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尿操作发生尿路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四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修订日期:21____年____月____日一、对医务人员进行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留置尿管的维护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的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二、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一)置管前。
严格执行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使用。
保证物品符合要求,有效期内使用。
选择适宜型号、材质的导尿管,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
严格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消毒导尿口,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正确固定导尿管,并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三)置管后。
妥善固定,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完整,防止尿液逆流。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避免污染集尿袋出口。
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不要轻易脱开,留取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监测时严格无菌操作。
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和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密闭性被破坏,出现尿路感染,立即更换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尽早拔除导尿管,缩短留置导尿管的时间。
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尿管时应训练膀胱功能。
维护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三、各科室积极配合院感科开展尿路感染目标性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反馈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感染率。
李沧区中心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二)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并且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度和措施:1. 导尿管使用指南:制定并实施导尿管使用指南,明确导尿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减少不必要的导尿。
2. 导尿管插入和护理指南:明确导尿管的正确插入和护理方法,包括无菌操作、使用适当的消毒剂、保持导尿管通畅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标准版)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3.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
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不常规推荐或不推 荐的措施
常规更换导管:不推荐。应遵循产品说明书中的频率更换,或者导尿管 阻塞时及时更换。
谢谢聆听
干预措施: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畅通性和密闭性。
关键控制点:1.保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 2. 恰当安全固定的导尿管,避免移动或尿道牵拉。保持导
尿管和收集管不缠绕。 3.如密闭性破坏、尿管脱开或出现渗漏时,应消毒导尿管-
集尿袋连接处并更换集尿系统。 4.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 5.活动或转运时,暂时夹闭导尿管。
2.通过监测反馈不断改进防控措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不常规推荐或不推荐的 措施
1.使用银涂层/抗菌药物涂层尿管。 说明:不常规推荐。
2.在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筛查无症状性菌尿。 说明:不推荐。
3.膀胱冲洗。 说明:1.不推荐以预防CAUTI为目的膀胱冲洗。
2.如果可能发生尿道梗阻,可使用密闭式膀胱冲洗。
1.自动停止式医嘱,需要重新持续留置的医嘱。 2.放置于患者病案或电子病历中的标准化提醒。
指针时持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核心措施
干预措施: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关键控制点:1.置管时,进行导尿管维护及任何与导尿管相关操作前后均应严格 执行手卫生。 2.置管和导尿维护时遵循无菌技术,包括使用无菌手套、铺巾、海 绵。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其他措施
干预措施:选择型号大小、材质适宜的导尿管。 关键控制点:应尽可能选择小的导尿管,导尿管型号达到合适的引流效
果即可。型号较小的导尿管可减少对尿管的损伤。
导尿管效果尿路感染预防其他措施
干预措施:合理留取标本。
关键控制点:1.新鲜尿液的检查:收集少量样本,消毒剂消毒后,通过从无针采 样口用无菌针/套管接头抽取尿液。 2.需要做特殊尿液分析时,采用无菌方法从引流袋获取更多尿液。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
双峰县中医医院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
1、评估:导尿的必要性,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导尿。
2、操作时:⑴检查导尿包的质量,告之患者导尿的目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
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的导尿管
⑶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消毒尿道口。
⑷插管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气囊注无菌水10-15ml.
