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搬经中学2015届冲刺高考调研测试
2015高考物理江苏省如皋市三轮冲刺模拟试题
PCD2015年搬经中学高三物理模拟试卷(5月20日)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选对的得 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力、长度和时间是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牛顿、米和秒就是基本单位B .伽利略用―月—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 .法拉第最先提出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D .牛顿在给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给出了引力常量2.半圆柱体P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 .在P和MN 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 保持竖直地缓慢向右移动,在Q 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 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Q 受到MN 的弹力逐渐减小 B .Q 受到P 的弹力逐渐减小 C .Q 受到MN 和P 的弹力之和保持不变 D .P 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均保持不变3.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载人的航天飞行,又实现了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某次航天飞行实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的P 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机械能比圆轨道2上的机械能大B .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通过P 的加速度小于沿圆轨道2运动的加速度4.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x 轴上且长为2L ,高为L ,纸面内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沿x 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导线框中的电流—位移(x I )关系的是5.如图所示,有一正方体空间ABCDEFGH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若只在A 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电势差BC U <HG UB .若只在A 点放置一正点电荷,则B 、H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 .若只在A 、E 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C 、G 两点的电势相等D .若只在A 、E 两点处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则D 、F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4∶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 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100HzB .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5VC .P 向左移动时,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流都减小D .P 向左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加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穿在足够长的水平固定直杆上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同时施加水平向右的恒力0F 和竖直向上的力F ,使小球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其中竖直向上的力F 大小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成正比,即υk F =(图中未标出).已知小球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球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最后做匀速运动B .小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直到静止C .小球的最大加速度为mFD .小球的最大速度为k μmgμF +0,恒力0F 的最大功率为2002F F mg kμμ+8.(2014·济南5月针对训练)如图所示,两面积较大、正对着的平行极板A 、B 水平放置,极板上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其中A 板用绝缘线悬挂,B 板固定且接地,P 点为两板的中间位置.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在两板间加上某种绝缘介质,A 、B 两板的电压会保持不变 B .A 、B 两板电荷分别在P 点产生电场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若将A 板水平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将减小D .若将A 板竖直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原P 点位置的电势将变大 9.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 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 的小物体接触(未连接),如图中O 点,弹簧水平且 无形变.用水平力F 缓慢向左推动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 了0x ,如图中B 点,此时物体静止.撤去F 后,物体开始向右运动, 运动的最大距离距B 点为30x ,C 点是物体向右运动过程中弹力和摩擦s-乙力大小相等的位置,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撤去F 时,物体的加速度最大,大小为gm kxμ-0B .物体先做加速度逐渐变小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做匀减速运动C .从B→C 位置物体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D .撤去F 后,物体向右运动到O 点时的动能最大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9分)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0.(10分)在水平固定的长木板上,小明用物体A 、B 分别探究了加速度随着外力的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纸带图中未画出).实验过程中小明用不同的重物P 分别挂在光滑的轻质动滑轮上,使平行于长木板的细线拉动长木板上的物体A 、B 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阻力及空气阻力可忽略),实验后进行数据处理,小明得到了物体A 、B 的加速度a 与轻质弹簧秤弹力F 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乙中的A 、B 所示, (1)(多选题)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不水平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B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物体C .实验中重物P 的质量应远小于物体的质量D .弹簧秤的读数始终为重物P 的重力的一半(2)小明仔细分析了图乙中两条线不重合的原因,得出结论:两个物体的质量不等,且A mB m(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两物体与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A μ B μ(填―大于‖―等于‖(3)甲、乙两位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
江苏省搬经中学2015届冲刺高考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A江苏省搬经中学2015届冲刺高考调研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
传2.如图,质量m=1kg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数μ=0.2。
由于受到相对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
现使钢板以速度v1=0.8m/s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以速度v2=0.6m/s沿导槽匀速运动,则拉力大小为()A.2NB.1.6NC.1.2ND.1N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和D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
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在t1时刻断开开关S。
规定以电路稳定时流过D1、D2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分别用I1、I2表示流过D1和D2的电流,则下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4.如图所示,正点电荷2Q、Q分别置于 M、N两点,O点为MN连线的中点。
点a、b在MN连线上,点c、d在MN中垂线上,它们都关于O点对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将电子沿直线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LGAGB C DO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B .若汽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 2D .表中x 为66.7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解析)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为一正弦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交流电的周期为2sB.用电压表测量该交流电压时,读数为311VC.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D.将它加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的耐压值必须等于311V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3.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 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v0+atD. 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4.如图所示,长为L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前端放一小物块,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将小车向右拉动一段距离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左端.物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 f,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f sB.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为0C.力F对小车做的功为f LD.小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 s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R3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A 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减小D.电阻R1的电功率增大6.如图所示,在水平板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挡板的动摩擦因数及最大静摩擦因数均为.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使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最后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能是图中的()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分)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电阻忽略不计,其右端连接有两个定值电阻R1、R2,电键S处于断开状态,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一电阻为R3的导体棒在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导轨上匀速向左运动,运动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现将电键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闭合S的瞬间,导体棒中的电流增大B.刚闭合S的瞬问,导体棒两端电压增大C.闭含S后,导体棒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D.闭合S后,导体棒做减速运动直到再一次匀速运动8.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取得巨大成就.卫星发射过程中,假设地~月转移轨道阶段可以简化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在适当的位置P点火,进入Q点后被月球俘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从发射“嫦娥二号”到在绕月轨道上正常运行,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Q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B.在P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C.“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D.“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池和交变电源的电动势都为6V,内阻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与a接通的瞬间,R中无感应电流B. S与a接通稳定后,R两端的电压为0C. S与b接通稳定后,R两端的电压为3VD. S与b接通稳定后,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之比为2:110.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若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束带电粒子带负电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正电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荷质比越小11.