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强面积的认识教案

合集下载

俞正强教学设计《面积》

俞正强教学设计《面积》

俞正强教学设计《面积》教学设计:《面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这个概念,并能准确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

b.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方法。

c.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学生通过观察、实际操作和探究,发现计算面积的规律和方法。

b.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合作学习与表达能力。

c. 学生通过编写小组作业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引导学生发展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勤奋、自信和坚持不懈的学习品质。

b. 让学生明白学习面积的重要性,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准备教学PPT,具体介绍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b. 准备合适的教学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c.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并保证教学器材的完整性。

2. 学生准备:a. 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有关面积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b. 学生需要带好课堂需要使用的文具和计算器等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a. 教师通过提问学生家具的移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出“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b. 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地板,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测量地板的大小,进而引入“面积”的计算方法。

2. 概念讲解:a. 通过展示PPT,教师向学生解释“面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面积转化为数值。

b. 通过具体的示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

3. 分组讨论:a.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平面图形进行讨论和计算。

b.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计算方法,并记录下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4. 小组展示:a.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

b. 全班同学可以提问、评论和补充其他解题方法。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案一、创设情境,引入“面”出示情境图:1.出示情境图引发思考。

请你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同时开始擦黑板和擦1张课桌,谁会先完成?预设:一定是擦课桌的同学。

因为黑板比课桌大得多。

2.黑板的哪里大?预设:黑板的面比课桌的面大。

二、探究新知,认识面积(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1.感受物体面的不同形状与大小。

请你找一找身边的物体,先看一看它的面,再摸一摸,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活动:观察生活中物品上的面,用手摸一摸,说说感受。

2.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找到两样生活中的物体,说说谁的表面大,谁的表面小。

学生活动:找生活中物体的面,并比较。

举例: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字典封面的大小就是字典封面的面积。

字典侧面的大小就是字典侧面的面积。

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二)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1.比较图形的大小。

观察4个图形。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排队。

汇报交流,不同比较面的大小的方法:观察法、重叠法、比一比、量一量等。

观察法:看出2号最大,1号最小。

重叠法:看出4号比3号高,3号比4号长。

比一比、量一量:借助小正方形比出3号和4号的大小。

小结:看来通过比较,我们清楚的看到平面图形也是有大有小的。

2.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

举例: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像这样说说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三)概括含义,进一步理解面积1.借助物品,进一步理解面积。

出示棋盘、平行四边形,展板,课桌,数学书进行描述。

逐步抽象 深度体验 发展量感——特级教师俞正强“长方形的面积”一课赏析

逐步抽象 深度体验 发展量感——特级教师俞正强“长方形的面积”一课赏析

“长方形的面积”的课例很多,通常模式是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摆、量、比,快速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然后进行大量的巩固练习,学生记牢了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但学生真的理解长乘宽的道理了吗?这节课我们应该留给学生什么?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长方形的面积”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迪。

俞老师的“长方形的面积”一课,看似简单、朴素,实则睿智大气、浑然天成。

他用简单的教具、学具,通过不断的追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深入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明晰了本节课的几个本质关系:单位面积和面积的关系,行、列与长、宽的对应关系,长度单位与面积测量的关系。

这节课既关注显性目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注重用长度单位达成面积度量这个隐形目标,将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数学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

环节一:“量”入眼——回顾1平方厘米面积单位的意义一上课,俞老师拿着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提问学生。

师:看到这个小东西,你想到了什么?生:面、面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师:这个小东西的面积是多少?生:1平方厘米。

师: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它是1平方厘米?生:因为它不是1平方分米,也肯定不是1平方米。

生:用尺子量。

课始,俞老师直接让学生看手上的小东西(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具)并提问:你想到了什么?你用什么方法判断它是1平方厘米?这个环节,俞老师帮助学生在真实问题中再次回顾面积单位的意义,形成记忆表象,与本课知识产生关联;直观感受面积需要用面积单位来度量,发展学生的量感。

环节二:“量”入手——体会面积单位叠加度量长方形的面积俞老师组织学生拿出学具(若干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用不同个数的学具拼图形。

在要求用两三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图形时,都问学生“拼成的是什么图形”和“面积是多少”这两个问题,在发出用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图形的指令后,他做如下的引导:师:可以拼成什么图形?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生:长方形是4平方厘米。

