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习策略分类
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的分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学习策略的分类在四川教师招聘考试中,学习策略是考试的侧重考查点之一,考查方式主要以单选题和判断题考查为主,主要考查内容是学习策略的分类。
国内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现状及反思

国内外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现状及反思作者:李运福来源:《中小学电教》2013年第11期摘要:网络学习策略是传统学习策略在网络环境下的迁移。
学习环境的改变并未改变学习策略的本质与价值,也就是说掌握网络学习策略是实现网络环境下有效学习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在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网络学习策略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反思性总结,希望对我国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学习策略;研究现状;反思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30-04继美国心理学家Bruner(1956)提出“认知策略”之后,心理学家Newell、Shaw和Simon (1958)在其基础上逐渐形成“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y)的概念。
之后,学习策略研究便是心理学领域和教育学领域长久不衰的研究主题。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和开放网络课程的蓬勃发展使人们认识到有效学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的重要性。
因此,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基于此,本文对近几年国内外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希望对我国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以学习策略为篇名检索关键词,对2000年至今与网络学习策略相关的中文期刊文献及学位论文进行了检索、筛选、分析和归纳。
目前,我国对网络学习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
(一)网络学习策略基本理论研究1.网络学习策略的内涵在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中,宋国庆最早于2001年将网络学习策略作为一个独立名词进行解释,认为网络学习策略是“学生在网络情境下,针对学习任务,依据学习规则,主动对学习的程序、工具及方法进行有效操作,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操作对策”[1]。
其后,陆续有学者对网络学习策略发表了自己的认识。
例如:路璐等人认为网络学习策略是“网络教育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情境,有目的、有意识地围绕信息加工过程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程序”[2]。
学习策略研究概述

---------------------------------------------------------------最新资料推荐------------------------------------------------------学习策略研究概述wedfg 学习策略的研究进展现状以及自己的研究设想一、关于学习策略实质的探讨 20世纪 60年代,国外研究学习策略的热潮渐起,到 90年代,国内学者也纷纷涉足这一领域。
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学习策略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的定义。
国外心理学界对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11 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的规则系统。
如 Duffy(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21 学习策略是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如 Kail 和 Bisan(1982)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系列学习活动过程 0;Dansereau(1985)认为:/学习是能够促进知识的获得和贮存,以及信息利用的一系列过程 0; Jones、 Amiran 和Katims (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被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0;Nisbet 和 Shucksmith (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31 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
如 Mayer(1984)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地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
0 41 学习策略是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
Sternberg(1983)指出,学习中的策略(他称为/智力技能 0)是1 / 12由执行的技能(executive skills)和非执行的技能(nonexecutives skills)整合而成,前者指学习的调控技能,后者指一般的学习技能。
他指出,学习活动要达到高质量,这两种技能都是必不可少的。
51 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学习的程序与步骤。
如 Rigney(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种操作的程序。
国内外学习策略分类

(1) 国外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关于词汇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类划分:O’Malley & Chamot认为词汇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认识策略涉及到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的策略,包括猜测、归纳、翻译、总结等;而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的思考,制定学习的计划以及学习结束后的自我评价。
Oxford将策略分为间接策略和直接策略两个部分。
间接策略就是指与所学的语言没直接联系的策略,其中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而直接策略指的是与所学的语言有直接联系、对学习语言产生直接影响的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Nation指出针对低频率词汇,可以应利用诸如记忆术,单词的词根、前后缀等方法来学习,而高频率词汇则可以利用利用语境来学习。
Schmitt在综合上述词汇学习策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发现策略与巩固策略所构成的词汇学习策略系统。
(2)国内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受到国外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和语言爱好者也不断深化在词汇策略研究方面的研究。
文秋芳(1995:46-48)认为词汇学习的方法有辨析积极与消极词汇、查阅上下文、猜词与查词典相等方法。
程晓堂、郑敏[14]则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在语境沉浸式记忆法;同义词联想记忆法;图像深化理解法等。
乔继红则总结出了一些速记单词的方法,如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构词记忆法等等。
吴霞、王蔷则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如制定计划、自我监督等。
合作学习的国内外教学策略比较