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矩形单匝线圈ABCD,AB边与磁场垂直,MN边始终与金属滑环K相连,PQ边始终与金属滑环L相连.金属滑环L、交流电流表A、定值电阻R、金属滑环K通过导线串联.使矩形线圈以恒定角速度绕过BC、AD中点的轴旋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随时间按余弦规律变化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越大,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越小C.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流经定值电阻R的电流瞬时值最大D.线圈转动的角速度增加为原来的两倍,则流经定值电阻R的电流的有效值也变为原来的两倍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12.有一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是1mm,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小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mm.1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明显错误或不当(指出一处即可):②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 E= ;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m/s2.14.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将图2中的实物连线按电路图补充完整.(2)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3)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中的(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4)实验测得表格中的7组数据.请在如图3的坐标纸上作出该元件的I﹣U图线.序号电压/V 电流/A1 0.00 0.002 0.40 0.023 0.80 0.054 1.20 0.125 1.60 0.206 2.00 0.317 2.40 0.44(5)为了求元件Q在I﹣U图线上某点的电阻,甲同学利用该点的坐标I、U,由R=求得.乙同学作出该点的切线,求出切线的斜率k,由R=求得.其中(选填“甲”、“乙”)同学的方法正确.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6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速度传感器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2)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3)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6.如图所示,四分之三周长的细圆管的半径R=0.4m,管口B和圆心O在同一水平面上,D是圆管的最高点,其中半圆周BE段存在摩擦,BC和CE段动摩擦因数相同,ED段光滑;质量m=0.5kg、直径稍小于圆管内径的小球从距B正上方高H=2.5m的A处自由下落,从B处进入圆管继续运动直到圆管的最高点D飞出,恰能再次飞到B处.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小球飞离D点时的速度;(2)小球在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和方向;(3)小球从B点到D点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17.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直导轨MN、PQ与水平面成θ角放置,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它们的电阻不计.现让ab杆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1)求ab杆下滑的最大速度v m;(2)ab杆由静止释放至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Q,求该过程中ab 杆下滑的距离x及通过电阻R的电量q.18.如图Ox、Oy、Oz为相互垂直的坐标轴,Oy轴为竖直方向,整个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从坐标原点O以速度v0沿Ox 轴正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若在整个空间加一匀强电场E1,使小球在xOz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场强E1和小球运动的轨道半径;(2)若在整个空间加一匀强电场E2,使小球沿Ox轴做匀速直线运动,求E2的大小;(3)若在整个空间加一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求该小球从坐标原点O 抛出后,经过y轴时的坐标y和动能E k.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为一正弦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A.交流电的周期为2sB.用电压表测量该交流电压时,读数为311VC.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D.将它加在电容器上时,电容器的耐压值必须等于311V考点: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交流电的最大值以及周期等物理量,然后进一步可求出其瞬时值的表达式以及有效值等.解答:解:A 由图象知周期为2×10﹣2S,故A错误B 电压表的读数为有效值应为=220V,故B错误C 电压的有效值应为=220V,故C正确D 电容器的耐压值应大于或等于电压的最大值,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交流电描述的基础知识,要根据交流电图象正确求解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角速度等物理量,同时正确书写交流电的表达式2.如图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物体之间产生摩擦力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第二,接触面不光滑;第三,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弹力是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这里指的是物体间相互接触、挤压时的相互作用力;将拉力按照作用效果正交分解后,结合运动情况和摩擦力和弹力的产生条件对木块受力分析,得出结论.解答:解:物体一定受重力,拉力F产生两个作用效果,水平向右拉木块,竖直向上拉木块,由于木块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水平方向必有摩擦力与拉力的水平分量平衡,即一定有摩擦力,结合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知则必有支持力,因而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对物体受力分析通常要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同时本题还要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分析.3.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同时人顶着直杆以速度v0水平向右匀速移动,经过时间t,猴子沿杆向上移动的高度为h,人顶杆沿水平地面移动的距离为x,如图所示,关于猴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地面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相对地面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 t时刻猴子对地速度的大小为v0+atD. t时间内猴子对地的位移大小为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A、猴子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运动的合成,判断猴子相对于地面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情况.C、求出t时刻猴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猴子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即合速度.D、分别求出猴子在t时间内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猴子的合位移.解答:解:A、猴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速度与合加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猴子运动的轨迹为曲线.故A错误.B、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0,在竖直方向上有恒定的加速度,根据运动的合成,知猴子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错误.C、t时刻猴子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为v0,和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为at,所以合速度v=.故C错误.D、在t时间内猴子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分别为x和h,根据运动的合成,知合位移s=.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猴子参与了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会运用运动的合成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和运动情况.4.如图所示,长为L的小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前端放一小物块,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将小车向右拉动一段距离s,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左端.物块与小车间的摩擦力为 f,在此过程中()A.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f sB.摩擦力对系统做的功为0C.力F对小车做的功为f LD.小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 s考点:功的计算.专题:功的计算专题.分析:功的公式W=Flcosα中,l是物体相对地的位移大小.物块相对车运动到左端的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与位移方向相同,相对于地的位移大小为s﹣L,摩擦力对物块做正功,大小为f(L﹣s).摩擦力对小车做功为﹣fs.力F对小车做的功为Fs.解答:解:A、由题,小物块对地的位移方向向右,大小为s﹣L,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则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f(s﹣L).故A错误.B、物块相对于小车的位移大小为L,则摩擦力对系统做的总功为﹣fL.故B错误.C、小车对地位移大小为s,则力F对小车做的功为Fs.故C错误.D、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位移方向向右,大小为s,则小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s.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理解功的计算时位移的参考系:当求单个物体摩擦力的做功时,位移是相对于地的位移大小;当摩擦力对系统做功时,位移是两物体间的相对位移大小.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R3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A 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减小D.电阻R1的电功率增大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压轴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由题: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图中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测量流过变阻器R3的电流.电容器的电压等于电阻R1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阻R2与R3并联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的变化,确定电容器的电压变化和R1功率变化.根据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情况,来分析R2电流的变化,结合干路电流I的变化,分析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解答:解:A、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阻R2与R3并联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则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故A错误.B、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I增大.并联部分电压U并=E ﹣I(R1+r)减小,流过电阻R2的电流I2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I A=I﹣I2增大.故B错误.C、电容器的电压U C=IR1,I增大,U C增大,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增大.故C错误.D、电阻R1的电功率P1=I2R1,I增大,P1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电路中动态变化分析问题,难点在于确定电流表读数的变化,采用总量法研究是常用的方法.6.如图所示,在水平板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挡板的动摩擦因数及最大静摩擦因数均为.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使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最后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能是图中的()A.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过程中,在滑块相对于板滑动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弹力.当滑块相对于板滑动后,滑块受到滑动摩擦力,由平衡条件研究弹簧弹力的大小F与夹角θ的变化关系.解答:解:设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时,滑块相对于板刚要滑动,则由mgsinα=μmgcosα得:tanα=,α=;则θ在0﹣范围内,弹簧处于原长,弹力F=0;当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α时,滑块相对板缓慢滑动,由平衡条件得:F=mgsinθ﹣μmgcosθ=mgוsin(θ﹣β),其中tanβ=﹣μ,说明F与θ正弦形式的关系.当θ=时,F=mg.故选:C.点评:本题要应用平衡条件得到F与θ的函数关系式,再应用数学知识选择图象,考查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O分)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在水平面上,电阻忽略不计,其右端连接有两个定值电阻R1、R2,电键S处于断开状态,整个装置处于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一电阻为R3的导体棒在恒定的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在导轨上匀速向左运动,运动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现将电键S闭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刚闭合S的瞬间,导体棒中的电流增大B.