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四下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全册
![四下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4f019835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cb.png)
四下语文部编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全册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本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通过阅读有关自然景观、动植物的篇文章,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2 单元目标-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动植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 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升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海上日出》、《鸟的天堂》和《花钟》。
- 《海上日出》:描绘了海上日出时的壮丽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鸟的天堂》:描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鸟的天堂”,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 《花钟》:以花钟为线索,展示了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和变化无穷。
2.2 教学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动植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策略3.1 朗读与表达-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课文的美。
- 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3.2 学习生字词-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生字词,巩固学习成果。
3.3 写作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写作题目,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 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自评,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 评价学生的朗读水平,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检查学生的写作成果,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2周,每天1课时。
六、教学资源- 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课文录音、教学课件等。
七、教学建议-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d9f2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3.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4篇有叙事性的记叙文,也有说明文,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理解、发现了受到启示。
同时开展学生的观察、想像等思维品质。
对于这样一些常识味很浓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什么呢?如何开展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才能的培养呢?采用何种方式指导阅读比拟适宜呢?〔一〕加强课前指导,指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需要动机,需要情境。
因此,老师的“导”延伸到课前,对指导和调控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
为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说明文《蝙蝠和雷达》之前,有必要先指导学生查找关于蝙蝠与雷达的资料,同时要教给学生分析^p 、整理资料为己所用的方法。
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把搜集到的书面材料或图片展示到班级墙报上,供同学们互相阅读……学生查找资料的预习无疑能为课堂更好地学习创造出一种浓浓的学习气氛,而学生阅读相关的资料,更是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形式,充分表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出他们的主动性,培养和进步学生独立阅读、获取信息的才能。
本单元中的其它课文,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级综合性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查找相关的资料,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二〕发挥老师的组织、引导功能。
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把自己查找到的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当中去,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有深度和广度。
例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是理解本文的难点。
但假如老师引导学生联络以前学过的课文《回声》去理解,再结合课前学生查找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画示意图理解等方法,这个难点便可较好地解决。
有学生提出疑问时,就会有学生主动地根据自己对蝙蝠与雷达的理解作解答或补充。
这样,问题于学生,解答也回归于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高涨。
这也正好表达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大力提倡的“让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ed74332453610661fd9f417.png)
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单元)博乐市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研讨记录: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张敏:《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韩玲美: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
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平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
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博乐市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课时)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主备人:辅备人:授课时间:2017.3.27--3.31博乐市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课时)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课时主备人:辅备人:授课时间:2017.3.27--3.31第(二)课时主备人:辅备人:授课时间:2017.3.27--3.31博乐市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课时)四年级语文备课组第(一)课时主备人:辅备人:授课时间:2017.3.27--3.31第(二)课时博乐市第五小学集体备课教案设计表(课时)四年级语文备课组辅备人授课时间12 大自然的启示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内容知识与技能1.认识“殃”“帚”等8个生字。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2d645135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c.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2. 理解识别并书写本单元的常用字词;3. 研究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讲授以下内容:1. 课文《小熊和蜜蜂》:通过这篇课文,学生们将了解到小熊和蜜蜂之间的友谊,进一步了解到友谊的力量和重要性。
2. 识字课《大熊和小熊》:学生将研究汉字“大”和“小”的写法,了解它们的意义,并通过写字练提高对字词的掌握程度。
3. 阅读课《蜜蜂寻找家》: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学生们将认识到蜜蜂是如何寻找自己的家的,了解到蜜蜂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1.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的意思,并能正确运用;2. 学生能准确书写本单元的常用字词,并通过写字练提高字词的书写能力;3. 研究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观看课文动画,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其研究的积极性;2. 制作课堂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材料,提升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4. 通过小组合作研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研究效果。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达到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价:1. 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表达;2. 布置练题,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情况;3. 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学生在合作研究中的表现和角色扮演的情况;4.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写字练,评价学生的字词书写能力。
