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讲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描述方法: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2. 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3. 特殊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和分类:接触力、重力、弹力、浮力等。

2.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位移、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速度。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现象与力的平衡。

5.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加速度的关系。

6.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原理。

7. 惯性系和非惯性系。

第三章能量与功1. 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3. 动能定理和功与能量转化。

第四章机械波和声音1. 波的概念和特点:波长、频率、振幅等。

2. 机械波的类型:横波和纵波。

3.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4. 声音的特点:音调、音量、音色等。

5.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关系。

第五章光的反射和折射1. 光的传播直线性和反射定律。

2. 光的折射定律和光的折射现象。

3. 光的全反射。

4. 光的色散现象。

第六章光的成像1. 物体的像和像的特点。

2.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及成像规律。

3. 成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第七章电学基础1. 电荷和电流的概念。

2.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

3. 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关系。

4. 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

第八章电路中的电能变化和电路分析1. 电压和电流的方向及作用。

2. 电路中的电能变化和电路中元件的电功率。

3.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全面总结一、运动学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涉及的概念有参考系、质点、时刻、时间间隔、位移、路程、速度、速率、加速度等。

2.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3.质点:o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忽略不计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o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择参考系。

4.时间与时刻:o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

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

o时间与时刻的联系:可以在时间轴上找到时间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o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5.位移与路程:o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o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o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6.速度:o定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位移和发生此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o定义式:v=Δx/Δt,速度的单位是m/s。

o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速度大物体运动快,速度小物体运动慢。

o性质: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o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加速度:o定义: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o定义式:a=Δv/Δt,加速度的单位是m/s²。

o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o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o性质:加速度由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共同决定,虽然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有联系,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量无必然联系。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必修1是高中物理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力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对该课程知识点的总结。

一、物理量和单位1. 物理量的概念和分类:物理量是用来描述物体性质、变化和相互关系的量。

按照不同性质,物理量可分为标量和矢量两类。

2. 常用物理量和国际单位制:介绍了常用物理量及其单位,如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速度(米/秒)、加速度(米/秒²)等。

二、运动的基本概念1. 质点:物体可以看作一个点,忽略其大小和形状,称之为质点。

2. 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3. 系统和参照系:系统是指进行研究的物体或物体的集合,参照系是用来观察和描述物体运动的一个标准。

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其运动轨迹是直线,则称之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

三、匀速直线运动1.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的比值;瞬时速度是指物体某一瞬间的速度。

2. 速度的代数和矢量表示:速度是一个矢量量,包括数值和方向两个方面。

3. 速度的相对性和加减法规则:相对速度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速度;速度的加减法规则要求将矢量按照代数方法进行运算。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图象:位移是指物体从初始位置到结束位置所走过的路程和方向。

四、变速直线运动1. 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加速度是指物体速度变化的速率。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在变速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定义与匀速运动相同。

3. 变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和位移-时间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位移-时间图象是指物体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

4.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五、自由落体运动1.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即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原来的状态。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力学基础-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 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加法与减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 功与能:功的定义、功与能的关系;动能定理、势能。

2. 运动学-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 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 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的规律。

- 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向心力。

3. 动力学- 重力:地球表面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 摩擦力: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

- 弹性力:胡克定律,弹性限度。

-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4. 能量守恒与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机械能守恒:在没有非保守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能量转化: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5. 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振幅、周期、频率、角频率。

- 阻尼振动:振幅随时间逐渐减小的振动。

- 波动:波长、波速、频率的关系;横波与纵波。

- 干涉与衍射:波的叠加原理,干涉现象,衍射现象。

6. 光学基础-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 光的反射:平面镜、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折射:斯涅尔定律,透镜成像规律。

-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

7. 电磁学初步-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

- 电流与电阻: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环路定理。

-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8. 热学基础- 温度与热量:温度的概念,热量的传递方式。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中的应用。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描述理想气体状态的方程。

- 热机:热机的工作原理,效率的计算。

物理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必修一课程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等重要领域。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矢量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4. 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的规律,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5. 功和能:功的定义,功率的计算,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热学基础1. 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2.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和盖-吕萨克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三、电磁学基础1. 静电学: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

2. 电流与电路:电流的定义,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3. 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磁通量和电磁感应定律。

四、光学基础1.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和曲面镜成像规律。

2.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规律,色散现象。

3. 波动光学: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光的波粒二象性。

五、原子物理学基础1. 原子结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电子的能级跃迁。

2. 放射性衰变: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规律,半衰期的概念。

物理学必修一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础概念和定律,还要求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验和习题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