《面积概念与理解教案》

《面积概念与理解教案》

《面积概念与理解教案》。

一、引言面积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面积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育中的基础环节,是孩子们掌握数学基础的关键,但是面积教学也是一个比较费劲的课程,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技巧,才能够让学生深刻理解。

本文将从概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三个方面来探讨面积概念的教学。

二、面积概念的概述1.面积的定义面积指平面图形所占据的面积空间大小。

我们通常用单位面积来衡量面积的大小。

例如,平方米度量面积的基本单位,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边长的平方,一个矩形的面积为长×宽,一个圆形的面积为π×半径的平方。

2.面积的性质(1)面积没有方向性。

(2)同一面积可以通过不同形状的图形来表示。

(3)如果两个平面图形可以重合,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

(4)面积的加法性:两个不相交的面积之和等于它们组成的面积。

三、面积概念的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示范教学法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并测量它们的面积,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不同面积图形的大小,从而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对于面积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测量它们的面积、比较它们的大小等方法,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体验面积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3.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在学生已经对面积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实验、模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发现面积的性质和规律。

例如,通过测量不同形状的图形,在学的研究探究中逐步印证出一些基本的面积公式,促使学生从实践中深入理解面积的概念。

四、面积概念的课程设计基于以上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课程设计来更好地教授面积概念。

1.课前导入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故事、展示实物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面积概念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面积的认识俞正强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面积的认识俞正强听课记录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面积的认识》(俞正强)听课记录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及面积单位的定义。

2、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经验的唤醒:1、板书:面提问:面是什么东西?(将学生答案分成三类吃的:面条看到的:桌面、地面、墙面量的、算的:面积提问:面条有面积吗?桌面、地面、墙面有面积吗?面积是谁的面积?揭题:面积2、提问:面条是什么做的?面粉是什么作物的粉?麦粉面粉面条为什么其他的粉(米粉、蕃薯粉)不叫面粉?这个问题下课前解决。

3、看到的面:桌面、地面、墙面看到过几遍?这个世界有多少个面?你们身体上有面吗?(板书:脸面)拿出笔与纸,把看到的面画下来。

(展示学生所画的面( 脸面、黑板的面、书本封面)小结:画下的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二、经验的加工:1、提问:这些面有什么特片?生:平的;在东西的外面;表面的;有长有宽的;在立体东西的一个面;属于一个东西的;有面积的;肉眼看的到的;有厚度的……这么多说法,看看哪些是对的?(引导得出)(1)面一定是与物体连在一起的;(2)面是拿不下来的,可以画下来,画下来一定是平面图形;(3)面是看得见、摸得着,有些是平的,有些则不平……三、经验的改造:1、(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2、提问:面是讲大小的,为什么不能叫长短的?不能叫轻重的?生1:面是一个单位,单位是固定的。

生2:面即上下长大,又左右长大,两个方向长大,而长短则是一个方向长大。

生3:大小可以全部概括进去,往所有的方向变大。

(引导回忆)什么东西讲长短?线是讲长短的,而面是讲大小的。

3、揭示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四、面积单位的学习:1、长短有单位有米、分米、厘米,那么大小的单位有哪些?阅读书本第73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规定面积单位的?(1)1平方厘米:明确概念后取出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观察(2)1平方分米:身上能找到这样大小的吗?(3)1平方米:取出4张纸片,教师拿两张,两位学生各取一张,拼出1平方米三个单位中最大的单位是哪个?最小的单位是哪个?不大不小的呢?2、用手里的面积单位度量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面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小白板、教学PPT;2.教学材料:面积的相关知识点和例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地图,让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区域,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计算这些区域的大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面积的概念。

2.面积的概念(15分钟)教师通过教学PPT,简单地讲解面积的定义和意义,并给出一些简单的例子,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等形状的面积计算方法。

3.计算常见图形的面积(3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计算三角形、梯形、圆形和多边形的面积的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解。

教师应注意通过图示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进行实际问题的讨论(20分钟)教师提出几个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房间的地板面积如何计算、花园的面积如何计算等,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给出解决方案。

5.拓展练习(25分钟)教师在黑板上给出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面积的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教师应注意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6.归纳总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面积计算练习,提高复习和应用能力;2.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环境中的各种形状,思考如何计算它们的面积。

六、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程度、计算面积方法的熟练程度,以及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案)一. 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面积是什么,为何要学习面积概念;2. 能够测量物体的面积和计算出面积的大小;3. 掌握面积的单位;4. 通过实例学习与应用面积概念,培养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 通过对面积的认识,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习惯及训练。

