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神奇的幻方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探索神奇的幻方课件_2
活动一
在如图所示的三阶幻方中 (1)如果把和相等的每一组数分别连线,这些线段 会构成一个怎样的图形?描述你得 到图形的特点 (2)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字的位置,使它们 仍然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值和相等 吗?
492 357
816
活动一
(2)在上述幻方中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 上的和是15,最核心位置的数字是5.如下图所 示的三阶幻方,它们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 上的和是多少?它们最核心位置的数字是什么 ?你有什么发现?这是一般规律吗?
3 5 7 2、将2,3,4,5,6,7,8,9,10填入到3×3的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1、下图是一个三阶幻方,已经填好了三个数,根据幻方的性质把幻方填写完整。
8
1
6
情境引入
幻方的定义: 一般地,一个n行n列的正方形方格中,每
一行、每一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字和都相等 ,这样的数字方阵称为n阶幻方.
1、下图是一个三阶幻方,已经填好了三个数,根据幻方的性质把幻方填写完整。 (2)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字的位置,使它们仍然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值和相等吗? 每小块乌龟壳有几个小点点,正好凑成从1到9这9个数字。 (2)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字的位置,使它们仍然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值和相等吗? 2、经历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活动,初步积累构造三阶幻方的经验
《探寻神奇的幻方》
学习目标
情境引入 2、经历观察、猜想、归纳、类比等活动,初步积累构造三阶幻方的经验
(2)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字的位置,使它们仍然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值和相等吗? 《探寻神奇的幻方》 在如图所示的三阶幻方中 1、下图是一个三阶幻方,已经填好了三个数,根据幻方的性质把幻方填写完整。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上 综合与实践 -探索神奇的幻方 课件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 之和分别是多少?你是如何计算的?
●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字的位置,使它 们仍然满足你发现的那些相等关系?
●在你所构造的幻方中,最核心的位置是 什么?有没有“成对”的数?
●你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1、将2,3,4,5,6,7,8,9, 10填入到3×3的方格中,使得每 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三个 数之和相等。
谢 谢!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么就改变自己的心态。 不要试图交到一个完美的朋友,也不要交到很多朋友。 孩子,你是老师捧在手里的微笑。——王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不过,一切纪律都当小心地施用,除了诱导学生去把他们的工作完全作好以外,没有别种目的。——夸美纽斯 在没有明智的家庭教育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能使孩子变成畸形发展。这种变态的爱有许多种,其中主要的有”1娇纵的爱;2专横的爱; 3赎买式的爱。 世事喧嚣,人生寂寞。 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在同伴嬉乐或休息时不停地攀登;凡人之所以成为凡人,是因为别人忙于攀登时他却安然入睡。
之和相等。
2.自行选取一组数构造一个三阶幻方,使得每 一行、每一列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 60.
B类 3.用1,3,5,10,12,14,19,21,23构造一个三阶 幻方。
A类 4.用25个数构造一个五阶幻方.
通过人们的研究, 发现幻方种类有许许多多…….
平方幻方
不仅具有一般幻方的 性质,而且它们(每 行、每列及每条对角 线上的数字)的平方 和也等于另外的定值。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综合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我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综合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为主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探寻神奇的幻方,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与魅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2.教师设计一系列具有梯度的问题,如“幻方的定义是什么?”,“幻方的性质有哪些?”,“如何判断一个矩阵是否为幻方?”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幻方的本质。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有理数知识)小组合作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共同探讨幻方的规律,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幻方的定义和性质,理解幻方的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验证等方法探索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幻方的规律,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激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综合与实践 探寻神奇的幻方 课件(共15张PPT)
现的那些相等关系?
492 357 816
三阶幻方
探究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4.在你构造的幻方中,最核心 位置是什么?在这个位置上出现的 数是几?它与相邻的其它两数的和 有什么关系?有没有“成对”的数?
