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

合集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

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I之’S‘rllESIS摘要我国在21世纪初进行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进行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场变革。

其中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对课程改革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对教材改革前后所发生的变化及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基于知识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引下,学生要求获得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也需要一套全新的教材。

本课题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以人教社96版课标指导下的教材和04版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为载体,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编写依据在总分目标,实施建议等方面较旧教材的编写依据更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新教材在教材结构上实现了由“以本为本”到“以生为本”的转变;在教材内容上有所增减整合,使内容设置更能体现时代性;在呈现方式上,教材栏目更加多样化,版式设计和图文风格更精美新颖。

新教材较旧教材所发生的变化给教师教学以新的启示。

主要体现在树立新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建立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最终目的是实现教材改革的目标,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

教材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新教材在内容上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步伐,在体系上适应了新的课程理念。

通过对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顺利达到高中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研究教材有助于高中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顺利实施新课程。

研究教材给教师的教学以启迪,教师根据教材的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使教材、教师、教学融为一体。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比较研究;教学启示③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THESIS(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自1999年起,我国思想政治改革进程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1999年6月,《中央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随后教育部又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由此拉开了新课程改革的序幕。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
主要内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旧到新的演变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材变化对教学的启示一教材由旧到新演变的背景一社会进步和科技迅猛发展二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和发展三素质教育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倡导四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五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本身存在诸多弊病一教材由旧到新演变的过程1996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组织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组织编写高质量的教材
• 2004年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则既体现国家的要求,也反映基层的需要
、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学发展角度提出课程的实 施建议。
总之,1996年课程标准和2004年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 标准、课程实施建议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来编 写,这种差异也就必然反映到教材中。例如: • 新教材的编写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凸显思想政治观点教育, 以观点统帅知识点; • 新教材要走出知识传授的目标取向,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
三、教材结构的变化
• 所谓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构成要素多种多样,可以按不同的标准、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划分。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结构 也是及其复杂的。 • 我们仅从教材的类别结构、板块结构、同一板块教材的内容结
构三个层次进行简要的比较分析。
• 思想政治教材是可以分类不同类型的。例如,按课程实施的
展,营造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 新教材要关注课程目标、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 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二、教材管理的变化
• 在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管理方面,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时期都是国家 集中统一管理。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有益探索,为思想 政治学科教材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高中政治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

高中政治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

高中政治课标修订的主要变化一、课程内容优化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

具体变化包括:1.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法治教育。

2.调整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增加选修课程的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3.强化实践性和应用性,增加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内容。

二、更新教学内容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具体变化包括:1.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深入阐述党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

2.及时更新法律法规和国际形势等方面的信息,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加强对传统文化、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三、改进教学方式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了改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具体变化包括:1.推广探究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2.加强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开展创新实践。

四、加强课程综合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课程综合方面进行了加强,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联系。

具体变化包括:1.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历史、地理、经济等,形成知识网络体系。

2.引入跨学科的案例分析、问题探究等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强化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将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完善评价体系高中政治课标修订在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完善,以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具体变化包括:1.推行多元评价方式,将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背景下,我省(贵州省)今年迎来了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而这次改革是基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束缚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作出的。

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而发生转变。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之前我们的政治教学完全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权威者,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而很少有学生活动的空间。

而且45分钟就是满堂灌,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以讲授法为主,特别是农村中学最为普遍,城市中学也仍然逃不脱追求高升学率的怪圈,也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还是以教师为教材的主导者和课堂的权威者,这严重束缚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而要转变这个观念,势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因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见到的和想到的必定存在差异,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基础的差异。

如,在农村学校,我们不要过多地讲授学生陌生的东西,但也不能死搬教材的内容,要活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带倾向性热点问题的评述,针对不同观点可展开讨论或辩论,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温故知新,强化分析概括能力在复习课中,通常可以采用“纵横交错法”、“分析比较法”和“知识系列法”,着重使学生把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结成知识网,从而融会贯通。

所谓“纵横交错法”是指学完课本知识后,让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综合、归纳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使学生理解“政治生活”各课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为主线,使学生理解“文化生活”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谓“分析比较法”就是比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事物的异同。

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关系、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管理形式、民主的比较。

所谓“知识系列法”是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理解。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课程改革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

省作为全国首批实施新课改的省市之一,本人是新课改的参与者在学习新《课程标准》时,认为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现将新旧《课标》从课程性质、指导思想、结构体系、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等七个方面作一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新课标的理念,从以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把握到今天更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转变。

