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_古诗鉴赏

合集下载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译文创作背景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译文|创作背景《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整首词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宋词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宋代: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版本一)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

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版本二)译文及注释译文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注释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送别之曲。

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翻译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翻译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翻译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翻译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翻译赏析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翻译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一个出身书香门第,一个出身官宦世家,可以说是天作之合,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婚姻不仅有柴米有酱醋茶,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收藏古董和赌茶泼墨的爱好和品味。

在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丈夫赵明诚不得不去山东莱州任职,而李清照此时还孤身一人在青州。

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敏感而多情的李清照自然会有一种孤独相思之感,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李清照拿起笔墨,写下了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在古代闺房中,经常置有铜香炉,用来熏香。

此时的铜香炉内,熏香已经点完了,虽然不是寒冬时节,但是室内的感觉却是冷透了。

红色的被子胡乱堆放,宛如波浪一般无形,虽然找找起来,但是李清照根本无心去收拾整理房间,甚至连梳妆打扮都懒得干,任凭梳妆盒落满灰尘,任凭朝霞照进室内的帘钩。

古人有云:女为悦己者容,李清照无心凝妆,只因为丈夫不在身边,正如温庭筠在《菩萨蛮》中写道“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清照不愿想起与丈夫赵明诚离别时的痛苦,分别之时,她又很多话要像丈夫倾诉,但是又不知从何说起。

此时的李清照衣带渐宽,人面憔悴,并非是因为喝了酒,更不是为了悲秋。

如果说词中的上阙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下阙则透露出一丝丝抱怨之情。

既然赵明诚必须要远赴异地就职,只能放手,即使唱一万遍《阳关曲》也是徒劳的。

想到心爱之人就要远去,只剩下李清照独守空房,真是不胜嘘唏。

词中的武陵人远出自一个典故,相传剡人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

天色已晚,他们沿着溪流往回走,忽然看见两个仙女。

仙女便像老朋友一样,将其邀请到家中,并结为夫妻。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诗词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诗词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诗词赏析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诗词赏析《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

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诗词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原文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赏析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

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

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

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

“香冷金猊”,首先创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环境气氛。

“被翻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句意,暗示夫妻间一夜雨密云稠,两情缱绻。

欧阳修《蝶恋花·咏枕儿》词:“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

”亦借“鸳衾红浪皱”暗写男女情事。

解说此词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揭出本句的隐义,大约是认为如此近于流俗的意思与易安的身份和词风未符。

其实,它与《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等词一样,都表现了易安词在抒情上大胆率真的一面。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反反复复地写无心梳妆一件事,虽未语涉离别,却足见离愁别恨充溢心间。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这首词虽用了两个典故,但总体上未脱清照“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格调。层层深入地渲染了离愁别念,以“慵”点染,“瘦”形容,“念”深化,“痴”烘托,逐步写出不断加深的离愁别苦,感人至深。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李清照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⑴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生怕离怀别苦”,开始切题,可是紧接着,作者又一笔宕开,“多少事,欲说还休”,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待在丈夫面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又吞咽下去。词情又多了一层波折,愁苦又加重了一层。因为许多令人不快的事儿,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烦恼。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心底,自己折磨自己,也不愿在丈夫面前表露,真可谓用心良苦,痴情一片,难怪她会“慵怠无力”而复“容颜消瘦”了。
⑵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⑶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⑷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⑸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译文
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原文与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原文与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原文与赏析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闺怨词通常多为叙别时之苦、别后之愁,李清照这首词却别开途径,选取欲别未别之时、将别未别之际,时在别前,想到别后,使人可想到别时的难堪与痛苦。

词的上阕分两层来写,一写将别时的气氛和心绪,一写将别时心理和神态。

词从晨起开笔,以物态敷墨。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词人未直说心情,可是从陈设的状态上尽传人物感情。

金属的狮形香炉中的香“冷”了,一个“冷”字,说明炉中的香早已燃尽,是无心无绪继续添香的缘故。

无心添香,反映了词人思想专注于将与丈夫分别上,再无情致调弄增加生活乐趣的香了。

室内再无香烟袅袅,更觉空寂冷落。

词人的床帐是很精美的,“朱樱斗帐掩流苏”(《浣溪沙》),如今被褥不整,“被翻红浪”,散乱的被子如红色水浪。

柳永《凤栖梧》中写“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那是轻浮的行径,李清照这里则不涉风情,无关谐谑,纯然是女主人无心整饰房间的写照。