5.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492 357 816
三阶幻方
探究三
七年级数学
幻和为15时为什么中间 的数一定是 5 呢?
19 11 15 8
15
8 1 6 15 3 5 7 15 4 9 2 15
15 15 15 15
探究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图中的三阶幻方中,
1.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
上的三个数之和分别是多少?
2.如果把和相等的每一组数
分别连线,这些线段会构成一个
怎样的图形?
3.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
字的位置,使它们仍然满足你发
“洛书”传说
传说夏禹治水时,在黄河支流的洛水中浮出一 只神龟,龟背上有一张象征吉祥的图案,古人认 为是一种祥瑞,预示着洪水将被夏禹王彻底制伏。 他们发现,这个图案每一列、每一行及对角线加 起来的数字和都是一样的。后人称这个图案为 “洛书”。即现在的三阶幻方。
我国的幻方后来传到了国外,幻方多彩的变 幻特征吸引了许多国外的数学家们。从16、17世 纪到现在,全世界尤其是西方构造幻方非常盛行。
672 618 1 5 9③7 5 3④ 834 294
816 834 3 5 7⑤ 1 5 9⑥ 492 672
438 492 9 5 1⑦ 3 5 7⑧ 276 816
活动三
用三阶幻方游戏实验幻和为偶数的构 造方法是否和幻和为奇数的方法一样?
如:用2、3、4、5、6、7、8、9、10 构造幻方。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综合与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课件
变化的是形式 不变的是规律 以不变应万变 就是数学奥秘
洛书故事
公元前三千多年,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皇帝夏
禹带领百姓去治理洛河,这时,从水中浮起一只大乌 如果你已经被“幻方知识”吸引,你可以
468 927
492 357
816
幻方中每一个数字都加同一个数,所得方格仍是幻方.
挑战自我 270
中级
第 2关
135 6 -1 4
492 357
816
幻方中每一个数字都减同一个数,所得方格仍是幻方.
挑战自我
中级
8 18 4
第 3关
6 10 14 16 2 12
492 357
816
幻方中每一个数字都乘同一个不为零的数,
挑战自我
高级
请你设计一个幻和为60的三阶幻方。
第 2关
挑战自我
高级
请你设计一个幻和为60的三阶幻方。
4+15 9+15 2+15
3+15 20 7+15
8+15 1+15 6+15
4×4 3×4
9×4
20
2×4 7×4
第 2关
8×4 1×4 6×4
总结收获:
一、幻方的智力开发功能。
围棋盘是一个19阶方阵,象棋盘是一个八 阶方阵(其将帅宫是一个三阶方阵), 它们的 走法原理均同幻方的布局原理相关。
a+e+i+b+e+h+c+e+g=3m 幻方已应用于“建路”,“爵当曲线”,“七座桥”等的位置解析学及组合解析学中。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教案2一. 教材分析《探寻神奇的幻方》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幻方的概念、性质及其构造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有理数乘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幻方的基本概念,掌握幻方的构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对于数的运算、数的性质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幻方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探索和研究新的数学问题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幻方的概念,掌握幻方的构造方法,能够自己构造出一些简单的幻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幻方的概念、性质和构造方法。
2.难点:幻方的性质的证明和构造方法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幻方的概念、性质和构造方法。
同时,结合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形来更好地理解幻方的性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幻灯片、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用于构造幻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有趣的幻方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幻方的概念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幻方的概念、性质和构造方法。
同时,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幻方构造方法,自己动手构造一些简单的幻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探寻神奇的幻方》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幻方的概念、性质以及如何构造和判断幻方。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幻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幻方的性质和构造方法。
这一节内容既巩固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又为学生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接触初中数学的七年级学生,他们对数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担心数学学习的困难。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发现和总结幻方的性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幻方的构造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幻方的概念,理解幻方的性质,学会如何构造和判断幻方。
同时,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幻方的概念、性质和构造方法。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幻方的性质来判断一个矩阵是否为幻方,以及如何构造出一个新的幻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幻方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神奇的幻方,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幻方的概念。
2.探究幻方的性质: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幻方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幻方的性质。
3.学习构造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构造一个幻方,总结出构造幻方的方法和步骤。
4.判断幻方: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幻方的性质来判断一个矩阵是否为幻方。
5.练习与拓展:通过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寻神奇的幻方》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几何图形的性质》中的一个拓展内容。
幻方的概念和相关性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知识点,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探究,来理解和掌握。
教材通过引入幻方的概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幻方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多边形的性质,对图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幻方的概念和性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自主发现幻方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幻方的概念,掌握幻方的性质,能独立完成幻方的构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幻方的概念,掌握幻方的性质。