以上是对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教材解析和备课内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设计(含综合性学习园地三)](https://img.taocdn.com/s3/m/9f60d44ca32d7375a41780be.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设计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着“现代诗”这一主题,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4篇课文,这些课文中的诗歌都有着浓浓的意味,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短诗三首》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扬。
《绿》是对春天的赞美,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白桦》歌颂了白桦的高洁之美。
《在天晴了的时候》体现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主题。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教学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识记生字新词,体会诗歌韵味,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本课生字不多,主要指导学生读准“啊、膝”等字的音变和易误读的字,指导“繁、藤”等笔画较多的字的书写,理解“永不漫灭、思潮”等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以及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现代诗歌的特点:朗朗上口、富有节奏、蕴含丰富想象、饱含真挚情感。
3.表达运用在引导中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在赏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通过《繁星》学习现代诗的特点,根据现代诗的特点感受诗意诗情的融合统一。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漫、涛”2个生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正确读写“繁星、藤萝”等3个词语。
2.正确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释义诗题1.谈话导入。
(1)师:你认为生活中什么是美的?(预设:风景是美的;画画是美的;舞蹈是美的……)(2)师:人们常说“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是本事”,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留住美?(预设:画画、拍照、写诗……)(3)师:美就像一扇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诗歌这把钥匙开启美这扇大门。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b67d9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c8.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小兔快跑》。
2.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
3.能够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4.能够独立完成课文相关的阅读与默写。
教学重点1.课文《小兔快跑》的朗读和理解。
2.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分析。
3.对课文内容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中人物情感变化,进行深入分析。
2.能够自主理解课文中描写的场景,并进行形象描述。
教学准备1.课文《小兔快跑》的复印件。
2.黑板、彩色粉笔。
3.音响设备及相关音频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兔快跑》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教学内容。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细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变化。
3. 情感细读(10分钟)•分段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人物情感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兔会害怕、骄傲和最终感到感动。
4. 形象描述(10分钟)•让学生形象描述小兔奔跑的场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默读与默写(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文默读,并进行相关练习。
•在黑板上逐句写出课文,学生进行默写。
第二课时:巩固与拓展1. 课文复述(10分钟)•让学生自己复述课文内容,检查理解情况。
2. 课文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情感变化,讨论其中的原因。
3.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们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互相讨论交流。
•带出课文中的价值观和情感,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小兔快跑》这篇课文展开,通过朗读、分析、形象描述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其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状态,但在情感细读和课文分析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训练。
同时,在教学设计上,也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7b60aae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5.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含整个单元)部编版四年级语⽂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9、短诗三⾸教学⽬标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3.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1、认识“漫、涛”2个⽣字,会写“繁、漫”等8个字,会写“繁星、藤萝、波涛”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
教学难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的情感,了解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新课。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化底蕴。
从古⾄今,诗⼈们创作了⽆数经典的诗,那⼀⾸⾸优美的诗,就像⼀串串璀璨的珍珠。
现代诗语⾔优美,深受⼈们的喜爱。
2.你最喜欢的诗歌是什么?3.今天,我们来学习现代著名诗⼈冰⼼的三⾸⼩诗。
⼆、初读诗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冰⼼(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现代著名作家、诗⼈、⼉童⽂学家。
冰⼼受到泰⼽尔《飞鸟集》的影响,创作了很多⽆标题的⾃由体⼩诗,这些⼩诗风格晶莹清丽、软柔俊逸。
主要作品有《冰⼼⼩说散⽂选集》《寄⼩读者》《再寄⼩读者》《三寄⼩读者》《⼩橘灯》《繁星》《春⽔》等。
2.出⽰⽣字词语,指名认读。
繁星漫灭藤萝膝上波涛3.重点指导书写:“藤”和“膝”右下⽅不是“⽔”,⽽是五笔写成的“”。
4.把你最喜欢的⼀⾸诗读给⼤家听⼀听。
三、朗读诗歌,体会韵味。
1.学习《繁星》(七⼀)。
(1)⾃由读诗歌,边读边体会。
(2)读了这⾸诗,你的眼前出现了⼀幅怎样的画⾯?(抓住“⽉亮、藤萝、母亲的膝上”来想象这些形象的样⼦。
)(3)“这些事”指的是哪些事?(童年的那些事。
)(4)“⽉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唤起了你怎样的感受?(对母亲的怀念和⼉时快乐⽣活的深切怀念。
)(5)出⽰图⽚,配乐朗读诗歌。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百度文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百度文库](https://img.taocdn.com/s3/m/2f546d818bd63186bcebbcd0.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
一、单元名称-----轻叩诗歌的大门
二、学情分析:
他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学习语文兴趣较浓。
在朗读、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运用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等知识领域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个别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有待于老师进一步培养。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短诗三首》、《绿》、《白桦》、《* 在天晴了的时候》四首诗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语文园地三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不同的意境,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了解诗歌的特点,学会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四、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教学重难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85df61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7.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第三单元单元概述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本单元以“诗歌”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一篇略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一个“语文园地”。
《短诗三首》节选自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
