28岁, 右侧顶枕部3cm AVM
④ 栓塞不完全的病人,应隔期再次栓塞或改行放射外科治疗及 开颅手术治疗。
AVM栓塞并发症
① 非靶区域误栓 ② 过度灌注综合症: ⑴术前影像学检查灌注成像评估盗血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 能; ⑵严格限制一次性栓塞的范围; ⑶在治疗中或术后密切监测血压; ⑷避免引流静脉栓塞而分流仍然残留 ③ 引流静脉栓塞和血栓形成 ④ 急性或迟发性AVM破裂以及脑实质内血肿 ⑴引流静脉流出道狭窄或闭塞 ⑵AVM部分栓塞,血流重新分布进入不能耐受高血流量区域 ⑶栓塞后伴发动脉瘤破裂 ⑤ 迟发性血栓形成 ⑥ 微导管黏附血管留置或包埋留置
Onyx 栓塞-单次 栓塞
男,48岁,左侧小脑 半球AVM, S-M2级
Onyx 栓塞-单次 栓塞
女, 29岁, 右枕叶AVM,S-M 4级
6m FU
6m FU
Onyx 栓塞-单次 栓塞
男,53岁,左侧额叶 AVM, S-M1级
6m FU
Onyx 栓塞-单次栓塞
Onyx 栓塞-分次栓塞
PVA栓塞
女,51岁, 右侧 额叶AVM NBCA栓 塞、立体定向放 射治疗后
双动脉插管 onyx栓塞
女, 13岁, 右侧额叶AVM破裂血肿,S-M3级
2次栓塞后
6m FU
6m FU
巢周 Onyx栓塞
Onyx栓塞
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优秀课件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病因:
国外对一组无症状未加治疗的 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5年以上超 声学随访,发现中风和TIA累计发 生率在狭窄超过75%的患者为60%, 狭窄小于75%者仅为12.7%
缺血性脑血管病卒中症状:
美国卒中学会建议易于识别的卒中症状: 1.突发面部、上肢或下肢麻木或无力,
塞、伤口出血感染、脑神经损伤、切口 瘢痕处感觉麻木、瘢痕增生、全身麻醉、 肌肉松弛剂和气管插管
血管成形术
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PTAS) 优点: 避免颈部切开和全麻 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安全、痛苦轻 解除狭窄,防止斑块脱落造成脑栓塞, 对于ICVD的预防作用肯定。
PTAS临床禁忌证
80岁以上高龄者死亡率会增加。 慢性颈内动脉近端闭塞是一大禁忌。因
为血栓常常会蔓延至颈内动脉全长。
PTAS术前准备
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三项, 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
会阴部备皮。 术前半小时:鲁米那钠0.1g肌肉注射;术
前3日尼莫地平20mg,2次/日;有癫痫发 作史者,术前给抗癫痫药。 术前禁食。 对操作时间长的病人留置导尿管。
PTAS临床适应证
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包括TIA或缺 血性卒中),临床体征与供血区域相符, 年龄40岁以上。
颈动脉超声、MRA或DSA任何一项检查 提示症状相关的颈动脉狭窄≧50%。
一侧颈动脉闭塞,另一侧颈内动脉狭窄 ≧50%,病人有能定侧或不能定侧的TIA 发作。
PTAS临床适应证
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70%,有症状虽然 狭窄未超过50%但有溃疡斑块。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分析 2
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对脑血管畸形疗效。
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栓塞组使用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手术组运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功能(ADL)和栓塞切除情况。
结果:栓塞组32例患者中,完全栓塞13例,大部分及以上栓塞28例,小部分栓塞4例;手术组32例患者中,全切27例,大部分及以上切除31例,小部分切除1例,两组的完全栓塞或全切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大部分及以上栓塞或切除以及小部分栓塞或切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32例患者中,ADL I为18例,ADL II为9例,ADL III为2例,ADL IV为2例,ADL V为1例;手术组32例患者中,ADL I 为10例,ADL II为7例,ADL III为7例,ADL IV为6例,ADL V为2例;两组的ADL比较,ADL I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ADL分级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建议临床医生在熟悉操作后使用这一技术。
【关键词】:脑血管畸形;血管内介入栓塞疗法;治疗效果;The analysis of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n cerebral vascularmalformation【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 on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Methods:64 inpatients of 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 from April 2011 to July 2013 were chosen,and they were randomly averagely divided to 2 groups.The emboliz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and the surgery group was treated by traditional surgery.ADL ,embolization and resection of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In 32 cases of embolization group,13 cases were embolished totally,28 cases were subtotally embolished at least,4 cases were partly embolished. In 32 cases of surgery group,27 cases were resected totally,31 cases were subtotally resected at least,1 cases were partly resected.