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四篇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对比阅读(含答案)
实为花中仙子也
14.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②香远益清:
③荷花为雨所洗:④余以为妙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②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16.莲,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爱,请简要概括周敦颐和李盛仙各自爱莲的原因。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强项:此处指刚正不为威武所屈。②动:萌发。③后:指武则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可爱者甚蕃( )(2)陶后鲜有闻( )
(3)宜乎众矣( )(4)予初不服是论( )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谓其色其香权谓吕蒙曰
B.可强鸡人使昼鸣乎吾射不亦精乎
27.下列句中加点词前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为俗屈/自以为大有所益B.依于石而不囿于石/出淤泥而不染
C.竹其有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必能谓余为解人/每字有二十余印
28.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
29.清代学者符曾说:“凡花之妙,在于香色。而竹则无色无香,独妙于韵。盖香色易知而韵难知,宜赏韵者鲜矣。”而莲、竹皆非“凡花”,周敦颐盛赞莲是“花之君子者”,郑板桥称竹“有士君子豪气凌云”。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如果周敦颐和郑板桥在同一个时代,能否成为朋友?
③今夫不善内⑥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柳宗元《罴说》)
【注释】①貙(chū):一种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野兽。罴(pí):哺乳动物,亦称“棕熊”“马熊”。③罂(yīng)火:装在瓦罐中的灯火。罂罐子。④发火:去掉灯火的掩盖物,以便照明射击。⑤摔(zuó):揪住。搏:搏击。挽裂:拉着撕开。⑥善内:改善内部。
《爱莲说》中考对比阅读真题集锦
《爱莲说》中考对比阅读真题集锦《爱莲说》历年中考对比阅读题汇总及答案一.(2017山东滨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口,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日:“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 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11.两文作者喜爱“莲”、“寒松”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两文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2分)六.(武汉)阅读下面的诗文。
完成第7-11题。
{1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1)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染)(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3)陶后鲜有闻(听说)(4)待到山花烂漫时(等待;等).翻译下面的句子。
中考语文专题3爱莲说对比阅读(解析版)
爱莲说(一)(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材料二:①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②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注释】①葩:花。
②芙蕖(qú):即荷花,又称菡萏(hàn dàn)、芙蓉、莲花等。
③迨(dài):及,等到。
1.古代汉字意蕴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与“自荷钱出水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
B.《说文解字》“莲,芙蕖之实也”与“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中“莲”的所指相同。
C.《说文解字》“菡也,实为菡萏,未发为菡萏”与“迨至菡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
D.《尔雅》:“芙蓉之含敷蒲也。
”李时珍也说芙蓉是“敷布容艳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来形容天然艳丽的年轻女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水陆草木之.花避暑而暑为之.退B.出淤泥而.不染乃摘而.藏之C.长跪而谢.之及花之既谢.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3.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B.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C.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D.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爱莲说对比阅读
《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 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 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 袅娜之态;迢至菡萏 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 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 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 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 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2分)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 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⑷此皆言其可 目者也()2•下列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D .呼尔而与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4. 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 3分)甲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 的语言分析。
《爱莲说》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爱莲说》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甲)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爱莲说》对比阅读(最新最全中考题集锦)
爱莲说对比阅读(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
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爱莲说》对比阅读(最新最全中考题集锦)
爱莲说对比阅读(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
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
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
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