2.难点:发现并证明幻方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幻方的性质。
2.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感受幻方的性质。
3.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黑板、粉笔。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个神奇的幻方,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幻方的概念,让学生观察幻方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幻方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尝试构造一个幻方,并观察幻方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幻方,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幻方的性质。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幻方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深化对幻方性质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说课稿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探寻神奇的幻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向学生介绍幻方的概念、性质及其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幻方的历史背景,掌握幻方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幻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较为新颖,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数学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对于幻方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概念和现象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幻方的概念,掌握幻方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幻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幻方的概念及其性质。
2.教学难点:幻方的证明及其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幻方的相关实例和证明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出示一些神奇的数字矩阵,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幻方的概念及其性质,思考如何判断一个数字矩阵是否为幻方。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思考,共同探讨幻方的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重点阐述幻方的证明方法和实际应用。
5.实践操作: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尝试解决一些与幻方相关的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探寻神奇的幻方》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寻神奇的幻方》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整式的混合运算》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究幻方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材以幻方为载体,引入了数学中的对称性、周期性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探究素材。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整式的混合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总结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幻方的定义和性质,能找出最小的幻方。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幻方的定义和性质,最小幻方的找出。
2.难点:对幻方规律的探究和总结。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幻灯片,展示幻方的定义、性质和各种类型的幻方。
2.学生准备笔记本,记录所学内容和发现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幻方,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幻方?幻方有哪些特点?呈现(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幻方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幻方的特点。
2.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幻方的性质和规律。
操练(15分钟)1.教师提出练习题,让学生找出最小的幻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巩固(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幻方的性质和规律。
2.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互相交流。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幻方的性质和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探寻神奇的幻方(课件)-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由远古时代的重大发现 出发,一起探究了神奇的幻方,感受了我 们祖先伟大的智慧和创造力,我们中华文 明源远流长,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学习了 这一课,你一定收获很多,让我们畅所欲 言吧。
经过这一路的探索,我们都做了很多。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 的传承人,让我们肩负起传承民族文明优 秀文化的使命,将敢于探索的精神发扬到 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去。
834 159 672
816 357 492
294 753 618
438 951 276
672 159 834
276 951 438
合作研学
4、在你构造的 幻方中,最核心位 置的数是什么?有 没有“成对”的数 ?
492 357 816
5、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Fra bibliotek勇于尝试
1.补全以下两个幻方
10 5 4 11 6 7
基础作业 1.将-3,-2,-1,0,1,2,3,4,5,填入到3×3的方格中,使得每行、每
列、每条对角线的三个数之和相等。 2.自行选取一组数构造一个三阶幻方,使得每行、每列、每条
对角线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60.
能力作业 用1,3,5,10,12,14,19,21,23构造一个三阶幻方。
素养作业 用25个数构造一个五阶幻方。
492 357 816
合作研学
2、如果把和相等 的每一组数分别连 线,这些连线段会 构成一个怎样的图 形?描述你得到的 图形有什么特点?
492 357 816
合作研学
3、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 字的位置,使它们依然是一个 三阶幻方?
492 357 816
492 357 816
618 753 294
探寻神奇的幻方课件.
