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结局论文:论其世知其人解其意

合集下载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

浅谈文学鉴赏中的知人论世《文学概论》指出:“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所产生的一种披文入情、动情观照的精神活动。

”在文学鉴赏活动中,读者对作品中所塑造的形象、意象、意境等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等,获得审美享受和思想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学鉴赏能力?在此,谈谈“知人论世”的方法。

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写出来的。

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不受社会意识形态、生活环境、个人情感和审美观念等的影响。

反过来,在作品中反映出的作家的情感与心态,又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读者对作家的经历、处境、性格以及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一定的认识,对于赏读作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正如鲁迅说的:“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知人”就是考察作者的家世、处境、行踪、性格与思想意识等。

“论世”就是考察社会历史面貌,特别是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等。

因此,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知人论世,这不但是赏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思想和方法,更是建构作者和读者关系的桥梁,是读者走进作品的路径。

如,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首先我们就应该让了解在公元759年,陕西发生饥荒,而安史之乱未平,社会混乱,民不聊生。

而当时杜甫弃官西行,最后到达成都,并盖起一座茅屋栖身。

其次,了解作者对下层人民生活感受是深刻,有着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

而这首诗写于公元761年秋八月,作者饱受了社会和自然双重灾难,自身生活也就十分艰难,长夜难眠。

面对茅草被大风卷走,“床头屋漏”、“布衾似铁”的凄凉的处境,悲从中来,感慨万千。

可是,在如此情景下,作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推己及人,在诗中就明确地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抒发了“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忧民的情怀。

这篇诗歌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也就在于诗人身处困窘的境况下,所表现出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胸怀。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毕业论文

安徒生童话的悲剧意识引言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创作了一百六十余篇童话,为世界上的儿童打开了一扇丰富多彩的窗户。

尽管这扇窗户外的世界并不是那么明亮的世界。

就像安徒生说的,“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得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

”[1]可见安徒生的童话不仅仅是写给儿童的,也是写给成人的。

在其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坚定的锡兵》、《野天鹅》、《老单身汉的睡帽》等等童话中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都是让人窒息的“悲”,“小女孩”美好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状况下无情的被毁灭,“小人鱼”为了追求生命的最高形式,历经一切苦难,最终逃不过被毁灭的命运安排……这些都是安徒生童话中共同存在的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性意识,当人们面对生存的挑战、面对非理性的威胁时,以一种理性精神面对残酷现实时,就意味着悲剧意识的生成。

在安徒生童话里,美的对象被毁灭,丑陋的东西被揭露出来引起人们的愤怒;弱小的人在强大的命运面前变得无能为力,最终无可奈何的接受命运的安排。

安徒生这些悲剧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安徒生生活的19世纪初的动荡的社会,更因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以与对死亡的悲剧美的眷恋,而童话中的这些悲剧意识,给成人与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让人们能更好的生活。

一、童话世界里的悲剧安徒生童话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虽然故事简单,但无论是从利斧下血淋淋的残酷惩罚,还是到守望中爱情的幻灭,甚至是到生命如沙砾般的流逝,安徒生都用其凄美而感伤的笔触创造出一个个悲剧的世界。

在安徒生的悲剧世界里,恩格斯提出的“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2]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表现个人与社会还是个人与命运的冲突都是剧烈的,悲剧就体现在了这种冲突之下。

这种冲突是善与恶的冲突,无法抵抗的命运与人的不断抗争之间的冲突,当人的合理要求、理想在与历史的客观规律发生冲突中而被毁灭的时候,悲剧就此产生了。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

高加林的悲剧人生、悲剧人生原因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毕业论文目录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一、高加林悲剧人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一)高加林的爱情悲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 - - -- - - - - - - - - -- - --- - - -- - - - --22、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悲剧- - - - -- - - - - - - - - -- - --- - - - -- - - --4 (二)高加林的事业悲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二、高金林悲剧人生原因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一)高加林性格悲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他自尊又自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2、他勤劳朴实又虚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他勇敢又懦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4、他自私又功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二)社会悲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旧的传统习惯和封建残余势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112、户籍制度下的城乡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 - - - -- - - - - - - - - - - -- - --123、不正之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三、高加林悲剧事件的现实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一)高加林悲剧对国家的现实意义 - - - - -- - - - - - - - - - - -- 141、打破城乡二元机制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 - - - -- - - - - - - - - - - -- - 142、反腐倡廉,消灭不正之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二)高加林悲剧对个人的现实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1、苦难意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2、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好选择- - - - -- - - - - - - - - - - ---16 结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注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致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前言路遥,男,汉族,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原名王卫国。

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作文

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作文

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作文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所以如何解读莎士比亚心中的哈姆雷特。

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乃是鉴赏诗歌以及文学作品的一种方法。

以意逆志是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以及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去猜测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的含义。

联系生活实践去发现作品中的联想意。

知人论世则是去了解作者的生活环境与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遭遇等等。

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语出宋代词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此词写深秋怀人,是的名篇之一。

晏殊,字同叔。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晏殊在民间收集整理词牌,大部分时间是呆在妓院里,与歌舞伎们交流。

