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形的纠缠:庄子心形论发微

合集下载

读庄子心得体会有感

读庄子心得体会有感

读庄子心得体会有感《庄子》一书,“寓言十九。

读了庄子这本书,你会不会有很多感触呢?不妨把你的读书心得写下来吧。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读庄子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读庄子心得体会范文篇体会范文篇1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两本书,分别是《老子》、《庄子》。

我读了《庄子》有一些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寒蝉和灵龟》,故事说的是:很多人都说彭祖是人间最长寿的。

有一种小虫叫“朝菌”朝生而暮死,它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一个月”;另外一种虫叫“寒蝉”春生而夏死,它根本就不知什么是“四季”;可是楚国南方的海上有一只巨大的灵龟,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春季,五百年对它只是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椿树”,对于它八千年只是一个春季,八千年只是一个秋季;朝菌和寒蝉叫做“小年”,灵龟和椿树叫做“大年”,“小年”是不会了解“大年”的。

彭祖对于椿树和灵龟来说不也是“小年”吗?世人认为彭祖长寿不也是“小年”的悲哀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知道的很多了,但是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很多很多事情。

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就不应该妄下结论。

读庄子心得体会范文篇2庄子那本书买回来搁在那里半年了,也没有看过,因为我和同事们在地摊上转的的时候,一位同事买了本史记,因为这个代表了文化人的象征。

但是,我买了本庄子,可能是附庸风雅吧。

庄子这本书放在那里半年没看过,他在哪里静静的躺着,可能是在睡觉,弥散在一种逍遥的氛围中。

也可能在等待着,等待懂他的人出现。

翻看庄子这本书看的时候,第一个感觉特别难懂,本来我对古文就不懂,再加上每一行里面冒出些生僻字,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没文化真可怕的写照浮现在脸上。

再就是他的意义特别难理解,对于我,通过解释加译文依然领略不了其要旨。

但是,有时候也能读上几句可以说只能认识字的几句话,感觉又是朗朗上口,字字珠玑,就是说一句话,一个字,都闪现着智慧的光芒,有时候看到的,似乎还有自己生活的影子,立即有种羞愧的感觉。

庄子心性修养思想初探

庄子心性修养思想初探

“ 有涯 ” “ 无涯 ”是 两个相对 的概念 ,他以 “ 有涯 ”映射着 有 限的生命主体 ,以 “ 无涯 ”折射着无 限的宇宙客体, 由此 综 合而成一组 由器物 与形而上构成 的共 同体,这个共同体并 非 形象 与抽象 的单纯 混合 ,而是在探索 宇宙现象与规律的基 础 上衍生而成 的人生修养论 ,这样 的修 养论无疑是道论的人 文 影像 。因此 ,透过 这样 的逻辑 ,可 以清 晰地发现:庄子的 心 性修养思想是对老 子宇宙论 的人文化 阐发,而老子的思想 给予 了庄子 形而 上的理论 来源 。
目前, 国内学者对道 家心性学说 的研 究 已有一定成果 。 其 中,罗安宪教授对道家 心性 论做 出较为 系统 的诠释 ,他认 为 “ 道家 心性论是与儒家 、佛教心性论迥然相 异的 中国心性 论 的第 三种形态 ”, 这就在 中国传 统心性学说 总体 中充分 肯定 了它的重要地位 ,从 后道家心性学说 的研 究进入一个崭 新阶段 。此 前,张广保 、罗尧、郑开 、曹 晓虎 等前辈 已撰有 专文探 讨 ( 原始 )道家及庄 子的心性论 ,这些 研究都有很大 的启示意义 ,如罗尧所论 :庄 子 “已与老子有 别,他主要 的 着眼 点已不是社会 的人 ,而 是个体的人 ,是人 的精神领域 , 是人 的精神 生活 ”, “ 而心性 论所涉及 的问题 ,实质上就是 人 的精神 生活的 问题 ”,由此 推论 ,可 以说庄 子学说 的主体 性质 实 为心性 论 ,原始 道家 的 心性 学说在 庄 子那 里得 以完 善 。另外 ,随着经济与科技 的发展 ,物质和 资本的支配力量 强烈渗透着 人类 社会 ,人们在 基本生活需求 以外,常常不 自 觉地受物质 力量的牵 引而走 向崇物主义 ,于 是,追求利益 的 最大化成为人们 生存发展 的普 遍原则 。同时,物质 主义与消 费主义从 反面刺激着人们对精 神资源 的需求 。在这个界面 , 庄子 的心性 修养 思想正是 一种 与物质主义相反 的力量 ,这种 力量会使人类 不断地反思 自身,回归 自己,从 而避 免心性 陷 入不断延伸外求 的异化 困境 。