二.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 能够理解什么是面积,明确面积的概念、单位及计算公式;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测量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面积,掌握场地面积和房间面积计算;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与面积相关的问题;4. 重点:学习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公式的应用;5. 难点:习惯于透过眼睛,了解事物的表面;教学如何测量,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

三. 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1. 课堂导入: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询问学生对面积的概念了解程度,分小组进行讨论。

2. 清晰明白讲解:面积是一种表示表面面积的量,通常用平方(如平方米、平方分米等)来计量的物理量。

公式面积=长×宽意思是把长和宽的两个尺寸相乘,可得出该物体的面积。

3. 数学讲解:拿一个纸片比如21厘米×14厘米作为一个实体,通过比较不同的长宽可知面积的大小;教师配合让学生用升级版工具箱波浪线刀切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卡纸,让学生透过活动了解面积概念。

4. 案例讲解:通过观察周边生活中场地面积、房间面积的测量阐述面积的重要性和应用。

5. 群体自学:按组放较大的卡尺测量教室中某一个板块,并记录尺寸,最终由教师公布大小。

同时团体合作,比较测量的准确性和数据的正确性,通过讨论方法,确定数据误差率的参考范围。

6. 课堂练习:在教室石头桌上拼图,将拼图不同的部分相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和知识点漏洞。

7.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到生活中求周围物体的面积,提出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并在下节课汇报解决的方法。

四. 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1. 手段: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生活实践;2. 工具:平板电脑、液晶显示屏、纸、笔、尺子、卡纸、卡尺、波浪线刀。

最新面积的认识(俞正强)特级教师教案

最新面积的认识(俞正强)特级教师教案
生:就是平时吃的面条
师:一把面,一团面。
生:前面的面。
师:前面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
生:面积。物体的面积。
师:你能找一找吗?
生:一张纸
师:这张纸头就是面积吗?
生:不是,是这张纸的面积。
生:面就是立体图形的一部分,这个面、这个面、这个面,……
师:他找到面了,这里一共有6个面。这个也就是(上面),这个是(前面)。
师:我们看了以后,你得出什么结论?
生:面是无处不在的。
生:无论哪里,都有面。
生:面都是有形状的。
师:画下来之后,统统都是一些形状。画下来之后都是图形,这是我们刚才得到的一些结论。
师:我们来小结一下,刚才我做做了什么什么事情?
我们先来找面,发现面是无处不在的,然后我们把它画下来之后发现都是一些图形。
出示长短轻重大小
(1)价格低师:面是讲什么的?面是与什么有关的?(大小)
师:谢谢小朋友。
生:3平方分米
10元以下□1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生:1.5平方分米
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在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方面往往会遇上困难,更不用说商业上所需经历的一系列繁琐手续。他们我们可能会在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的手续中迷失方向。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师:你上来量。
师:吃的面是厨房的面。
师:6个,分别是上下前后左右统统称作什么面?
生:书面
师:同学们,面在书上,简称“书面”
生:黑板的面,简称“板面”
师:还有呢?
生:地面、墙面、桌面。
师:你能不能讲一个不一样的面?
生:难道是面积?
师:谁能给我找一个,有没有一个跟“地面、墙面、桌面”不一样的。

种子课深度学习显现本真趣味——以“面积的认识”为例

种子课深度学习显现本真趣味——以“面积的认识”为例

深谈种子课i l厓与教丨编者按:深度学习是人类学习的本来状态。

但是,当教学 简化为记住知识以用于考试时,知识学习就成为与生活 相脱离的空转活动,思考力与价值观也渐渐从我们的课 堂中抽离出去。

种子课,是找回深度学习样式的有效路 径。

种子课没有套路,没有程序,但有生动的课例。

老 师们可以在课例的讨论中渐渐掌握种子课的精髓,并将 其自如地实现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有幸邀请到长期从事教学论研究的北京师范大 学郭华教授和小学教学一线资深数学老师俞正强校长,结合小学数学的几个典型课例,就种子课如何实现深度 学习展开系列笔谈。

希望这组“深谈”,能够给关注小 学数学学习的老师带来启发,或带来更多的讨论。

2021.05 I中国表评,155■詩I深谈种子课种子课:深度学习显现本真趣味—以“面积的认识”为例/文I俞正强数学是有乐趣的。

有些乐趣是属于功用的,比如学了数学可以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有些乐趣是功利的,比如学了数学可以升入髙一级的学校,或者说学了数学可以得到一些肯定。