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mbolization or resection of 2 groups is significant,P<0.05.The difference of subtotal embolization or resection of 2 groups is not significant,P>0.05. In 32 cases of embolization group,18 cases were ADL I,9 cases were ADL II,2 cases were ADL III,2 cases were ADL IV,1 case was ADL V; In 32 cases of surgery group,10 cases were ADL I,7 cases were ADL II,7 cases were ADL III,6 cases were ADL IV,2 case was ADL V;ADL I cases of 2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other type cases of 2 groups do not have 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s:The 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 is effective,using thi technique after being familiar with it is suggested.【Key words】:Cerebral vascular malformation;Endovascular embolization treatment;trentment effect;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非肿瘤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年轻人,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正常脑血流产生影响[1]。
经股动脉脑血管畸形的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分析
b t l e bl h d 3 .% ) 1 8e b u h m o s e (2 1 ) 1 ae  ̄t m o s d 3 . % 1 C n ls n i evn o et a y m oi e ( 5 7 , 8C : em c b l h d 3 . % , 8 SS l e b l h ( 2 1 . o c i n r t n o l s  ̄8 e i C p y i e uo t ei
te t nti aet s tsa f e e e t n-n a ie te a r ame sas f y,aifc v f c mi iiv sv h rpy.tp a si or n oe i l mo lt rame to nr can lc rb o a ‘ i t I ly mp t tr l n mut dai t t n i ta r ia ee rv s a i y e f
王利强, 刘盛 明 , 孟 J , l 吴 虹 , 俊 杰 , 1 蔡 李其 林
( 成都市第 三人 民医院神经外科 , 四川 成都 60 3 ) 10 1
【 要】 目的 评价 血管 内介入栓塞 治, 法在 脑血 管畸 形病 治疗 中的作用。方法 从 20 摘 疗方 0 0—20 06年共 5 6例 脑 血管畸形患者 先 进 行 全 脑 造 影 。 进 行 血 管 内介 入 栓 塞 治 疗, 再 次造 影评 价 疗 效。结 果 2 后 后 0例 达 到 完 全 栓 塞 (57 ,8 大部分检 塞(2 1 ,8 部分栓塞 (2 1 。结论 3 .%) 1 例 3 .%) 1 例 3 . %) 血 管 内介入 栓塞对 脑血 管畸形 的治 疗具有 治疗效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进展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进展【摘要】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vous malformation)是一团发言异常的病理脑血管,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样学过组成,动脉直接与静脉交通。
近年来,随着治疗设备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就目前脑动静脉急性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单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治疗。
对于各种治疗方法的选择,临床上存在不同的观点。
对于已有破裂出血的AVM患者,由于其较高的死亡率,使得进行侵入性的治疗被广为接受;但是对于未破裂的AVM患者是否进行侵入性的治疗,各方观点尚未统一。
Mohr JP等[1] [2]进行了一个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ARUBA)的随机试验,比较未破裂脑动静脉畸形病人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介入治疗后的死亡和症状性脑卒中的风险,结果显示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组的显著优于接受药物联合介入治疗组。
而对于已有出血的AVM患者选用何种治疗方法,也有较多的争论。
治疗方法的选择会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畸形血管的大小、位置、引流静脉等,术者的对该治疗的熟练程度也是一个很重要因素。
各项治疗技术都在发展,技术的进展影响着治疗方案的选择,每项治疗方式都有各自的优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
Van Beijnum J等[3]进行了一个大样本的meta分析,分析了137个临床研究,包括有血管内栓塞、外科手术、立体定向放疗,共13698个病人,显示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疗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可能是得益于技术和经验的发展。
