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单位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案一. 教材分析《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来度量物体的面积,并能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长度和体积的概念,对于测量和计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面积的概念与长度、体积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建立起面积的概念。
此外,学生对于面积单位的认识和转换还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能用面积单位度量物体的面积。
2.学会简单的面积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面积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量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面积的概念和面积单位的认识。
2.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面积的概念,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实物模型、卡片、练习题等教学道具。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花园、教室等,引导学生关注面积的概念。
提问:“请大家看看周围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讲解面积单位的由来和转换。
通过实物模型和卡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单位的大小,并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面积计算的练习,如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面积公式,注意单位转换。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面积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面积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如计算教室的面积、书桌的面积等。
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三年级下册《面积与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从学生知识水平来看,这部分内容是从直线到平面,从长度到面积,由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知识跨度大、难度高。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他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教学难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他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教学设计: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比较数学书和练习本,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师:数学书和练习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学生拿出数学书和练习本进行实际的比较,并观察、触摸所比较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书比练习本大,实际上是指数学书的表面比练习本的表面大。
)(板书:物体的表面。
)师:谁大谁小?(学生观察、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为“面积”概念的引入创造条件。
)师: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
(板书:面积)师: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在此基础上,引入关于面积概念的描述。
然后让学生用“面积”,说一说上面前两项比较的结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5单元 1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
1面积和面积单位第1课时面积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导航一、教学内容面积。
(教材第60页,第61~62页例1、例2)二、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掌握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多种策略比较面积的大小。
三、重点难点重点:面积的意义。
难点: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PPT。
学生准备: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举起你们的手掌,谁想和老师比一比手掌的大小?教师与学生互动,比一比。
师:通过比较,你们能说说谁的手掌大吗?(齐答:老师的手掌大)师:“手掌大”指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是指手掌的面积。
师:那什么是面积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面积)二、学习新课1.教学教材第61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情境图及第61页例1)(1)直接观察比较面的大小。
组织学生观察黑板面和国旗面哪个大。
学生观察后回答:黑板面大。
教师小结:黑板面和国旗面的大小相差大,直接观察就能比较。
(课件出示小结)(2)面积的意义。
①师: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大小就是国旗面的面积,所以我们可以说黑板的面积比国旗的面积大。
师:你能根据老师的表述,举例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桌、数学书、门、地板等物体的面积。
②师: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是不是也有面积呢?(课件出示下图)③教师总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板书总结)2.教学教材第61~62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61~62页例2)(1)观察、重叠比较大小。
师:你能直接观察出这两个图形谁大谁小吗?(学生齐答)师:那该怎样判断它们面积的大小呢?用你们手中的长方形试试看。
引导学生把一个放在另一个上面,看谁多出来一部分大,谁的面积就大。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过探究、讨论,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教具: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一张。
学具:每组一张粉红色纸(长:18厘米、宽:6厘米)、黄纸(长:12厘米,宽:6厘米)、绿纸(长:12厘米,宽:9厘米);每组一袋学具,内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师;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的面一、创造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刘老师带来了两张边长不一样的长方形纸(拿出准备好的两张纸)如果要在这两张纸上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你会选哪一张?生:选小的那一张师:为什么?生:因为它的面比较小、涂得快!师:你们和他的想法一样吗?是这么想的吗?师:同学们很聪明,选择面小的纸就会很快的涂完,今天我们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师:同学们,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物体面面大一些,有的物体的面小一些,现在请你摸一摸你数学书得封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那你再摸一下你铅笔盒的面,你觉得它们的面谁大谁小?谁想说?生:数学书的面要比铅笔盒得封面要大很多。
师:你真聪明!请坐。
再摸一下课桌的面、你又发现了什么?生:课桌的面要比数学书的面大很多师,好,刚刚通过我们用手摸和用眼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
那现在有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物体的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你说的很好,还有谁能再说一下吗?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师:你真聪明,说得真好(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我们现在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那些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也有自己的面积,那么它们的面积在哪里?大家一起来看屏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面积》
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问题:1. 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 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
我知道了客厅 的长和宽。
地砖是正方形的, 边长是……
问题: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我这样算:边长是1分米,面积 就是1平方分米。
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0厘 米,面积就是10×10=100 (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研究新知
(二)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
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90×6=540(平方米) 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 54000÷4=13500(块) 答:需要13500块。