3、置管后:⑴保持引流装置的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夹闭引流管,防尿液逆流。
⑵妥善固定尿管,保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目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⑶用个人专用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的尿液,倾尿时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留置导尿管后的维护:
⑴保持尿道口清洁,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⑵患者沐浴或擦身时要注意导尿管的保护,请忽将导管浸入水中。
⑶若导尿管阻塞、不慎脱出或留置导尿管装置的无菌性和闭密性被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5、留置导尿管后相关尿路感染的监测:
⑴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⑵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薇生物实验室检测作出判断。
⑶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目标监测,得出导尿使用率及其相关感染率,查找原因,及时改正。
院感科
二O一一年六月。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规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
患者方面的因素: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等。
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
为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特制定以下操作规程:1.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
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2.置管时(1)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0.5%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1)男性: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2)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用生理盐水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铺无菌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置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3.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5)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10天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根据说明更换,更换导尿管时将集尿袋更换。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导尿管患者由于导尿管插管引起的尿路感染。
主要表现为腹痛、尿频、尿急、尿痛、尿液变浑浊等症状。
尿路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病情复杂度,还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药费用。
因此,制定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对于减少和预防尿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的一些建议。
1.严格制定导尿指征:导尿应严格按照适应症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导尿。
对于需要长期导尿的患者,应定期评估导尿的必要性,并及时拔管。
2.导尿程序规范:导尿前应做好手卫生,使用无菌器械进行导尿操作。
插入导尿管前,应对尿道及外生殖器进行彻底清洁。
3.导尿管管理:导尿管插入后,应定期检查导尿管及尿袋的情况。
尿袋应保持通畅,不得让尿液倒流,避免皮肤接触引起感染。
尿袋应保持下垂,尾管不得触地。
4.尿袋更换:对于单腔导尿管,建议每7-10天更换一次尿袋。
对于双腔导尿管,建议每3-5天更换一次。
更换尿袋前应进行手卫生,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操作。
5.合理的尿袋固定:尿袋应固定在患者体侧,避免拉扯导尿管。
尿袋固定带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6.注意导尿装置与尿袋之间的连接:导尿装置与尿袋之间的连接处应保持密封。
如发现连接处有松动、漏尿等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正。
7.定期进行导尿管护理:导尿管插入后应定期进行导尿管护理,包括清洁导尿管口、沟导尿管、更换导尿管固定带等。
8.提供足够的水分摄入:适当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
患者应被鼓励多喝水,增加尿液排出,避免尿液在导尿管内滞留过长,减少感染风险。
9.发现感染症状及早治疗:如果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等,应及时进行尿液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并根据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
10.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同时,患者及其家属也应接受相关的教育,了解导尿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05
培训与教育计划制定
医护人员培训内容与方法建议
培训内容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知识、导尿管相关操作技能、感染防控措 施等。
培训方法
采用讲座、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水 平和操作技能。
患者及家属教育内容与方式选择
教育内容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措施、导尿管护理方法、感染 症状识别等。
教育方式
通过宣传册、宣传视频、微信推送等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家属 普及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针 对不同年龄段和认知水平的患者及家属,采用不同的教育方 式和内容,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06
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介绍
监测指标设定
数据分析方法
设定明确、可操作的监测指标,包括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病 原菌种类、耐药性等。
背景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医院内常见的感染之一,对患者康复和医疗资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 措施至关重要。
02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是指患者在使用导尿管过程中发生的尿路感染。这种感染与导尿管的 留置和使用密切相关。- 分类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 与控制指南
汇报人: 2023-12-20
目录
• 引言 •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概述 • 预防措施 • 控制策略 • 培训与教育计划制定 • 监测与评估机制建立
01
引言
目的
本指南旨在为医疗机构提供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的 预防与控制方法,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护理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护理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导尿术,是通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并引流出尿液的操作过程。
目的包括: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正确记录出入量;尿失禁病人留置尿管保持会阴部干燥等。
由于不规范的导尿操作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尿路感染、尿道黏膜损伤、血尿、尿潴留等。
一、尿路感染发生原因1.导尿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呈正比。
3.留置导尿管期间未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致使细菌侵入引流装置引起逆行感染。
4.留置导尿管期间出现集尿袋高于膀胱高度或其他原因导致尿液返流的情况,促进逆行感染的发生。
5.留置导尿管期间尿道口、会阴部清洁消毒不彻底。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征,患者主诉尿频、尿急、尿痛,当感染累及上尿道时可有寒战、发热、尿道口可有脓性分泌物。
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可见阳性结果。
预防及处理1.导尿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
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尽量缩短留置时间,需留置时间较长者,每周更换(或根据不同材质,在导尿管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时限内更换)。
3.留置导尿管期间每天清洁、消毒外阴和尿道口,保持会阴部清洁。
4.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性,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防止尿液返流。
5.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多饮水,日均1500-2000ml,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
6.发生尿路感染时,尽可能拔除导尿管,根据病情运用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二、尿道黏膜损伤发生原因1.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导尿管气囊部未进入膀胱内就过早向气囊注水,膨胀的气囊压迫尿道,引起尿道黏膜损伤。
2.病人耐受不了导尿管所致的膀胱、尿道刺激,自行牵扯导尿管造成尿道损伤。
使用气囊导尿管的病人拉扯导尿管甚至可导致尿道破裂。
3.没有合理安置导尿管,病人翻身或活动时导尿管过度牵拉,造成尿道损伤。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一、目的预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二、范围1.适用部门:全院2.适用人员:医护人员、陪护人员三、规范性引用文件1.《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三个技术文件的通知20102. WS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四、定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指患者留置导尿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h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五、制度内容(一)置管前的预防控制措施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根据患者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