刚闭合S的瞬问,导体棒两端电压增大C.闭含S后,导体棒做减速运动直到停止D.闭合S后,导体棒做减速运动直到再一次匀速运动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导体棒在导轨上匀速向左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一定,当电键S刚闭合时,引起外电阻变化,电流变化和路端电压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闭合S后,电流增大,ab棒所受安培力增大,导体做做减速运动,当安培力与拉力平衡时,做匀速运动.解答:解:A、导体棒在导轨上匀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一定,当S闭合后,两电阻并联,外电阻减小,通过ab杆的电流I=增大.故A正确.B、由上,感应电动势一定,外电阻减小,电流I增大,导体棒两端电压U=E﹣Ir减小.故B错误.C、D,ab所受安培力增大,则ab将先做减速运动,电流减小,安培力减小,当安培力与拉力平衡时,导体将做匀速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既有电路动态变化分析,又运动过程动态变化分析,关键要考虑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8.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取得巨大成就.卫星发射过程中,假设地~月转移轨道阶段可以简化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在适当的位置P点火,进入Q点后被月球俘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月球半径为R,“嫦娥二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从发射“嫦娥二号”到在绕月轨道上正常运行,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Q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B.在P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C.“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D.“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嫦娥二号”在P点变轨时,启动火箭向后喷气,使之做离心运动.在Q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使之做向心运动.“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由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嫦娥二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的速率表达式,再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月球的质量,联立求解速率解答:解:A、在Q点启动火箭向运动方向喷气,使“嫦娥二号”做向心运动,才能使之到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故A正确;B、“嫦娥二号”在P点变轨时,启动火箭向后喷气,使之做离心运动,才能逐渐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故B错误.C、设月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由月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G=m,在月球表面的物体:G=mg,联立解得,v=,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中卫星变轨时,可根据卫星所需要的向心力和提供的向心力关系分析火箭应加速还是减速.公式g=反映了重力加速度与月球质量的关系,是常常隐含的方程式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电池和交变电源的电动势都为6V,内阻均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与a接通的瞬间,R中无感应电流B. S与a接通稳定后,R两端的电压为0C. S与b接通稳定后,R两端的电压为3VD. S与b接通稳定后,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之比为2:1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变压器对于交流电起作用,接在直流电中是不起作用的,在根据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A、在S与a接通的瞬间,由于电流由零突然变大,所以线圈中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副线圈中的R会有感应电流,所以A错误.B、在S与a接通稳定后,电路中的电流稳定,磁通量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副线圈中不会有感应电流产生,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0,所以B正确.C、在S与b接通稳定后,由于b是交流电源,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为3V,所以C正确.D、变压器不会改变交流电源的频率,所以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是相同的,所以D错误.故选BC.点评: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10.1922年英国物理学家阿斯顿因质谱仪的发明、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若一束粒子由左端射入质谱仪后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束带电粒子带负电B.速度选择器的P1极板带正电C.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质量越大D.在B2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荷质比越小考点: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A、根据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确定带电粒子的正负.B、根据在速度选择器中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确定P1极板的带电情况.。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三学情调研二 物理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三学情调研二物理试题(无答案)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2021.9.15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8小题,每题3分,合计24分.每题只要一个选项契合题意.1、2021年8月16日,我国迷信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迷信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圆轨道.〝墨子号〞卫星运转轨道离空中的高度约为500km,地球半径约为6 400km,那么该卫星在圆轨道上运转时()A. 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 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转速度C. 减速度大于地球外表的重力减速度D. 减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减速度2、在一润滑水平面内树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物体从t=0 时辰起,由坐标原点o(0,0)末尾运动,其沿x轴和y轴方向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甲、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前2s内物体沿x轴做匀速直线运动B.后2s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度沿y轴方向C.4s末物体坐标为(4m ,4m)D.4s末物体坐标为(6m,2m)3、课外活动时,王磊同窗在40 s的时间内做了25个引体向上,王磊同窗的体严重约为50 kg,每次引体向上大约降低0.5 m,试预算王磊同窗克制重力做功的功率大约为(g取10 N/kg)( )A.100 WB.150 WC.200 WD.250 W4、如下图,转动轴垂直于润滑平面,交点O的上方h处固定细绳的一端,细绳的另一端拴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B,绳长AB=l>h,小球可随转动轴转动并在润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要使球不分开水平面,转动轴的转速的最大值是()A.12πgh B.πgh C.12πgl D.2πlg5、如下图,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a上放置一铁块b,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现用坚直向上的作用力 F 推进木块与铁块一同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进程中铁块与木块一直坚持相对运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木块a 与铁块b间能够没有摩擦力B.木块与整直墙面间一定没有弹力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下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6、一个质量为m的铁块以初速度v1沿粗糙斜面上滑,经过一段时间又前往动身点,整个进程铁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铁块上滑进程处于超重形状B .铁块上滑进程与下滑进程的减速度方向相反C .铁块上滑进程与下滑进程满足()122112121t t v t v -= D .铁块上滑进程损失的机械能为7、如下图,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传送带以速度v 0 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悄然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那么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8、如下图,外形完全相反的两个圆柱体a 、b 靠在一同,两圆柱体的外表润滑,重力均为G ,其中b 的下半局部固定在水平面MN 的下方,上半局部显露水平面,a 运动在水平面上.现过a 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 ,可缓慢地将a 拉离水平面直到滑上b 的顶端.对该进程剖析正确的选项是〔 〕A. a 、 b 间的压力坚持为 G 不变B. a 、 b 间的压力由0 逐渐增大,最大为 GC. 拉力 F 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 GD. 末尾时拉力 F 最大,为G 3,以后逐渐减小直至为0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7小题,每题4分,合计28分.每题有多个选项契合题意.全部选对得7分,选对不全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如下图,小物块甲从竖直固定的14润滑圆弧轨道顶端由运动滑下,轨道半径为R ,圆弧底端切线水平.小物块乙从高为R 的润滑斜面顶端由运动滑下,两物块质量相等。
历史-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选修)试卷
搬经中学高二历史(选修)期末模拟测试卷(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这句话中的“它”指的是A.《四月提纲》B.《共产党宣言》C.《大抗议书》D.《人权宣言》2. 阅读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们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再去前线打仗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3.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这体现了A.三权分立原则B.地方自治原则C.主权平等原则D.一国两制原则4.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5.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放弃“一边倒”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6. 温家宝在第65届联大上发表的讲话中提出:“……没有世界的和平稳定,就难有人类的发展进步……”国家之间、民族之间都应摒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以和平手段解决纷争。
下列历史事件或主张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周恩来在亚非会议期间倡导“求同存异”的方针③古巴导弹危机④中国军队参加海地维和行动A.①②③ B.①②C.②③④ D.①②④7. 漫画《求援》,讲的是2009年9月2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请求各国一起承担责任解决全球性问题。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英语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II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三部分共8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1. What’s the correct time?A.8:20B. 8:25C. 8:152.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A, On a ship. B. On a train. C. On a plane.3. Where is the woman going now?A. Her brother’s officeB. Her own house.C. The market.4. Why can’t the woman go to the party?A. She is sick.B. She has to work.C. She has to stay at home.5. What is the problem with her English?A. Her spelling is very poor.B, Her speaking is not good.C. Her pronunciation is not good.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7题:6. What do you think the woman probably is?A. A worker.B. A student.C. A housewife.7. Where will they meet?A. In front of a bookshop.B. Near the cinema.C. At the bus stop.听第七段材料回答第8---10题8. What i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 They are friends.B. They are strangers.C. They are scientists.9.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A. On a train.B. On a bus.C. On a plane.10. Why is the woman traveling?A. She is traveling on holiday.B. She is traveling on business.C. She is traveling to give some lectures.