禅说庄子(二)3·应帝王-第三章

禅说庄子(二)3·应帝王-第三章

第三章言行与美恶的法度“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言必或传之。

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凡溢之类妄,妄则其信之也莫,莫则传言者殃。

故法言曰:‘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则几乎全。

’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阳,常卒乎阴,大至则多奇巧;以礼饮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乱,大至则多奇乐。

凡事亦然,始乎谅,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

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

故忿设无由,巧言偏辞。

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厉。

剋核大至,则必有不肖之心应之,而不知其然也。

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法言曰:‘无迁令,无劝成,过度益也。

’迁令劝成殆事,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何作为报也?莫若为致命。

此其难者。

”溢美与溢恶在上一讲中,我们看到孔夫子对叶公子高进行了一番开导和鼓励,给他讲明了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引出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这一道家生命哲学的关键点。

接下来,孔夫子又继续为他如何处理好人际、国际的各种关系,进行了一番教诲。

“丘请复以所闻”,就是另外呢,我孔丘再多给你说几句,把我了解的事情再给你多啰嗦几句。

下面就分了三条来说。

“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

言必或传之。

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也好,国与国的交往也好,凡是处在近处的,就要以信用去达到顺通畅达;处在远处的呢,就必须传达你的忠诚、友善之情。

但是无论或远或近,都必须通过使者来传达,要凭他们来传达语言,传达这种信息。

信息传达了之后,就会有两种后果:“夫传两喜两怒之言,天下之难者也。

”要传达让双方都欢喜或者让双方都不高兴的事情,使者是很难办到的。

“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要想达到两喜,让双方都高兴,那么你的舌头就要甜,语言也不能老老实实,必然要花言巧语,双方都要讨好。

所谓溢美之言,就是赞美得多余、过分的话。

庄子美学思想

庄子美学思想

虚静一、中国古代文论概念。

“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

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二、中医名词:心无旁念。

《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虚静的解释“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

“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

胸襟宽大得像山谷一样宽广。

形容非常谦虚,能容纳很多意见。

谷:山谷”。

浅谈“虚静”从远古至今,中国艺术已经有数百万年的历史,在这艺术发展的岁月长河中,上一眼望去,似乎不见源头;下一眼望去,好像永无尽头。

如若对中国的艺术思想进行探源,那么老庄“虚静说”的提出和发展,则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支,其认为“虚静”是自然的本质,是生命的本质,亦是艺术的本质,从而“虚静”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所需要的一种必要的态度。

正是无数的中国艺术家通过对这种态度的内心关照,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从而使艺术回归到生命和自然中的本质状态,从而在艺术长河中激起了无尽美丽晶莹的浪花。

一、老庄“虚静”学说的产生早在先秦时期,老子提出了道家修养的主旨为“致虚极,守静笃”。

他认为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的生命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总会回复到根源,而根源则是最“虚静的”,从而认为“虚静是生命的本质”。

因此人们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达到“无知、无欲、无为、无事、无我”的状态,回其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老子把“虚静”作为一种人生态度还提出了“涤除玄览”观点,他认为只有排除一切杂念,让心灵虚空,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澄明,才能以更明了的目光去观察大千世界。

此后,庄子在吸收老子“虚静”思想的基础上,对老子有关“虚静”的论述做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指出要达到“致虚守静”的境界必须做到“心斋”与“坐忘”,庄子认为“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在庄子看来人要达到“虚静”的境界必须忘了世间万物,忘了自己的存在,远离世俗切利害关系,不受私欲杂念干扰,以无知、无欲、无求的心态去感受世间的“道”达到物我同一达到“物化”的状态,才能真正的体会自然,认识自然,创作出真正与自然相通的艺术作品。

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

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

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道家是对中国文化以至世界文化产生并仍然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学术派别。

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主要问题之一。

海内外研究儒家心性论者甚众,成绩斐然。

佛教心性问题亦有不少论作。

对道家心性问题,学术界存有异议,有人根本否认道家有心性论,有人虽对道家心性问题有所论及,但失之表面,也很不系统。

其实,道家有很系统的心性论,道家心性论是与儒家、佛教心性论迥然相异的中国心性论的第三种形态。

心性论也可称为心性之学,是关于人的心性的理论或学说。

心性论所探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方面的问题:一、人的本性、本心如何的问题,二、人的精神追求的问题,三、人的精神修养的问题。

中国心性论即是关于做人的理论,它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人的本性、人的欲望、人的使命、人的价值,以及人生理想、人生境界、人格修养。

一、道,道家心性论的理论基础道家之为“道”,以至道教、道学之为“道”,原因即在于其崇尚“道”。

道家、道学的一切理论似乎都离不开“道”,甚或可以说都是围绕“道”而展开的。

道,本义是大路、坦途,而老子则以道指称天地万物的本原、本根。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第二十五章)道为天下万物之母,为天下万物之根,为未有天地之前唯一的存在。