因为歌舞伎是当时词牌传播最广泛的途径,晏殊从歌舞伎身上能学到很多知识。

当他收集整理了不少资料,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之后,决定去洛阳拜会欧阳修。

欧阳修请来了一位洛阳名妓来唱歌助兴,这位女子就是洛阳名妓张采萍。

于是晏殊就对她一见钟情,但是因为身份的差距他只能作诗表达心中的无奈。

最后欧阳修成人之美将张采萍送来了,晏殊纳张采萍为妾。

(这件事是我所查阅的资料,其真伪不知)不过通过自我的理解这是一首描写思念的离愁之苦却被王国维先生联想成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的句子。

第二境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为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所写的相思之情。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他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喜欢流连青楼,写下许多艳曲。

此词表达了作者的相思伤感之情,但是经过联想以后成了,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的志向。

第三境为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是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的作品。

林黛玉论文

林黛玉论文

浅析林黛玉的性格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林黛玉,一个忧伤的代名词,她是世外仙姝,品性高洁、淡泊名利、天资聪慧,却又如一般女子那般多愁善感……下面我将浅析林黛玉的性格,并就她的命运及造成她悲剧命运的原因作出简要分析。

一.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1.多愁善感、缺乏安全感。

在《红楼梦》的前几回,通过贾雨村之口,让我们对林黛玉的多愁敏感有了第一印象,从小她就懂得在写字时避讳自己母亲的名字,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敏感这一性格是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后来父母双亡,自己依栖他乡,这对她这个多愁善感的女子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又少了安全感。

人们都说第一印象很重要,的确如此,从林黛玉第五回进贾府的首次登场,留给贾宝玉的第一印象就传达给我们很多信息,有很多美好的,如聪明、漂亮……但也有“两弯似蹴非蹴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黡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的愁与病。

在第二十一回林黛玉“题宝玉续庄子文后”中写道“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虽没明说,但多心的黛玉却敏感地认为宝玉把自己和宝钗相提并论,这怎么能够呢?黛玉对宝玉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这和宝钗对他的“昼掩门”是有区别的,所以她不允许宝玉那样想。

她的心门是半掩着的,只要贾宝玉坚定地轻轻一推就能走进她的内心世界,对宝玉她以试探为主,其实这也反映出她内心缺少安全感,她不敢将自己的心完全向宝玉敞开,她怕他有了“姐姐”就会忘了妹妹,她只能用自己的一片冰心做土,寄全部希望于宝玉这个“玉盆”,用以培育他们之间这颗柔弱的爱情幼芽,当遭遇“狂风骤雨”的摧残时,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在《咏菊》中她写下“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何为“秋心”?秋在心上是为“愁”,可是没人能理解她的多愁她的善感和她的缺乏安全感。

当她刚进贾府宝玉为她摔玉后,她晚上一个人独自唾泪,认为“今儿才来,就惹出你们哥儿的病来,倘若摔坏了那玉,岂不因我之过”,袭人劝她“若为他这种行迹你就多心伤感,恐怕你伤感不了呢?”当然袭人是不会懂黛玉那颗脆弱敏感的心的,黛玉是恐日后落人话柄,她知道那块玉是个稀罕物,她也亲眼见着了贾府上下为那块玉的紧张,倘若宝玉真因她那句“你这块玉是个稀罕物,岂能人人都有”而受刺激将玉摔坏了,那她就成了贾府的罪人,日后就更没立足之地了,所以她愁她怕,却无人理解……,再如第二十六回,晴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给黛玉开门,说“凭你是谁,也不给开门”,依着她的身份和她与宝玉的关心,她大可高声斥责,但她却没有,她回思“虽说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真怄气,也觉没趣”,她在贾府的生活是步步小心,处处留意,怕出错,落人话柄。

高中议论文范文【八篇】

高中议论文范文【八篇】

【导语】进⼊⾼中,学⽣们写的作⽂类型⼤多就只剩下议论⽂,因为在⾼考当中的议论⽂写作较为常见也⽐较好拿分,这就成了放之四海⽽皆准的⽂章类型。

今天⽆忧考给⼤家带来了⾼中议论⽂范⽂【⼋篇】,希望给⼤家提供⼀定的帮助,并且得到⼤家的喜爱。

【篇⼀】⾼中议论⽂范⽂: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之⼀世,殊为不易。

在看似平坦的⼈⽣旅途中充满了种种荆棘,往往使⼈痛不欲⽣。

痛苦之于⼈,犹狂风之于陋屋,巨浪之于孤⾈,⽔⾆之于⼼脏。

百世沧桑,不知有多少⼼胸狭隘之⼈因受挫折放⼤痛苦⽽⼀蹶不振;⼈世千年,更不知有多少意志薄弱之⼈因受挫放⼤痛苦⽽志⽓消沉;万古旷世,⼜不知有多少内⼼懦弱的⼈因受挫放⼤痛苦⽽葬⾝于万劫不复的深渊……⾯对挫折,我们不应放⼤痛苦,⽽应直⾯⼈⽣,缩⼩痛苦,直⾄成功的⼀天。