3.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4.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二)置管时的预防控制措施1.医务人员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2.插管前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3.置管过程中,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重新更换尿管;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三)置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1.妥善固定导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留置导尿管期间,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导尿管浸入水中;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4.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5.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范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一、插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应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时1.使用0.05%~0.1%的聚维酮碘(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程序如下。
(1)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擦净包皮及冠状沟。
(2)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肛门。
2.插管过程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黏膜损伤。
三、插管后1.悬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2.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3.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应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尿路感染。
5.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6.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应消毒。
7.患者洗澡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8.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应更换导尿管。
9.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
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1周2次,精密集尿袋1周1次。
11.应每天评价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四、其他预防措施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发生率。
此规程摘自2010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医院感染管理科2010年6月。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尿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一)尿道黏膜损伤及出血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尿道黏膜损伤症状→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轻者无须处理或采用止血镇痛治疗;严重损伤者根据情况采取留置三腔导尿管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尿道修补等手术治疗)→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二)尿路感染
处理流程: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症状→报告医生、护士长→遵医嘱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如病情需要暂不能拔者可给予膀胱冲洗,根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允许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并记录→科室讨论分析。
(三)虚脱
处理流程:发现患者虚脱→立刻报告医生、护士长→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体位→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及时完成各种处理→安抚患者及家属→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做好床旁交接班→科室讨论分析→按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四)误入阴道
处理流程:导尿管误入阴道→更换尿管重新正确插入。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6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一、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二、置管时:(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2)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3)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____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____,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____,最后会阴、肛门。
(4)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
三、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中尿液。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疑似导尿管阻塞时,不得冲洗,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水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7)导尿管不慎脱出或无菌、密闭留置导尿装置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8)患者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当先更换导尿管,应做尿培养检查。
(9)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换导尿管,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____周____次、普通集尿袋____周____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1.导管选择和使用: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病情和导尿需要的时间长短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导尿管。
对于长期导尿的患者,尽量选择硅胶材质的导尿管,降低感染风险。
在使用导尿管时,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导尿管。
2.导尿过程中的消毒:在导尿前和插入导尿管过程中,应进行适当的消毒。
对于男性患者,应用无菌梗阻灌尿法插入尿道,避免用手直接握住导尿管。
对于女性患者,尽量采用无菌环境,使用无菌手套,避免双手直接接触尿道。
3.导尿管周围护理:对于已插入导尿管的患者,需要定期对导管周围进行清洁和护理。
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导管周围的清洁,使用温盐水或医用洗剂轻轻清洗导管周围的皮肤,避免污染导管。
4.尽早拔除导尿管:尽早拔除导尿管是减少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有效措施。
在满足拔管条件的情况下,应尽早拔管,减少导尿时间。
5.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应用抗生素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但应合理选择抗生素和使用剂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6.患者教育和自我护理:患者和家属应接受针对导尿管使用的相关知识教育,并进行自我护理。
患者应定期更换尿袋,并注意尿袋的卫生情况。
在拔管后,应进行尿流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总之,针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导管和正确使用导管,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导管和清洁导管周围的护理,尽早拔除导尿管,并合理应用抗生素。
此外,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和自我护理也至关重要。
只有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
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目的:预防并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2、参考文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医院感染防控质量与控制实务》3. 内容:3.1定义:3.1.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指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或者拔除导尿管后48 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其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具体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001 年版)》)。
3.2 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措施3.2.1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3.2.2 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3.2.3 根据年龄、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成年男性宜选16F,成年女性宜选14F;3.2.4 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3.2.5 常规的消毒方法:用消毒棉签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3.2.6 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3.2.7 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3.3插管后的预防措施3.3.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3.3.2 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3.3.3 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3.3.4 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3.3.5 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消毒棉签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3.3.6 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3.3.7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3.3.8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3.3.9 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 次/1 周)和集尿袋(2 次/周);3.3.10 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3.3.11 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1、建立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