三、巩固练习,强化理解
3. 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 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 1平方米?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1. 下面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15个
16个
27个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2. 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
最小?(每个□代表1平方厘米。)
8平方厘米
最小
10平方厘米
最大
9平方厘米
三、运用面积单位测量面积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是学生在掌握了长度、重量、货币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面积的概念和计算。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面积的计算及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在二年级学习了长度单位,对单位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面积的概念和长度单位有较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应用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面积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能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的认识,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面积单位的换算,面积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感受面积的意义。
2.直观教学法: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面积的计算方法。
4.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面积尺、实物、图片、PPT等。
2.学具准备:练习本、尺子、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客厅的地板面积、教室的墙壁面积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面积有什么意义?2.呈现(10分钟)介绍面积的概念,呈现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让学生感知和认识面积单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实践,用尺子和剪刀测量实物,计算实物的面积,巩固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面积的定义和面积单位;2.通过观察日常事物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大小关系;3.学习使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用数学语言描述面积。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认识面积的定义和面积单位;2.学习使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用数学语言描述面积。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感知面积的大小关系;2.学会使用适当面积单位描述日常事物。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1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现场,看看教室的大小是如何描述的?(通过身体接触,如步入教室,可以体验教室的大小。
)2.师生互动,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些日常事物的大小,如教室、操场等,告诉学生这些日常事物的大小是如何描述的。
3.完成教材P35-36上的活动1,通过图示让学生感受和认识面积的概念。
讲解探究(10分钟)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学习材料,了解面积的概念。
2.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
3.通过量身开发的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游戏场地的面积。
拓展实践(30分钟)1.按组完成班内各小组教师布置的测量任务,需要测量的日常事物如教室、走廊等。
2.每个小组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总结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于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3.根据所得结果,汇总每组小分队的测量结果和数字化手写测量报告,展示于“我是森林小测量员”主题海报上。
总结回顾(10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出学习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2.引导学生熟悉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及其常用的面积单位。
3.说明在实际测量或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4.鼓励学生在测量或应用时,踏实做事,认真核对,以免出现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面积的重要性。
通过量身定制的游戏方法,让学生理解了不同面积单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任务,让学生积极动手,学以致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积极,参与度高。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下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灵活进行互相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实验等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求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劳动、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换算问题,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中需要进行单位转换的情况。
2. 学习1.讲解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运用单位进率进行有效转换的能力。
3. 实战演练结合具体例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练习,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 拓展延伸提出拓展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所学知识在更广泛领域中的应用。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面积单位转换的难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写出自己的体会与收获。
六、板书设计不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换算:1 平方米 = 10000 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 0.0001 平方米七、教学反思本教案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通过生动的例子和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进率概念,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五单元 面积 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使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第一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第二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
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学习教材第67页例5.
第四课时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第五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六课时解决问题。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第五单元面积【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1.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教学建议:【教学指导】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的图形,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这里教材内容包括面积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7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 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 1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 1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 1课时练习课 1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1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1课时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材第61~62页例1、例2及“做一做”,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1~4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5单元 面积单位的认识