听第八段材料回答第11---13题:11. What does the man need?A. A taxi.B. A time table.C. A bag.12. When will the man leave home?A. 2:30B. 3:00C.3:3013.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he driver to do?A. Drive carefully.B. Be on time.C. Carry his bags.听第九段材料回答第14---16题:14. Why does the woman not like spring in this city?A. Because it is very hot.B. Because it seldom rains.C. Because it is seldom sunny.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woman not like?A. Taking a bus to work.B. Having a rest on the beach.C. Climbing mountains.16. Why does the man like climbing mountains?A. Because he does not have to take a bus to work.B. Because he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scenery.C. Because he never feels exhausted.听第十段材料回答第17—20题:17. Who was George?A. He was an American visitor.B. He was a Londoner.C. He was a hotel manager.18. How much does the doctor usually charge his parents?A. £2 for the first visit, and £1 for later visits.B. £2 for the first visit, and £1.50 for later visits.C. £1.50 for the first visit, and £1 for later visits.19. Why did he say, “I’ve come again, doctor.” when he went to see the doctor?A. He tried to make the doctor take pity on him.B. He didn’t ha ve enough money with him.C. He wanted to save 50p.20. What do we know at the end of the story?A. George get some good medicine from the doctor.B. George managed to save 50p.C. The doctor knew that he had never seen George before.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21.We are sparing no efforts to create _____ more peaceful and more advanced world, ______ place where everyone enjoys his life and freedom.A. the; aB. /; theC. a; aD. the; the22. Housing price in China is so expensive that it is_______ the reach of those with average income, so the government is taking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A. overB. withinC. beyondD. below23. Not until they left school ______ how much their teachers loved them and helped them.A. they realizedB. did they realizeC. they would realizeD. had they realized24.Toyota Motor President Akio Toyoda on Monday apologized to Chinese consumers, who ________ the world's biggest auto market, over the company's massive global recall.A. make upB. bring upC. put downD. set down25. Emergency line operators must always ________calm and make sure that they get all the information they need to send help.A. growB. appearC. becomeD. stay26._________in the heart of Toronto is the Canadian National Tower , which is often called the CN Tower for short.A. LocatingB. LocatedC. Having been locatedD. Having located27. Hardly __________ the Shanghai Expo _________ we realized we forgot our ID cards in the room.A. we had got to ; thatB. we got to ; whenC. had we got to ; whenD. had we got to ;than28. So although Fleming discovered penicillin, it was over a decade ___________someone else turned penicillin into the great drug of the 20th century.A. whenB. thatC. beforeD. unless29. —Do you think it’s going to r ain over the weekend?—______. We’re planning to go on a picnic.A. I think soB. I believe notC. I don’t think soD. I hope not30. I will lose _________ before an examination because of much worry.A. heartB. appetiteC. favorD. appeal31. -----Do you have a minute? I’ve got something to tell you.-----OK, _________youw ww.ks 5u.co m make it short. You see the match between Argentina and Korea is on and I won’t miss every wonderful moment.A. so long asB. now thatC. if onlyD. every time32.There is no________ that students will listen attentively in class, if they are _____ The World Cup in South Africa at nightA. probability ; accustomed toB. possibility ; addicted toC. need ; drunk withD. chance ; familiar with33. — ______ was it _______ they discovered the entrance to the underground palace?— Totally by chance.A. What; thatB. How; thatC. What; whenD. How; as34. Mary was only too ready to help others, seldom, _________, refusing them when they turned to her.A. if neverB. if notC. if anyD. if ever35. —Wow, you look good. Your hair looks fantastic. You’re such a wonderful friend. You’re so generous. I’ve always liked you.—________! Get to the point. I haven’t got food all day.A.Enough B.Thanks C.Really D.Rubbish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l分,满分20分)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搬经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1.下列物理史实正确的是:()A.库仑得出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B.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答案】B【解析】解:A、是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不是库伦,故A错误;B、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首次采用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故B正确;C、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之上提出开普勒三定律,故C错误;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故D错误.故选B.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是解答类似问题的关键.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电学的物理学史,了解物理学家的探索过程,从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为科学的奉献精神,对类似知识要加强记忆.2.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位移(x)一时间(t)图象,图线为一段半圆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圆周运动B.t0时刻质点离开出发点最远C.质点运动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答案】D【解析】解:A、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可知,质点的速度先沿正方向,后沿负方向,质点一定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D正确.B、在t0时刻质点的位移为零,表示质点在t0时刻回到出发点.故B错误.C、由斜率看出,质点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故选D质点做直线运动,轨迹不是圆弧,根据斜率等于速度分析速度的变化.质点在t1时刻回到出发点.此题是位移图象问题,要注意位移图象不是质点的运动轨迹,表示直线运动,其斜率等于速度.3.“重力勘探”是应用地球表面某处重力加速度的异常来寻找矿床的一种技术.如图所示,若在地球表面A处正下方有一均匀分布且半径为R球形矿床,球心与A相距r.矿床的密度为nρ(n>1,ρ为地球的平均密度),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仅由于该矿床的存在,A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变化量△g为()A.△g=B.△g=C.△g=D.【答案】A【解析】解:矿床对对表面物质的吸引力(M1是矿床的质量).如果将矿床替换为普通地球的物质则这个普通物质对地球表面物质的吸引力(M2是普通物质的质量).那么这时在有矿床的地方的重力加速度mg矿=mg-F2+F1所以m(g矿-g)=F1-F2=得△g=g矿-g=由于矿床的密度为nρ所以而(ρ是地球平均密度)所以.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根据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通过有矿床和无矿床时表面物质所受的万有引力之差得出有矿床时的重力加速度,再结合密度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变化量的表达式.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等于重力这一理论,并能熟练运用.4.如图所示,D、E、F、G为地面上距离相等的四点,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C分别在E、F、G的正上方不同高度处,以相同的水平初速度向左抛出,最后均落到D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可判断A、B、C三个小球()A.在空中运动时间之比为1:3:5B.初始离地面的高度之比为1:3:5C.在空中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之比为1:2:3D.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之比为1:2:3【答案】C【解析】解:小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设小球的水平速度为v;A、由题意知,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x A:x B:x C=1:2:3,小球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x=vt,则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t A:t B:t C=1:2:3,故A错误;B、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则抛出点的高度之比h A:h B:h C=t A2:t B2:t C2=1:4:9,故B错误;C、重力的平均功率P=,重力平均功率之比P A:P B:P C=::=1:2:3,故C正确;D、由动能定理得,动能的变化量△E K=mgh,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之比为△E KA:△E KB:△E KC=h A:h B:h C=1:4:9,故D错误;故选C.小球水平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应用平抛运动规律可可以求出运动时间与高度之比;由功率公式可以求出平均功率之比,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动能之比.知道小球做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熟练运动匀速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即可正确解题.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是定值电阻,R3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B.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C.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减小D.电阻R1的电功率增大【答案】D【解析】解:A、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阻R2与R3并联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则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故A错误.B、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干路电流I增大.并联部分电压U并=E-I(R1+r)减小,流过电阻R2的电流I2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I A=I-I2增大.故B错误.C、电容器的电压U C=IR1,I增大,U C增大,电容器C所带的电荷量增大.故C错误.D、电阻R1的电功率P1=I2R1,I增大,P1增大.故D正确.故选D由题:电流表A和电压表V均为理想电表,图中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电流表测量流过变阻器R3的电流.