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根,道是一种先于一切存在的在,而这一在,并非一原初物质的存在,而是天地开辟的起始或起点。

道化生万物的过程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者,太极也。

太极分而为阴阳,此即所谓“一生二”;阴阳交互感应而形成一种和合状态,此即所谓“二生三”;万物就是由阴阳交互感应和合而成的,此即所谓“三生万物”。

道不仅是事物存在的本原、本根,同时也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万事万物的本体。

道化生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成为天地万物的本质。

所以,道不仅是一生成论的范畴,同时也是一本体论的范畴。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填涂在规定位置;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

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

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

我们的()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

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胡文英这样评价庄子:“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庄子的“哲学困境”。

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

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____________。

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了极致。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莫衷一是束手无策视线B. 莫衷一是手足无措视界C. 无所适从手足无措视界D. 无所适从束手无策视线2. 填入上文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有鸽子的温柔宽仁,更有蛇的冷酷犀利。

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原文与解析

庄子中的哲学思想原文与解析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著作《庄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将围绕庄子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原文解析。

一、自由无为的思想庄子的自由无为思想是他的核心理念之一。

他认为,人们应该追求自由,不受外界的束缚与压力。

在《庄子·逍遥游》中,他写道:“逍遥游在无穷者,标属衣与严刑旃。

”这句话表达了庄子对自由无为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自由无为,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庄子进一步阐释了自由无为的意义,在《庄子·养生主》中写道:“物盛则衰,衰极则复。

”他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要顺应这个规律,不强求和干涉。

只有顺其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才能真正实现自由无为的境界。

二、虚幻与真实的关系庄子对虚幻与真实的关系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在《庄子·大宗师》中,他写道:“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通过庖丁解牛的形象,庄子告诉我们现象与本质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

庄子认为,事物的真实性并非表面所见,而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理解。

他在《庄子·外篇·逍遥游》中写道:“逍遥者,行于天下也。

”他认为真实是一种超越具体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只有通过追求内心的宁静,才能窥见事物的本质和真实。

三、万物一体的观念庄子强调了万物一体的观念。

他认为宇宙万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庄子·齐物论》中,他写道:“物各以其类聚,物各以其养生。

”他认为事物有各自的属性和特点,但是它们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庄子进一步解释了万物一体的意义,在《庄子·德充符》中写道:“故形而上者谓之道。

”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也是万物存在的本质。

人们应该通过追求道来达到心灵的宁静和真正的自由。

四、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庄子的政治思想中,强调了无为而治的重要性。

在《庄子·天运》中,他写道:“尽其天年而不敢不治,所以道也。

论庄子心性思想及其意义【最新哲学类】

论庄子心性思想及其意义【最新哲学类】

摘 要 两千多年来,庄子的心性思想影响着各个时代的人们。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庄子的心性思想,显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尝试对庄子心性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并力图使其对当代人的心性建构有所裨益。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庄子心性思想产生的时代场景和理论渊源。

从时代场景来看,庄子心性思想产生于政治动荡和礼乐崩坏的社会现实。

从思想渊源来看,庄子一方面发展了老子的“道”作为解释心性问题的根据,同时又以“自然”解释个体生命的缘由,从一般与特殊两方面对心性进行了“自然”言说。

所以,庄子心性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道与自然”。

第二部分,庄子心性思想的主要内容。

庄子的心性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其主要范畴为“性”、“心”。

“性”指的是人的客观先天的、本然的方面,“心”则是指人的主观的后天的、突然的方面。

庄子以“无为”概念赋予了自然本性于心性的深度,充分体现了性、心的两者联系。

 第三部分,庄子心性思想的特征。

如果我们站在更广的视域来审视庄子的心性思想,就会进而发现庄子心性思想具有:超越善恶、主张无为,追求“至德之世和心灵开放的精神自由三个基本特点。

 第四部分,庄子心性思想对老子心性思想的超越。

庄子沿用老子“致虚守静”、“涤除玄览”的思路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心性论体系,在心性思想的根源——“道”、心性思想内涵、心性修养方法,这三个方面实现了对老子的超越。

 第五部分,庄子心性思想与先秦儒家心性思想的比较。

唐代韩愈认为:“庄子之学出于儒”。

应该说先秦儒学构成了庄子心性思想的观念背景。

但庄子心性思想与儒家心性思想在形成基础、追求境界及修养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

第六部分,庄子心性思想的价值开掘。

庄子的心性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非常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魏晋风度所张扬的不是别的,正是庄子的精神;后代道学之心性理论是以庄子为宗;佛教心性论也受庄子心性思想的影响;撇开抽象的论述,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考察,我们不得不承认庄子心性思想的现代意义也是深远的。