必修一物理知识点(实用版)目录1.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概述2.知识点的具体内容2.1 力和运动的关系2.2 万有引力和重力2.3 运动的描述2.4 相互作用力的性质2.5 机械能守恒定律2.6 动量守恒定律2.7 圆周运动2.8 简单谐振动正文一、必修一物理知识点概述必修一物理知识点主要涵盖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万有引力和重力、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力的性质、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圆周运动和简单谐振动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对于后续深入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知识点的具体内容2.1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其运动状态。

力与运动的关系可以通过牛顿第一、第二和第三定律来描述。

2.2 万有引力和重力万有引力是物体间普遍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距离成反比。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可以看作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3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主要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等物理量。

其中,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4 相互作用力的性质相互作用力是物体间同时产生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它们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2.5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指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中,物体的机械能(动能 + 势能)保持不变。

2.6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之和为零的系统中,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不变。

2.7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指物体在圆周轨道上运动的现象。

圆周运动的速度、加速度、向心力等物理量有特定的关系。

2.8 简单谐振动简单谐振动是指物体在恢复力作用下,沿着某一平衡位置附近做周期性的振动。

其运动规律可以用正弦或余弦函数表示。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1重难点知识归纳总结典型题目及解析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要点解析及训练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质点定义: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 这个点就是质点。

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不影响对物体的研究。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 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题目:1. 下列物体是否可以看作质点?飞驰的汽车旋转的乒乓球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的自转体操运动员的动作是否优美解析: 能不能能不能不能参考系定义: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作参考, 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 以及怎样变化, 这个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先选取参考系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在同一参考系下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 一般选取地面或运动的车船作为参考系。

2.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陈与义诗中描述了哪些物体的运动, 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考系的?解析:云不动以船作为参考系, 云与我俱东以地面为参考系。

第二节时刻和时间: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 是时间轴上的一点, 对应于位置。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 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

对“第”“末”“内”“初”等关键字眼的理解。

3. 以下各种说法中, 哪些指时间, 哪些值时刻?前3秒钟最后3秒 3秒末第3秒初第3秒内解析: 时间时间时刻时刻时间路程和位移: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是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是矢量, 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与末位置之间的距离, 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4, 运动员绕操场跑一周(400跑道)时的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解析: 0 400米第三节速度速度定义: 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叫做速度。

高中物理必修1 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1   讲义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部分知识组成与结构一、知识概要1、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2、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打点计时器3、相互作用认识力: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力的三要素重力弹力——胡克定律摩擦力:静摩擦力,动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4、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牛顿第二定律——核心 F=ma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定律应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超重和失重二、概念地图力和运动第二部分运动的描述一、知识点睛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①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

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3、时间和时刻: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讲解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学习理科的重要一环。

而高一物理必修一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针对高一物理必修一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1 运动与静止: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称之为运动;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没有变化,我们称之为静止。

1.2 物体运动的方式: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复运动等。

1.3 运动的描述:我们可以通过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等方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如,位置-时间图可以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速度-时间图可以反映出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

1.4 运动的规律:物体运动的规律可以通过运动学的各个公式进行描述,如位移公式、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等。

二、运动的描述2.1 位移: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改变的总距离和方向。

2.2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过程中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2.3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2.4 加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三、匀速直线运动3.1 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相等的运动。

3.2 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位移-时间图反映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3.3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

四、加速度4.1 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量。

4.2 正加速度与负加速度: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加速度为正;当物体的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为负。

4.3 自由下落:当物体仅受重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称为自由下落的加速度。

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在地球上约为9.8 m/s²。

五、力及其作用5.1 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形状、速度或者方向改变的原因或动力。

5.2 力的测量:力的单位是牛顿(N),力的测量装置是弹簧测力计。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必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物理学是研究物质和能量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必修一的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 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方向垂直向下。

二、运动学1. 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直线距离。

2. 速度: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是位移对时间的导数。

3.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快慢,是速度对时间的导数。

4.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以恒定速度沿直线运动。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三、动力学1. 功和能:-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位移时所做的工作。

-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

2.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四、圆周运动1. 圆周运动:物体沿圆周轨迹的运动。

2. 向心力:使物体沿圆周轨迹运动所需的力,指向圆心。

3. 角速度:物体绕圆心旋转的速度,是弧长对时间的导数。

五、简谐振动1. 简谐振动:物体在回复力作用下,沿直线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2.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3. 周期: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