电容器的电压等于电阻R1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P从右端滑至左端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阻R2与R3并联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路端电压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干路电流的变化,确定电容器的电压变化和R1功率变化.根据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情况,来分析R2电流的变化,结合干路电流I的变化,分析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本题是电路中动态变化分析问题,难点在于确定电流表读数的变化,采用总量法研究是常用的方法.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6.一物块从粗糙圆弧轨道上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滑至轨道末端B点时速度大小为v,B点切线水平,圆轨道半径为R.则物块由A滑向B的过程中()A.滑至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mg-m)B.重力对物块所做的功W G=mg RC.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W f=mv2-mg RD.机械能损失了mv2【答案】BC【解析】解:A、B点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而做圆周运动,则由F-mg=m可得,支持力F=mg+m,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B点的压力为mg+m,故A错误B、重力对物块所做的功W G=mg R,故B正确C、由动能定理可得W G+W f=mv2-0W f=mv2-mg R,故C正确D、在滑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损失,故机械能损失mg R-mv2.故D错误故选BC.由向心力公式可求得B点对物体的支持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B点的压力;由动能定理可求得摩擦力对物块所做的功;由摩擦力做功可求得机械能的损失.在功能关系中,要注意明确: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改变量;而摩擦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改变量.7.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场所形成的一簇电场线,图中E、F、G、H是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的圆周上的四个点,E、H点在y轴上,G点在x轴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E点电势比F点的电势低B.OE间的电势差大于HO问的电势差C.正电荷在O点时的电势能大于其在G点时的电势能D.将负电荷从H点移到F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其做负功【答案】ACD【解析】解:A、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画出E点等势线,再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知E点电势比F点的电势低,A正确;B、由于HO处的电场线密,场强大,所以OE间的电势差小于HO间的电势差,B错误;C、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画出O点等势线,可知O点的电势大于G点电势,所以C正确;D、将负电荷从H点移到F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其做负功,D正确;故选ACD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画出E、O点等势线,再根据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去分析判断电势和电势能的大小关系.本题稍微有点难度,能够画出各点的等势线是顺利解决本题的关键.8.将物体从地面上某处以初动能E k0竖直向上抛出,以E k、h、v、a分别表示物体在空中运动的动能、离地的高度、速度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大小.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在物体从抛出至落回地面的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有()A. B. C. D.【答案】AD【解析】解:A、根据动能定理得,上升的过程,-(mg+f)h=,则E k=E k0-(mg+f)h,下降的过程中,,可见动能与h成线性关系.故A正确.B、上升的过程中,根据运动学公式得,,知h与t不成线性关系.故B 错误.C、上升过程中中的加速度,下滑过程中的加速度,可知a1>a2,先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减速直线运动的斜率大小大于加速直线运动的斜率.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根据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求出各物理量的表达式,从而判断图象的正误.本题要根据物理规律得到解析式,再选择物理图象,是经常采用的思路.9.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光滑金属导轨ab、cd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ef静止于导轨上.导轨的另一端经过开关S与平行板电容器相连,开始时,开关打开,电容器上板带正电,带电量为Q.现闭合开关S,金属棒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电容器所带电量逐渐减少,最后变为零B.电容器两板问场强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一个定值不变C.金属棒中电流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减为零D.金属棒的速度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一个定值不变【答案】BD【解析】解:A、开始,电容器放电,导体棒中有向下的电流,导体会受安培力作用而运动,进而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增加,故电容器电量不会变为零,故A错误B、由A分析知,电容器两板间场强逐渐减小,最后保持一个定值不变,故B正确C、由以上分析知,金属棒中电流开始最大,逐渐减小,最后为零,故C错误D、只要棒中有电流,导体棒速度就会增加,当电流为零时,棒的速度最大,之后匀速运动,故D正确故选BD开始,电容器放电,导体棒中有向下的电流,在安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与此同时导体棒又相当于电源,在棒的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式的数值恰好等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时,电流消失,安培力消失,导体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刚开始电流最大,由于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动势与极板间电势差项抵触,故电流减小,最后为零.这个过程比较抽象,注意画图解决较好五、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某列声波产生多普勒效应时,相应声源的振动频率一定发生变化B.狭义相对论指出:电磁相互作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极限C.家用微波炉的工作应用了一种电磁波,而军用雷达的工作应用了一种脉冲超声波D.大豆色拉油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气泡射向油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了全反射的缘故【答案】B【解析】解:A、当发生多普勒现象时,声源的振动频率不变,而是相对波源运动的听着听到频率的改变,故A错误;B、狭义相对论指出,电磁相互作用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极限,故B正确;C、家用微波炉的工作应用了一种电磁波,而军用雷达的工作应用了了微波,并不是一种脉冲超声波,故C错误;D、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中,才能发生全反射,所以色拉油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不是因为光的全反射,故D错误.故选:B.根据多普勒现象、狭义相对论、电磁波谱的应用和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分析即可.明确多普勒现象、狭义相对论、电磁波谱的应用和光的折射和全反射是解题的关键,题目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八、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C.X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松散,原子核越不稳定【答案】B【解析】解:A、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内部的核聚变,产生很高的能量,又称为热核反应,故A错误;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故B正确;C、X射线是因为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γ射线是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的.故C错误;D、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靠,原子核越稳定.故D错误.故选:B.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内部的核聚变,X射线是因为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产生的;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越稳定.x射线又叫伦琴射线,它是由原子内层电子跃迁时发射的波长很短的电磁波.三、实验题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0.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竖直放置铺有白纸的木板上固定有两个轻质小滑轮,细线AB和OC连接于.点,细线AB绕过两滑轮,D、E是细线与滑轮的两个接触点.在细线末端A、B、C三处分别挂有不同数量的相同钩码,设所挂钩码数分别用N1、N2、N3表示.挂上适当数量的钩码,当系统平衡时进行相关记录.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进行多次实验.(1)下列能满足系统平衡的N l、N2、N3的取值可能为:______(A)N1=N2=3,N3=4(B)N1=N2=3,N3=6(C)N1=N2=N3=3(D)N1=3,N2=4,N3=8(2)下列关于本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有:______(A)需要利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B)∠EOD不宜过大(C)两滑轮的轴心不必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D)每次实验都应使细线的结点D处于同一位置(3)每次实验结束后,需要记录的项目有N l、N2、N3的数值和______ :(4)该同学利用某次实验结果在白纸上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处理图,则根据你对本实验的理解,拉力F OD和F OE的合力的测量值应是图中的______ (选填“F”或“F′”).【答案】AC;BC;OC、OD和OE三段细线的方向;F【解析】解:(1)对O点受力分析OA OB OC分别表示三个力的大小,由于三共点力处于平衡,所以0C等于OD.因此三个力的大小构成一个三角形.A、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不能构成三角形,故A正确;B、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不能构成等腰三角形,故B错误;C、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为边构成等边三角形,故C正确;D、以钩码的个数表示力的大小,则三力不能构成三角形,故D错误.故选:AC.(2)A、用砝码的个数可以代表拉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测量砝码的质量,故A错误;B、∠EOD若太大,导致其合力较小,增大了误差,故∠EOD不宜过大,故B正确;C、只要便于记录通过滑轮的力的方向即可,两滑轮的轴心不必处于同一条水平线上,故C正确;D、该题应用了物体的平衡来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不需要每次实验都使线的结点O处于同一位置,故D错误.故选:BC.(3)为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必须作受力图,所以先明确受力点,即标记结点O的位置,其次要作出力的方向并读出力的大小,最后作出力的图示,因此要做好记录,是从力的三要素角度出发,要记录砝码的个数和记录OC、OD和OE三段细线的方向.(4))本实验是要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将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而去判断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结果是否正确,在实验中,实际合力一定与OC在同一直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值(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与实验值不会完全重合的,拉力F OD和F OE的合力的测量值应是图2中的F.故答案为:(1)AC;(2)BC;(3)OC、OD和OE三段细线的方向;(4)F.(1)两头挂有钩码的细绳跨过两光滑的固定滑轮,另挂有钩码的细绳系于O点,由于钩码均相同,则钩码个数就代表力的大小.所以O点受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正确求解;(2)明确实验原理,所采取的实验方法和措施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和便于操作;(3)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必须作图,所以要强调三力平衡的交点、力的大小(钩码的个数)与力的方向.(4)理解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理论值与实验的实际值是存在差距的.掌握三力平衡的条件,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从力的图示角度去作图分析,同时理解理论值和实际值的区别.11.氧化锡是一种对气体中酒精含量敏感的材料:当周围气体中酒精浓度发生变化时,其阻值也会发生变化.小明为研究某型号氧化锡检测电阻咫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变化的关系,采用图1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在可以直接测得酒精浓度的容器中喷入雾状酒精,闭合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至适当值,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改变喷入雾状酒精的量,重复上述实验,计算出风的值.即可得到凡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变化的关系图线.(1)每次实验之前,小明都应先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置于______ 端(选填“a”或“b”):(2)小明在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如表所示:请在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绘出凡的阻值随气体中酒精浓度变化的关系图线;(3)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严禁酒后驾车!