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像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
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爱莲说》中考对比阅读真题集锦
《爱莲说》历年中考对比阅读题汇总及答案一.(2017山东滨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5.【甲】文,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颐、的特点。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20-24题。
(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于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课内外比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三语文复习练习课题:《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命题:许礼靖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比较阅读4 爱莲说-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金牌阅读之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解析版)
比较阅读4 爱莲说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答案】①洗②旁生枝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濯:洗。
②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旁生枝茎。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BC.正确;D.有误,借物喻理就是通过对某一事情的描述、概述,归结出其中的特征或意义,用来解释某一客观存在的道理,本文属于托物言志。
故选:D。
(3)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答案】分号可以分割存在一定关系的两个分句,在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可以用分号分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来分析。
结合内容可知,在“菊”和“莲”之间用分号,内容上突出“菊”和“莲”两种不同种类的花喜欢之人少的特点,存在并列关系;在“牡丹”后面用感叹号,作者发出感叹,表达作者对牡丹所代表的追求富贵的世俗气的厌恶。
《爱莲说》对比阅读
文言文阅读(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迨②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⑾,后先相继,自夏徂③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④者也。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⑤,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⑥,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小如铜钱,所以称荷钱。
②迨:及,到。
③徂(cú):到。
④资:资财,里指享受。
⑤实:指莲子。
⑥擎:高举,这里指耸立。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 陶后鲜有闻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B.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醉翁亭记》)C.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D. 不蔓不枝青树翠蔓(《小石潭记》)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3.【甲】文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4. 请从文体、题材、手法、立意等方面,将【甲】【乙】两文作一比较鉴赏。
(2分)(二)【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竹似贤,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不拔②者。
《爱莲说》课内外比较阅读(学生)
《爱莲说》课内外比较阅读一、《爱莲说》与《记承天寺夜游》练习【甲】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两人耳。
1.解释加点的词。
①陶后鲜.有闻:②濯.清涟而不妖:③亭亭净植.:④相与步.于庭中: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甲文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心情。
二、《爱莲说》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而”的意义和用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对比阅读实用(5篇)
《爱莲说》对比阅读实用(5篇)第一篇:《爱莲说》对比阅读实用2008年浙江省宁波市一、文言文阅读(16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吉,善。
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2分)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B.纯以情韵胜皆以美于徐公..C.花之富贵者也辍耕之垄上..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2分)香味:莲——;兰——氲氲无所。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爱莲说》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
①逸致:情趣。
①迨:及,等到。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濯.清涟而不妖( )(2)亭亭净植.( )(3)日.上日妍( )(4)及.花之既谢(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请从乙文中找出表现荷花精神品质的句子,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不蔓.不枝蔓:①香远益.清益: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①结庐.在人境庐: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乙】文中能印证“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
第17课《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爱莲说》比较阅读比较角度一:莲花的文章(一)【甲】《爱莲说》周敦颐【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后鲜.有闻()临.湖赏荷()偕.数友()荷花为.雨所洗()2.翻译:余以为妙绝3.甲文中“”一句最能概括莲花的品质;乙文中“”一句最能概括荷花的外形。
4.【甲】【乙】两文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5.莲,自古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结合语段甲和语段乙,简要概括周敦颐和李盛仙各自爱莲的原因。
【答案】1.亲近而不庄重/少/靠近/一起,一同/被 2.我认为妙(好)极了。
3.莲,花之君子者也;实为花中仙子也;4、洁身自好,不慕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抒发作者对雨后夏荷之美的赞叹。
5.周敦颐对莲的喜爱,主要是因为莲具有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参考译文】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