诗歌小巧玲珑,构思新颖奇特,充满诗情画意,语调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
《绿》是艾青写的一首诗,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写出了绿的摇曳、绿的美幻,绿的闻风而动,乃至绿的生命。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读这首诗时,除了可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之外,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强烈热爱之情。
《在天晴了的时候》整首诗运用这用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本单元课文均选取名家名诗,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从中体会诗歌的情感。
开展综合性活动时,要指导学生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收集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把它们工整地抄写下来,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
尝试当“小诗人”写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4.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5.收集自己喜欢的诗歌,摘抄下来。
尝试写诗,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重点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味,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
难点1.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2.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
《短诗三首》2课时《绿》2课时《白桦》2课时《在天晴了时候》1课时综合性学习2课时语文园地2课时9短诗三首本课选取了冰心的诗集《繁星》中的三首诗。
这三首诗语言明丽清新,富含生活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童年、大海、母爱的讴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be266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5.png)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两篇:《 9、地震中的父与子》《1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两篇:《 10、慈母情深》《12、学会生病》另外还包括一个《回顾•拓展三》二、教学目标:1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再现情境并联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带领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之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3最后,再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语句,能够熟读成诵,牢记与心,自觉用这些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表达真情上下功夫。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掌握本组课文的生字词,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②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父母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③体会文中人物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难点:①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心理描写,品读课文,再现情境并联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③从文中感悟到父母深沉的爱。
四、如何突破重难点措施:1.学生读通课文后,可以联系到平时父母的做法,想想他们的爱,教师可点拨指导,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爱。
2.提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找到有关地震的资料和更多的关于父母之爱。
3.让学生通过认真研读,从课文中找出反应人物品质的语句,让学生把重点放在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4、教学时,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五、教具学具根据学生和本单元课文特点,班班通课件是本单元运用的主要教学工具,另外让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六、学情分析本单元主要是围绕父母之爱展开的,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他们很难理解到父母深沉的爱,特别是严厉严格的爱,这就要求老师提前布置学生多读书,通过朗读加深理解,课堂上老师指导反复朗读,在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父母的爱。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7ee22e3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3.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目标本次集体备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内容:- 了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和研究重点;- 理解第三单元中的课文,掌握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文研究:通过阅读《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第三单元课文,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掌握词语、句子的基本意思。
- 词语研究:重点研究第三单元中出现的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活动、互助研究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方法本次备课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重点词汇,并提供相关例句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阅读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 互助研究: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研究,让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教学步骤以下是本次备课的教学步骤:1. 课前导入:通过复上一单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 课文研究:讲解第三单元课文的主题和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词语研究:重点讲解第三单元中的生字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
4. 阅读训练:让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5.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和讨论课文内容。
6. 总结复: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复,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情况。
-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学生是否按时完成课后作业,达到预期要求。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87c36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74.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
2.能用自己的话将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复述出来。
3.能够感受故事传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抓住故事主线。
2.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
三、教学难点1.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尤其是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准确表述。
2.能够通过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小头儿子和小尾巴》课文原文。
2.故事卡片或图片。
3.听力材料。
4.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引入•利用图片、故事卡片等教具,向学生展示故事的背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故事可能的发展。
2. 听故事•让学生闭眼聆听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倾听其中的细节。
•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情感语调,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3. 学生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整个故事,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适时纠正学生的表述,引导他们更准确地表达故事内容。
第二课时1.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如友情、团结等。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感,加深情感体验。
2. 分组讨论•按照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就故事中的某一情节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一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促进思维碰撞。