一.课程性质比较,旧《课标》在序言中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注:划线部分为新增要求)它与与“思想政治课”的提法明显有了区分。

二、指导思想比较旧《课标》的指导思想不够突出,新《课标》则明确提出了以下五个基本理念:(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综观五个基本理念不难发现,它对于我国政治学科课程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不仅涉及了课程改革的一般问题,如对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基本定位和普遍导向;而且涉及了政治课程改革的具体问题和学科策略。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教学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教学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的比较及教学启示发布时间:2021-06-22T09:47:59.48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期作者:刘红玲[导读]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在2018年进行重新修订的,本文通过对比高中思想政治的新旧教材刘红玲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 711500 摘要: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在2018年进行重新修订的,本文通过对比高中思想政治的新旧教材,比较新旧教材的区别,总结出新教材在修订后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方式以及思想观点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教师需要进一步探讨高中政治教材的变化,针对于教材的变化认真备课,通过新课程改革后的教材更好地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且根据教材的变化对高中政治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启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教学启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重点是要关注人的身心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都能够有所提升。

因此,高中政治教材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紧跟时事,这样根据实时的道德标准才能帮助学生提升道德认知。

通过比较新旧版本的政治教材,教师不仅可以总结教学经验,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置更多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丰富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材的完善并且教师可以有效地开展更多的教学内容。

一、高中思想政治新旧版本教材的变化(一)编写依据的变化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

旧版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2004年的实验版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的,而目前的新版本教材是2017年所颁布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

根据这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个版本教材存在着一些相同之处。

例如,在教材的前言部分都针对课程性质、课程内容以及基本要求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在课程评价方面都提醒教师需要注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但是两个版本的教材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求方面、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标准等方面都根据社会的进步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严谨。

2024年修订: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024年修订: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024年修订: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目标本次修订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旨在提供一套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独立作出决策并发展自己的优势。

此外,我们将遵循不引用无法确认内容的原则,以确保文档的可靠性。

内容1. 政治基础知识:新课程标准将重点关注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等基础知识的研究。

通过教授相关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的基本理解。

2. 政治参与与公民责任:新课程标准将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通过研究与政治参与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选举制度、公民权益和社会运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

3. 政治分析与评价:新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政治分析能力。

通过研究政治事件和问题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4. 政治沟通与辩论:新课程标准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沟通和辩论能力。

通过模拟辩论、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5. 政治研究与调查:新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进行政治研究和调查。

通过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设计研究方案和收集数据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6. 政治伦理与价值观:新课程标准将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伦理和价值观。

通过研究政治伦理原则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变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

7. 地方政治与全球政治:新课程标准将关注地方政治和全球政治的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政治的互动关系和影响。

结论2024年修订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将通过简明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自身优势,并提升他们的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

通过遵循可确认内容的原则,确保教学材料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及解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及解读

高中政治新课程与旧课程的变化2017年12月,教育部组织修订并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目前正在组织编写修订普通高中各学科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

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新的课程标准最新出炉,通过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发现在以下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1.课程性质中的“变”旧课标主要从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观点、内容、学习高中政治的好处、高中政治课程在整个政治课程的地位这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

并没有明确的告知高中政治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学习解读: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

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的“变”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高中政治】2021年政治科目新旧课程对比及复习建议

【高中政治】2021年政治科目新旧课程对比及复习建议

【高中政治】2021年政治科目新旧课程对比及复习建议一、新课标的相对与旧课标来说,变动比较大。

但从总体上,新课标的比旧课标的要简单和实用,起来要更有条理性,旧课程一共包括三个知识体系:《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常识》。

新课程则增加了《文化生活》,另外又增加了几个选修课程,如《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等,但这里同学们不用担心,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修其中的二门课程就行了。

下面我们就根据新旧课程的对比,看一看新旧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在《经济生活》中,它主要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思想为统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为背景,沿着为何生产、谁来生产、为谁生产、怎么生产的线索,围绕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经济现象,以及各种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表现,引申出相关的经济学原理,知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更能让品味到经济知识的有用性,使他们感觉到经济时时刻刻能和他们的生活相联系,能引起浓厚的,同时新课程为了把知识更加简单明了,更能贴近生活,删掉了很多旧课程中的知识点,如: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劳动合同制度的具体知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社会保障制度、积累和消费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职能,银行的作用、消费者的权利、国际货币经济组织和世界银行、对外贸易的含义、主要内容、作用、和基本原则等等。