1.单纯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较多用于未破裂的AVM患者,较少用于已有破裂出血的AVM患者。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缓解头痛、控制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癫痫等。
单纯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注意定期行影像学检查,至少一至两年复查一次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术的护理进展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术的护理进展血管内介入神经外科是指在X线透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监视下,经人体血管的自然通道,借助导引器械,如穿刺针、导管、导丝等递送特殊材料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区域内,以达到诊断和(或)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具有相对安全、创伤小、疗效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21世纪神经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1]。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术适用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脑静脉血管畸形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急性脑梗死、颈动脉颅外段或颅内段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等)和头颈部高血运肿瘤等。
穿刺血管路径有动脉途径及静脉途径。
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沟通,缓解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易诗琼[2]对84例行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显示二组患者术前均存在焦虑情绪,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显示,44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显著缓解。
②术前准备:术前配合医师完成常规血、便、尿检查及凝血四项化验、肝肾功能、传染病四项、乙肝二对半、心肺功能检查等,头部磁共振成像检查,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术前遵医嘱给予相应口服药物,做碘过敏试验,将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药物和用品准备好[3,4]。
③患者准备:术前1d进行手术野的皮肤备皮、沐浴更衣,进行床上排尿、排便、屏气、深吸气、咳嗽等适应性训练。
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术前半小时给予镇静剂[5]。
进入介入室前患者排空大小便,全麻患者或神志不清、认知障碍、不配合的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
宜在患者的左上肢选择较粗且弹性好的血管建立静脉留置针输液通道,以便医生操作。
女性患者介入手术应避开月经期。
④病情观察: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功能情况,高血压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6]。
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情况,便于手术中、术后对照。
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新进展讲课文档
报道。
rtPA:alteplase 10mg或0.9mg/kg,最大用量40mg;
reteplase 1U,最大用量8U
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VD,1/d,10d 溶栓后24h,阿斯匹林,300mg/d,10d;100mg/d,
第十八页,共63页。
PTAS临床适应证
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包括TIA或缺 血性卒中),临床体征与供血区域相符, 年龄40岁以上。
颈动脉超声、MRA或DSA任何一项检查 提示症状相关的颈动脉狭窄≧50%。
一侧颈动脉闭塞,另一侧颈内动脉狭窄 ≧50%,病人有能定侧或不能定侧的TIA 发作。
第十九页,共63页。
第二十四页,共63页。
PTAS评价
PTAS可作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本 治疗手段。
PTAS可预防TIA和脑梗塞复发。 PTAS可替代传统的内膜剥离术。
第二十五页,共63页。
血管成形术并发症
早期: 机械损伤,动脉内膜夹层分离、斑块
破裂、球囊或血管破裂、刺激颈动脉窦、 心动过缓、低血压、脑栓塞、血液动力学 异常、造影剂反应、穿刺部位血肿 晚期:
>22.2mmol/L
第三十六页,共63页。
超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治疗
DSA脑血管造影TIMI: 0级:完全闭塞,无血流 1级:阻塞区域少量造影剂通过,末梢血
管不显影 2级:末梢血管显影,血流缓慢 3级:造影正常,<1/2远端血管充分灌注 4级:造影正常,>1/2远端血管充分灌注
第三十七页,共63页。
2.后天因素 与动脉硬化有关,称为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占10%~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畸形不伴动静脉分流
毛细血管扩张症 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AVM流行病学
发病率:0.005-0.6%
孤立性动静脉畸形:尸检发病率 0.04-0.52%.