2024年庄子经典语录_1

2024年庄子经典语录_1

庄子经典语录庄子经典语录1庄子,中国人的千年神话,读一百遍,没有一次感受是相同的。

让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仔细品读那发自千年之外的话语,没有一种语言可以准确的`表达这种感受,唯有净手焚香,静心品读……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庄子·知北游》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

显则明。

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山木》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庄子·人间世》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

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13.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

《大宗师》15.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刻意》16.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

《刻意》1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21.井蛙不可以語於海,夏蟲不可以語於冰。

《秋水》2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庄子·渔父》23.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25.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26.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渔夫》28.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

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

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陈鼓应一、前言在先秦人性论史上,众所周知孟子倡性善、荀子言性恶,本文则以性真为主题①,论述庄子学派的人性之真与美。

孟、庄同时代,身处战国中期,是为儒、道思想发展的高峰期。

徐复观的《先秦人性论史》便以孔孟与老庄并重而进行论述,他说:“古代整个文化的开创、人性论的开创,以孔孟老庄为中心;似乎到了孟庄的时代,达到了顶点。

”(徐复观,第46页)此言甚是。

然而,通览当代学者有关先秦人性论课题的讨论,几乎多集中在孟子的观点上,连在当时以及汉代影响较大的荀子都被边缘化,至于庄子有关人性论的观点则更罕见学者论及②。

这是促使我撰写庄子人性论的主要动机。

人性论在内容上,有心、性、情、欲等主要议题。

有关“心”的议题,我已发表专文(陈鼓应,2009年a),接着拟分篇论述庄子有关“性”、“情”议题的文章。

长期以来,我十分关注庄子“性情不离”的重要命题,这一观点与宋儒程朱学派之扬性抑情而导致情性割裂的偏颇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程朱理学在理气二元的理论架构下,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遂产生“尊性黜情”的严重后果。

反观王安石的“性情一体”说,与庄子主张“情性不离”(《庄子•马蹄》。

下引《庄子》仅注篇名)正遥相呼应,这引起我对王安石人性论的极大关注。

王安石批评孟、荀性善、性恶之说而提出性情一体说:“性、情一也。

世有论者:…性善、情恶‟是徒识性情之名,是不知性情之实也。

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

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

”“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

故吾曰:性情一也。

”(《性情》)王安石从自然人性论的角度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

他说:“性生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

”(《原性》)苏东坡也说:“情者,性之动也……性之与情,非有善恶之别也。

”(《东坡易传》卷一)有关中国心性论的讨论,在哲学史家与正统学者的影响下,习以为常地将程朱独断论的道德形上学高拔,并将孟子泛价值主义的思维扩大化,形成单一化的人性论史观,③以至于《庄子》“性情不离”与王安石“性情一体”的学说长期被掩没。

道家的人性论

道家的人性论

道家人性论阐微一、引言以往的研究者多所主张,道家的人性论乃是自然人性论,但是这种看法却不能辨别真正主张自然人性论的杨朱和老庄间的深刻区别。

下面,我们就对上述成见略作检讨,进而完整地勾勒道家人性论。

研究道家思想不能不以《老子》和《庄子》为根据,而《老子》的核心思想在于“自然”、“无为”,《庄子》却以“逍遥”、“齐物”为宗旨,固不待言。

然而,关于《庄子》的“逍遥”,历来有不同的理解,在这些相互抵牾的解释中,向郭(向秀、郭象)和支遁(道林)的解释最为著名。

向郭以“适性”和“足性”解释“逍遥”,以为“适性逍遥”,“足性逍遥”,也就是说,倘能凭任自然之性,就是逍遥。

比如说:“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枋而止。

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於适性一也。

”无论鲲鹏(大鸟)麻雀(小鸟),惟其“适性”(适乎自然之性)才能够逍遥,如此,鲲鹏和麻雀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1如果我们撇开郭象删削《庄子》的故实不谈,考诸《庄子》本文,可知向郭“适性、足性”之说正与《庄子》固有的“自然(自己而然)”观念契合,而“自然”乃是向郭阐释《庄子》的基点。

换言之,“适性”、“足性”云云既然符合“自然”原理,那么向郭说就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从一个侧面阐发甚或发展了《庄子》的思想。

然而,支道林对向、郭“各适性以为逍遥”的说法很不以为然。

他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性者,彼亦逍遥矣。

”由此,支道林对“逍遥”的意旨做了一番新的清辩:“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

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鷃。

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於体外;鷃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

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

此所以为逍遥也。

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

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蒸尝于糗粮,绝觞爵于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支氏把“逍遥”归诸内心的恬淡虚无。