同时增加了一些知识:如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消费的类型、消费、消费行为等等,使知识更加生活化,实用化。

《政治生活》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为统领,采用“画民主政治之龙,点社会主义之睛”的方式,着眼于公民和国家的关系,说明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的意义,感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价值,促使学生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理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是一个关于比较高中政治课程新旧两个版本的文档。

本文将针对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读者了解两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和变化。

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指最近实施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标准和要求。

新课程标准通常会引入一些新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新标准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反复的研究和讨论,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旧课程标准旧课程标准是过去实施的高中政治课程的标准和要求。

旧标准可能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并且可能已经过时或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

由于社会的不断变化和进步,旧课程标准可能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对比分析通过对比新旧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显著的差异和变化。

这些差异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新课程标准可能引入一些新的知识点,以反映当今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旧课程标准可能不包含或较少包含这些新的知识点。

2. 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可能鼓励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等。

旧课程标准可能更加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

3. 考核方式:新课程标准可能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可能引入更多开放性和综合性的考题。

旧课程标准可能更注重记忆和应试能力的考核。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旧课程标准的差异和变化。

这有助于我们评估新课程标准的优劣,并为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结通过对比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新标准在知识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与旧标准的不同。

这些差异和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

了解并评估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动高中政治课程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上是对高中政治新旧课程标准对比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三新”背景下大同市馨茂学校高中政治教学规划

“三新”背景下大同市馨茂学校高中政治教学规划

“三新”背景下大同市馨茂学校高中政治教学规划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高考考查方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积极应对2024年新教材、老高考的文综题型变化,也为进一步探究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合理规划,进行了如下思考。

一、“三新”背景下高中政治的教学变化(一)教材内容变化高中政治教材,由2022年前的必修一《经济生活》、必修二《政治生活》、必修三《文化生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变为新教材体系下的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经济与社会》、必修三《政治与法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在内容整合上,之前必修的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后,80%的内容依然要求在新教材体系中学习和掌握,特别是哲学、文化的内容,由旧教材的两本书合并为一本书之后,知识点非但没有减少,几乎全部继承下来了。

除此之外,还增加了法律专业性内容和逻辑思维高难度知识,给实际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巨大的挑战。

★以下为新旧教材内容对比:(二)考查方式变化旧教材、旧高考体系中,文科综合政治题目配置为:12+3,即12个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48分;3个主观题,满分52分,包含1个经济主观题,满分14分,1个政治主观题,满分12分,1个综合主观题,内含1个文化主观题,10分或12分,内含1个哲学主观题,12分或10分,1个半开放性主观题,满分4分,如当年赋分6分,则在哲学与文化的主观题分值上减去2分,文化与哲学均赋10分。

旧教材、新高考体系中,文科综合政治题目配置为:12+4,即12个选择题,每题4分,满分48分;4个主观题,满分52分,包含1个政治主观题,满分10分,1个哲学主观题(也可能出文化主观题),满分10分,1个国际经济主观题,满分10分,1个法律主观题,满分12分,1个逻辑主观题,满分10分。

新课改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教育文档资料

新课改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教育文档资料

新课改下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思考广西实施新课程改革多年来,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

广大教师通过一系列培训和展示课、观摩课,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这场改革也产生了不少的困惑,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一些难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教材、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地位等方面。

(一)教材的变化。

新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注重学习过程的引导,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案例考察、问题分析、探究活动等环节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提炼思想观点,达到教育的目的。

改变了传统的“写文章”的方式,采用“内容活动化”的新的表现方式,面貌为之一新,具有实践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思想政治教师要适应教材的这种变化。

(二)教学观念的变化。

以往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力求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变为知识的灵魂,这对传统教育是颠覆性的教育观念更新。

(三)教学方式的变化。

传统教育大多是“满堂灌”,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要少讲精讲,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独立思考。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对教材灵活机动地增删,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小品表演,这在传统教育中是不可想象的。

(四)师生地位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以师为本的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改革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全面依靠学生”的教育观,在教育实践中超越了“挤牙膏”式的教学模式,将学习全面交还给学生,将课堂全面交给学生,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面貌为之一新。