词人连头也懒得去梳了,任随梳妆台上积满了灰尘。

以上所写种种情状,如果还只是她初醒才起时,那也情有可原。

缀之以“日上帘钩”,则为反常了。

阳光已照到帘钩上了,还未点香、未叠被、未梳头,可见已打乱了生活的正常程序。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念奴娇·萧条庭院》)那是在亲人远离,独处深闺时的心情,现在人还没有离去,就已如孤身独守时一般,这是因了已深知丈夫势在必行,又料定离后自己必愁的情况下,才会如此的。

因而词接着由实写转人虚写,由结果追溯原因:“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分别之后,有多少关于对丈夫的嘱咐,有多少关于自己的思念的话要说,可是欲说还休。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2。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3。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4,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5,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隋堤:即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城外的汴河堤,为隋炀帝时所筑。

飘绵:飞柳花。

行色:指行色匆匆的旅行者。

②故国:这里作“故乡”解。

京华倦客:作者自称,当时他久居汴京,厌倦了作客生涯。

③“应折”句:指折柳赠别。

汉代长安城东有灞桥,京城的人送客到此,折柳枝赠别,后遂沿为风俗。

④榆火:古代于清明节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换薪火”,以取一年之利。

宋代皇帝于清明取榆柳之火赐近臣,事详《春明退朝录》卷中。

这里“榆火”用作点缀寒食禁烟节令的辞藻,并非实写取火之事。

⑤半篙:指撑船的竿一半没入水中。

迢递:远的样子。

⑥别浦:行人离别的水岸。

津堠(hou候):水边的土堡,为行人守望之所。

1.金猊:狮形的铜熏炉,猊,狻猊,狮子。

宋·徐伸《转调二郎神》词:“薰彻金猊烬冷。

”2.日上帘钩:杜甫《落日》诗:“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李清照反用之,用于日上。

3.病酒:因酒而病。

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

”李商隐《寄罗劭兴》诗:“人间微病酒。

”南唐冯延巳《鹊踏枝》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悲秋:为秋而悲。

《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

”杜甫《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诗原为送别诗,故后人以《阳关》为送别之曲。

5.武陵:典出陶潜《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但在本词中,“桃花源”的故事又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中“刘晨阮肇”的故事混合掺杂在一起了。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

照无 嗣 , 家恪守封建 , 之宋代纳妾 之风: 行 如 妆 盒沾满灰 尘吧 。 赵 加 k 此变 幻 , 他 们夫 妻 感情 出现 裂痕 。据 考 证 , 令 这首 “ 生怕 离怀别苦 , 多少事 、 说还 休 。 “ 欲 ” 生怕 ”尤 , 《 凤凰 台上忆 吹箫》 为清照南 渡之前 的词作 。词写清 言最怕 。 多情 自古伤离 别。” “ 自古 以来 , 别是痛苦 离 照偕 丈 夫 “ 居 乡里 十年 ” 束 , 屏 结 明诚 重 返 仕 途 之 的 。 爷娘妻子 走相送 , “ 哭声直上 干云霄 。 ( ” 杜甫 《 兵 际。清照本为之 兴幸 , 但受 明诚 纳妾 阴霾 冉 影 响 , 勺 清 车行 》 描 写生离 死别 的悲惨 场 面。 “ 回路 转不 见 ) 山 照心情 沉重 , 欲言 又止 。阒为清 照预感 这 次分 手 君 , 上 空 留马 行处 ” 岑 参《 口 丁 路 。( 白霄 歌送 武判 官 归
李清照 四处漂泊 , 晚年孤 寂凄楚 。
体现 她长 期遭 冷落 的寂寞 、 苦 、 痛 惆怅 和无奈 。“ 宝
然 而 , 清 照在南 渡前并 不是 没有 烦恼 的 :宋 奁 ”精美珍 贵 的梳妆 盒 。起 首五句 的大意是词 人闺 李 , 徽宗崇 宁 元年 ( 12年 ) 由于元 褊 党禁 , 清 照之 房 中熏 炉 的香 料燃 尽 了 , 没有 续添 , 床 上红 色 I0 , 李 但 睡
能就是婚变 的开始 。面对离别 , 清照无法 挽 留, 离恨 京》 与 好友 分别 了 , ) 何时 才能再 见一 面呢 ?诗 中抒
别苦难 以尽 述 , 之言跃 然纸 上。 肺腑
发 了依依 不舍 的惜 别之情 。“ 为在歧路 , 女共沾 无 儿
“ 香冷 金猊 , 翻红浪 , 来慵 自梳 头 任宝 奁 巾” 王勃《 被 起 。( 送杜少府 之任蜀 州》 清照怕什 么呢?原 ) 尘满, 日上 帘钩 :” 上片起 首 五句犹 如人 物速写 , 勾 来 是离 别之 苦 。离 别之 际 , 为不 增加 明诚 的离别 苦 画 了词人百 无聊赖 、 懒萎 靡 的形 象 。“ 冷 ” 香 恼 , 慵 香 言 本有 千言 万语要 对丈 夫说 的 , 些话 刚 到嘴边 , 那 3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赏析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①李清照(1084-1155)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号易安居士,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革非知识渊博,擅长古文,其文章深受苏轼赏析,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亦善文章。