这些功用也好,功利也罢,都不属于数学的本真乐趣。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真正在乎的是学生对数学本真乐趣的体验。

这种本真乐趣是来自数学深处的、与人的内心抑制不住的认知冲突相联的,是让学生喜欢上数学的原因所在。

本文以“面积的认识”为例,谈谈什么是数学的本真乐趣,如何显现数学的本真乐趣,同时讨论本真乐趣之于数学学习的意义。

一、案例:“面积的认识”通常是这样教的“面积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

概念课都是枯燥无味的,其上课流程基本是:1. 定义:什么是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 大小叫面积)2. 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什么是封闭图形?什 么是大小?3. 练习:①判断题。

②其他类型题。

具体展开基本是这样的:环节认识面积,达成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师: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面积吗?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师:什么是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在哪里?(操作:学生摸一摸)师:什么是封闭图形?有哪些封闭图形?(讨论:各种图形)师:大小指什么?(操作:给各种图形涂上颜色)环节二:巩固认识,厘清面积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过程略)老师们在教“面积的认识”这一课时,通常精力都花在练习设计与批改上,教授面积概念本身花的时间是不多的。

深度学习让种子课彰显本真趣味——兼评俞正强“面积的认识”一课

深度学习让种子课彰显本真趣味——兼评俞正强“面积的认识”一课

深谈种子课_线§|猫深度学习:让种子课彰显本真趣味—兼评俞正强“面积的认识”一课✓文I郭华一、要保护学生本真的学习乐趣知识是千百年来无数人实践探索的结晶,蕴含 着先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聪明才智。

学习知识,就是和最聪明的人交往和对话,是最高级的精神享 受,是让自己变得丰富、有趣的历炼过程,是提升 个人精神境界的捷径。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 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说的就是对知识的天 然的、纯粹的渴望,这种渴望正是最激动人心的乐 趣来源。

不可否认,知识有功用的乐趣,也有功利的乐 趣。

这样的乐趣可外化,可言明。

如俞正强老师所 说:“有些乐趣是属于功用的,比如学了数学可以 计算从甲地到乙地的时间;有些乐趣是功利的,比如学了数学可以升人高一级的学校,或者说学了数 学可以得到一些肯定。

”这样的乐趣并不因为其功 利和功用而低人一等,它们同样重要。

如从甲地到 乙地,本来是长度,竟然可以转化为时间,多神奇 啊!这是外在的功用乐趣,但可以转化为内在的数 学学习乐趣。

功利的乐趣也是同样:因为学得好而 乐意学数学,从而进人数学更内在的部分,发现内 在的乐趣,多好!可怕的是仅仅停留于外在的功用 和功利,或以它为诱饵来诱惑或逼迫学生学习。

这 样,“乐趣”就变成毒品,饮鸩止渴,令学生永不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内在乐趣、本真趣味。

这种内在 本真的乐趣也许说不出来,但内心或狂喜或幽微的 感受,却是真正的心动,能够体会与数学浑然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

这种本真的趣味,也许并不能在 每节课上都体会得到,但只要感受过一次,学生就 会见到数学的美、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就会动心用 情,会为了数学的美,付出全身心的努力。

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让学生见到知识的美、感受 到知识的魅力,保护他们学习知识的本身乐趣。

二、舍本逐末的教学,既无趣也无味俞老师介绍了 “面积的认识”一课的通常教法。

从他的介绍来看,在这样的教学中,知识学习只是考 一个好分数的手段,而再无其他的功用,更别提学习 的乐趣。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案

《认识面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量单位。

2. 培养学生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物体表面的大小。

2.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 面积的计算方法: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的计量单位、面积的计算方法。

2. 难点:面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复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面积的概念。

2.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面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3. 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图形卡片、面积计算器。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图工具。

3. 教学场地: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如客厅铺地毯、花园种花等,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概念。

2. 新课导入:介绍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面积的意义。

3.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学生用书,自主学习面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4. 课堂讲解:讲解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课堂练习a. 正方形:边长4厘米b. 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c. 三角形:底5厘米,高4厘米a. 一个正方形中间有一个小正方形b. 一个矩形中间有一个三角形八、课后作业a. 正方形:边长5厘米b. 长方形:长8厘米,宽4厘米c. 圆形:半径6厘米2. 选择一道拓展练习题,进行解答。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面积的概念、计量单位和计算方法。