• 1977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宇宙 飞船,试图与“外星人”建立联系。如何 使地外智慧生命理解地球人的意思,这是 个很困难的事情,世界各国的人们纷纷献 计献策,美国宇航局采纳了其中一些。最 后飞船上携带有两件与数学有关的东西, 一个是勾股数,另一个是一个4阶幻方,这 个幻方,是耆那幻方(Jaina Square) 。
• 耆那幻方是在印度哈 周拉合市(Khajuraho) 的耆那教寺庙门前一 块石牌上刻的,是12 -13世纪的产物。它 的任何2×2的方块内 的4个数字和也是34。
7 12 1 14 2 13 8 11 16 3 10 5 9 6 15 4
《射雕英雄传》第29和31回
(瑛姑)双手捧头,苦苦思索,过了一会,忽 然抬起头来,脸有喜色,道:“你的算法自然精 我百倍,可是我问你: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 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如 何排法?”黄蓉心想:“我爹爹经营桃花岛,五 行生克之变,何等精奥?这九宫之法是桃花岛阵 图的根基,岂有不知之理?”当下低声诵道: “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画, 在沙上画了一个九宫之图。那女子面如死灰。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之美以及祖国文化的博大精 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1、幻方的概念(三阶幻方)
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数字的和都相等的方格, 叫“幻方”.它们的和叫幻和,幻方中所有的数叫幻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综合与实践 -探索神奇的幻方 课件
e
f
45+3e=60,所以e=5
ghi
因此,三阶幻方的正中间一格必须填5.
研究三阶幻方5
(5)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参考:中国幻方主页的网址: 或 幻方英才留言板 /ly/default.asp?user= 中国幻方英才之家。 沈文基幻方研究主页 / 郭先强等幂和 - 幻方 / 任初农《龙颂》幻方主 页 /longsong/index.html, 中国幻方国际英文版 /china/
参考答案:可以。比如将原来 的幻方绕中心旋转180度,它们 仍将满足发现的那些相等关系: 具体相当于9 和1互换,7和3互 换,2和8互换。(事实上,洛 书三阶幻方共有8种情况)
492 357 816
618 753 294
研究三阶幻方5
(4)在你构造的幻方中,最核心位置是
什么?有没有“成对”的数?这是一般规
1 6 -1 024 5 -2 3
492 357 816
制作三阶幻方3
4、(机动)试利用问题3的结论制作一个三 阶幻方。
反思小结 1、请你说出九宫图的一些主要特点。 2、你认为怎样的九个数可以满足三阶幻方的要求? 应怎样把这九个数填入三阶幻方?说说你的道理。 3、你还有什么新的猜想?在研究中,你还有哪些 结论,有哪些感受,与同伴交流。
少年学艺 六面围墙九米高, 四季苦练十五招, 三更始练十六套, 五转飞空十分妙。 十三少年两手高, 十一寻师八方找, 十阶幻方1 1、各小组展示课前的预习作业。
492 357 816
834 159 672
618 753 294
276 951 438
438 951 276
294 753 618
672 159 8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与实践探寻神奇的幻方学生起点分析“探寻神奇的幻方” 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综合与实践”,学生此前已完成“有理数及其运算”与“整式及其加减”的学习,部分学生对用1~9填成三阶幻方,在方法上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学生的认知条件决定了它主要立足于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在问题串引导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行反思,从中感受对学生而言,一种全新的以自主探究为特色的学习方式.教学任务分析本“综合与实践”以探寻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为载体,帮助学生感受图形的对称;提高字母表示数的技能和探索规律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学时要提供学生充足的探索数量关系并符号化的时间,培养学生言之有据的习惯,发展学生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可以组建四人活动小组,每组有一份评分标准(见教师用书),促成学生以良好的情感态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教学目标1、借助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揭示几种简单的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体验有理数混合运算、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与几种简单的三阶幻方本质特征的内在联系;能够快速对含有具体数字的不完整幻方进行补充,掌握幻方的形成和相等关系的一般性描述.2、在幻方规律的发现、幻方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研究体验,获得一些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经验,提高能力;3、借助洛书、杨辉幻方等史料,帮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将民族瑰宝进一步发扬光大的信心和决心,从幻方对称的图形、美妙的结论中,初步感受数学的美.