“⽼当亦壮,宁移⽩⾸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的王勃,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然⽽直⾯挫折,他却能达⼈知命,笑看⼈⽣。

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天涯若⽐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的浪漫诗仙李⽩,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对挫折他拂袖⽽去,遍访名⼭,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拔;⾯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迷失眼前的⽅向。

遭遇挫折,缩⼩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反,若⼀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刘备⾯对失去⼆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法释怀,放⼤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帝托孤”的千古悲剧。

可悲可悲!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古⼈已经为我们做出了太多的榜样,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恨。

在现在竞争⽇益加剧的社会⾥,挫折⽆处不在。

若因⼀时受挫⽽放⼤痛苦,将会终⾝遗憾。

“知人世”语文教育论文

“知人世”语文教育论文

“知人论世”与语文教育“知人论世”的观点出自《孟子?万章下》,本意是论述交朋友的范围问题。

“知人论世”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研究文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清代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

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

”章学诚认为,不了解古人的身世、所处环境,就不能准确理解古人的作品。

“知人论世”是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种解读方法,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时候常常先介绍作品的背景,作者的身世。

尤其是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知人论世”更是很多教师的“救命稻草”。

然而,从笔者的教学经历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知人论世”。

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文本分析“知人论世”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知人论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表现:第一,作品写作背景的介绍。

第二,作者生平及写作风格的介绍。

一、关于“写作背景引入”的思考——以《阿q正传》为例在讲鲁迅小说《阿q正传》时,我们会引入这样的背景介绍:《阿q正传》写于1921年,《阿q正传》向我们展示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

它暗指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农民群众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

这样的背景介绍会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带有阅读的先见,这种先见一方面可以扫除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障碍,另一方面却让学生带着先入为主的视角,抹杀了文本的多种可能性。

在这种背景介绍的引导下,学生学完了《阿q正传》,得出的结论只能停留在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创造了一个饱受压迫与折磨的农民形象。

在文本中阿q确实深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思想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国文化深深的在阿q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记,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饱受封建压迫的。

而对于没有发动群众的观点,笔者认为,小说并没有很突出的表现这一点。

阿q最后是想革命的,但是他对于革命的任务、性质都没有正确的认识。

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

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

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巴黎圣母院失火议论文高中【通用7篇】一古老的街道洋溢着玫瑰的芬芳,歌特式的教堂传来厚重的钟声。

一群白鸽结队而飞,在巴黎圣母院的上空流下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风儿吹,花儿飞,在夕阳下诉说着那遥远时空中的凄美故事……爱斯梅拉达,一位身段苗条,皮肤棕褐的吉卜赛少女。

她不仅拥有美丽的容颜,还拥有绝妙的舞姿,美妙的歌声。

她犹如一朵盛放的玫瑰,妩媚而单纯。

只因菲比斯的表面文章,完全地动了芳心。

殊不知着爱情背后的“阴谋”,完全被菲比斯玩弄于股掌之上。

她梦幻般的爱情只是个泡影,当梦破碎时,她被强加上巫女的罪名,并将被处以绞刑。

然而,她还期盼着她的骑士菲比斯来救她,这是多么美丽又单纯的想法!爱斯梅拉达的美丽、纯洁、善良,以及对爱的憧憬,在那黑暗的社会中只能一闪而过。

也许在黑暗中生长的玫瑰,只能悠悠飘落……在我看来,爱斯梅拉达的毁灭,在于她对社会没有清楚地认识。

如果她能清楚地看出社会的等级差别,人们的虚伪,就不会断送自己宝贵的生命。

如果她能知道这点,就不会那么天真,也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生命,更不会深刻地折射出社会的腐败,这或许也是雨果先生的高明之处吧!但在现在的社会中,如果对社会没有清楚地认识,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对爱斯梅拉达,我们只能给予深切地同情,并与时代同步,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卡西莫多,是一位奇丑无比、又聋又哑的巴黎圣母院敲钟人。

他的外表虽然丑陋,却有着天使般的心。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他的真实写照。

只因爱斯梅拉达在他受刑时送上了清水,他便下定决心守护这位美丽善良的天使。

与此同时,他也深爱着这位天使。

但仅凭他一人的单薄之力,注定是不会成功的。

所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爱斯梅拉达走向死亡的深渊。

而后,他也陪伴着爱斯梅拉达化为白骨,随风碾尘……与卡西莫多相反的菲比斯,他虽有着英俊的外表,但是一个粗野、浅薄的花花公子。

他与卡西莫多是非常鲜明的对比组合。

卡西莫多散发的是人性的光辉,他有着无穷的内在美,而菲比斯是徒有其表,从他灵魂深处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

apa格式的论文中文范文模板

apa格式的论文中文范文模板

apa格式的论文中文范文模板在众多论文的格式中,APA格式(Abroad by Association)是一个为广泛接受的研究论文撰写格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apa格式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apa格式的论文篇一:《爱情的殉葬品》摘要:安娜是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渴望真正爱情,大胆追求自由的典型女性形象,为了爱情她舍弃了家庭,放弃了孩子,甚至赔上了性命,安娜是那个时代极具个性解放思想并敢于向旧制度挑战,走向新生的女性代表,她追求与抗争的过程显示了妇女个性解放的划时代意义。