李清照天资聪慧,少识音律。

丈夫赵明诚乃当朝宰相赵挺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

两人结婚后,志同道合,情笃爱深,常诗词唱和,共同研究、收集金石书画,校勘古籍。

他们为共同的事业竭尽财力,呕心沥血。

不料,靖康元年(1129),金兵南侵,汴京失守,他们被迫背井离乡,举家南渡。

后明诚染疾,不久,溘然长逝。

李清照痛失爱夫,悲痛欲绝,再加上原收藏的金石器物在逃难中丢失殆尽。

从此,李清照四处漂泊,晚年孤寂凄楚。

然而,李清照在南渡前并不是没有烦恼的。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由于元祐党禁,李清照之父被贬出朝,降职为东京提刑,后被罢官。

公爹却官升至尚书左丞相,后被排挤罢官。

此时,明诚他乡为官、冶游,并拟纳妾。

当然,纳妾非明诚本意,而因清照无嗣,赵家恪守封建,加之宋代纳妾之风大行。

如此变幻,令他们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据考证,这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为清照南渡之前的词作。

词写清照偕丈夫“屏居乡里十年”结束,明诚重返仕途之际。

清照本为之兴幸,但受明诚纳妾阴霾的影响,清照心情沉重,欲言又止。

因为清照预感这次分手可能就是婚变的开始。

面对离别,清照无法挽留,离恨别苦难以尽述,肺腑之言跃然纸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上片起首五句犹如人物速写,勾画了词人百无聊赖、慵懒萎靡的形象。

“香冷”言香料已燃尽,“金猊”即铜制的狮型香炉,将香炉放在房间,有取暖之用。

《凤凰台上忆吹箫》注释及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注释及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注释及赏析《凤凰台上忆吹箫》注释及赏析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注释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行宝奁闲掩①,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②,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③,烟锁重楼④。

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注释]①宝奁:美丽华贵的梳妆匣。

②阳关:曲名。

③武陵春晚:用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到桃花源事,这里指赵明诚。

④重楼:也作秦楼、凤台。

相传秦穆公女弄玉与夫萧史曾住在此。

这里指作者当时所居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从女性内心和细腻感触出发的别情词,把不愿亲人离去之情表述得婉转细密。

完全有别于柳永、秦观的话别词。

上阕就离别前的百无聊赖入笔,曲尽离怀别苦;下阕设想别后相思。

“烟锁重楼”、“楼前绿水”,一片凄迷伤感。

词句注释⑴凤凰台上忆吹箫:词牌名。

此调始见于《晁氏琴趣外篇》。

⑵金猊(ní):狮形铜香炉。

⑶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⑷慵:懒。

⑸宝奁(lián):华贵的梳妆镜匣。

⑹干:关涉。

⑺也则:依旧。

⑻阳关:语出《阳关三叠》。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唐宋时的送别之曲。

此处泛指离歌。

⑼武陵人远:沈祖棻《宋词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3月版):“武陵”,在宋词、元曲中有两个含义:一是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渔夫故事;一是指刘义庆《幽明录》中的刘、阮故事。

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

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⑽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乘凤飞升之前的.住所。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版本一)。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

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更数,几段新愁。

(版本二)。

注释: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

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

指眼珠。

翻译: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赏析:这首词是李清照抒写离愁的名篇之一。

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徐培均先生对此词的赏析要点。

词写离情,却略去了别时,只是截取了别前和别后两个横断面,加以深入地开掘。

开头一个对句“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便给人冷漠凄清的感觉。

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解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解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解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这首词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分别后所作,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感受,表达了她离别的愁苦和相思之情。

其全文如下: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上阕描写了词人起床后的慵懒和无心梳妆的状态,表现出她因离别而心情低落。

下阙则表达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和离别之苦,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情感真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感受,体现了李清照婉约词的风格。

同时,词中也运用了一些典故和比喻,如“阳关”、“武陵人远”等,使词作更加富有意境和内涵。

这首词中运用了两个典故:
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古代是通往西域的要道。

诗词中常用来代指别离。

武陵人远: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武陵郡有个渔人曾误入桃花源。

这里指代爱人去了遥远的地方。

通过运用这些典故,表达了与爱人分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哀愁。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赏析引导语:《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朝才女的词,这首词写作者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下面是相关的原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