多发动静脉畸形:2%动静脉畸形多发
AVM相关的出血发生率
0.51 /100,000人.年
性别倾向
男女大致均等,但男性稍多见(55%)
AVM栓塞治疗临床应用
辅助性治疗 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大型、高血流盗血严重、 术后发生正常灌注压突破高度危险的AVM 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功能区、深部AVM 根治性治疗 姑息性治疗 -深部、大的、任何治疗手段单独或 联合均难以根治的AVM
根治性栓塞
第 一 次 栓 塞
第 二 次 栓 塞
辅助外科手术切除
NBCA栓塞
Spetzler Ⅱ级,左侧顶枕部AVM,多支供血动脉,顶枕部 皮层静脉汇入上矢状窦,经乙状窦回流至窦汇
病例7. 男,30岁, 蛛网膜下腔出血,环 池、侧脑室、三、四 脑室内出血
NBCA栓塞
病例8. 女,37岁, 突发头痛、头晕 伴呕吐一次,CT 示第四脑室内点 状高密度影
Spetzler Ⅲ级,左侧顶枕部CAVM,多支供血动脉,经直窦回流 至窦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病年龄
大多数在<50岁发病,发病峰值年龄在20-40岁之间,¼ 在<15岁发 病,平均年龄 31.2岁
AVM血流动力学
低动脉流入压,高静脉流出压 血流分布异常 盗血现象 正常脑灌注不足 正常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受损
AVM Spetzler-Martin分级
AVM血管构筑分型
①
②
③
④ ⑤
终末供血型-供血动脉的末梢在供应正常脑组织远端, 终止于畸形血管团 穿支供血型-供血动脉末梢发自供应正常脑组织供血动 脉主干,终止于畸形血管团 直接瘘口型-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直接交通,无畸形血 管团 伴有动脉瘤的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 伴有静脉瘤的动静脉畸形-引流静脉瘤样扩张 该分型对神经介入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栓塞前
栓塞后
术中
术后
辅助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栓塞治疗前
部分栓塞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
AVM栓塞治疗基本原则
栓塞范围和部位取决于于治疗目标 对于多支供血动脉、高流量和大型AVM,应严格限 制一次性栓塞的范围,分期分次栓塞。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前栓塞,不予区分深浅血管,尽 量栓塞。 术前栓塞,应优先栓塞手术中不易到达的深部供血 动脉,深部供血动脉较小微导管不易到达者,可先栓塞 表浅血管 高流量动静脉瘘,应使用弹簧圈、球囊或血流控制导管 控制血流速度后,再用液体栓塞剂栓塞 AVM合并动脉瘤,应首先处理动脉瘤 微导管应尽可能置于或靠近畸形血管团,避免微导管 置于正常血管端就注射栓塞剂。 栓塞中,应注意胶的弥散方向,仅能向安全区弥散
栓塞前
栓塞后
4m FU
④ 栓塞不完全的病人,应隔期再次栓塞或改行放射外科治疗及 开颅手术治疗。
AVM栓塞并发症
① 非靶区域误栓 ② 过度灌注综合症: ⑴术前影像学检查灌注成像评估盗血患者脑血管自动调节功 能; ⑵严格限制一次性栓塞的范围; ⑶在治疗中或术后密切监测血压; ⑷避免引流静脉栓塞而分流仍然残留 ③ 引流静脉栓塞和血栓形成 ④ 急性或迟发性AVM破裂以及脑实质内血肿 ⑴引流静脉流出道狭窄或闭塞 ⑵AVM部分栓塞,血流重新分布进入不能耐受高血流量区域 ⑶栓塞后伴发动脉瘤破裂 ⑤ 迟发性血栓形成 ⑥ 微导管黏附血管留置或包埋留置
近侧段
解脱点标记(第二个)
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Treatment Using a Combination of Onyx and a New Detachable Tip Microcatheter, SONIC: Short-Term Results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0 31: 947
MCA分支 ACA分支
NBCA栓塞
PCA分支
NBCA栓塞
病例3. 男,49岁,双侧侧脑室、三、四脑室内出血。 胼胝体AVM, Spetzler Ⅲ级,双侧大脑前动脉供血
NBCA栓塞
病例4. 男,21岁,头痛伴呕吐十天 。SpetzlerⅣ级,左侧顶枕部 AVM,多支供血动脉,经深静脉引流入大脑大静脉、直窦及浅静脉回 流入皮层静脉,上矢状窦。
NBCA栓塞
Onyx栓塞
病例 1. 男,44岁,反 复癫痫发作,Spetzler Ⅳ级,左侧顶部AVM,大 小约3.5cm,多支供血 动脉,浅静脉和深静脉 引流
Y-刀后 2年
Onyx栓塞
病例2. 女,37 岁,高流量AVF
16minute 3.4ml Onyx 34