2显然,支道林企图用老子以来的玄寂无为阐释“逍遥”,即用“无为”阐释“逍遥”。

庄子的情感观与情绪管理

庄子的情感观与情绪管理

庄子的情感观与情绪管理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的思想对于人类情感观和情绪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庄子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情感的理解和对于情绪管理的独到见解。

本文将从庄子的情感观和情绪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庄子的情感观庄子认为,情感是人类内心的一种反应,是人与外界联系的纽带。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被外界的喜怒哀乐所左右。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心无挂碍,则无所不通;无所不通,则无所不知;无所不知,则天下可知也。

”这句话表明了庄子认为,只有心无挂碍,才能真正接触到事物的本质,达到真正的智慧。

庄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他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追求功利和名利。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他告诫人们要适度放松,不要过度追求知识和成就。

他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庄子的情绪管理庄子对于情绪管理也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情绪是人类内心的波动,而情绪的管理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来实现。

在《庄子·养生主》中,庄子写道:“养生之道,天然而然。

”他强调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度抑制或放纵情绪,而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情绪得到合理的释放。

庄子提出了“忘情于物”的观点,他认为人应该超越情感的束缚,以一种超然的态度面对外界的变化。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他认为人应该超越对物质的执着,超越对情感的依赖,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去面对世界。

庄子还提出了“逍遥游”的理念,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写道:“逍遥游者,行乎无所止也。

”他认为人应该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以达到情绪的管理和调节。

三、庄子的情感观与情绪管理的启示庄子的情感观和情绪管理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不被外界的喜怒哀乐所左右。

精神的困顿与超越庄子内向传播智慧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精神的困顿与超越庄子内向传播智慧在当代中国的价值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N CHUANBO精神的困顿与超越:庄子内向传播智慧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丁建雄,庄晓东(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庄子内向传播智慧,旨在消解人们的负面精神状态。

高度的内向传播,是要撲除“社会宾我”,回归“精神本我”,体现在个人身上则是心无滞碍、通达自适且心性衡和,这是一种超然状态。

相反,如果个体内向传播程度低,则易受外界人事物的干扰,以至于“心附外事而内耗”,精神滞碍,焦虑增加,痛苦增加。

运用庄子内向传播智慧,提高个人的“内功”,其实践价值包括以下几个要点:坚定守护自己的“精神本我”,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与独立之人格;了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命价值不因别人的评价而有所增减;尊重每一个人的“精神本我”,勿强加意志于人,自己当学会拒绝;面对诸事时,安时处顺,不论外境如何变幻,心中都需存有真爱。

总的来说,回归“精神本我”,能减少诸事引起的不适与焦虑;心中有爱者才能幸福之至,世间也更加温暖。

庄子的这些内向传播智慧,为精神困顿的当代中国人实现自我超越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对其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关键词:庄子智慧内向传播精神本我社会宾我今天,是科技的时代、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的时代,也是一个让人焦虑的时代。

人们在物质方页虽然没有了困顿之忧,但在精神沉淀、韧性磨炼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许多人处于负面精神状态之中,且难以消解,何以见得?例如,我国每年仅自杀的人数就接近30万,实际自杀人数往往要比统计数据所公布的高3~5倍,由此推算,我国每年自杀人数可能在90万人以上。

山虽说自杀原因多种多样,不一定所有的自杀都与负面精神状态相关,但至少大多数是。

此外,还有更多的人自杀未遂以及企图自杀,他们难以恰当自如地协调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难以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

每下愈况,⑵拓而广之,有更多的人精神困顿:长期处在焦虑,自卑,抱怨,恐惧,仇恨,抑郁等负面状态之中。

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

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

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老子伦理学的人性论(人心论)述说人自身的本性和善行为是《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但用“人性论”去解说这些内容是不大准确的。

《道德经》里通篇没有“性”字,只有心、命、善、德、朴等字。

如果用“人心论”去解老是可以的,但“心学”被儒生陆九渊和王阳明窃去了,用儒家“心学”去解老则适得其反。

如果用“命论”去解老也可以,但“命论”容易与方术的“算命学”相混淆,老子是破除方术、巫术的。

关于“性”字,《中庸》说:“命者,性之谓也”。

儒家的“命”是“天命”、“人命”、“性命”、“命运”的混合物,具有人的意志情感,不是老子的“命”。

汉儒说“性三品”(《春秋繁露》)。

唐儒李翔写了《复性论》。

自从朱洪武实践“独尊儒术”后,儒家的术语就成了中国学界的习惯语,“性”字也是习惯语了。

五四时期,有人用“人性论”去翻译休谟的一本书名,叫《人性论》。

其实休谟的《人性论》根本不是谈“人性”。

中国学界却崇拜起休谟来,“人性论”成了中国哲学界的一个著名的哲学概念,到处乱用。

《现代汉语词典》因此来解释“人性”和“人性论”:“人性:①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②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性。