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查阅资料;第二环节:结识幻方;第三环节:研究三阶幻方;第四环节:制作三阶幻方;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查阅资料(提前一周布置)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幻方的有关知识.活动目的: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了解幻方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对幻方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也可以布置课前思考题,如:“请将1~9这九个数分别填在三行三列的数表中,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和都相等.”第二环节:结识幻方活动内容:据说夏禹治水时,在黄河支流洛水中浮现出一只大乌龟,背上有一个很奇怪的图形,古人认为是一种祥瑞,预示着洪水将被夏禹王彻底制服.后人称之为"洛书",即现在的三阶幻方.洛书 三阶幻方三阶幻方,具有一个十分“漂亮”的性质: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和对角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不信,我们来验证一下.一般地,一个n 行n 列的正方形方格中,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和都相等,这样的数字方阵称为n 阶幻方.1、算出右图中各横排、竖列及对角线上数字的和,看看它是不是一个幻方.活动目的:通过简介有关幻方古今内外的奇闻趣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对幻方的研究兴趣;问题1以思考题的形式,在学生有一定的课前感悟基础上简介幻方引入课题. 活动注意事项:幻方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学生已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共同交流.解决问题1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如正方形最核心位置的数是几,数据是否成对出现?以便为后面的探究做一定的经验积累. 第三环节:研究三阶幻方活动内容: 在三阶幻方中,(1)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关系?横行、竖行、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分别是多少? (2)如果把和相等的每一组数分别连线,这些连线段会构成一个怎样的图形?描述你得到的图形有什么特点?(3)你能否改变上述幻方中数字的位置,使它们仍然满足你发现的那些相等关系吗? (4)在你构造的幻方中,最核心位置是什么?有没有“成对”的数?这是一般规律吗?你能证明它吗?(5)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疑问?活动目的:借助对神农幻方的深入观察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图形上的变换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最古老的洛书三阶幻方,引发思索和质疑,为后继的进一步探究埋下伏笔.对于问题(4)教师可提示:每行、列、对角线上的数字和是多少?如果设中间的数是x ,你能得到哪些关于x 的式子?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很容易发现洛书三阶幻方奇数与偶数的设置,以及和相等的每一组连线段构成的图形均衡对称,和谐美丽;每行每列以及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是15;对于问题(4),有的学生可能借助9个数的奇偶性解释自己的想法:因为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如果5不在中间位置将无法满足题意;而且进一步当把5填入中间格时,如果四个角上填奇数,则其他四格填偶数,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行、第三行、第一列、第三列他们的和都得偶数,而据题目所求,三个数之和为15,15 是奇数,所以与题意不符(如图1).如果四个角上一对奇数一对偶数,则剩下的四个格中也应该一对奇数一对偶数,此时我们可以看到第一行、第三行和都为偶数,同样与题意不符(如图2).然而如果四个角上都填偶数,剩下的四个格填奇数则符合题意(如图3).图1 图2 图3对于5为何必须放在中间?也有的同学借助小学学过的简易方程给出精妙的解释:如图4,由于每列的和,以及每条对角线的和都是15,所以两条对角线的和与第二列的和相加得45,其中x 出现3次,第一、三行的数均各出现一次,故:3x +2×15=3×15,从而x=5 第四环节:制作三阶幻方 活动内容:上面是用1-9这9个数字组成的三阶幻方,用其他9个数字能组成3阶幻方吗?1、 将2,3,4,5,6,7,8,9,10填入到3×3的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学生思考:这9个数与原来9个数有什么关系?2、将-2,-1,0,1,2,3,4,5,6填入到3×3的方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相等.学生思考:这9个数可以由原来9个数怎么变过来?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以下问题:3、有人发现将原来三阶幻方中每个数加1就得到1中的幻方,将每个数减少3就得到2中的幻方.