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哲学体系中主客二分主旨对西方音乐哲学发展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西方哲学体系中主客二分主旨对西方音乐哲学发展的影响

作者简介:梁宝忠(1971———),男,陕西宝鸡人,硕士,东莞理工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美学、

作曲技术理论和哲学。

收稿日期:2007—04—15

论西方哲学体系中主客二分主旨对西方音乐哲学发展的影响

梁宝忠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106)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西方音乐哲学中“自律论”和“他律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阐明了这两个理论是西方哲学体系中主客二分主旨的直接产物。关键词:主客二分;自律论;他律论;天人合一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958(2008)01-0109-02

2008年第1期(总第101期)

No.1,2008General.No.101

JournalofQiqiharJuniorTeachers’College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西方哲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体

系。它有一个不同于传统的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特征是:在主客体这个问题上极端强调二者之间的分离。这种主客二分的哲学主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从古代到近代西方整个学术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其中自然包括西方音乐哲学①

。西方音乐哲学中的“自律论”与“他律论”

的产生也是西方主客二分哲学作用的结果。

“自律论”或“自律美学”

最早由德国音乐学家费利克斯?加茨提出。“自律论”

一派认为,音乐的法则和规律只在音乐自身之中,音乐的本质只

能从音响结构自身去理解,这门艺术是完全不依赖外来的内容的,它不是语言映象、譬喻、象征、符号等,音乐的内容就是它自己,此外什么也不表达也不意味。音乐中并没有内容———形式的区别,形式就是内容②。

早在古希腊时期的音乐思想中,就已孕育着后来的形式自律论美学的种子。毕达哥拉斯等人在数学、几何学、天文学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表明他们在执着探求自然界的客观规则;他们在逻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则表明他们的探索已深入到人类自身思维的客观规律中去。他们认为万物的基本元素是“数”,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他们将弦长的比例,同音高、音程之间的这一数学、物理发现,应用到对音乐本质的探讨之中。就这样,与人类心理反应紧密相连的人类文化现象之一———音乐的本质,便被归结到音乐的客体(发音体)的数学和物理性质上去了,而音乐的主体便被搁置到了一边。这种重客体、忽略主体的音乐哲学观正是其主客二分哲学的产儿。

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在主客体关系上蒙上了一层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但人作为这个主体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客观

世界的探究③。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亚昆那一方面强调一切文化的神学性质但另一方面又强调事物(包括艺术)的美在形式。但这毕竟也说明,古希腊时期强调从形式方面探索事物的美,这种思想即使在经院哲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没有完全中断。

即使在“情感论”

盛行的18世纪上半叶的德国,离开音乐的情感内容而从形式角度去探讨音乐本质的倾向并没有完全终止。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把数学看作音乐的基础,把数的关系同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内容联系起来,把音乐称作是“心灵的数学练习”。18世纪末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的发表第一次为音乐美学中的“形式———自律论”从哲学———美学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康德把美视作一个独立的范畴,将它从“真”与“善”中分离出来,在他的音乐观中进而将纯音乐的美看作区别于“真”与“善”

的纯“形式”

范畴。孔德的实证主义则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对他所面对现象和事实的实证性的描述。这是人的一切认识的根源,人的一切知识和认识都只能限制在现象和事实的范围之内。科学也正是在这个范围之内依靠观察、实验和理性对现象和事实的实证性描述。这样,康德和孔德的上述思想就为美学乃至音乐美学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专门的学科领域从哲学原理上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前提。汉斯力克的形式自律论美学专著《论音乐的美》

的哲学基础,正源于此。如果没有主客体分离的哲学思维作为基础和前提,音乐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是难以形成的,当然也就谈不到发展和深化④。

同样,与“自律论”美学观点几乎完全相悖的“他律论”美学,也是西方主客二分哲学主旨影响下的产物。

“他律论”或“他律美学”

主张,音乐受外在规律的制约,音乐法则来自音乐之外,音乐体现着客观外在世界,标志着客观现象,主要是人类情感,这就是音乐的内容,正是这一内容决定了音乐的形式、结构、音响、逻辑等等。所以,“他律论”也可以称作“情感论美学”或“内容美学”。主张“他律论”者,几乎没有不推崇歌剧、歌曲和标题音乐的,就是涉及所谓“绝对音乐”、“纯音乐”、“无标题音乐”,也往往绕过作品而去讨

论作品的社会背景、思想立场等⑤

。总之,这派人希望能找出

109——

作品与现实的确定性的联系。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将音乐同人的感情生活联系起来,指出:“节奏和乐调是依照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性情。”这种音乐模仿论,就是承认音乐内容来源于音乐之外的事物。这一点而言,它可以说是“他律”论美学的最早雏形,为19世纪西方音乐美学中的“情感论”,

开辟了最初的道路。在这种观点中,音乐就像一面镜子,音乐的内容是人类情感,音乐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被“模仿”这个词含糊的概括,这个论点也不能不归因于西方主客二分的哲学倾向。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思想家则认为,音乐的内容不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也不是柏拉图所说的“理念世界”,而是与彼岸世界的上帝相联系。上帝是音乐美的最终来源。对于像奥古斯丁和托马斯?亚昆那样的经院哲学家们来说,音乐的美不过是上帝在音乐这个对象身上打下来的烙印,是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美观照上帝的美。一句话,“上帝是音乐的内容”,音乐本身又被置于一边。

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运动使音乐思想发生了一次深刻的变革。新兴市民阶级的思想代表——

—人文主义者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展开的对封建思想体系的批判中,用人性、现实生活、追求人生乐趣来取代神、彼岸世界和禁欲主义。用人文主义思想武装起来的音乐学者们把古希腊的模仿论作为自己音乐观的出发点,同时赋予这种学术以新的内容。他们的音乐观中已开始把人的情感提到重要地位,声称音乐是“热情的心灵表现”,认为音乐能像语言一样表达人的情感⑥。这样,音乐又只是情感的载体和传递媒介。

19世纪上半叶和整个18世纪,具有明显“他律论”倾向的情感美学最终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卢梭在论述旋律时指出,“是什么使音乐成了模仿的艺术呢?是旋律,旋律模仿人声的变化,表现出怨诉,表现出痛苦和喜悦的呼声,表现了威吓和叹息,一切情感的发声表现都属于旋律表现的范围。”当时的玛泰松、马尔布格、苏尔策等人都把音乐看作是描写“各种心底意向”,具有表达“人类各种激情”的艺术。在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中,情感和理性之间达到了高度的平衡,而真正情感的表现仍是他们音乐的灵魂⑦。此时虽提倡情感和理性的统一,但强调的仍是情感的表现,对音乐的本质认识被集中在作为主体的人对音乐的情感感受上,这也是西方主客二分哲学思维特征影响的产物。

19世纪欧洲音乐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是一种表情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