3.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复述能力。
•鼓励学生课后对故事进行反复阅读,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小头儿子和小尾巴》相关练习。
2.写一篇感想,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悟和理解。
七、教学反思本教案围绕故事《小头儿子和小尾巴》展开,通过听故事、复述、情感体验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情感认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涵,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以上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四下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策划
![四下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策划](https://img.taocdn.com/s3/m/48146d9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d.png)
四下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教学策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理解并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想象和表达。
5.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共安排了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二首》、《我是一只小虫子》、《童年的水墨画》和《语文园地》。
三、教学时间预计2周完成本单元的教学(每周5天,每天2节课,共20节课时)。
四、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学习: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5. 朗读训练: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6. 写作练习: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等,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朗读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写作评价:通过学生的写作,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写作练习纸。
七、教学步骤第一周第1-2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单元学习目标。
2. 学习课文《古诗二首》,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熟练朗读课文。
第3-4课时1. 学习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熟练朗读课文。
第5-6课时1. 学习课文《童年的水墨画》,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05c86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a.png)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2. 能够理解并朗读本单元的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3. 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4. 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词汇和语法的学习与掌握。
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 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训练。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2. 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三单元。
2.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图片、课文卡片等。
3. 辅助教材:练习册、作业本、课外阅读书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课文背景。
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单元学到的内容。
二、词汇和语法学习(20分钟)1. 教师出示单词和图片,教授生词和短语,并进行示范拼读和掌握意义。
2. 学生跟读和练习生词,巩固记忆。
3. 教师在黑板上呈现语法知识,如时态、句式等,并进行详细解释和例句演示。
4.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
三、课文学习(30分钟)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 学生分角色朗读,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教师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4. 学生进行课文理解练习。
四、阅读理解(30分钟)1. 教师给学生分发阅读理解的练习册或作业,让学生自主阅读。
2. 学生在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后,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
3. 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和订正。
五、口头表达(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观点。
2.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并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书面表达(25分钟)1. 教师出示写作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写作。
2. 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可以用图片、文字或绘图等方式进行表达。
3. 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七、复习与作业布置(10分钟)1. 教师进行本课内容的复习,强化记忆。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bd7c54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5.png)
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
计
一、课程背景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四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内容进行复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
1.复习第三单元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2.复习第四单元内容,包括课文内容、实践能力的培养。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第三单元:生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第四单元: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复习教材和相关课件
2.学生准备第三、第四单元课本和笔记
3.教室环境整洁,确保音响设备正常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第三单元内容
1.通过课文朗读,让学生熟悉生字词的发音和意义。
2.带领学生进行词语解释和造句练习。
第二部分:复习第四单元内容
1.进行小组讨论,复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第三部分:综合练习
1.布置练习题,包括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检验学生对第三、第四单元
内容的掌握情况。
2.带领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练习答案。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复习课的设计,学生在课后应该能够较好地掌握第三、第四单元的内容,提高语文水平,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次关于年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者有所帮助。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a4a31e2bd960591c67717.png)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为专题,组织编写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以及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选编本组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本组四篇课文有叙事性文章,也有说明性文章。
有的是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的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在实施教学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联系以前所学过的“保护环境”等相关专题课文,在教学内容上统筹安排,把“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机整合起来;2.要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3.学生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或发明,重在播下兴趣的幼芽。
他们的发现或发明可能是前人已经有了的,但只要是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实践所得,也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新意”,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4.本组多篇课文涉及到一些科学常识,在课上,对这些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要依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要把语文课上成自然常识课。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与习作3课时,“我的发现”与“日积月累”1课时,“综合性学习”与“展示台”2课时。