一般地,原来幻方中的每个数分别增加任意一个相同的数,还构成一个幻方吗?说说你的道理.如果每个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呢?如果先扩大相同的倍数,再同时增加另一个数呢?在下面自己制作几个幻方.活动目的:设置多角度的实践机会,对神农幻方进行拓展变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三阶幻方的感性认识,对逐步显现的规律不断加深感悟,从而关注怎样去表达方法的本质. 活动注意事项: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对问题1,需要的话可多设置几个变式练习,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对头脑中的猜想获得更直观的感受,对逐步显现的规律不断加深感悟,从而关注怎样去表达方法的本质. 第五环节:反思小结 活动内容:(1)你是怎样解决上述问题的?(2)你认为怎样的九个数可以满足三阶幻方的要求?应怎样把这九个数填入三阶幻方?说说你的道理.(3)你还有什么新的猜想?研究中,你有哪些结论,有哪些感受,与同伴交流.活动目的:对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能有不同层次水平的答案.此环节帮助学生借助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把对三阶幻方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经验的层面,能感知并解释几种简单三阶幻方的数学模型,能对相应的探究方法反思提炼.活动注意事项:对问题1,学生的经验可能有:只要连续的9个数填入到3×3的方格中即可满足横行、竖列、斜对角的和相等;“等差”的九个数可以填入到3×3的方格中,使得横行、竖列、斜对角的和相等;9个数的最中间数应填在中心格;9个数被分成三组,如果每组数之间间隔都相同,而且组间也都间隔一样大则填入到3×3的方格中,也能使得横行、竖列、斜对角的和相等…对于每一条经验都不能止于感受,而要启发学生“说说你的道理”,关注言之有据习惯的养成.问题2要求学生归纳、类比、由特殊到一般,把感悟到的数量关系符号化,借助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揭示几种被学生发现的简单的三阶幻方的本质特征,此处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根据特例大胆猜想,然后再综合运用有理数混合运算、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返回去验证猜想的数学思维过程.数学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现,为理性的东西提供直观素材,在“综合与实践”中往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源自学生中间的问题更能拨动他们彼此的思维之弦,问题3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第六环节:课后作业:1.阅读教材《读一读》部分2.自行选取一组数构造一个三阶幻方,使得每一行、每一列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等于60.*3.用25个数构造一个五阶幻方.*4.本课时给出的数,从小到大排列,好像都是等距的.不“等距”的9个数能否构成三阶幻方呢?活动目的:通过正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感知探究方法,这里的读一读是为学生开辟进一步探究此问题的方向和路径.教学反思:帮助学生借助字母表示数、探索规律把对三阶幻方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经验的层面,能感知并解释几种简单三阶幻方的数学模型,能对相应的探究方法反思提炼;提供学生充足的探索数量关系并符号化的时间,鼓励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多角度尝试,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讨论;借助对神农幻方的深入观察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图形上的变换,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三阶幻方,引发思索和质疑;对神农幻方进行拓展变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三阶幻方的感性认识,对逐步显现的规律不断加深感悟,从而关注怎样去表达方法的本质,但有的学生发现不了变式练习中的九个数与神农幻方中的九个数之间的关联;有的学生探索止于对数量关系的感知,做不到把所进行的探索符号化。
面对学生的这些困难,教师既不能简单告诉,又不能放手不管,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加以引导,如可以将问题提的紧凑点,步子放慢些,让学生能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发现的快乐,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说明:本“综合与实践”为两个课时,但这里只写了第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对于一般学生可能很难在一课时完成学习任务,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是进一步解决和完善第一课时中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在课上共同交流第一课时中提出的问题和作业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