每当到了夏天,临近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一天,我和几个好友,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天上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现为飘动摇摆的姿态。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花中的仙子。
李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绝妙极了。
(二)【甲】《爱莲说》周敦颐【乙】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李渔《芙蕖》,有删节)【注释】①荷钱:初生的荷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校版中考文言文专练《爱莲说》课内外对比阅读四篇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乙】咏菊白居易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②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③初开晓更清。
[注]①著:附着。
②荷:也称作莲。
③金粟:金粟一般的花蕊,这里指菊花。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晋陶渊明独爱菊独:(2)濯清涟而不妖妖:(3)宜乎众矣宜:(4)金粟初开晓更清初: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爱莲说》中,菊是________的象征;《咏菊》中,菊有________的特点。
(用原文词语填空)4.《爱莲说》《咏菊》对莲(荷)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其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1)只(2)(过分)艳丽(3)应当(4)开始,刚刚2.(1)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3.隐逸(者) 耐寒4.情感:《爱莲说》喜爱(赞美)莲,《咏菊》不喜爱(鄙弃)荷。
原因:《爱莲说》中,莲具有坚贞高洁、正直不阿的品格;《咏菊》中,荷不耐寒,缺乏坚忍无畏的品格。
(意思对即可。
回答“原因”时,从写法、主旨等角度解说,言之成理也可)【参考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着在瓦上,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金粟一般的花蕊刚刚绽开,早晨更多了一份清香。
二、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蕃:(2)亭亭净植植:(3)宜乎众矣宜:(4)飞鸟相与还相与: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爱莲说》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 《饮酒》(其五)中能印证“晋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
4.《爱莲说》和《饮酒》(其五)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简要概述。
【参考答案】1.(1)多(2)竖立(3)应当(4)相伴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只喜爱莲花——它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2)此情此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爱莲说》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饮酒》(其五)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热爱自然(归隐自洁)的生活态度。
【参考译文】(我)在喧嚣扰攘的尘世建造房舍(居住),却没有令人心烦的车马喧嚣声。
问我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心境高洁远离尘俗,(居住的)地方自然就显得僻静偏远。
(我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自得之间望见了(美丽的)南山。
傍晚的时候,山间的云气秀丽迷人,飞鸟成群结伴地还巢。
此情此景中蕴含着人生的真谛,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三、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世有四君子,梅为其一焉。
然则兰竹畏寒,至于三九,皆伏不出。
菊者,虽花中隐士,妖娆甚于清高。
惟梅立于冰雪之原,傲于寒风之冲;其心不高,气不娇;缟素竞与世俗而万艳齐黯,曲枝不折霜雪而根正骨刚,是谓之真君子也!噫!吾孰与同,引为知己也!(选自《梅说》)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濯清涟而不妖濯:(2)香远益清益:(3)妖娆甚于清高于:(4)是谓之真君子也谓: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然则兰竹畏寒,至于三九,皆伏不出。
3.两文都写到菊,都运用了的手法。
其中【乙】文中的“菊者,虽花中隐士”与【甲】文中的“”一句相互照应。
4.两文分别把“莲”和“梅”比作君子,请根据选文概括君子所具有的品质。
【参考答案】1.(1)洗(2)更加(3)比(4)说,称2.(1)洁净地挺立(在水中),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赏玩啊。
(2)然而兰花和竹子都畏惧寒冷,到了三九严寒天,都隐藏不出现。
3.衬托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高洁傲岸、不慕名利、正直刚强(不屈不挠)、清雅脱俗。
(4点,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世间有四位君子,梅花就是其中一位。
然而兰花和竹子都畏惧寒冷,到了三九严寒天,都隐藏不出现。
菊花,虽然是花中的隐士,但是妖艳妩媚超过清高。
只有梅花傲立在冰雪之原上,傲立在寒风之中;她的心不高傲,脾性不娇气;它颜色素雅,和世间的俗花竞美,其他的花都显得暗淡;弯曲的花枝不因为霜雪而折,并且根基正直、气骨刚强,因此说她是真正的君子!唉!谁和我的爱好相同,可以成为我的知己啊!四、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节选自李盛仙《夏日赏荷》)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亭亭净植亭亭:(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3)陶后鲜有闻鲜:(4)实为花中仙子也实: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3.【甲】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乙】文中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4.【甲】文用“花之君子”赞莲,【乙】文用“花中仙子”颂荷,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请联系文段内容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1.(1)耸立的样子(2)亲近而不庄重(3)少(4)确实,实在2.(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
(2)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4.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的赞誉。
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二: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的赞誉。
因为被雨水洗涤过的荷花,鲜妍明媚且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即可)【参考译文】【乙】我回忆年轻的时候,居住在西湖。
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兴致正浓时,忽然有大雨倾盆而下,湖中荷花全部显现出飘动摇摆的姿态。
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起,湖面和天空呈现出相同的颜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光彩艳丽,明丽妩媚,(荷花枝叶)姿态柔和而美好,清秀美丽,优雅别致,真是花中的仙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