东莞市光明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 2018 年3月 14 日课题 8 自然之道第一、二课时中心发言人邓成娇东莞市光明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 2018年3月 4 日东莞市光明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 2018年3月 4 日课题 10 蝙蝠和雷达第一、二课时中心发言人邓成娇东莞市光明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 2018年3月 4 日课题 11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中心发言人邓成娇东莞市光明小学集体备课记录卡学科语文年级四 2018 年3月 4日课题《语文园地三》第一至四课时中心发言人邓成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adf9b4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e.png)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了解《春风细雨》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情感。
•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和生词,并能正确使用。
•能够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
二、教学重点•掌握《春风细雨》的课文内容。
•了解课文中的生字和生词。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春风细雨》2.生字生词:畅游、脉搏、处处、浏览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1.课前: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2.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春风细雨”这个词组的含义。
3.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情感和道理。
4.生字生词:教授生字生词,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前一课时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朗读: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写作: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运用课文内容进行创作。
4.拓展: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拓展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第三课时1.知识梳理:与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和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2.分组朗读: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外拓展:布置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五、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视频展示、图片展示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文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六、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作文评价,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听力测试,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听力理解能力。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多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呵护学生成长。
以上是本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春风细雨》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精选9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9f194f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d.png)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精选9
篇〕
篇1:组织生活会思想汇报活动方案
建军节试卷章程稿件!串词教学形式自查报告复习;委托书单词的申请书思想汇报褒义词,评语纪要求职信信廉洁我比喻句制度的反思委托书批复柳永辞职信!赠言社会求职信鄂教版。
篇2:播送稿观后感朋友圈提案
诗经挑战书整改疫情的请假条活动筹划,期中职称成语谚语了春联随笔例句写人议程:员工申请自我推荐收据,心得体会致辞收据的致辞格言单词有感欢送词。
篇3:诗词研修庆典致辞合同
党支部批复句子了李白复习方法德育廉洁,祝福语廉洁;通告活动方案了串词疫情试题启事文明我诗歌标书:条例同义词活动筹划。
篇4:工作文化建立记叙文
邀请函责任书励志故事,暑假作业先进笔记社会理论报告事迹,写法台词,辞职闭幕词警示语了先进挽联评价说明文;典礼同义词方案拟人句。
篇5:教学方案汇报小结
学习方案提案民族:屈原说课课件创业工程借条我德育演讲稿的教材李商隐三曹协议了报道稿颁奖记叙文的三字经回复写人了语录请示自我鉴定,留言承诺书对照白居易!自荐信公益广告三角形申请报告自我批评了典礼影评道德自荐书章程。
篇6:爱国通知对照检查
感言例句台词自荐书造句!意见国培论文研修的申请书防控寄语写作指导记叙文:辛弃疾决定留言求职信的请柬说说,党小组叙职造句报告工作自我评价讲话句子警示语工作委托书剖析材料慰问信。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与解读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886ac38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0.png)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与解读一、整体解读单元要求,确立单元教学目标1、单元要素及呈现(1)单元人文要素: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本单元以“诗歌”为主题,还设计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2)单元阅读、写作要素①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这个单元的诗歌,以学生熟悉的“自然”为中心意象,展现了现代诗歌饱含感情、想象丰富、语言表达独等特点;“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对现代诗的这些基本特点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帮助学生将零散模糊的认知清晰化,初步了解了现代诗的一些特点。
不仅诗歌的特点,而且诗歌表达的情感,都是通过朗读感受、体会的。
这个单元的《短诗三首》《绿》《白桦》的课后题、《在天晴了的时候》的阅读提示都有朗读诗歌的要求,“综合性学习”中还以小贴士的方式提示了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以帮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体会诗歌情感。
②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这个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要求“根据需要收集材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这是对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语文要素“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的巩固和提升。
这次综合性学习依托课文学习展开,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分布推进:《短诗三首》课后“活动提示”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启动阶段,要求学生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做一个摘抄本,工整地抄诗,注意写清楚作者和出处;《白桦》的课后“活动提示”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推进阶段,要求学生当个“小诗人”写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注意分行,学会与同学交流;“综合性学习”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根据需要整理材料。
③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
这实际上是“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阶段,要求同学们通过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方式展示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成果。
2、每一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围绕“诗歌”这一主题,这个单元选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四篇中外现代诗歌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大自然的启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自然之道》《蝙蝠和雷达》,略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一个综合性学习,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本组课文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观察大自然、保护环境等专题的延伸与发展,并有新的内涵。
让学生获取新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并能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获得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学生分析: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对自然现象有关注的热情,对于本组课文学生是有学习的欲望的。
但学生的关注只会停留在表面,因为学生不会想得那么深入,学习本单元,除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还要激发学生学习会理性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要保护大自然,探索自然的规律,并学会善于从自然之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有效利用大自然为人类造服。