关键词:安娜;爱情;形象在浩瀚的外国文学史中,众多才华横溢的文人为我们创造了多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男性文学典型,有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中的人文主义形象哈姆莱特;有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形象于连;有吝啬小气的守财奴形象葛朗台;有多余人代表叶甫盖尼・奥涅金,然而19世纪欧洲文学史却颠覆了以往以男性为主人公的文学模式,创造了一批极具个性的新女性形象,其中,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以其独特的魅力深为读者所爱。

这位女性主人公是那个时代具有个性解放思想并敢于向旧制度挑战的出色女性形象。

一、安娜性格核心(一)美丽善良的安娜安娜是一个坚定地追求新生活,具有个性解放特点的贵族妇女形象。

她的美既有外露的聪慧、妩媚、典雅,也有内藏的独立、大胆和高傲。

小说中有几次出神入化地对安娜相貌的赞美,一次来自从不愿对爱情认真的渥伦斯基,当在火车站相遇,“渥伦斯基觉得必须再看她一眼―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不是由于她整个身形显得优雅端庄、谦恭妩媚,而是因为她从他身旁走过时那可爱的脸上特别和蔼温柔的表情”;一次来自刚刚遭受失恋打击的吉蒂,还有一次来自于吉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列文,三人都在不该被倾倒的时间与角色中被安娜的美所征服。

安娜不仅外在美,心灵也十分善良,当在火车站听说压死了一个护路工,听哥哥说起那个护路工的妻子扑向尸体时,情景很惨的时候,安娜的心无法平静了,于是她对哥哥激动地低声说:“能不能为她做点什么?”,可见安娜多么同情下层人的艰辛。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浅谈红楼梦之结局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浅谈红楼梦之结局

4神州文学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浅谈红楼梦之结局王季萌北京市八一学校摘要:本文认为,所谓红楼梦的悲剧结局,其实是最好的结局,书中人物各自如其所愿寻得自己归宿,无谓悲喜,每个人的结局可以说是悲剧中的喜剧。

书中要表达的,是一种蕴含禅与道的对空的彻悟,以此警示世人,富贵如梦,不如顺其自然、随心而为,以达到超然物外,而又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结局梦醒,人散。

红楼梦结局时,那园子里的姐妹们,乃至那一众丫鬟,皆是各自分飞。

最后余下的,便只有一张干净的白纸,什么也不剩。

有人道,各个人物,无一善终,实在悲剧。

可是,这样的收尾,焉知不是最好的结局?其实,以各个人物的视角来看待这样的结局,不过是如其所愿,各寻得了自己的归宿,又有何悲喜之分?让各自在最美时消散,留下的便永远是最美的印象了。

以黛玉在宝玉成亲之时病死潇湘馆为例。

木石前盟固然美好,但若宝黛二人真就此结为夫妻,谁知他们的感情、他们在彼此心中留下的美好,会不会被现实一点点消磨殆尽?就让时光停留在二人的青春,驻足于二人单纯的爱恋中,他们最美的样子永葆于人们心中,没了后来落入红尘的不堪,这不是再好不过吗?与其眼看二人渐渐如同凡人一般,为世俗所累,不如就在这最美的时刻停止。

我一直以为,逝去的才是最美好的。

因为记忆中的美好,永远是在真实感受的基础上加以美化的。

惦念的越久,这一美化便越深。

然而,若要再经历一次的话,往往并不如记忆中的那般美好。

从黛玉的角度而言,她也定然是希望在自己最美的时候死去,让宝玉永远记住自己最美的模样吧。

更何况,黛玉本是绛珠仙草下凡,此前也一直居于如仙境的大观园之中。

而正是在园子中的各人相继离开大观园,步入世俗之时,黛玉选择了死去。

她宁愿以死为代价,也要永远保住这份清白,这种最美。

既然眼泪已经还尽,不如选择离去。

故虽世人眼中这是一大悲剧,但我仍坚信这是对于黛玉命运的最好安排。

其他人亦是如此,我便不再赘述。

记得幼时读《红楼梦》,读出的是巨大的悲恸。

知人论世小议

知人论世小议

知人论世小议姓名:颜潇洒班级:0705 学号:20070101513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根据朱自清《诗言志辨》的分析,“知人论世”起先并不是指诗的方法,而是谈交友的方法和原则。

也就是说,古代人们以诗会友,通过诵读诗人的作品,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品性,在此基础上,结交为良师益友。

因此,倘若不“知人论世”,便就不能读懂古人的书,不能真正地走进古人的内心世界。

朱自清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孟子的这段话的确阐释了古代交友的重要方式与原则,不过大多数学者还认为,所谓“知人论世”,顾名思义,也就是说,要读懂前人的作品,就应该知晓作者的身份、思想、经历、家世等,应该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