合作学习的国内外教学策略比较引言合作研究是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合作完成研究任务,促进他们的交流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的发展。
国内外对于合作研究的教学策略有不同的做法,本文将比较国内外合作研究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国内合作研究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研究:在国内,小组合作研究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
学生被分成小组,共同完成研究任务,通过合作交流提高研究效果。
- 任务型合作研究:国内的任务型合作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研究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 专题研究合作研究:国内的专题研究合作研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
学生在小组内自主选择研究主题,通过合作研究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国外合作研究教学策略- 项目合作研究:在国外,项目合作研究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实际的工程或社区服务等。
- 问题解决式合作研究:国外的问题解决式合作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分析与解决自己感兴趣的复杂问题。
- 角色扮演合作研究:国外的角色扮演合作研究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提供真实的情境和模拟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国内外的合作研究教学策略都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国内合作研究更注重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自主研究能力的发展,而国外合作研究更注重学生的项目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合作研究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策略的具体描述

交际策略
资源策略
学习策略七级目标
级别 策略类别 目标描述
1. 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 2. 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3. 总结所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并加以应用; 4. 在学习中,善于抓住重点,做好笔记,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整 理和归纳; 5. 在听和读的过程中借助情景和上下文猜测词义或推测段落大意 6. 在学习中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 1. 根据需要制定英语学习计划;2. 主动拓宽英语学习的渠道; 3. 创造和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 4. 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帮助; 5. 与教师或同学交流学习英语的体会和经验; 6. 评价自己学习的效果,总结有效的学习方法。 1. 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与同学交流; 2. 借助手势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提高交际效果; 3. 通过解释或重复等方式克服交际中的语言障碍; 4. 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 5. 监控交际中语言运用的得体性。 1. 有效地使用词典等工具书; 2. 通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广播和电视等资源获得更广泛的英 语信息,扩展所学知识。
学习策略的分类
认知策略: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 的步骤和方法 调控策略: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 评价和调整的策略 交际策略: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 持交际以及提高积极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 资源策略: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 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
成功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目标
学习策略二级目标
级别 策略类别 目 标 描 述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3、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 4、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 基本学习 5、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想; 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 策略 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 8、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 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学习策略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浅探2010-12-14 10:54:54 Tag:英语学习方法学英语英语能飞英语网我要评论(0)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浅探:本文阐述了学习策略的涵义、学习策略的分类、影响学习篆略的因素和英语学习策略的特征。
提出培养英语学习策略措施的同时,对国内学者对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部分成果做一大概综述,并依此提出国内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展望。
国外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早于国内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9O 年代中后期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成为我国英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
学习策略研究的出发点在于认清课堂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的规律,从而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更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因此,学习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得人们的重视。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的培养和使用受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学生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策略的选择直接影响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
那么,什么是学习策略呢?”学习策略”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接受之前,有过不同的称谓,如”学习行为、”认知过程”以及学习”手法”(tactics)等等。
笔者列举了三种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0’Malley and Charrnot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加强自己理解、学习或记忆信息所采用的特殊方法或行为”Ⅲ。
Oxford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容易、更快捷、更有趣、更有效、更有利于学习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所采取的行动”。
Cohen认为,”学习策略包括第二语言学习策略和第二语言使用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第二语言学习和使用而有意采取的步骤或行动”。
国内史耀芳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有意识地调控学习环节的操作过程,是认知策略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及英语学习策略的特征Rubin,O’Malley&Chamot和Oxfor等都根据自己的见解对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
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的分类在教师招聘的考试中,学习策略的分类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多以单选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出现,在学习策略的分类这个部分,考察的难度中等,但是对于这个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混淆,中公讲师将带领大家梳理这个部分的知识点。
学习策略是由两种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的:一种是基本策略,被用来直接操作学习材料,如领会和记忆策略;另一种是辅助性策略,被用来维持合适的学习心理状态,如专心策略。
根据迈克尔等人1990年做出的分类,可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成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个体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它的基本功能是有效地加工整理,分门别类地系统储存。
认知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
复述策略既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中信息的保持,又适用于在长时记忆中保持信息。
所以复述策略着重强调的就是重复识记。
常见的复述策略有以下几种:(1)利用不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排除相互干扰这里的排除相互的干扰主要强调的就是遗忘的原因里面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前摄抑制;后面学习的信息对前面学习的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
除此之外还有之前学过的系列位置效应: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因此,当复习一系列材料时,开头和结尾比中间易记得牢。
利用这一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一上课要把最重要的概念放在开头,并在最后加以总结,而不要把头尾时间花在检查家庭作业、削铅笔之类的事上,这些体现的都是运用了复述策略。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官参与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练以及用手写等。
例如:《学记》里有一句话是: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
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
就强调在学习中要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如将所学的知识再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做出总结、与人讨论以及向别人讲解等,这比单调重复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
学习策略分类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一般来讲,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认知策略是信息加工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调控的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则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它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在复述的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在复述的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在复述的方法上,包括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等。
2.精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它常被描述成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其要旨在于建立信息间的联系。
联系越多,能回忆出信息原貌的途径就越多,即提取的线索就越多。
精加工越深入越细致,回忆就越容易。
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学习,精加工策略有说出大意、总结、建立类比、用自己的话做笔记、解释、提问以及回答问题等。
(1)记忆术。
记忆术即通过把那些枯燥无味但又必须记住的信息“牵强附会”地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习记忆的效果的方法。
常用的记忆术主要有:①形象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人为联想,使无意义的难记的材料和头脑中的鲜明奇特的形象相结合,从而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想象的形象越鲜明越具体越好,形象越夸张、奇特越好,形象之间的逻辑联系越紧密越好。
②谐音联想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例如,把圆周率“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等。
③首字连词法。
这种方法是利用每个词语的第一个字形成缩写,或者用一系列词描述某个过程的每个步骤,然后将这一系列词提取首字作为记忆的支撑点。
常见的学习策略