“人性论:一种主张人具有天生的固定不变的共同本性的观点”。

显然这种解释是不能自圆其说的。

一、界定老子的人性论人性论的核心理论仍然是“我是谁”,主要内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一)关于“我是谁”的几种著名的典型观点1.社会关系的我。

1)亚里斯多德与孔子的观点对比。

持这种观点的,在西方最早的是亚里斯多德。

他有一句被后人经常引用的名言:“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政治社会里的动物”,“城邦共同体的一分子,又是理性动物”。

在中国,最早的是孔子,他也有几句被后来儒生经常引用的经典话:“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也。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两人共同的观点是:把人性定位在政治社会里。

所不同的是,亚里斯多德所定位的社会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孔子所定位的社会是古中国的帝王专制。

研究《庄子》中的唯心主义

研究《庄子》中的唯心主义

庄子认为万物源于道,道是 世界的本原和主宰
庄子认为道的存在和作用不受 主观意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庄子》中唯心主义的表现形式
强调个体意识与主观感受
主张超越现实,追求心灵自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可以与自然相 通
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庄子》中唯心主义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主观意识的作用,忽视客观世界的实际存在 过分强调超脱现实,忽视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 过分强调个人体验,忽视社会道德和公共价值观 过分强调绝对自由,忽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
《庄子》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庄子认为天道无为, 强调万物自然生长, 不需人为干预
庄子认为天人合 一,人与自然应 该和谐相处
庄子认为万物皆 有天道,人的行 为应该顺应天道
庄子认为天道无为 而无不为,人的行 为应该顺应自然规 律
《庄子》中的道德观
强调自然无为, 认为万物应顺 应自然规律, 不受外界干预
主张超越功利, 追求内心的平
唯心主义的基本原则:唯心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存在即被感知",即认为只有被意 识感知的事物才存在,而没有被意识感知的事物就不存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柏拉图、笛卡尔、康德等哲学家。
唯心主义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现实世界是由人的意识所构建的
唯心主义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经验,认为现实世界是个人感知的产物
要的手段。
唯心主义的主要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唯心主义的基本概念:唯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认为意识、精神和观念是最基 本、最重要的事物,而物质只是它们的附属品。

身观与心证——《庄子》“忠恕之道”发微

身观与心证——《庄子》“忠恕之道”发微

身观与心证———《庄子》“忠恕之道”发微黄燕强【摘要】忠恕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在儒家的经典诠释史上,通常是强调其道德层面的意涵。

章太炎别出新解,一是称忠恕之道是求知的方法论,内含归纳与演绎的逻辑学原理;二是说庄子继承孔子的忠恕之道,其中包含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双重义谛。

就德性的层面言,相对于儒家的尽己、推己说,庄子主张“才全而德不形”,反对将道德形显发用出来;就知识的层面说,忠指身观,恕指心证,前者是验事以成理,后者是据理以事量,犹如逻辑学中归纳与演绎的方法。

透过对庄子忠恕之道的阐发,不仅丰富了忠恕的意涵———忠恕因而成了解读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重要概念,还可由此观照孔子与庄子、儒家与道家之间的思想关联。

【关键词】庄子;忠恕;身观;心证;才全而德不形中图分类号:B22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2)02-0140-07作者简介:黄燕强,广东博罗人,哲学博士,(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近代诸子学与经学关系研究”(17CZX034)“忠恕”是孔子的一贯之道,在儒家的经典解释史上,以朱熹的《论语集注》为代表,一是强调其道德义,即“尽己、推己”之谓;二是说明其道统论,称曾子传圣人之道。

章太炎始别出新解:一是在道德层面,章氏认为忠恕是“用”,是“无我”道体的修养工夫①,有别于程子所谓“忠者体,恕者用”②;二是在道统层面,章氏称“道在一贯,持其枢者,忠恕也”,而孔子的忠恕之道源自老子,然后“体忠恕者,独有庄周《齐物》之篇”,③庄子传颜氏之儒,体忠恕之道,与孔子及文王、老子并称“域中四圣”④;三是从认识论角度指出,周察检验之谓忠,举一反三之谓恕,忠恕指称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⑤。

章太炎提示了庄子哲学与孔子及儒家的渊源关系,并超越道德与价值的维度,从认识论的维度来诠解忠恕之道。

这拓展了忠恕的意涵,忠恕因而成了解读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认识论的重要概念。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

《庄子》《齐物论》原文与译文原文: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太息者也?”子綦曰:“偃,你心偏狭,怎么明白大道呢?你试体察事物的真谛。

天下方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若能通达此理,就能洞察一切,就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了。