第课时面积单位的认识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表示常见物体的面积。
【重点】认识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难点】1.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2.会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表示常见物体的面积。
【教师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各一个,PPT课件。
【学生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各一个;自制的方格纸。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预设生:物体(忽略高度)的表面或封闭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比较面积都有哪些方法?预设生:直接观察、重叠、摆小正方形、数格子……1.师: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下面三个图形,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预设生:第2个图形面积最大,第1个图形面积最小。
2.师:有2个图形,一个有9格,另一个有15格,可惜看不见,你认为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呢?预设生1:15格的面积大,9格的面积小。
生2:不知道格子大小是否一样,不好比较。
(PPT课件出示下面2个图形)师:现在你发现什么了吗?预设生:格子大小不一样,不能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图形的大小。
师:对,数格法虽好,但是用大小不一样的方格去测量面积的大小,就难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预设生:必须统一规定方格的大小。
师:真聪明,这个统一大小的方格,我们把它叫做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的认识)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测量数学书封面。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来测量面积的大小。
下面你就用你自选的方格纸来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是多少个方格,好吗?学生动手量后汇报结果。
预设生:6格,12格,15格,24格,…。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为什么我们量得的数学书的封面不一样呢?就是因为用来测量面积的方格的大小不一样。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面积》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地位与作用: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还有利于学生把握度量的数学结构,为体积及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用所学的有关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建议用8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认识面积教学内容:教材P61~62例1、例2及“做一做”,教材P64“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1.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知面的存在与面的大小,并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2.尝试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初步感悟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面积单位作准备。
3.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面积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正方形等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1.在直观比较中引出“面积”。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60情境图。
师:教室里,同学们正在打扫卫生,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的快慢程度)来擦黑板和国旗,谁先完成呢?为什么?【预设】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比国旗面大。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最合适,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单图形的面积。
2.经历用不同图形作单位度量面积的过程,知道确定面积单位的方法,培养初步的度量意识。
3.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简便与合理。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课件、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胶棒、长方形纸片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个涂色的游戏,我们把男生分为一组,女生分为一组,请一位男生上来再请一位女生上来,女生给这个图形涂色,男生给这块黑板涂色, 我说开始你们就开始涂,预备开始涂,好停!我宣布女同学获胜,我们看看男同学涂好了吗?男生你服吗?生:不服师:为什么不服?生:因为他的比我的小师:他的什么比你的小?生:他涂的面比我涂的面小.师: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是女生涂的面,这是男生涂的的面,男生认为女生涂的面小一些,男生要涂的面大一些,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那这个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师:由于女生涂的面小,男生涂的面大,所以这次比赛成绩无效,我们通过刚才的游戏发现面有大有小,(板书大小)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面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我们的手掌面,大家一起来摸摸自己的手掌面,非常不错。
好,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数学书拿出来,跟着老师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再摸摸数学书的下面,他还有面吗?生:有侧面师:那大家一起摸一摸数学书的侧面,非常好,请大家静静的将数学书放好,刚才都是老师带着大家找面摸面,那请你们观察我们的周围,你还发现哪些面呢?你来说生:桌子的桌面我们大家一起摸一摸,非常不错,请坐。
师:你来说生:讲台面师:你上来摸一摸,感受一下,找的真准确。
师:你来说生:手背面师:大家一起来摸一摸自己的手背面,好请坐,再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生:黑板面师:你上来摸一摸,摸不到的地方老师来帮帮你,黑板的面可真大呀,黑板的面比谁的面大呢?你来说生:黑板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你们能像这样比一比别的物体面的大小吗?生:门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大生:窗户的面比课桌的面大,生:课桌的面,比铅笔盒的面大生:数学书的封面比练习本的封面大师:你们可真聪明,我们发现物体有的面大,有的面小,那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课题)好,请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声音真洪亮,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比如我们把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我们一起一边摸一边说,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叫做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和老师一起边摸边说一遍师:我们手掌面的大小叫做手掌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人教版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62页例1、2、3【课程标准描述】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
【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摸一摸、说一说、比一比等数学活动,认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能用手势和语言结合的方式举例说出面积的概念,并能通过观察、重叠等方法粗略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
2.通过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比较的活动,在观察、操作、交流中经历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
3.通过测量、比较、举例等数学活动,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初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能描述和比划出常用的面积单位,能根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学习重点】认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能用手势和语言结合的方式举例说出面积的概念;认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初步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学习难点】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能判断什么样的图形做面积单位更合适;建立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 能根据要测量面积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借助黑板面、课桌面大小的比较及学生自己举例活动,直接观察比较图形面积和重叠比较面价大小,来评价学习目标1。