参照《车辆驾驶人员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GB l9522)》,呼气中酒精浓度大于等于0.09mg/L就属于酒后驾车.小明用该型号氧化锡检测电阻R制成一个简易的酒驾测试仪.给定下列器材和要求,请你在图3中帮他连接实物图;器材:电源(E=6V,r=2Ω)、开关S、氧化锡检测电阻R x、定值电阻R0、理想电压表、导线.要求:闭合开关S,检测者呼出气体流经R x.若电压表读数大于等于1.2V,则检测者属于酒后驾车若电压表读数小于1.2V,则不属于酒后驾车.(4)在(3)问中,定值电阻R0的阻值应为______ Ω.【答案】b;22【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开始时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故应接在b端;(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2、6的两组电阻的阻值:Ω;Ω应用描点法作图,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根据各点作出图象如图:(3)认真分析实验原理图,根据电流的方向,由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实物图即可;(4)从图表中可知,当电压表的读数是1.2V时,电阻的数据是6Ω,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解得:Ω故答案为:(1)b(2)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4)22(1)滑动变阻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开始时,要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2)先根据欧姆定律求出2、6的电阻,再应用描点法作图,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对应的点,然后根据各点作出图象;(3)根据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4)先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即可求出定值电阻的阻值.该题是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得出的设计性的实验,要先理解实验的原理;结合已学习的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然后正确建立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12.(选修模块3-3)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套在烧瓶颈上,封闭了一部分气体,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该密闭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该密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熵增加C.该密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D.该密闭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2)若某时刻该密闭气体的体积为V,密度为ρ,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______ ;(3)若将该密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球逐渐膨胀起来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0.6J 的功,同时吸收了0.9J的热量,则该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 J;若气球在膨胀过程中迅速脱离瓶颈,则该气球内气体的温度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答案】B;;0.3;降低【解析】解:(1)A、气体膨胀,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变小,故A错误;B、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宏观热现象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故该密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熵增加,故B正确;C、气体压强是有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产生的,故C错误;D、气体分子间隙很大,该密闭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故D错误;故选B;(2)气体的量为:n=;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N=n N A=;(3)气体对外做了0.6J的功,同时吸收了0.9J的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U=W+Q=-0.6J+0.9J=0.3J;若气球在膨胀过程中迅速脱离瓶颈,气压气体迅速碰撞,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答案为:(1)B;(2);(3)0.3,降低.(1)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热量,温度升高,体积增大;(2)先计算物质量,然后求解分子数;(3)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分子力、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点多,难度不大,要多看书.六、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4.图甲为某一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动图象,P为其传播方向上的一个质点,图乙为质点P的振动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 m/s,波沿x轴的______ 方向传播(选填“正”或“负”),质点P振动12s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_m.【答案】1;正;0.6【解析】解:由甲图读出波长为λ=4m,由乙读出周期为T=4s,则该波的波速为v===1m/s.由乙图读出t=0时刻P质点的速度方向为向上,则在甲图上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是沿xx轴正方向.质点P振动了12s,即振动了3个周期,而质点P每个周期通过的路程是4A,则12s 内质点P通过的路程是:S=12A=60cm=0.6m.故答案为:1,正,0.6.由甲图读出波长,由乙读出周期,求出波速.由乙图读出t=0时刻P质点的速度方向,在甲图上判断出波的传播方向.由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解质点通过的路程.本题关键从波动图象得到波长,从振动图象得到周期,然后根据v=求解波速;同时结合波形平移的方法得到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间的关系.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5.如图ABC为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已知顶角A为60°,图中EF∥BC,一束光线在AB边上的入射角为45°,真空中的光速为c.试求光在该种介质中的折射率n及传播速度v.【答案】解:由几何知识得,光线在AB边上发生折射时,折射角r=30°,而入射角为i=45°,=则折射率为n==°°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v==≈2.12×108m/s答:光在该种介质中的折射率n为,传播速度v为2.12×108m/s.【解析】由几何知识确定出光线在AB边上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求出折射率n,再由n=求出。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三学情调研二 物理试题(无答案)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三学情调研二物理试题(无答案)A.木块a 与铁块b 间可能没有摩擦力B.木块与整直墙面间一定没有弹力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竖直向上的作用力下大小一定大于铁块与木块的重力之和6、一个质量为m 的铁块以初速度v 1沿粗糙斜面上滑,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出发点,整个过程铁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块上滑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 .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铁块上滑过程与下滑过程满足()122112121t t v t v -= D .铁块上滑过程损失的机械能为7、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传送带以速度v 0 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 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B. C. D.8、如图所示,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 、b 靠在一起,两圆柱体的表面光滑,重力均为G ,其中b 的下半部分固定在水平面MN 的下方,上半部分露出水平面,a 静止在水平面上.现过a 的轴心施以水平作用力F ,可缓慢地将a 拉离水平面直到滑上b 的顶端.对该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A. a 、 b 间的压力保持为 G 不变B. a 、 b 间的压力由0 逐渐增大,最大为 GC.拉力F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是GD. 开始时拉力F最大,为G3,以后逐渐减小直至为0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8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7分,选对不全得4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9、如图所示,小物块甲从竖直固定的14光滑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轨道半径为R,圆弧底端切线水平.小物块乙从高为R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两物块质量相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物块到达底端时速度相同B.两物块到达底端时动能相同C.两物块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相同D.两物块到达底端时,乙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大于甲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10、如图所示,在某场足球比赛中,曲线1、2、3分别是由同一点踢出的足球的飞行路径,忽略空气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沿路径1飞行的足球的落地速率最大B.沿路径2飞行的足球的初速度的水平分量最大C.沿这三条路径飞行的足球运动时间均相等D.沿这三条路径飞行的足球在相同的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同11、如图,一固定斜面倾角为30°,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自斜面底端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 。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学情调研(二)历史(选修)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1.“任何民族性、国民性或文化心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任何思想传统的形成和延续,都有其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现实的物质生活的根源”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导致生产力的提高C.私学的兴起D.士大夫的崛起2.哀公问政,子曰:“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孔子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A.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B.民心的重要性C.人的才能的重要性 D.教化的重要性3. 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韩非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5.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6.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是因为它适应了A.发展经济的需要 B.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C.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维护民本思想的需要7. 汉武帝以后,有一类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
这一类官吏是A.董仲舒的门徒 B.太学的生员C.维护三纲五常的人 D.儒士出身的官吏8.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一成不变、秉承孔孟之学②历代王朝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③④9.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①孔子提出“仁”的思想②荀子主张礼法并施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 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
高一期末交班模拟测试(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忽逢桃花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对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不满B.反映封建时代人们的安乐和富足C.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D.“世外桃源”当时只能是虚构的2、《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
……所以进退,曰评。
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横于辕之前末曰槃,言其可转也。
左右系,以乎轭也。
辕之后末曰梢,中在手,所以执耕者也。
……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A.标志着耕犁的出现B.反映了耕犁的完善C.促进了牛耕的普及D.导致了人力的解放3、“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行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风。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此材料描述的是A.丝织业B.制瓷业 C.冶铜业 D.冶铁业4、“今若举开采之事,聚集多人,……难以稽察约束,恐为闾阎之扰累。
……现在劝民开垦,彼谋生务本之良民,正可用力于南亩,何必为此徼幸贪得之计,以长喧嚣争竞之风。