2.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提高。

3. 反思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面积的初步认识》教案
-面积单位的认识及其换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举例:1平方分米等于100平方厘米,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举例:计算课桌桌面(长方形)和数学书封面(正方形)的面积。
4.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5.探索创新:鼓励学生在面积计算中尝试新方法,激发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面积的定义及其含义:通过直观物体表面,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定义,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举例:比较不同大小纸张的面积,让学生感知面积大小。
此外,我发现学生在解决不规则图形面积问题时,思路不够开阔。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难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关于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讲解,并通过更多实例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面积的基本概念。面积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它是衡量平面图形大小的关键指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测量和计算书本封面的面积,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面积的定义和面积单位的换算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建立:学生对面积的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建立空间观念。
-举例:使用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圆形)让学生感知面积的概念,以突破空间观念的难点。

面积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 .doc

面积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 .doc

《面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李云艳教材分析:这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周长的基础上来教学的,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单位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物体的表面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2.经历比较几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优越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并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面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谈话:两位学生拖地比赛,谁输谁赢?(面是有大小的)这两个面哪个大?引起生的争议,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的学习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初步感知,认识面积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我们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学生摸老师的手掌面)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学生摸自己的手掌面)师:(摸数学书的封面)这是数学书的封面。

老师的手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比,哪一个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师:把刚才的话说完整,好吗?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伸出你们的小手,也摆在数学书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数学书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我的手掌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小。

师: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个面大呢?生: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师:(指黑板面)像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

(板书:面积)你能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吗?生: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摸一摸,说一说。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等。

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有大有小。

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大,哪个面的面积小?生:畅所欲言。

《面积的认识》优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面积的认识》优质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3、问题解决:
A组学生掌握面积的意义,会比较面积的大小。
B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说出面积的意义,知道面积的大小。
4、情感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养成乐于思考和勇于提问的良好品质。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学科
数学
年级
培高中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数学第十四册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面积的认识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依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述本单元(或主题)学习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价值;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学习单元可以按教材内容组织,也可以按学科学业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还可以按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组织。)
3.学习目标确定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阶,描述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和学生应能够做到的事情。可分条表述)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数学思考:
(3)概括面积的意义
引入: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学生活动2
(黑板、课桌、课本)下位摸后生汇报。(A、B各一)
让生摸自己的物体表面
(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生举例。(A答B举例)
画画:选物体某一面,沿边缘你能用笔描出一个图形吗?你画的是什么图形?生汇报。
讨论:什么是面积呢?你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吗?(异质分组讨论)

[精品]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课堂实录

[精品]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课堂实录

浙江省特级教师俞正强《面积的认识》课堂教学整理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形成正确的面积概念及面积单位的定义。

2、体验生活中关于面的经验认识到数学学科中关于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一、经验的唤醒:1、板书:面提问:面是什么东西?(将学生答案分成三类吃的:面条看到的:桌面、地面、墙面量的、算的:面积提问:面条有面积吗?桌面、地面、墙面有面积吗?面积是谁的面积?揭题:面积2、提问:面条是什么做的?面粉是什么作物的粉?麦粉面粉面条为什么其他的粉(米粉、蕃薯粉)不叫面粉?这个问题下课前解决。

3、看到的面:桌面、地面、墙面看到过几遍?这个世界有多少个面?你们身体上有面吗?(板书:脸面)拿出笔与纸,把看到的面画下来。

(展示学生所画的面( 脸面、黑板的面、书本封面)小结:画下的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二、经验的加工:1、提问:这些面有什么特片?生:平的;在东西的外面;表面的;有长有宽的;在立体东西的一个面;属于一个东西的;有面积的;肉眼看的到的;有厚度的……这么多说法,看看哪些是对的?(引导得出)(1)面一定是与物体连在一起的;(2)面是拿不下来的,可以画下来,画下来一定是平面图形;(3)面是看得见、摸得着,有些是平的,有些则不平……三、经验的改造:1、(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封闭图形2、提问:面是讲大小的,为什么不能叫长短的?不能叫轻重的?生1:面是一个单位,单位是固定的。