六、机械波1. 波的形成:介质中能量的传播。

2. 波的类型:-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平行。

3. 波速: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七、热学基础1. 温度: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2. 热量:物体间能量转移的量度。

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详解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和现象的学科,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必修一作为基础课程,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几个关键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理解物理世界的基础。

我们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性质来推测它们的结构。

例如,金属的良导电性可以通过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运动来解释。

而材料的性质又与其内部结构有关。

晶体是由具有规则排列的原子组成的,因此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如硬度、透明度等。

非晶体则由无规则排列的原子组成,因此具有不同的性质。

2. 运动的描述与研究物理学的核心是研究物体的运动。

运动状态可以用运动轨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指标来描述。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自由落体运动则是指物体仅受重力作用的运动,我们可以通过物体下落的高度和时间的关系来研究重力的作用。

3. 力学基础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部分,研究物体受力的运动规律。

牛顿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石。

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则给出了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和质量的关系,即F=ma。

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将一个力拆分为分力的方法。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可以将这些力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合成,得到一个等效的合力。

而对于一个已知的力,我们可以使用力的分解将其拆分为几个分力,方便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

通过力的合成与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物体受力的现象。

5.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是常见的抛体运动。

在平抛运动中,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受重力的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来研究它的运动规律。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讲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讲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1at t v x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02=-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02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022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2202v v v x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2aT n m x x x n m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 -t 图象和v —t 图象中,1.“追及”、“相遇”的特征“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处在同一位置。

两物体恰能“相遇”的临界条件是两物体处在同一位置时,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讲解
7.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的等效/替代
1.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的共同效果作用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相互替代,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力的替代,称为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力的分解。合力和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三)
研究静摩擦力
1.当物体具有相对滑动趋势时,物体间产生的摩擦叫做静摩擦,这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物体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有一个最大限度,这个最大值叫最大静摩擦力。
3.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平衡。0≤F=f0≤fm
3.设F为F1、F2的合力,θ为F1、F2的夹角,则:
F=√(F1?+F2?+2F1F2cosθ)
tanθ= F2sinθ/(F1+ F2cosθ)
当两分力垂直时,F=F1?+F2?,当两分力大小相等时,F=2F1cos(θ/2)
绳子弹力沿绳的收缩方向;铰链弹力沿杆方向;硬杆弹力可不沿杆方向。
弹力的作用线总是通过两物体的接触点并沿其接触点公共切面的垂直方向。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x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必修1知识点(二)
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5.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fm=μ0?N(μ≤μ0)
6.静摩擦有无的判断:概念法(相对运动趋势);二力平衡法;牛顿运动定律法;假设法(假设没有静摩擦)。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高中物理必修一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一、运动的描述(一)质点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影响很小时,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二)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于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三)坐标系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四)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五)位移和路程位移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六)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2、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七)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矢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 = v₀+ at (v₀是初速度,v 是末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运动时间)(三)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 = v₀t + 1/2 at²(四)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² v₀²= 2ax(五)几个重要的推论1、平均速度公式:v =(v₀+ v) / 22、中间时刻的速度:vₜ/₂=(v₀+ v) / 2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 aT²(T 是时间间隔)三、自由落体运动(一)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 0,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必修一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作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作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性质: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坐标系。

- 作用: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 种类:直线坐标系(适用于描述直线运动)、平面直角坐标系(适用于描述平面内的运动)、空间直角坐标系(适用于描述空间内的运动)。

4.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如第2s末、第3s初。

- 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如前2s、第2s内(指1s的时间间隔)。

5. 路程和位移。

-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例如,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圈,路程为圆的周长,位移为零。

6.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v = (Δ x)/(Δ t),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7.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Δ v)/(Δ t)。

- 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必修一基本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一、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

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远远小于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二、参考系1。

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

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三、坐标系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直线运动建立一维坐标系,平面运动建立二维坐标系。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一、时间间隔与时刻1。

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

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第一秒初、第几秒末都指时刻,第几秒内指时间间隔。

△t=t2—t12。

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归纳1.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关键在于把这个物体看成质点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不能,如果没有就可以。

不是物体大就不能当成质点,物体小就可以。

例:公转的地球可以当成质点,子弹穿过纸牌的时间、火车过桥不能当成质点2.速度、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这里都是指“瞬时”,一般“瞬时"两个字都省略掉)。