”(自《东华录》)。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朝廷最有可能A.鼓励商业资本的积累和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B.撤销现有相当规模的官营手工业C.对民营手工业进行限制和打压D.默认雇佣和被雇佣关系生产方式的发展5、2011年10月5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拍卖会,其中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以1.68亿港元高价成交。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朝代的御瓷A. 东汉B. 唐朝C. 北宋D. 明朝6、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D.商业的繁荣发展7、中国古代地主大量占有良田,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问题始终无法根治。
搬经中学高三最后一考
搬经中学2015届高三最后一考物理试题2015/5/3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或物理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涉及了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力和惯性B .“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沿着等势面方向就有一个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
用的是归纳法C .电场和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是相互联系的,统称为电磁场,它具有能量和动量,以有限速度——光速在空间中传播D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合理的推理提出质量并不是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原因2.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 RB .1+d R C.⎝⎛⎭⎫R -d R 2 D.⎝⎛⎭⎫R R -d 2 3.用质量为M 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 的白纸压在竖直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 轻拉白纸,白纸未移动,则此时黑板对白纸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 .FB .mgC .22)(mg F +D .22)(mg Mg F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v 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恰能滑行 到斜面顶端.设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一定,斜面的高度h 和底边长度x 可独立调节(斜 边长随之改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增大m ,物块仍能滑到斜面顶端B .若增大h ,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上滑最大高度一定增大C .若再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物块一定从斜面顶端滑出D .若增大x ,物块不能滑到斜面顶端,但滑行水平距离一定增大5.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
阻值为R 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
t=0时,将形状S 由1掷到2。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情调研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学情调研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题,每题2分,共计9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有一位企业家哈默博士,年轻时曾与列宁领导的苏俄交往,进行贸易活动;年老时应邓小平邀请,来中国投资设公司。
哈默之所以能这样做,在于A.苏俄、中国都实行开放政策 B.苏俄、中国都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C.苏俄、中国都愿意发展资本主义 D.哈默敢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来3.3.3.“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
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
”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4.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5.51952-1964年,苏联政府收购各种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7.48倍,收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15.69倍。
这说明赫鲁晓夫A.试图调整国家与集体农庄的关系 B.改变了苏联农业落后的状况C.使自己成了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D.收购太多将影响农民积极性6.6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
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5—2016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必修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2016届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命题人:搬经中学历史组第Ⅰ卷(选择题、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2、《朱子语类》记载:“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
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以上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C.三分相权,保证皇权独尊 D.尚书省负责执行3、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宣告罗马成文法诞生C.万民法适用范围只是限于罗马公民D.罗马法是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4、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5、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6、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7、北京时间2月11日凌晨,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成功的消息,从万里之外的加拿大温哥华传来,全市各界为之欢腾。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搬经中学高二年级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历史试卷(必修三+选修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期儒学成为蔚然大宗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兴办太学使其成为主流思想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2.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控制范围中也。
”这主要反映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D、儒家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3.“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以为徒役。
”这句话主要反映战国时期的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4.宋明理学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其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的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社会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中国文化史最高出品。
撰者固自负。
亭林(即顾炎武)亦复推重。
乾隆间,此书列为禁书;光绪之际,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
”这本书是A、《日知录》B、《明夷待访录》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高明” 之处在于A、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通过著书立说表达思想C、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7.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3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二)物理试题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二)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用到的思想方法很多,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B.②④⑤采用的是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C.④⑤采用的是猜想的思想方法D.①③⑤采用的是放大的思想方法2.在下列所描述的运动过程中,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则机械能守恒的是()A.小孩沿滑梯匀速滑下B.电梯中的货物随电梯一起匀速下降C.被投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D.发射过程中的火箭加速上升3.玩具弹力球(如图)具有较好的弹性,碰撞后能等速反向弹回.一小孩将弹力球举高后由静止释放作自由落体运动,与水平地面发生碰撞,弹力球在空中往返运动.若从释放弹力球时开始计时,且不计弹力球与地面发生碰撞的时间和空气阻力,则弹力球运动的速度﹣时间图线是()A. B.C .D .4.如图所示,一辆轿车正在水平路面上转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平路面对轿车弹力的方向斜向上B .轿车受到的静摩擦力提供转弯的向心力C .轿车受到的向心力是重力、支持力和牵引力的合力D .轿车所受的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路线的切线方向垂直5.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 能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 端用轻绳PB 挂一重物,另用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 端。
在力F 的作用下,当杆OP 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力F 的大小应( )A .恒定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6.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可视为质点)相距7m x =,物体A 以A 4m/s v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B 10m/s v =,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2m/s a =。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情调研(一)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情调研(一)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4题,每题1.5分,共计8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
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③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④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2.“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从而延长国内战争。
”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维埃俄国A.给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B.按国家规定价格收购农民的余粮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固定粮食税,允许粮食自由贸易3.1921年有人这样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
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②实施新经济政策③“退一步”使俄国又退回到了资本主义④“进两步”是指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等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②④4.骆晓会教授在《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中谈到:“陈独秀始终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或他主张的‘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这是他吸收了列宁的……思想……”这一“思想”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国家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5.据张君劢《史泰林治下之苏俄》载:“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克维次,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允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搬经中学2015届冲刺高考调研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
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2.如图,质量m=1kg的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与钢板的动摩擦因数μ=0.2。
由于受到相对地面静止的光滑导槽A、B的控制,物体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
现使钢板以速度v1=0.8m/s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用力拉动物体(方向沿导槽方向)以速度v2=0.6m/s沿导槽匀速运动,则拉力大小为()A.2NB.1.6NC.1.2ND.1N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一个自感系数很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D1、D2和D3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E是内阻不计的电源。