2.通过关注学生是否能选择合适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和猜一猜、数方格等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2。
3.通过给生活中的具体实物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评价学习目标3。
【教具、学具】:教具:课件、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教具。
【学习过程】:一、操作感受,认识面积(评价目标(一) 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它的面积师:同学们,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你还能在身边找到其他物体的面吗?师:像同学们说的黑板的表面、等等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板书:物体的表面)师:想一想,这些面的大小一样吗?瞧瞧,数学书的表面和黑板的表面谁大?谁小呢?那你能用具体的实物来说一下吗?小结:看来这些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有的物体的面大,有的物体的面小。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单元教案
教学
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运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 容
耕耘手记
教
学
设
计
一、谈话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 位,知道了计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单 元
第5单元面积
单元教学
内容
1.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
单元教学
目标
1.认识面积的含义,能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建立l平方米、1平方分米、l平方厘米的概念;熟悉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
准备
课件
设计
环节
内 容
耕耘手记
教
学
设
计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一幅画。
师:这有一幅画,要给它加上框,是求它的什么?(周长)再给它配上玻璃,还是求它的周长吗?那又是求它的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利用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练习十五)
二、练习讲解
1.完成教材第68页“练习十五”第1~3题。
要求学生先独立解答,再全班交流。反馈时,让学生说说利用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掌握计算基本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并熟悉常用的面积单位(如平方厘米、平方米)及其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面积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几何图形面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安排1、面积概念的介绍:解释面积是衡量平面区域大小的量,与长度、宽度的区别。
2、面积单位的引入:介绍平方厘米(cm²)、平方米(m²)等面积单位。
3、基本图形面积的计算:教授如何计算矩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4、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讲解平方厘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物演示:使用实物或图形模型来直观展示面积的概念。
2、互动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互相讨论,共同完成面积的计算。
3、游戏化学习:设计面积相关的数学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室的地板、桌子表面),引出面积的概念。
2、新知传授:讲解面积的定义、单位的使用和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实践操作:学生动手测量教室内物品的表面,计算其面积,并练习单位转换。
4小结与反馈:总结面积的知识点,回顾计算方法,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点评。
五. 作业与评价1、布置作业: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面积的计算和单位转换。
2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面积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 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挂图、面积计算工具(如直尺、计算器)。
2、生活中的实物(如书本、桌面)作为测量对象。
3、相关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
2、教材分析: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教学。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是比较抽象的。
教材让学生比较熟悉的物体表面的大小和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来引入面积的含义,从中自然地引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可以用观察法、重叠法还有间接比较的方法。
通过体验知道要统一面积单位,然后学习常用的面积单位,使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减少了认识上、理解上的难度。
学好本课,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做准备。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面积的含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
并会应用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发扬教学民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小组合作精神。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及运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
5、教学准备教具:数学课件,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方形卡纸,喜羊羊与灰太狼照片,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卡纸等。
学具:直尺、橡皮擦、学具袋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在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位置。
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课件,以现实生活为基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要说的课题是《面积和面积单位》。
下面我将从教材、前测、教学目标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60~64页。
1.教材简析《面积和面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
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
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4页教学具准备: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教学过程:一、建立面积概念1、物体表面的大小(1)(出示大作文本、生字本)谁能摸一摸他们的面在哪?本的封面、本的底面,他们都是本的面。
大作文本和生字本的封面那个大?你怎么知道?(2)(出示两片叶子)谁能摸摸他们的面在哪?比一比,那片叶子的面比较大?你怎么比的?(板书观察、重叠)(3)请同学们摸摸自己课桌的面。
课桌与刚才那些面比,谁的面的?谁的面小?(4)课桌面、作业本面、树叶面这些都是物体的表面。
谁还能举例说说那是物体的表面?(5)物体表面有的有小,物体表面比较大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大,物体表面比较小就说他的面积比较小。
2、平面图形的大小(1)(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他们的大小指的是他们的那部分?(指名学生摸)(2)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封闭图形的面积。
3、概括面积意义谁能说说什么是面积?阅读课本概念。
(板书课题:面积)二、认识面积单位1、设疑(1)出示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面积相同),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难以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数格比较大小(将两个长方形背面展示出来,他们的背面画有相同的方格数)谁的面积大?为什么?(3)同一格子标准(指名三生,发给每人一个画好各自的长方形,让他们各自背着同学数出格子数,并告诉大家格子个数)谁手里的长方形面积大?为什么?(出示各自手中图形)你们发现了什么?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7例3及“做一做”,教科书P58~59“练习十二”第3~8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比较两个图形大小的过程,体会引入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3.在观察、操作、合作、估测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一套、魔方、一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课件所示是一面破损的墙,墙上有两个洞,比一比,这两个墙洞哪个的面积大?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第①个墙洞的面积大,它比第②个多缺一块”。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你有什么想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要比较哪个墙洞面积大,用来测量的长方形大小要一样”。