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

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

这五句词,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词人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

“香冷金猊”,首先创造出一种凄清幽寂的环境气氛。

“被翻红浪”,化用柳永《凤栖梧》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句意,暗示夫妻间一夜雨密云稠,两情缱绻。

欧阳修《·咏枕儿》词:“昨夜佳人初命偶,论情旋旋移相就。

几叠鸳衾红浪皱,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

”亦借“鸳衾红浪皱”暗写男女情事。

解说此词者一向止于字面,不愿揭出本句的隐义,大约是认为如此近于流俗的意思与易安的身份和词风未符。

其实,它与《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绣面芙蓉一笑开)等词一样,都表现了易安词在抒情上大胆率真的一面。

“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反反复复地写无心梳妆一件事,虽未语涉离别,却足见离愁别恨充溢心间。

丈夫今朝即将离家远行,闺中人从此更有何心情梳洗打扮!温庭筠《菩萨蛮》词:“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译文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译文|赏析《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

此词抒写离愁别苦,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原文宋代: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译文及注释译文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注释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者:通这。

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此处泛指离歌。

武陵人远: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

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眸(móu):指瞳神。

指眼珠。

赏析李清照与赵明诚婚姻美满,情深意笃。

心爱的丈夫即将出游,作为妻子,情知无法挽留,离恨别苦自然难以尽述。

此词写与丈夫分别时的痛苦心情,曲折婉转,满篇情至之语,一片肺腑之言。

上片俱写离别前情景。

起首五句,是对由夜及晨情事的交代:由于一夜没有续填香料,铜制的狮形熏炉中早已香消烬冷,红色的锦被胡乱地堆在床上,早晨起来后情绪不佳,诸事无心,连头也懒得去梳,任凭那镜奁之上盖满灰尘,渐升的晓日高过帘钩。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翻译和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翻译和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翻译和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的翻译和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
欲说还休。

新来瘦,
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
者回去也,
千万遍《阳关》,
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
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
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金猊:狮形铜香炉。

翻译:
铸有狻猊提钮的铜炉里,
熏香已经冷透,
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
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
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
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
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
不是因为喝多了酒,
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
这次他必须要走,
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
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
剩下我独守空楼了,
只有那楼前的流水,
应顾念着我,
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
从今而后,
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赏析:
志趣投契,然仕路播迁,常造成两人分别。

本篇是词人写别情的名篇,抒发了离别后思念的深情与独居的幽怨。

起笔五句,借居处环境。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冷⾦猊》赏析《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冷⾦猊,被翻红浪,起来慵⾃梳头。

任宝奁尘满,⽇上帘钩。

⽣怕离杯别苦,多少事,欲说还羞。

新来瘦,⾮⼲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应念我,终⽇凝眸。

凝眸处,从今⼜添,⼀段新愁。

⼀般写离情,重点都放在写别时如何难舍难分,这⾸词却不是这样的。

它略去了分别的时刻,只是截取了分别前和分别后两个横断⾯,加以深⼊的开掘。

“⾹冷⾦猊,被翻红浪,起来慵⾃梳头。

”这⾸词开头三句是说,⾦猊⾹炉⾥烟息⾹冷,床上的锦被翻卷红浪,起床后懒洋洋不想梳头。

⾦猊,指狻猊(狮⼦)形铜⾹炉,“被翻红浪”,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的波浪。

⾦炉⾹冷,反映了词⼈在特定⼼情下的感受;锦被乱陈,是她⽆⼼折叠所致。

“起来慵⾃梳头”,则全写⼈物的情绪和神态了。

这三句读起来⼯炼沉稳,在舒徐的⾳节中可以感染到词中⼈物低沉压抑的情绪。

“任宝奁尘满,⽇上帘钩。

”这两句是说,任凭华贵的镜匣落满灰尘,⽇上三竿⾼照帘钩。

微微振起,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词⼈情绪流程中的波澜。

然⽽他内⼼深处的离愁还未显露,给⼈的印象只是懒怠和娇慵。

此⼈为何⼤写“慵”字,⽬的仍在写愁。

使读者从⼈物的慵态中感到她内⼼深处有个愁在。

“⽣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这是说,⽣怕离别时伤⼼痛苦,多少⼼事想倾诉⼜没有开⼝。