”子游曰:“请问具体如何体察?”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万物存在的形态;无,是万物的根源。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子游曰:“请问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译文: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太息者也?”子綦曰:“偃,你心偏狭,怎么明白大道呢?你试体察事物的真谛。

天下方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人若能通达此理,就能洞察一切,就不会被外界所困扰了。

”子游曰:“请问具体如何体察?”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是万物存在的形态;无,是万物的根源。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子游曰:“请问如何做到心如止水?”子綦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万物虽多,却都源于这个玄妙的境界。

你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

”。

《庄子》“小大之辨”之主旨是“大其心”

《庄子》“小大之辨”之主旨是“大其心”

《庄子》“小大之辨”之主旨是“大其心” ◎吕箐雯内容提要 本文在“小大之辨”外在物性与内在心境这两层分殊的基础上,以小大间静态横向与动态纵向的双重关系模式,给予“小大之辨”以新的诠释框架:“心之可大,性小而心大”,万物在“性—境—心”方面具有正相关、非因果关系,万物之心不必然受性之束缚;“心之可齐,大心而齐物”,万物之心皆有由小至大之可能与必要。

由此提出,《庄子》“小大之辨”之哲学意旨并非辨小大之物,更非万物在物性与价值上的小大之别,而是大其心,即行为主体之心胸由小而大地发展。

并且,文章指出具体的大其心路径:一方面,由大能、大知而大其境,以此为大其心提供正向条件;另一方面,通过“无己、无功、无名”之负的工夫涵养内心,虚心而大心,从而至逍遥之境。

关键词 小大之辨 逍遥 齐物 主旨 大其心〔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7-0061-08 “小大之辩”①是《庄子》一书开宗明义提出的首个哲学问题,它不仅是理解《逍遥游》思想的必经之途,亦是诠解《齐物论》思想之关键,对其的理解关乎《庄子》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根本哲学主旨的把握。

概而言之,庄学史各注家对“小大之辨”思想诠释的价值取向,其类有三:一是向秀、郭象的“小大同扬”说,二是支遁的“小大同抑”说,三是明清时期流行的“抑小扬大”说。

②此三种诠释路径已基本穷尽“小大之辨”所有可能的价值立场,近代学者虽不能提出新的可能的诠释路径,然亦力图提出异于古之注述家的新见解,更为深入推进“小大之辨”之研究,表现在:其一,择“小大之辨”三种价值取向其中一种予以辩护,如有学者持抑小扬大说,而批评向郭适性逍遥说乃曲解庄子原意,③亦有学者持支遁之说,而批向郭逍遥说,④整体而言,此一研究路向未关注到《逍遥游》《齐物论》间的思想“矛盾”,不免落于旧时注疏之窠臼;其二,联系《齐物论》,试图缓和《逍遥游》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2006360242)①此处“辩”通“辨”,表示分辨,此种用法古已有之,如《周易·系辞下》:“若夫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2年 1月 第 3 卷第 1期 1
黑龙江教 育学院学报
Ju f eo ̄i gC eeo E uao o mM o in a dl f d ctn H l n g i
Jn2 1 a.0 2
V0. 1 N . 13 o 1
di1 .99 ji n 10 — 8 62 1 .10 1 o:0 36 /.s .0 1 7 3 .0 20 .7 s
《 庄子 ・ 至乐》 : 杂乎芒芴之 间 , 而有气 , 云 “ 变 气变而有
形, 形变而有生 。…柳形体 的变化 导致 了生命 的诞生 , ” 由此 可见形体对于人生的重要。然 而《 子 ・ 庄 达生 》 :养形必 云 “ 先之以物, 物有余而形 不养者 有之 矣。有生必 先无离形 , 形
魂魄回归于天, 意味着心神复返于道。这描述的是个体消亡
作者简介 : 刘涛(92一 , , 18 )男 安徽霍 邱人 , , 讲师 哲学博士 , 中国哲学 、 从事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l2— 8
的过程 , 至于个体 的创生过程 , 庄子说 : 夫 昭昭生于冥冥 , “ 有 伦生于 无 形 , 神 生 于 道 , 本 生 于 精 , 万 物 以 形 相 精 形 而
庄子认为 , 形对于心来说是必要的存在。庄子曰 :执道 “
者德全 , 者形全 , 德全 形全者神 全。 -】 ”】 』 这里 的“ 神全 ” 可理
人的精神 可以变易住宅 , 而并不死亡 。这是形灭神不灭 的观
解为“ 心全” 只要形 体 得 以保 全 , 么 心神 也就 会跟 着保 , 那
全。形固然 可以影响心 , 然而 心不是 完全被 动地 为形所 困,
延续 。这表明 , 形只是生命得以存 在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之 所 以如此 , 因为在形之外 尚有心。心与形共 同构成 了生命 是
存 在的充要条件 。