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指征,只有在必须时才使用,并尽早拔除。
术前导尿宜在手术室进行;
3、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尽量选用管径适宜、带有壶腹的硅胶导尿管(尽可能避免用橡胶导尿管)。
插管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正确固定导管,避免滑动或牵拉;
4、维护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不要轻易脱开,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且不得触及地面;保持引流通畅;
5、采集尿标本作培养时,应在导尿管远端接口处用无菌空针抽取尿液;
6、加强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每日应采用无菌盐水或1:2000苯扎溴铵清洗尿道外口,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1500ml以上;每周更换导尿管,若阻塞应立即更换;
7、不使用抗菌药物作连续膀胱冲洗预防感染;
8、严格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范本(3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范本一、插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
4、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二、插管时: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2、医务人员遵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插管前应洗手或快速手消剂消毒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含碘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____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____,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____,最后会阴、肛门。
5、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
三、插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并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3、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要注意手卫生,但此法采集的标本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4、疑似导尿管阻塞时,不得冲洗,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5、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7、导尿管不慎脱出或无菌、密闭留置导尿装置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8、患者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当先更换导尿1管,应做尿培养检查。
9、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更换导尿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2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控制制度一、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成年男性宜选16f女性宜选14f。
(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二、置管时:(1)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2)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
(3)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
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____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____,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____,最后会阴、肛门。
(4)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
三、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不应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中尿液。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
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4)疑似导尿管阻塞时,不得冲洗,应立即更换导尿管。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水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
(7)导尿管不慎脱出或无菌、密闭留置导尿装置破坏时,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
(8)患者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当先更换导尿管,应做尿培养检查。
(9)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把导管浸入水中。
(10)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定期更换导尿管可以预防导尿管相关感染,不提倡频繁换导尿管,建议更换导尿管频率为____周____次、普通集尿袋____周____次。
导尿操作发生尿路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李老师制作编辑,双击可修改,再上传必究导尿操作发生尿路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预防及处理:
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
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或尿套。
3.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
用0.1%乙烯雌酚无菌棉球做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减轻泌尿系统刺激状态;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菌粘附到硅胶导尿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4.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并跟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再上传必究。
留置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标准操作规程
留置导尿管预防尿路感染标准操作规程(SOP)一、留置导尿管过程中的感染预防措施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
通常男性使用16F,女性使用14F。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5、清洗或擦洗外阴后常规消毒导尿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
6、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7、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要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留置导尿管期间的感染预防措施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一般情况下不易行膀胱冲洗。
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3、导尿管不慎脱落和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时,需要及时更换导尿管。
4、疑似导尿管堵塞应更换导尿管,不得冲洗。
5、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尿道口擦拭消毒2次,被大便污染者必须及时清洁后,再行消毒。
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避免将导尿管浸入水中。
7、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且要按无菌原则及时排空尿袋。
8、长期留置导尿管者,一般每3天更换一次尿袋,如采用抗反流尿袋,可每周更换一次,如尿液混浊或呈血性尿液必须每天更换尿袋1次,注明更换时间。
更换尿袋及放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操作前后或给两个患者操作之间应进行手卫生。
放尿时应使用清洁容器;尿液排放口不可触及容器。
若戴手套者,其前后应进行手卫生处置,每次操作后应更换手套。
9、长期留置导尿管者,普通导尿管每2周更换一次,硅胶材质导尿管每月更换1次,或遵医嘱更换尿管。
10、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11、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导尿技术操作流程导尿目的:(1)收集无菌尿标本做细菌培养;(2)协助诊断;(3)盆腔内器官术前、全麻术前排空膀胱,避免术中损伤;(4)为尿潴留病人排出尿液,减轻痛苦;(5)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损伤病人留置尿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6)抢救休克或危重病人时,留置尿管监测肾脏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老师精心整理编辑,请下载修改使用,再上传必究导尿操作发生尿路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预防及处理:
1.用物必须严格灭菌,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注意会阴部消毒。
2.尽量避免留置导尿管,尿失禁者可用吸水会阴垫或尿套。
3.应用硅胶和乳胶材料的导尿管代替过去的橡胶导尿管。
用0.1%乙烯雌酚无菌棉球做润滑剂涂擦导尿管,可减轻泌尿系统刺激状态;导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抑制革兰氏阴性杆菌,阻止细菌和酵母菌粘附到硅胶导尿管,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4.当尿路感染发生时,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并跟据病情采用合适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再上传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