高中政治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对比

高中政治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对比

高中政治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对比高中政治是一门关于政治、国家、社会和人民等方面的课程,一
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高中政治的新
版教材推出了,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有什么
不同呢?
首先,新版教材更新了教学内容,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

除了原
有的基本内容外,新版教材还增加了更多的实例、案例和研究成果,
从而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政治的实际应用。

在新版教材中,对一些社会
热点问题、重要事件也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使教材更加丰富
和全面。

其次,新版教材对于知识点的层次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更
加贴近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实际需求。

新版教材中,许多难以理解或者
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经过重新梳理和分解,变得更加有层次、有条理。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学习成果。

最后,新版教材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也做出了一些创新,更加富
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新版教材不再只是对知识点的简单介绍和解释,
而是通过问题、案例和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这种探
究型学习的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思考需求,可以激发
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新版高中政治教材是一份不错的学习资料,它的更新和改
进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比
之下,老版教材在许多方面已经显得过时和陈旧。

虽然老版教材在当时也曾经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有效的知识和信息,但是在当今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它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现实需要,必须进行更新和改进。

高中政治必修四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政治必修四新旧教材对比

政治是高中必修的一门课程,其教材也经历了多次更新。

从2011年版到2021年版,政治必修四教材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新教材不仅在知识点上进行了调整,更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也是新教材最大的亮点。

一、知识点的变化新教材的知识点相比旧教材更加贴近时代,更加注重实用性。

例如,在“政治制度”这一章节中,新教材增加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大数据+政务决策”等内容,强调了信息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而在“经济建设”这一章节中,新教材增加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等内容,强调了当前国家发展的重点。

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等,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能力培养的强化新教材不仅注重知识点的更新,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的每一章节都设置了“能力培养”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政治制度”这一章节中,新教材的“能力培养”板块中设置了“如何评价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劣”、“如何提高政治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章节中,新教材的“能力培养”板块中设置了“如何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新旧教材的比较新教材相比旧教材的最大变化在于能力培养的强化。

旧教材注重的是知识点的传授,而新教材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的“能力培养”板块设置了更多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教材还增加了一些新的知识点,如“公民社会”、“政治参与”等。

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新教材相比旧教材的变化不仅在于知识点的更新,更在于能力培养的强化。

这一变化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新变化

新课标下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新变化

23教育版目前,随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实施,我们教师的教学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

我们高中政治课新课程经过一些措施改革,教学上主要体现了这样的变化:一、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生活化众所周知,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我们的政治教材设计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其中,高中政治必修课程设4个课程模块;8个学分。

分别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选修课程设6个课程模块,供学校自主选择开设,学生自主选择研修。

完成积12个学分。

分别为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对于这些新课程的设置,新的高中政治教材“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从以上必修课四个模块的标题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一设计理念和学科特点,都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教学发展趋势。

二、高中政治课程资源丰富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新课程资源更加丰富了,既包括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它不再只是一本教科书。

具体来讲,高中政治新课程资源应包括:(1)文学与音像资源。

除高中政治教科书外,其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各类社会科学,以及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报刊、书籍、图片、影视作品等。

(2)人力资源,最主要的人力资源当然是高中政治课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创新意识等素质状况会决定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和利用的程度。

当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社会名流、各界专业人士等。

(2)实践活动资源。

包括课堂内的讨论、辩论、演讲、演示等,也包括课堂外的参观、调查、访谈等。

因此,对于一些博物馆、纪念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教育基地等,都是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一部分。

(4)信息化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网上资源,包括文学资料、多媒体资料、教学课件等。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教育部于2004年3月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给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注入了全新的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强调对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改变了过去强调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

新的课程标准在其每一细节中都渗透出对学生的生命的关怀。

(一)确立学生和社会发展的统一和谐,倡导新的教育、学习、评价模式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一种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模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地为学习而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强化了学习的过程性,强调了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

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索,使得以往的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一个个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生命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好得和学生的成长融合在了一起。

新的课程标准在讲到教学观时,认为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并将这种过程升华,认为通过这种互动和交往,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把学生和教师的发展共同列为对人的生命发展的一种关怀,而这种关怀更全面,更富有人性化。

在知识获取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和学生作为获取同样“新鲜”知识的“受众”,学生渴望获得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平台,而教师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和学生分享新的发现,达到一种共进、共识。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实现对“新鲜”知识的挖掘、发现。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就淡化了知识的简单传授与预设,学生通过研究,慢慢掌握知识生成过程的理念,而教师在其中既充当了学生这种理念形成的引导者,也可以成为这种理念形成的受益者。