心外驰追逐名利之类而有所得, 其实得到的是死亡。心神已 经灭亡而还有形体存在, 这就属于鬼之类。 庄子将心存在与
否作为划定人鬼的界限和标志, 可见心对于人来说是更为本
心与形共 同构成生命 的现实 存在 , 然而 在两者 之间 , 庄 子认为 : 对人而言 , 于形 , 心重 心才是人 之为人 的本质 。《 庄 子・ 德充符》 中借孔 子之 口讲述 了 这样一 个寓 言 :丘也 尝 “
否妨碍产生新 的形体?新 的形体又从何而来?这些问题 , 也 是庄子所思考的问题 , 并且他给出了 自己的解答 。他说 :纷 “ 乎宛乎 , 魄将往 , 魂 乃身从之 。乃大归乎 !不形之形 , 之不 形 形, 是人之所 同知也 。…掰人死之时 , 魄回归于道 , ” 魂 而形体 消融于土 。形体归于尘 土 , 味着个体 之形的毁坏 与瓦解 ; 意
脱形体等物质世界 的限制 , 从而无生无死 , 不生不死 , 与道 同
体。
之 中, 而心却可以沉潜 于世 界之 外。这些 , 都说 明 了心 相对
于形的独立性 。
那么 , 既然心不死 , 它在形 体归 于寂灭之后又 将归 向何
处 呢?个 人形 体之死 , 是否会 影 响整个物 质世界的运行 , 是
心而兼及 爱 其形 , 爱心 甚 于爱 形。《 庄子 ・ 桑楚 》 庚 又说 : “ 出而不反 , 见其鬼。出而得 , 得死 。灭 而有实 , 之一 是谓 鬼 也。 … 。 ” 心外驰 而不返 , 与形 体分 离 , 这个 人就 呈 现为鬼 。
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 [ 物是养形所必需的, ”1 但物未必一 定导致形之保养; 形是生所必需的, 但形未必一定导致生的
点 。_《 ”3 庄子 ・ 德充符》 又有 “ 心未尝死 ” 之说 , 刘武解 释说 : “ 万物无不随化而尽 , 形体亦物也 , 故无不死。然形死而心不 随之俱 死 , 以谓 之 为 常 也 。…… 庄 子 之 道 , 外 于 此 所 不
心亦可有 自己的独立性。《 庄子 ・ 阳》 “ 则 曰:其声销, 其志
质的存在 。如果心神 已经幻灭 , 则虽有形体 , 于鬼 , 亦属 不复
为 人。

心 重 于 形
更进一步 , 子提 出 了心神 不死的思想 。《 庄 庄子 ・ 大宗
师》 :彼 有骇形 而无 损心 , 云 “ 有旦 宅 而无情 死。 … 对此 , ”
方立天先生说 : 心 ’ “‘ 即神。 隋 一精 ’ 互通 。话的意思 是 ,
无穷 , 口虽 言 , 其 其心 未尝 言。方且 与世 违 , 而心不 屑与之
俱, 是陆沉者也。 [ 叭‘ 属 于 “ ” 口虽言 , 而心却并 ”I 口” 形 , 然 未随之言 , 庄子把这种状态称 为 “ 陆沉 ” 意 味着形虽在世 界 ,
矣” ] 。形体属于物质, 它必然受到物质世界的约束 , 从而 有生有死 , 从生到死; 然而心却是超越物质的存在, 它可以摆
体的存在 。心 与形都 同时兼有化与不化这 两个方面的特征 。
关键词 : 庄子 ; 形 ; ; ; 心; 道 化 真
中图分类号 : 23 5 B 7 3 (0 2 0 0 8 0 10 — 8 6 2 1 ) 1— 12— 3
神 J 。可见 , 因心而有 活力 。联 系到人 而言 , 因爱 其 2 “ 形 人
使于楚矣, 适见 子食于其死母者 , 少焉胸若 , 皆弃之而走。 不见己焉尔, 不得类焉尔。所爱其母者, 非爱其形也, 爱使其 形者也。 [ ”】 小猪之所以在发觉其母死后惊慌而走, 是因为 它们只能触碰到母亲的形体, 而却感受不到驭使形体的精
收稿 日期 :0 1 0 0 2 1 — 9— 2
心 与形 的纠缠 : 子 心形 论 发 微 庄
刘 涛
( 广州医学院 卫生管理学院 , 广州 5 0 8 ) 1 12

要: 心与形共 同构成生命 的现实存在 , 然而对人 而言, 心重 于形 , 心才是人之 为人 的本质 ; 并且心乃是不死
的存 在。基 于形体对心灵的束缚 以及心在生命本质的层 面之 于形体 的重要性与优越性 , 庄子提倡 弃形从心、 忘却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