是指学习者主动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促进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与复述策略相比,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
研究发现,学习者对材料加工得越细致、越深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就越牢固。
常用的精加工策略有以下两大类:
1、一类是记忆的精加工策略。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通过多种感官掌握所学内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研究结果说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在一定的情景下,人能够联想起这一情景下曾经发生的事情,这表明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回忆。另外,学习与回忆时心境的相似,也能提高回忆成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情境创设和心境诱导来帮助学生记忆学习材料。
在一定的情景下,人能够联想起这一情景下曾经发生的事情,这表明情境的相似性有助于回忆。另外,学习与回忆时心境的相似,也能提高回忆成绩。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借助情境创设和心境诱导来帮助学生记忆学习材料。
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
11-04-11 健康人格... + 关注献花(0) 收藏
常用的学习策略有哪些?(2007-07-03 19:05:23)
在学习时可充分利用学习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通过巧妙地安排材料的系列位置和时间顺序,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放在最有利于记忆的位置和时间上,以保证这些材料的学习效果。
5、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通过多种感官掌握所学内容,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研究结果说明多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6、利用情境和心境的相似性提高复述效果
(五)生成性学习
维特罗克提出的生成性学习强调积极地把新信息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生成性学习策略就是要教学生一些具体的心理加工新信息的方法。
学习策略的分类

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它既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也是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和各位来了解下学习策略的分类,具体如下: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一、认知策略(对学习材料的学习方式)认知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术。
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一)复述策略(此策略可理解为机械的死记硬背)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1.排除相互干扰。
2.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采用多种形式复习。
6.画线。
(二)精加工策略(此策略为利用诀窍或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精加工策略是指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做笔记。
2.记忆术。
(1)位置记忆法最早被古希腊演讲家使用。
是通过与你熟悉的某种地点顺序相联系来记忆一些名称或者客体顺序的方法。
对记忆有顺序的系列项目特别有用。
(2)缩简和编歌诀。
(3)谐音联想法。
(4)关键词法。
(5)视觉想象。
(6)语义联想。
通过想象将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材料以更多的意义3.提问4.生成性学习5.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对于意义性较强的学习材料可以通过新旧之间的连接,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使新信息内化。
(三)组织策略(此策略可理解为有条理的进行记忆)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组织策略对认知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的简化、系统化和概括化上。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组织策略。
1.列提纲列提纲的方法有以下两种:让学生每读完一段后用一句话作概括;让学生准备一个提要来帮助别人学习材料。
2.利用图形(1)系统结构图;(2)流程图;(3)模式或模型图;(4)网络关系图。
学习策略的分类