在教育价值观上,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只片面强调学生学习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而新的课程理念确立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偏向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关注。

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选修1与旧版教材必修3对比分析

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选修1与旧版教材必修3对比分析

高中政治新教材人教选修1与旧版教材必修3对比分析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政治教材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教材人教选修1相较于旧版教材必修3,在内容、结构、编排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本 document 将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在不同方面的变化,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准确的教学和学习参考。

1. 内容对比1.1 理论观点的更新新教材选修1对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例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地位,新教材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1.2 知识结构的调整新教材选修1在知识结构上进行了调整,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例如,在经济学部分,新教材增加了关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容,以适应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

2. 结构与编排对比2.1 结构优化新教材选修1对章节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得知识体系更加清晰。

例如,将原来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个模块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2.2 编排创新新教材选修1在编排上采用了更多的图表、案例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党的基本路线时,新教材使用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数据,使得抽象的理论更加贴近实际。

3. 教学与学习方法对比新教材选修1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与学习方法上,新教材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政党制度时,新教材设计了多个讨论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

4. 结论总的来说,新教材人教选修1在内容、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相较于旧版教材必修3都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

新教材更加贴近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

教师和学生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调整教学和学习方法,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

2024高中政治与法治教材变动

2024高中政治与法治教材变动

2024高中政治与法治教材变动一、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在2024年的高中政治与法治教材中,关于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的内容将会有一些变化。

一方面,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将得到更深入的阐述,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另一方面,国家机构的相关内容也将有所更新,以反映我国国家机构体系的最新变化。

二、政党制度与协商民主政党制度和协商民主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新的教材中也将有相应的更新和调整。

教材将更全面地介绍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协商民主的重要性和实践形式。

此外,教材还将增加关于政党制度和协商民主的新理论和实践成果。

三、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治理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治理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教材中也会有相应的更新。

教材将更深入地介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地位、自治机关的组成和职权等。

同时,教材还将增加关于基层治理的新理论和实践成果,以反映我国基层治理体系的发展和变革。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新的教材中也将有更深入的阐述。

教材将更全面地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等方面。

此外,教材还将增加关于法治建设的新理论和实践成果。

五、宪法法律与公民权利宪法法律与公民权利是高中政治与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教材中也将有相应的更新和调整。

教材将更全面地介绍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包括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程序和法律责任等。

同时,教材还将增加关于公民权利保护的新理论和实践成果。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转变及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转变及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转变及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和在具体学科教学中的落实,思想政治教材通过不断修订和变革,对原教材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政治教材在编写依据、教材内容、排版结构等方面发生了转变。

对教师来说,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上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因此,本文针对高中思想政治新旧教材内容、结构等方面的对比,提出几点对教师教学策略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转变;比较;教学策略【正文】高中政治学科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基于教材对学生指导教学时要予以密切关注和深刻思考。

教师需要从新课改对政治新旧教材所做的转变进行分析和思考,在教学方法、教学观念、教学目标等方面予以调整和变化。

一、高中政治新旧教材对比1.1教材编写依据的区别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在这一方面新旧教材存在差异。

首先,旧版政治教材未提及教育理念,而新版政治教材从五个方面对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了要求和设定。

其次,旧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在序言、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和教学原则、方法三个方向设置板块,新课标除了序言,对教学更加细化和具体,在目标、课程内容的要求和教学中的建议三个方面予以指导和关注。

最后,课标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一是模块的设置不同,旧版教材根据课程标准从哲学、经济、政治、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模块设置,新教材在新课标的条件下划分成必修和选修部分,指导学生有主次轻重地学习思想政治。

第二个方面,旧版只有一个总体的课程目标,而新版在旧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类目标,主张教师从提升学生知识技能、提升能力和培养学生思想政治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教学。

1.2教材内容的差异新版教材在旧版教材的模块知识点上有增加,在新设置的必修教材中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选修教材中增设了包括公民法律知识在内的六个部分。

除此之外,新版教材对于每一单元的小知识进行了删减和增加。

1.3教材结构设置的对比旧版政治教材的结构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四个模块进行设置的,而新版教材除了这四个方面,还包括必修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选修教材中的国家、国际常识、道德法律知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学习解读: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学习解读: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

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学习解读: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学
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3)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

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学习解读: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把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也为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