进一步说,就是指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许多学者提出这一观点,则是从一个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文学活动构成的角度来考虑的。

按照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而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这与孟子涉及到的“人”(作者)、“世”(社会生活)、“书”(作品)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讲的是一个道理。

因此,孟子的“知人论世”这一文学批评原则为历代文学批评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对后世的语文阅读教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确如此。

老师一般都教导学生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原则,认真揣摩上下文意,切忌主观臆断,要注重联系作者的生平与主创风格。

这就是典型的“因文解读,知人论世。

下面我就简单地举几个例子吧。

譬如鲁迅《秋叶》中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句话看似有些无厘头,是鲁迅先生既在娱己亦在娱人,但是当我们试着联系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揣摩出点东西来。

(议论文)以命运为题的议论文5篇

(议论文)以命运为题的议论文5篇

以命运为题的议论文5篇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命运一直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命运是无法言说的,或许充满着幸运,或许充满着心酸无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以命运为题的议论文,来欣赏一下吧。

以命运为题的议论文5篇1每次考试前,母亲都会花一两个星期来陪我复习。

入睡前,她总会叮嘱我几句:“儿子,别因为现在打球时间少了而生气,玩与学你既然无法同时进行,那便先放下一个吧!好坏在你手中,就看你能否掌握了。

〞这些话并不难懂,但做起来时,却难如登天。

一生大好光阴,总会那么几件无法舍弃的东西,但当你面临那种必须舍弃一件的送命题时,对抗又能怎这样人定胜天终归是个笑话。

为什么会有令人泪如雨下的悲剧因为“悲剧是把最有价值的东西消灭给你看〞。

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可能拥有美满结局,罗密欧的死从开始就是个必然,因为他无法将爱情和家族荣誉同时掌握在手里。

所以这种抉择是难以防止的。

行走在湖边,捧起一些历史的湖水,看它们从手指缝中流去,你会发现在中国那么多年的历史中,有一些人也与你我一样,将挥舞着刀劈向自己。

比方,张居正。

那时大明王朝是个满身蛀虫的空壳,是张居正大刀一斩,斩去了那些腐臭发烂的局部。

但他同样也斩到了自己。

父亲去世,他理应守孝五年,却被“夺情〞束缚,那时他便明白了,“忠孝两全〞根本不存在,于是他丢去了孝,但是结果呢兢兢业业一生,死后换来的却是一个抄家,好不容易弄正的风气,他一离去又露出了邪恶的微笑……那个千古宰相的功绩,被一个小皇帝轻而易举地删去,半辈子忠心付于一旦。

他把“忠〞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却被人用丢在地上的“孝〞打得眼冒金星。

还有张苍水,这位南明小朝庭最后的精神支柱,抗清义军最后的领袖,深知那些一入关便打得紫禁城中不可一世的李自成五体投地的满洲人的厉害,却还是站了出来。

他被押解至杭州时所发出的那一声“好山色〞,既是对大好河山的叹惋;也是对自己未能晚死而无奈的叹息。

那满身壮志,终化为了个国命两不得的结局。

(议论文)缺憾议论文作文5篇

(议论文)缺憾议论文作文5篇

缺憾议论文作文5篇谁言世上有完美,只道缺憾才是美;谁言圆月最风情,只道残月更妖娆;谁言完美最完美,只道缺憾才最美。

下面是我整理的缺憾议论文作文5篇,欢送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缺憾议论文作文5篇1月有阴晴圆缺,花有绽放凋亡,叹恨月不能常圆,花不能长开,亦无从改变什么。

希冀中的完美往往可望不可及,与生俱来的缺憾像是命运的玩笑,恶作剧般存在于事物之中,人心之上。

如果不能选择圆满,那么就拥抱缺憾,就像拥抱这个广阔的世界。

缺憾,是别具一格的美。

寂寥的秋日给万物带来了肃杀,一池碧水没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只余枯枝落叶,在其他人急于清理时,李义山偏“留得残荷听雨声〞,在缺憾中寻到诗意。

维纳斯断臂,却引发无数热爱艺术的人去遐想其背后美好的故事,为她设想出多种多样的姿态。

曹雪芹只写下前八十回的红楼梦,仍无损于作品的伟大,那缺失的结局更让无数红学家皓首穷经。

缺憾的美丽,像凌寒单独开的梅,不随流俗,清新隽永。

缺憾,是催人奋进的火。

史铁生双腿瘫痪,身体上的缺憾让他放弃了游山玩水、四处游历,却给了他思考的契机,赋予他对人生独特深远的领悟。

无缘徒步登山,他的笔写下深沉的思考,构筑精神的顶峰。

缺憾转化成动力,让他在精神事业中钻之弥深。

邓亚萍身材矮小,却笨鸟先飞,付出加倍的努力去训练,甚至将身高的缺憾转化为比赛中的优势,她挥洒的汗水在世界舞台上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创造奇迹。

面对缺憾,不去怨天尤人,拥抱缺憾,走向辉煌。

缺憾,是引人深思的禅。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破坏给人看。

那些凄美的故事里,总有些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生活破碎了,却留下生命意义的完整。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用物质的缺憾换取了尊严。