策略方法——利用图形
概括和归纳
策略方法——列提纲
列提纲是用简要的语词 写下主要和次要的观点, 也就是以金字塔的形式 组织材料的要点,较具 体的细节都包含在高一 级水平的类别之中。列 提纲旨在把握学习材料 的纲目、要点及其内在 联系。
策略方法——列提纲
列提纲时,先对材料 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 和总结。然后,用简要 的词语,按材料中的逻 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 要的观点。所列出的提 纲要具有概括性和条理 性。
层次结构。在金字塔结构里,较具体的 概念要放在较抽象概念之下。
策略方法——利用图形
系 统 结 构 图
策略方法——利用图形
流
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
程
顺序。流程图一般是从左向右展开,用
图
箭头连接各步。
策略方法——利用图形
流 程 图
策略方法——利用图形
模 式
模式图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某个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对于篇幅短小或者内在联系密切的材料,适于 采用整体识记。对于篇幅较长,较难,或内在 联系不强的材料,适于采用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多 种感官的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人们信息获取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 过嗅觉,11%通过听觉,83%通过视觉
2. 缩简和编歌诀法: 缩简就是将知识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
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 如 《辛丑条约》内容“钱禁兵馆”(前进宾馆)
歌诀法:(如二十四节气歌),韵律和谐,抑扬顿挫非常有助于 记忆。
3谐音联想法:通过谐音线索,运用视觉表象,假借意义进行人为联想。 如:圆周率 3.14159 (山巅一寺一壶酒)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学习策略研究综述[摘要] 外语学习策略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越来越受到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师的重视。
本文就国内外有关外语学习策略的界定、分类、以及国内研究现状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概括。
[关键词] 外语语言学习策略语言一、引言语言学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态度、动机、自信心、智力、认知风格、人格因素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对外语学习成败有着极大的影响。
在上述诸多学习者个人因素中,学习策略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学习策略指语言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方法、措施和一系列行为。
20世纪40年代,harlow harry提出了“学会学习”的概念。
1956年jerom s bruner 提出了“认知策略”的概念,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摈弃那些无效策略。
学习策略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界定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不同的研究者对语言学习策略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分歧。
rod ellis (1994)从众多有关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中抽取几个典型的概念,并归纳出关于语言学习策略诸多定义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学习策略到底是外显行为,还是内隐的心理活动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学习策略是利用有效信息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最理想的方法。
而stern认为学习策略是一种内化策略。
第二,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的总体特征还是具体的学习技巧?stern区分了学习策略与学习技巧,他认为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点,技巧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
然而,也有研究者认为,“策略”一词既可以用来指一般学习倾向也可以指那些学习中采取的具体行为或技巧。
第三,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bialystock认为,学习策略是无意识的行为。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行为。
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国内外比较流行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支架式教学策略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策略被定义为:这种策略"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 al framework)。
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很显然,这种教学策略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最邻近发展区"。
换句话说,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第一个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可见儿童的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即教学可以创造最邻近发展区。
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儿童智力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不停顿地把儿童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 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
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架式教学策略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⑴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阶段与特点(一)