这里注意的是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平均速度=位移/时间 平均速率=路程/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 (除非是单向直线运动)3.加速度:0t v v v a t t-∆==∆a ,v 同向加速、反向减速 其中v ∆是速度的变化量(矢量),速度变化多少(标量)就是指v ∆的大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变化率,就是v t∆∆(理论上讲矢量对时间的变化率也是矢量,所以说速度的变化率就是加速度a ,不过我们现在一般不说变化率的方向,只是谈大小:速度变化率大,速度变化得快,加速度大) 速度的快慢,就是速度的大小;速度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的大小;第三章:4.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常用的3个公式(括号中为初速度00v =的演变)(1)速度公式:0t v v at =+ (t v at =)(2)位移公式:2012s v t at =+ (212s at =)(3)课本推论:2202t v v as -= (22t v as =)以上的每个公式中,都含有4个物理量,所以“知三求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精讲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物理意义分类决定因素方向联系速度速率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量标量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和时间决定速率、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决定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无方向方向为该质点的运动方向它们的单位相同,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意义速度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大的物理量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小程度的物理量,是一过程量定义式单位决定因素 vm/s x tam/s2 v tvvv0 m/s v的大小v0、a、t 决定 a不是v、△v、△t vv与v0决定,决定的,而是F和而且vat,也 m决定。

a与△t决定 vvv0或方向与位移x 或△x同向,与△v方向一致即物体运动的方向 vat 决定方向大小①位移与时间的比值①速度对时间的变 vvv0 ②位移对时间的变化化率率②速度改变量与所③ x-t图象中图线用时间的比值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③ v—t 图象中图线小值上点的切线斜率的大小值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1. 基本公式(1) 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 (2) 位移—时间关系式:xv0t12at 22(3) 位移—速度关系式:v2v02ax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v、a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平均速度公式:v1v0v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tv22v0v21v0v 2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vx22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为常数:xxmxnmnaT2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1. 研究运动图象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能认识图象的截距的意义能认识图象的斜率的意义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2. x-t图象和v—t图象的比较如图所示是形状一样的图线在x-t图象和v—t图象中,x-t图象②表示物体静止③表示物体静止 v—t图象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表示物体静止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对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的运动时间的关系反映在方程中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联立方程求解3. 分析“追及”、“相遇”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抓住一个条件:是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

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

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

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注意在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4. 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方法数学方法: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解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然后列出方程求解考点四:纸带问题的分析1. 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特点x=vt,若纸带上各相邻的点的间隔相等,则可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若所打的纸带上在任意两个相邻且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之差相等,则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求加速度逐差法2ax6x5x4x3x2x19T2v—t图象法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推论,求出各点的瞬时速度,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进行描点连线,求出图线的斜率k=a.高一上物理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提纲专题一:运动的描述【知识要点】1.质点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

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为物体在这段时间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位移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如图2-4-1所示。

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如v1=20m/s,v2=-10m/s,表明一个质点沿正方向以20m/s的速度运动,另一个反方向以10m/s速度运动。

6、加速度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变量跟发生这一改变量所用时间的比值,定义式:a=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质点做加速运动; 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则质点做减速运动.7、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步骤: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动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三次 2、常见计算:,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t=vo+at . 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ot+at2/2 位移推论公式:.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s = aT2 (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9、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和v-t图象 10、自落体运动自落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落体运动。

自落体加速度自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是于地球的引力产生的,因此,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这种差异并不大。

(3)通常情况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自落体运动的规律vt=gt.H=gt2/2,vt2=2gh 专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知识要点】11、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⑴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⑵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作用于物体产生的两个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体发生形变或使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分类⑴按照力的性质命名: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1.重力是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⑴地球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重心:物体的各个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①质量均匀分布的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②一般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上,可以在物体内,也可以在物体外。

一般采用悬挂法。

3.重力的大小:G=mg 13、弹力1.弹力⑴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⑵产生弹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两物体直接接触;②两物体的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的方向:物体之间的正压力一定垂直于它们的接触面。

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时应先确定受力物体。

3.弹力的大小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弹簧弹力: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4.相互接触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方法如果物体间存在微小形变,不易觉察,这时可用假设法进行判定. 14、摩擦力 (1 ) 滑动摩擦力:说明: 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N无关. (2 ) 静摩擦力: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O<f静 fm (fm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