在t=0时刻,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在t1时刻断开开关S。
规定以电路稳定时流过D1、D2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分别用I1、I2表示流过D1和D2的电流,则下图中能定性描述电流I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4、Q c、d在MN中垂线上,它们都关于O点对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点的电势高于c点的电势B.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D.将电子沿直线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5.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
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
LGGA B C DO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0.5sB .若汽车以20m/s 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C .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 2D .表中x 为66.7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0分。
6.“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目前正在月球上方100km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
已知“嫦娥二号”卫星的运行周期、月球半径、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万有引力恒量G 。
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A .卫星所在处的加速度B .月球的平均密度C .卫星线速度大小D .卫星所需向心力7.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102T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 2,线框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rad/s 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线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2500V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D .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8.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
如图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磁感应强度B 垂直于霍尔元件的工作面向下,通入图示方向的电流I , C 、D 两侧面会形成电势差U C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势差U CD 仅与材料有关B .若霍尔元件的载流子是自由电子,则电势差U CD <0C .仅增大磁感应强度时,电势差U CD 变大D .在测定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强弱时,元件的工作面应保持水平9.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g =10 m/s 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75 B .0~8 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18 m C .0~8 s 内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为90 JD .0~8 s 内物体与传送带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6 J灯泡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10.(8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气垫导轨实验装置来探究合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1)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Δt 1、Δt 2;测得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x ,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宽度d 。
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表达式v 1= ;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表达式v 2 = ,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a= 。
(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如图乙,若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 mm 。
(2) 为了保持滑块所受的合力不变,可改变滑块质量M 和气垫导轨右端高度h (见图甲)。
关于“改变滑块质量M 和气垫导轨右端的高度h ”的正确操作方法是 A .M 增大时,h 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增大 B .M 增大时,h 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C .M 减小时,h 增大,以保持二者乘积不变 D .M 减小时,h 减小,以保持二者乘积减小11.(10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对石墨烯的研究。
他们最初是用透明胶带从石墨晶体上“粘”出一片石墨烯的。
我们平常所用的铅笔芯中就含有石墨,能导电。
某同学设计了探究铅笔芯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 分别表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 .电流表A 1(量程0.6A ,内阻约为1.0Ω) B .电流表A 2(量程3A ,内阻约为0.1Ω) C .电压表V 1(量程3V ,内阻3k Ω) D .电压表V 2(量程15V ,内阻15k Ω)E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0~10Ω,额定电流2A )F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0~2k Ω,额定电流0.5A )⑴除长约14cm 的中华绘图2B 铅笔芯、稳压直流电源E (6V )、开关和带夹子的导线若干外,还需选用的其它器材有 (填选项前字母); ⑵在虚线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⑶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铅笔芯的I —U 图线。
12 010cm乙甲遮光条光电门112.【选做题】(请从A 、B 和C 三小题中选定两小题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A .(选修模块3-3)(12分)如图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洗衣机缸内水位升高,与洗衣缸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
⑴当洗衣缸内水位缓慢升高时,设细管内空气温度不变, 则被封闭的空气 A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B .分子的热运动加剧 C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D .体积变小,压强变大⑵若密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在上述⑴中空气体积变化的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做了 0.6J 的功,则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了 J 的热量;当洗完衣服缸内 水位迅速降低时,则空气的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小”)。
⑶若密闭的空气体积V=1L ,密度ρ=1.29kg/m 3,平均摩尔质量M=0.029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mol -1,试估算该气体分子的总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 .(选修模块3-4)(12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B .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C .光导纤维传播光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⑵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0 时刻的波形图,波的传播速度v = 2m/s① x = 4 m 处质点的振动函数表达式y = cm ; ② x = 5 m 处质点在0~4.5s 内通过的路程s = cm 。
⑶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 为一三棱镜的横截面, ∠A=30°。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向BC 上的E 点,并 偏折到AB 上的F 点,光线EF 平行于底边AC 。
已 知入射方向与BC 的夹角为θ=30°。
试通过计算判断 光在F 点能否发生全反射。
C .(选修模块3-5)(12分)⑴如图所示,小车与木箱紧挨着静放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现有一男孩站在小车上用力向右迅速推出木箱,关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男孩和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小车与木箱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C .男孩、小车与木箱三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洗衣 缸细 管空气 压力传感器D .木箱的动量增量与男孩、小车的总动量增量相同⑵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E <0 ),各个定态的能量值为E n =E/n 2(n=1,2,3…),则为使一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核外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所需的最小能量为 ;若有一群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发生跃迁时释放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则该金属的逸出功至多为 (结果用字母表示)。
⑶在某些恒星内,3个α粒子可以结合成一个C 126核,已知C 126核的质量为1.99502×10-26kg, 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 ,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计算这个反应中所释放的核能(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5分)如图甲,固定在水平桌边上的“ ”型平行金属导轨足够长,倾角为53º,间距L=2m ,电阻不计;导轨上两根金属棒ab 、cd 的阻值分别为R 1=2Ω,R 2=4Ω,cd 棒质量m 1=1.0kg ,ab 与导轨间摩擦不计,cd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整个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B=5T 、方向垂直倾斜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现让ab 棒从导轨上某处由静止释放,当它刚要滑出导轨时,cd 棒刚要开始滑动;g 取10m /s 2,sin37 º =cos53 º =0.6,cos37 º = sin53 º =0.8。
(1)在乙图中画出此时cd 棒的受力示意图,并求出ab 棒的速度;(2)若ab 棒无论从多高的位置释放,cd 棒都不动,则ab 棒质量应小于多少?(3)假如cd 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可以改变,则当动摩擦因数满足什么条件时,无论ab 棒质量多大、从多高位置释放,cd 棒始终不动?14.(16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只有AB 段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AB 段长为3L .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方块沿斜面靠在一起,但不粘接,总长为L .现将它们由静止释放,释放时下端距A 为2L .当下端运动到A 下面距A 为L/2时物块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求: (1)物块与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2)最后一个木块运动过A 时的速度(3)若小方块的总质量为m ,则物块下滑过程中产生量15.(16分)如图甲所示,在边界OO ′左侧区域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水平向外.右侧水平放置长为L 、相距为d 的平行金属板M 、N,M 板左端紧靠磁场边界,磁场边界上O 点与N 板在同一水平面上,边界O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O 1O 2 为平行板的中线,在两板间存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场(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某时刻从O 点竖直向上同时发射两个质量均为m 、电量均为+q 的粒子a 和b,初速度不同.粒子a 在图乙中的4Tt =时刻,从O 1 点进入板间电场运动,并从O 2 点射出板间电场;粒子b 恰好紧靠M 板左端进入电场,已知交变电场周期4mT qB= ,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粒子a 、b 从O 点射出时的初速度v a 和v b .(2)粒子b 能穿出板间电场,求电场强度大小E 0 满足的条件.(3)若粒子b 刚好能穿出板间电场,求粒子b 穿过板间电场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W.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1.21一、选择题1.D2.C 3 .C 4.A 5 .C 6 .ABC 7 .CD 8.BC 9 .AC 二、简答题 10.(8分)(1)1t d ∆(1分)、2t d∆(1分)、xt dt d 2)()(2122∆-∆(2分) 、8.15 (2分)(2)BC (2分) 11.(10分) (1)ACE (3分); (2)如图所示(4分); (3)如图所示(3分)12.A .(选修模块3—3)(12分)⑴AD (4分) ⑵放出 (1分)0.6 (1分) 减小 (2分)(3)物质的量M V n ρ=(2分),分子总数A A N M VnN N ρ== (1分)代入数据得N= 2.68×1022≈3×1022(1分) B .(选修模块3—4)(12分) ⑴BC(4分)⑵(1)① t y πsin 5-=(2分);② 45(2分) ⑶光线在BC 界面的入射角θ1=600、 折射角θ2=300根据折射定律得330sin 60sin sin sin 0021===θθn (2分)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AB 界面的入射角为θ3=600而棱镜对空气的临界角C 的正弦值331sin ==n C 则在AB 界面的入射角C >3θ 所以光线在F 点将发生全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