Postprocedure 6w-follow-up
AVM栓塞治疗指征
适应症 不适宜直接手术者 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如 脑运动区、语言区、脑干 等,手术后会产生严重并 发症和后遗症者 高血流病变、盗血严重, 手术切除出血多或手术后 可能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 者 禁忌症 微导管难以超选择插管的 AVM 穿支动脉供血型AVM 区域性闭塞试验出现神经 功能缺损 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介 入治疗 患者拒绝治疗。
NBCA栓塞
NBCA栓塞
病例5. 男,62岁,CT 示右侧侧脑室出血
Spetzler Ⅲ级,右侧顶 枕部AVM,多支供血动脉, 通过大脑上静脉及大脑下 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及乙 状窦。
NBCA栓塞
NBCA栓塞
病例6. 男,32岁,癫痫发作一次。Spetzler Ⅱ级,右侧颞叶AVM,右 侧大脑中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供血,经皮层静脉向深静脉引流。
终 末 型
穿 支 型
直接瘘口型
伴随动脉瘤
伴随静脉瘤样扩张
AVM栓塞治疗发展史
1960年 Luessenhop采用硅胶微球栓塞AVM-开创血管内栓塞治 疗AVM 的历史 20世纪70年代(1970s),采用“calibrate leak balloon”技术使用颗 粒栓塞剂和球囊栓塞AVM 20世纪80年代(1980s), 微导管和微导丝设计改进,使得采用 PVA、丝线、无水酒精和IBCA超选择性病灶供血动脉栓塞AVM 成为现实,但IBCA毒性和致癌性,使其退市, 新引入nBCA 20世纪90年代(1990s),采用以PVA和NBCA栓塞AVM成为血管内 治疗AVM主流 2000年,Trufill nBCA被FDA批准用栓塞AVM,使其成为血管 内治疗AVM的里程碑 2003年,Onyx被FDA批准用栓塞AVM
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进展
谭华桥 MD. Ph.D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介入影像科
云南.西双版纳.2012.12
脑血管畸形分类
传统分类(1966)
新的分类
血管畸形伴动静脉分流
动静脉畸形(AVM)
脑动静脉畸形 海绵状血管瘤 毛细血管扩张症 静脉血管瘤
丛状巢 混合型(丛状-瘘道)巢 动静脉瘘(AVF)
AVM栓塞材料
固体栓塞剂 颗粒-PVA 真丝线段 液体栓塞剂 黏附性 IBCA (Isobutyl-2-cyanoacrylate) α-氰基丙烯酸丁酯 (n-butyl cyanocrylate, NBCA) Glubran(NBCA-MS)胶 非黏附性 Onyx(Onyx 18、Onyx 20 、Onyx 34)
AVM栓塞治疗典型病例
NBCA栓塞
病例1.男,34岁, 头痛头晕两月余。
ACA
Spetzler Ⅲ级,左侧额 顶叶AVM,多支供血动脉, 单支引流静脉
NBCA栓塞
MCA
NBCA栓塞
病例2. 男,28岁,CT示左侧顶枕部脑出血破入脑室、入院10天后再 次出血
Spetzler Ⅳ 级,左侧顶枕 部AVM,多支 供血动脉,经 上矢状窦、直 窦回流至窦汇
女,51岁, 右侧 额叶AVM NBCA栓 塞、立体定向放 射治疗后
双动脉插管 onyx栓塞
女, 13岁, 右侧额叶AVM破裂血肿,S-M3级
2次栓塞后
6m FU
6m FU
巢周 Onyx栓塞
Onyx栓塞
男, 23 岁,左侧枕叶AVM
Onyx栓塞
Onyx栓塞
男,53岁,右 侧额叶AVM, 反复癫痫发 作
Onyx栓塞
病例3. 女, 28 岁,右颞AVM, 反复癫痫发作
12minute
28minute
62minute
Onyx栓塞
病例4 .女, 31 岁,右颞AVM, 反复癫痫发作
3days
手术切除后
Onyx栓塞
病例5 . 男,33 岁,顶叶AVM破裂
Onyx栓塞
病例6 . 男, 28岁, 右侧顶枕部3cm AVM
栓塞安全区域示意图
NBCA栓塞注意事项
① 微导管到达病灶后行超选择造影评估AVM血管构筑,测定 A-V循环时间,根据循环时间选择配置胶的浓度。 ② 栓塞前应微导管内注射行阿米妥试激发试验确定无神经 功能缺损 ③ 栓塞前应选取最佳栓塞工作角度,适当后撤微导管,减 张防止微导管在在靶血管过度盘曲以及注射中微导管张 力释放头端弹跳。 ④ 栓塞前应试验性注射,观察微导管头端位置稳定性、是 否有弹跳现象,估计胶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注射量。 ⑤ 栓塞中应注意观察胶返流和进入引流静脉,根据胶的浓 度和胶弥散入引流静脉情况决定是否停止注射后撤微导 管或继续注射。 ⑥ 对于大型高流量的脑AVM,应严格监测血压及颅内压、控 制血压,防止过度灌注综合症发生。
AVM栓塞微导管
漂浮微导管
Magic导管 Marathon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