傀儡夫人娜拉离家出走,用婚姻的缺憾换取了自由。

他们的遗憾又如何不是一种禅,让人反复品味。

正是因为缺憾,人们才会思考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时代、人生与性格造就了这些缺憾,又是什么样的思想让一些人为了心中的坚持宁愿选择缺憾,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初三议论文范文800字三篇

初三议论文范文800字三篇

初三议论文范文800字三篇篇一:“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从巨鹿之战到霸王别姬,项羽自始至终未曾给自己留过余地;“做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孔子教导我们,为人处事当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

项羽是英雄,英雄的处世之道,非常人可学;孔子是哲人,哲人的处世方法,人人可学,不过很多人却学不来。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我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项羽的成功方法:不留余地。

不管是高考报志愿还是毕业找工作,大多数人都不留余地,认准一所大学,一家公司,最终却一败涂地。

我们不是英雄,我们破釜沉舟,要么饿死,要么淹死。

因此,我们得学哲人的办法——中庸。

何谓中庸?通俗说就是做事不做少也不做满,要在适当的位置停下,这就是中庸。

可是这似乎简单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能做到。

究其原因,不过是人们对完美的盲目追求。

钢琴老师的儿子学习成绩一直优异,北大录取,考证,保研,似乎一直是一个完美的人。

只是如今三十而立的年纪,却不能长陪父母,感情生活也一片空白。

而老师的女儿,虽不如她弟弟那般优异,却生活富足安逸,有家有朋,有儿有女。

我们一直追求着完美,却不知道为自己留下通向完美的后路。

其实,祖先早有告诫:话到嘴边留半句。

留下这半句,可以给人以想象,让人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猜测,即使这句话不说完,也让它在每个人心中都成了一句完美的话。

不过现在更多的人,说话做事留下的空白,要么是显示自己的高深莫测,要么就是为了给他人在暗地里留一手。

以为自己做到了360°处世,实则这空白成了真正的空白,是无知的表现,是人品的缺陷。

如果这空白最后能有些什么,我想,不过是这空白上留下的污点。

我们每个人都想达到完美,我们也懂得做事要留有余地,却无人将二者结合起来达到进步的目的。

完美不能盲目追求,留白并非玩弄心机,留白是为了进步,进步源于对完美的追求。

就像曲子中的空拍最牵动人的心跳呼吸;就像小说的结局开放才有吸引力;就像演员不做足戏要留给观众。

生活中的极致,并非盲目追求不留余地,而是事做七分,话留半句。

同死生齐彭殇看法作文

同死生齐彭殇看法作文

同死生齐彭殇看法作文Life and death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生死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In this world, it is inevitable that we will experience both life and death.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无法避免经历生与死。

The concept of lifeand death being equal is a philosophical idea that has been debated for centuries. 生与死平等的概念是一个哲学上争论了几个世纪的理念。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life is more important, while others argue that death is just a natural part of life. 有些人认为生命更重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自然部分。

Regardless of one's beliefs, the reality is that we all will one day face our own mortality. 无论一个人的信仰如何,现实是我们迟早都会面对自己的死亡。

Life is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experiences that shape who we are.生命充满着塑造我们的机会和经历。

From the moment we are born, we embark on a journey filled with ups and downs, joys and sorrows.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了一段充满起起伏伏、欢乐和悲伤的旅程。

We form relationships, pursue our passions, and strive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world. 我们建立关系,追求激情,并努力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影响。

谈“知人论世”的时代及个体内涵

谈“知人论世”的时代及个体内涵

谈“知人论世”的时代及个体内涵“知人论世”是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最早由孟子提出。

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一、“知人论世”的时代内涵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在鉴赏文本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下面以苏轼为例,说明“知人论世”的时代内涵。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他一改当时词坛香罗旖旎之气,换之以超旷清远,豪放豁达的风格。

苏轼的性格直率,不外饰,他的政治道路坎坷不平,但没有像其他的文弱书生那样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坚强地挺了过来,所以对苏轼性情和人生态度的研究也是众人关注的一个焦点。

自身的修养、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儒道释的影响都是他闯过难关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苏轼的性情毫无遗漏地体现在其词作中,无论是他立志报国的豪放词,还是他缅怀妻子的婉约词,整体都透露着一种清旷超远的意蕴。

他将自己真实的性情毫无遗漏、酣畅淋漓的寄寓于词作之中,苏轼的词就是一部思想发展史,其主线就是旷达。

苏轼遇事达观、超脱,心胸狂放开阔,他不管受到多么沉重的打击,面临多么险恶的环境,都没有被压得抬不起头。

一次次的获罪遭贬,也没能磨掉诗人的意志,而使他更看开了一切,闲适地享受起周围的一草一木。

这是苏轼的人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生遭遇,以及由此磨练而成的豪迈阔达,才使他的诗词文章也带有雄劲苍放之风。