师:对了,这里要统一长方形的大小,也就是要统一面积单位。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认识国际上常用的一些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设计有认知冲突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建立表象。
教师举起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请同学们在学具中找出这样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请大家量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教师把1平方厘米的教具贴在黑板上。
学生测量后发现: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板书)
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自己手中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看清楚后就把眼睛闭起来,在脑海里回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是多大。
◎教学笔记
【教学提示】
比较两个墙洞的大小,一定得统一面积单位。
约是1平方厘米?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成人大拇指手指甲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还有学生会说
“电脑键盘的一个按键表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
具比一比。
师: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下各自的橡皮表面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测量,汇报结果。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我的橡皮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厘米”,还有学生会说“我的
橡皮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厘米”。
师:如果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课桌面的面积,你觉得怎么样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太麻烦了,应该用一个比平方厘米大的单位来测量桌面的面积”
师:你认为比平方厘米大的面积单位有什么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有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是的,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1平方分米有多大。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建立表象。
师:请大家试着从学具袋里找出面积约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学生自行找出1平方分米大小的正方形。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找到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板书)
教师把1平方分米的教具贴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自己手中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看清楚后就把眼睛闭起来,在脑海里想
一想1平方分米有多大。
师:同学们,你们在脑海里留下了1平方分米的样子了吗?再请大家找一找,生活中有什么物体
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杯盖的表面积、开关盒的表面积、粉笔盒一个面的面积、成人手
掌的面积、魔方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教师可以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学具比一比。
师:大家会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进行测量吗?
请同桌合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数学教科书封面的面积。
学生测量,汇报测量结果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师:如果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你觉得怎么样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太麻烦了,必须要有比平方分米还大的面积单位”,也可能有学
生会直接说“平方米”。
3.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建立表象。
师:学到这里,请大家想一想,1平方米的正方形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呢?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板书)
师:1平方米会有多大呢?请大家想象一下。
教师拿出一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
师:这张纸的面积就是1平方米,和你想的差不多大吗?你觉得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
平方米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投影屏幕的面积、方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师:现在,老师把这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铺在地上,请大家估一估1平方米的正方形内大约
能站多少个同学。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猜:8个、10个、15个、20个……
◎教学笔记请学生实际站一站,感受实际能站几个人。
【设计意图】在面积单位的教学中,通过操作测量、直观观察、想象记忆、举实例或现场活动
等相结合,促进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建立起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1.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3题。
学生快速地数一数,再汇报交流。
2.完成教科书P58“练习十二”第4题。
课件出示身份证、课桌、教室和操场的图片。
师生跟着课件一起交流、分析。
3.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在教科书上完成。
(2)集中展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大多数能区分清楚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可能会有少数学生选择单位不合适。
特别是邮票,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还有手帕,现在大小不一的手帕很多,学生很难把握标准。
在
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标准量,介绍清楚各种物体的实际情况。
4.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6题。
(1)小组内合作完成,互相交流。
(2)全班集中交流、评价。
【学情预设】因为正方形的数量不多,学生能很容易数出各图形的面积,周长的计数可能会出
现少量错误。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同。
5.完成教科书P65“练习十二”第7题。
(1)学生快速地在教科书上画一画。
(2)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学情预设】学生画的长方形可能面积不同,但是都能发现规律,即周长相同的图形,面积不
一定相同。
教师通过让同学展示多种数据,进一步证明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6.完成教科书P59“练习十二”第8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都能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采用割补的方法,然后再数一数小正方形的个数得到图形的面积,意思相近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进一步理解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大小观念。
在具体
的实际情境中体会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学笔记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
通过让学生动手量一量,闭上眼睛
想一想、猜一猜、估一估、比一比、画一画等多种数学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
面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形成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很好地突破了本
节课的重难点,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一、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棵树高4______________ 大拇指指甲的面积约1______________
一支铅笔长15_____________ 客厅的面积约是28_______________
一条毛巾的面积是12____________ 操场一周长400_______________
二、下面各图形都是由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三、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是16厘米的2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
米),比较它们的面积。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填“相等”或“不相等”),()形的面积较大。
参考答案
二、米平方厘米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米
三、1. 16厘米7平方厘米
2. 18厘米8平方厘米
四、图略[我发现]不相等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