这才接触到题旨。

可是词⼈⼀接触到思想实质,便⼜退缩回去。

她有万种愁情,⼀腔哀怨,本待在丈夫⾯前尽情倾吐,可是话到嘴边,⼜吞咽下去。

这就使词情多了⼀份波折,也使她的愁苦加深了⼀层。

因为许多令⼈不快的事⼉,告诉丈夫只有给他带来了烦恼。

因此她宁可把痛苦埋藏在⼼底,⾃⼰折磨⾃⼰,这就出现了前⾯所写的慵怠⽆⼒和后⾯所交代的容颜消瘦。

“新来瘦,⾮⼲病酒,不是悲秋。

”歇拍三句是说,近来⾝体⽇渐消瘦,并不是因为喝酒太多,也不是因为悲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原文及赏析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宋] 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于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分类标签: 思念诗宋词三百首婉约诗作品赏析【注释】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

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④凝眸:注视。

【评解】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

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

下片想象别后情景。

人去难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

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

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

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点评】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痴语也。

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

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

起三句,言朝起之懒。

“任宝奁”句,言朝起之迟。

“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

“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

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换头,叹人去难留。

“念武陵”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

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这首词概作于词人婚后不久,赵明诚离家远游之际,写出了她对丈夫的深情思念。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为对偶给人以冷漠凄清的感觉。

金猊,指狻猊(狮子)形铜香炉。

“被翻红浪”,语本柳永《凤栖梧》:“鸳鸯绣被翻红浪。

”说的是锦被胡乱地摊在床上,在晨曦的映照下,波纹起伏,恍似卷起层层红色的波浪。

凤凰台上忆箫声李清照拼音

凤凰台上忆箫声李清照拼音

凤凰台上忆箫声李清照拼音《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诗词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金猊:狮形铜香炉。

②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③宝奁:华贵的梳妆镜匣。

④者:通“这”。

⑤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⑥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译文】:狮子造型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赏析】:创作背景相传战国时,秦穆公的小女儿因自幼爱玉,小名弄玉,精通音律,尤擅吹笙。

到了及笄之年,秦穆公开始为心肝宝贝物色夫君,这弄玉却说什么也不嫁。

秦穆公明白女儿的心思,可是,上哪儿找一个能和女儿般配的音乐高手呢?一天晚上,弄玉在月光下吹笙,依稀听见有箫声传来,竟在与自己的笙乐相和。

接下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

秦穆公派人寻访,一直寻至华山,才听见樵夫们说:“有个叫萧史的青年,在华山中峰明星崖隐居,他喜欢吹箫,箫声可以传出几百里。

”就这样,弄玉终于和萧史得以相见,终成眷属。

萧史教弄玉吹箫,过了十年,二人的吹箫水平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能以箫声吸引凤凰飞来。

秦穆公就建了一座凤凰台给夫妇二人居住。

【宋词精选】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_李清照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宋词精选】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_李清照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宋词精选】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_李清照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由李清照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描写离愁别苦的作品。

作者以曲折含蓄的口吻,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深婉细腻的感情。

上片从描摹词中女主人公的举止神态写起,形象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复杂心境——想道出离愁,又不忍道出。

下片进一步揭示了女主人公的难言痛楚,通过刻画主人公独倚楼头,含情凝眸的神情,极有分量地抒写了伉俪情深和相思之苦。

这首词写得缠绵悱恻,委婉含蓄,后人评曰:“笔致绝佳,余韵尤胜。

”(清陈廷焯《云韶集》)更多宋词赏析文章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宋词三百首》专栏。

【原文】《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作者:李清照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①金猊(ni泥):狮形铜香炉。

②红浪:红色被铺乱摊在床上,有如波浪。

③宝奁(lian连):华贵的梳妆镜匣。

④者:通这。

⑤阳关:语出《阳关三叠》,是唐宋时的送别曲。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据此诗谱成《阳关三叠》,为送别之曲。

此处泛指离歌。

⑥武陵人远:引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离开后再去便找不到路径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云武陵(今湖南常德)渔人入桃花源,后路径迷失,无人寻见。

此处借指爱人去的远方。

韩琦《点绛唇》词:“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

”⑦烟锁秦楼:总谓独居妆楼。

秦楼,即凤台,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箫史乘风飞升之前的住所。

冯延巳《南乡子》词“烟锁秦楼无限事。

”⑧眸(móu):指瞳神。

《说文》:“目童(瞳)子也。

”详见瞳神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人未梳头。

任宝奁闲掩,日上帘钩。

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

今年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即难留。

念武陵春晚,云锁重楼。

记取楼前绿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如今更数,几段新愁。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今济南市)人,著名学者李格非之女,自幼博通诗书。

她的词风格清新,语言明白如话,在艺术上独有成就,曾被称为“易安体”,被目为婉约派正宗,对词的看法相当保守。

其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苍凉沉郁,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后人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