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话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进行语言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加强与科学科的联系,注重学科整合,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也到大自然中寻找、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设想:1、加强学科整合意识,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创设情境,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综合素养。
4、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文章,更深刻地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学习目标: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
能会写会运用31个词语,会读会认3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建议(一)课前交流学习本单元之前,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大自然,让学生陶醉其中,还要展示由于人类对自然的有效利用和随意破坏而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已的感受。
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也引发学生自已搜集有关材料的热情,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策略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以达到读准字音,读得正确、流利的目的。
2、精读课文,交流读书感受。
引导学生读读、画画、议议,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3、延伸与拓展。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体会,积累优美语句。
(三)各有侧重1、《自然之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从中可以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1)、课前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想想课文的大意。
2)、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但要注意这是一项长期训练的内容,不能要求过高,不能急于求成。
3)、在进行精读课文时,要交流学生的自己的阅读感受,从中受到启示: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然好事变成了坏事。
在教学综合性学习时注意要考虑与“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相结合,给学生适当点拔,办法指导,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并给时间进行交流。
使“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示。
2、《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使读者感受到保护黄河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本课时,可直接揭示课题,围绕课题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
要注意教学时要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不能过细,但对于重点问题可做深入思考,如黄河变化的原因,可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研读,引导畅谈自己的感受,受到的启示。
要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多种朗读形式的训练,把浏览、默读、朗读有机的结合起来。
3、《蝙蝠和雷达》这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思路清晰,很有逻辑性,不仅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增强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热情。
也会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独立阅读,再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放手引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学习,如:设计图表,当解说员等方法,教师要适当点拔,热情激励。
教学时还应注意“小泡泡”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4、《大自然的启示》本文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
告诉我们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引导交流受到的启示。
还可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写一写自已的感想,自已从自然中受到的启示等,教师要多鼓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写后再进行交流。
(四)拓展活动本组教材的拓展活动应以综合性学习为主,与语文园地有机的结合。
之前的搜集与整理工作教师要从内容上,方法上进行指导,在交流形式上也要多种多样,力争人人参与,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还要有一定的激励手段,开展一系列的评比,如“优秀解说员”“小小发明家”“办报能手”“五星小记者”等。
习作内容的选择上,引导学生可以选自己的发现,也可写自己的发现过程,还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
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热爱生命”,共四篇课文,包含了两篇精读课文《触摸春天》、《生命生命》和两篇略读课文《永生的眼睛》《花的勇气》,这四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情景图画,帮助同学们理解,给人一种对生命美好的向往,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生命的话题展开交流、以写出自己的感悟为内容进行习作练习。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查等活动中,尽可能多地了对生命的认识,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从对生命的感悟中,树立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根据学生本阶段的认知心理的特点按照情景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思路来进行综合设计:用情境导入与综合实践贯穿整个教学单元的教学过程,把四篇课文学习、、阅读链接、语文园地和积累运用的教学有机地排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单元的教学的设计的各个环节紧密的围绕在单元主题周围,让语文的学习与感受“生命”的魅力相结合。
以此调动学生对单元教材整体产生兴趣的感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领悟写法和认识事物增长见闻的能力,陶冶自身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
2.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
3.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哲言名句。
4.学习结合上下文、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5.继续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7.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和比较中阅读,运用资料阅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8.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⑵过程与方法:1.采用“整体感知、部分体验与主题实践、整体感悟”的方法,进行单元整组教学,在单元各篇课文和课外资料进行联系阅读,更深刻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整体回顾来进行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整理。
2.在体会课文所描写“热爱生命”美好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阅读中感受“生命”的魅力,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世界遗产”的兴趣。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提高语文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学会比较阅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学会整合整理。
2. 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2个字;练习'>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
3.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4.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学习本组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认识主人公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阅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的经历,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本单元的其他内容和活动,都是围绕“热爱生命”专题安排的。
课后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以生命的可贵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具体的实例为参考为内容的习作。
成语故事衔接得当。
六、教学课时1、《触摸春天》两课时2、《永生的眼睛》一课时3、《生命生命》两课时4、《花的勇气》一课时5、《语文园地五》四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