生2:面即上下长大,又左右长大,两个方向长大,而长短则是一个方向长大。

生3:大小可以全部概括进去,往所有的方向变大。

(引导回忆)什么东西讲长短?线是讲长短的,而面是讲大小的。

3、揭示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面积。

四、面积单位的学习:1、长短有单位有米、分米、厘米,那么大小的单位有哪些?阅读书本第73页,看看书上是怎样规定面积单位的?(1)1平方厘米:明确概念后取出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观察(2)1平方分米:身上能找到这样大小的吗?(3)1平方米:取出4张纸片,教师拿两张,两位学生各取一张,拼出1平方米三个单位中最大的单位是哪个?最小的单位是哪个?不大不小的呢?2、用手里的面积单位度量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面积的认识》教学展能课例

《面积的认识》教学展能课例

《面积的认识》教学展能课例《《面积的认识》教学展能课例》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物品表面、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了解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来进行面积比较的方法。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同学们,新校舍正在建造之中,老师想请你当一名小小的美化师,为我们新校舍的草坪添上亮丽的一笔。

(出示两块大小差异较大的草坪形状),哪位美化师愿为它们涂上美丽的颜色?要求给草坪涂满色,并比一比谁第一个涂完,其余同学分成两组为他们加油。

(学生对比赛结果产生异议)为什么不公平?看来比赛结果和草坪面的大小有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探究“面积”概念。

2、教学物体表面的面积。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表面一样大吗?并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

说一说哪个物体的表面大,哪个物体的表面小?师小结:我们观察到的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桌子表面的大小是桌子表面的面积;凳子表面的大小是凳子表面的面积。

指出你的数学课本的封面和铅笔盒盖的表面,说出哪个面的面积大些,哪个面的面积小些?重点说出是怎样知道的,同桌互说。

而后全班交流。

师小结: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积。

3、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

出示教科书附页中两个长方形纸片,现在请你观察一下,手中的两个长方形纸片,哪一个纸片大,哪一个纸片小?学生独立操作,比一比。

交流:(学生将两个纸片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

)黄色的长方形纸片比蓝色纸片大。

师: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什么比较大?学生讨论,教师参与。

师小结:黄色长方形比蓝色的大,是指黄色长方形纸的面积比蓝色长方形纸的面积大。

4、总结“面积”的含义: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认识教案

面积认识教案

面积认识教案教案标题:面积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

2.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面积的概念介绍:通过示意图和实际示例,引导学生理解面积是二维图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2. 面积的计算方法:介绍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 面积的应用:引导学生将面积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与面积相关的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形状的图形,引起学生对面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概念介绍:使用示意图和实际示例,向学生解释面积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形状的图形的面积特点。

3. 面积计算方法:分别介绍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练习与巩固: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计算方法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应用拓展:引导学生将面积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计算房间的面积、购买地毯的面积等,让学生体会到面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6. 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的面积知识和计算方法,并进行小结和评价。

教学资源:1. 示意图和实际示例:用于向学生介绍面积的概念和不同图形的面积特点。

2. 面积计算公式表格:用于学生查阅和记忆不同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 练习题集:包含不同难度的面积计算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 实际生活中的面积应用例子:用于引导学生将面积概念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评估方法: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上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实际应用问题解决:观察学生在实际应用问题解决中的表现,评估其应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口头回答问题:通过提问学生面积相关的问题,评估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拓展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图形面积计算,如梯形、圆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正强面积的认识教案教案,俞正强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理解面积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计算常见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面积的概念和意义。

2. 常见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黑板、白板、笔。

2. 学生准备,学习资料、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面积的概念,请学生观察教室的地板、书桌等物体,思考它们的面积是什么意思。

2. 提出问题,你认为什么是面积?它有什么意义?
二、概念讲解(10分钟)。

1. 定义面积,面积是一个平面图形所占的空间大小。

2. 解释面积的意义,面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图形的大小、计算所需的材料数量等。

三、图形面积计算方法(20分钟)。

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 = 长× 宽。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面积 = 底边长× 高÷ 2。

3. 圆的面积计算,面积= π × 半径的平方。

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

1.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计算给定图形的面积。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拓展应用(15分钟)。

1. 提出实际问题,某个花坛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图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

六、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面积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
1. 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观察并测量不同场所的面积。

2.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如梯形、扇形等。

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的情况。

3. 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馈:
1.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解题方法和答案。

教学拓展:
1.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资源进一步了解面积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意义。

2. 学生可以进行面积计算的游戏和竞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以上是针对俞正强面积的认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