岁月的沧桑使得他的文笔内涵深沉、雄浑而意境开阔、豪放而不盛凌。

苏轼被贬黄州之时写下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便是最好的佐证。

词中借周瑜赤壁之战建功立业的英雄往事抒发了自己的伟大抱负,但深感自己年岁渐老,功名未就,心中苦恼可想而知,词中虽有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但追求功名的豪迈心态是不可掩饰的,这便是苏轼的旷达所在。

品其诗,知其人,论其世

品其诗,知其人,论其世

品其诗,知其人,论其世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在给世人留下光辉诗作的同时,也留下了珍贵的歌诗创作价值观方面的真知灼见和时移变通的创作操略。

因而,在评价其歌诗创作的成就时,不仅要品其诗,还要知其人,论其世。

只有把作品和诗人所处的世情和所具的操略,连同由此形成的创作价值观联系在一起,才容易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白居易的歌诗创作价值观取向,主要集中在他的散文《与元九书》、《新乐府序》和《论礼乐》的几篇策问里,同时也散见于其诸多诗作中。

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歌诗具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社会功效;二是,诗人应当具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和穷则独善其身的操守;三是,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用歌诗去反映所处时代和民众的呼声;四是,诗人应懂得适应社会世情和个人时运的交替通变,一旦自己入仕小有通达,又逢奸佞蔽君、民情不能上达之时,应以兼济保民为己任,有“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的胆识,多写一些内容真实、语言直切的讽谕诗,若遭遇个人时背窘困,也应做到以诗自慰、自励,不放弃用上品的歌诗安己宜人。

可见,白居易的歌诗创作价值观,是从社会和个人的现实出发而取向的。

那么,白居易所处的世情和个人境遇的现实,是怎样影响其上述创作价值观的形成呢?白居易出生于一个清廉、贫寒的小官吏家庭,十一、二岁遭逢战乱和灾荒,漂泊于江浙一带。

无疑,少年时期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百姓惨境,正是诗人形成以民为本现实主义创作价值观的生活渊源。

后来,经过十几年“不遑寝息、“手肘成胝”的“课诗”、“力文”,他才于三十七岁时担任了左拾遗的谏官职务。

此时,恰逢唐朝由盛世转入衰落。

面对权贵歌宴奢侈,百姓啼饥号寒的现实,兼具谏官和诗人双重身份的白居易,对不利民生和国家的时弊,一方面义无反顾地犯颜直谏;另一方面,对一些不便直言启奏的事,则“连朝接夕,不自知其苦”地谱写了大量揭露奸佞、反映民苦的讽谕诗。

白居易这个时期所写的一百七十多首讽喻诗,真实犀利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表达了社会底层民众的呼声,体现了诗人保民济世的刚直风采。

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看诗歌鉴赏与批评

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看诗歌鉴赏与批评

从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看诗歌鉴赏与批评孟子与文学有关的主张主要是“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即根据作品反映出来的东西,用“读者的意”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除此以外,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有一定的认识,“诵其诗,读其书,不知起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孟子·万章》),孟子所言的“知人论世”的“尚友”之道,也即以今人之情上推古人之情,从接受美学来说,则是读者与古人的对话了。

遵循这些方法来对作品进行考察,才能较好理解诗歌的内容。

但在诗文鉴赏与批评中,常出现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的情况,究其原因,多因为作品中词的多义性或用词的含蓄而易产生歧解,读者所理解的“意”不同,对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的体会则有区别了。

对于这一类易产生不同理解的作品,读者应该辨证地看待,以此对作品进行思考与分析。

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一首: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对于词中下片第一句“独自莫凭栏”,历来有不同讲法,因为“莫”字一本作“暮”。

“莫凭栏”,是说不要凭栏;而“暮凭栏”则做时间解,指在黄昏时凭栏。

两种观点在上下文中皆能讲通,但作者之志意属哪种,哪种理解更能利于读者把握作者的情感,则需辨证分析了。

我个人更同意作“莫”解。

此词作于李煜被俘后的囚居生活期间,抒发其怀念故国的悲苦绝望心情。

词的上片作者在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皇帝,不知道已经是亡国的囚徒了,所以在梦中贪恋那片刻的欢乐。

正因为有以上感觉,所以下片中他告诫自己,独自一个人可别上高楼凭栏远望,因为凭栏则会望远,一望远,定想望望那原先属于自己而现在已经失去的无限江山,一想到这些,一定会痛苦不已,为避免这无益的痛苦,所以告诫自己:“独自莫凭栏”,但由此也可知道他已曾独自凭栏过不知多少次了。

正因为有了多次痛苦的体验,所以才这样告诫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悲剧结局论文:论其世知其人解其意
【摘要】关于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结局的探讨:他们的死应该由谁负主要责任?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刘兰芝、焦仲卿之死,固然有来自外来的压力,也有其内在原因:焦母、刘兄用家长制来威压他们;刘兰芝、焦仲卿自身的思想亦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但最终以死抗争的实质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一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存在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