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阶段与特点(一)摘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课堂策略教学主要涉及学习策略教学类型、教学阶段和教学的特点。
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主要分为通用和学科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教学基本阶段为激发兴趣、策略剖析、策略运用和策略反思四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特点包括策略的选择、策略的教学要素、策略的教学展示及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条件诸方面。
关键词:学习策略;教学类型;教学阶段;教学要素;教学的有效性条件Abstract::Greatattentionhasbeenpaidtoteachingstudentshowtolearnandthink,whichi sthehotissueofpsychology.Classroominstructionoflearningstrategyincludest eachingtype,teachingstageandteachingcharacteristics.TheInstructiontypesc ontaintwokinds:generalstrategyandsubjectlearningstrategy.Thebasicclassroominstructionst agesconsistofinterestmotivation,strategyanalysis,strategyapplicationandstr ategyretrospect.Thecharacteristicsofstrategyinstructionincludethechoiceof strategy,elementsofstrategyinstruction,strategypresentationandeffectiveco nditionsofstrategyinstruction.Keywords:learningstrategy;teachingtype;teachingstage;teachingelement;effectiveconditionsofstrategyinstruction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共识,学习策略的教学探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甚为关注的问题。
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方法和策略

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方法和策略在当今时代,结合国内外形势和政策的深入学习已经成为了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
作为一名准备接班未来的年轻人,我们需要全面掌握各种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提高学习效率、扩展知识面、提升自身素养。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的方法和策略。
一、关注时政热点和新闻潮流深入学习形势与政策,首先需要及时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和新闻潮流。
可以通过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等多种形式来获取信息。
在获取信息的同时,我们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把有关的信息按照重要程度和相关性进行筛选,然后将其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
对于关于政策的信息,我们更需要去找原文,以便更好地理解政策精神和掌握政策实施的具体细节。
二、分析政策背景和意图了解政府制定政策的背景和意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政府的政策思路和政策目的,有助于把握政策的实施方向和重点。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既可以从政府部门的发布会上了解,也可以通过阅读事关政策制定机构的讲话、报告等官方文件来获得相关信息。
三、深入交流与研讨在学习形势与政策的过程中,与同行业和不同行业的人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和研讨也非常重要。
在交流和研讨中,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也需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和看法,不断出谋划策、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不断地与人交流和研讨,我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政策走向和趋势,拓展阅读面和视野,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国际形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研究国际形势对于全面掌握形势与政策的深层次含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国际形势不仅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还会涉及到国际关系、国际安全、环境问题等方面。
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国际化的学习平台、关注国际会议、讲座等方式,时刻关注国际形势的发展动向,增加对国际形势的了解和认知。
五、加入社会团体和组织加入社会团体或组织,可以更好地与政府、企业、学界等领域的人员建立联系,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认知和执行能力。
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

迈克卡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包括:
1.积极学习策略:这类学习策略是主动的、主观的、自发的,旨在帮
助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
例如,计划、设定目标、询问问题、做笔记、预习、复习、专注等。
2.被动学习策略:这类学习策略是被动的、客观的、外在的,旨在帮
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例如,听讲、看视频、阅读、记忆、模仿等。
3.混合学习策略:这类学习策略既包含积极学习策略的元素,又包含
被动学习策略的元素。
例如,解决问题、分析案例、参与讨论、完成任务等。
根据迈克卡的理论,学习策略是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行为方式,是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国外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关于词汇学习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类划分:O’Malley & Chamot认为词汇学习策略包含元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认识策略涉及到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具体的策略,包括猜测、归纳、翻译、总结等;而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语言的思考,制定学习的计划以及学习结束后的自我评价。
Oxford将策略分为间接策略和直接策略两个部分。
间接策略就是指与所学的语言没直接联系的策略,其中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而直接策略指的是与所学的语言有直接联系、对学习语言产生直接影响的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Nation指出针对低频率词汇,可以应利用诸如记忆术,单词的词根、前后缀等方法来学习,而高频率词汇则可以利用利用语境来学习。
Schmitt在综合上述词汇学习策略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发现策略与巩固策略所构成的词汇学习策略系统。
(2)国内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受到国外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近十几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和语言爱好者也不断深化在词汇策略研究方面的研究。
文秋芳(1995:46-48)认为词汇学习的方法有辨析积极与消极词汇、查阅上下文、猜词与查词典相等方法。
程晓堂、郑敏[14]则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在语境沉浸式记忆法;同义词联想记忆法;图像深化理解法等。
乔继红则总结出了一些速记单词的方法,如同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构词记忆法等等。
吴霞、王蔷则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如制定计划、自我监督等。