《孔雀东南飞》的思想价值在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黑暗。

同时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

知人论世,准确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悲剧结局人性要求封建礼教叛逆精神知人论世
在指导学生赏析《孔雀东南飞》这篇经典之作时,当读到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焦仲卿亦“自挂东南枝”时,很多学生为之叹惋,我灵机一动,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结局令我们扼腕叹息,那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一下,他们的死应该由谁负责任?”
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焦母,她是一个恶婆婆,蛮不讲理,自私自利,(学生笑)为了自己的好恶,不
顾儿子的幸福,棒打鸳鸯,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恩爱夫妻。


“我觉得刘兄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刘兰芝回家后,不是他强迫其改嫁,刘兰芝和焦仲卿就不会双双殉情,可能还有机会在一起呢?”另一名学生立刻补充道。

“还有其他意见吗?”我继续追问。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举起手:“我觉得,对于两人的悲剧结局,焦仲卿应该负主要责任。

作为当事人,他一直表现得唯唯诺诺,一点儿也不像个男人,(学生笑)导致自己的妻子被逼改嫁,万般无奈之下投水自尽,他这才一咬牙,一跺脚,‘自挂东南枝’了。

”这个学生情绪颇激动“我看他也没脸活了。

”(学生又笑)
“看来,同学们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结局,所以在探询谁应该负主要责任时,言语之中都充满了强烈的指责情感。

为了使我们的课堂不致变成批判会,我们转换了话题:你们觉得,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得值吗?”我因势利导。

“当然值得。

”一个学生斩钉截铁地回答:“为了真挚的爱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留给世人的是感佩与震动,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向破坏他们婚姻的人抗争,最后‘两家求合葬’不正昭示着这种抗争的胜利吗?”
“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一个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突然站起来,急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以
死抗争固然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不死岂不更好?”
“你的意思是,刘兰芝暂时嫁给太守家少爷,再伺机与焦仲卿相会,来一段痛苦的三角恋?”刚才发言的同学反驳道。

(学生们忍不住又笑起来)课堂气氛渐趋热烈。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位同学有点儿不好意思:“我想,他们不一定要死啊,可能还有其他办法呢?”
“什么办法?”我追问。

“私奔呗。

”不知谁冒出了这样一句。

“对呀,对呀。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焦仲卿可以带刘兰芝远走他乡,找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隐居起来。

”“找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生活。

”“对,像桃花岛一样的地方,男耕女织,逍遥自在。


此时,我有些忍俊不禁:“同学们以你们善良的心意与浪漫的想象为刘兰芝、焦仲卿勾画了一幅美丽温馨的生活画面,但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你们的计划是否可行?刘兰芝和焦仲卿会不会选择携手浪迹天涯这条路?”
学生们安静下来,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一个学生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焦仲卿不可能带刘兰芝走,因为从前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
懦弱的人,他没有这个勇气。

再说,就算两个人私奔了,以后的生活怎么办?焦仲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养活刘兰芝?”
“可不是嘛,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怎么能想象他为爱情带着林妹妹私奔呢?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另
一个学生附和道。

看学生们兴趣盎然,我顺势问:“那刘兰芝呢?由前文中我们了解到,她是一个倔强、外柔内刚的女子,她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立即有一个学生举手回答:“刘兰芝也不可能这样选择,尽管在她身上有着一定的反抗精神,但就她的性格而言,是一个典型的温良贤淑的旧式女子,即使婆婆对她百般挑剔,她也总是守之以礼,恪守三从四德。

包括被婆婆逼迫离开时,也是礼数周全,可见在她的思想中,受封建礼教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是很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怎么能选择私奔呢?”
“这位同学的分析就深入了一步,把握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肯定了他的想法,之后又进一步问:“刘兰芝如此,那么焦仲卿会不会选择与爱人私奔这条路,仅仅是因为他懦弱的性格吗?”
“不是,关键也在于焦仲卿思想深处那种根深蒂固的封
建传统观念,比如对母亲要孝顺,就要绝对服从,所以在家长制的威压下,他只能顺从,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认为焦仲卿性格上的软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封建教条与规范造成的。

”这个同学的回答又有所深入。

这时,我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由以上讨论,我们可以说,刘兰芝、焦仲卿之死,固然有来自外来的压力,也有其内在原因:《礼记本命》中有:‘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

’焦母驱逐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

《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是孝顺这一条。

刘兰芝回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

但我们还应该客观地说,不管焦母也好,刘兄也好,他们并非有意要将自己的亲人逼上绝路,这点在最后两家求合葬的举动可以看出来。

他们以为,坚守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

而面对这一切时,刘兰芝、焦仲卿反复辩解的则是自己没有违反封建规范,可见他们自身的思想亦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

也正因如此,当他们的爱情理想与封建教条发生冲突时,他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

刘兰芝、焦仲卿最终以死抗争的实质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一要求的封建礼
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他们以死殉情的实际意义,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刘兰芝、焦仲卿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

而《孔雀东南飞》的思想价值就在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的家庭悲剧,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同时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

而结尾又写刘兰芝、焦仲卿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强烈向往,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

”对于作品的解读,要回归到人物生存的生活背景中去感悟体会,知人论世,方能准确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最后,我要求学生大声朗读最后一段,细细品味,深入理解作品的意蕴。

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仿佛已身在情境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